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测定实验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17.79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测量校园噪声项目式学习通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测量和分析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环境,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及分类2. 噪声的测量方法3. 噪声的危害及防治措施4. 校园噪声调查与分析5. 项目式学习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测量方法以及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2. 教学难点:噪声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4-6人。
2. 噪声测量仪器(如声级计)或手机噪声检测应用。
3. 校园噪声调查表格。
4. 数据分析软件或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噪声问题。
2. 理论知识学习:讲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危害及防治措施。
3. 测量方法学习:教授噪声测量方法,演示如何使用噪声测量仪器。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校园噪声测量,填写调查表格。
5.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软件或工具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6. 成果展示:各组汇报测量结果,分析校园噪声分布及存在的问题。
7. 总结与反思:讨论如何降低校园噪声,提出改进措施。
9.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作业、汇报和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延伸活动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噪声污染及其治理。
2. 组织学生参观噪声治理项目,如隔音墙、噪声监测站等。
3. 开展校园噪声创意减噪活动,鼓励学生提出减噪措施并实践。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测量操作技能。
2. 噪声调查表格填写、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项目式学习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反思在项目式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噪声测量,了解家庭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2. 调查社区噪声情况,为社区噪声治理提供建议。
小学综合实践校园噪声调查教案1. 引言校园噪声是指在校园内产生的各种噪声,包括课堂噪声、走廊噪声、操场噪声等。
噪声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校园噪声调查。
本教案旨在引导小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并学习如何减少噪声。
2. 学习目标- 了解校园噪声对学习和健康的影响;- 学习如何减少噪声;- 学习如何进行噪声调查并分析结果。
3. 预备知识- 了解噪声的概念及其危害;- 掌握科学调查的基本方法。
4.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话题(1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在学校会遇到哪些噪声;- 提问:你觉得校园噪声对我们的学习和健康有影响吗?- 分小组讨论并汇报。
步骤二:了解噪声的危害(20分钟)- 给学生一张图片,描述噪声对学习和健康的影响;- 学生观察图片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分小组讨论感受,并选一名代表汇报。
步骤三:学习如何减少噪声(3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噪声,并讨论各自的想法;- 引导学生了解正常说话音量的范围,并进行示范;-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准备一段对话,模拟在安静环境和嘈杂环境下进行,感受噪声对交流的影响。
步骤四:学习如何进行噪声调查(30分钟)- 介绍噪声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分小组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噪声调查方案;- 学生分组进行噪声调查,并记录结果;- 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步骤五:总结和展示(20分钟)- 学生小组进行调查结果的展示和讨论;- 教师总结噪声调查的重要性和如何减少噪声的方法;- 学生写一篇小结,分享噪声调查的体会和收获。
5. 教学评估- 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 学生调查报告的内容和分析;- 学生小结的内容和思考。
6.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设计一个校园环境改善方案,包括减少噪声的方法和措施;- 学生可以与家长一起组织一个噪声减少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噪声问题的认识。
7. 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学习如何减少噪声,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调查能力。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测量校园噪声项目式学习通版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校园噪声的概念、来源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环境、积极参与劳动实践的意识。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校园噪声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噪声测量工具。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校园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第二章:校园噪声的基本知识2.1 噪声的定义2.2 噪声的单位2.3 校园噪声的来源2.4 噪声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第三章:噪声测量工具的使用3.1 声级计的使用方法3.2 噪声测量注意事项第四章:项目式学习4.1 确定测量地点4.2 分工合作4.3 测量与记录4.4 数据分析第五章:成果展示与评价5.1 成果展示5.2 评价标准5.3 评价与反思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校园噪声的方法,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提高关注校园环境、积极参与劳动实践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环保意识。
第六章:噪声测量实践操作6.1 现场测量准备确认测量地点和时间检查声级计等测量设备的完好性复习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6.2 实际测量过程分组进行噪声测量学生操作声级计,记录不同地点和时间段的噪声水平注意记录可能影响噪声测量结果的因素,如交通、活动等6.3 数据收集与整理学生将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第七章:数据分析与处理7.1 数据分析方法学生学习如何分析噪声数据,包括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讨论噪声水平与学校活动、时间的关系7.2 数据处理实践学生利用图表、统计工具等方式处理数据制作图表,展示噪声水平变化情况第八章:环保意识与噪声控制建议8.1 环保意识教育讨论噪声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校园噪声,保护学生健康8.2 噪声控制建议学生提出减少校园噪声的具体措施讨论并制定实施计划第九章:项目总结与反思9.1 项目总结学生总结项目学习过程,分享收获和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反思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9.2 反思与改进学生提出对下次类似活动的建议教师评估项目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第十章:课程延伸与拓展10.1 延伸活动学生参与校园噪声监测的长期项目组织校园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度10.2 拓展学习学生探索噪声测量和控制的其他方法和技术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通过本教案,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关于噪声的基本知识,还能通过实践操作和项目式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2. 掌握噪声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噪声是指不规则、无规律的声音。
噪声的测量通常采用声级计,声级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声音强度的仪器。
本实验采用声级计对实验室噪声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以分贝(dB)为单位。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声级计:用于测量实验室噪声;2. 音频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标准噪声信号;3. 电脑:用于数据采集和存储;4. 话筒:用于接收噪声信号;5. 实验室:实验场地。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连接好声级计、音频信号发生器和电脑;2. 校准声级计:按照声级计说明书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 测量实验室噪声:将声级计放置在实验室中央,距离地面1.2米处,开启声级计,调整测量频率为1kHz,开始测量实验室噪声;4. 数据采集: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5. 重复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对实验室噪声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6. 测量标准噪声信号:开启音频信号发生器,产生标准噪声信号,调整声级计至标准噪声信号处,记录声级计读数;7. 数据分析:将实验室噪声测量结果与标准噪声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室噪声水平。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室噪声测量结果:经多次测量,实验室噪声平均值为60dB;2. 标准噪声信号测量结果:标准噪声信号声级为70dB;3. 实验室噪声分析:实验室噪声平均值为60dB,略低于标准噪声信号声级,说明实验室噪声水平相对较低。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噪声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学会了使用声级计测量实验室噪声。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室噪声水平相对较低,符合国家标准。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室安静,避免外界噪声干扰;2. 声级计放置位置要稳定,避免晃动;3. 校准声级计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4.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仪器归位,保持实验室整洁。
噪声调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及分类。
2. 学生能掌握噪声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3. 学生能了解我国防治噪声污染的政策和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噪声知识,设计简单的噪声调查问卷。
2. 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噪声调查报告,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噪声污染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噪声调查活动,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探究类课程,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具备初步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噪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改善环境质量作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噪声基础知识:- 噪声的定义、来源及分类- 噪声的传播与衰减规律- 噪声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2. 噪声调查方法:- 噪声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噪声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3. 噪声污染防治:- 我国防治噪声污染的政策和法规-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估- 噪声污染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噪声基础知识学习,介绍噪声的定义、来源、分类及传播与衰减规律。
第二课时:噪声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同场景下的噪声污染问题。
第三课时:噪声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如何进行噪声测量及数据记录。
第四课时:噪声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分组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调查活动。
第五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学习统计学方法在噪声调查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
2. 熟悉噪声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 了解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噪声的测定主要依据声学原理,通过测量声压级来评价噪声的大小。
声压级是指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以分贝(dB)为单位。
声压级与声能量的大小有关,声能量越大,声压级越高。
三、实验器材1. 声级计2. 传声器3. 测量支架4. 记录本5.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声级计和传声器连接,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b. 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确保传声器距离地面1.2m,距离测量对象0.5m以上。
c. 记录实验日期、地点、天气状况等信息。
2. 噪声测量a. 将声级计置于测量位置,打开电源,预热设备。
b. 选择合适的测量档位,确保声级计能够覆盖待测噪声的范围。
c. 按下“测量”按钮,开始记录噪声数据。
d.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3. 数据处理a. 将测量得到的噪声数据记录在记录本上。
b. 计算等效声级(Leq)、最大声级(Lmax)等参数。
c. 分析噪声数据,评估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a. 实验地点:XX小区b. 实验日期:2021年X月X日c. 天气状况:晴朗d. 噪声测量结果:- Leq:55dB- Lmax:70dB2. 分析a. XX小区的噪声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但最大声级较高,可能对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b. 噪声来源主要包括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c. 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声污染可能导致听力损伤、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等问题。
- 噪声干扰居民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声级计的使用方法和噪声监测的基本步骤。
2. 认识到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3. 建议加强噪声污染治理,改善居住环境。
七、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噪声的测定实验日期:2021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小区实验目的: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熟悉噪声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了解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AW A5610C声级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2掌握AW A6270A噪声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1使用AW A5610C声级计测量噪音2使用AW A6270A噪声频谱分析仪测量噪音三实验原理1 AW A5610C声级计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是被测的声压信号通过传声器转换成电压信号,然后经衰减器、放大器以及相应的计权网络、滤波器,或者输入记录仪器,或者经过均方根值检波器直接推动以分贝标定的指示表头。
2 AW A6270A噪声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是输入信号经衰减器直接外加到混波器,可调变的本地振荡器经与CRT同步的扫瞄产生器产生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振荡频率,经混波器与输入信号混波降频后的中频信号(IF)再放大,滤波与检波传送到CRT的垂直方向板。
四实验设备仪器(一)AW A5610C声级计AW A5610C型积分声级计是一种袖珍式智能化噪声测量仪器,可广泛应用于环境噪声的测量与自动监测,也可用于劳动保护、工业卫生及各种机器、车辆、船舶、电器等工业噪声测量。
本仪器采用了先进的数字检波技术,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动态范围宽等优点。
主要技术性能:1.传声器:Φ12.7mm(1/2”)驻极体测试电容传声器,灵敏度:约40mV/Pa,频率范围:20Hz~12.5kHz。
2.测量范围:35~130dBA(以2×10-5Pa为参考,下同)3.频率范围:20Hz~12.5kHz4.频率计权:A计权5.时间计权:快(F),慢(S)图1 AW A5610C声级计6.检波器特性:真有效值、峰值因数37.准确度:2型8.测量时间:手控、10s、1min、5min、10min、20min、1h、4h、8h、24h。
9.显示:4位LCD,直接显示测量结果Lp、Leq、Lmax、Lmin、Linst、Tm及日历年、月、日、时、分、秒等。
10.储存:60组数据,包括年、月、日、时、分、设定时间、测量经历时间、最大声级,最小声级、等效声级。
环境噪声监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环境噪声的基本概念,掌握噪声的度量标准及其单位。
2. 学生能掌握噪声监测的原理与方法,了解不同监测仪器的功能与操作。
3. 学生能描述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噪声监测设备,进行实地噪声监测,并记录数据。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噪声问题,提出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
3. 学生能够通过图表、报告等形式,清晰准确地展示噪声监测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能认识到噪声污染对生活的负面影响,形成良好的噪声防控习惯。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探究类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对环境问题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环境噪声基本概念- 噪声的定义与分类- 噪声的度量标准与单位2. 噪声监测原理与方法- 噪声监测设备的功能与操作- 噪声监测流程与数据处理3. 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噪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关环境保护法规介绍4. 实地噪声监测实践- 噪声监测设备的使用- 监测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噪声控制措施的提出5.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1课时:环境噪声基本概念- 第2课时:噪声监测原理与方法- 第3课时: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4课时:实地噪声监测实践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噪声监测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噪音污染的基本概念、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噪音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2. 噪音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1. 噪音污染的测量方法。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噪音污染。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噪音污染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噪音吗?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噪音污染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噪音是指那些令人感到不舒适、干扰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声音。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噪音污染及其防治。
二、讲授新课1. 噪音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教师讲解噪音污染的定义:噪音污染是指噪音超过环境噪声标准,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 教师介绍噪音污染的来源: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生活噪音等。
- 教师讲解噪音污染的危害:影响人们身心健康、降低工作效率、破坏生态环境等。
2. 噪音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师介绍噪音污染的防治措施:a. 加强立法,制定噪声污染排放标准。
b. 优化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商业、住宅区。
c. 采用低噪音设备和技术,降低噪音排放。
d. 加强噪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噪音污染问题。
e.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三、实验活动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分贝计测量噪音。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校园内不同区域的噪音水平。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噪音污染的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噪音污染及其防治,你们还记得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噪音污染的防治措施,并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噪声监测教案教案标题:噪声监测教学目标:1. 了解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了解噪声监测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学习如何使用噪声监测仪器进行噪声监测。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噪声监测仪器。
3. 噪声样本录音。
4. 学生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噪声的概念,并引发学生对噪声的注意和思考。
2. 展示几个常见的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工厂噪声等,并讨论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知识讲解:1. 讲解噪声监测的定义和目的,强调其在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2. 介绍噪声监测的常用方法,如噪声计、频谱分析仪等,并解释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操作:1. 分发噪声样本录音给学生,要求他们使用噪声监测仪器对样本进行噪声监测。
2.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噪声监测仪器,包括设置合适的测量范围和位置。
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测量结果。
数据分析: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记录表格中的数据,比较不同样本的噪声水平。
2. 让学生讨论不同噪声水平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拓展应用: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噪声监测,如测量家庭电器、学校图书馆等场所的噪声水平。
2. 学生可以撰写一份噪声监测报告,总结测量结果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总结:1. 总结噪声监测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噪声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评估:1. 设计一份简单的选择题或问答题,考察学生对噪声监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噪声监测实验室或相关企业,加深对噪声监测的认识。
2.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如噪声对动植物的影响等。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操作噪声监测仪器并分析实验结果?3. 教学方法和教具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噪声监测的原理和方法?注:以上教案仅为示例,实际教案的撰写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年级的要求进行调整。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噪声实验2. 课程代码:XXXXXX3. 课程类别:专业实验课4. 学时安排:XX学时(理论XX学时,实验XX学时)5.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声学、建筑学等相关专业6. 教学目标:- 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掌握噪声测量和监测的基本方法与仪器。
- 学会分析噪声数据,提出噪声控制方案。
-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噪声的基本特性- 目的:了解噪声的物理特性,如声压级、频谱等。
- 内容:使用声级计测量不同声源的声压级,分析噪声频谱。
2. 实验二:噪声测量方法- 目的:掌握噪声测量的基本方法,如定点监测、移动监测等。
- 内容:利用噪声监测仪器对校园或实验室环境进行噪声监测,记录数据。
3. 实验三:噪声控制技术- 目的:学习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 内容:分析噪声控制方案,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噪声控制措施。
4. 实验四: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目的:探讨噪声对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 内容:调查校园或社区噪声污染情况,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熟悉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 准备实验仪器和设备,如声级计、耳机、录音笔等。
- 编写实验报告模板。
2. 实验实施-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数据记录。
- 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
3.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图表。
-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噪声控制建议。
4. 实验总结-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格式:- 封面:课程名称、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等。
- 目录: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分析、结论、讨论等。
- 正文:详细描述实验过程、数据分析、结论等。
- 附录:实验数据表格、图表等。
2. 实验报告要求:- 文字表达清晰、准确。
汽车噪声检测实验一、实验内容测量实验车加速、匀速时的车内噪声值;测量实验车喇叭声级值;测量实验车的固定声源, 如怠速噪声、排气噪声等。
二、实验目的1.熟悉声级计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
2、掌握汽车噪声的测试方法, 熟悉国家有关标准。
三、实验仪器设备1.实验车1辆。
2.声级计1个3.发动机转速表1套。
四、实验准备工作1.检查声级计电池电量。
2.将校准并按测试要求安装于相应位置。
3.将实验车辆预热至正常工作温度。
4.选择好测量场地并布好测点位置。
五、实验步骤1.车外噪声的测量1)测量本底噪声: 选用“A”计权网络, 选择适当量程, 记录指示值。
2)根据实验车类型, 预置声级dB量程。
3)驾驶人员按加速及匀速行驶操作要求, 分别往返行驶, 各进行1-2次, 测量记录最大指示值。
2.车内噪声的测量1)停车、熄火、关闭门窗, 测量本底噪声, 记录指示值。
2)实验车用常用档位, 以60km/h以上不同车速匀速成行驶,测量记录最大指示值。
3.喇叭噪声的测量1)停车于水平地面上, 驻车制动。
2)布置声级计, 传声器距车前2m, 离地面高1.2m处。
3)选取声级计量程。
按汽车喇叭3秒, 测量记录最大指示值。
4.排气噪声的测量1)发动机运转至正常热状态后熄火, 测量本底噪声, 记录指示值。
2)按规定位置布置测点。
3)起动发动机, 加速至2/3额定转速, 测量记录最大指示值。
六、注意事项1.装入电池时, 应注意极性, 切勿接反。
2、学生不得随意进入实验车内, 严禁学生发动或驾驶实验车。
测量车外噪声时, 要注意现场的师生及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 防止发生事故。
七、结果整理与分析1.将实验数据记入实验报告(请自行设计记录表格)。
2.试分析车、内外噪声过高及汽车喇叭声级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一、课程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设计了一堂以“噪音污染与防治”为主题的噪音综合实践课。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噪音污染的危害,掌握噪音污染防治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噪音污染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
- 掌握噪音污染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情感。
-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城市噪音污染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哪些地方存在噪音污染?噪音污染对我们有什么危害?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看法。
(二)理论讲解1. 教师讲解噪音污染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如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建筑噪音等。
2.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噪音污染对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3. 介绍噪音污染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隔音、降噪、绿化等。
(三)实践活动1. 噪音测量实验:-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噪音测量仪。
- 在学校或社区的不同地点进行噪音测量,记录数据。
- 分析数据,找出噪音污染较严重的区域。
2. 噪音防治方案设计:- 学生根据噪音测量结果,针对噪音污染较严重的区域,设计噪音防治方案。
- 方案包括:隔音措施、降噪设备、绿化工程等。
3. 方案实施与评估:-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实施自己的防治方案。
- 实施过程中,注意记录实施效果,评估方案的可行性。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心得,总结噪音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2. 教师点评学生的方案设计,提出改进意见。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减少噪音污染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一、活动背景噪声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环境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对噪声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本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物理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传播和防治方法,从而提高他们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防治能力。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传播和防治方法;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1)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2)噪声的产生和传播;(3)噪声的防治方法。
2. 实验探究(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实验;(2)噪声测量实验;(3)隔音材料实验。
3. 案例分析(1)国内外噪声污染案例;(2)噪声污染防治的成功案例。
4. 实践活动(1)校园噪声调查;(2)社区噪声宣传;(3)家庭噪声防治。
四、活动步骤1. 理论学习阶段(1)教师讲解噪声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传播和防治方法;(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2. 实验探究阶段(1)学生分组进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2)学生分组进行噪声测量实验,了解噪声的强度和频率;(3)学生分组进行隔音材料实验,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
3. 案例分析阶段(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国内外噪声污染案例,了解噪声污染的严重性;(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噪声污染防治的成功案例,学习防治方法。
4. 实践活动阶段(1)学生分组进行校园噪声调查,了解校园噪声污染情况,提出改进措施;(2)学生分组进行社区噪声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3)学生分组进行家庭噪声防治,改善家庭生活环境。
五、活动评价1.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2. 评价内容:理论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实践活动成果;3. 评价标准:知识掌握、技能掌握、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测量校园噪声项目式学习通版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概念及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引发学生对校园噪声问题的关注,激发探究欲望。
1.2 教学内容噪声的定义与分类噪声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校园噪声的实例观察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入噪声的概念。
学生分享对噪声的直观感受和经历。
讨论噪声的分类及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理论基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噪声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理解噪声测量中的关键概念。
2.2 教学内容噪声测量方法噪声测量工具的使用噪声等级的判定标准2.3 教学活动讲解噪声测量方法,如声级计的使用。
演示噪声测量工具的操作。
学习噪声等级的判定标准。
第三章:实践操作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2 教学内容校园噪声测量方案的设计噪声测量工具的实际操作数据收集与记录3.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并设计校园噪声测量方案。
学生在校园中实际操作噪声测量工具。
收集并记录噪声数据。
第四章:数据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解读能力。
4.2 教学内容数据整理与处理方法噪声分布特征的分析数据可视化展示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整理和处理噪声数据。
分析校园噪声的分布特征。
学生制作数据可视化展示作品。
第五章:解决方案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噪声问题,提升环保意识。
5.2 教学内容噪声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解决方案的实施与评估环保意识的培养5.3 教学活动学生提出针对校园噪声问题的解决方案。
讨论并选择最佳解决方案进行实施。
第六章:跨学科知识应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噪声测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噪声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噪声与心理学的联系噪声与环保的关联6.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讨噪声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噪音的定义、分类及危害。
(2)掌握噪音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熟悉噪音检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噪音检测仪器。
(2)能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噪音污染评价。
(3)能够提出减少噪音污染的措施。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2)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噪音的定义、分类及危害2. 噪音检测的基本原理3. 噪音检测仪器及使用方法4. 噪音污染评价及防治措施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噪音污染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噪音污染的关注。
(2)提出问题:什么是噪音?噪音有哪些危害?2. 课堂讲解(1)讲解噪音的定义、分类及危害。
(2)介绍噪音检测的基本原理。
(3)展示噪音检测仪器,讲解其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噪音检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噪音检测过程。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噪音检测仪器,确保实验数据准确。
(3)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进行噪音污染评价。
4. 讨论与交流(1)分组讨论:如何减少噪音污染?(2)每组代表发言,分享减少噪音污染的措施。
(3)教师总结并点评,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噪音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保,减少噪音污染。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提问、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3. 污染评价能力:评估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的噪音污染评价是否准确。
4. 减少噪音污染的措施:评价学生提出的减少噪音污染的措施是否合理、可行。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噪音的定义、分类、危害、检测原理、仪器使用方法等内容。
2. 噪音检测仪器:如噪音检测仪、分贝计等。
3. 实验指导书: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 94 -实验1 噪声测量实验目 的1.掌握声压级的测量方法.2.掌握噪声的测量方法。
原 理声音是大气压上的压强波动,这个压强波动的大小简称为声压,以p 表示,其单位是Pa (帕).从刚刚可以听到的声音到人们不堪忍受的声音,声压相差数百万倍.显然用声压表达各种不同大小的声音实属不太方便,同时考虑了人耳对声音强弱反应的对数特性,用对数方法将声压分为百十个等级,称为声压级。
声压级的定义是:声压与参考声压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20,单位是dB (分贝)。
其表达式为:L p =20lg 0p p 式中,p 为声压,p 0是参考声压,它是人耳刚刚可以听到的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声压级或多个声压级相加不是dB 的简单算术相加,是按照对数的运算规律相加。
声压级只反映声音的强度对人耳的响度感觉的影响,而不能反映声音频率对响度感觉的影响。
利用具有一个频率计权网络的声学测量仪器,对声音进行声压级测量,所得到的读数称为计权声压级,简称声级,单位为dB 。
声学测量仪器中,模拟人耳的响度感觉特性,一般设置A 、B 和C 三种计权网络。
声压级经A 计权网络后就得到A 声级,用L A 表示,其单位计作dB(A)。
经大量实验证明,用A 声级来评价噪声对语言的干扰,对人们的吵闹程度以及听力损伤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相关性。
另外,A 声级测量简单、快速,还可以与其它评价方法进行换算,所以是使用最广泛的评价尺度之一。
如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规定:高精度机床噪声容许小于75dB (A);精密机床和普通机床噪声容许小于85dB(A )。
实际测量中,除了被测声源产生噪声外,还有其它噪声存在,这种噪声叫做背景噪声。
背景噪声会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对结果进行修正。
初略的修正方法是:先不开启被测声源测量背景噪声,然后再开启声源测量,若两者之差为3dB ,应在测量值中减去3dB ,才是被测声源的声压级;若两者之差为4~5dB,减去数应为2dB;若两者之差为6~9dB ,减去数应为1dB;当两者之差大于10dB 时,背景噪声可以忽略。
《噪音检测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噪音检测仪的原理和作用。
2.掌握噪音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对环境噪音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噪音检测仪。
3.计算机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投影仪播放一些噪音素材,让学生感受不同噪音对身心的刺激。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噪音?噪音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讲解(20分钟)1.通过投影仪展示噪音检测仪的照片,并简单介绍其原理和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噪音检测仪进行噪音检测?噪音检测仪有哪些相关的指标和单位?三、实操(30分钟)1.将噪音检测仪分发给学生,并简单介绍如何使用。
2.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噪音检测实验。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噪音源(可以是录音素材),使用噪音检测仪测量其音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3.学生们将测量结果汇总到一张表格中,并分析和比较各组的测量结果。
四、总结与讨论(20分钟)1.汇总各组的测量结果,进行展示和讨论。
学生们可以比较不同噪音源的噪音水平,并思考其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和避免噪音对身心的影响?3.分析和讨论噪音检测仪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场景,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们根据实验结果,设计展示海报或小组报告,展示噪音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和实验结果。
2.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拓展:1.拓展噪音检测仪的应用领域,如环境保护、职业卫生等。
2.分析和讨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噪音的规定和管理措施。
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城市中的噪音源和噪音水平。
2.组织学生开展噪音调查和监测活动,提高学生对噪音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噪音检测仪的原理和作用,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培养学生对环境噪音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实操环节的小组合作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噪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AWA5610C声级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2掌握AWA6270A噪声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1使用AWA5610C声级计测量噪音2使用AWA6270A噪声频谱分析仪测量噪音三实验原理1 AWA5610C声级计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是被测的声压信号通过传声器转换成电压信号,然后经衰减器、放大器以及相应的计权网络、滤波器,或者输入记录仪器,或者经过均方根值检波器直接推动以分贝标定的指示表头。
2 AWA6270A噪声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是输入信号经衰减器直接外加到混波器,可调变的本地振荡器经与CRT同步的扫瞄产生器产生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振荡频率,经混波器与输入信号混波降频后的中频信号(IF)再放大,滤波与检波传送到CRT的垂直方向板。
四实验设备仪器(一)AWA5610C声级计AWA5610C型积分声级计是一种袖珍式智能化噪声测量仪器,可广泛应用于环境噪声的测量与自动监测,也可用于劳动保护、工业卫生及各种机器、车辆、船舶、电器等工业噪声测量。
本仪器采用了先进的数字检波技术,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动态范围宽等优点。
主要技术性能:驻极体测试电容传声器,灵敏度:1.传声器:Φ12.7mm(1/2”)约40mV/Pa,频率范围:20Hz~12.5kHz。
2.测量范围:35~130dBA(以2×10-5Pa为参考,下同)3.频率范围:20Hz~12.5kHz4.频率计权:A计权5.时间计权:快(F),慢(S)图1 AWA5610C声级计6.检波器特性:真有效值、峰值因数 37.准确度:2型8.测量时间:手控、10s、1min、5min、10min、20min、1h、4h、8h、24h。
9.显示:4位LCD,直接显示测量结果Lp、Leq、Lmax、Lmin、Linst、Tm及日历年、月、日、时、分、秒等。
10.储存:60组数据,包括年、月、日、时、分、设定时间、测量经历时间、最大声级,最小声级、等效声级。
11.输出接口:RS—232C,可接至微型打印机或计算机。
12.打印:另配UP-40TS微型打印机,打印测量结果。
13.校准:使用声级校准器,声级94.0dB,频率1kHz。
14.电源:4×LR6(5#)电池,推荐使用碱性电池。
外接电源5~6V,外接电源和内部电池不可同时使用。
15.外形尺寸:l×b×h(mm):210×72×32。
16.质量:300克17.符合标准:IEC61672-2002、GB/T17181-1997 2级声级计的外形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电容传声器、前置放大器和主机组成。
(二)AWA6270A噪声频谱分析仪AWA6270A型噪声频谱分析仪是一种袖珍式智能化噪声测量仪器,它集频谱分析仪、积分声级计、噪声统计分析仪、数据采集器和噪声剂量计等几种功能于一机,符合IEC651、IEC804和GB3785、GB/T17181对1型脉冲声级计和积分声级计的要求,也符合IEC1260和GB/T3241对倍频程和1/3倍频程滤波器的要求。
可用于工业噪声测量、环境噪声测量、机场噪声测量、建筑声学测量和劳动保护、工业卫生等噪声测量,尤其适用于对噪声进行频谱分析。
主要技术性能:1.符合标准:GB/T3785、GB/T17181、IEC61672-2002 2级2.传声器类型:φ12.7mm予极化测试电容传声器3.测量范围:35—130dB(A) (ref. 20μPa)4.频率范围:20Hz—12.5kHz5.频率计权:A,C, Z(平直)6.时间平均:指数平均(有效值)F,S及线性平均7.检波特性:RMS(有效值)数字检波,峰值因数≥38.滤波器:内置倍频程滤波器(开关电容方式),滤波器中心频率31.5, 63, 125, 250, 500, 1k, 2k,4k,8k(Hz),符合GB/T3240-1998和IEC61260-19952级9.统计分析功能:测量Lp, Leq, Lmax, Lmin,L5, L10, L50, L90, L95, 和24小时测量10.积分测量时间:手动, 10s,1min, 5min,10min, 20min, 1h, 4h, 8h, 24h及24(整点)图2 AWA6270A噪声频谱分析仪11.显示器:4位LCD12.储存功能:120组以上数据13.输出:RS-232C接口至微型打印机或微机,可打印出统计分布图,累计分布图,24h分布图和频谱图14.校准:声校准,利用声校准器校准,声压级:94dB+0.3dB,频率:1kHz+10Hz15.电池:4 x LR6(4节5号碱性电池),可连续使用24h以上,亦可外接电源16.外形尺寸(H x W x D)mm:210 x 72 x 3217.质量(kg):0.3注:关于A、B、C等计权方式A-weight,即A计权,计权的意思是指将某个数值按一定规则权衡轻重地修改过,由于人耳对中频特别敏感,所以如果一台放大器的中频段讯噪比足够大的话,那么即使讯噪声比在低频和高频段稍低,人耳也不易察觉。
可见如果采用了计权方式测量讯噪比的话,其数值一定会比不采用计权方式为高。
以A计权来说,其数值会较不计权高。
另:为了模拟人耳听觉在不同频率有不同的灵敏性,在声级计内设有一种能够模拟人耳的听觉特性,把电信号修正为与听感近似值的网络,这种网络叫作计权网络。
通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已不再是客观物理量的声压级(叫线性声压级),而是经过听感修正的声压级,叫作计权声级或噪声级。
计权网络一般有A、B、C三种。
A计权声级是模拟人耳对55dB以下低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B计权声级是模拟55dB到85dB的中等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C计权声级是模拟高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
三者的主要差别是对噪声低频成分的衰减程度,A衰减最多,B次之,C最少。
A计权声级由于其特性曲线接近于人耳的听感特性,因此是目前世界上噪声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B、C已逐渐不用。
从声级计上得出的噪声级读数,必须注明测量条件,如单位为dB,且使用的是A计权网络,则应记为dB(A)。
五实验步骤(一)AWA5610C声级计的使用声压级Lp的测量(1)按“开/复位”健约1秒后放开,仪器上的液晶显示器全部点亮,接着显示型号“5610”,两秒后就可正常使用;(2)此时液晶显示器左侧箭头不显示,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A计权声压级Lp,液晶显示器每秒刷新一次,声压级实际上指的是一秒内的最大声级。
(3)如果被测噪声起伏较大,造成示值变化较大,按几下“时钟/F/S”键,使显示器上方箭头指向S,可以增加平均时间使指示值减小。
(二)AWA6270A噪声频谱分析仪1声压级Lp的测量按“开/复位”健或使用“设定/方式”键使液晶显示器的左边箭头不显示,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A声级,液晶显示器每秒刷新一次,声压级实际上指的是一秒内的最大声级。
2 统计声级的测量1)平均声级的测量(1)测量前,通过“调节/时间”键,预先设定测量时间(按一下该键,显示屏右边箭头往下移一位,如第一次指向10s…)。
(2)测量时间设定好后,按一下“启动/暂停”键,显示器上出现闪动的采样符号“V”,表示已开始Leq的测量,用“设定/方式”键,使显示器左边的箭头指向Leq,屏上显示的是到读数时为止所经历的Leq值。
(3)到达设定好的测量时间后,采样符号消失,表示测量已经自动结束,并存入机内。
屏幕上显示的“XX.X”即为刚才设定时间的Leq值。
(4)再按“启动/暂停”,开始下一次测量2)统计声级的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同1),在测量Leq的同时已经在测量Ln,这时只要按一下“设定/方式”开关,使显示器左边箭头指向Ln,显示的“XX.X”即为Ln值。
3)Lmax测量方法同1),在测量Leq的同时已经在测量Lmax,这时只要按一下“设定/方式”开关,使显示器左边箭头指向Lmax,显示的“XX.X”即为Lmax值。
4)Lmin测量方法同1),在测量Leq的同时已经在测量Lmin,这时只要按一下“设定/方式”开关,使显示器左边箭头指向Lmin,显示的“XX.X”即为Lmin值。
5)调阅机内存储的数据可以用调阅功能任意查看。
按一下清除键,使测量时间回到手控,再按“单次/24h”,此时按键起调用功能,显示数据回到第一组,用户可以用“设定/方式”键顺序查询各组测量数据,再按一次“单次/24h”,娴熟数据向前前进一组。
组号加1。
六实验注意事项1 电容传声器为敏感易损部件,要注意避免其损坏;2 使用前一定先要检查电容传声器和前置放大器是否已经安装好;3 仪器使用电池应选用高能碱性电池,不使用时应将电池取出。
七噪声标准1.工业噪声允许标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新建、改扩建企业的作业场所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A);现有企业经努力达不到标准时,可放宽到90 dB(A);对不同接触时间也有不同的允许噪声级,时间减半,允许噪声级可提高 3 dB(A),但不论暴露时间有多短,最高允许噪声为115 dB(A)。
2.交通噪声允许标准无论白天和夜晚都是70 dB(A)。
3.城市环境噪声允许标准城市类别昼间 dB(A) 夜间 dB(A)0类50 401类55 452类60 503类65 554类70 55说明: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标准。
八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 认真完成,写清实验目的、原理、仪器设备主要构造、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2要求测量:1)小声、正常、大声说话的声级2)校园内噪音3)交通噪声测量4)**风网风扇开动时不同距离平均声级、最大、最小声级测量后的数据要求整理成表格的形式,并将距离风网风扇不同距离的平均、最大、最小声级绘制成曲线的形式(横坐标为距离,纵坐标为声级),并对曲线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对照噪音标准给出是否合格的结论。
实验数据记录表范例如下表:表1 噪声L P、L eq、L max、L min测定单位:dB(A) 序号L P L eq L max L min 12345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