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创血糖检测分析报告总结(图片)

无创血糖检测分析报告总结(图片)

无创血糖检测分析报告总结(图片)
无创血糖检测分析报告总结(图片)

无创血糖检测分析报告

1项目背景

“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胡锦涛主席已经把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即为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资产的竞争。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间竞争力的高低。随着国际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各企业都把知识创新、技术改造作为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双重产物,专利战略可以说是企业实施企业经营、技术创新和品牌策略的基本点。另外,专利战略与企业全球战略相结合,针对竞争对手,通过对对手专利申请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专利技术信息深度挖掘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针对特定区域的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专利池去设置技术壁垒阻碍对手的发展,并通过收取高额专利许可费用获益。总之,专利申请战略正在成为当前企业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近几年来发生的DVD侵权、打火机索赔等事件也表明,单纯地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制已不足以拥有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将取得的专利信息等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才能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另外通过对专利信息的研究,可以发现竞争对手的研究热点,构筑外部的专利网络,突破竞争对手的技术垄断,变被动借鉴为主动进攻,从而取得企业竞争的制高点。

2专利研究目的和技术范围

2.1 专利研究的目的

本报告通过对无痛(无伤)血糖检测行业的专利信息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出无痛(无伤)血糖检测行业专利申请总体趋势、主要技术领域分布、主要申请人的技术热点等信息,同时结合了大量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为我所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参考。

2.2 专利技术范围

无痛(无伤)血糖检测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检测方式,其主要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身体的分泌物进行测试

2)通过身体对葡萄糖的消化产生的热量进行检测

3)采用光学方法检测血糖

方法及其设备

3主要分析方法和工具

3.1 SWOT战略分析法

SWOT战略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这里,S 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

(Weaknesses),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

企业的内部优势和劣势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一般表现在企业的资金、技术设备、职工素质、产品、市场、管理技能等方面。判断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一般有两项标准:一是单项的优势和劣势;二是综合的优势和劣势。

企业的外部的机会是指环境中对企业有利的因素,如政府支持、高新技术的应用、良好的购买者和供应者关系等。企业外部的威胁是指环境中对企业不利的因素,如新竞争对手的出现、市场增长率的缓慢、购买者和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增强、技术老化等。这是影响企业当前竞争地位或未来竞争地位的主要障碍。

3.2 专利信息分析法

专利分析方法总体上分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其中定量分析又称统计分析,主要是通过专利文献的外表特征来进行统计分析,也就是通过专利文献上所固有的项目如申请日期、申请人、分类类别、申请国家等来识别有关文献,然后将这些专利文献按有关指标如专利数量、同族专利数量、专利引文数量等来进行统计分析,并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对有关统计数据的变化进行解释,以取得动态发展趋势方面的情报;定性分析也称技术分析,是以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图纸等技术内容或专利的“质”来识别专利,并按技术特征来归并有关专利并使其有序化,一般用来获得技术动向、企业动向、特定权利状

况等方面的情报。通常情况下,在进行专利分析时,需要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使用,也就是将外表特征及内容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达到较好的分析效果。

具体分析方法:

技术生命周期:技术生命周期=专利件数/专利权人数,企业涉足某种产品、技术的市场竞争,必须了解其技术发展趋势和生命周期,通过专利信息的趋势分析,可以了解目前行业内产品及其技术的生命周期状况,该指标可以判断技术生命发展的阶段——新兴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落期。了解并预测产品及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投资决策的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区域分析:企业欲以某种产品、技术参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竞争,必须了解其区域性消费需求。而这些需求往往通过产品、技术的某些技术特征来体现,这些技术、构造、配方以及相应的制造工艺作为竞争者的差别优势因此被倍加重视,而保护其商业利益的法律形式就是进行专利保护。因此,通过专利信息的区域性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区域行业产品及其技术的特点和差异。换言之,进行专利信息的地区性分析,就是对不同区域的消费需求进行分析。

申请人分析:行业竞争决定于行业的供方、买方、竞争者、新进入者和替代产品,不同的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不同,决定了其在行业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为自身经济利益保护的专利类别也各不相同。因此,进行目标技术领域的申请人分析,了解行业竞争体系及其状况,有利于企业分析竞争环境,制定竞争策略和与之相关的专利战略。

IPC分析:企业涉足某种产品、技术的市场竞争,必须了解其技术发展变化趋势以及影响这些变化的技术因素,这些不同因素在不同地域的差别,这种差别源自于哪些发明家。因此,进行产品、技术的发展及衍变趋势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了解竞争的技术环境,增强技术创新的目的性。

发明人分析:发明人是技术的来源,了解发明人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技术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围绕某一核心技术,往往会衍生很多相关技术,表面上这些技术与核心技术之间未必有直接联系,但却对核心技术的效能会产生很大的支撑作用,而通过发明人这些不同类型的技术往往会产生某种关联。

3.3 专利信息分析的工具

专利信息分析的工具主要是采用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出版社开发的专利信息分析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对专利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对技术发展趋势、申请人状况、专利保护地域等专利战略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对行业技术领域的各种发展趋势、竞争态势有一个综合的了解。

4报告撰写方法及步骤

本项目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确立研究主题的范围及目的”;第二个阶段为“建立检索条件与提取专利数据”;第三个阶段为“对专利数据进行行业、技术趋势等分析”;第四个阶段为“专

利战略的建议”。

5逻辑检索表达式及专利信息数据库

5.1关键词及逻辑检索表达式

◆国内:

关键词:无创、血糖、葡萄糖、糖尿病

IPC:A61B5、G01N21、C12Q1

逻辑表达式:

无创(血糖or 葡萄糖or 糖尿病)and (A61B5 or G01N21 or C12Q1)

根据关键词结合IPC分类进行初步检索共计242条记录,其中筛选47条相关专利,进行详细分析。

◆国外:

关键词:non-invasive、glucose、diabetic、blood、sugar

IPC:A61B5、G01N21、C12Q1

逻辑表达式:

non-invasive*(glucose or diabetic or “blood sugar”)and (A61B5 or G01N21 or C12Q1)

根据关键词结合IPC分类进行初步检索共计258条记录,筛选108条相关专利,进行详细分析。

5.2专利数据范围及检索年限

根据分析的需要,本次分析采用欧洲专利局数据库、美国专利商

标局数据库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作为数据采集源。检索范围包括八国两组织范围(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瑞士、韩国、欧洲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采集截止到2009年。

6国内专利分析

6.1趋势分析

6.1.1总体趋势分析

图1

图2

通过图1、2表1可以看出,国内在2001年前在该领域内申请的专利较少,从2002年开始才逐渐发展且申请的专利近80%为发明专利,说明该技术属于技术起步阶段,有不少的专利是以方法与理论为主。2007年,专利申请量到达了最高的11件,随后数量有所下降,说明该技术的申请量有所反复,还有待挖掘新的技术进行突破。6.1.2国省分布情况

图3

表1

通过图3、表1可以看出,在无创血糖检测技术领域,中国申请的专利较多分布在北京、重庆、江西和天津等地。且这些专利多出自于大专院校,其中只有天津的专利多来自于企业,通过专利分布来看目前该技术还停留在高校研发中,并没有完全投入市场。

与此同时,美国、韩国、以色列和荷兰等国家也在中国申请了无创血糖检测方面的专利,尤其是美国,在中国申请了7件专利;通过检索发现这些专利大多都为PCT申请,且都为企业申请的,所以其目的是为了保护销往中国的进口设备而采取的必要手段,目前,一般的专利都已失效。

6.1.3生命周期分析

图4

通过图4以及专利类型分布可以看出,该技术在中国还处于萌芽期(技术引入期)时专利数量与专利发明人较少,此时投入较小,技术还未得到市场的认可,且发明专利为主,即2004年前申请量与发明人数量处于3件、13个发明人以下时形成了瓶颈;当专利数突破改瓶颈时,专利数量与发明人都有明显提高,但该技术只有受到市场的认可,才能进入高速发展的成长期,同时市场才会进一步细化。从

目前的数据来看,该技术领域的专利还存在反复,说明技术上存在不确定性或者分歧。

6.1.4聚类分析

图5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通过热、光功能实现检测血糖的专利,

2、通过接触人体、分泌物实现检测血糖的专利;

3、围绕血糖检测而产生的辅助设备

6.2申请人分析

6.2.1申请人构成分析

图6

从图6可以看出,该技术的研发机构主要集中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中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但企业所占比例较少(只有天津市先石光学技术有限公司一家)。由此可以看出:该领域内的专利正处于萌芽期,大部分专利还停留在理论上,主要是以发明专利为主,相对含金量较高(发明79%、实用新型21%)但还未能与市场接轨产生直接效益。

6.2.2申请人综合分析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前10位的专利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差距不大,活动年期都较短,专利平均专利年龄低;其中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在该领域内投入的人员较多,为10人,说明该校对该领域投入较多;申请人何宗彦在该领域申请的专利有3项,其中一项为在银河新星科技有限公司其他两项为公寓的地址,且都为近两年申请的;天津市先石光学技术有限公司是该领域内申请专利较早较多的企业,说明其在该领域内有有一定的基础优势。

6.2.3申请人合作分析

图7

表3

通过申请人合作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申请人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发明人之间的合作,只有美国在国内的一项申请为企业与基金会之

间的合作申请,国内的专利还未出现大专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或者企业之间的合作,说明技术还未完全的市场化。

6.3发明人分析

6.3.1发明人趋势分析

图8

由图8可以发现

1、前30位发明人中,大部分申请的专利都是最近几年申请的且不具有连续性;

2、前30位发明人中,只有蔡新霞和杨庆德这二个发明人的专利具有一定延续性。

6.3.2发明人合作分析

图9

图9是对排名前十位的发明人的合作关系的汇总,通过检索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蔡新霞、杨庆德、田青、刘红敏、刘春秀、姜利英和刘剑均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研发人员;

2)刘国栋、曾吕明和徐景坤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研发人员;

3)陈真诚、徐效文和王弟亚为浙江大学的研发人员;

4)徐可欣为天津市先石光学技术有限公司的主要研发人员

5)前十位的发明人其合作关系均为单位内部的合作。

6.4IPC分析

6.4.1 IPC构成分析

图10

IPC构成分析主要是根据各个IPC号对应的专利数量的多少,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明创造活动最为活跃的技术领域,从图10中可以看出,国内在血糖无创检测技术领域的发展重点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A61B5/1455(用光学传感器,例如分光光度血氧计),占总数的37%。

二是A61B5/145(测量体内血液特性,例如,气体浓度、pH值(血压或血流的测量入A61B 5/02;血液中异物的非放射性检测或定位入A61B 5/06)),占总数的34%。

三是A61B5/00(用于诊断目的的测量(放射诊断入A61B 6/00;超声波、声波或次声波诊断入A61B 8/00);人的辨识),占总数的23%。

四是G01N33/66(涉及血糖,例如半乳糖的),占总数的6%。6.4.2 IPC申请人构成分析

图11

从图11可以发现,大部分申请人的专利都在A61B5/1455领域内,如:中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和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技术点分布比较分散,主要有A61B5/1455、G01N33/48。

7国外专利分析(美国)

7.1趋势分析

图12

从图12中可以看出,国外在血糖无创检测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整体上处于上升的趋势,说明血糖无创检测相关技术在国外还处于发展期,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处于上升的趋势。国外在专利申请增长上较为缓和,只有2000年申请量有骤增现象,经检索发现为加拿大Medoptix.Inc公司在A61B5/00领域集中申报了8项专利,经初步检索分析该8项专利是通过皮肤接触进行血糖检测,随后该公司一直没有申请专利,但该公司员工随后在VivoMedical.Inc.申请了1-2项专利。

7.2申请人分析

7.2.1申请人趋势分析

图13

从图13可以发现前十位专利申请人中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的企业研发具有延续性与可持续性,专利申请步步为营,定期会形成一批专利,例如:加拿大的Childrens Hospital Los Angeles、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连续4年都有该领域专利的申请,说明该企业技术基础较为扎实、延续性高。

7.2.2申请人合作分析

图14

表4

图14、表4是对排名前十位的申请人的合作关系的汇总,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加拿大的Childrens Hospital Los Angeles和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之间存在技术合作,而且是连续4次;

2)University of Iowa Research Foundation (IA)和Ohio University (OH)两所高校之间有过技术合作,但时间较为早了,申请日都为1997年之前;

7.2.3申请人综合分析

表5

通过表5分析可以看出,排名前20位的申请人中,平均专利年龄都比较年轻,个别的申请人Buchert Janusz、Ohio University年龄偏大,但都在有效期范围内;加拿大和美国的申请人占据绝大多数,例如:Masimo Laboratories.Inc.(CA)、Inlight Solutions, Inc.(NM)和Sensys Medical Inc.(US)从事研发的人员数量较多,研发实力较强。

7.3发明人分析

7.3.1 发明人IPC构成

无创血糖仪市场现状

1.背景 目前的血糖测量方法主要为生化血糖测量法和微创血糖检测法。生化血糖检测法和微创血糖检测法的技术已较成熟,也是目前血糖测量的主要方法,但此两种测量方法都需要取血检测,由于抽血或手指扎针取血会造成疼痛,而且有感染的危险,这就限制了测定血糖的频率,使糖尿病患者无法获得满意的血糖监测,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无创式血糖测量技术来克服有创式采血的缺点。 2.主要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 2.1.近红外光谱技术 当用红外线照射人体时,与血糖无关的人体组织,如皮肤、骨骼、肌肉、水等将吸收大部分红外线、余少量代表血糖特征的反射或吸收红外线,称为血糖特征频谱信号,可用来提取血糖值。最新由格罗夫仪器(Grove Instruments)开发的运用此技术的血糖仪可在20s之内对患者的血糖值进行实时检测。首款推出的试验性产品没有额外的附件且可由电池驱动,测量部位则是在指尖或者耳垂。 针对此仪器的一项拥有4000组数据的实验研究显示该设备的测量准确性符合ISO15197标准。同时在运用此技术开发无创血糖仪的公司有DIRAmed, C8 MediSensors 和InLight Solutions。 2.2.测试人体的射频阻抗,提取血糖值 波长较红外线更长的电磁波对人体辐射时,像血糖这种非离子可溶性物质,将吸收一定的电磁波,提取其吸收特征值,理论上可以得到血糖值。但是,体液中还有其他非离子可溶物质,它们也吸收电磁波。因此,如何将血糖的吸收特征值分离及提取,是这种方法的关键。 2.3.偏振式 其原理是光学活性物质致使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产生的角度与偏振光在其中传播的光程、波长、温度以及溶液的浓度有关。当一束线偏振光入射到含有葡萄糖的溶液时,其透射光也是线偏振光,而且偏振方向与原入射光的偏振方向有一个夹角,这就是葡萄糖的旋光特性。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制成血糖检测仪器。这种方法一般是通过测量眼球房水中的葡萄糖浓度来反推出血糖浓度。 1991年美国得克萨斯农业与工程大学的Gerald L Cote、Martin D.Fox等人利用这样的测量方法设计了完整的实验系统,并详细地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但是,偏振式也有它的缺点,例如:其测量位置多为敏感的眼球,而且存在血糖浓度与眼球房水之间的时间滞后等问题。因此到目前尚未有商品化仪器的报道。 2.4.用皮下间质液中的糖分子,测试血糖值

【CN110123339A】一种无创血糖测量装置与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89306.3 (22)申请日 2019.05.10 (71)申请人 湖南龙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 区岳麓西大道588号芯城科技园2栋21 楼2107室 (72)发明人 王全贵 刘佑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53 代理人 卢业强 (51)Int.Cl. A61B 5/1455(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无创血糖测量装置与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无创血糖测量装置与方法。所述装置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红外光法测血糖单元。本发明通过将透过检测部位或经检测部位反射,对血糖值变化不敏感的波长的红外光信号和葡萄糖分子吸收较低、水分子干扰弱的波长的红外光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并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信号数据处理计算血糖值,能够有效地抑制背景干扰信号的影响,消除由于水分子对近红外光的吸收作用引起的测量数据不稳定现象,从而提高无创血糖测量的精度。本发明通过将红外透射法、红外反射法和能量守恒法测得的血糖值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血糖值,使三种测量方法互补, 进一步提高了血糖测量精度。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页CN 110123339 A 2019.08.16 C N 110123339 A

权 利 要 求 书1/3页CN 110123339 A 1.一种无创血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红外光法测血糖单元;红外光法测血糖单元包括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红外发射模块和光电检测模块;红外发射模块用于产生波长为λ1和λ2的红外光,λ1为对血糖值变化不敏感的红外光波长,λ2为葡萄糖分子吸收较低、水分子干扰弱的红外光波长;光电检测模块用于接收透过检测部位和/或经检测部位反射后的红外光,并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后送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对由光电检测模块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信号数据处理,计算红外透射法血糖值BG1和/或红外反射法血糖值BG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血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显示单元和人工交互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血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模块主要包括2个分别产生波长为λ1=1550nm和λ2=1310nm的红外光LED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创血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检测模块主要包括依次相连的InGaAs光电二极管、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和滤波放大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创血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能量守恒法测血糖单元,能量守恒法测血糖单元包括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传感器模块,以及用于测量脉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双LED收发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用于测量环境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检测部位前端、中间和末端表面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辐射温度的第一辐射温度计,用于测量检测部位表面辐射温度的第二辐射温度计;用于测量环境湿度的第一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检测部位湿度的第二湿度传感器;所述双LED收发模块包括1个波长为660nm的红光LED、一个波长为940nm的红外光LED及光电检测电路;中央处理单元通过对由传感器模块和双LED收发模块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信号数据处理,计算能量守恒法血糖值BG3,并对BG1、BG2和BG3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血糖值BG。 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5所述装置进行无创血糖测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控制红外发射模块周期交替发射波长为λ1和λ2的红外光,获取透过检测部位波长为λ1的红外光经光电检测模块后输出的电压信号与波长为λ2的红外光直接经光电检测模块后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计算红外透射法血糖值BG1;λ1为对血糖值变化不敏感的红外光波长,λ2为葡萄糖分子吸收较低、水分子干扰弱的红外光波长; 步骤2,控制红外发射模块同时发射波长为λ1和λ2的红外光,获取由检测部位反射后的红外光经光电检测模块后输出的电压信号,并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信号数据处理,计算红外透射法血糖值BG2; 步骤3,控制双LED收发模块工作,获取由双LED收发模块和传感器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并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信号数据处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计算能量守恒法血糖值BG3; 步骤4,对BG1、BG2和BG3进行融合,计算最终的血糖值B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G1的计算公式为: BG1=-1.5702×U+11.2435 (1) 其中,U=U参考-U透射,U参考为波长为1310nm的红外光LED光源发射的红外光经光电检测模块后输出的电压信号;U透射为波长为1550nm的红外光LED光源发射的红外光透过检测部位后经光电检测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U的单位为V;BG1的单位为mmol/ml。 2

无创血糖检测分析报告总结(图片)

无创血糖检测分析报告 1项目背景 “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胡锦涛主席已经把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即为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资产的竞争。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间竞争力的高低。随着国际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各企业都把知识创新、技术改造作为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双重产物,专利战略可以说是企业实施企业经营、技术创新和品牌策略的基本点。另外,专利战略与企业全球战略相结合,针对竞争对手,通过对对手专利申请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专利技术信息深度挖掘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针对特定区域的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专利池去设置技术壁垒阻碍对手的发展,并通过收取高额专利许可费用获益。总之,专利申请战略正在成为当前企业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近几年来发生的DVD侵权、打火机索赔等事件也表明,单纯地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制已不足以拥有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将取得的专利信息等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才能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另外通过对专利信息的研究,可以发现竞争对手的研究热点,构筑外部的专利网络,突破竞争对手的技术垄断,变被动借鉴为主动进攻,从而取得企业竞争的制高点。

2专利研究目的和技术范围 2.1 专利研究的目的 本报告通过对无痛(无伤)血糖检测行业的专利信息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出无痛(无伤)血糖检测行业专利申请总体趋势、主要技术领域分布、主要申请人的技术热点等信息,同时结合了大量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为我所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参考。 2.2 专利技术范围 无痛(无伤)血糖检测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检测方式,其主要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身体的分泌物进行测试 2)通过身体对葡萄糖的消化产生的热量进行检测 3)采用光学方法检测血糖 方法及其设备 3主要分析方法和工具 3.1 SWOT战略分析法 SWOT战略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这里,S 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

无创血糖仪市场报告(第2版)

无创血糖仪市场报告 1.背景 目前的血糖测量方法主要为生化血糖测量法和微创血糖检测法。生化血糖检测法和微创血糖检测法的技术已较成熟,也是目前血糖测量的主要方法,但此两种测量方法都需要取血检测,由于抽血或手指扎针取血会造成疼痛,而且有感染的危险,这就限制了测定血糖的频率,使糖尿病患者无法获得满意的血糖监测,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无创式血糖测量技术来克服有创式采血的缺点。 2.主要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 2.1.近红外光谱技术当用红外线照射人体时,与血糖无关的人体组织,如皮肤、骨骼、 肌肉、水等将吸收大部分红外线、余少量代表血糖特征的反射或吸收红外线,称为血糖特征频谱信号,可用来提取血糖值。最新由格罗夫仪器(Grove Instruments)开发的运用此技术的血糖仪可在 20s之内对患者的血糖值进行实 时检测。首款推出的试验性产品 没有额外的附件且可由电池驱动, 测量部位则是在指尖或者耳垂。 针对此仪器的一项拥有4000组数 据的实验研究显示该设备的测量 准确性符合ISO15197标准。同时 在运用此技术开发无创血糖仪的公司有DIRAmed, C8 MediSensors 和 InLight Solutions。 2.2.测试人体的射频阻抗,提取血糖值波长较红外线更长的电磁波对人体辐射时,像血 糖这种非离子可溶性物质,将吸收一定的电磁波,提取其吸收特征值,理论上可以得到血糖值。但是,体液中还有其他非离子可溶物质,它们也吸收电磁波。因此,如何将血糖的吸收特征值分离及提取,是这种方法的关键。 2.3.偏振式:其原理是光学活性物质致使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产生的角度与偏振光 在其中传播的光程、波长、温度以及溶液的浓度有关。当一束线偏振光入射到含有葡

近红外无创血糖测量的研究

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261) 近红外无创血糖测量的研究3 陈民森 陈文亮 杜振辉 徐可欣 蒋诚志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072)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光在手掌组织中的传播特性,以及经皮近红外无创血糖浓度测量原理。基于AOTF (声光可调谐滤波器)分光系统,构建了近红外经皮无创血糖检测系统, 并利用该系统对3名健康青年志愿者进行OG 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实验,得到较好的测量结果。三次实验中P LS (偏最小二乘)校正集模型的RMSEP (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69mm ol/L 、0149mm ol./L 、0154mm ol/L 。关键词 近红外 经皮的 无创血糖检测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主要是采取控制血糖浓度以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通过频繁地监测血糖浓度并及时调整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用量。在各种血糖浓度测量方法中,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具有检测快速、无创伤、不易感染、无污染等优点,是血糖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能够真正实现糖尿病人实时自测血糖的最佳方案1。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人体血糖浓度的无创测量,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 血液中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简称血糖。其分子式为C 6H 12O 6,包含有多个羟基(O —H )和甲基(C —H ),均是能够在近红外光谱区产生吸收的主要含氢官能团,从而为利用近红外光谱测定葡萄糖提供了理论基础。皮肤和大多数组织一样,以葡萄糖和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尤其在真皮乳头层中含有丰富的血管丛,通过分析经过真皮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来测量血糖浓度,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血糖浓度测量方法。近年来,近红外经皮漫反射光谱测量血糖浓度检测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2。 本文构建了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系统,以手掌作为测量部位,对真皮内的血糖浓度进行测量研究。 1 经皮漫反射光谱无创血糖测量原理 111 手掌组织的光学特性 手掌组织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特性3 ,由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层和肌肉层组成。其中,皮 肤(包括表皮层和真皮层)的全层厚度约为4mm , 图1 近红外光在手掌组织中的传输示意图 表皮层的厚度约为013mm 左右,具体厚度随不同人的年龄、性别等有所差别。由于手掌组织的皮肤层较厚,而测量所用近红外光源能量相对较弱,因此,光子进入皮下脂肪组织和肌肉层的概率很低。近红外光在手掌组织内的传输特性(见图1)。I 0光射入手掌组织,忽略光在皮下组织层中的传递,则经手掌表面出射的光实际由3部分组成:入射光在手掌表面的镜面反射光I 1,直接由表皮层扩散反射出的光I 2,达到真皮层后扩散反射出的光I 3。 由于表皮层内不含有血管,皮肤组织中的血管都分布在真皮层中,因此,在经皮测量血糖浓度时,只需要分析经过真皮后扩散反射出来的光谱l 3下即可。设某一波长入射光在手掌组织内传输的光程长为l λ,则其扩散反射光的表达式为: I 3( λ)=I 0(λ)e -μeff (λ)l λ(1)μeff (λ)为该波长光的有效衰减系数(mm -1)μeff =μeff-epi +μeff-derm (2)μeff-epi =3μs -epi [μa-epi +U s -epi (1-g epi )](3)μeff-derm =3μs -derm [μa-derm +μs -derm (1-g derm )] (4) 8 3现代仪器 二○○四年?第四期

血糖仪市场需求状况

1.家用便携式医疗电子产品市场综述 赛迪顾问半导体研究中心总经理李树翀(chong)研究发现,在便携式医疗电子市场中,家用电子市场达到65.4%的份额,而且市场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市场的增长速度达到28%!该市场中的电子血压计、便携式血糖仪和电子助听器占据了90%以上的销售份额。由于目前市场普及率还不高,加之中国人口基数比较大,所以他认为家用便携式医疗电子产品前景非常好。 李树翀指出从2008年中国便携医疗电子市场的品牌结构来看,便携式电子医疗市场前八位占据了52%的市场份额,其他的48%市场由别的企业占领,“这说明便携式医疗电子产品市场的品牌集中度还不高,对中国厂商来说机会还存在。 他强调未来便携式医疗电子产品发展呈现出几个特点,别是是无线化、网络化、远程化、微创化和进一步便携化,“尤其是是远程化,在医疗下乡以后,把便携式的医疗产品普及到二、三级城市甚至农村地区,这对提高整体的医疗服务

水平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光靠设备和仪器是没有办法把服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的。因为医疗产品需要人的掌控和分析。”他指出,“所以远程化、网络化会成为未来医疗电子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也给本土厂商带来了机遇。 2.血糖仪市场分析 2.1市场概况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2003年中国有4000万人患有糖尿病,并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2006年我国约有500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Ⅱ型糖尿病占90-95%,Ⅰ型糖尿病占5-10%,而且中年人成高发人群,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呈年轻化的趋势。 据了解,我国仅有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有自己的血糖仪,而欧美国家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拥有自己的血糖仪,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假设未来几年中国50%左右的患者要购买血糖仪,而平均每台以1000元的价格计算,2000万患者的消费总量就高达200亿元。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2亿人,全世界血糖检测市场容量为50亿美元,美国市场容量约为20亿美元。而国内血糖检测市场尚处于市场培育期,增长迅速。目前我国血糖仪行业市场主要由美国强生、德国罗氏等国外品牌所占领,国产品牌仅仅只有1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强生就拥有约45%的中国市场份额。 在我国,使用血糖仪的主要是大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的糖尿病老病号,他们对糖尿病知晓程度高,愿意遵从医嘱。另外,中小城市新近涌现的富裕人群,对糖尿病的害处逐步了解,正在接受血糖仪进入自己的家庭。然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血糖仪还可望而不可及。大中城市经济条件一般的医保病人,他们知道血糖检测的重要性,但因为费用限制而对血糖仪持观望态度。一部分低收入者受到费用和糖尿病科普知识的双重限制,有的甚至生活在贫困线上,根本不知道血糖仪的用处或者是在经济上无力使用血糖仪,他们通常只服用最便宜的口服药物,大多数人认为血糖检测没有用处。

无创血糖检测分析报告图片

无创血糖检测分析报告1项目背景 “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胡锦涛主席已经把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即为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资产的竞争。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间竞争力的高低。随着国际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各企业都把知识创新、技术改造作为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双重产物,专利战略可以说是企业实施企业经营、技术创新和品牌策略的基本点。另外,专利战略与企业全球战略相结合,针对竞争对手,通过对对手专利申请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专利技术信息深度挖掘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针对特定区域的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专利池去设置技术壁垒阻碍对手的发展,并通过收取高额专利许可费用获益。总之,专利申请战略正在成为当前企业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近几年来发生的DVD侵权、打火机索赔等事件也表明,单纯地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制已不足以拥有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将取得的专利信息等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才能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另外通过对专利信息的研究,可以发现竞争对手的研究热点,构筑外部的专利网络,突破竞争对手的技术垄断,变被动借鉴为主动进攻,从而取得企业竞争的制高点。

2专利研究目的和技术范围 2.1 专利研究的目的 本报告通过对无痛(无伤)血糖检测行业的专利信息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出无痛(无伤)血糖检测行业专利申请总体趋势、主要技术领域分布、主要申请人的技术热点等信息,同时结合了大量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为我所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参考。 2.2 专利技术范围 无痛(无伤)血糖检测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检测方式,其主要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身体的分泌物进行测试 2)通过身体对葡萄糖的消化产生的热量进行检测 3)采用光学方法检测血糖 方法及其设备 3主要分析方法和工具 3.1 SWOT战略分析法 SWOT战略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这里,S 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

poct市场前景分析

POCT细分产品通常是根据疾病类型进行分类:感染、重症、心脏类、妊娠类、血糖类、毒检类、肿瘤类等。 从使用的专业性角度来看, POCT的主要应用可分为专业市场和家用市场。 专业市场最常见的应用有: 医院的重要科室心内科、急诊科、麻醉科和ICU。项目包括心梗/心衰:B型钠尿肽(BNP)、肌钙蛋白(TnI)、肌红蛋白(Myo)、CK_MB及三合一联合检测;炎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气:血氧、二氧化碳;血电解质和代谢物(血糖、乳酸等)。 基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项目包括传染病筛查(HBV五项、HCV、HIV、梅毒等)、妊娠检测、便潜血等。 家用市场最常见应用有: 血糖:Glucose血糖 性激素:HCG怀孕、LH排卵 传染病自测:HBV、HCV、HIV、梅毒等 心血管疾病 肾功能 1,心脏类POCT 目标客户集中在医院 2,心脏病分为缺血性和非缺血性,缺血性心脏病一般会引起心肌损伤,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心肌标记物来检测和确诊细分,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根据国家卫计委数据,2016年缺血性心脏病出院人数约为350万人,参考近三年平均增速水平为30%以上,我们预估2019年超过500万人,心标市场空间较大。 全球心脏标志物市场目前处于垄断状态,Alere、Roche和Abbott三家领先企业瓜分市场,但是也出现了许多关键的厂家,比如法国的bioMérieux SA公司、日本的LSI Medience Corporation公司、英国的Randox laboratories Ltd公司还有国内的广州万孚生物等。 万孚生物

公司名称: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飞测系列POCT定量检测平台、各类标志物检测试剂盒 万孚生物是位于中国POCT行业前端的知名企业,同时也是国内首家“零缺陷”通过FDA现场考核的体外诊断试剂企业。公司致力于POCT试剂与仪器的研发和生产销售,目前产品线已经覆盖了感染炎症标志物、心脏标志物、糖尿病肾病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妊娠检测类等多个类别。 其中,多款飞测免疫荧光定量检测仪可以满足几乎全部心脏标志物的检测需求,最新的飞测Plus更是只有电话机大小,可以在几分钟内提供准确可靠的定量检测结果。 万孚生物的心脏标志物检测试剂盒 2017年万孚生物今年免费投放了5000台飞测给各级医院,只收取试剂的费用,因此,有投资专家乐观预测万孚生物的飞测保有量甚至可以达到50万台 基蛋生物 公司名称:基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皮无创血糖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验验证_图文(精)

第31卷第12期2010年12月 仪器仪表学报 Ch i nese Journa l o f Sc ientific Instru m ent V o l 131N o 112D ec . 2010 一种透皮无创血糖检测系统的设计 * 与实验验证 肖宏辉 1, 2 , 常凌乾 1, 2 , 杨庆德 1, 2 , 贺银增 1, 2 , 蔡新霞 1, 2 (1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基地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反离子电渗方法的非侵入式血糖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集成恒电流源和双恒电势仪电路, 配合高灵敏度介体酶传感器, 实现了反离子电渗抽取和抽取至体表葡萄糖的检测。并且通过良好的降噪和提升采样精度的设计, 有效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根据所检测的葡萄糖浓度与组织液葡萄糖浓度以及血糖浓度间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 本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出血糖浓度。经过动物实验验证:该无创血糖监测系统经过一次有创校准后能够实现血糖监测。对比常规的有创测量方法, 在动物血糖自然变化状态下, 该系统的监测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出血糖的平均浓度值; 在人为干预动物血糖浓度的情况下, 该系统的监测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血糖 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血糖; 无创测量; 反离子电渗;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中图分类号:TH 77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510. 8040 D evel op m ent and experim ent of a gl ucose m onitor usi ng noninvasi ve transdermal extraction X iao H onghu i , Chang Lingqian , Yang Q ingde , H e Y i n zeng , Ca iX i n x i a 2Graduate Universit y of Chinese A cade my of Sciences , B eij i ng 100049, China 1, 2 1, 2 1, 2 1, 2 1, 2 (1S tate K e y Laboratory of T ransducer T echnology, Instit u te of E lectronics , Chinese A cad e m y of Science , B eij i ng 100190, China;

代谢热整合法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

代谢热整合法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 唐飞王晓浩王东生李俊峰徐效文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4) 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代谢热整合法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采用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学测量装置,通过测量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血液流速、血氧饱和度,利用人体代谢产生的热是血糖浓度、供氧量的函数 ,可以推算出血糖浓度。介绍了系统的组成、数据处理方法及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用所研制的检测系统进行户喻床实验,得到的血糖值与用大型生化分析仪测得的血糖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856。实验证明,代谢热整合法无创血糖检测技术是可行的. 一、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 200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1.8亿 , 据估计,到2025年将达到 3 亿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500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较快增长的趋势。目前还没有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频繁地监测血糖浓度,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以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需进行至少 4 次以上血糖监测。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由于测量时无痛苦、无感染,可真正实现一日多次检测,是血糖检测的理想设备。日前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光谱检测技术上,包括:近红外光谱法、中红外光潜法、远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光声法和旋光法等由于受低灵敏度、低准确度等诸多问题的困扰,尽管已研究了很多年,仍没有太大进展[1-9]。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代谢热整合法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临床实验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且优化空间较大。 二、检测原理: 研究发现,体内平衡的生理节律依赖于代谢热、局部氧供给量和血糖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葡萄糖和血液当中的氧通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供给全身细胞,葡萄糖最终氧化成水、二氧化碳和能量,能量以对流、辐射、蒸发等方式散发到周围环境当中。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是血糖浓度、供氧量的函数、和血糖浓度、供氧量正相关【10】。代谢人整合法正式基于这一发现。由于供氧量是血氧饱和度和毛细需关注的血液流速的函数,因此代谢产生的热量可用下式表示: (1)式中: H 为代谢产生的热量;G为血糖浓度;BF为血液流速;O为血氧饱和度。只要测出H、BF和O,就可以推算出血糖浓度G。 人体代谢产生热址的形式主要有辐射、对流和蒸发。辐射散热与皮肤的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有关。使用红外传感器测量皮肤表面温度,结合热敏电阻测量环境温度,根据 Stefan-Boltzmann【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法则可以得到辐射交换的热量: (2)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散热同样与皮肤的表面维度话环境温度有关。应用牛顿换热公式,可以将对流换热表示为: () (3) 式中:C式对流换热量;为对流换热系数;为体表温度;为环境温度。 蒸发散热与皮肤表面蒸发量有关,这里考虑人体皮肤表面看上去干燥、没有汗液造成湿

血糖仪市场调研报告

血糖仪市场调研报告 血糖仪市场调研 一、总览 全球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偏远地区对医疗服务需求增加等因素正促使传 统医疗方式的变革,移动性和便携性逐步成为影响医疗电子产业的关键。另方面,半导体 技术的发展推动医疗创新的步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在快速处理计算、高精度模 数转换和无线网络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医疗电子产品走向便携式和小型化成为现实。便携 医疗电子产品的出现缘起家庭医疗护理趋势的兴起和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关注度的增加,血 糖仪、血氧计、疾病控制和诊断监视系统等设备开始走向便携化,这正是应对了目前这些 产品开始进入家庭的趋势。目前在便携医疗电子领域比较热的应用主要是带液晶显示的体 温计、血糖仪、血氧计、生化分析仪、胰岛素注射泵和心脏除颤仪等产品。便携医疗设备 进入家庭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目前在欧美地区,血压计和血糖仪等检测产品已 经成为家庭必备的种医疗设备,而中国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环境,但随着沿海城市和内地大 城市逐步开始消费这些产品,这个市场将慢慢热起来,这生活富裕程度及人们的自我保健 意识紧密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有4000万人患有糖尿病,并以每天至少3000 人的速度增加,2019年我国约有5000万糖尿病患者,2019年,中国糖尿病人人数已增至9700万,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接近3亿。目前血糖仪占我国自我诊断检测市场的16%。资 料显示,全世界血糖检测市场容量为50亿美元,美国市场容量约为20亿美元,中国血糖 仪市场增长迅猛,市场容量达数十亿元。近年来,国内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升高,中国糖尿病的患者人数年均增长率为7%,但仅有1.5%-2%的患者拥有自己的血糖监测仪, 而欧美国家这个比率高达90%以上,可见我国的血糖仪市场潜力很大。 随着近年来保健知识的普及,以及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血糖仪市场开始活跃起来,国内市场增长迅速。2002年,中国血糖检测市场需求约为2.5亿元人民币,2019年 这个数字大约为6亿元人民币,而到2019年,这一需求已达到10亿元人民币。据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里,该需求仍将继续增长。2019年血糖仪市场规模超过14亿。未来几年,如果中国5%左右的患者要购买血糖监测仪,这个市场容量就高达数十亿元。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里,需求的快速增长趋势还将保持。 市场内主要的血糖仪品牌有二三十个——强生、罗氏、欧姆龙、京都、雅培、怡成、诺、会好、瑞特、唐博士、贝朗、拜耳、脉道、施家乐、台欣、安蜜、金鹊、鼎、聿新、 艾康、厚美德、康培、泰德、威望、Hypoguard 和BD 等。目前我国血糖仪行业市场里, 美国强生、德国罗氏等进口品牌还是占据垄断地位(强生拥有约45%的中国市场份额), 而国产品牌仅仅占有10%左右的份额。进口品牌的血糖仪价格一般每台在600—1100多元,试纸条约每条6-7元;国内品牌价格相对低廉,仪器每台300-400元,试纸条约2-3元。

基于旋光法的无创血糖测量方法的研究

第26卷 第6期2009年 12月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Journal of Biomedical E ngineering V ol.26 N o.6 December 2009 基于旋光法的无创血糖测量方法的研究 金海龙Δ 葛 琴 综述 洪文学 审校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秦皇岛066004)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罪魁祸首。及时、持续、准确地监测血糖值可以为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使病情控制在满意的水平。无创血糖测量避免了频繁针刺采血,减轻患者的痛苦,还防止了感染的发生,给患者带来很大福音。我们比较了无创血糖测量的多种方法,重点介绍了旋光法的测量原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和优点,为无创血糖测量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血糖浓度 房水 旋光法 无创 中图分类号 Q63;R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5515(2009)0621391204 Study on Noninvasive Measurement of Blood G lucose B ased on Optical Rotation Jin H ailong G e Q in H ong Wenxue (Depart ment of B iomedical Engineering,Yanshan Universit y,Qinhuang dao066004,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s keeping on rising.It has been a larger chief offender endangering human health.G lucose monitoring in time,accurately and continuously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adjustment of diet,exercise and drug treatment project,and can control disease at the level of satisfac2 tion degree.Noninvasive measurement of glucose avoids blood collection with high f requency,alleviates pain caused by blood sampling,and prevents infection.It comes with hope for the diabetic.In this article,we compare the kinds of techniques,introduce the theory,the problems of polarization rotation,the solving methods and the advantages, thus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noninvasive measurement of glucose. K ey w ords G lucose concentration Aqueous humor Polarization rotation Noninvasively 1 引 言 为了实现“绿色检测血糖”的美好愿望,血糖的无创检测技术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至此,研究者提出多种无创测量血糖的方法,主要有阻抗法、电化学法、微波法和光学法。 2 无创血糖测量方法的发展状况 2.1 阻抗法 当血液中的葡萄糖量改变时,其导电率也会随之变化,这一变化会使许多细胞膜产生极化现象。当在体外释放出可以在身体和感应器中产生交互作用的电磁时,通过这种释放电磁与探测器接收的回路可以感应血糖的变化。 根据此原理,在2003年瑞士一家医疗技术公司研制出一种手表式无创血糖测量仪———Pendra[1], Δ通讯作者。E2mail:hljin@https://www.doczj.com/doc/102437276.html, 并且在欧洲已经获得许可提供给Ⅱ型糖尿病人作为随身监控的装置,但由于技术等原因,其准确性还不是十分令患者满意。 2.2 电化学法 实验研究证明,血糖浓度与体表渗出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具有相关性。电化学法就是利用人体表面的渗出液(常用的有汗液、唾液)通过电化学的原理进行测量。美国Cygnus公司研制的手表式无创血糖仪就利用了这一原理,在2001年3月经美国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 ration)批准使用[2]。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使用比较方便,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但成本比较高,需要经常更换昂贵的测头。又由于组织或血浆中其它成分的影响,以及传感器对表皮的低穿透性,电化学传感器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 2.3 微波法 当微波通过葡萄糖溶液时,溶液中的葡萄糖分

无创血糖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无创血糖仪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科技发展公司

无创血糖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调研分析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分析 第五章项目选址研究 第六章项目工程方案分析 第七章工艺技术方案 第八章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第九章职业安全 第十章风险应对评估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方案分析 第十二章实施安排方案 第十三章项目投资规划 第十四章项目经营效益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项目综合结论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发展公司 (二)公司简介 本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较高的员工素质,在职员工约600人,80%以上为技术及管理人员,85%以上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 随着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业务规模及人员规模迅速扩张,企业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产线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这需要公司管理流程不断调整改进,公司管理团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科技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410.41万元,同比增长13.53%(5293.77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无创血糖仪生产及销售收入为38302.35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6.25%。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9902.68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67.33万元,增长率17.39%;实现净利润7427.0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50.06万元,增长率16.47%。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概况

智能血糖仪分析研究报告

智能血糖仪分析研究报告 一、智能血糖仪简介 智能血糖仪是一种方便的测量血糖的智能电子医疗仪器,相比传统血糖仪,其采用了更多的先进技术,实现了便捷的数据采集、记录、分析和健康指导,为血糖的检测和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整体器件包括血糖仪、试纸和采血针,主要的检查方法为化学法和酶法。化学法是利用葡萄糖在反应中的非特异还原性质,加入显色指示剂,通过颜色的变化来确定其浓度,但血液中也含有其他还原性物质,如尿素(特别是尿毒症病人的血液)等,因此化学法的误差为50-150毫克/升。由于与葡萄糖有很高的结合特异性,因此酶法没有这一问题。其中常用的酶为葡萄糖氧化酶和六碳糖激酶。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智能血糖仪按照测糖技术可以分为电化学法测试和光反射技术测试两大类。按是否需要采血和采血位置及血量可分为指血血糖仪、连续血糖仪和无创血糖仪。 电化学法测试是酶与葡萄糖反应产生的电子再运用电流记数设施,读取电子的数量,再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它的优点是价格比较便宜,缺点是光电血糖仪类似CD机,探测头暴露在空气里,很容易受到污染,影响测试结果,误差比较大。 光反射技术测试是通过酶与葡萄糖的反应产生的中间物(带颜色物质),运用检测器检测试纸反射面的反射光的强度,将这些反射光的强度,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该型血糖仪电极口内藏,可以避免污染,准确度比较高。 各类血糖仪优劣比较 信息来源:公开资料

智能血糖仪存在的问题 测量受诸多条件影响。目前多数智能血糖仪使用时需要调整好多项影响因素才能做到尽可能的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在用户自身方面,如用户个人测时的身体状况,测时的身体姿态;血糖仪方面,如血糖仪使用前的维护,血糖仪的使用具体要求。特别对于老年用户,过多的测量条件使产品带给他们的价值大打折扣。 精准度待提升。尚待完善的精准度及可靠性是目前阻碍智能血糖仪在家庭和个人市场大范围推广的一大原因,精准的血糖检测是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有效保障,血糖监测的结果可被用来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结果,精密的测糖结果是安全指导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关键,但目前来看,智能血糖仪的自身尚待完善,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还需要企业开展更多的培训,因为血糖数值如果发生了偏差,可能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需采血且采血量大。现在多数智能血糖仪都是有创型的,使用时需要采血,但特别是老人和儿童经常难于从手指上取到足够的血滴,这就出现因采血不足而出现无法测量或测量不准。同时对于需要多次测量血糖的患者,为了减轻患者采血的痛苦以及避免多次采血带来的各种后续问题,采用全身多部位采血或无创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但就目前来看,虽然世界各国在无创血糖仪的研发上都投入了巨资,也相继推出了一些产品,但目前所有能看到的临床反馈都显示无创血糖仪从研发转化到应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未来发展趋势 性能提升。为了实现智能血糖仪的小型化,减轻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更便于使用与维修等。智能血糖仪企业将不断利用新的工作原理和采用新材料及新的元器件,例如利用超声波、微波、射线、红外线、核磁共振、超导、激光等原理和采用各种新型半导体敏感元件、集成电路、集成光路、光导纤维等元器件,同时借助微型计算机来提高血糖仪的性能,提高血糖仪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和数据处理能力,实现精准测量和便捷使用。 促进血糖管理。智能血糖仪可以动态监测血糖的具体状况,自动生成专业的数据报表,及时给出控糖建议,实现对血糖的全程智能化管理。智能血糖仪能够将患者与医生联系起来,实现数据共享,便于医生根据患者的日常血糖变化,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未来智能血糖仪将通过控糖APP记录血糖、用药、饮食、运动、血压等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体育锻炼和用药习惯。当患者调整了糖尿病用药方案,改变了饮食习惯或饮食结构,更换了运动方案,智能血糖仪能够分析实时血糖数据并向患者汇报血糖情况,分析血糖变化的原因。当患者的血糖值过高时,智能血糖仪会提醒血糖过高并提供可能造成血糖升高的原因,提供相应的降血糖方案,避免长期的高血糖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当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控糖APP会及时给出建议,如提醒服用一些葡萄糖片或吃一些能快速升高血糖的食品。 无创检测。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具有无疼痛、无感染、测量简单、测量速度快等优点,能有效地满足糖尿病人实时、频繁监测血糖浓度的需要。通过无创血糖仪可以为患者解决家用

光学无创血糖检测中的主要问题及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 G 辑: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7年 第37卷 增刊: 124~131 https://www.doczj.com/doc/102437276.html, 收稿日期: 2007-05-20; 接受日期: 2007-08-29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批准号: 2006BAI03A03)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批准号: 20070410197)资助项目 *联系人, E-mail: kexin@https://www.doczj.com/doc/102437276.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IN CHINA PRESS 光学无创血糖检测中的主要问题及 研究进展 刘 蓉 徐可欣* 陈文亮 马 真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072) 摘要 分析了目前困扰人体血糖无创测量的瓶颈问题, 针对信号特异性差、生 理背景干扰严重的现实, 提出了利用光强对葡萄糖浓度变化不敏感的基准点和光 强灵敏度最大的测量点进行同时测量的浮动基准点检测方法, 并论证了基准点存 在的条件和通过基准点的信息消除生理背景噪声的可能性, 最后通过初步的实验 验证了基于浮动基准点的方法能有效消除背景噪声对糖信息的影响. 关键词 血糖浓度 近红外光谱 基准点 无创 漫反射 1 无创血糖检测的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 截止2003年, 全球糖尿病患者已接近2亿, 中国已达到4000万. 然而, 由于生命科学的复杂性和医疗水平的限制, 目前还没有彻底根治糖尿病的医学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是对患者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 及时地调整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用量, 从而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现有的血糖测量方法都需要进行采血, 而采血容易引起生理疼痛并伴有感染的危险, 且频繁测量还意味着要频繁针刺取血,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血糖测定的频率和药物剂量的精确调节, 难以实现及时的或医学上较为理想的治疗. 无创血糖检测技术是指不损伤人体组织而获得血糖浓度的方法, 它具有无疼痛、无感染、无耗材等特点. 研究一种无创伤血糖检测的方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ⅰ) 减轻采血的痛苦, 提高测量次数, 从而更精确控制血糖; (ⅱ) 取代目前使用耗材的有创检测技术后, 不仅可以降低成本, 而且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ⅲ) 它是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 将带动光谱技术、化学计量分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检测控制技术的发展, 其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体内其他微量化学成分的无创伤检测, 有助于加强人们的日常健康管理, 提高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 首先分析了目前困扰人体无创血糖测量的瓶颈问题, 针对血糖信号拾取的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