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钢3号高炉炉凉的处理和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9.92 KB
- 文档页数:3
高炉车间炉温大凉事故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意见一、事故经过3月7日白班接班后,炉前工发现铁口护板上方缝隙冒水、气泡和蒸汽,炉外工长于林发立即组织看水工张元元、马斌强检漏,首先从风口检查,发现14#风口漏水,而且确定无疑,随即控制水压至不断水为为止。
其次,看水工张元元、马斌强从铁口上方冷却壁开始检漏,没有发现漏水(点火检漏),然后,停炉外冷却水检查炉壳及外冷水箱。
停外冷水后发现1#风口上方炉壳破裂一条缝(上下缝,长度1.5米左右),而且此缝是1月25日检修时焊接并用钢板筋加固的。
两项措施采取后,铁口护板上方缝隙冒水、气泡和蒸气现象有明显好转,但没有完全消失。
发现漏水时,炉内工长莫喜周即和生产部门及相关使用煤气单位联系,说明情况准备休风,但因为请示环保部门后态度坚决,不准休风,而定在当天晚上8点联系后休风。
至18:24分铁口上方从开缝破裂处跑火,当班炉内工长翟云海减风转休风。
炉顶点火后,迅速组织维修工焊缝,炉前工更换14#风口小套及3#风口小套。
卸下14#风口后,发现下沿裂开缝隙长度6厘米,宽度1厘米,并且有洞,说明14#风口漏水严重。
卸下3#风口后,发现从中套上方漏水大,而且着火后火苗很长,经检查中套不漏,又检查上方左右冷却壁,但因冷却壁进水阀门都不能完全关闭,甚至有个别阀门不会活动,车间从仓库领取阀门更换后,看水工张元元、赵存玉、栗文学检查不是冷却壁,确认是水箱(5层第6、7、8块水箱)后,因火苗大,放水的阀门关不了,待水箱中的水消耗完时火苗才明显减弱,时间跨度从19:20至23:00。
待更换完风口后,3月8日0:13分送风,0:40开铁口时,铁口里面有潮气、而且黑,几次点不着氧气管,铁口打开后,反流出少量渣铁后大喷,堵铁口。
清理主沟渣铁后30分钟再开时,铁口只有红火苗,直至17:15休风当大凉事故处理。
3月8日车间安排夜班马合军、常贵林,白班吴万民、张元元、马斌强等继续用点火法检漏,没有漏水。
但17:25休风后,从9#—14#风口小套内都有不同程度的滴水,12#风口较为明显有水流出。
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之高炉炉凉的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背景高炉作为冶金企业的核心设备,一旦发生事故或故障,可能造成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设备设施的损坏。
为了防范和应对高炉炉凉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的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保障高炉炉凉期间人员的安全、设备设施的完好,并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降低事故损失,并恢复生产正常。
三、应急预案的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高炉炉凉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火灾、气体泄漏、电力故障等。
四、应急组织和指挥部1.应急组织:本应急预案设立一级应急组织,由高炉厂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每人分管重要职能。
五、应急预案的程序1.报警:一旦发现高炉炉凉的紧急情况,应立即报警。
2.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迅速成立应急小组,组织人员赶赴现场,了解事故情况。
3.事故评估:在掌握事故情况后,应急小组进行事故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相应决策。
4.人员疏散:对于需要疏散的人员,应急小组根据疏散预案进行指挥和组织,确保人员安全迅速疏散到指定地点。
5.设备设施保护:应急小组组织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设备设施的完好,避免损坏故障扩大。
6.情况报告:应急小组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事故情况和处置进展,以便做出进一步决策。
7.事故处置:应急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和处置目标,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人员进行处置。
8.事后总结:事故处置结束后,应急指挥部进行事后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处置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措施。
六、应急培训和演练为了提高应急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处置能力,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
培训内容包括高炉炉凉应急预案的熟悉和操作程序的掌握,演练形式包括实地演练和桌面演练。
七、应急预案的更新和评估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和评估,确保预案的及时性和适用性。
对于预案的更新,应急指挥部要负责落实,确保更新后的预案及时推广到位。
以上是高炉炉凉的应急预案,目的是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
高炉开炉炉凉的原因分析高炉开炉是一代炉龄的开始,开炉的成败对开炉后的生产及之后炉况的走势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代炉龄通常都在十几年以上,这样算来,很多高炉操作者可能工作一辈子也难能遇到几次开炉的机会,这也使得积累开炉经验成为一个难得的机遇,不过随着现代环保形势的严峻,高炉停限产的限制以及高炉换代升级加速,高炉停开炉的机会增多,也为高炉操作者提供了较多积累开炉经验的经历。
通常情况下,开炉都是一件慎重的事情,从开炉料的计算、炉缸的填充方式、点火的方式以及开炉操作等都会受到相关领导甚至全员的重视,所以即使某些方面考虑欠佳,有些小波折,一般也都能顺利开炉并快速达产,网络上也常见有关高炉顺利开炉达产的相关论文,然而,对于开炉失败,开炉炉凉甚至直接冻结的案例却鲜有报道,总结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更能让人快速成熟。
一定意义上说,成功的经验可能千篇一律,失败的教训却各有不同。
虽然,极少有开炉失败的报道,然而据笔者了解,开炉失败的案例却确确实实的存在,而且并不鲜见,总结失败的原因,不外呼以下一些原因。
1、设备因素造成频繁减慢风甚至休风。
通常开炉之前要求各相关工序进行单独试车、联合试车,以确保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既使这样,仍然难保在开炉运行过程中设备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新建高炉,更容易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使高炉不得不减风慢风甚至休风,极容易导致炉凉,开炉失败。
常见的如开炉送风后,不能正常上料,炉顶布料失控,高炉本体或管道跑漏风严重,风机故障等。
2、组织管理不力影响开炉。
开炉工作,需要多工序多工种配合作业,有效的组织管理是顺利开炉的基础,组织管理不力,影响开炉进程甚至导致开炉失败的也屡见不鲜,常见的如原燃料组织不到位,人员不到位,影响开炉进程,安全组织不到位,开炉过程中出现大范围煤气中毒或其它较大事故等,影响开炉进程。
3、人员培训不到位。
高炉开炉是原料、卷称、热风等多工种联合作业的结果,任何一工种作业失误都会影响正常的开炉进程,高质量的在岗人员培训是保证正常操作的基础,特别对于新建企业,拥有一支高素质有经验的熟炼操作工、维修保养队伍,能够准确无误的按指令操作,迅速排除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故障,是顺利开炉的保障。
高炉炉凉的应急预案随着钢铁工业的持续发展,高炉作为钢铁生产的核心设备,其安全和稳定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难免遇到意外,比如高炉炉衬磨损加剧、窑喉局部塌落等造成高炉炉冷问题,这时候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以防止高炉出现严重事故。
为此,高炉炉凉的应急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应急预案概述高炉炉凉的应急预案是一份详细的措施文件,它规定了在高炉出现炉冷问题时可采取的措施,包括人员组织、物资准备、任务分工、应急处置等方面。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和灵活性。
二、应急预案内容1.责任人高炉炉凉的应急预案应明确责任人,包括任务指挥人员、技术专家、机械维修人员等。
他们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制定炉冷应急预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好指挥和协调。
2.条件要求制定高炉炉凉的应急预案还应明确应急物资、设备的准备情况,需要保证有足够的、适当的物资和设备来应对不同情况的出现。
同时,还要建立起应急联系机制,确保和外界的及时沟通和信息交流。
3.组织措施组织措施是高炉炉冷应急预案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任务分工、人员调配、场地准备、联络处置等。
在实际应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组织措施。
4.处理流程高炉炉凉应急预案中的处理流程,是指在高炉炉冷出现之后,应进行哪些具体的处理措施。
处理流程应包括清理、检查、修补等环节,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应急预案中的流程进行处理。
5.应急预案的完善高炉炉凉应急预案的完善与改进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全员的应急意识,以防止因为高炉故障而导致生命财产损失的出现。
三、应急预案实施1.开展应急演练在制定好炉冷应急预案之后,要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在演练过程中,要强化现场指挥、协调、调度和处置的实际情况,使工作人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掌握状况和采取应对措施。
2.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当发生高炉炉冷时,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以减轻可能发生的事故,所以应提高应急反应的速度。
高炉炉凉的应急预案背景高炉是炼钢厂的主要设备,是将生铁和废钢经过高温燃烧得到钢铁的关键设备。
但是,高炉也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设备,若高炉出现炉内冷却,便会对生产造成影响,甚至会引发意外事故。
因此,建立有效的高炉炉凉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应急预案一、炉凉原因的识别高炉炉凉是指高炉温度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在高炉操作中,应注意常见的高炉炉凉原因,例如:•原料不足:高炉内太少的原料能导致过多空气流入高炉,从而造成高炉温度下降。
•冷却水不足:温度过高的高炉需要大量冷却水来保持其温度,如果冷却水不足就会导致炉温下降。
•延长吹炼时间:若吹炼时间延长,将会使高炉产生自发性冷却,将会导致高炉温度下降。
因此,当高炉出现炉内冷却时,操作人员需要快速的定位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处理措施一旦检测到高炉出现炉内冷却现象,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处理,避免出现连锁反应。
•首先要立即停风停料。
关闭高炉供料系统和工业气体供应系统,并立即停风,避免空气进入高炉,影响进一步的处理。
•对高炉进行水冷快速冷却。
应该尽快向高炉内涂抹大量的水,以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减轻其热荷载。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冷却水的数量不能过多,否则会产生雾气,影响操作人员的视线。
•通过增加燃料、吸附剂、适当地增加吹炼时间,增加空气量等手段,使高炉恢复正常生产温度。
三、如何防范高炉炉凉应该在正常生产管理中,注重高炉炉况的检测。
另外,进行正常的预防工作也是防范高炉炉凉的关键所在,如:•加强原料储备,确保原料不断断供应,防止原料短缺所产生的风险;•充分利用高炉温度和高炉压力的趋势预报,充分了解高炉发生炉凉的风险,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定期检修冷却水系统,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对炉料进行科学配制,保证工业气体和燃料的合理使用。
总结在高炉炉凉的应急处理中,灵敏的反应速度和正确有效的操作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加强预防工作和进行规范管理也是重要的手段,以防止高炉炉凉带来的重大事故。
谈谈高炉冷却的作用与方法摘要:高炉炼铁生产是冶金(钢铁)工业最主要的环节,高炉冶炼是把铁矿石还原成生铁的连续生产过程。
高炉用的冷却介质有:水、风、汽水混合物等。
最普遍用的是水。
冷却设备有冷却壁,冷却水箱等。
冷却壁是高炉内衬的重要水冷件。
安装在高炉的炉身、炉腰、炉腹、炉缸等部位,不但承受高温。
还承受炉料的磨损、熔渣的侵蚀和煤气流的冲刷,必须具备良好的热强度、耐热冲击、抗急冷急热等综合性能。
冷却水箱也叫冷却板,是埋设在高炉衬砖之内的冷却器。
关键词:冷却介质冷却壁冷却水箱0 前言高炉冷却的目的在于增大炉衬内的温度梯度,致使1150℃等温面远离高炉炉壳,从而保护某些金属结构和混凝土构件,使之不失去强度。
使炉衬凝成渣皮,保护甚至代替炉衬工作,从而获得合理的炉型,延长炉衬工作能力和高炉使用寿命。
高炉冷却是形成保护性渣皮、铁壳、石墨层的重要条件。
高炉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风、汽水混合物。
根据高炉各部位工作条件,炉缸、炉底的冷却目的主要是使铁水凝固的1150℃等温面远离炉壳,防止炉底、炉缸被渣铁水烧漏。
而炉身冷却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合理的操作炉型和保护炉壳。
1 冷却介质高炉用的冷却介质有:水、风、汽水混合物等。
最普遍的是水,它热效率高,热容量大,便于运送,成本便宜。
风比水导热性差,在热流强度大时冷却器易过热,故多用在冷却强度不太大的地方。
使用风冷的成本比水贵,但安全可靠,故高炉炉底多用空气冷却。
用汽水混合物冷却的优点是,气化潜热较大,可以大量节省水,又可回收抵押蒸汽,在高炉上正在大量使用。
水冷设备有喷水冷却,冷却壁和冷却水箱等专用冷却设备,也有风口、渣口、热风阀等专用设备的冷却。
(1)高炉冷却对水质的要求为:不含有机械杂质、悬浮物不超过200毫克/升,暂时硬度不超过10°(德国度)。
(2)水的硬度:天然水中含有钙、镁、盐类等水垢生成物的含量。
一般重碳酸盐、氯化物和硫酸盐等,构成了水中的硬度。
一、暂时硬度:就是指水中含有重碳酸盐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