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10—21段):写马帮全员和“我”溜索的过程 ,汉子、牛、“我”首领溜索各有特点。
第三部分(第22—25段):写溜索后众人不同的表现和“我 ”得心理感受。
课文精读
1.作者是如何描写峪谷的险峻的?
①作者运用了烘托的手法,通过“我”远眺感觉怒江“深远似涓涓 细流”,俯瞰江底“蓦地心中一颤”,烘托出峡谷的险峻气势。
②作者描写怒江峡谷的险峻时,非常注意角度的变换,将 “我”的 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多角度展示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 特点。
③段中通过“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 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
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字词过关
锱zī铢zhū: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盘桓huán:徘徊。 涓涓juān:细水慢流的样子。 俯fǔ身:弯腰向前向下。 顷qǐng刻:极短的时间。 拳打脚踢:用拳打,用脚踢,形容痛打。 千钧jūn之力: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战战兢兢jīng: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第1—9段):写众人溜索前的见闻,渲染怒江峡 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总结:对牛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也反衬了首领 及汉子的无畏勇猛。
找出文中反映环境特点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的表达作用。
1.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 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 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明确: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结合,写出了怒江峡谷壁顶孤悬、高峻 、险恶的特点,“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 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 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