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虚词完整版(1)
- 格式:ppt
- 大小:239.00 KB
- 文档页数:26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单元测试正确使用词语正确使用虚词(一)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
以美国为例, ①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 ②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 ③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随后④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
⑤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A.AB.BC.CD.D2、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他们从你身边走过, 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 你还不够引人注目。
而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甚至因为如果B.虽然或者除非只有C.即使或者除非只有D.即使甚至因为如果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 理由是能学以致用, ①是一种误解。
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②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
摒弃功利性③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 ④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 ⑤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
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 ⑥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①不要依赖译文。
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
其实, ③肯动脑筋, 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 ⑤ ,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
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 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A.AB.BC.CD.D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一定条件下,科学知识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①条件变化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会被人们用新的实践去检验, ②会被修改或发展成新的科学知识。
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以下是 7 条关于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1. 哎呀,“之”字那用法可多啦!比如说“渔人甚异之”,这里的“之”就是指代前面提到的事物呀。
它可以作代词、助词,还能当动词呢,是不是很神奇呀?
2. 嘿,“而”字也不简单哟!像“敏而好学”,这儿的“而”就表示递进关系。
它还能表示并列、转折等好多关系呢,这就像人生的路一样,变化多端呀!
3. 哇塞,“以”字的作用也很重要呢!“以其境过清”,这里的“以”表示因为的意思。
它可以表示凭借、用、因为等,就如同一个多面手!
4. 呀,“于”字也有很多门道啊!“苟全性命于乱世”,这个“于”就是在的意思。
在不同的句子里,它可有不同的含义哟,是不是很有趣?
5. 哼,“其”字可得好好琢磨!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就是那些的意思。
它的用法复杂多样,需要我们仔细去体会呢。
6. 哈哈,“为”字也不甘示弱呀!“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为”表示对、向。
它有时是动词,有时是介词,真的很特别呀!
7. 哎哟喂,“乃”字也有它的精彩呢!“乃不知有汉”,这里的“乃”竟然是竟然的意思呢。
它的用法虽然不多,但是很关键呀!
总之,文言文虚词的用法真是丰富多彩,需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和归纳呀!。
高考必背口袋书专题四: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一)清单一常见近义实词辨析A[哀怜爱怜爱恋]三者读音大致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
“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
[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对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按语暗语]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
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
[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线昏暗,不明亮;(色彩)不鲜明;(前途)不光明,没有希望。
“黯淡”多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
[翱翔遨游]“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遨游”指漫游,游历。
B[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命令、指示等。
[包含饱含包涵]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程度或对象不同。
“包含”仅指里边含有;“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包涵”是客套话,请人原谅。
[包括包罗]“包括”可指包含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包罗”指包括广大范围、众多事物,常说“包罗万象”。
[保障保证]“保障”指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劳动、科研成果等,使之不受侵犯和破坏;“保证”着重于用事实或行动担保做到。
[报怨抱怨]二者都与“怨”有关。
不同点是:“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暴戾暴力]“暴戾”,形容词,指粗暴乖张,残酷凶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