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倩文言知识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9
北京版《聂小倩》知识归纳一、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双扉.虚掩门2、扃键..如新门环铁锁3、意甚乐其幽杳..幽静4、会.学使按临适逢,恰好5、藉.藁代床,支板作几.垫着;几案6、诘.之,自言:“秦人。
”追问7、温舍北喁喁..窃窃私语的声音8、有妇可.四十余大约9、幸不訾.着短处毁谤10、方.将睡去正11、宁正容..曰严肃的样子12、女逡巡..若复有词犹豫徘徊13、宁掇.掷庭墀.拾起;台阶14、宁素抗直...,颇不在意一向;刚强正直15、辄.被妖物威胁总是16、历役.贱务被差使,被役使17、腆颜..向人,实非所乐厚着脸皮18、狎昵..我者亲昵,亲近,戏弄19、二者,凡.以投.时好.耳都是;迎合;爱好20、郎君义气干.云,必能拔.生救苦冲;解救,解除21、归葬安宅,不啻..再造不异于,如同22、明日恐燕他出,早诣.邀致到,往23、辰后具.酒馔准备24、要.有微衷,难以遽.白总之;迅速,马上25、宁伪睡以觇.之窥视,察看26、何物老魅,直尔..大胆竟然如此27、所缄.何物封28、慨出相示.给……看29、于是益厚重..燕敬重30、迨.营谋既.就,促装..欲归等到;已经;急忙整理行装31、燕生设祖帐,情义殷渥..深切的样子32、庶.不见凌于雄鬼但愿,表示希望33、一瓯浆水饮,殊不清旨..清甜甘美34、审谛..之,肌映流霞,足翘细笋仔细察看35、母惊顾不遑..遑,空闲;顾不上,有惊慌失措的意思36、依高堂..,奉晨昏母亲37、即入厨下,代母尸饔..主持炊事38、浼.求一卷,夜暇.,就兄正之恳请;闲暇,有空儿39、宁妻病废,母劬.不可堪.劳累;经得起40、日渐稔.,亲爱如己出熟悉41、不忍晚令去.离开42、母阴.有纳女意暗地里43、女微窥之,乘间.告母曰空,机会44、居.年余,当知肝鬲用在时间词语之前,表示经过的时间,过了;心肠45、区区..无他意自称的谦辞46、实欲依赞..三数年依靠,帮助47、母亦知无恶,但.惧不能延.宗嗣只,只不过;延续48、有亢宗..子三光宗耀祖49、因列筵..陈列酒席;亲戚..告戚党50、或.请觌.新妇有人;会见52、女慨然华妆出,一堂尽眙.吃惊地注视53、由是..五党诸内眷,咸.执贽.以贺因此;全,都;初见尊长所送的礼物54、一日俯颈窗前,怊怅..若失闷闷不乐的样子55、三日来,心怔忡..无停息害怕得心剧跳56、敝.败至此,不知杀人几何许破旧57、妾今日视之,肌犹粟慄.战栗,发抖58、女惊匿夹幙...间避,躲藏;帷幕59、睒闪攫.拿而前,至门却.步禽兽用爪抓取;退60、囊忽格然一响,大可合篑.盛土的竹筐61、大喜曰:“无恙.矣!”忧愁,忧虑62、后数年,宁果.登进士果真,果然63、因营坟葬诸.斋外兼词,之于64、既相知爱..,何敢深隐好朋友65、以破革囊..赠宁皮袋子二、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1、至户外复返,以黄金一铤治褥铤——锭2、女惊匿夹幙间幙——幕三、指出下面划线词语的古今异义1、此间无房主,仆亦侨居。
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生僻短语“喁喁”的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聂小倩》(第三部分)【第一部分】【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生僻短语“喁喁”的用法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生僻短语“喁喁”的用法喁喁例:闻舍北喁喁(yú yú),如有家口。
(《聂小倩》)解析:“喁喁”指低声说话的声音句译:(宁采臣)听到屋舍北面有低声说话的声音,好像有人家。
PS:此外,“喁喁”还可以读作“yóng yóng”,指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
【第二部分】【聊斋短文,小小练习】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聂小倩》(第三部分)《聂小倩》(第三部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既而相对词竭,遂拱别归寝。
宁以新居,久不成寐(mèi)。
闻舍北喁喁(yú yú),如有家口。
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
见短墙外一小院落,有妇可四十余,又一媪衣黑曷(yè)绯,插蓬沓(péng tà),鲐背(tái bèi)龙钟,偶语月下。
妇曰:“小倩何久不来?”媪云:“殆(dài)好至矣。
”妇曰:“将无向姥姥有怨言否?”曰:“不闻,但意似蹙蹙(cù cù)。
”妇曰:“婢子不宜好相识。
”言未已,有一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绝。
练习:既而()相对词竭,遂拱别归寝。
宁以新居,久不成寐()。
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
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
见短墙外一小院落,有妇可四十余,又一媪衣()黑曷()绯(),插蓬沓,鲐背龙钟,偶语月下。
妇曰:“小倩何久不来?”媪云:“殆()好至矣。
”妇曰:“将无向姥姥有怨言否?”曰:“不闻,但意似蹙蹙()。
”妇曰:“婢子不宜好相识。
”言未已(),有一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绝。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练习2:翻译该段【参考答案】练习1:不久、一会儿。
睡着。
低声说话的声音。
穿、穿着,名词作动词。
古之幽州,有山曰聂耳山,山之阴,有古墓一所,其墓久矣,不知其主。
墓前有碑,碑文剥落,仅存“聂小倩之墓”五字。
传闻,墓中有一女鬼,名聂小倩,其事甚奇,故传为异闻。
聂小倩,生而丽质,才情横溢,不幸幼丧父母,遂寄居于舅父家。
舅父贪财好色,见小倩美貌,欲纳为妾,小倩不从,舅父怒而逐之。
小倩流落街头,无依无靠,遂投靠一富家翁,富家翁怜其美貌,收留于家,然亦非真心待之,不过欲借其美色以炫耀。
一日,富家翁外出,家中仅留小倩一人在。
忽有一道士至,见小倩美貌,心生邪念,欲施以采阴之术。
小倩惊恐,呼救无门,遂被道士所害。
道士采其阴气,便欲离去,忽闻一声叹息,道士回头,只见小倩立于身后,面目狰狞,道士大惊,遂逃。
小倩死后,魂魄不散,居于墓中。
每当夜深人静,便哭泣哀号,其声哀婉动人。
一日,有书生宁采臣路过聂耳山,闻哭声,寻声而至,见小倩之墓,遂止步。
小倩见宁采臣,知其非恶人,遂现身与之交谈。
宁采臣问:“汝何人?为何在此哭泣?”小倩答曰:“妾乃聂小倩,生前受尽磨难,死后不得安宁,故在此哭泣。
”宁采臣怜其遭遇,遂留宿于墓旁,与小倩结为知音。
自后,宁采臣常至墓前与小倩相会,小倩亦以一女子之身,与采臣谈论诗词歌赋,二人情投意合。
然采臣知小倩为鬼,不敢以男女之私相扰,遂劝小倩投胎转世,小倩不从,曰:“妾已心有所属,愿与君共度余生。
”宁采臣无奈,只得依从。
然采臣家境贫寒,无法娶小倩为妻,小倩遂以鬼身,代采臣为妻,共度春秋。
采臣之父知采臣娶鬼为妻,大怒,欲逐采臣。
采臣无奈,只得与小倩商议,欲求助于道士,以破除小倩鬼身。
道士至,见小倩,大惊,欲施法捉拿。
小倩以宁采臣性命相逼,道士无奈,只得答应。
遂设法于墓前,小倩以采臣之血滴于碑上,碑文重现,墓中阴气消散,小倩遂得解脱,投胎转世。
宁采臣守墓多年,终得小倩托生为女,采臣之父亦悔过,遂认小倩为孙女。
采臣与小倩结发为妻,恩爱一生,传为佳话。
噫!聂小倩者,一鬼也,然其情真意切,令人感慨。
夫鬼神之事,固不可信,然其情义之深,亦足以感人。
《聂小倩》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检测编稿老师:袁海萍审稿老师:李家声责编:徐冬杰一、学习要点(一)读对联,了解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1、蒲松龄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为贡生。
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
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
能诗文,善作俚曲。
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
2、认真阅读下面文段,体会其中滋味。
少羸多病,长命不犹(1)。
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2),则萧条似钵(3)。
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4)?盖有漏根因(5),未结人天之果(6);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7)。
茫茫六道(8),何可谓无其理哉!独是子夜荧荧(9),灯昏欲蕊(10);萧斋瑟瑟,案冷疑冰。
集腋为裘(11),妄续幽冥之录(12);浮白载笔(13),仅成孤愤之书(14)。
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15),偎阑自热(16)。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17)?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节选)【注释】:(1)长命不犹:长大成人后命运不好。
不犹,不如别人。
(2)笔墨之耕耘:犹谓卖文度日。
(3)萧条似钵:像托钵和尚一样清贫。
(4)面壁人:佛教禅宗祖师达摩来中国,面壁而坐九年。
此处泛指佛僧。
(5)有漏根因:佛家语,谓未断绝尘缘,归于寂空。
(6)人天之果,即行善者得到的果报。
(7)藩溷(hn)之花:《梁书范缜传》:缜在齐世尝侍竟陵王子良。
子良精信释佛,而缜盛称无佛。
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
高二语文《聂小倩》知识点【原文欣赏】《聂小倩》宁采臣,浙人。
性慷爽,廉隅自重。
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
”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
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
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
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
意甚乐其幽杳。
会学使案临,城含价昂,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归。
日暮,有士人来,启南扉。
宁趋为礼,且告以意。
士人曰:“此间无房主,仆亦侨居。
能甘荒落,旦晚惠教,幸甚。
”宁喜,藉藁代床,支板作几,为久客计。
是夜,月明高洁,清光似水,二人促膝殿廊,各展姓字。
士人自言:“燕姓,字赤霞。
”宁疑为赴试诸生,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
诘之,自言:“秦人。
”语甚朴诚。
既而相对词竭,遂拱别归寝。
宁以新居,久不成寐。
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
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
见短墙外一小院落,有妇可四十余;又一媪衣绯,插蓬沓,鲐背尤钟,偶语月下。
妇曰:“小倩何久不来?”媪曰:“殆好至矣。
”妇曰:“将无向姥姥有怨言否?”曰:“不闻,但意似蹙蹙。
”妇曰:“婢子不宜好相识。
”言未己,有一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绝。
媪笑曰:“背地不言人,我两个正谈道,小妖婢悄来无迹响。
幸不訾着短处。
”又曰:“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魂去。
”女曰:“姥姥不相誉,更阿谁道好?”妇人女子又不知何言。
宁意其邻人眷口,寝不复听。
又许时,始寂无声。
方将睡去,觉有人至寝所。
急起审顾,则北院女子也。
惊问之。
女笑曰:“月夜不寐,愿修燕好。
”宁正容曰:“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
”女云:“夜无知者。
”宁又咄之。
女逡巡若复有词。
宁叱:“速去!不然,当唿南舍生知。
”女惧,乃退。
至户外复返,以黄金一锭置褥上。
宁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吾囊橐!”女惭,出,拾金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
”诘旦,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至夜暴亡。
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出。
俱莫知故。
经宿,仆一死,症亦如之。
向晚,燕生归,宁质之,燕以为魅。
聂小倩文言文1. 求《聊斋》中的《聂小倩》文言全文聂小倩--------------------------------------------------------------------------------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
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
”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
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
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
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
意甚乐其幽杳。
会学使案临,城舍价昂,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归。
日暮有士人来启南扉,宁趋为礼,且告以意。
士人曰:“此间无房主,仆亦侨居。
能甘荒落,旦暮惠教,幸甚!”宁喜,藉藁代床,支板作几,为久客计。
是夜月明高洁,清光似水,二人促膝殿廊,各展姓字。
士人自言燕姓,字赤霞。
宁疑为赴试者,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
诘之,自言秦人,语甚朴诚。
既而相对词竭,遂拱别归寝。
宁以新居,久不成寐。
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
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见短墙外一小院落,有妇可四十余;又一媪衣2. 高分求《聂小倩》文言知识点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版必修(三)第一单元《聂小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 我国的短篇小说源远流长,至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再次把短篇小说的创作推向了发展的高峰。
《聊斋志异》不仅融入了深厚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社会意义,在灰暗的人生现实中建造了一座温馨的人生乐园,而且在思想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聊斋志异》已从唐代传奇以叙述故事为主,发展到以刻画人物为主,在人物塑造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
《聂小倩》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这是一个善与恶、美与丑构成强烈的对比,而最终善战胜了恶、美战胜了丑的动人故事。
这篇文章的思想倾向、艺术手法都很能反映蒲松龄的思想艺术追求。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在模块(一)中学习过小说,学生对小说原本即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往往容易被小说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住,忽略对小说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层把握。
高二语文《聂小倩》知识点【原文欣赏】《聂小倩》宁采臣,浙人。
性慷爽,廉隅自重。
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
”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
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
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
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
意甚乐其幽杳。
会学使案临,城含价昂,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归。
日暮,有士人来,启南扉。
宁趋为礼,且告以意。
士人曰:“此间无房主,仆亦侨居。
能甘荒落,旦晚惠教,幸甚。
”宁喜,藉藁代床,支板作几,为久客计。
是夜,月明高洁,清光似水,二人促膝殿廊,各展姓字。
士人自言:“燕姓,字赤霞。
”宁疑为赴试诸生,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
诘之,自言:“秦人。
”语甚朴诚。
既而相对词竭,遂拱别归寝。
宁以新居,久不成寐。
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
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
见短墙外一小院落,有妇可四十余;又一媪衣绯,插蓬沓,鲐背尤钟,偶语月下。
妇曰:“小倩何久不来?”媪曰:“殆好至矣。
”妇曰:“将无向姥姥有怨言否?”曰:“不闻,但意似蹙蹙。
”妇曰:“婢子不宜好相识。
”言未己,有一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绝。
媪笑曰:“背地不言人,我两个正谈道,小妖婢悄来无迹响。
幸不訾着短处。
”又曰:“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魂去。
”女曰:“姥姥不相誉,更阿谁道好?”妇人女子又不知何言。
宁意其邻人眷口,寝不复听。
又许时,始寂无声。
方将睡去,觉有人至寝所。
急起审顾,则北院女子也。
惊问之。
女笑曰:“月夜不寐,愿修燕好。
”宁正容曰:“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
”女云:“夜无知者。
”宁又咄之。
女逡巡若复有词。
宁叱:“速去!不然,当唿南舍生知。
”女惧,乃退。
至户外复返,以黄金一锭置褥上。
宁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吾囊橐!”女惭,出,拾金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
”诘旦,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至夜暴亡。
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出。
俱莫知故。
经宿,仆一死,症亦如之。
向晚,燕生归,宁质之,燕以为魅。
《聊齋誌異.聶小倩》故事改編及對話技巧的運用當寧采臣遇到聶小倩指導老師簡小雅六和國中二年四班劉昱昀、單彥儒、陳家禾夜晚來臨,明月高掛夜空,四周一片寂靜,顯得有些悽涼。
寧采臣連夜趕路,一時無處可住,傷透腦筋,恰巧看見野草叢生處有一座寺廟,上頭寫著「蘭若寺」,雖然外表看起來陰森森的,但寧采臣依然鼓起勇氣,慢慢的走進去。
此時,寺內傳來優美的琴聲,寧采臣被琴聲吸引了,往聲音來源走去,看見了一名美若天仙,身穿著白紗的女子,他靜靜的站在屋外聆聽,但外頭實在是太冷了,他忍不住打了個噴嚏,嚇著了女子。
女子吞吞吐吐地問:「是、是誰在外面?」寧采臣有些不好意思,抓抓頭說道:「書生我叫寧采臣,想借住一晚,不知道方不方便?」女子猶豫了一會兒,柔柔地說:「請君自便。
」聞言,寧采臣高興極了,雀躍地問道:「請問姑娘芳名?外面好冷,可否讓我進屋內坐坐?」女子眉頭深鎖,沉思了一會才緩緩地說:「我叫聶小倩,請進來坐吧!」一進到屋內,小倩便把頭靠在寧采臣的肩上,姿態嫵媚動人,見寧采臣沒有動靜,又一把抱住他,不料,寧采臣竟推開她,拍著桌子說:「我做人正直,妳不怕別人議論,我還怕別人說閒話呢!」話才說完,一陣大風颳進屋內,小倩緊張的說:「你快走吧!不要回頭。
你是位好人,我不忍傷害你。
」寧采臣一聽,不明白小倩的意思,但仍快步離開,這時一位年約四十幾的老婦人走進小倩的房裡,惡狠狠地瞪著小倩說:「我告訴妳,妳要是再不去找男人……妳就有苦受!」因強風威力太強,寧采臣臨去之前也只聽到幾句話。
寧采臣滿懷好奇地走進蘭若寺的正廳,有位男子正在裡面,寧采臣必恭必敬的說:「這位大哥您好,我叫寧采臣,今晚是來借住的。
」男子豪氣地回道:「我叫燕赤霞,今晚你就和我一起睡吧!」說完,就帶著寧采臣來到自己房間,睡前還告誡他:「記住,在天還沒亮之前,不可以離開,否則將會有麻煩。
」由於太睏了,寧采臣只是微微點頭,根本沒聽進去。
隔天一早,寧采臣便起身上街,決定買點東西,但他心中仍掛念著聶小倩,想到自己昨晚的態度,有些慚愧,決定今晚再去找小倩。
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生僻词“啻”的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聂小倩》(第八部分)【第一部分】【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生僻词“啻”的用法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生僻词“啻”的用法啻(chì)例1:四垂之人,肝脑涂地,死亡之数,不啻太半。
(《后汉书》)解析:“啻”指只、只是、仅仅等,但该字一般用作否定“不啻”,译作不只是、不止等句译:四方的人竭力尽忠(不惜牺牲生命),死亡的人数不只一半。
例2:倘肯囊妾朽骨,归葬安宅,不啻再造。
(《聂小倩》)解析:“不啻”这里指不亚于、如同句译:(你)如果愿意把我腐朽的尸骨装殓起来,回去埋葬在安定的墓地,(你的恩德)不亚于再给我一次生命。
【第二部分】【聊斋短文,小小练习】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聂小倩》(第八部分)《聂小倩》(第八部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临别泣曰:“妾堕玄海,求岸不得。
郎君义气干云,必能拔生救苦。
倘肯囊(náng)妾朽骨,归葬安宅,不啻(chì)再造。
”宁毅然诺之。
因问葬处,曰:“但记取白杨之上,有乌巢者是也。
”言已出门,纷然而灭。
明日,恐燕他出,早诣邀致。
辰后具酒馔( zhuàn),留意察燕。
既约同宿,辞以性癖(pǐ)耽寂。
宁不听,强携卧具来。
燕不得已,移榻从之。
练习:临别泣曰:“妾堕玄海,求()岸不得。
郎君义气干云,必能拔生救苦。
倘肯囊()妾朽骨,归葬安宅,不啻()再造。
”宁毅然诺之。
因问葬处,曰:“但()记取白杨之上,有乌巢者是也。
”言已出门,纷然而灭。
明日,恐燕他出,早诣()邀致。
辰后具()酒馔(),留意察燕。
既约同宿,辞以性癖耽()寂。
宁不听,强携卧具来。
燕不得已,移榻()从之。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练习2:翻译该段【参考答案】练习1:寻找。
用袋子装,名词作动词,这里指装殓(尸骨)。
不只是、不止。
只、只要。
到、去、拜访。
准备。
饭食。
沉溺、过度喜爱。
床。
练习2:临近分别(聂小倩)哭着说:“我坠入苦海,寻找不到岸边。
聊斋志异·聂小倩(原文+译文)浙江人氏宁采臣,为人慷慨豪爽,方正自重。
常常对人说:“我一生中没有爱过第二个女人。
”宁采臣有次恰去金华,到城北后,进一座寺庙里休息。
寺庙大殿宝塔十分壮丽,但地上长满比人还高的蓬蒿,好像没有有人来来往往的踪迹。
东西两侧僧人居住的房舍,门都虚掩着,只有南面一间小屋的门上,好像挂着一把新锁。
殿东角有一片修竹,台阶下有大池塘,里边野藕丛生,已经开花。
宁采臣很喜欢这个幽静的地方。
此时恰逢学使来主持考试,城中房舍租金很高,于是考虑在这里住下,就散步等待庙中僧侣回来。
傍晚时,有个读书人来开南面小屋的门。
宁采臣走上前行礼,并且告诉他自己想在此留宿。
那个读书人说:“这里没有房主,我也是个在这里借宿的人。
你不怕冷清住在这里,我早晚都能向你讨教,真是不胜荣幸。
”宁采臣很高兴,铺些蒿草当床,又架起木板当桌子,打算在这里住些日子。
这天夜晚月光皎洁,宁采臣和那位书生一起坐在大殿的走廊聊天,各自说自己姓名表字。
书生自己说:“我姓燕,字赤霞。
宁采臣想他是来应考的秀才,但听他的口音,根本不像浙江人。
于是追问那书生,书生自己说:我是陕西人。
”语气朴实诚挚。
等到两人说完了话,于是相别就寝。
宁采臣因为在陌生的地方居住,久久难以入睡。
他听见北边房里有人窃窃私语,好像住有家眷。
他起身趴在北墙石窗下,悄悄看了一眼。
看见短墙外一个小院落里,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还有一个老婆子穿着褪色的红衣服,头上插有银梳,一副驼背衰老的样子,那两人在月下说话。
妇人说:“小倩为什么久久不来?”老婆子说:“差不多快来了。
”妇人说:“她没向姥姥发牢骚吗?”老婆子答道:“没听到,但她看上去很忧虑。
”妇人说:“小丫头不能当作知己人看待。
”话未说完,就有个十七八岁的女孩进来了,模样好像很美。
老太婆笑着说:“背后不说人,我们两个正说你呢,没想到你这个小妖精悄悄进来了,幸亏我们没说你什么坏话。
”老太婆接着说:“小娘子长得好比画中人,我要是个男人,也会被你把魂勾跑。
《聂小倩》教案及练习(答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聂小倩》二. 学习目标通过讲解《聂小倩》达到三个教学目标:1、了解聂小倩怎样通过自己的心智与计策,脱离了专门以害人为生的生活轨道,得到了真正的爱情的故事。
2、鉴赏蒲松龄高超的讲故事,刻画人物的技巧。
3、积累古汉语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三. 知识归纳总结:作者介绍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山东省淄川县人。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
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赐贡生。
为生活所迫,在乡下做私塾老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
《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
四. 课文分析:1、熟悉原文(1)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
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
”(2)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
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
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
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
意甚乐其幽杳。
会学使按临,城舍价昂,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归。
(3)日暮,有士人来,启南扉,宁趋为礼,且告以意。
士人曰:“此间无房主,仆亦侨居。
能甘荒落,旦暮惠教,幸甚!”宁喜,藉藁代床,支板作几,为久客计。
(4)是夜月明高洁,清光似水,二人促膝殿廊,各展姓字。
士人自言:“燕姓,字赤霞。
宁疑为赴试者,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
诘之,自言秦人,语甚朴诚。
既而相对词竭,遂拱别归寝。
(5)宁以新居,久不成寐。
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
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见短墙外一小院落,有妇可四十余;又一媪衣黑曷绯,插蓬沓,鲐背龙钟,偶语月下。
聊斋志异·聂小倩原文聂小倩原文及【原文】聂小倩宁采臣,浙人。
性慷爽,廉隅自重[1]。
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2]。
适赴金华[3],至北郭,解装兰若。
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4],似绝行踪。
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
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5];阶下有巨池,野藕已。
意甚乐其幽杳[6]。
会学使案临[7],城含价昂,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归。
日暮,有士人来,启南扉。
宁趋为礼,且告以意。
士人曰:此间无房主,仆亦侨居。
能甘荒落,旦晚惠教,幸甚。
宁喜,藉藁代床,支板作几,为久客计。
是夜,月明高洁,清光似水,二人促膝殿廊[8],各展姓字[9]。
士人自言:燕姓,字赤霞。
宁疑为赴试诸生,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
诘之,自言:秦人[10]。
语甚朴诚。
既相对词竭,遂拱别归寝。
宁以新居,久不成寐。
闻舍北喁喁[11],如有家口。
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
见短墙外一小院落,有妇可四十余;又一媪衣绯[12],插蓬沓[13],鲐背尤钟[14],偶语月下[15]。
妇曰:小倩何久不来?媪曰:殆好至矣。
妇曰:将无向姥姥有怨言否?曰:不闻,但意似蹙蹙[16]。
妇曰:婢子不宜好相识。
言未己,有一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绝。
媪笑曰:背地不言人[17],我两个正谈道,小妖婢悄来无迹响。
幸不訾着短处。
又曰: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18],也被摄魂去。
女曰:姥姥不相誉,更阿谁道好?妇人女子又不知何言。
宁意其邻人眷口,寝不复听。
又许时,始寂无声。
方将睡去,觉有人至寝所。
急起审顾,则北院女子也。
惊问之。
女笑曰:月夜不寐,愿修燕好[19]。
宁正容曰: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
女云:夜无知者。
宁又咄之。
女逡巡若复有词。
宁叱:速去!不然,当呼南舍生知。
女惧,乃退。
至户外复返,以黄金一锭置褥上。
宁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吾囊橐!女惭,出,拾金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
诘旦,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至夜暴亡。
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出。
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庶”的主要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聂小倩》(第十二部分)【第一部分】【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庶”的主要用法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常见词“庶”的主要用法庶例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解析:“庶”“庶人”指平民、百姓句译:国君是船,百姓是水。
水能够使船前行,水(也)能够使船倾覆。
例2:怜卿孤魂,葬近蜗居,歌哭相闻,庶不见陵于雄鬼。
(《聂小倩》)解析:“庶”“庶几”(位于句首)表希望句译:可怜你一个孤魂,(把你)迁葬在这靠近(我的)书房,相互听到歌声、哭声,希望(你)不再被强大的恶鬼欺凌。
PS:此外,“庶”在古代宗法体制下和“嫡”相对,如“庶出”,指妾生子女;反之,“嫡出”则指正妻(正室)所生子女。
【第二部分】【聊斋短文,小小练习】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聂小倩》(第十二部分)《聂小倩》(第十二部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宁乃托有妹葬此,发掘女骨,敛以衣衾(qīn),赁(lìn)舟而归。
宁斋临野,因营坟葬诸斋外,祭而祝曰:“怜卿孤魂,葬近蜗居,歌哭相闻,庶不见陵于雄鬼。
一瓯(ōu)浆水饮,殊不清旨,幸不为嫌!”祝毕而返。
后有人呼曰:“缓待同行!”回顾,则小倩也。
欢喜谢曰:“君信义,十死不足以报。
请从归,拜识姑嫜(gū zh āng),媵御(yìn g yù)无悔。
”练习:宁乃托有妹葬此,发()掘女骨,敛以衣衾(),赁()舟而归。
宁斋()临野,因营坟葬诸斋外,祭而祝曰:“怜卿孤魂,葬近蜗居,歌哭相闻,庶()不见陵()于()雄鬼。
一瓯浆水饮,殊不清旨,幸()不为嫌!”祝毕而返。
后有人呼曰:“缓待同行!”回顾(),则小倩也。
欢喜谢曰:“君信义,十死不足以报。
请从归,拜识姑嫜,媵御无悔。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练习2:翻译该段【参考答案】练习1:打开。
被、被子。
租、租赁。
聊斋志异•聂小倩(3)原文[8]促膝:古人席地而坐,或据榻相近时坐,膝部相挨,因称促膝。
[9]姓字:犹言姓名。
字,表字,正名以外的别名。
[10]秦:古秦国之地,春秋时奄有今陕西省之地,故习称陕西为秦。
[11]喁喁(y y余余):低语声。
[12]衣绯(y f ei夜非):穿件退了色的红衣。
衣,穿。
,变色、退色。
绯,红绸。
[13]插蓬沓:簪插着大银栉。
蓬沓,古时越地妇女的头饰。
苏轼《於潜令刁同年野翁亭》诗自注:於潜妇女皆插大银栉,长尺许,谓之蓬沓。
於潜,旧县名,其地在今浙江杭州西。
[14]鲐(t i台)背:也作台背,驼背。
龙钟:行动不灵;形容老态。
[15]偶语:相对私语;对谈。
[16]蹙蹙,忧愁:不舒畅。
[17]背地:据青柯亭刻本,稿本及诸抄本均作齐地。
[18]遮莫:假如。
[19]修燕好:结为夫妇。
燕好,亲好,指夫妇闺房之乐。
[20]仆一死:三会本《校》:疑作仆亦死。
[21]质:询问。
[22]抗直:刚直。
抗,同亢[23]小倩:此据铸斋抄本,原无小字。
[24]夜叉:梵语,义为凶暴丑恶。
佛经中的一种恶鬼。
[25]罗刹:梵语音译。
佛教故事中食人血肉的恶鬼。
慧琳《一切经音义》:罗刹此云恶鬼,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
[26]玄海:佛家语,指苦海。
[27]于云:冲天。
[28]安宅:安定的居处。
《诗小雅鸿雁》,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这里指安静的葬地,即墓穴。
[29]耽寂:极爱静寂。
[30]倾风:仰慕、倾倒。
[31](sh an闪)闪:闪烁。
[32]征:迹象。
[33]径韭叶许:宽约一韭菜叶。
径,宽。
[34]祖帐:为出行者饯别所设的帐幕,引申为饯行送别。
祖,祭名,出行以前,祭祀路神。
[35]殷渥:情谊恳切深厚。
[36]雄鬼:强暴之鬼。
[37]姑嫜(zh ang章):丈夫的母亲和父亲,俗称公婆。
[38]媵(y ng映)御:以婢妾对待。
媵,泛指婢妾。
[39]露覆:亦作覆露,喻润思泽。
《国语晋语》:是先主覆露子也。
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隅”的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聂小倩》(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隅”的用法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常见词“隅”的用法隅例1: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
(《聂小倩》)解析:“隅”指角落句译:(宁采臣)又看看殿堂东面的角落,修长的竹子握满一把(那么粗),台阶下有一个巨大的水池,(池中)野荷花已经开了。
例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解析:“东隅”指东方日出的地方,可代指早晨(“桑榆”指日落的地方,可代指日暮、傍晚)句译:(比喻)开始在一方面失败,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或者先在某处有所失,而在另一处终有所得。
【第二部分】【聊斋短文,小小练习】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聂小倩》(第一部分)《聂小倩》(第一部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lián yú)自重。
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
”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lán rě)。
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péng hāo)没人,似绝行踪。
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jiōng jiàn)如新。
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
意甚乐其幽杳(yǎo)。
会学使案临,城舍价昂,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归。
练习: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
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
”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
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
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
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
意甚乐其幽杳()。
会()学使案临,城舍价昂,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归。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练习2:翻译该段【参考答案】练习1:刚巧、恰巧。
高过。
门。
只、只有。
门闩、门锁。
(回头)看。
角、角落。
幽远,这里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