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4
7.2 东南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南亚位置、范围、主要国家2.了解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了解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特点4.了解东南亚地形与人口分布特点二、学习任务1、合作探究主题1——“十字路口”的位置【小组抢答】你能说出东南亚有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吗?【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十字路口”的位置——任务1中回答。
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2、合作探究主题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学生抢答】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以什么为主?【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任务2中回答①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 。
(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历史悠久)②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上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的最大产地。
3、合作探究主题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任务3中回答1.(1)找出以下中南半岛主要河流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2)这些河流流向的共同特点(3)这些河流的上游发源于什么地方2.(1)找出城市河内、万象、金边、曼谷、仰光。
(2)这些城市位于哪些河流沿岸(3)这些城市分别是哪些国家首都4、知识小结: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合作探究主题4——东南亚的旅游业【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东南亚的旅游业——任务4中回答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6.课堂小结三、课后自主应用完成《7.2东南亚自主检测》。
第二节东南亚(1)一、自学内容:“十字路口的位置”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26 —30页)二、学习目标:1、记住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记住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记住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三、重点1、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四、自学过程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我们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的?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一)自学12页“十字路口的位置”部分内容1 .读图7.17 “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7.18 “东南亚的地形”,东南亚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禾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部分。
2、读图7.18 “东南亚的地形”,重要的地理位置。
①东南亚的纬度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之间,地处___________ 带。
②东南亚地处_______ 洲与________ 洲、_________ 洋与_________ 洋之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完成2 8页活动1。
4、读图7.19 “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及左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马六甲海峡位于_____________ 半岛和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是从____________ 、 ________ 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洋和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二)自学12页“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部分内容1、读7页图6 . 9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①图7.25 “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东南亚》导学案(第1课时)教师寄语:认真做事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把事做好。
【学习目标】一、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二、对照把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点;明白得气候对本地农业生产的阻碍。
学习重点: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学习难点:对照把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点;明白得气候对本地农业生产的阻碍。
教学进程:【自主完成】(一)位置、范围认真阅读讲义,自主完成以下内容:一、在上图中填注:赤道、北回归线、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二、东南亚位于亚洲,包括和两大部份。
3、东南亚处在洲与洲、洋和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便利海上通道。
(二)地形、河流一、对照“东南亚地形图”,找出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大河,在图顶用红笔描出,判定它们的流向和注入海洋。
2、归纳总结:中南半岛的地形是北南,地形呈山河、散布的特点。
3、马来群岛是地形,多,山岭、平原。
有“火山国”之称的国家是。
(三)气候与农业1、东南亚要紧位于在30°N至10°S之间,因此大部份地域属于带。
由于降水的不同,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别离形成了和两种气候类型。
二、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农作物一样在季播种、季收成。
在马来群岛上,终年温雨,农作物能够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成。
3、别离用箭头“↙”和“↗”在上图中画出中南半岛盛行的两种风向。
【师生互动】1、运用以前学过的板块理论知识,分析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缘故。
2、比较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及特征河流特征【构建知识网络】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洲与洲、与之间的“十字路口”咽喉要道地形特点:、。
东南亚中南半岛气候与农业: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农作物在季播种,季收成河流特点:流程,上游,下游多。
【学习目标】1、了解东南亚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区域分析能力。
2、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
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学习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性特征。
热带气候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人口稠密、华人集中分布。
【学习难点】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和国际交往中的作用。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分布和区别。
城市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过程设计(第1 课时)授课时间·········································································【导入新课】【自主学习】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结合图7.19图7.20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
第八章第一节河山相间与城市散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域基础知识:1、认识东南亚的地形特色2、认识东南亚人口散布的特色,认识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华作出的贡献学3、认识东南亚丰富的旅行资源和发达的旅行业。
习智能的培育:1、经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剖析东南亚的地形特色,提升学生的读图和剖析图目的能力并进一步培育学生剖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标2、培育学生采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质的能力思想教育:联合中南半岛地形特色,剖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散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的一般散布规律。
要点学习要点:东南亚的地形特色难点学习难点: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散布的影响。
学法经过读图进行概括总结和商讨有关知识。
指导学习东南亚地图、景观图片准备课时1 课时区分教案导案第一课时十字路口的地点热带天气与农业新课引领课前预知 ----- 我自信我能行1、提示学生用简洁的语言1、交流自己知道的东南亚的有关知识2、各个国家的旅行胜地合作研究2、假如去东南亚旅行想看什么?合作研究 -----我参加我快乐1、就近取材,让课题的引入切近学生身旁的生活实质,和睦师生关系。
1、旅行胜地你知道新、马、泰位于亚洲的哪个地域?2、读图:请同学们在地图大将主要的河流找出来,想一想河流与山脉的散布有何特色3、各小组议论:这样的地形条件有如何的利处?4、指导学生读《东南亚地形图》后问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对比较,地形有什么差别?5.各小组议论:为何马来群岛多火山? 6、各小组议论:火山给人类带来哪些害和利?2、 1)学生读图剖析、交流合作在河流与河流之间,多是山脉和高原,用?我们的手就能够形象的表示出中南半岛的地形 ---- 河山相间,纵列散布。
3、各小组议论解决储藏丰富的水利资源,下游能够形成肥饶的平原。
所以成为东南亚人口浓密的地域,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国都主要多散布在大河的沿岸。
7、各小组议论:人们为何称马六甲海峡是交流亚洲与大洋州、4、相同多山,但大河极少,一般河流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短小,平原少,地形曲折,并且多火山。
班级小组姓名第二节东南亚【学习目标】知道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能说出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初步学会利用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征;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及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知道东南亚地区是华人华侨的集中地。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地区的地形特点;热带气候影响下的东南亚农业; 东南亚地区华人分布集中2.难点:东南亚地区的地形特点;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导学流程】一.导:1.导入:复习: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气候特点,亚洲的范围和分区。
2.导学:在自读教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画出并识记你认为的重要的内容。
充分运用地图;要善于与同学交流,在互助互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学:(一)范围、位置、读课本p11页“东南亚地形图”、p13页马六甲海峡航线图和相关文字,归纳:1.东南亚范围:,包括和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就是因为在_______的南部而得名。
2.东南亚海陆位置:亚洲的__________部,临太平洋、印度洋。
3.东南亚交通位置:地处亚洲与洲、洋与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从、向东航行到太平洋西岸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洋与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4..东南亚的纬度位置:东南亚主要位于30°N至10°S之间,因此大部分地区属于带。
(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河流在地图册p12页“东南亚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河流,并用红笔描出,判断它们的流向和注入海洋;找到长山山脉、若开山脉并用黑笔在图上圈出,归纳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及河流特征。
(1.)中南半岛的地势是北南,地形呈山河 __ 、 _______分布。
结合课本p11页图、文,归纳马来群岛的地形地势地质特征:(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山地、丘陵,地势中间高、四周低,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活动频繁,原因是地处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__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 东南亚 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根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2、分析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3、了解东南亚的人口构成情况,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重 点:中南半岛主要河流、城市,中南半岛地形特点。
难 点:河流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
知识点链接亚洲的地势_____高,_____低。
(思考: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呢?) 知识点三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1、地形地势特点 阅读P26,读图7.28-7.30,完成1-2填充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中南半岛的河流名称源地 注入海洋 共 同 特 征 伊洛瓦底江中国 印度洋 自___向___流。
上游流经山区,在山谷中穿行,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平稳,利于航运。
萨尔温江中国 印度洋 湄南河泰国 太平洋 湄公河中国 太平洋 红 河 中国 太平洋 3、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 思考后填充⑴ 分布特点: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_____沿岸及河口_______。
⑵ 形成原因:这些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_____,土壤_____,有河流流经,易于_____,交通_____,河流是这些城市建立和发展的生命线。
经过长期开发,已经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和城市密集的重要地区。
活动 以中南半岛为例,认识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⑴ 完成P27表格⑵ 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
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建设用地 弊端:河流水患→经济损失 水运通道→便于_____ 污水排放→环境_____ 淡水资源→生产、_____ 过度取水→水源_____ 河流落差→_____资源 我还想到了?知识点四热带旅游胜地读P28-29页、图7.31,完成填充1、自然旅游资源:东南亚自然风光充满____(温度带)气息。
课题7—2 东南亚主备孙元金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东南亚的范围、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主要物产及分布。
【预习导学】(自学教材P26—30)知识点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位置范围:东南亚位于亚洲,包括和。
2、重要的地理位置:①“十字路口”——地处洲和洲、洋和洋之间的交通十字路口;②马六甲海峡——海峡是十字路口的咽喉,该海峡介于半岛和岛之间。
它是从、向东航行到、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和的重要海上通道。
知识点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有分布在________半岛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群岛的________气候。
农业生产以________为特色。
2、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3、填表:热带作物及其产地主要出产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尼主要物产组长检查:①完成:②未做完:【图释导学】学习笔记[设问引入]:你听过“南洋”一词吗?活动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用彩笔在下图描出赤道和北回归线,分析东南亚的纬度位置(高中低纬),跨半球,大部位于五带中的带;②海陆位置——分析东南亚的海陆位置的特点:位于洲东南部,东临洋,西临洋。
南与洲为邻。
在下图中标注:太平洋、印度洋、南海、马六甲海峡、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2、思考:试分析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3、东南亚的国家中唯一的内陆国是:,与中国相邻的是和、和。
活动二:热带气候1、完成《地理填充图册》P10 第二题2、完成课本P30 活动3活动三:热带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完成《地理填充图册》P10 第三题【达标反馈】1、东南亚位于____洲与____洲、________洋与__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________海峡是该路口的咽喉。
东南亚在范围上包括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群岛两部分。
2、“泰国黑米、香米……”这些稻米相信大家都尝过,它们以其优良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东南亚【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了解农作物的分布特点。
3.根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并能说明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东南亚相关地理知识的学习,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难点:学会运用资料分析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
【自主学习】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_______,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
就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与我国山水相连;在中南半岛的东南方,有大小岛屿个,我们习惯上叫它南洋群岛。
2.东南亚位于_____洲与_______洲、_______洋与_______洋之间的“___________”上。
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__________和_________重要的海上通道。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_____带,以和气候为主,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于气候。
2. 东南亚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1.东南亚是海外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2.东南亚是近些年来旅游的一大热点地区,主要的旅游胜地有缅甸仰光的;印度尼西亚的;柬埔寨的;越南的;还有“花园城市”之称的。
【互动探究】活动一:探究、“十字路口”的位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活动。
材料一:新网2014年11月21日电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地质勘探局测定称,当地时间21日下午18点10分(北京时间18点10分),印度尼西亚马鲁古海域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为48千米。
印尼当局称,地震带来的震感强烈,但暂无伤亡报告。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导学案年级:教师:课题第二节东南亚(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了解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2..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结合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4.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重、难点重点: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中南半岛地形特点。
难点:东南亚两种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自主合作探究过程1.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扼守这“十字路口”的“咽喉”要道是()A.马六甲海峡B.土耳其海峡C.台湾海峡D.巴拿马运河2.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A.南沙群岛B.菲律宾群岛C.日本群岛D.马来群岛3.一艘运载粮食的货轮正在泰国的某港口装船外运,船上的货物最有可能是()A.小麦B.玉米C.稻米D.小米4.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是()A.老挝B.文莱C.泰国D.马来西亚5.在课本景观图上看到东南亚人民吃米饭,生产橡胶和棕油。
可以推测,东南亚农业生产的特色是()A.以水稻和温带水果为主B.以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C.以小麦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D.以小麦和温带水果为主6.“泰国黑米、香米”这些稻米相信大家都尝过,它们以其优良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不仅泰国,而且越南、缅甸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原因之一:这里有适宜水稻生长的( ) 的气候条件。
A.炎热干燥B.温和多雨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7.下列国家中与中国陆界相邻的是()A.越南、老挝、缅甸B.泰国、印度尼西亚C.泰国、柬埔寨D.菲律宾、新加坡归纳小结:读右图回答:(1)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主要位于_____半球______半球②海陆位置:位于_____洲东南部,南邻_____洲,东临_____洋,西临_____洋,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__________”,图中F__________海峡(位于B__________半岛和E__________岛之间)是咽喉要道,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第二节东南亚(1)
一、自学内容:“十字路口的位置”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26—30页)
二、学习目标:
1、记住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记住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记住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三、重点
1、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四、自学过程
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
我们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的?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一)自学12页“十字路口的位置”部分内容
1.读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7.18“东南亚的地形”,东南亚位
于,范围包括和两部分。
2、读图7.18“东南亚的地形”,重要的地理位置。
①东南亚的纬度大部分位于~之间,地处带。
②东南亚地处洲与洲、洋与洋之间的“”。
3、完成28页活动1。
4、读图7.19“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及左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马六甲海峡位于半岛和岛之间,是从、
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洋和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二)自学12页“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部分内容
1、读7页图6.9“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4、读①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②图7.26“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③说出以上两种气候的主要区别:
④读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的过程。
5、读图7.22、7.23、7.24和29页的阅读材料《橡胶和油棕》,填表:
五、建构知网
收获之窗-----我努力我充实
用2分钟的时间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然后简要写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十字路口的位置: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六、学效检测
第二节东南亚学效检测(1)
(一)选择题
1.东南亚位于( )
A.太平洋与南极洲之间
B.亚欧大陆与大洋洲之间
C.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D.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2.关于马六甲海峡,说法正确的是( )
A.介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B.介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C.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D.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3.马来西亚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为( )
A.油棕和天然橡胶
B.金鸡纳和油棕
C.椰子和金鸡纳
D.蕉麻和油棕
4.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C.炎热少雨
D.全年高温多雨
5.被誉为“千岛之国”的世界最大群岛国家是( )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
D.日本
6.世界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 )
A.印度尼西亚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泰国
7.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泰国
B.缅甸
C.越南
D.老挝
8.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主要农事活动的特点是( )
A.农作物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有收获
B.农作物在春季播种,夏季收获
C.农作物多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D.农作物秋季播种,第二年春季收获
(二)综合分析
读新加坡图,回答问题并填写下表:
(l)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南端,属________气候。
(2)新加坡西北部为著名的__________海峡,它既
是________亚和__________亚之间,又是__________
洋和__________洋之间的海上、空中交通要冲。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东南亚(2)
一、自学内容:“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和“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31—33)
二、学习目标:
1、记住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2、记住了解东南亚人口分布的特征,
3、记住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三、重点
1、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四、自学过程
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
我们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的?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一)自学31页“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部分内容
1、读图7.28:完成31页活动1。
2、河流与山脉的分布特征是。
3、这样的地形条件的好处是上游蕴藏丰富的,下游可以形成肥沃
的。
因此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
在。
4、完成32页活动2。
(二)自学32页“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部分内容
1、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黄种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读32页图7.29华人分别占到该国的和。
2、读32页阅读材料《外籍华人与华侨》回答:
华人是;华侨
是;他们对所在国和我国的经济建设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3、读图7.30,说出东南亚的旅游胜地
五、建构知网
收获之窗-----我努力我充实
用2分钟的时间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
第二节东南亚学效检测(2)
(一)填空题
1:东南亚在范围上包括______半岛和______群岛两大部分。
2:东南亚的内陆国是________,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国家是____ ___
3、东南亚位于_______洲与_______洲,_______洋与_______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二:选择题:
1.东南亚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自东向西依次为()
A.缅甸、老挝、越南
B.老挝、柬埔寨、越南
C.泰国、老挝、越南
D.越南、老挝、缅甸
2.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A.大山众多、平原少
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C.多平原、少山地
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
3.马来群岛地形特点是()
A.地形崎岖,山多
B.火山地震多
C.多长河,水资源丰富
D.平原广土壤肥沃
三:读图填空
1、读“东南亚图”回答:
(1)半岛、群岛:
A、___ _____
B、____ ____
(2)洋、海峡:
C、________ 洋
D、________洋
E、________海峡
(3)河流:
①________
②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