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表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从而使毛细血管内液体的滤出明显增加所致;其三是由于肾脏排钠排水的减少造成的钠、水潴留,而钠和水的潴留可使细胞外液中的一个主要成分组织间液增多,从而导致浆膜腔内滤出液的大量形成。
由于淋巴管和胸导管阻塞使淋巴液回流受阻,以致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
当胸、腹腔内的主要淋巴管道阻塞时,如肿瘤压迫或寄生虫堵塞等,则可引起浆膜腔内的滤出液或乳糜样滤出液的形成。
喷出液:例如辨认出乳酪样浑浊,并所含大量的脓细胞的变性毁坏,常为化脓性喷出液。
常用存有葡萄球菌、脑炎双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病毒感染所致的各种浆膜腔积液。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者,积液为若丽鱼黄色;由肺炎双球菌引发者,积液常黏稠而色浅;由链球菌引发者,积液多稀淡呈圆形淡黄色;由放线菌引发者,积液黏稠、徐或黄绿色,且存有恶臭味。
在结核性胸(腹)膜炎,化脓性胸(腹)炎和癌转移的早期,及胶原性疾病,可见半透明的带粘稠性黄色的浆液性渗出液。
血性浆膜腔积液常见于外科手术脑损伤、自发性气胸、肿瘤等。
积液抽出后清亮,久置后呈乳糜样,为乳糜性渗出液。
临床上常见胸导管阻塞、破裂;纵膈肿瘤、淋巴结核、丝虫感染和创伤等原因形成的浆膜腔积液。
当积液中所含多量的纤维蛋白原时,为纤维性喷出液。
多见于红斑狼疮及各种化脓性病毒感染。
渗出液为黄色混浊,镜检可见大量的胆固醇结晶。
此为胆固醇渗出液。
病因多与结核性有关。
积液呈圆形黄绿色,胆红素试验呈圆形阴性者为胆汁性喷出液,可知于胆汁性腹膜炎的腹水。
crp--c反应蛋白:就是一种能够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构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fdp--纤维蛋白原水解产物: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熔化活性升高时,血中纤维蛋白(原)水解产物含量增高,可以发生显著的结晶峰。
(d二聚体就是继发性纤溶的标志,对确诊肺栓塞、肺先天性存有关键意义)。
cea--癌胚抗原:是一种富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
胎儿早期的消化管及某些组织均含有合成cea的能力,但孕六个月以后含量逐渐减少,出生后含量极低。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最近,检验科开展了腹水、胸水的蛋白和糖的检测。
此项目的开展对腹水、胸水的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有意义。
现将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点总结如下:
鉴别点漏出液渗出液
非炎症所致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原因
所致
淡黄浆液性不定,可黄色、脓性、血性、外观
乳糜性
透明度透明或微混大多混浊
比密V 1.015> 1.015
凝固性不自凝能自凝
黏蛋白定性试验(李凡他)阴性阳性
蛋白总量V 25g/L> 30g/L
蛋白总量/血清总蛋白V 0.5> 0.5
积液LDH/血清LDH V 0.6> 0.6
匍萄糖定量与血糖相近常低于血糖水平
V 300X 106/L (腹水)> 500X 10/L (腹水)
有核细胞计数
V 1000X 106/L (胸水)> 1000X 106/L (胸水)
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依病因不同而异,可以中性粒有核细胞分类
为主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
细菌检查无可找到病原菌
胸水v 12g/L
细菌感染?、原民性或转移性肿 瘤、急性胰腺炎等。
可找到癌细胞或异常色体 常 >500 X 106/L
>200U/L
<6.8
(血清白蛋白-积液蛋白)
常见疾病
癌细胞
细胞总数
LDH
PH
胸水〉12g/L
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 化和肾炎伴低蛋白血症 未
找到
常 <100 X 106/L
V200U/L
>7.4
白蛋白梯度 腹水〉11g/L 腹水v 11g/L。
【分析变异】用一般的检验方法鉴别滤出液和渗出液有时也难以准确判断,如蛋白质定量若在25~40g/L之间,则难以判明性质。
70年代Light推荐,以浆膜腔积液总蛋白和血清总蛋白之比≥0.5;LDH之比≥0.6时为渗出液;反之为滤出液。
但亦不能完全分清,仍为5%的误判。
也有人主张将浆膜腔积液根据诊断难易分为三级:一级检验基本为现在常用的一般检验;二级检验增加CRP、糖蛋白、FDP、LDH、淀粉酶等;三级检验为肿瘤标记物CEA、AFP及蛋白质级份分析等。
日本将肿瘤标记物CEA检验广泛应用于胸腔肿瘤的筛选试验,一般认为大部分的腺癌和鳞癌、一半左右的小细胞癌病人的胸水中,CEA的含量>5μg/L。
胸水中的CEA与血清中CEA比值>4.3时,是一种恶性病变的指标。
【临床意义】漏出液:常见于各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变、肿瘤及静脉栓塞等疾病。
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因静脉阻塞、瘀血、回流受阻使血管壁营养不良,毛细血管内静脉压力增高,渗透性加大加快,使血管内液体成分容易滤出而形成;其二是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时,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下降,降低到不能有效抵抗流体静脉压力时,从而使毛细血管内液体的滤出明显增加所致;其三是由于肾脏排钠排水的减少造成的钠、水潴留,而钠和水的潴留可使细胞外液中的一个主要成分组织间液增多,从而导致浆膜腔内滤出液的大量形成,由于淋巴管和胸导管阻塞使淋巴液回流受阻,以致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
当胸、腹腔内的主要淋巴管道阻塞时,如肿瘤压迫或寄生虫堵塞等,则可引起浆膜腔内的滤出液或乳糜样滤出液的形成。
渗出液:如发现乳酪样混浊,并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的变性破坏,常为化脓性渗出液。
常见有葡萄球菌、脑炎双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感染所致的各种浆膜腔积液。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积液为稠厚黄色;由肺炎双球菌引起者,积液常浓稠而色深;由链球菌引起者,积液多稀淡呈淡黄色;由放线菌引起者,积液浓稠、黄或黄绿色,且有恶臭味。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要点表格
关于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1. 外观特征
漏出液:通常呈现出明显的流动状态,且液体稀薄,透明度高,不易凝固。
渗出液:表现为液体渗透至皮肤表面形成的泡状结构,观察到的液体比较黏稠,具有一定的黄色或绿色色泽。
2. 颜色
漏出液:颜色一般为透明或浅黄色。
渗出液:颜色呈现出黄色、绿色等暗色调。
3. 质地
漏出液:质地较为稀薄,口感清淡,不具有粘稠的特点。
渗出液:质地相对较为黏稠,触感比较黏腻。
4. 成因
漏出液:一般是由于自身组织损伤引起。
渗出液: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创伤或炎症引起的。
综上所述,从外观特征、颜色、质地和成因等方面入手,我们可以更好地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确保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区分:
一、病因不同,渗出液多见于炎症因素、肿瘤因素或物理化学刺激导致,如结核性胸膜炎、感染所致的胸膜腔积液、肝癌晚期等。
漏出液是由于非炎症所致,如各种肾病、严重的营养不良。
二、二者外观不同,漏出液外观呈淡黄色、透明或稍微浑浊。
渗出液外观呈黄色、血色或乳糜样,漏出液易凝固,渗出液不易凝固。
三、实验室检查二者的区别,比值小于1.018的为漏出液,反之为渗出液。
蛋白定量<25g/L的为漏出液,>30g/L的为渗出液。
漏出液的糖定量接近血糖指标,渗出液低于血糖指标,漏出液的细胞总数小于100×10^6/L,渗出液大于500×10^6/L。
四、区别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还可以行蛋白电泳、细胞分类等检查。
Light标准:
若胸水中蛋白质浓度在25-35g/L 者,符合以下任何 1条可诊断渗出液。
1. 胸腔积液/血清蛋白比例>0.5 ;
2. 胸腔积液/血清LDH比例>0.6;
3. 胸腔积液LDH水平大于血清正常高值的三分之二。
摘自内科学第7版P114 。
漏岀液:常见于各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变、肿瘤及静脉栓塞等疾病。
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因静脉阻塞、瘀血、回流受阻使血管壁营养不良,毛细血管内静脉压力增高,渗透性加大加快,使血管内液体成分容易滤岀而形成;其二是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时,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下降,降低到不能有效抵抗流体静脉压力时,从而使毛细血管内液体的滤出明显增加所致;其三是由于肾脏排钠排水的减少造成的钠、水潴留,而钠和水的潴留可使细胞外液中的一个主要成分组织间液增多,从
而导致浆膜腔内漏出液的大量形成。
由于淋巴管和胸导管阻塞使淋巴液回流受阻,以致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
当胸、腹腔内的主要淋巴管道阻塞时,如肿瘤压迫或寄生虫堵塞等,则可引起浆膜腔内的漏出液或乳糜样漏出液的形成。
渗出液:如发现乳酪样混浊,并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的变性破坏,常为化脓性渗出液。
常见有葡萄球菌、脑炎双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感染所致的各种浆膜腔积液。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积液为稠厚黄色;由肺炎双球菌引起者,积液常浓稠而色深;由链球菌引起者,积液多稀淡呈淡黄色;由放线菌引起者,积液浓稠、黄或黄绿色,且有恶臭味。
在结核性胸(腹)膜炎,化脓性胸(腹)炎和癌转移的早期,及胶原性疾病,可见半透明的带粘稠性黄色的浆液性渗出液。
血性浆膜腔积液常见于穿刺创伤、自发性气胸、肿瘤等。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最近,检验科开展了腹水、胸水的蛋白和糖的检测。
此项目的开展对腹水、胸水的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有意义。
现将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点总结如下:
鉴别点漏出液渗出液
原因非炎症所致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
所致
外观淡黄浆液性不定,可黄色、脓性、血性、
乳糜性
透明度透明或微混大多混浊
比密<1.015 >1.015
凝固性不自凝能自凝
黏蛋白定性试验(李凡他)阴性阳性
蛋白总量<25g/L >30g/L
蛋白总量/血清总蛋白<0.5 ≥0.5
积液LDH/血清LDH <0.6 ≥0.6
葡萄糖定量与血糖相近常低于血糖水平
有核细胞计数<300×106/L(腹水)
<1000×106/L(胸水)
>500×106/L(腹水)
>1000×106/L(胸水)
有核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
为主
依病因不同而异,可以中性粒
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
细菌检查无可找到病原菌
白蛋白梯度
(血清白蛋白-积液蛋白)腹水>11g/L
胸水>12g/L
腹水<11g/L
胸水<12g/L
常见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
化和肾炎伴低蛋白血症细菌感染?、原民性或转移性肿瘤、急性胰腺炎等。
癌细胞未找到可找到癌细胞或异常色体细胞总数常<100×106/L 常>500×106/L
LDH <200U/L >200U/L
PH >7.4 <6.8。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1、漏出液:
(1)具有清晰的外界形态,一般是自表面溢出的液体。
(2)一般具有均匀的颜色,没有明显的浊清、事先积压。
(3)一般呈上升趋势,没有明显的清晰的渗出液被带走的溢现象。
(4)漏出液比较平坦,没有凹凸不平的情况。
2、渗出液:
(1)累积时间较长,有从表面慢慢渗出的情况,没有“一下子突变”的情况。
(2)渗出液比较浊,清晰程度不一,有时候表现出来会明显有事先积压的情况。
(3)颜色比较混和,中光透明,向上呈现趋于稀薄的情况。
(4)呈现出液体被带走的溢现象,有时候景观墙表面也会明显凹陷。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light标准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渗出原理:渗出液是指物质在溶质的作用下,从体内水和细胞壁逐渐渗出的液体。
与其相比,漏出液是液体,可以由容器被外力操作,从容器或渗漏间隙漏出的液体。
2.成分:渗出液和漏出液所含的成分有所不同:渗出液是由溶质本身产生,可能包含体内的物质,比如抗体、糖、蛋白质和细胞提取物等,以及食物添加剂、生物活性物质等;而漏出液主要由容器中的混合溶液产生,T包括各种液体原料和体外添加的添加剂。
3.结构:渗出液没有明显的结构形态,可以混合到溶质中,而漏出液是有规律性、明显形状的液体。
4.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渗出液可以很好的维持原有的构造稳定性,且渗出液的温度不易轻易变化;但漏出液则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温度变化较快,构造不稳定。
5.应用领域:渗出液主要用于体外生物学及药物调查,可以辅助各种药物组合;而漏出液主要用于诊断技术和放射治疗,用于检测病原体、放射性核素和各种病因检测。
以上就是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
渗出液用于体外生物研究,漏出液则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因此,这两种液体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腹水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一、外观
漏出液:清澈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有时呈乳白色。
渗出液:混浊,可能呈黄色、黄绿色或咖啡色,也有的呈红色或锈色。
二、比重
漏出液:较低,一般在1.010-1.020之间。
渗出液:较高,通常在1.020以上。
三、粘蛋白定性
漏出液:阴性。
渗出液:阳性。
四、细胞计数
漏出液:白细胞计数通常较低,多在1000-2000/μl以下。
渗出液:白细胞计数较高,可能超过5000/μl,且伴有核左移和异常细胞的出现。
五、蛋白质定量
漏出液:蛋白质含量较低,常在30g/L以下。
渗出液:蛋白质含量较高,常超过30g/L,尤其是恶性渗出液,蛋白质含量更高。
六、pH值
漏出液:接近正常pH值(约7.4)。
渗出液:pH值可能较低,特别是在感染性渗出液中。
七、凝固
漏出液:不易凝固。
渗出液:可能由于纤维蛋白原等的含量增加而出现自凝现象。
八、病原学检查
漏出液:病原学检查阴性,通常没有感染的证据。
渗出液:病原学检查阳性,可能检测到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等。
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表
【分析变异】
用一般的检验方法鉴别滤出液
和渗出液有时也难以准确判断,如
蛋白质定量若在25~40g/L之间,
则难以判明性质。
70年代Light推
荐,以浆膜腔积液总蛋白和血清总
蛋白之比≥0.5;LDH之比≥0.6时为
渗出液;反之为滤出液。
但亦不能
完全分清,仍为5%的误判。
也有人主张将浆膜腔积液根据
诊断难易分为三级:一级检验基本
为现在常用的一般检验;二级检验
增加CRP、糖蛋白、FDP、LDH、
淀粉酶等;三级检验为肿瘤标记物
CEA、AFP及蛋白质级份分析等。
日本将肿瘤标记物CEA检验广
泛应用于胸腔肿瘤的筛选试验,一
般认为大部分的腺癌和鳞癌、一半
左右的小细胞癌病人的胸水中,CEA的含量>5μg/L。
胸水中的CEA与血清中CEA比值>4.3时,是一种恶性病变的指标。
【临床意义】
漏出液:常见于各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变、肿瘤及静脉栓塞等疾病。
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因静脉阻塞、瘀血、回流受阻使血管壁营养不良,毛细血管内静脉压力增高,渗透性加大加快,使血管内液体成分容易滤出而形成;其二是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时,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下降,降低到不能有效抵抗流体静脉压力时,从而使毛细血管内液体的滤出明显增加所致;其三是由于肾脏排钠排水的减少造成的钠、水潴留,而钠和水的潴留可使细胞外液中的一个主要成分组织间液增多,从而导致浆膜腔内滤出液的大量形成。
由于淋巴管和胸导管阻塞使淋巴液回流受阻,以致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
当胸、腹腔内的主要淋巴管道阻塞时,如肿瘤压迫或寄生虫堵塞等,则可引起浆膜腔内的滤出液或乳糜样滤出液的形成。
渗出液:如发现乳酪样混浊,并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的变性破坏,常为化脓性渗出液。
常见有葡萄球菌、脑炎双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感染所致的各种浆膜腔积液。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积液为稠厚黄色;由肺炎双球菌引起者,积液常浓稠而色深;由链球菌引起者,积液多稀淡呈淡黄色;由放线菌引起者,积液浓稠、黄或黄绿色,且有恶臭味。
在结核性胸(腹)膜炎,化脓性胸(腹)炎和癌转移的早期,及胶原性疾病,可见半透明的带粘稠性黄色的浆液性渗出液。
血性浆膜腔积液常见于穿刺创伤、自发性气胸、肿瘤等。
积液抽出后清亮,久置后呈乳糜样,为乳糜性渗出液。
临床上常见胸导管阻塞、破裂;纵膈肿瘤、淋巴结核、丝虫感染和创伤等原因形成的浆膜腔积液。
当积液中含有多量的纤维蛋白原时,为纤维性渗出液。
多见于红斑狼疮及各种化脓性感染。
渗出液为黄色混浊,镜检可见大量的胆固醇结晶。
此为胆固醇渗出液。
病因多与结核性有关。
积液呈黄绿色,胆红素试验呈阴性者为胆汁性渗出液,可见于胆汁性腹膜炎的腹水。
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FD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时,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升高,可出现明显的沉淀峰。
(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的标志,对诊断肺栓塞、肺梗死有重要意义)。
CEA--癌胚抗原:是一种富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
胎儿早期的消化管及某些组织均含有合成CEA的能力,但孕六个月以后含量逐渐减少,出生后含量极低。
但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又可发现其含量有异常升高。
它对肿瘤的诊断预后复发判断有意义。
它明显增高见于90%的胰腺癌、70%
的肺癌、60%的乳腺癌患者。
一般病情好转时,CEA浓度下降,病情加重时可升高。
此外,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等也常见轻度升高。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