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报告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3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红色足迹一、调研目的红色足迹是指革命先烈在革命斗争中留下的痕迹和足迹,是一种珍贵的历史遗迹。
通过对红色足迹的调研,可以加深对革命先烈的了解,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引导人民牢记历史,感悟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从而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当代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调研方法为了全面了解红色足迹的分布情况、保护状况以及对社会的意义,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广大群众对红色足迹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其保护和利用的态度进行了调查。
实地走访则是选择了一些重要的红色足迹地点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包括红军长征路、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地。
三、调研结果1. 红色足迹的分布情况红色足迹遍布我国的广袤土地,这些足迹既包括红军长征留下的足迹,也包括红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留下的足迹。
在我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一些重要的红色足迹地点。
例如,遵义会议会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瓦窑堡、广安、血洒金沙江等地都是著名的红色足迹地点。
2. 红色足迹的保护状况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红色足迹地点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下,这些地点都有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遵义会议会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地都建有专门的纪念馆,对外开放,并加强了保护工作。
但也有部分红色足迹地点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金不足等原因,保护状况较差,急需加强保护和修缮工作。
3. 群众对红色足迹的认知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广大群众对红色足迹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他们对红色足迹的保护和利用也表示了积极的态度。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红色足迹是珍贵的历史遗产,应当得到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
同时,他们也表示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加大对红色足迹的宣传和保护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红色足迹的价值。
四、调研意义通过对红色足迹的调研,我们认识到红色足迹是革命历史的活教材,是激励人民奋发向前的精神宝库。
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拓宽眼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党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我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实践,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红色记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我更加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决心。
二、背景介绍1. 活动目的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参观一些革命纪念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弘扬红色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 参观地点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中共的重要革命遗址,包括延安革命纪念馆、陕西革命博物馆和咸阳革命纪念馆等。
三、实践过程1.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我们首先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这里陈列着许多历史文物,使我们可以感受到曾经的艰苦岁月和英勇奋斗精神。
在展馆中,我们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辈的遗物和照片,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条件下进行革命斗争的历程。
2. 参观陕西革命博物馆接下来,我们参观了陕西革命博物馆。
这里陈列了关于中国革命历史的丰富文物和历史资料,展示了红军长征等伟大历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进行的不懈奋斗。
3. 参观咸阳革命纪念馆最后,我们来到了咸阳革命纪念馆,这里展示了咸阳市在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斗争历程。
通过观看影片和参观展览,我们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为了革命胜利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更加具体的了解。
四、收获与感悟通过这次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也明白了红色精神的千金难换。
这些革命先辈们用自己的血汗和牺牲,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我意识到,只有将革命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才能不负先辈的期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同时,我还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坚持和毅力。
在困难的年代,他们没有放弃,继续前行,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这给我树立了榜样,激励我在生活中要坚持理想信念,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第1篇一、实践背景为了深入学习和了解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组织了一次红色追寻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旨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二、实践目的1.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
2. 增强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团队凝聚力。
3. 培养团队成员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4. 提高自身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实践内容1.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们选择了某地革命烈士陵园、某地红色教育基地和某地革命纪念馆作为参观地点。
2. 参加红色教育活动:参观过程中,我们聆听了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了解了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
3. 交流分享: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围绕实践主题展开交流分享,总结经验教训。
四、实践过程1. 事先准备:在实践前,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革命历史,为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做好准备。
2.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们按照预定行程,先后参观了革命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和革命纪念馆。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展品,深刻体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3. 参加红色教育活动: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参加了红色教育活动,聆听了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了解了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
4. 交流分享:参观结束后,我们围绕实践主题展开了交流分享。
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实践成果1. 增强了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了团队凝聚力。
2. 深刻理解了红色文化,传承了红色基因,激发了爱国热情。
3. 坚定了理想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提高了自身思想觉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实践总结1. 红色追寻实践活动是一次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红色基因的必要性。
2.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探寻红色足迹的实践报告《探寻红色足迹实践报告一:参观革命纪念馆》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了革命纪念馆。
一进门,我就被那庄严的气氛笼罩住了。
“哇,这里面看起来好严肃啊!”我不禁感叹道。
馆里的灯光有些暗,就像历史的长河在幽暗中静静流淌。
我看到一幅幅老照片,照片里的战士们眼神坚定。
爸爸指着一张照片说:“看,孩子,这些战士们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可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呢。
”我好奇地问:“爸爸,他们当时不怕吗?”爸爸摸着我的头说:“怎么可能不怕,可是他们心中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信仰,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他们前行。
”有一个讲解员阿姨在给一群小朋友讲当年的故事。
我凑过去听,阿姨说:“当时子弹就在头顶飞,战士们还勇往直前,那场景,就像汹涌的海浪扑向礁石,毫不退缩。
”我听着听着,心里对战士们充满了敬佩。
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一把破旧的枪。
我心想,这把枪背后肯定有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时候,旁边一个小男孩对他妈妈说:“妈妈,这枪好破啊。
”他妈妈说:“宝贝,这可是当年战士们保家卫国的重要武器呢,就像战士们的手臂一样。
”从纪念馆出来后,我满脑子都是那些英雄的画面。
我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啊,就像一颗甜美的果实,是英雄们用汗水和鲜血浇灌出来的。
《探寻红色足迹实践报告二:寻访老革命家》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寻访一位老革命家。
老革命家住在一个很普通的小院里。
刚进小院,我就有点紧张。
“爷爷,我们来看您啦!”我大声说道。
爷爷笑着从屋里走出来,他看起来精神矍铄。
同学小辉问爷爷:“爷爷,您当年打仗的时候,最难忘的是什么呀?”爷爷坐在椅子上,眼睛望着远方,说:“那时候啊,条件艰苦得很,就像在寒冬里没有棉衣穿。
但是大家都很团结,战友之间就像亲兄弟。
有一次,我的一个战友受伤了,我背着他走了很远的路,就像背着自己的希望一样。
”我又问爷爷:“爷爷,那时候你们害怕吗?”爷爷笑了笑说:“怕呀,怎么不怕。
可是一想到身后的老百姓,就觉得有力量了。
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拓宽视野、培养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
本次实践活动,我选择了参加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旨在通过亲身体验,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感受红色足迹的文化底蕴。
二、背景介绍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在红色教育基地中接受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了解党的光荣历史,增强爱国情怀。
本次实践活动我所参观的红色教育基地是XXX。
三、实践活动3.1 参观展览馆展览馆内陈列着大量党的历史图片、党的文物和实物等,生动地再现了党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通过参观,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艰苦条件和革命事业的艰辛。
展览馆内还有许多典型人物的故事展示,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参观者。
3.2 参加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我们有幸听到了一位老党员的亲历讲述。
老党员经历过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亲身参与了革命斗争,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那个时期的艰苦和危险。
他的讲述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不可替代性。
3.3 实地探访红色景点我们还前往了红色景点,包括党的早期活动地、红军长征出发地等。
站在这些地方,仿佛能感受到先辈们的坚定意志和英勇奋斗。
同时,我们也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通过馆内的展品和陈述,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长征的背景、意义和艰难程度。
四、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光荣。
这些先辈们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怕牺牲,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
他们为我们铺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他们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我的参与也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五、总结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深度接触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机会,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光荣。
红色足迹活动实践报告内容1. 引言红色足迹活动是我校历史系学生社团近年来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通过走访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以及参观革命历史遗址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增强青年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本文将对红色足迹活动进行详细报道和总结。
2. 活动内容红色足迹活动自2018年开始每年开展一次,每次活动内容都有所不同。
今年的活动主要包括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纪念馆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学生们通过学习革命历史、观看影视资料以及参观实物展览,全方位地了解了南昌起义和井冈山时期的艰苦斗争和伟大胜利。
3. 活动收获参加红色足迹活动,学生们收获了很多。
首先,通过亲身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红色教育基地,学生们对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他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拼搏奉献的精神和为人民事业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
其次,学生们通过参观博物馆和听取讲座,学到了红色教育的内容,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他们了解到了中国共产的初心和使命,对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最后,红色足迹活动让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得到了提升,激发了他们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和动力。
4. 活动感悟红色足迹活动让我深感自己作为一名历史系学生的责任重大。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通过亲临红色教育基地和革命遗址,我领悟到了红色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坚持中国共产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历史系学生,要铭记历史、热爱和人民,不断学习、进步和成长。
5. 活动改进建议虽然红色足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活动时间过长,影响了学生的正常课程学习。
其次,活动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
建议将活动时间缩短到一周左右,并增加一些与红色教育相关的活动,如座谈会、红色读书会等,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
6. 结束语通过红色足迹活动,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增强了爱国情怀和坚定信念。
【第一篇】7月21日,生命科学学院红日实践小分队来到石家庄市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这是实践队“踏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系列活动的第一站。
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位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
纪念馆通过历史图片、珍贵文物、雕塑、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再现1919至1949年间,河北军民英勇斗争的革命史。
红日实践小分队成员对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进行了全面了解和学习,听取馆内工作人员的介绍并随机采访来参观的游客。
82岁高龄的老党员吕佃霞和儿子恰好来纪念馆参观,她的五个儿子中有三个在部队,其中一个曾担任团长。
她向实践队同学回忆起当年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依然难掩热泪。
在纪念馆担任安保工作的一位55岁的老大爷,以及84岁的一位轮椅老奶奶分别给同学们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感慨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
参观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的实践活动圆满成功,生命科学学院红日实践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深刻领悟了抗日战争的悲壮,同样也为华北地区为抗日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而感到无比自豪。
7月16日,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我心飞翔”小分队正式开始暑期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发扬革命精神”。
紧扣实践主题,小分队全体成员于7月16、17日对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进行认真地参观与学习,从中收获颇丰。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位于石家庄,于1953年竣工,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园内布局严谨,东西对称、层次分明,更有苍松翠柏陪衬,显得气势雄伟、庄严肃穆。
其中的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碑、铭碑堂、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堂、革命文物厅、白求恩大夫陵墓和“白求恩纪念馆”、董振堂、赵博生纪念碑亭等。
为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与感激,弘扬大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小分队的队员在参观完毕后,主动向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求,参加到义务劳动之中。
因石家庄刚刚下过雨,陵园的甬道上有很多落叶。
小分队队员借来扫帚,认真进行打扫,希望烈士的安息之地保持干净、整洁。
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红色之旅是我校历史系社科实践团队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
本次实践团队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深入参观了一系列有红色历史背景的地点,了解了红色革命的历史和精神内涵,收获颇丰。
本报告将对本次红色之旅的具体行程和体验进行详细介绍。
二、红色之旅行程安排本次红色之旅历时七天,行程安排了北方红色历史遗址和南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参观,使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过程。
1. 第一天:北平起义纪念馆北平起义纪念馆位于北京,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1937年北友如跃决定以北平为起义中心而设立的一个专门纪念馆。
我们在馆内参观了展览,了解了北平起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和展览,我们深刻感受到这场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激发了我们追寻红色足迹的热情。
2. 第二天: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是为了纪念延安时期革命的伟大胜利和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而设立的。
参观期间,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旧居、杨家岭会议纪念馆、出席过杨家岭会议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延安办事处等历史遗址,并且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和宝贵经验。
3. 第三天: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位于江西井冈山市,是为了纪念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和井冈山精神而建立的。
博物馆内展示了井冈山革命历史、红军实物和烈士事迹等,我们抓住机会参观了湘赣边界革命根据地的各个地点,并听取了当地导游讲述的革命先烈们的感人事迹。
这些内容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我们信仰和国家使命感。
4. 第四天:中央红军长征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和红军在长征中发扬革命精神而设立的。
我们通过参观纪念馆和相关展览,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牺牲精神,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长征走过的险恶山径和恶劣环境。
5. 第五天:红色旅游胜地——井冈山风景区井冈山风景区是国家级旅游胜地,也是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我们在井冈山风景区进行了一天的游览活动,参观了井冈山主峰井冈山、毛泽东故居等著名景点。
一、前言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一行学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开展了“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精神。
二、实践背景红色足迹,是指在我国革命历程中,革命先烈们留下的光辉事迹和宝贵经验。
这些足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
三、实践内容1.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们一行人首先来到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八一起义纪念馆。
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在纪念馆内,我们通过观看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了解了八一起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接着,我们来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地。
在博物馆内,我们学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斗争历程以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2. 参观革命先烈故居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的同时,我们还参观了部分革命先烈的故居。
如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改编旧址、江西省莲花县的刘少奇故居等。
通过参观这些故居,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革命事迹,感受到了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革命品质。
3. 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开展了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讲述革命故事、观看红色电影、举行红色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
四、实践成果1. 提升了思想认识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理想信念,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传承了红色基因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历史,我们深刻领悟到红色基因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红色教育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红色教育精选6篇(一)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红色教育一、实践目的和意义红色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弘扬中国革命精神,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历史观、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红色教育活动,加深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理解,增强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激发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红色情怀和爱国情操,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
二、实践过程和方法1.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中国革命历史相关的红色教育基地,如延安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理念。
2. 听取革命老前辈的讲述:与革命老前辈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以往经历和见证,了解他们亲身经历的中国革命历史,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
3. 参与红色教育活动:积极参与红色教育活动,如开展红色主题演讲、举办红色文化展览、参观红色革命博物馆等,通过亲身参与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
4. 创作红色题材作品:通过写作、摄影、绘画等方式,创作出以红色题材为内容的作品,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三、实践收获和体会通过参与红色教育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红色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红色教育带给我深深的敬意和感悟,让我明白了革命先烈们为我们的幸福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同时,我也深切体会到革命先烈的无私、坚韧和崇高的品格,激发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勇气。
此外,通过实践,我也深入了解了革命历史的悲壮与光辉,明白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过的曲折道路,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这些收获和体会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和见识,也激发了我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和动力。
四、实践总结和展望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使我深入了解了红色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下一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积极参与红色教育相关的活动,通过学习、实践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红色情怀和爱国意识,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报告周日上午, 我们在学院的组织下参加红色教育活动, 具体活动内容是去四平参观西平战役纪念馆和四平烈士陵园祭奠烈士。
炎热的天气如同同学的热情一样澎湃。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有欢声笑语, 也高速路上堵车等待的小插曲。
上午, 我们参观了期待已久的四平战役纪念馆, 看着那一幅幅黑白照片,那一件件破旧的军装,那一枚枚依旧闪亮的勋章,那一面面战斗锦旗,那一挺挺旧机枪,听着那炮火隆隆的枪弹声,仿佛回到了战斗时刻, 那血水和汗水凝聚而成的英雄事迹, 一幕幕前仆后继的牺牲,这一切的一切,感动着每一位观众。
经过讲解员得解说,我对闻名中外的四平战役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同时在我的内心世界里又增添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敬仰。
让我更加深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该把战争年代的精神传承下去。
在革命先烈厅里,我的心情无比沉重,那一个个名字,都是一个一个年轻的生命啊。
据不完全统计,四战四平,东北民主联军共计伤亡 4万余人, 其中牺牲近 2万人, 约占东北解放战争牺牲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二。
在牺牲者中, 有师长 1人、团级干部 72人、营级干部 180人。
他们多是从雪山草地中走出来的老红军、抗日烽火中身经百战的八路军、新四军。
牺牲者中最多的是普通的年轻战士,他们大多是农民子弟, 是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黑暗将他们推上了义无反顾的革命之路,他们的爱国理想朴素而简单,为了民众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为了不再有饥寒与压迫, 他们在狂风暴雨般的枪炮声中义无返顾地冲
向了血战四平的沙场,许多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最后参观四战四平半景画厅, 给我极大的震撼。
四战四平半景画气势恢宏,刻画逼真。
它运用特有的造型手段和声、光、电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将东北人民解放军四战四平的历史瞬间凝固在长 44米, 高 14米的画面上。
在特定的灯光、音响以及逼真的地面塑形、仿真道具的烘托下, 半景画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感觉置身于逼真的战争氛围中, 揭示出四战四平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本质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这段历史的时代氛围和特定意境。
它以强烈、逼真的感染力、震撼力与
视觉冲击力消解观众与历史之间的时空距离感, 将其带入历史情境中。
这幅热血与烈火交织的革命战争画卷, 表达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仿佛从这里走进历史的天空, 重新回眸四平之战那壮阔惨烈、血火交织的战斗场景。
我们的解放军, 我们的革命前辈们,为了我们祖国的独立,为了我们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永远的躺在了四平的地下,你们的功绩我们会永远铭记,你们的名字会万古流芳。
伟大的人民解放军!伟大的中华儿女!
从纪念馆出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沉浸在战斗的场景中, 我想四战四平并不只是留在展板上面的的文字和照片, 更是一种精神。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英雄城迎来了他崛起的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新时期的英城儿女终将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四平烈士陵园, 陵园居高临下, 站在陵园向南眺望, 市区的全景清晰可见。
陵园占地 20余万平方米, 其前身是 1951年成
立的革命公墓, 1974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四平烈士陵园。
陵园的主轴线正中是一座由四把尖刀组成的四战四平主体纪念碑, 在纪念碑底座上,镌刻着原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彭真提写的“ 四平烈士永垂不朽” 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四平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军事重镇四平地区,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一次防御战役。
1946年 3月到 1948年 3月国共双方先后调动了大量兵力 , 在四平展开了四次大战役:第一次是四平解放战;第二次是四平保卫战;第三次是四平攻坚战;第四次是四平战役。
在这几次战役中,双方共投入兵力 40万人,累计战斗 52天,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四战四平” 。
四战四平又以四平保卫战、四平攻坚战作战时间长、投入兵力多、伤亡数量大而著称于世。
四平战役不仅解放了四平 , 对全国解放也具有重大意义,整个四平战役,东北民主联军伤亡 3万余人, 击毙击伤敌人 5万余人, 英雄们用年轻的生命赋予四平这座城市以“ 英雄城” 的美誉。
回家的路上我都在思考,思考这次四平之行给我们的深刻教育, 思索一名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思索如何把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及发扬。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最为可贵最为精华的部分, 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动力, 几十年前那个血与火的年代, 无数的先烈用他们的行动和生命证明得到了证实。
今天, 战争远离, 硝烟散去。
但是
精神依在,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其精神传承下去,并作为我们以后工作中的动力,努力工作,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不负于祖国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