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寨乡簸箕湾村健康示范村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6
村级卫生健康调查报告范文【村级卫生健康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村级卫生健康调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村庄的卫生状况和健康需求,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卫生健康政策和方案提供依据。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覆盖XX村全体居民,共计XX人。
2. 调查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生活环境、卫生习惯、健康问题等方面的问题,并通过走访和观察获取村庄卫生设施、垃圾处理等相关信息。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 居民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显示,村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和中年人群;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大部分居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
2. 生活环境:村庄居民的居住环境整体比较良好,房屋结构牢固,屋内空气流通良好;然而,部分居民饮用水来源有待改善,仍有一部分居民从水井取水。
3. 卫生习惯:大部分居民具备基本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养成定时洗漱等;然而,仍有少数居民沿袭传统习俗,存在不良卫生习惯,如不定期洗浴等。
4. 健康问题:调查发现,村庄居民普遍存在一些健康问题,主要包括慢性病发病率较高、部分居民存在膳食不均衡、缺乏健康管理意识等;老年人群中多存在关节疾病和高血压等问题。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1. 加强卫生设施改善:针对饮用水不合格问题,建议村庄引入清洁饮水设备,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加强卫生间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卫生设施的水平。
2. 健康教育宣传: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慢性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居民进行规范的健康管理。
3. 建立健康档案与健康管理:建议村庄建立居民的健康档案,通过健康体检和随访,提前发现健康问题并及时干预;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
五、总结通过本次村级卫生健康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村庄的卫生状况和居民健康需求。
建议相关部门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并实施针对村庄卫生健康问题的具体改进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调查报告样本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调查报告样本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调查报告样本,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去年春,这个村××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镇党委镇政府和村两委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依托农综开发建设这个平台,紧紧围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促进党的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把产业发展、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工作重点。
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经过一年来的艰辛努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夯实领导责任科学制定规划去年春这个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了领导小组,落实了领导责任。
镇上确定党委书记包联,镇人大主席张建平带领三名得力干部驻村包抓项目建设。
镇领导和村两委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参与研究制定了××村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五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村容村貌整治规划,同时制定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变样、三年见成效计划目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主攻涉及经济发展和服务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步伐的工作思路。
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深入发动群众参与,营造了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改变村容村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三、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富民强村步伐计生服务正常开展,群众就医难问题得到解决,村上建起水塔,90%以上的村民饮用安全卫生自来水。
通过经常性的环境卫生整治和“一建三改”,公路、水渠及村民院落得到绿化、净化、美化。
村级卫生健康调查报告范文摘要:本次调查旨在探究我国农村地区卫生健康情况,以及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存在的挑战。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我们对某一农村地区的卫生健康状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卫生设施不完备、医疗资源匮乏等。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卫生健康的关注和投入,同时加强卫生教育与宣传,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意识和保健能力。
第一节:调查背景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卫生健康水平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地区的卫生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我们选择了某一农村地区进行调查。
第二节: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对农村居民的卫生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
然后,我们对一些居民进行了实地访谈,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观点和问题。
第三节:调查结果1. 卫生设施不完备:根据我们的调查,农村地区的卫生设施相对较差。
许多村民没有稳定的饮水和卫生设施,导致卫生条件差,容易引发传染病。
2. 医疗资源匮乏:在农村地区,医疗资源非常有限。
村民往往需要走许多里程才能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同时,缺乏医疗资源也导致了很多疾病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
3. 卫生教育不够充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村居民对卫生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
他们对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并不了解,这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
第四节:讨论与建议1. 增加卫生设施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卫生设施的投入力度,提升卫生设施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同时,政府可以鼓励社会资本进一步参与农村卫生设施建设。
2. 加强医疗资源配置:政府应该制定政策,加强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配置。
可以通过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加大对医疗机构的补贴力度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水平。
3. 加强卫生教育与宣传: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卫生教育与宣传工作。
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为了进一步摸清该村为民办实事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工作现状,快速引领、推动我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健康发展,今年6月18日我随市、县农口部门领导,深入到该村就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村情从性别来看,分别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过家教,分别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过促销,分别有13.2%的男生,29.4% 的女生发过传单,同时,还有少数同学从事过礼仪、家政、餐饮等兼职工作。
从年级来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分别有65%,75.5% ,98%的同学做过家教,分别有5%,7.5%,26%的同学做过促销,分别有20%,30%,16%的同学发过传单。
xxxx村地处xxxx镇东部,距xxxx集镇18公里。
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269户、1035人。
总面积4.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12亩,其中水田858亩,旱地面积54亩;退耕还林面积210亩,生态林面积2731亩,工业原料林2500亩,新开茶园1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
全村粮食总产量464000公斤,其中稻谷产量363000公斤,人均产粮441公斤。
全村从业人数617名,其中常年从事家庭经营279人,家庭经营人群中从事第一产业138人;外出打工338人。
2020年底,农业收入133.44万元,集体再分配收入2.5万元,全村的人均纯收入3719元。
14个村民小组已全部实现通路、通水、通电。
小农水完成3.6千米。
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
垃圾集中转运处理和路灯亮化、农户集中建房、街道延伸规划、村组部分道路绿化等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全村九年义务教育学生统一到镇中心小学就读,就学率100%;计划生育率为9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50户,参合率94%;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27人,参保率91%。
村有简易办公室一间,建筑面积40平方米(含计生室、党员活动室和文化室),村卫生室2间,总建筑面积25平方米。
示范村建设情况调查与思考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示范村建设背景及意义•示范村建设现状及成果•示范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示范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示范村建设的未来展望与建议01CATALOGUE示范村建设背景及意义城乡差距加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差距逐渐加大,农村地区面临更多的发展问题和挑战。
农村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农民生活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示范村建设的提出为了促进农村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我国提出了示范村建设的理念,旨在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农村全面发展。
背景介绍示范村建设通过引进优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探索乡村振兴路径示范村建设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示范村建设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注重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示范村建设旨在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路径,为全国范围内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建设意义02CATALOGUE示范村建设现状及成果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示范村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完善,包括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体育设施等,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示范村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清理垃圾、整治污水、绿化美化,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
环境卫生整治建设现状社会事业发展示范村注重教育事业发展,加大了对教育设施的投入;同时,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村民素质提升通过示范村建设,村民的文明素质得到了提高,良好的社会风尚逐渐形成。
经济发展示范村通过引进产业、技术扶持等措施,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建设成果03CATALOGUE示范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存在的问题资金投入不足01示范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
关于农村卫生健康社会调查报告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农村卫生与健康的第一手资料。
本人深入到就农村卫生与健康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结合村卫生与健康工作实际,就做好今后村卫生与健康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村环境卫生的现状面积0.9平方公里,560户居民,总人口,1650人,村有保洁员9名,并配备了一辆垃圾车,做到垃圾日产日出,保持整个村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村内还有卫生所一家并有3名村医务人员。
二、村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1、村的村民的卫生健康思想意识并未得到完全的改变,加上村民素质参差不齐,意识单薄垃圾乱扔,甚至还有随地大便。
2、群众缺乏公共卫生意识。
由于传统的观念和不良的卫生习惯,在20**年“非典”期间,政府大力广泛宣传下,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有大大地提高了。
但“非典”过后,人们对疾病预防的警惕性也逐渐减弱。
3、卫生死角多,脏乱差现象普遍。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交通不便,加上宣传教育不到位,一些村民卫生意识差,导致农村垃圾乱堆乱倒,卫生死角无法及时清运,各种废水无组织排放,以至污水横溢,卫生状况堪忧,这是农村脏乱差和出现各种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对村环境卫生的几点建议科学发展经济,还应包括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现代化。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强社区卫生工作,建立快速有效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
1、加强群众对公共卫生的宣传教育。
首先加强群众对公共卫生的宣传教育十分重要,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公共卫生的“群防群治”,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把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卫生行为能力作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1 页共21 页2、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提升就医报销率。
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居民的自愿参加为主,筹集的资金由区财政、乡财政、个人三部分筹集,真正达到老有所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建立区、乡、村层层包保责任制。
要建立奖惩制度,完善管理体制,改善条块关系。
寺寨乡簸箕湾村健康示范村调查报告根据2012年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活动计划,经调查阳坡湾村的基本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1.总人口:438人、户数:118户。
2.男女比例:男性人,女性人.3.年龄段分布:18岁以下91人,18岁至35岁108 人,36岁至60 岁183人,60 岁以上56人.4.特殊人群:育龄妇女人,65岁以上老年人46人,残疾人1人,婴幼儿人.5.党员人数:26人6.村委情况:村长:张贵仓书记:祁生邦.会计:李增友.村医:董占邦.妇联:祁彩莲。
有小卖部1 个。
7.全民经济来源:主要以外出务工和畜牧业收入为主。
8.人均收入:3600 元。
9.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70%,全村外出务工人员有200人。
二.基础建设:1.村委办公楼布局:党员活动室,村委会计室,两委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医务室,小卖部。
2.村内道路硬化:已硬化,水电路齐全。
3.健康教育场地:有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康宣传栏。
三.村卫生室建设:面积:40m2,,村医一名,学历:中专.职称:医师,业务水平强。
服务项目:健康咨询、医疗诊断、计划免疫、公共卫生服务等。
四.学校:幼儿班。
五.禽畜圈养率、危房改造率、改水改厕情况:禽畜圈养率100%、危房改造率45%、改水改厕已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及卫生厕所已建成。
六.疾病情况:1、上呼吸道感染:150人2、35岁以上高血压:56人。
3、慢阻肺:33 人。
4、胆囊炎:28人。
5、妇科疾病:26 人。
6、风湿性关节炎:12 人。
7、胆结石:8人。
8、消化性溃疡:6 人。
9、冠心病:5人。
10、胃肠炎:4 人。
七、文体娱乐:村委会每年定期举行“三八”妇女节文艺演出,篮球、象棋、踢毽子、拔河比赛等娱乐活动。
报告人:柴生明2012年3月15日寺寨乡长岭村健康示范村调查报告根据2012年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活动计划,经调查长岭村的基本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1.总人口:521人,户数:129户。
寺寨乡簸箕湾村健康示范村调查报告寺寨乡位于中国河南省信阳市信阳区境内,以乡镇宁静古朴、风水秀美而闻名。
其中,簸箕湾村作为该乡的核心村庄,展现出浓郁的文化遗产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在该村领导班子的率领下,秉持“以人为本、和谐共享”的理念,一系列健康示范村建设积极开展,成果显著。
该文档将系统调查簸箕湾村的健康示范村建设情况,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村庄概况簸箕湾村位于寺寨乡东南侧,总面积1.86平方公里,建制村共有6个自然村、274户、1100余人口。
村庄地势东高西低,多山丘,平均海拔142米,素有八面环山、一水穿乡之美誉,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此外,該村有綠色稻田,紫蘇梅園、梧桐樓等景點。
二、健康示范村建设情况(一)文化传承特色村落建设簸箕湾村一直致力于文化传承与特色村落建设。
村庄采用传统文化元素、民俗、地理特色等方面作为发展起点,打造以文史馆、民居、休闲广场、民族文化表演为核心的特色村落。
文史馆中有寺寨历史文化的完整记录;另外,民居将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让人耳目一新;休闲广场为居民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场所,实现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目标。
(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簸箕湾村污水处理站覆盖6个截污口,共净化排放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村民的厕所也都实现了粪污分离,并接入了集中处理系统,有效解决了卫生问题。
(三)乡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簸箕湾村完整的乡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村内医务室引进全市顶尖医疗资源,分别建立针灸、推拿、中西医综合诊疗、摄影、检验等医疗科室,为村民提供便捷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四)良好的家庭主体健康管理平台建设簸箕湾村通过推广和使用家庭健康管理终端,建立村民户口,实现“家庭档案”系统,让家庭主体健康管理平台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成功典范。
村内医护人员每月不定期到村民家庭“门口”为居民服务,还通过“家庭医生服务”的形式为村民提供24小时在线问诊咨询服务。
寺寨乡簸箕湾村健康示范村调查报告汇报人:日期:•引言•簸箕湾村基本情况•健康示范村建设情况目录•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健康示范村建设经验与挑战•结论与建议01引言寺寨乡簸箕湾村作为健康示范村,在健康促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深入了解其健康促进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簸箕湾村健康促进工作的具体措施、成效及影响因素,为其他地区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调查背景与目的调查目的调查背景调查范围与方法本次调查涵盖了簸箕湾村的所有居民,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对簸箕湾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健康促进措施、健康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
同时,还对簸箕湾村的相关政策、计划和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了解。
02簸箕湾村基本情况簸箕湾村位于寺寨乡的东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约10公里。
地理位置簸箕湾村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山高谷深,气候温和湿润,植被茂密。
村内有小溪流经,水资源丰富。
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全村共有120户,总人口560人。
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以藏族为主,占全村总人口的95%以上。
此外还有少数汉族和其他民族。
村民主要分布在村内的山谷地带和山腰上,居住较为集中。
030201人口结构与分布簸箕湾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
近年来,村民开始发展畜牧业和旅游业,经济收入有所增加。
经济发展簸箕湾村设有小学和卫生室,为村民提供教育、医疗等服务。
村内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社会事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03健康示范村建设情况实现了村内主要道路的硬化,方便村民出行和车辆通行。
村内道路硬化建设了集中供水站,保障了村民的饮用水安全。
供水设施建设建立了垃圾收集和处理体系,保持村容整洁。
垃圾处理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标准化的村卫生室,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卫生室建设每个卫生室都配备了专业的乡村医生,为村民提供日常的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
寺寨乡簸箕湾村健康示范村调查报告根据2012年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活动计划,经调查阳坡湾村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总人口:438人、户数:118户。
2.男女比例:男性人,女性人.
3.年龄段分布:18岁以下91人,18岁至35岁108 人,36岁
至60 岁183人,60 岁以上56人.
4.特殊人群:育龄妇女人,65岁以上老年人46人,残疾人1
人,婴幼儿人.
5.党员人数:26人
6.村委情况:村长:张贵仓书记:祁生邦.会计:李增友.
村医:董占邦.妇联:祁彩莲。
有小卖部1 个。
7.全民经济来源:主要以外出务工和畜牧业收入为主。
8.人均收入:3600 元。
9.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70%,全村外出
务工人员有200人。
二.基础建设:
1.村委办公楼布局:党员活动室,村委会计室,两委办公室,图
书阅览室,医务室,小卖部。
2.村内道路硬化:已硬化,水电路齐全。
3.健康教育场地:有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康宣传栏。
三.村卫生室建设:
面积:40m2,,村医一名,学历:中专.职称:医师,业务水平强。
服务项目:健康咨询、医疗诊断、计划免疫、公共卫生服务等。
四.学校:幼儿班。
五.禽畜圈养率、危房改造率、改水改厕情况:
禽畜圈养率100%、危房改造率45%、改水改厕已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及卫生厕所已建成。
六.疾病情况:
1、上呼吸道感染:150人
2、35岁以上高血压:56人。
3、慢阻肺:33 人。
4、胆囊炎:28人。
5、妇科疾病:26 人。
6、风湿性关节炎:12 人。
7、胆结石:8人。
8、消化性溃疡:6 人。
9、冠心病:5人。
10、胃肠炎:4 人。
七、文体娱乐:
村委会每年定期举行“三八”妇女节文艺演出,篮球、象棋、踢毽子、拔河比赛等娱乐活动。
报告人:柴生明
2012年3月15日
寺寨乡长岭村健康示范村调查报告根据2012年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活动计划,经调查长岭村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总人口:521人,户数:129户。
2.男女比例:男性320人,女性201人.
3.年龄段分布:18岁以下95 人,18岁至35岁150 人,36
岁至60 岁226人,60 岁以上50人.
4.特殊人群:育龄妇女144人,65岁以上老年人42人,残疾
人16人,婴幼儿12 人.
5.党员人数:19 人
6.村委情况:村长:孟宗珍书记:黄启德会计:祁银善村医:
田文录.妇联:马青玲。
有小卖部2个。
7.全民经济来源:主要以外出务工和畜牧业收入为主。
8.人均收入:3370元。
9.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70%,全村外出
务工人员有129人。
二、基础建设:
1、村委办公楼布局:党员活动室,村委会计室,两委办公室,图
书阅览室,医务室,小卖部。
2、村内道路硬化:已硬化,水电路齐全。
3、健康教育场地:有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康宣传栏。
三、村卫生室建设:
面积:40m2,,村医一名,学历:初中.职称:医师,业务水平强。
服务项目:健康咨询、医疗诊断、计划免疫、公共卫生等。
四、学校:幼儿班
五、禽畜圈养率、危房改造率、改水改厕情况:
禽畜圈养率100%、危房改造率70%、改水改厕已建设。
六、疾病情况:
1、上呼吸道感染:130人
2、风湿性关节炎:100人。
3、消化性溃疡:80 人。
4、慢性支气管炎:67人
5、35岁以上高血压:63人。
6、妇科疾病:60 人。
7、慢阻肺:32人8、胆囊炎、胆结石:31人。
9、胃肠炎:12人。
10、糖尿病:5人
七、.文体娱乐:
村委会每年定期举行“三八”妇女节文艺汇演,篮球、象棋、踢毽子、拔河比赛等文体活动并由村委组织社员外出考察学习。
报告人:柴生明
2012年3月15日
寺寨乡阳坡湾村健康示范村调查报告根据2012年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活动计划,经调查阳坡湾村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总人口:653人
2、男女比例:男性350人,女性303人.
3、年龄段分布:18岁以下130人,18岁至35岁人,36岁
至60 岁人,60 岁以上人.
4、特殊人群:育龄妇女93人,65岁以上老年人44 人,残
疾10人,婴幼儿7 人.
5、党员人数:23 人
6、村委情况:村长:谈文书记:张生胜会计:方青兰村
医:史绍英.妇联:李青。
有小卖部2个。
7、全民经济来源:主要以外出务工和畜牧业收入为主。
8、人均收入:2700 元。
9、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70%,全村外
出务工人员有100人。
二、基础建设:
1、村委办公楼布局:党员活动室,村委会计室,两委办公室,图
书阅览室,医务室,小卖部。
2、村内道路硬化:已硬化,水电路齐全。
3、健身场地:约400 m2
4、健康教育场地:有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康宣传栏。
三、村卫生室建设:
面积:40m2,,村医一名,学历:中专.职称:医师,业务水平强。
服务项目:健康咨询、医疗诊断、计划免疫、公共卫生等。
四、学校:幼儿班
五、禽畜圈养率、危房改造率、改水改厕情况:
禽畜圈养率100%、危房改造率50%、改水改厕已建设。
六、疾病情况:
1、35岁以上高血压:54人。
2、妇科疾病:40 人。
3、慢性支气管炎:38人
4、胆囊炎32人。
5、慢性胃炎30人。
6、冠心病:20 人。
7、风湿性关节炎:12 人。
8、胃肠炎:6 人。
.
9、胆结石:5 人。
10.糖尿病:4 人。
七、文体娱乐:
村委会每年定期举行“三八”妇女节文艺表演,篮球、象棋、拔河比赛等娱乐活动。
部分活动还受到乡党委的表彰。
报告人:柴生明
201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