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指南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7.66 MB
- 文档页数:12
NPUAP压疮指南更新的解读压疮,也被称为压力性溃疡或褥疮,是一种由于长时间压力或摩擦导致的皮肤损伤。
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或者行动不便的病人,压疮的预防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NPUAP(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作为权威的压疮指南制定机构,近期更新了其压疮指南。
本文将对该指南更新进行解读。
新指南在定义和分类上做了明确的阐述。
压疮被定义为由于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导致的皮肤、皮下组织或肌肉的损伤。
这种损伤在压力释放后不会自行恢复,并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深度组织损伤。
同时,新指南对压疮的分类进行了更新,主要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每一期的压疮都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新指南强调了压疮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改变患者的体位,减轻局部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以及使用适当的减压设备等。
新指南还强调了对压疮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评估,以及对已经出现压疮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在治疗方法上,新指南推荐了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敷料、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等。
同时,新指南也强调了伤口保湿的重要性,以及避免使用不合适的敷料或药物。
新指南还对压疮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一些常见误区进行了澄清。
例如,频繁的翻身并不一定能够预防压疮,而按摩也并不能改善血液循环并预防压疮。
同时,新指南也强调了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在压疮治疗中的重要性。
NPUAP压疮指南的更新对于压疮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正确的理解和应用新的指南,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皮肤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加强对于压疮预防和治疗的知识普及,病患和家属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压疮的治疗过程。
我们应当认识到,压疮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医护人员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新的指南,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压疮研究的投入,进一步探索和理解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以便找到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压疮,也被称为压力性溃疡,是一种由于长时间受压而引起的皮肤损伤。
压力性损伤指南解读及各期压力性损伤的处理压力性损伤,这个听起来有些专业的名词,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对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人群来说,更是需要格外关注。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处理压力性损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相关的指南,并掌握各期压力性损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压力性损伤。
简单来说,压力性损伤就是由于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从而引起的皮肤破损、溃疡甚至坏死。
常见的受压部位包括骶尾部、足跟、肘部、肩胛部等。
那么,压力性损伤是如何发生的呢?当身体某个部位长时间承受过大的压力,比如长期卧床的病人,身体与床面接触的部位就容易受到持续的压迫。
同时,如果皮肤受到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比如在移动病人时,也会增加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
此外,营养不良、潮湿的环境、感觉障碍等因素也会对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产生影响。
接下来,我们依据相关指南,来看看如何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定期为患者擦洗身体,更换衣物和床单,避免皮肤受到汗液、尿液等的浸渍。
选择合适的支撑面也很关键,比如使用减压床垫、坐垫等,可以有效地分散压力,减少局部受压的程度。
对于卧床的病人,要定期翻身,一般每 2 小时一次。
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损伤皮肤。
同时,要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但要注意力度适中,以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营养支持也是预防压力性损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皮肤的健康和修复能力。
了解了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各期压力性损伤的处理。
1 期压力性损伤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红斑,但皮肤完整。
这个阶段的处理重点是解除压力,避免局部继续受压。
可以使用减压敷料,如泡沫敷料等,来保护皮肤。
同时,要密切观察皮肤的变化,如果红斑持续不消退或者加重,应及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 期压力性损伤表现为部分皮层缺失,伴有真皮层暴露。
压力性损伤指南解读在医疗护理领域,压力性损伤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处理压力性损伤,相关的指南不断更新和完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一下压力性损伤指南的重要内容。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压力性损伤。
简单来说,压力性损伤就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
常见于长期卧床、坐轮椅、使用医疗器械(如石膏、夹板)等的患者。
指南中强调了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这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通过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营养状况、活动能力、皮肤状况等因素,可以确定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程度。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 Braden 量表、Norton 量表等。
这些量表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于高风险的患者,指南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基础,要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避免汗液、尿液等刺激。
同时,选择合适的支撑面也非常重要,如减压床垫、坐垫等,能够有效分散压力,减少局部组织的受压程度。
此外,定期翻身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每 2 小时翻身一次,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翻身间隔时间可能更短。
在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以免损伤皮肤。
营养支持在预防压力性损伤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患者如果营养不良,皮肤的抵抗力会下降,更容易发生损伤。
因此,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果患者无法经口进食,可能需要通过鼻饲、静脉输注等方式给予营养支持。
除了预防,指南对于压力性损伤的分期和处理也有详细的说明。
压力性损伤分为 1 期、2 期、3 期、4 期、不可分期以及深部组织损伤。
不同分期的损伤,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1 期压力性损伤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红斑,但皮肤完整。
此时,主要的处理措施是解除压力,避免继续受压,同时加强观察。
《压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一、本文概述《压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是一份全面、系统的专业指南,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关于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最新理念、方法和策略。
该指南的发布,标志着压疮管理领域的新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提高压疮防治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压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深入解读,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指南内容,掌握压疮防治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文章将首先概述指南的编写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逐一分析指南中的重点内容,包括压疮的定义、分类、风险评估、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以及护理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原则和实践建议。
通过本文的解读,读者将能够了解压疮防治的最新动态,掌握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最佳实践,为临床工作中的压疮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和指导。
本文也将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共同探讨压疮防治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二、压疮风险评估与预防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损伤,是一种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在骨隆突处,与医疗器械或其他设备接触的部位也可能发生。
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导致感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压疮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有效预防至关重要。
风险评估是预防压疮的第一步。
常用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有多种,如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Waterlow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等。
这些工具通过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状况、皮肤状况、潮湿或摩擦刺激、医疗状况等因素,为患者提供一个压疮风险的综合评分。
医护人员应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压疮预防计划。
体位管理:对于无法自主改变体位的患者,应定期协助其变换体位,以减少持续压力对同一部位的压迫。
使用适当的支撑物和床垫,如气垫床、记忆棉床垫等,以分散压力。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摩擦和剪切力。
对于易受压部位,可使用皮肤保护膜或润滑剂进行保护。
压力性损伤指南解读及各期压力性损伤的处理压力性损伤指南解读压力性损伤指南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指南,旨在针对医护人员如何预防和治疗压力性损伤做出详细的说明。
本指南主要介绍了压力性损伤的病因、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方法,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治疗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压力性损伤是皮肤和/或其他组织因长时间对硬表面(床垫、轮椅垫、石膏固定等)施加的持续性压力,导致的组织损伤。
压力性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可因挤压力而有所不同,伤害程度可能是轻微至严重,并且能够影响到骨骼、皮肤、软组织或深部组织等多种结构。
压力性损伤的分级根据压力性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常被分为1~4期。
不同期别的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1. 一期压力性损伤:表现为皮肤裂开,此时损伤通常是蓝色或紫色,并只能够看到皮肤表层的组织损伤。
2. 二期压力性损伤:皮肤进一步受损,此时常表现为溃烂,通常可以看到一些破坏性的成分,损伤已影响到皮肤下面的一些结构。
3. 三期压力性损伤:此时损伤已彻底侵袭了皮肤和脂肪组织,损伤通常已经可以看到骨骼、肌肤和组织损伤。
4. 四期压力性损伤:损伤已经侵及到皮肤、深部软组织和骨骼,且组织已经死亡。
甲期压力性损伤处理方法1. 及时观察伤口,了解皮肤在受压的地方的颜色和肤质是否正常;定时观察疮面出血状况,并测量疼痛程度。
2. 使用压疮减压垫,以减轻对伤口造成的压迫。
3. 注重日常保护,避免疮面磨损,使用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
4. 对于轻微伤口,可选择使用透明敷料对其进行保护。
乙期压力性损伤处理方法1. 及时进行局部清创,切除坏死组织。
2. 对患地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以防感染和进一步感染。
3. 合理使用排便器具,避免固体便秘堆积损伤伤口。
4. 鼓励患者多活动,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同时,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
丙期压力性损伤处理方法1.进行患地清理和消毒处理,并及时采取包扎、导管等措施。
2. 对于广泛坏死组织的患者,应及时采用减压法,缓解局部压力。
压力性损伤指南解读及各期压力性损伤的处理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人们的身体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尤其是长期坐在办公桌前的人更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
当身体长时间承受压力时,就会出现压力性损伤。
那么压力性损伤是什么?如何预防和处理各期压力性损伤?本文将为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知识。
一、压力性损伤是什么?压力性损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承受压力,使得某个部位发生组织损伤的病理现象。
这种损伤多数发生在人体表面皮肤和软组织表层。
压力性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长期卧床、坐位、难以移动的人群中。
如果不及时处理,压力性损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如何预防压力性损伤?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方法主要有三点:首先,在工作和生活中,要适当地调整自己的位置和姿势,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其次,在长期坐着或者躺着的时候,使用柔软的坐垫或者床垫,让身体受力面积尽可能均匀分布,避免单点过载;最后,注重身体的卫生清洁,保持身体的干燥。
三、如何处理各期压力性损伤?根据损伤的程度和分期,压力性损伤可分为四期。
以下是各期处理方法的介绍:1、第一期第一期的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表面存在有红色隆起的块状,有时伴有肿胀感,皮肤温度可能有所升高。
处理方法主要是在受伤部位放置类风湿护罩,减轻当地的压力,并以复合氧化锌膏(含氧硫锌)等辅助性外用药物保护皮肤。
另外,翻身的频率也需要增加,增加血液循环。
2、第二期第二期的压力性损伤是指出现明显的表浅坑洼和浅表破损,有时有水泡出现。
处理方法主要是采取透气性较好的敷料,使受伤的皮肤得到保护和修复。
对于复复或破损处,可以使用氯霉素软膏或其他外用药物进行消毒和治疗。
3、第三期第三期的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表面有较深的坑洼,有时会伴随有疼痛感。
处理方法主要是使用各种符合柔韧可调的特殊敷料,避免有可能留下疤痕的过底修复。
记得经常翻身,避免长时间处在同一姿势下。
4、第四期第四期的压力性损伤是指组织坏死,甚至穿透了肌肉和骨骼。
压力性损伤指南解读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长时间受到压力或摩擦而造成的皮肤损伤,给人体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防范压力性损伤,本文将带您了解压力性损伤指南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是指机械性力量对皮肤组织的破坏,是由于长时间的受到压力、摩擦而造成的皮肤或组织损伤,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创伤性损害、组织坏死等。
压力性损伤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给社会医疗资源和患者家庭经济等带来不小的负担。
二、压力性损伤的患病流行情况目前,随着老年人口增多和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压力性损伤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100万人受到压力性损伤的困扰,而且病情的处理和治疗非常困难。
三、如何预防和治疗压力性损伤?对于那些已经受到压力性损伤的人,要尽早治疗,减轻压力,拆除压迫物,并及时输液,降低感染的概率。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预防措施,比如以下几点:1.注意身体体位:合理调整身体体位,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放松身体。
2.保持干燥:尽量保持身体干燥,避免褶皱处湿润和红肿。
3.饮食营养:饮食应清淡,多食蛋白质,脂肪应限制,多摄取维生素。
4.及时更换衣物:及时更换衣物,保持清洁,可以预防细菌感染。
5.减少摩擦和压力:减少摩擦和压力,避免在皮肤较薄、皮下脂肪较少的部位使用硬物垫下。
四、结语压力性损伤是一种不可小觑的身体健康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提高大家对于压力性损伤的认识和关注,拥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
两部压力性损伤相关指南推荐意见的解读张润节1,郭彤2,刘心菊2,唐云跃1,岳树锦1(1.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北京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Interpretation of recommendation of two guidelines related to pressure injuryZHANG Runjie,GUO Tong,LIU Xinju,TANG Yunyue,YUE Shujin(School of Nurs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摘要:对2019年美国压力性损伤咨询小组(NPIAP)、欧洲压疮咨询小组(EPUAP)和泛太平洋压力性损伤联合会(PPPIA)颁布的《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和2016年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颁布的《跨专业团队评估和管理压力性损伤指南(第3版)》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的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临床实践指南;指南解读;跨学科合作;评估;管理;护理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Injuries: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issued by the National Pressure Injury Advisory Panel(NPIAP),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EPUAP),and Pan Pacific Pressure Injury Alliance(PPPIA)in2019and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Pressure Injuries for the Interprofessional Team(Third Edition)issued by Registered Nurses′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in2016,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pressure injuries in China.Keywords pressure injury;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guideline interpretation;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evaluation;management;nursing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0.24.002压力性损伤是由于剧烈或/和长期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造成骨隆突处或医疗器械设备接触处的皮肤或/和潜在皮下软组织发生局限性损伤,表现为深部组织受损但皮肤完整或开放性溃疡,并伴有疼痛感[1],给病人、家庭、社会以及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带来沉重的负担[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