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加与减
- 格式:doc
- 大小:659.78 KB
- 文档页数:1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加与减一、计算45÷6=35÷7=49÷7= 45+55-30= 48-48÷6=72÷9=20÷8 =48÷6= 6×8=7×8= 17+113-250=108-(15+75)=839-152+67=35÷5-7= 520+80=2400-500= 330+70= 56÷7+50 = 520-290= 640-440= 52-(22+9)= 30+400= 112+134+89= 750-(150+320)=二、比大小:280+300○280+30 3200-400○3200+400 360+880○880+360 780-90○780-90 410-300○410-30 287+595○299+499三、我会填。
1、100里面有()个十,1000里面有()个百,10000里面有()个千。
2、7568是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它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由6、0、5、3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它们的差是(),它们的和是()。
4、按规律写数。
3050,(),4050,4550,( ),( )。
657,658,( ),( ),661,662。
四、我会判断。
1、789—699,差一定是三位数。
()2、在减法中,减数必须小于被减数。
()3、一个三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4、最小的四位数减最小的三位数,差是900。
()5、38÷4=8……6 ()五、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36+454= 495+326= 1106-725= 348-179=六、小医生出诊。
(先判断对错,错的并改正过来)4 5 8 1 3 52 7 5 治疗: 2 6 6 治疗:+ 2 9 1 + 6 7 79 3 49 6 8七、我会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容买电器课型新授课时目标知识技能: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开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时数1课时节次第 1 节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个性思考局部一、新课引入1.谁能告诉大家,你家都有哪些电器?课件显示:二、新课学习〔一〕买一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一共花多少元?1.师: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图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2.师: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3.看来小朋友们提的问题可真不少,教师想买一台洗说出四种电器的价格。
齐读问题,并列出算式。
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算法。
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呢?教师根据学生答复板书算式:500+800=1300〔元〕4.你们是怎样算出1300元的?〔二〕买一台洗衣机比1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1.教师还想知道一台电视机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钱?你们能解决吗?试一试。
2.学生独立思考,写一写,画一画,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
3.小组交流。
4.算式:800-500=300〔元〕〔三〕请你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1.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并解答。
2.小组交流。
三、巩固练习完成p44练一练1-5题四、课堂小结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汇报,展示。
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探索口算方法。
〔1〕出示图表。
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
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2〕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2.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1〕引导学生读懂奖励规那么。
〔2〕引导学生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
3.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问题。
〔1〕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5。
加与减一、单选题1.千位上是5的数是()。
A. 5760B. 4359C. 60852.比803少627的数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A. 803-627B. 803+627C. 803-627+8033.一件外套原价是739元,现价是530元。
那么这件外套降价()元。
A. 109B. 209C. 2004.一件上衣298元,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110元,一条裤子要()元.A. 408B. 188C. 486二、判断题5.三位数加三位数,它们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6.830-270=6607.被减数、差、减数的和除以被减数,商为2。
()8.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1088。
()三、填空题9.1475+384=________10.星期日,美美从家向东走760米到少年宫练字,学完后向西走190米到外婆家吃午餐,外婆家到美美家有________米。
(三个地点在同一直线上)11.在横线上填上“>”“<”或“=”。
24÷4________6 49÷7________10 28÷4________36÷69×9________82 42-7________38 700+800________160045÷9________36÷4 400+600________900 35÷5________42÷612.被减数是50,被减数、减数、差之和是________.四、解答题13.马小虎在做一道整数减法题时,把减数个位上的1看成7,把十位上的7看成1,得出差为111,则正确答案是多少?14.请你根据下表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一年级 105人二年级 163人五、应用题15.妈妈买了一条裙子,付给营业员100元,找回60元,一条裙子多少元?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5760表示5个千、7个百、6个十,在这个数中,千位上是5。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加与减》质量提升测试卷1.新天地电影院一周售票情况如下。
(1)星期()售出的票最多,星期()售出的票最少。
(2)这两天售出的票相差多少张?2.阳光小学三年级有323人,二年级比三年级少56人,二年级有多少人?3.明明身高121厘米,浩浩比明明高12厘米,林林比明明矮16厘米。
(1)浩浩身高多少厘米?(2)林林身高多少厘米?4.园林花圃一共有900盆花,上午运走408盆,下午运走285盆,全部运完了吗?5.水果店共进了637千克西瓜,上午卖出182千克,下午卖出310千克,这一天一共卖出多少千克水果?6.和平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去礼堂观看表演,一年级去了199人,二年级去了221人,一、二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7.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和漫画书共2000本,故事书借出327本,漫画书借出269本,故事书和漫画书共借出多少本?8.一本故事书,每天看5页,看了8天,还剩64页,这本书有多少页?9.小红收集了133枚邮票,小芳收集的邮票比小红少26枚小芳收集了多少枚邮票?10.粮店运进930千克大米,第一天卖了260千克,第二天卖了340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了多少千克?11.某校组织手抄报展览活动,三年级同学展出了456份手抄报,二年级同学展出的手抄报比三年级少178份。
(1)二年级展出了多少份手抄报?(2)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展出了多少份手抄报?12.图书馆里有连环画538本,连环画比故事书多249本,故事书有多少本?13.一本故事书,小明已经看了365页,还有132页没有看。
(1)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2)已经看的页数比没有看的页数多多少页?14.生态园里种植果树,桃树种了526棵,梨树比桃树多种58棵,苹果树比梨树少种195棵。
(1)梨树种了多少棵?(2)苹果树种了多少棵?15.一辆自行车比一部电话贵85元。
(1)一辆自行车多少钱?(2)一台风扇比一部电话便宜多少钱?16.学校为希望小学组织捐书活动,六年级捐书209本,二年级捐的本数比六年级多85本。
期末备考—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优选题单元复习讲义第五单元《加与减》1、加减法加减法整百数的口算加减法直接用百位上的数字相加减,末尾保留相同个数的零。
三位数笔算加法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一进位加法连续进位加法三位数笔算减法不退位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退一当十退位连续退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列竖式计算加减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②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③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10.3、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1.一捆240米长的电线,先剪了85米,又剪了102米,现在这捆电线短了()。
A. 187米B. 53米C. 17米【答案】A【解析】【解答】85+102=187(米)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现在这捆电线短了多少米,将两次剪的米数相加即可,据此列式解答。
2.下面的几个数中,最接近10000的数是()。
A. 9099B. 9909C. 9990【答案】C【解析】【解答】解:A项中,10000-9099=901;B项中,10000-9909=91;C项中,10000-9990=10。
10<91<901,所以最接近10000的数是9990。
故答案为:C。
【分析】求最接近10000的数,就是问与10000相差最小的数。
3.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的数是()。
A. 1001B. 1000C. 101【答案】B【解析】【解答】999+1=1000。
故答案为:B。
【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要求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用加法计算。
4.学校操场长400米,小明要跑1200米,需要跑()圈。
A. 2B. 3C. 4【答案】B【解析】【解答】解:1200-400=800(米),800-400=400(米),400-400=0(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每跑一圈就是400米,1200米一共可以跑这样的三圈。
五加与减单元学习目标1.借助对直观模型的操作活动,能进行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道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提出一些可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结合现实情境体会验算的必要校和认真计算习惯的重要性,能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本套教科书关于整数加减法运算的学习分为四个层次,采取了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个阶段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内容安排在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重点是学习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这个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加减法运算,重点是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意义和计算的道理。
第二个阶段是20以内数的加减法,内容分布在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和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点是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
教科书除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于运算意义的理解,还特别注重利用画图、操作、直观模型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1”和“借1当十”的计算道理。
第三个阶段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内容分布在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
在进一步加强对运算意义和计算道理理解的基础上,教科书一方面强调引导学生关注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用多种直观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进退位的道理及计算过程中的有序性;另一方面更加关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第四个阶段是三位数加减法,内容分布在本册(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和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并注重计算过程中的有序性;第二,强调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体会认真计算习惯的重要校和验算的必要性。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通过多种形式解释多位数计算的道理,强调算法的多样化和计算经验的积累本单元教科书安排了借助口算、直观模型、竖式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加与减》|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加法和减法的概念,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能够使用加法和减法计算两位数以内的数字,并灵活应用到生活中3.理解和应用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其运算方法2.口算技巧的训练,包括数字逆运算、进位、借位等3.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1.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其运算方法2.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的使用场景3.生活中加减法的应用4.加法、减法口算题的练习四、教学过程1. 加法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1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前几天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口头描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通过幼儿园手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意义。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阐述本节课中将学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及减法的使用场景(20分钟)1.运用教材中的案例,由学生合作完成:–案例1:4+3=?和3+4=?–案例2:(6+3)+5=6+(3+5)2.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
3.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减法的使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减法。
3. 生活中加减法的应用(1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场景需要使用加法或减法。
2.举例说明各种场景,如:购物清单、换零钱、家庭账单等。
3.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如何解决加减问题。
4. 加法、减法口算题的练习(2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逐个完成作业。
2.在练习题目上运用数字游戏,增加趣味性。
3.引导学生思考口算解题的技巧,例如:–逆运算法:连加、连减、拆法、进位法–借位法:逆运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五、教学评价1.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时通过提问和讨论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2.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学生演讲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技能。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综合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相差()。
A.1B.1000C.8992 . 一个三位数减去一个三位数,差一定是()。
A.三位数B.两位数C.无法确定3 . 被减数,减数和差相加得100,则被减数是()A.100B.50C.30D.无法确定4 . 下列算式中,结果是七十多的是()A.48+18B.85﹣19C.95﹣19二、填空题5 . 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47=99 314﹣=156 674+ =963.6 . 在横线上填上“>”“<”或“=”。
26+23________29+29 45+27________27+4569+23________78-30 56+12________99-347 . 李老师家、小雪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李老师:“我家到学校有425米”。
小雪:“我家到学校有170米”。
李老师家到小雪家可能有________米,也可能有________米。
8 . 求横线上的数(写出过程).(1)165﹣=88(2)76+ =311(3)+901=1002(4)﹣190=75(5)67+ =243(6)1111﹣=889.9 . 填表加数(____)350430500180加数400(____)210120(____)和780670(____)(____)36010 . 先估一估,再算一算.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原价:924元;现价:745元;便宜了元原价:910元;现价:836元;便宜了元原价:325元;现价:236元;便宜了元原价:346元;现价:177元;便宜了元.11 .+420=930 ﹣210=160.12 . 把1、2、3、7、8、9这六个数分别填在下图中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3个数的和都相等。
试卷精品
第五单元加与减
1、口算整百加减整百时,想成几个百加减几个百,加减整十数的算理也相同;
2、计算时要注意:
(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2)、计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同
(3)、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但是不要忘记退位时要减1;
3、在估算中,如果估算到百位,就看十位数是多少,如果十位上的数大于5,则百位进1,十位和个位舍去,变为0,如估算678,就变为700;如果十位上的数小于5,则百位不变,十位和个位舍去,变为0,如估算607,就变为600;
4、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如:()+156=368 280+()=760
5、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如()-156=368 (用156+368计算)980-()=760 (用980-760计算)6、加法的验算方法:
(1)交换加数的位置,看和是否相同,(2)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
(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2)用减数加上差,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注意:运算时不要抄错数,也不要直接把验算结果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