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分析与污染源调查
- 格式:ppt
- 大小:174.00 KB
- 文档页数:31
污水处理工程污染源分析
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污水处理厂施工场地土石方运量较大,施工人员较多,施工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地面粉尘、施工机械和运输噪声,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暴雨径流造成的水土流失等。
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营运期污染源主要是污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源和恶臭等。
3、污水污染源分析
正常工况下,本项目污水处理厂近期5.0万m3/d,处理后排放的污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非正常排放发生在如下几种情况:
(1)因季节或进污水处理厂水质及水量变化而导致出水水质波动,可能致使某项或多项指标超标。
(2)因设备检修或水处理构筑物工艺改造,单组处理构筑物超负荷运行,出水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
(3)因停电、火灾等诸多因素而导致污水处理厂瘫痪,污水直接排放,污染物超标排放。
(5)固体废弃物分析
污水处理厂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采用高压隔膜压滤机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降到60%左右,为非流质固体,可用一般运输设备直接外运。
(6)噪声源
污水厂的噪声主要有水泵、鼓风机、脱水机等设备,其噪声见下表。
工程设备噪声源表
本项目污水厂产生恶臭的构筑物主要为压榨车间及污泥堆棚,这些处理设施无组织散发的恶臭气体成份主要含有H2S、NH3和甲硫醇等,其程度受水温、PH值、构筑物设计参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根据对类似规模及类似污水处理工艺产生的恶臭气体进行监测,其结果见下表。
恶臭污染源强表。
Chapter3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一、污染源调查与评价1、污染源与污染物污染源——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污染物的来源(场所、设备和装置)污染物——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凡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率、形态进入环境系统而产生污染或降低环境质量的物质和能量。
污染源的分类2、调查的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状况,确定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对象;根据各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工作等级,确定污染源调查的范围。
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排放方式、途径及污染源的类型和位置。
工业污染源:生产管理、生产工艺和污染物排放、生产发展;农业污染源:种植业、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生活污染源:城镇居民人口、居民供排水状况、生活垃圾、民用燃料、城市污水。
交通运输调查内容:交通噪声、车辆尾气、车辆事故污染等;周围环境背景。
3、污染源调查的一般方法(点面结合,详查、普查结合)区域污染源调查详查:重点污染源调查;普查:区域内所有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项目剖析:排放方式、规律;污染物的理化、生物特性;主要污染物的追踪分析(工程分析)。
4、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方法(1)物料衡算法ΣG投入=ΣG产品+ΣG流失式中ΣG投入——投入系统的某种物料总量;ΣG产品——进入产品中的该物料总量;ΣG流失——生产过程中该物料流失的总量。
(2)经验公式计算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进行计算,求得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Q=KW(3)实测法通过对某个污染源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流量,然后计算出排放量。
Q=CLC:实测算术平均浓度(mg/m3)L:烟气或废水的流量(m3/h)Q:污染物排放量(kg/h)(4)燃烧过程主要污染物的计算SO2 G=BS×D×2×(1-η)B --耗煤量,T;S –煤的含硫率,%;D –可燃硫的含量,一般取80%;η—脱硫率,%烟尘 Y=B×A×D×(1-η)B --耗煤量,T;A –煤的灰分,%;D –灰分中烟尘的含量,%;η—除尘率,%η=(1-η 1)(1-η2 )5、污染源评价类别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潜在污染能力评价等标污染负荷法;排毒系数法;等标排放量法。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中污染物源强的核算发表时间:2011-04-01T16:17:43.310Z 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3月上旬作者:王利和[导读] 对于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污染物源强核算在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
王利和 Wang Lihe(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包头 014040)(Baot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Baotou 014040,China)摘要:对于环境影响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污染物源强核算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
文中介绍了物料衡算法、类比法、资料复用法三种核算方法的原理及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Abstract: To pollution reasons fo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calculation of pollutant source stro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gineering analysis. This text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material balance, analogy, data reuse and application condition.关键词:工程分析;污染物源强;核算;物料衡算法;类比法;资料复用法Key words: engineering analysis;pollutant source strength;calculation;material balance;analogy;data reuse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7-0064-02 0 引言工程分析是建设项目影响环境因素分析的简称。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及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三同时:建设项目中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二、填空题1、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2、国家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2、地方环境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3、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和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三个阶段。
三、问答题1、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和意义(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知道环境保护设计(3)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2、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之间、综合性标准与行业性标准间是何种关系?答:执行上,地方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标准(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即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优先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管理一、名词解释1、环境敏感区: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二、填空题1、凡是新建或扩建工程,要根据国家环境环保部“分类管理名录”,确定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三、问答题1、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1)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对建设项目和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4)分类管理(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6)公众参与制度(7)跟踪评价和后评价2、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目的是什么?答:(1)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2)对项目建设或运行后发现或产生的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补救或改进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源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指对开展工程项目、规划或政策等与环境有关的事项进行前瞻性的、系统性的预测和评价,以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的过程。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是EIA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了解工程项目、区域规划或其他环境事物对环境的污染情况,评估其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污染治理建议和措施,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进行污染源调查和评价时,需要进行以下工作:1.污染源的调查和识别:通过实地调查和获取数据,确定污染源的类型、规模、污染物排放情况等信息。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充分了解污染源的运行情况、工艺技术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的情况。
2.污染物的排放与传输路径:分析并确定污染物在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土壤等)中的分布和传输路径,了解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通过模型模拟以及实测数据分析,可以预测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和迁移速率。
3.环境污染评价: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对污染源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
通过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评估污染源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态系统等环境要素的污染程度,并确定其对环境的远期和长期影响。
4.环境风险评估:评估污染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
通过考虑环境敏感性、人群暴露、生态承载能力等因素,定量评估污染源对生态系统、水源地、重要生产设施等的风险程度,并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5.污染治理建议与措施: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和措施。
包括减少或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工艺技术、加强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污染源的调查,可以准确了解污染情况和潜在的环境影响,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其他环节提供依据和基础。
同时,在污染源评价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政策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和规范来进行评价和预测,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所必需的技术方法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把握和运用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工程分析(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掌握物料平衡法、类比法及资料复用法的基本原理、计算与应用;熟悉使用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及计算方法;掌握水平衡计算的方法:熟悉无组织排放的含义;熟悉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统计内容;了解事故风险源强识别与源强分析的方法:掌握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原则;熟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含义及计算;熟悉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和程序;了解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清洁生产分析的编写要求;了解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内容及技术要求:了解总图布置方案分析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二)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掌握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技术要点。
掌握环境影响识别的技术要求;掌握评价因子筛选的方法。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熟悉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质、气候与气象等)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了解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人口等)状况调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二)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熟悉大气污染源的分类;掌握现场实测孕、物料衡算法、经验估算法等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的应用;熟悉气象台(站)的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应用及与现场观侧资料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熟悉风场的含义及风玫瑰图的使用:掌握 P—T 大气稳定度判别方法;熟悉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及其特点;熟悉联合频率的含义和应用:熟悉污染气象调查分析方法;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布点方法;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方法;掌握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三)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了解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的基本环境水力学特征及相应的调查方法;熟悉常用环境水文特征值获取的基本方法;熟悉确定不利水文条件的方法;熟悉水污染源按产生及进入环境方式、污染性质进行的分类;掌握不同类型污染源的调查方法:掌握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水质监测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方法及取样方法;掌握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的应用。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近年来,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普遍性的环境难题。
为了有效应对污染,我们必须首先进行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本文将从污染源的定义、调查方法以及工程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为解决污染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污染源的定义在进行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先对污染源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污染源是指能够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能量或者活动。
根据不同的污染类型,污染源可以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两种。
点源污染是指能够明确界定和定位的污染源,如工业排放口;而非点源污染则是指无法明确界定和定位的污染源,如农田面源污染。
二、污染源调查方法在进行污染源调查时,我们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监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调查方法:1.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考察污染源的周边环境、观察污染特征和现象,从而初步了解污染源的类型和排放情况。
2. 数据统计: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如工业企业的排放数据、农田使用的化肥农药量等,以获取污染源的详细信息。
3. 抽样分析: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如水样、土壤样、大气样等,通过化验分析来确定污染源的种类和程度。
4. 历史调查:对污染源进行历史溯源,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为工程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三、工程分析方法在进行工程分析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污染源的性质、程度以及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程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工程分析方法:1. 溯源分析:通过分析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等信息,追溯其可能的来源和传输途径,确定主要的污染源,为进一步控制和治理提供方向。
2. 模型模拟:利用数学模型对污染源进行模拟和预测,评估不同措施对污染改善的效果,为制定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3. 生态分析:对污染源周边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了解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程度,为生态修复提供指导意见。
4. 经济评估:通过对污染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效益进行定量分析,评估不同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