台湾休闲农场
- 格式:ppt
- 大小:12.83 MB
- 文档页数:23
摘要:休闲农业在台湾发展较早,现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台湾农业转型的新走向。
本文在介绍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类型及功能,并总结出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最后文章针对大陆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指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台湾省,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农业在美国、日本及西欧经济发达国家皆有先例,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农业产品、农业文化和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农业、了解农村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
由于台湾农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衰退,为农业寻找新机几乎成为农民与农政单位极力突破的难题。
为此,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对休闲农业支持的力度。
1992年,“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制订了休闲农业区的一些基本条件。
此后,台湾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当局修订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对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进行重新界定,编印指导教材,成立相关团体,确保了观光休闲农业在台湾的顺利发展。
从1990年到1997年,台湾“农委会”“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共办理七县二十乡镇十八个地区,并辅助相关公共设施建设,营造整体休闲农业发展环境,目前成效良好。
一、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功能目前,台湾的休闲农业种类繁多,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在发展水平、成熟程度及政府扶持措施等方面各有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休闲农场:休闲农场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指利用乡村的森林、小溪、草原等乡土自然风光,附设小土屋、露营区、烤肉区、戏水区、餐饮、体能锻炼区及各种游息设施等,为游客提供综合性休闲场所和服务。
在目前,台湾己开放利用的休闲农场中已有多家休闲农场以规模大、规划好、融地方文化和山湖景色于一体而著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台湾休闲农业协会理事长张清来先生经营的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宜兰县头城农场和飞牛农场。
台湾休闲农业的案例分析与启示周 琼,曾玉荣,杨勋华(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收稿日期:2009-07-02作者简介:周琼(1969-),女,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台湾农业与动物科学研究(E -mail :z q5969@ )基金项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闽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科技创新团队(S TIF -R01)摘 要:台湾休闲农业有很多成功的多角化经营模式,体验活动和营运项目多种多样,其构成按层次可分休闲农业区、休闲农场和乡村民宿(休闲农家)等,按产业可分为综合性农场及休闲动植物种养业、加工业等。
本文摘要介绍几个各具特色的典型案例,对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加以分析,并提出值得大陆借鉴的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特色化、生态化、合法化、健康化和数字化。
关键词:台湾;休闲农业;典型案例中图分类号:F590.7;F 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617(2009)04-00-0 “台湾农业发展条例”第3条对台湾休闲农业的定义是“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台湾的休闲农业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最初仅限于果园采摘、茶园喝茶等简单的经营形式。
1998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并催生了1999年4月30日公布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自此,各级行政部门开始拟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并将休闲农业正式纳入财政预算的范畴。
2001~2004年,台湾开始推动“一乡一农业园区”的计划,休闲农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据调查,1999年“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公布之前,台湾休闲农场只有35个,1999年以后,新设立休闲农场584个;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的调查,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1102个[1];2006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台湾的休闲农场已经有2500多个,目前已经超过3000个[2];截止到2009年2月28日,台湾已有2629个合法民宿[3]。
案例一—橘之乡体验馆—单品品牌+营销体验的品牌运营宜兰被称为是「金桔的故乡」,橘之香食品有限公司秉持著「自己不敢吃的东西,不能卖给别人」的理念,出产多样化的美味蜜饯制品,更研发出全世界第一颗透明的水晶金枣,是众多品项中的人气商品。
而橘之乡蜜饯形象馆则是以介绍金枣蜜饯文化为主,不仅有视听简报及专人导览,还有透明化厂房的参观回廊,让您了解新鲜金枣是如何制成蜜饯,并且展示多种的特色商品,同时也可以深刻感受到一个占地10亩左右的小型观光工厂如何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
一个占地10亩左右的小型金桔观光工厂,拥有员工十几人,在整个大环境都比较萧条的情况下依然能做到日均游客千人左右,年均游客30万左右,年产值5000万人民币。
产品+时尚成为他经营的秘诀。
学习借鉴:1:高度竞争的农产品如何做出差异化实现消费者对产品的高度认知?2:如何把传统食品通过环境体验变成时尚产品?案例二—- 卓也小屋民宿—乡村文化+乡村体验的品牌运营之道「卓也小屋」是一间非常复古的乡村式民宿,从街道摆设到谷仓设计的房间,完整重新呈现了乡下农村的生活风情,就连餐厅中所用的食材,也是民宿主人自己种植的,而为了保存传统的农村技艺,对于蓝染文化与许多的农村建筑,「卓也小屋」主人都十分用心予以保存。
卓也经营十几年一直坚持保持台湾早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这里没有时尚元素、没有大场面,只有淳朴,正是这种淳朴吸引了很多东南亚客人慕名而来,在台湾2万多家民宿中,脱颖而出。
学习借鉴:1、如何利用好本地资源优势实现在地创造,打造文化品牌?2、原生态文化如何和现代慢生活结合实现用户的口碑影响?案例三—花露休闲农场—唯一性的精致创意运营之道一年四季都有百花争艳的庭园景观,花露农场分为植物区、花卉区、特殊果树园区、精油博物馆、特色民宿等,占地一万多平。
游客可亲眼目睹自己用的香水精油来自哪些植物,了解香草植物种植与应用常识等,如果有兴趣,还可在专人指导下学习调制天然滋润的乳液或气味独特的香水,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
台湾清境农场号称小瑞士,农场规划及盈利模式确实值得学习近年来国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热情正盛,而田园综合体作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游升级的高端发展模式,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将农业链条做深、做透,未来还会将发展进一步拓宽至科技、健康、物流等更多维度。
虽然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并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田园综合体起步较晚,所以国内大部分地方还未开始进行建设。
将对台湾地区较为经典的田园综合体案例——清境农场进行分析,希望能给与大家更多的思考!台湾休闲农业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台湾的休闲农业已经走红国际市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地的游客不断增多。
清境农场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经典项目之一,创建于1961年,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临近合欢山,面积700公顷,海拔1748米,有“雾上桃源”的美名,是台湾最优质的高山度假胜地。
清境乡村农场利用优质的草场和山地景观资源,打造特色农场和风情民宿,吸引游客远离城市,体验独特的山地田园风光。
清境乡村花园——来自世界各地的花花草草所交织的百花风貌,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世界,清境农场也因此有了“小瑞士”之美名。
登高远眺清境云雾,山岚徐徐弥漫,如梦如幻,小瑞士花国又有了“雾上桃源”这一美称。
清境乡村亲子体验一海拔2000多米的草原上,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更可以和羊咩咩合影,大溪花海农庄是春天常在的地方,台湾人气剧《流星花园》里面的薰衣草花海就是这里拍摄的。
徜徉花海中,品尝地道的薰衣草奶茶,大人小孩都乐在其中。
六福村主题乐园,有原始的非洲部落、西部牛仔、阿拉伯皇宫等。
清境农场整体规划线:车行路、六大步道意境深远清境六大步道最能让人深刻感受清境真实面貌。
坐落在青青草原四周的六大步道:大片的茶园,碧绿青翠就像是湖泊般的[翠湖步道]、近距离接触羊群牛群是农场畜牧中心[畜牧步道]、柳杉群林,寻幽静谧,享受森林浴最佳去处的是[柳杉步道]、最佳观落日美景的[落日步道]、拾阶而上的[步步高升步道],最具人气指数遍布白色法国菊玛格丽特,十分具有欧洲风情的[玛格丽特步道]。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台湾休闲农业是农业结合观光休闲服务业的农企业。
2009年在台湾当局精致农业战略推动下,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高观光品质、高服务与高附加值的经营模式。
台湾休闲农场和民宿设计规划主题鲜明,以体验经营为核心经营模式,通过休闲农场、民宿以及农作物标章认证制度,提升品质,与国际市场接轨。
秉持绿色乐活永续发展的理念引导农业从生产朝向生活产业发展,增进民众健康饮食、维护产业永续经营、保障农民福祉、建设生态家园。
标签:台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绿色乐活台湾休闲农业是农业结合观光休闲服务业的农企业。
台湾休闲农业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具有三农(农业、农民、农村)和四生(生产、生活、生态、生命)的特点。
2009年在台湾农业委员会《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行动计划》推动下,台湾农业以健康农业、卓越农业以及乐活农业为三大主轴,深化农产品的安全认证,研发领先国际的科学技术,重塑农村风情与开发深度旅游,打造健康无毒、卓越领先和乐活休闲的精致农业。
目前,台湾休闲农业深耕细作,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高观光品质、高服务与高附加值的经营模式,为我国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提供了许多可借鉴意义。
一、台湾休闲农业发展阶段与政策1.起步阶段(1971年至1989年)1945年到1970年,台湾地区一直以传统农业社会为主。
伴随着70年代工商业的突起以及80年代半导体科技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台湾农业发展滞后。
1984年,台湾农发会与经济部农业局合并,成立行政院农业委员会。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简称农委会)是台湾农业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除了主管农、林、牧、渔、粮食等第一产业外,对于地方政府执行农业相关事宜亦有指示、监督之责。
1989 年4 月农委会与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合作举办了第一届“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确定了“休闲农业”名称。
台湾生态农庄(场)的20个特点一、融入感情,彰显个性。
台湾休闲农庄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建设休闲农庄的初衷,有的甚至是为了圆儿时的一个梦想,他们不追求短时间的暴利,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与经营过程中,不断融于自己的创意,将农庄比作自己的艺术作品,客人可以明显感受庄主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追求。
二、定位准确,主题鲜明。
台湾休闲农庄主题鲜明、个性突出,这些主题包括水果采摘、竹、香草、茶叶、名花异草观赏、昆虫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鳄鱼、鸵鸟等体验,创新不断,使游客始终充满新奇感。
比如位于桃园观音乡的“青林农场”,一年四季都栽种着向日葵,且免费开放参观,还有专门种植食虫植物的“波的农场”,种有猪笼草、捕蝇草、毛毯苔、瓶子草等。
很多农庄一看名字,就知道农庄的特色,如以香草为主的“熏之园”,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以兰花为主的“宾朗蝴蝶兰观光农园”,“花开了农场”则栽植了大量珍贵的树林与奇花异草。
三、持续创新,创意缤纷。
例如头城农场的传统项目叶拓T恤,不断有新的图案推出,时常有新意,固定的客源可以不断反复前来消费。
金勇DIY农场每年都会增加新的番茄品种,将来自各国的西红柿组合在一起的“联合国西红柿礼盒”,让游客在一个礼盒中就可以品尝到来自各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多种口味的西红柿。
桃米村在地震废墟上建了一个人工湖,在湖边立起几个弹簧,托起一只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杆,人站船上,能够体验地震的摇晃感觉,并将小船名之为“摇晃的记忆”。
四、深度体验,其乐融融。
台湾休闲农庒都设有可供多人同乐的设施,例如烤肉区、采果区、游戏区,农耕体验区等。
有的还设有充满台湾农村乐趣的烘烤区,提供游客享受土窑烤地瓜、烤土窑鸡的乐趣;有的不定期举办农业有关的教育活动、趣味比赛;有的提供与场内动物接触的机会,游客可以借喂养小牛、挤牛奶、喝生奶的过程,体会牧场农家的生活。
五、寓教于乐,广受欢迎。
休闲农庒不仅是休闲娱乐,遊玩,且是实践、学习的好场所,农庒平时主要接待学校师生,用作毕业旅行或户外教学,周末则以吸引全家度假的客人为主,天天都有生意做。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历程与经验借鉴本文介绍了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台湾政府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做法及特点,探讨了启示与借鉴的方面。
要转变观念,以大农业观念开发农业休闲功能;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化建设,重视休闲农业人才储备和培养;加强休闲农场品质评鉴,提升休闲农业产业竞争力;树立社区经营理念,加快休闲农业的提质转型。
标签: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历程;经验借鉴据台湾2000年修正的《农业发展条例》,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模式。
[1]该内涵界定一直延续至今。
不难看出,休闲农业就是融合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场景和农民生活情景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业态,不只生产固定形式的农业产品,而且还包括各种蕴含创意的服务。
一、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1、萌芽期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最早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许多农民开始尝试开放成熟期的果园,当时只是为了减少劳动力而采取的一种促销手段,进而逐步发展成观光果园。
现行文献基本认可1980 年首先在台北市开办的53户观光茶园,将其视为台北市观光农园的发端。
[2]2、初创期由于之前台北市由普通茶园迅速发展为广受欢迎的观光农园的发展经验和需求导向趋势,为了鼓励观光农园的进一步发展,于1981年底《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颁布并开始执行,且由休闲农业主管部门“农委会”拨给补助经费。
研究文献表明,从1982到1989年,这期间观光农园迅速扩散,涉及14县42 乡镇22 种作物,面积超过了1000hm2。
[3]3、发展期随着休闲观光农业的普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提高效果进一步显现。
在台湾农委会1990 年确立的《改革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就明确指出休闲农业是台湾农业发展的新方向,这标志着休闲农业开创引领了台湾农业新的发展趋向。
研学亲子文创:台湾最成功的7个农场摘要▼亲子农场之所以很火,核心是亲子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在高度城市化的背景下,在中产阶级越来越重视孩子课外/户外教育的情况下,这种以农场为载体的亲子农业迎来了大的发展机遇。
不同的亲子农场有不同的主题,但归根结底都是把农业和人之间的互动性、亲密性和情感联系挖掘出来。
亲子农场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动植物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来增强小孩对自然的认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心。
二胎生育政策的放开,“二孩”经济必将是未来一个火热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产业也将会朝着这个市场涌入。
同样,亲子农场作为孩子们成长的大自然课堂,已经成为休闲农业产业中发展最为突出、收效最为显著的细分市场之一。
亲子农场之所以很火,核心是亲子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在高度城市化的背景下,在中产阶级越来越重视孩子课外/户外教育的情况下,这种以农场为载体的亲子农业迎来了大的发展机遇。
不同的亲子农场有不同的主题,但归根结底都是把农业和人之间的互动性、亲密性和情感联系挖掘出来。
亲子农场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动植物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来增强小孩对自然的认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心。
下面这几个农场案例中有一个特别的亮点——步道,其特色步道的设计值得我们重点借鉴,根据场地机理、结合地形地貌和不同功能来设计特色步道,从而形成农场的一大亮点。
亲子农场火爆的原因是什么?原因1:'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下父母的愿望。
调查表明,年轻父母们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大,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在首位。
很多家长不惜一掷千金,为得是让子女抢得学习能力与智力开发的先机。
原因2:随着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没有体验过农村的孩子特别多,而亲子农园给孩子们创建了体验农耕的平台,使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孩子在玩乐中学习获得知识、获得快乐。
原因3:亲子农业的'回归大自然,享受原生态',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无比喜爱。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概述【摘要】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迅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投资者的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休闲农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探讨了台湾休闲农场的独特特点。
随后分析了休闲农场在台湾的现状,总结了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最后讨论了台湾休闲农场对经济和文化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通过对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的发展概况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在旅游业和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潜力,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休闲农场、台湾地区、发展概述、特点、现状、发展趋势、影响与意义、发展前景、经济与文化促进、建议与展望。
1. 引言1.1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概述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当地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休闲农场是一种结合农业生产和休闲旅游的农业经营模式,通过提供农业体验、乡村游玩和农产品购买等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消费者。
休闲农场的兴起源于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远离喧嚣都市,寻找一片安静的乡村风光,享受农耕乐趣和自然风光。
休闲农场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亲近大自然的休闲方式。
在台湾,休闲农场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台湾的休闲农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台湾休闲农场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和乡土文化,打造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休闲农场,深受游客喜爱。
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休闲农场不仅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丰富人们的休闲生活,同时也能传承和弘扬当地的农耕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2. 正文2.1 休闲农场的起源与发展休闲农场起源于欧洲,在19世纪兴起。
最初是为了给城市居民提供逃离城市喧嚣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在乡村环境中放松身心。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逐渐增加,休闲农场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休闲农庄当个“假日农夫”(二):台湾二十个最好玩的农场(原创)你喜欢乡村田野的原始自然之美吗?你曾希望当个快乐的“农夫”吗?在台湾,休闲农场已发展出丰富的经营模式,与自然生态、精致农业、特色民宿、艺术文化等结合,是最具潜力的旅游乐土。
玩台湾,你绝不能错过集好玩、好吃、好看于一身的休闲农庄。
1、绿世界生态农场绿世界生态农场,位于新竹北埔,面积70公顷,为一国际级生态农场。
是一个以动物、植物的自然生态,结合休闲、育乐的大规模生态农场。
绿世界有六大主题公园:1、天鹅湖2、大探奇区3、水生植物公园4、鸟类生态公园5、蝴蝶生态公园6、生物多样性探索区绿世界还规划出金刚鹦鹉区、可爱动物区、亚马逊雨林区、动物剧场、美食天地、绿野广场、国际会议厅,以及客家古厝文物区等,共46个观赏区。
地址:新竹县北埔乡大湖村7邻20号绿世界位于北二高竹东芎林交流道下10公里官方网站:TOP一起遨游1楼发表于2011-05-20 ,14:102、集来休闲农场集来农场占地25甲,属于一级水源保护区。
园区山明水秀,生态资源丰富。
农场内的游玩项目中游客票选“最爱”前三名:1、和金刚鹦鹉互动玩乐2、夜宿从内蒙古进口的“豪华蒙古包套房”体验塞外风情3、看蝴蝶、玩甲虫、赏珍禽等生态探索集来农场20年逐梦开垦,打造出一片森林及景色如诗的梦幻湖,农场主人更把多年来从世界各地收藏的珍品展示分享。
园区超过40项景点设施,带给您欢乐精彩的绿色假期,是亲子同游、户外教学、团体活动的最佳选择。
地址:高雄县衫林乡集来村通仙巷109号官方网站:TOP一起遨游2楼发表于2011-05-20 ,14:113、头城农场头城农场占地约110公顷,拥有多样性自然景观及丰富的生态资源。
场内设有舒适的客房、多功能会议室、餐厅、户外教室等设施。
农场提供传统又丰富的农村生活体验。
另有新建藏酒酒庄。
因为此地水美,所以酿成美酒入瓮。
又因为山美,所以四季美景入画。
地址:宜兰县头城镇更新路125号官方网站:4、雪霸休闲农场位居海拔1923公尺的野马瞰山上的雪霸农场,紧邻桧木、柳杉、巨木材、四季景致瑰丽的雪霸公园,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台湾十大农场特色简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台湾十大农场特色农场名称成立时间地点创始人运营体制生产经营主要项目产品风格特点武陵农场1963年5月台中市和平区蒋经国率部分荣民公营事业800公顷。
水果蔬菜等生态农产品、生态旅游、房客住宿、餐饮美食、露营娱乐、农特产品等。
1.高冷蔬果;2.特色纪念品;3.武陵茶;4.自然风光;5.餐宴美食;6.住宿露营。
以种植高山蔬果为主,春花、夏果、秋枫、冬雪是武陵农场真实写照。
享有“台湾九寨沟”的美誉。
1.自然景观丰富;2.国宝鱼樱花钩吻鲑的家乡;3.高山蔬果种植结合旅游资源的休闲农场。
福寿山农场1957年台中市台家梨山南侧待退官兵100人公营事业803公顷。
生产果蔬、茶叶等寒温带作物、以苹果最为著名;拥有独特的田园景观,设有露营区、茶叶及水果销售部。
1.温带水果;2.高冷蔬菜;3.高山花卉;4.长春茶;5.住宿露营;6.餐饮美食;7.会议接待;8.自然风光;9.天文观测。
四时的自然及农业景观变化无穷,高山农场,空气清新,四周是景致划一的果园、菜园、茶园。
农场占地广大,四时的自然及农业景观变化无穷,冬末春初时,梅、樱率先报岁,跟着桃李、杜鹃接力绽放,夏、秋整季,农场淹没于大波斯菊的花海中,此时也正接上果实成熟,待秋去冬来,枫红落尽,又有远山白雪为福寿山增色。
享有台湾小瑞士的美称。
1.生产温带水果、高冷蔬菜、高山花卉、长春茶叶;2.以规模的果园、茶园和菜园为特色。
3.全台湾岛内海拔最高的茶区清境农场1961年2月南投县仁爱乡蒋纬国率大陆老兵公营事业760公顷。
牧羊区、牧牛区、蔬菜区、高山花卉、房客住宿、餐饮美食。
青青草原是清境农场人气最旺的景点,其中以“羊咩咩脱衣秀”最富盛名;小瑞士花园、特色步道、清境特色八景,还设有历史文化主题之旅。
1.露营住宿;2.马术、羊咩咩民歌等表演;3.各种羊及其加工产品;4.特色美食;5.高冷蔬果;6.高山花卉;7.高山茶叶;8.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与农牧生产相结合以发展休闲农业。
清境农场,原名“见晴农场”,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大同村仁和路170号,因海拔高1748公尺,地势高出产高山蔬果、花卉、茶叶及畜牧养殖等而得名。
它是台湾最大的高山农场之一,如今已经发展成台湾热门的观光农场。
清境农场景致清幽、气候宜人,属温带气候,盛产水蜜桃、香水百合等温带花卉蔬果。
在四季的呈现中,春花、夏果、秋枫、冬雪都各有风情,是台湾最佳的高山旅游、婚纱摄影及避暑胜地。
清境农场有着辽阔壮丽的草原,不时可见绵羊与牛只漫步于碧绿的草地上,远处搭配着山峦叠翠的背景,恍若置身于瑞士原野间。
在农场的经营管理上,清境农场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以温带水果为主要农产品,其中水蜜桃、苹果、梨、加州李等最为著名。
总的来说,清境农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农产品和多元的经营方式,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6⼤休闲农场案例,这才是真正的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利⽤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种新型农业⽣产经营形态。
合理开发休闲农业,对于深度挖掘农业资源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具有重要的作⽤。
台湾休闲农业相对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遍地开花的繁盛阶段。
台湾的休闲农业发展,都建⽴在深度挖掘当地资源、注重⽣态保护、加⼤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于开发休闲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般说来,台湾的休闲农业主要有休闲农场、休闲牧场、教育农场、休闲酒庄等⼏种类型。
01休闲农场⾹格⾥拉休闲农场——台湾休闲农场的⿐祖1.项⽬概况⾹格⾥拉农场位于宜兰⼤元⼭的⼭麓上,占地55公顷,海拔250⽶,四⾯环⼭,景致⼗分清丽,年平均25度C的⽓温⾮常舒适,适合度假。
农场原来只栽种果树,后来逐步增设农产品展售区、乡⼟餐饮区、品茗区、住宿度假区、农业体验区及森林游乐区等,⽽成为⼀个兼具采果、休闲、度假、⽣态等多功能的旅游地。
⾹格⾥拉休闲农场也是⼀间最丰富的⾃然教室,⾥头的⽣物种类包罗万象,有猕猴、树蛙、萤⽕⾍、蝴蝶(凤蝶)和各式植物,年纪不分⼤⼩,都适合在这⾥学习属于⼤⾃然的珍贵知识。
2.借鉴1、充分利⽤资源,打造多种特⾊⽂化,提升农场内涵。
农场重视⽂化发展,如利⽤稻草开发⼯艺作品的稻草⽂化,每年九⽉的风筝节风筝⽂化以及中国传统的⽊屐⽂化等。
2、主动参与体验,加强互动。
农场依托农村⽣活娱乐⽅式,通过各种diy活动等丰富农场项⽬,提升农场吸引⼒。
3、多业态共同发展,提升农场盈利⽔平。
⾹格⾥拉休闲农场既有满⾜休闲娱乐的观光果园、⽣态美景,⼜有极具参与性的体验活动及各种特⾊节庆活动,以及各种⼤型会议室等,满⾜了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提升盈利⽔平。
02 休闲牧场初⿅牧场——农产品与旅游业结合的典范1.项⽬概况初⿅牧场于1973年成⽴,位于台东县卑南乡明峰村,距台东市仅有⼗⼋公⾥,⾯积⼤约900亩,海拔约200⾄390⽶,位于⾼台地,坡度不⼤,排⽔良好,且⽓候温和,⾬量丰沛,因此牧草⽣长旺盛,终年可供应青割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