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县七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西半球的国家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能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美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点。
3、通过读图能说出农业带的名称、空间位置,能综合分析美国是怎样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及主要气候类型。
6、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二、预习要点1、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2、了解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3、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4、归纳巴西的自然环境。
5、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
三、课上自测1. 美国国土跨两个大洲,它们是()A.北美洲和大洋洲B.北美洲和亚洲C.北美洲和南美洲D.北美洲和欧洲2. 美国地跨五带中的()A.热带、北温带、北寒带B.热带、南温带、北温带C.热带、南温带、南寒带D.南温带、北温带、北寒带3. 全球都希望巴西能保护好其境内的热带雨林。
关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错误的是()A.为全球提供新鲜的空气B.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C.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D.减少火山、地震的发生4.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的主要问题是()①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多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人口急剧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5.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一度出现雨林被大规模砍伐的现象。
对此当地居民观点正确的是()A.居民甲:大规模砍伐雨林势必会破坏生态环境B.居民乙:大规模砍树可以增加耕地和牧场C.居民丙:大量砍伐树木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解决就业D.居民丁:珍贵树木必须保护,其他的就可以大量砍伐考查目的: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有效保护措施。
6. 下列关于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热量资源丰富,降水充沛D.劳动力资源多,工资水平低7、有关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本土跨温带和热带B.美国耕地面积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C.亚马孙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了良好条件D.美国的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极为贫乏探究案要点一:民族大熔炉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导致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移民,其中,在美国的华人和华侨约有400万人,且分布广泛。
课题:第九章复习主备人课型新授课验收结果:合格/需完善时间年月日分管领导课时1课时第 17周第1课时总第 30课时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识记美国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分析主要农业带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4、识记美国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
5、5、了解巴西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过程以及民族构成.6、了解巴西是发展中的大国。
7、理解亚马孙雨林的作用。
8、了解亚马孙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后果及保护森林的措施。
9、理解巴西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重点难点1、美国经济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三大地形区,主要气候类型在图上填注)。
美国主要城市职能,美国工农业的地位。
2、巴西地形与气候的分布,巴西的热带雨林问题,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引导学生复习回顾这一章的主要国家让学生思考:1.美国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优越?.美国三大地形区分别是:西部高山区,指科迪勒拉山系北段,主要由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等几条平行并列的山脉组成;中部平原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南部有密西西比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等低缓的山地。
密西西比河为仅流经美国境内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完全位于美国境内。
2. 美国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特点有哪些?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主要有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是发展最早的工业区,工业城市有纽约、华盛顿、芝加哥等;南部工业区,工业城市有休斯敦等;西部工业区,工业城市有旧金山(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的电子工业中心)和洛杉矶等。
同时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3.巴西经济有何特点?东南部有丰富的铁矿石,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最大的铁矿山。
因此,巴西的重工业主要分布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区。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导学1 第一节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区专业化学习目标:1、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2、学会描述美国的海陆位置、所跨温度带、河湖、地形及其分布。
3、利用地图说明美国农业带(区)的分布及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自学自测:1、从美国的居民来源看,既有来自欧洲的白种人,又有来自非洲的黑种人,还有来自亚洲的黄种人以及其它族裔,所以,美国是一个国家。
2、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但今天美国的种族构成是一个以(人种)为主的社会。
3、美国的华人和华侨约有160万人,分布比较广泛,在、纽约和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
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
活动一:请认真阅读教材P82图9.4和七下地理图册P46图回答:1、美国本土位于北温带,位于热带的是州,寒带的是州。
2、美国西临洋,东临洋,南临湾。
3、美国北邻国,南邻国。
4、美国西部是山系,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脉。
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分布,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5、位于美国与之间的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全部位于美国的是湖,纵贯美国南北的河是世界第四长河。
活动二:请阅读教材P84图9.8后回答问题:美国的降水主要来自洋,原因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来自洋的湿润气流,所以美国的降水自东向西愈来愈。
活动三:请阅读教材P83课文及P85图9.9,回答问题:1、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
2、美国的农业生产分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小麦区、带、带、带等主要农业带。
3、美国乳畜带位置偏北,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同时,这里和分布密集,因此畜牧业发达。
展示交流:快给自己一次精彩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互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目标自测:细心高效的你,赶紧行动起来盘点收获之旅的果实吧。
1、读图9.1,回答下列问题:(1)邻国:A , B(2)海洋:C 洋, D 洋,E 湾(3)农业带:F ,H 带(4)地形: M 山脉, N 山脉(5)湖泊 G 。
七年级地理《第九章第一节美国》导学案(第一课时)主备人:时间: 2014 .5.9 审核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抓住关键词,走好成功第一步1、读图说出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的特点及其原因。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湖特点,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学习指导】通读教材P74-79,根据导学案进行知识梳理,用红笔在书上勾画重要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梳理知识、学会自学——我独思,我收获学习任务一: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真观察图9.1和图9.6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领土组成)1、美国在________(东/西)半球,领土由美国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_____________州和太平洋中的_____________州三部分组成。
所以美国是个地跨________、________两大洲的国家。
2、从纬度位置看:美国地跨、、三个温度带;本土绝大部分位于带。
3、从海陆位置看:美国东临洋,西临洋,南临湾。
北邻(国家),西南邻(国家)。
学习任务二:民族大熔炉读课本74-75页课文和图9.4:1、2010年,美国总人口____亿,是世界第_____人口大国。
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__________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2、美国原住民是___________,是________种人;主要居民是_______ 人种,主要来自________洲;黑种人主要来自________洲;黄种人主要来自________洲。
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期的融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____________ 民族,通用_____语。
3、美国的华人和华侨分布比较广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中华特色的“_________街”。
山东省广饶县七年级地理下册9.1 美国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广饶县七年级地理下册9.1 美国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广饶县七年级地理下册9.1 美国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美国(2)课题美国(2)课型预习展示课执笔人审核人校区审核学习时间第周第导学稿教师寄语认真做事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把事做好学习目标1、对照地图找出美国的主要工业区和主要城市,并认识在现代社会中高薪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发展起的作用.2、知道美国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已经对全球造成严重影响.教学重点美国发展高薪技术产业的意义教学难点美国发展高薪技术产业的意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生自主活动材料一、认定目标,预习感知1、美国拥有完整的,生产,技术,是世界上国家.2、美国工业分布, 历史悠久,是也是世界的工业区。
3、美国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20世纪70年代,以产业、产业、产业等为代表的兴起。
5、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形成众多的.位于东南的“",是美国兴起、规模的中心,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而得名.6、是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的高新技术产业.1、美国在半球,领土由美国本土、位于太平洋上的群岛,北美洲的西北的三部分组成。
2、美国主体东临洋、西临洋、北邻(国家)、南邻(国家)。
3、美国人口亿,是世界第人口大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章末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章末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章末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能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美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点。
3、通过读图能说出农业带的名称、空间位置,能综合分析美国是怎样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及主要气候类型。
6、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二、预习要点1、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2、了解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3、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4、归纳巴西的自然环境。
5、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
三、课上自测1. 美国国土跨两个大洲,它们是()A。
北美洲和大洋洲 B.北美洲和亚洲C.北美洲和南美洲D.北美洲和欧洲2。
美国地跨五带中的( )A。
热带、北温带、北寒带B。
热带、南温带、北温带C.热带、南温带、南寒带D。
南温带、北温带、北寒带3. 全球都希望巴西能保护好其境内的热带雨林.关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错误的是()A.为全球提供新鲜的空气B.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C.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D.减少火山、地震的发生4.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①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多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人口急剧增加A。
西半球的国家竞业园学校学导设计方案姓名课题课型时间第九章问题拓展课学导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美国的人种构成、工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等知识,使学生学会从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等方面来分析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二、能力目标:结合课本提供的相应数据、插图,引导学生认识美国经济水平,农业与工业发展特点。
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气候图、农矿产工业图等,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和工农业分布等。
三、情感目标:了解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优越的自然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达的工业生产、雄厚的农业基础相互支持而形成的一个有整体,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借鉴经验。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学导重点及方法重难点及突破:重点:认识美国、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认识美国、巴西人种的构成;了解美国、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
难点:美国高新技术发展的特点、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读“巴西地形、资源、主要城市分布图”,找出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和巴西高原等地理事物,分析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征,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
热带雨林与环境重点在于全球观、环境观、价值观的形成培养过程。
通过活动知道全球热带雨林的分布,巴西热带雨林的地位,热带雨林的作用,巴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雨林的开发、破坏情况以及人类对热带雨林的破坏所产生的关注,正确引导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环境观,意识到自己作为地球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尤其是在讨论中每位学生都有参与过程、体验过程、学习过程、价值观和环境观的形成过程。
问题预设1.美国的位置及领土组成是?2.美国的地形特点是?其主要地形区是如何分布的?3.美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分别是?4.美国的农业有何特点?乳畜带的形成条件是?5.美国的三大工业区及其工业中心分别是?6.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对我国有什么发展经验?7.小明想去巴西旅游,但是不知道巴西的位置及范围,你能告诉他吗?8.小强在读图时发现巴西有平原和高原,你能指图说出巴西的地形特点、主要地形区及所属的气候类型吗?9.有人说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你能简要分析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吗?10.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其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工业中心是?哪些农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哪些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11.巴西热带雨林的保护已经引起很多国家的重视,为什么?对此巴西政府采取了什么保护措施?结合89页“活动题”,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教材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的内容,这一章是区域地理中学习国家的最后一章,应该是学习国家方法的总结和应用。
教材中通过对美国突出特征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特征,了解分析国家自然条件应从哪些要素入手,并注重评价这些要素对国家农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分析美国的自然条件(纬度位置、地形、降水和河流湖泊)与农业专业化、机械化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中应重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国家自然地理的基本方法,如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国家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等方面特点的方法,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读图、分析、归纳和比较的能力,这对于本节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对于各自然要素特点的评价以及它们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还缺少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节学习中可通过图释导学、自主探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活学活用的能力。
【课标要求与学习目标】课标呈现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美国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学习目标1、能够通过查找地图确认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2、在美国农业分布图上说出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并能结合其自然条件分析每个农业带的成因。
3、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评价自然条件以及运用综合的方法分析问题。
教学方法图释导学、读图描图、识图析图、比较分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归纳总结、拓展提升【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分析美国自然条件,通过对比评价其自然条件的优劣;教学难点为:结合自然条件分析每个农业带的成因,理解美国农业专业化与机械化的特点和意义。
2019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年级七科目地理时间(第13 周)标题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中心发言人成员一、教材分析本章的重难点在于开发学生综合分析运用地图的能力,学习过程要引导学生灵活选图多层次多角度读图用图,通过小组交流分工协作,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二、学情分析本章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好奇心强,但不稳定。
因此,在教学中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习本节章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过第七章的日本、东南亚等区域地理知识,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了解,且具备基本读图和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初一学生的阅历浅、知识面较狭窄等因素,看问题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美国,巴西的人种构成与民族2、说说美国,巴西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临国位置。
3、美国,巴西的农业发展4、巴西热带雨林危机5 、巴西热带雨林危机一个地区对当地和世界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理解一个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带来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通过各种地图(地形图、气温与降水量图、河流流量图、各景观图),收集、比较、归纳各地区与国家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2)运用已学过的气候、地形、植被、农业生产等知识,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以及人文地理特征受自然环境影响这一基本地理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应对措施和思路教学重点美国、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充分借用媒体资源,问题设置合理,注重趣味性与知识性结合教学难点美国的农业地区专业化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五、课时安排4课时六、知识结构七、其它补充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