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进化
- 格式:pptx
- 大小:771.21 KB
- 文档页数:9
协同进化综述:协同进化摘要:协同进化(co-evolution)是⼀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个物种性状的反应⽽进化,⽽后⼀个物种的这⼀性状本⾝⼜是对前⼀物种的反应⽽进化。
因此物种间的协同进化,可产⽣在捕⾷者与猎物物种之间,寄⽣者与宿主物种之间、竞争物种之间。
关键词:反应进化竞争捕⾷寄⽣⼀、竞争物种间的协同进化从理论上来说,物种通过⽣态位的分离可以⽤右图来表⽰。
①两个物种对资源谱的利⽤曲线完全分开。
这样就有⼀些中间资源没有被利⽤。
谁能开发出这⼀个资源带,对谁就有利(a)。
②若重叠太多,两个物种所需的资源⼏乎相同,即⽣态为基本重叠,竞争就会⼗分激烈(c)。
③竞争的结果使两个物种均能充分利⽤资源⽽⼜达到共存(b)。
物种⽣态位的分离可⽤右图的⾷物曲线来反映,动物吃的最多的⾷物就是它最喜欢吃的⾷物,称为喜好位置。
除了最喜欢吃的⾷物以外,它也吃⼀些不是很喜欢的其他⾷物,这种变化范围称为喜好位置的变异度。
那么,两个共同竞争种之间的⽣态位重叠极限应当是多⼤?根据May的研究,这个极限中间的平均分离度d超过种内的标准变异ω,即d/ω=1⼤致作为相似性的极限。
其中,中间平均分离度d是指两个物种的喜好位置之间的距离;种内标准变异ω为每⼀物种喜好位置的变异度(下图)d/ω值越⼤,⽣态位充分的分离。
d/ω值⼩,⽣态位⾼度重叠。
考虑到Lotka-Volterra的竞争模型是基于逻辑斯蒂⽅程的,其基本参数为r级K。
其中,K对策者主要受种内和种间竞争的压⼒,其选择的压⼒驱使有机体更好地利⽤资源。
但在Lotka-Volterra 模型中除K值外,还有竞争系数α和β。
任何能防⽌竞争者获取有限资源的机制均可通过可通过增加α值(或β值)来增加竞争能⼒。
这就涉及到⼤多数的相互⼲扰现象。
如鸟的占区⾏为和植物中异株克⽣物质的产⽣等。
这种基于相互⼲扰的竞争选择称之为阿尔法选择。
由此,⼀个理想的进化梯度为:低密度建⽴种群和增长r选择⾼密度资源竞争K选择⾼密度仙湖⼲扰机制以防⽌资源竞争a选择⼆、捕⾷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捕⾷者·-猎物系统的形成是⼆者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协同进化算法及其应用引言:协同进化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优化算法,可以模拟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进化过程。
它通过模拟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来实现最优解的搜索。
本文将介绍协同进化算法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协同进化算法的基本原理协同进化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优化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模拟生物群体的进化过程来搜索最优解。
其基本原理包括个体的编码表示、适应度函数的定义、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
具体而言,协同进化算法包括以下步骤:1. 个体编码:将问题的解空间映射为个体的染色体,通常使用二进制编码或实数编码。
2. 适应度函数: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定义一个适应度函数来评估个体的优劣。
3. 选择:根据个体的适应度值,选择一部分优秀个体作为父代,用于产生下一代个体。
4. 交叉:对父代个体进行交叉操作,生成新的个体。
5. 变异:对新个体进行变异操作,引入一定的随机性,增加种群的多样性。
6. 更新种群:根据适应度函数的评估结果,更新种群中的个体。
二、协同进化算法的应用领域协同进化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全局搜索能力,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多目标优化问题:协同进化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如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多目标路径规划问题等。
通过引入多个适应度函数,协同进化算法可以在搜索过程中维护多个最优解,从而得到一系列的非劣解。
2. 机器学习:协同进化算法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例如,可以利用协同进化算法来优化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参数,提高神经网络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3. 物流优化:协同进化算法在物流优化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协同进化算法来优化货物配送路径,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
4. 电力系统优化:协同进化算法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优化问题,如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问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优化问题等。
通过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策略,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三、协同进化算法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协同进化算法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发展方向。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讲义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令人惊叹。
从微小的细菌到庞大的蓝鲸,从娇艳的花朵到高耸的大树,每一种生物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而在这丰富多彩的生命画卷背后,协同进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驱动力。
什么是协同进化呢?简单来说,协同进化就是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共同进化。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是竞争、捕食、共生、寄生等等。
比如说,兔子和狐狸,狐狸以兔子为食,兔子为了躲避狐狸的追捕,不断进化出更快的奔跑速度和更敏锐的反应能力;而狐狸为了能抓住兔子,也在不断进化出更敏捷的身手和更聪明的捕猎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兔子和狐狸都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进化。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协同进化促进了物种的多样化。
当两个物种相互作用时,它们会为了适应对方的变化而产生新的特征和适应性。
比如,一些植物为了吸引特定的传粉昆虫,进化出了独特的花朵形状和颜色,而传粉昆虫也相应地进化出了适合采集这种花朵花粉的身体结构和行为习性。
这样的协同进化过程催生了许多新的物种,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
其次,协同进化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通过协同进化,它们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和生态关系。
例如,食草动物的数量受到食肉动物的控制,而食肉动物的生存又依赖于食草动物的存在。
植物通过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协同进化,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保持土壤的肥力。
这种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使得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平衡和稳定,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提供了保障。
再者,协同进化还推动了生物的适应性辐射。
适应性辐射是指一个物种在短时间内迅速分化出多个不同的物种。
比如,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观察到的雀类,由于不同岛屿上的食物资源和环境条件不同,它们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分化出了不同的喙形和食性,形成了多个新的物种。
这种适应性辐射极大地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协同进化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协同进化的情况范文
协同进化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相互作用中发生相互影响和适应变化的过程。
这种进化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生态系统中,包括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协同进化的最常见的例子之一是共生关系,其中不同的生物体之间彼此利用并从对方的存在中获得好处。
一种很典型的协同进化现象是蝴蝶和花朵之间的相互关系。
许多蝴蝶通过与花朵进行交叉授粉而获得花蜜作为食物源。
花朵则通过吸引蝴蝶等传粉媒介来实现繁殖。
由于花朵的颜色和形状可以吸引不同种类的蝴蝶,所以这种协同进化过程导致了蝴蝶和花朵之间的适应性演化。
还有许多其他的例子可以展示协同进化的情况。
比如,寄生虫和宿主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常见的协同进化的例子。
寄生虫通过寄生在宿主体上来获取营养和繁殖的机会,而宿主体则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来发展出对抗寄生虫的机制。
这种协同进化过程导致了宿主体对寄生虫的抵抗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寄生虫则通过改变自身的特性来适应新的宿主体。
协同进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环境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变化而发展。
这种进化过程有助于物种的适应性演化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然而,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法平衡时,协同进化可能会被打破,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总之,协同进化是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和适应变化的一种进化形式。
它是生态系统维持和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了解协同进化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协同进化算法及其应用一、引言协同进化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生物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和进化规律,实现对复杂问题的求解。
协同进化算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并行性,被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的优化问题中,如工程优化、组合优化、机器学习等。
二、协同进化算法的原理协同进化算法基于群体智能的思想,将问题转化为一个生态系统中多个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进化过程。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个体间的合作和竞争,不断优化个体的适应度。
协同进化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和步骤:1. 个体:每个个体代表问题的一个解,可以是一个向量、一个字符串等。
2. 适应度函数:用于评价个体的优劣程度,通常是目标函数或者问题的某个性能指标。
3. 群体:由多个个体组成的集合,模拟了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群。
4. 进化操作:包括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用于模拟生物种群的进化过程。
5. 协同:个体之间通过信息交流和合作,提高整体群体的适应度。
三、协同进化算法的应用协同进化算法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下面将以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进行介绍。
1. 工程优化协同进化算法可以应用于工程优化问题,例如电力系统调度、水资源配置、智能交通等。
通过将问题转化为个体间的合作和竞争过程,协同进化算法能够找到全局最优解或者接近最优解的解决方案,为工程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有效的支持。
2. 组合优化组合优化是一类复杂的优化问题,如旅行商问题、背包问题等。
协同进化算法通过群体智能的方式,能够在大规模问题中搜索到较优的解,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因此,在组合优化问题中,协同进化算法广泛应用于寻找最优解或者近似最优解的求解过程中。
3. 机器学习协同进化算法在机器学习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可以将协同进化算法应用于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中,通过个体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提高神经网络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此外,协同进化算法还可以用于特征选择、参数优化等问题,提高机器学习算法的效果和效率。
高中生物【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知识归纳+练习题【核心考点重塑】一、协同进化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叫做共同进化。
如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猎豹和斑马、昆虫保护色与天敌视觉的进化等。
2.结果: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3.协同进化的实例(1)某种兰花具有细长的花矩协同进化某种蛾类具有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
(2)斑马的奔跑速度加快协同进化猎豹的奔跑速度加快。
4.协同进化易错点(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仅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同种生物不存在协同进化;(2)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协同进化,表现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种类: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
(1)遗传多样性:生物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异,并且变异是不定向的,进而出现了遗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蛋白质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共同组成的,所以物种的多样性和无机环境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共同进化的结果,经历的时间长。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单细胞生物。
5.生物进化的历程项目进化历程意义细胞数目单细胞→多细胞为功能复杂化提供结构基础细胞结构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代谢类型厌氧型→需氧型能量供应更加充足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实现基因重组,增强了变异的多样性,明显加快进化的速度生态系统成分只有分解者→出现生产者→出现消费者①光合自养生物的出现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②消费者的出现使生态系统结构更加复杂,对植物进化更加有利生活环境海洋→陆地陆地复杂的环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协同进化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协同进化英文名称:coevolution;1 concerted evolution;coincidental evolution 2 coevolution定义1:生态关系密切的生物,相互选择适应而共同进化的过程。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 ;生物地理学(二级学科)定义2:物种间由于生态上相互依赖或关系密切而产生的相互选择、相互适应共同衍变的进化方式。
所属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 ;昆虫分类与进化(二级学科)定义3:由美国生态学家埃利希(P. R. Ehrlich)和雷文(P. H. Raven)1964年研究植物和植食昆虫的关系时提出的学说,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又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 ;进化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4:(1)在进化中保持基因家族成员间核苷酸序列等同的分子进化机制。
(2)由于生存、生殖相互依赖的结果,物种间同步进化。
所属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 ;进化遗传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目录[隐藏]协同进化1协同进化的意义1)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12)促进物种的共同适应。
13)基因组进化方面的意义。
14)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编辑本段]协同进化协同进化(coevolution):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
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
例如一种植物由于食草昆虫所施加的压力而发生遗传变化,这种变化又导致昆虫发生遗传性变化。
由于生物个体的进化过程是在其环境的选择压力下进行的,而环境不仅包括非生物因素也包括其他生物。
因此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的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两个或更多的物种单独进化常常会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协同适应系统。
协同进化学说的生态学应用协同进化学说是生态学和遗传学的交叉学科。
它是进化研究的新兴方向,基于合作关系的进化机制,关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协同进化学说在生态学上的应用,对于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保护生态系统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协同进化学说的概念协同进化学说的基本概念是“共同进化”和“协同进化”。
共同进化是指多个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的演化过程。
不同的物种可以通过自己的进化,影响到它们所处的共同环境和与之关联的其他物种,进而协同共同进化。
协同进化是指物种之间协同合作在进化的演化过程中,增加自己的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产生共依赖的关系。
协同进化学说有着广泛的生态学应用。
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位的分配等调控着群落结构和生产力。
协同进化学说基于物种之间的作用,关注物种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对生态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动植物关系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共同进化和协同进化是影响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种群分布和数量变化的关键因素。
动植物共同进化的一个例子是植食性昆虫和植物之间。
植物表面的化学成分和表面结构适应昆虫的生存,昆虫的食性和生存策略也会促进植物的繁殖,形成了一种互惠关系。
2.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关键的组成部分。
协同进化学说研究生物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的演化机制,对于理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观察群落内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存模式,可以揭示它们的加强或削弱相互依存的过程,为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3. 氮固氮氮固氮作为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过程,既涉及了细菌的自身进化机制,也涉及了该机制与其他物种之间合作的作用。
氮固氮和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有助于维持构成生态系统的物种之间的互利关系,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有机物质的分解。
4. 生态系统极端环境下的应用协同进化学说也在最近几年开始被应用在生态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的研究中。
例如在一些极端的水域环境中,有一些微生物和其它有机质分解的生物之间出现了协同共进化现象。
日常生活环境中协同进化的原因-原理
日常生活环境中协同进化的原因和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相互依存:许多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依存,彼此存在密切的关系。
例如,花朵和传粉昆虫相互依存,花朵提供花蜜和花粉,而昆虫通过授粉帮助花朵繁殖。
2. 互惠关系:一些生物之间存在互惠关系,彼此合作以获取共同利益。
例如,牛和牛鸟之间存在互惠关系,牛鸟以捕食牛身上的寄生虫为食,同时也可以清洁牛身上的寄生虫,双方互相受益。
3. 隔离和适应:生物为了适应特定的环境条件,可能会分化为不同的种群,并在不同的环境中进化。
这些种群之间可能会发生协同进化,以优化彼此的适应性。
例如,猎食者和猎物之间的协同进化,猎食者进化出更有效的捕食策略,而猎物则进化出更好的逃跑策略。
4. 竞争和选择:生物之间的竞争压力可能会促使它们协同进化。
例如,两个竞争对手之间可能会发展出战略或防御机制,以获取更大的生存和繁殖机会。
这种竞争和选择的过程可能会导致协同进化的产生。
综上所述,协同进化的原因和原理在于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互惠关系、隔离和适应、竞争和选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些因素推动了物种之间的相互适应和进化,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
必修二生物协同进化和策略【原创实用版】目录一、生物协同进化的概念和意义1.定义2.意义二、生物协同进化的例子1.极乐鸟和花蜜虫2.蚂蚁和蚜虫三、生物协同进化的策略1.互利共生2.捕食者 - 猎物关系3.竞争关系四、生物协同进化的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2.种群数量和密度3.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正文一、生物协同进化的概念和意义生物协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在长期的生态学过程中,相互选择,共同发展,形成互利共生关系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其生存竞争力。
二、生物协同进化的例子在自然界中,生物协同进化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极乐鸟和花蜜虫就是一个典型的协同进化例子。
极乐鸟以花蜜虫为食,而花蜜虫则借助极乐鸟的身体,将其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从而有利于花蜜虫的繁衍。
另一个例子是蚂蚁和蚜虫,蚂蚁会保护蚜虫,使其免受天敌的侵害,而蚜虫则会分泌出一种蜜汁,供蚂蚁食用。
三、生物协同进化的策略生物协同进化的策略主要有三种:互利共生、捕食者 - 猎物关系和竞争关系。
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极乐鸟和花蜜虫的关系。
捕食者 - 猎物关系是指一个物种以另一个物种为食,而对被捕食者来说,这种关系可能带来一定的生存机会,如蚂蚁和蚜虫的关系。
竞争关系则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相互争夺,如植物和草食动物之间的关系。
四、生物协同进化的影响因素生物协同进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种群数量和密度、以及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形等,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从而影响协同进化的发生和发展。
种群数量和密度,会影响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进而影响协同进化的策略。
动植物协同进化的例子
1. 蜜蜂和花朵呀,那可真是绝配!蜜蜂在花丛中辛勤采蜜,花朵靠蜜蜂传播花粉,这不是相互依存是什么呢?就好像你和你的好朋友,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多棒呀!
2. 啄木鸟和树木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嘛?啄木鸟在树上啄洞找虫子吃,同时也帮树木除掉了害虫,让树木能健康生长,这简直就是完美的合作呀!
3. 蝴蝶和花呢,想想看,蝴蝶吸食花蜜,顺便帮花传播花粉,这不就是互相成就嘛,这不就跟人和人一起合作把事情做得更好一样吗?
4. 鳄鱼和牙签鸟呀,鳄鱼张大嘴巴,牙签鸟就进去帮它清理口腔,它们难道不是配合得天衣无缝?这可真是自然界的奇妙组合啊!
5. 蚂蚁和蚜虫也很有意思哦!蚜虫分泌蜜露,蚂蚁来保护它们,这不就是一种特殊的“友谊”嘛,像不像两个小伙伴互相照顾呢?
6. 食蚁兽和蚂蚁,食蚁兽靠吃蚂蚁为生,而蚂蚁也在这种“威胁”下不断进化适应,这难道不是一种很特别的“互动”吗?
7. 海葵和小丑鱼,海葵为小丑鱼提供庇护所,小丑鱼为海葵引来食物,它们这样的关系多让人惊叹啊,不就如同家人般相互扶持嘛!
8. 牛和牛椋鸟,牛身上有寄生虫,牛椋鸟就来帮它清理,这多默契呀,跟我们人和人找到最合适的搭档有啥区别呢?
9. 猎豹和瞪羚,猎豹追,瞪羚跑,在这种追逐中它们都不断进化变得更强,这不就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竞赛,促使双方都全力以赴嘛!
我觉得动植物协同进化真的太神奇了,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和互动充满了奥秘和惊喜,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自然选择协同进化详细内容概述协同进化是指自然生境中两个或多个物种,由于生态上的密切联系,其进化历程相互依赖,当一个物种进化时,物种间的选择压力发生改变,其他物种将发生与之相适应的进化事件,结果形成物种间高度适应的现象。
协同进化现象显著的存在于传粉昆虫与植物之间[1]。
协同进化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
起源“协同进化”(Coevolution)一词是1964年Ehrhich和Raven 在((Evolution》(进化)杂志上正式首次提出,用以阐述昆虫与植物(蝴蝶及其采食植物之间)进化历程中的相互关系。
今日地球上适合于生命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长达38亿年之久的生物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结果,目前地球的状态依然依靠生物来维持、支持和调控。
在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协同进化[2]。
研究方法人们对于生物协同进化的研究从20世纪就已开始,对于协同进化的研究也有利于人们了解地球生态的起源史、现在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可能走向[3]。
Nilsson(1988年)在实验条件下证实了达尔文的猜想,即传粉昆虫吻长的提高使得植物居群中具有较深花管变异的个体生殖适合度提高,从而规范了植物向长花管进化;反过来,具有长吻的传粉者将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从而使得昆虫的吻向长的方向进化。
专性共生关系被认为是由协同进化发展而来的。
这种关系潜在的存在一种冲突,即一物种适合度的增加必是以另一物种的降低为代价。
丝兰和丝兰蛾之间就属专性共生关系。
雌性丝兰蛾采集丝兰花粉后借放卵器产卵于丝兰的子房并爬上柱头将花粉压人柱头,完成传粉。
丝兰蛾作为丝兰的专性传粉者为后者的生殖所必须,而后者为丝兰蛾及其幼虫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食物。
若丝兰蛾产生过量卵对植物的生存显然不利,同时必然危害其自身的生存。
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机制来确保这一关系的稳定:植物可以选择性地使昆虫产卵多的花粉败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