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开水》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x
- 大小:14.63 KB
- 文档页数:1
烧开水的实验记录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烧开水可有意思啦!今天呀,我突发奇想,要做一个烧开水的实验。
我先把水壶拿出来,这个水壶是蓝色的,可漂亮啦!就像大海的颜色一样。
我把水壶放在水龙头下面,打开水龙头,水就“哗哗” 地流进了水壶里。
我看着水壶里的水一点点变多,心里可高兴了。
等水壶里的水装得差不多了,我就把水壶放在炉子上。
炉子是红色的,看起来好暖和呀!我打开炉子的开关,火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火苗是黄色的,还一跳一跳的,就像在跳舞一样。
我看着火苗,心里想:“火苗呀火苗,你可要快点把水烧开呀!”过了一会儿,我就听到水壶里传来了“咕噜咕噜” 的声音。
我赶紧跑过去看,发现水壶里的水开始冒小泡泡了。
那些小泡泡就像一个个小珍珠一样,可漂亮啦!我想:“水是不是快要烧开了呢?”又过了一会儿,水壶里的声音变得更大了,“咕噜咕噜” 的,就像在唱歌一样。
我看到水壶的盖子也开始动了起来,好像在跳舞一样。
我知道,水马上就要烧开了。
终于,水烧开了!我看到水壶里的水不停地翻滚着,就像大海里的波涛一样。
水蒸气也从水壶的盖子里冒了出来,白白的,就像一朵朵白云一样。
我赶紧把炉子的开关关掉,生怕水会溢出来。
我看着烧开的水,心里可高兴了。
我想:“烧开水可真有趣呀!以后我还要做更多的实验。
”这次烧开水的实验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知道了水是怎么烧开的,也知道了火苗可以把水加热。
我还知道了做实验的时候要小心,不能让自己受伤。
我觉得做实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学到很多知识,还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现象。
你们也可以试试做烧开水的实验哦,一定会很有趣的!。
一、实验目的1.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水沸腾的条件。
2. 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
3. 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二、实验原理水沸腾是指水在受热时,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过程。
水的沸点受外界压强的影响,压强越高,沸点越高。
本实验中,通过加热水,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水的沸点。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烧杯、酒精灯、铁夹、铁架台、温度计、石棉网、火柴。
2. 材料:水。
四、实验步骤1. 将烧杯放置在铁架台上,加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全部浸入水中。
3. 点燃酒精灯,将石棉网放在酒精灯上,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4. 观察水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接近水的沸点时,记录下水的沸点。
5. 继续加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水的沸点。
6. 实验结束后,关闭酒精灯,整理实验器材。
五、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 | 水的沸点(℃)-------- | --------1 |2 |3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开始沸腾。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 | 水的沸点(℃)-------- | --------1 | 1002 | 1003 | 100实验结果表明,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这与理论值相符。
七、实验总结1. 水沸腾是指水在受热时,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过程。
2. 水的沸点受外界压强的影响,压强越高,沸点越高。
3. 本实验通过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了水的沸点,并掌握了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烫伤。
2. 加热时,确保烧杯稳定放置在石棉网上,防止烧杯倾倒。
3.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注意观察水的温度变化,及时记录数据。
九、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压强下水的沸点。
2. 探究其他液体(如酒精、盐水等)的沸点。
3. 研究影响液体沸点的因素。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报告班次: 组次: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知道水的沸点。
2、经历用图像方法探究物理量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3、学会观察,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 温度计、酒精灯、小烧杯、铁架台、石棉网、秒表、火柴 实验步骤:1、向烧杯中注入适量温水,用酒精灯加热。
2、观察并记录实验中声音和气泡的情况。
3、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4、沸腾后,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的沸腾情况。
5、数据分析。
气泡: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在沸腾前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
温度: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 __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摄氏度,说明水沸腾后温度保持_______。
听一听:声音:水的声音在沸腾前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
做一做: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水___________,说明水沸腾时要__________热; 实验时水到达_____℃,才开始沸腾;水沸腾的条件:1、___________,2、___________(两个条件必须 满足才能沸腾)。
画一画:温度/℃水的沸腾图象 1、试以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右图中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起来。
这就是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试观察水沸腾的图像,说说沸腾的特点9095100105 0 1 2 3 4 5 6时间/min查一查: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查看沸点表可知,(1)液体的沸点与有关。
(2)不同物质的沸点__ __,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3)水银的沸点是_______,酒精的沸点是_______,故测量沸水应用_______温度计。
(4)在表中液态氮和液态的氧的沸点_______,由此可用于分离和提纯气体。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报告班次: 组次: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知道水的沸点。
2、经历用图像方法探究物理量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3、学会观察,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 温度计、酒精灯、小烧杯、铁架台、石棉网、秒表、火柴 实验步骤:1、向烧杯中注入适量温水,用酒精灯加热。
2、观察并记录实验中声音和气泡的情况。
3、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4、沸腾后,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的沸腾情况。
5、数据分析。
气泡: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在沸腾前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
温度: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 __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摄氏度,说明水沸腾后温度保持_______。
听一听:声音:水的声音在沸腾前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
做一做: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水___________,说明水沸腾时要__________热; 实验时水到达_____℃,才开始沸腾;水沸腾的条件:1、___________,2、___________(两个条件必须 满足才能沸腾)。
画一画:温度/℃水的沸腾图象 1、试以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右图中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起来。
这就是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试观察水沸腾的图像,说说沸腾的特点9095100105 0 1 2 3 4 5 6时间/min查一查: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查看沸点表可知,(1)液体的沸点与有关。
(2)不同物质的沸点__ __,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3)水银的沸点是_______,酒精的沸点是_______,故测量沸水应用_______温度计。
(4)在表中液态氮和液态的氧的沸点_______,由此可用于分离和提纯气体。
纸杯烧开水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会烧开水的纸杯
实验目的:在高温的情况下,纸杯是否能烧开水。
如果能,用多长时间,并说明其中的原理;如果不能,为什么
提出问题:1、为什么纸杯能把水烧开?2、点燃的蜡烛不会把纸杯烧透吗?
实验材料:纸杯一个、支架一个、蜡烛一截
实验过程:一、把纸杯盛满水放在支架上;二、支架下用蜡烛点上火;三、用秒表计时
实验结果:在半小时过后,水终于烧开了,水温达到了100度,并且可以喝了。
实验原理:因为水可以不断吸热,所以蜡烛点燃后,不但不会把纸杯烧透,还可以把水烧开。
张明玥
2012.5.1。
实验名称:沸水过程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水的沸腾现象,观察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2. 掌握实验室常用的测量温度的方法。
3. 研究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1. 铝制试管一支2. 烧杯一个3. 火柴一根4. 温度计一支5. 量筒一支6. 酒精灯一个7. 铁架台一个8. 烧杯夹一个9. 研究用数据记录表一份实验步骤:1. 将铝制试管放入烧杯中,用烧杯夹夹住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2. 用量筒量取适量的水,倒入试管中,记录水的体积。
3.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水面以下。
4. 点燃酒精灯,将烧杯放在铁架台上,将试管放在烧杯中,用烧杯夹夹住试管。
5. 观察温度计示数,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6. 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水的沸点温度。
7. 观察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形成和上升过程,记录气泡的形成速度和上升速度。
8. 继续加热,观察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记录水的温度。
9. 实验结束后,关闭酒精灯,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果:1. 水的沸点温度为100℃。
2. 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形成速度和上升速度较快。
3. 沸腾后,水的温度逐渐降低,直至与室温相同。
实验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当水温达到100℃时,水开始沸腾。
这是因为在一定的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沸点是指液体在一定压力下沸腾的温度。
2. 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形成速度和上升速度较快,说明水分子在沸腾时具有较大的动能。
当水温升高时,水分子的动能增大,气泡的形成速度和上升速度也随之加快。
3. 沸腾后,水的温度逐渐降低,直至与室温相同。
这是因为沸腾过程中,水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导致水温降低。
实验结论:1. 沸点是指液体在一定压力下沸腾的温度,沸点与大气压有关。
2. 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形成速度和上升速度较快,说明水分子在沸腾时具有较大的动能。
3. 沸腾后,水的温度逐渐降低,直至与室温相同。
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水温低于沸点,则水不会沸腾。
实验报告
高一(2)班李宸
一、烧水试验
1、在烧杯中装入250ml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撤去酒精灯,
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利用温度传感器观察其降温速率。
2、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圆底烧瓶中,同上加热至沸腾,使其自然冷却至室
温,利用温度传感器观察其降温速率。
结论与发现:
1、降温时的速率是先慢后快。
2、圆底烧瓶中的水温度降低的比烧杯中的慢。
思考:
为什么圆底烧瓶中的水温度降低的比烧杯中的慢呢?
因为圆底烧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于烧杯。
说明降温的快慢与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我们如果采用不同规格的烧杯使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不同,一定会发现: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降温越快;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小,降温越慢。
二、测酒精灯火焰温度实验
1、点燃酒精灯,利用高温传感器分别测出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内焰和焰心
的温度。
观察其特点。
结论与发现:
外焰温度:800℃左右
内焰温度:880℃左右
焰心温度:730℃左右
内焰温度高于外焰温度高于焰心温度。
接着,我们从酒精在空气中的燃烧公式出发,算出了燃料的利用率大致在30℅左右。
之所以利用率较低,可能是因为火焰燃烧的时候也在对外散热。
2、我们把高温传感器放在空气中,使其自然冷却,观察温度变化快慢,更知识了我们前面的结论。
如图:。
物理纸杯烧水实验报告1. 引言烧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进行的操作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纸杯来烧水,探索了纸杯烧水的效果和可行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希望了解纸杯烧水的原理,并探讨纸杯在烧水过程中的变化。
2. 实验目的- 探究纸杯烧水的原理;- 分析纸杯在烧水过程中的变化;- 比较纸杯烧水与其他方式烧水的差异。
3. 实验器材- 纸杯- 水壶- 温度计- 计时器4. 实验步骤1. 将水壶加满水,以确保实验过程中水量充足。
2. 将纸杯放在水壶下方。
3. 打开水壶加热,开始计时。
4. 当水壶中的水开始冒泡时,记录此时的水温,并停止计时。
5. 测量纸杯的变化情况,如颜色变化、变形等。
6. 对比纸杯烧水与其他方式烧水的差异。
5.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3次实验,测量了纸杯烧水过程中的水温和纸杯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纸杯的变化情况水温()1 颜色变暗,有轻微变形852 出现一些黑色斑点,轻微破裂883 有明显裂痕和变形,底部脱落926. 实验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纸杯在烧水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纸杯的颜色变暗以及出现黑色斑点,可能是由于高温使纸杯上的墨水或油墨发生化学变化导致。
其次,纸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和破裂,这是由于高温使纸杯的纤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纸杯失去了原有的强度和稳定性。
与其他方式烧水相比,纸杯烧水的效果并不理想。
首先,纸杯的变形和破裂可能导致烧水失败,因为纸杯底部的开口有可能变大,无法固定水壶,导致烧水过程中水的泄漏。
其次,纸杯燃烧的纸灰可能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影响到饮用水的安全。
7. 实验结论纸杯烧水虽然可行,但其效果并不理想。
在烧水过程中,纸杯会发生颜色变化、变形和破裂等情况,这可能导致烧水失败或水质受到污染。
因此,不建议使用纸杯烧水,还是应该选择更为安全和可靠的方式来烧水。
8. 参考文献。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及其相关物理特性。
2. 理解大气压力与水的沸点之间的关系。
3. 分析水沸腾时温度与气压变化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1. 烧杯2. 温度计3. 酒精灯4. 石棉网5. 透明塑料瓶6. 胶塞7. 水银气压计8. 记录本9. 针三、实验原理水的沸腾是指水在达到一定温度时,液态水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是指液体在常压下开始沸腾的温度。
沸点与大气压力有关,大气压力越高,沸点越高;大气压力越低,沸点越低。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透明塑料瓶、胶塞等实验器材准备好。
2. 测量大气压力:使用水银气压计测量当前的大气压力。
3. 实验一: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在烧杯中放入适量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全部浸入水中。
- 点燃酒精灯,对烧杯加热。
- 观察温度计示数,记录水开始沸腾时的温度。
- 记录水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水蒸气的逸出等。
4. 实验二:大气压力与水的沸点关系- 将透明塑料瓶灌满水,拧紧瓶盖。
- 用针在瓶盖的中心位置扎一个小孔,确保水能流出。
- 观察并记录水从瓶中流出的情况。
- 重复实验,分别用不同的高度将瓶子倒置在盛有水的容器中,观察水流出情况的变化。
- 分析大气压力与水的沸点之间的关系。
5. 实验三:水沸腾时温度与气压变化关系- 在透明塑料瓶中装满水,拧紧瓶盖。
- 使用电吹风对瓶体进行加热,使瓶内气压升高。
- 使用胶塞封住瓶口,确保瓶内不漏气。
- 用冷水浇在瓶体上,观察瓶内水的变化,记录水开始沸腾时的温度。
- 分析水沸腾时温度与气压变化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水在100℃时开始沸腾,观察到大量气泡迅速上升,水蒸气逸出。
2. 实验二:随着瓶子倒置高度的增加,水流出速度逐渐变慢,说明大气压力与水的沸点有关。
3. 实验三:随着瓶内气压的升高,水的沸点也随之升高,说明水沸腾时温度与气压变化有关。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纸的着火点和燃点。
2. 探究纸在不同条件下燃烧的速度和效果。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纸的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当纸的温度达到其燃点时,纸中的有机物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热能。
实验中,我们将通过观察纸在不同条件下燃烧的现象,了解纸的燃点及其燃烧特性。
三、实验材料1. 白纸若干张2. 烧杯3. 酒精灯4. 滴管5. 热水6. 秒表7. 记录纸条燃尽所需时间的表格四、实验步骤1. 将白纸裁剪成相同大小的纸条,每张纸条长10cm,宽1cm。
2. 将纸条放入烧杯中,用滴管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使纸条完全浸入水中。
3. 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纸条在水中的燃烧情况。
4. 记录纸条开始燃烧的时间,并观察纸条燃烧的整个过程。
5. 当纸条燃烧完毕时,记录纸条燃尽所需时间。
6.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观察不同条件下纸条的燃烧现象,如改变纸条的厚度、浸泡时间、加热强度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纸条在热水中燃烧速度较慢,燃烧过程较为平稳,燃烧后纸条几乎完全燃烧。
2. 纸条在空气中燃烧速度较快,燃烧过程较为剧烈,燃烧后纸条燃烧不完全,有残留物。
3. 随着纸条厚度的增加,燃烧速度变慢,燃烧时间延长。
4. 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纸条燃烧速度变慢,燃烧时间延长。
5. 随着加热强度的增加,纸条燃烧速度变快,燃烧时间缩短。
六、实验结论1. 纸的燃点较低,易于燃烧。
2. 纸条在水中燃烧速度较慢,燃烧过程较为平稳。
3. 纸条在空气中燃烧速度较快,燃烧过程较为剧烈。
4. 纸条的厚度、浸泡时间、加热强度等因素会影响其燃烧速度和燃烧效果。
七、实验反思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纸在不同条件下燃烧的现象,了解了纸的燃点和燃烧特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纸条在水中燃烧速度较慢,燃烧过程较为平稳,而在空气中燃烧速度较快,燃烧过程较为剧烈。
此外,我们还发现纸条的厚度、浸泡时间、加热强度等因素会影响其燃烧速度和燃烧效果。
新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XXX报告单班级:三(2)班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2019年9月13日实验课题:水沸腾了实验目标: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温度特点。
实验器材或药品: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设想:可能温度变高或不变,可能变低。
实验探究过程:1.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火上加热。
2.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
4.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观察袋子的变化。
实验结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XXX报告单班级:三(2)班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2019年9月19日实验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指导教师:XXX实验目标: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不同。
实验器材或药品:食盐、小苏打、烧杯、玻璃棒、味精。
实验设想: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能力不同。
实验探究过程:1.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
2.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将它们平均分为8份。
3.取一小份食盐,加入一个盛水的杯子搅拌。
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食盐在50毫升水的份数不能溶解为止。
4.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的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5.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在50毫升水中的份量。
实验结论: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能力不同。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XXX报告单班级:三(2)班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2019年9月27日实验课题:混合与分离指导教师:XXX实验目标:通过实验了解怎样把食盐和沙分离出来的方法。
实验器材或药品:食盐、沙、搅拌棒、滤纸、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火柴。
实验设想: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实验探究过程:1.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沸腾的条件。
2. 观察水沸腾过程中的现象。
3. 探究水杯材质对水沸腾时间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水沸腾是水在达到一定温度时,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水面上有足够的蒸汽产生。
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三、实验器材1. 水杯(玻璃、塑料、不锈钢各一个)2. 烧杯(一个)3. 铝制夹具(一个)4. 火焰酒精灯(一个)5. 温度计(一个)6. 秒表(一个)7. 水(适量)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水杯、烧杯、铝制夹具、火焰酒精灯、温度计、秒表等摆放整齐。
2. 在玻璃、塑料、不锈钢水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水。
3. 将水杯分别放入烧杯中,并用铝制夹具固定。
4. 将温度计插入水杯中,确保温度计的感温部位与水杯底部紧密接触。
5. 点燃火焰酒精灯,将火焰调至适中。
6. 将烧杯放在火焰上加热,观察水沸腾的时间。
7. 记录水沸腾的时间。
8. 重复实验,分别记录玻璃、塑料、不锈钢水杯的水沸腾时间。
五、实验结果1. 玻璃水杯:水沸腾时间为3分30秒。
2. 塑料水杯:水沸腾时间为4分20秒。
3. 不锈钢水杯:水沸腾时间为2分50秒。
六、实验分析1. 玻璃水杯:玻璃导热性较差,热量不易传递到水杯底部,导致水沸腾时间较长。
2. 塑料水杯:塑料导热性更差,热量更不易传递到水杯底部,导致水沸腾时间更长。
3. 不锈钢水杯:不锈钢导热性较好,热量能迅速传递到水杯底部,使水迅速沸腾。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水面上有足够的蒸汽产生。
2. 水沸腾过程中,水逐渐冒出气泡,水面逐渐缩小,温度逐渐升高。
3. 水杯材质对水沸腾时间有影响,导热性较好的水杯能更快地将热量传递到水中,使水迅速沸腾。
4. 在实际生活中,选择合适的水杯材质可以节省烧水时间,提高生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