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_生产计划
- 格式:ppt
- 大小:754.00 KB
- 文档页数:24
能力计划生产计划与控制主讲:兰秀菊 主讲:兰秀菊 Lanxiuju@1 2Capacity Planning能力计划的作用检查实际生产能力是否满足计划 能力不足 增加库存 其他提高生产能力 方式 结果:生产成本增加3能力计划的层次结构能力过剩: 设备利用率下降 人员利用率下降 结果:增加不必要支出4生产能力的掌握能力(人/机) =1个月开工日数×每天平均实际工作时间× 开工率×人员或机械(台)数 人员开工率=出勤率×(1-间接作业率) 机械开工率=开机率×(1-故障率)案例某客户下单,经相关部门评估后确认接 受,由PMC部门负责计划: 客户订单明细表:产品 数量 交期 A 300 B 500 30天 C 20056①产品别、机械别负荷产品 制程 ① A (300) ② ③ ④ B (500) ① ② ③ C (200) ① ② 使用机械 甲 乙 甲 丙 乙 丙 甲 甲 丙 标准工时/个 0.32(H) 0.24(H) 0.18(H) 0.15(H) 0.34(H) 0.08(H) 0.25(H) 0.43(H) 0.25(H) 负荷(工时) 0.32×300=96(H) 0.24 ×300=72(H) 0.18 ×300=54(H) 0.15 ×300=45(H) 0.34 ×500=170(H) 0.08 ×500=40(H) 0.25 ×500=125(H) 0.43 ×200=86(H) 0.25 ×200=50(H)②机械别、制程别负荷机械 产品 A A 甲 B C 乙 A B A 丙 B C7制程 ① ③ ③ ① ② ① ④ ② ②负荷(H) 96 54 125 86 72 170 45 40 50负荷合计(H)361242135说明:*机械配置:甲3台、乙1台、丙2台 *机械能力(单机) =25(天) ×8(小时/天) ×90%=180(小时)基准能力: 甲机械=3×180=540(H) 乙机械=1×180=180(H) 丙机械=2×180=360(H)8③负荷、生产能力分析调整 负荷、生产能力累计表负荷计划步骤1.依产品别、制程别计算出负荷;600 500 400 300 200 100540(能力) 360(负荷) 360(能力)242(负荷) 180 135(负荷) 甲 (3台) 乙 (1台) 丙 (2台)2.依机械(人员)别、制程别作负荷合计; 3.进行负荷、能力的比较、分析; 4.对负荷、能力进行调整,使之一致。
精心整理第一章绪论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X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
×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10.按照物流的特征,炼油厂属于V型企业。
√11.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对12.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13.中文教科书说的“提前期”与英文leadtime含义相同。
X14.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要比制造业容易。
×15.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7.资源集成是将尽可能多的不同质的资源有机地组织到一起。
√18.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
×选择题: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BA)制造、生产和运作B)运作、营销和财务C)运作、人事和营销D)运作、制造和财务E)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A)飞机制造B)汽车制造C)快餐D)中小学教育E)学生入学体检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A)高效B)灵活C)准时D)清洁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A)品种数较多B)资本密集C)有较多标准产品D)设备柔性较低E)只能停产检修5.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选CA)A型企业B)V型企业C)T型企业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6.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E)以上都不是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CA)生产率难以确定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E)与顾客接触8.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D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B)价格下跌C)出现回扣现象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E)产量减少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判断题: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