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行线:将成趟脚印中相邻的 同侧脚内缘的最突出点连线, 可分别作出左右步行线。
2021
28
•
步 幅 步 长 的 测 量
2021
29
• 步长:左右脚同一对应点(一般是脚跟后缘)各划一条 与步行线相垂直的横切线,两横切线之间的距离;
•
长步:80cm以上,中步:70-80cm,短步:70cm
以下。
2021
41
3、推痕:落脚时,足底面与地面近似平行,脚跟内侧与地 面先接触,向内侧前下方用力堆压地面将土堆至足迹内侧边 沿形成的堆土痕迹。两腿分离较大,行走时躯干左右晃动的 人容易出现。
2021
42
4、擦痕:在松软或粉尘地面,因落脚低,脚跟后边沿接触 地面后向前滑动,擦压地面形成的痕迹。擦痕呈羊胡子状或 长条状。
• (2)鞋印的测量 • 足迹测量基准线(中心线):在鞋掌印和鞋跟印最宽处定
中心点,直线连为中心线。
2021
20
2021
21
• 鞋印全长:前切线与后切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 鞋前掌宽:鞋前掌部位与足迹中心线垂直的最宽距离 • 鞋弓宽:鞋弓部位与足迹中心线垂直的最窄距离 • 鞋跟宽:鞋跟部位与足迹中心线垂直的最宽距离
起脚前完成的滚动动作后形成的痕迹。因人体重力产生的压力在脚底
面不同的区域分布的大小不同,形成的压痕反映状况也不相同。表现
为局部呈坑状,土壤的密度较大,光泽度较大,或土块压碎、压实特
征。
2021
45
2、迫痕:落脚后,因身体左右晃动,在脚的内、外侧产生挤压足迹边缘 的斜向压力,并在足迹的内侧或外侧出现双边痕迹或鞋帮痕迹。
江南的草鞋、北方的毡靴等)和产生工艺(机制、半机制
和手工)形成的各种花纹图案、标记、缝线、针脚、针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