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什均衡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6
施工索赔策略及案例一、前言施工索赔是建筑市场多次反复博弈产生的市场游戏规则。
目前,在国际上常用的各种施工合同条件中,对索赔规则描述最有影响力的是国际通用的FIDIC合同条件。
索赔规则的精要之处在于对合同价或合同工期进行适当的公正调整,以弥补承包商不应承担的损失,使承包合同的风险分担程度趋于合理。
这不仅对建设项目的承发包各方有利,而且还能促进建筑经济的高效率与社会文明。
在我国建筑业界,索赔业务的开展,国内、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作者认为,国内承包工程施工索赔,有待进一步提高业界对索赔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尽快出台适合中国国情的通用和专用合同条件,并在政府和建设单位的采购指南中规定必要的遵循规则,才能促进国内承包工程施工索赔业务的正常开展。
在当今国内外工程承包工程低报价盛行的激烈竞争条件下,施工索赔恰似一种调整市场供求关系的“纳什均衡”。
承包商如果不善于索赔,以减少自己的损失和争取盈利,就可能无法生存下去。
为此,承包商必须不断地提高和具备先进的合同管理、尤其是索赔管理水平,其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批自己的合同管理技术人员和专家,使他们具备:强烈的索赔意识,;丰富的专业技术、合同、法律知识;出色的公关和运用外语工作能力。
从总体上讲承包商提出施工索赔,应该遵循客观性、合法性、合理性三项准则。
客观性指发生的索赔事件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导致的损失有证据;合法性是指索赔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导致的损失有因果关系;合理性是指索赔事实在合同条款、或法令,或惯例上合理,需要合理论证和合理计算索赔值。
一个索赔事件,可能符合三项准则,或两项准则,或一项准则,用图1-1可以把索赔划分成7个区域,清楚地表示索赔三项准则之间的关系。
国际通则,任何事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所以只要索赔动因合区的索赔,5~7区索赔相对比较容易获得成功;而处于1~4法就可以索赔。
因而处于合法性范围的.不是不可以提出,但是由于缺乏合法性,一般不容易获得成功,除非有特殊原因,如道义索赔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古诺寡头竞争模型有两个参与人,分别称为企业1和企业2;每个企业的战略是选择产量;支付是利润,它是两个企业产量的函数.我们用q i ∈[0,∞)代表第i 个企业的产量,C i (q i )代表成本函数,P =P (q 1+q 2)代表逆需求函数(P 是价格;Q (P )是原需求函数).第i 个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2,1),()()(21=-+=i q C q q P q q i i i i π(*2*1,q q )是纳什均衡产量意味着)()(),(max arg 11*211*211*1q C q q P q q q q -+=∈π )()(),(max arg 222*12*12*21q C q q P q q q q -+=∈π 找出纳什均衡的一个办法是对每个企业的利润函数求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 0)()()(1,121,12111=-+++=∂∂q C q q P q q q P q π 0)()()(2,221,22122=-+++=∂∂q C q q P q q q P q π 上述两个一阶条件分别定义了两个反应函数)(21*1q R q = )(12*2q R q = 反应函数意味着每个企业的最优战略(产量)是另一个企业产量的函数.两个反应函数的交叉点就是纳什均衡),(**2*1q q q =.为了得到更具体的结果,让我们来考虑上述模型的简单情况,假定每个企业具有相同的不变单位成本,即:c q q C c q q C 222111)(,)(==,需求函数取如下线性形式:P=a-(q 1+q 2).那么,最优化的一阶条件分别为:0)(0)(2212212111=--+-=∂∂=--+-=∂∂c q q q a q c q q q a q ππ就是说,j 每增加1个单位的产量,i 将减少1/2单位的产量. 解两个反应函数,我们得到纳什均衡为: )(31*2*1c a q q -==每个企业的纳什均衡利润分别为:2*2*12*2*11)(91),(),(c a q q q q -==ππ为了与垄断情况作比较,让我们计算一下垄断企业的最优产量和均衡利润.垄断企业的问题是:)(c Q a Q Max Q--=π容易算出,垄断企业的最优产量为)(32)(21*2*1*c a q q c a Q -=+<-=;垄断利润为22)(92)(41c a c a m ->-=π.寡头竞争的总产量大于垄断产量的原因在于每个企业在选择自己最优产产量时,只考虑对本企业利润的影响,而忽视对另一个企业的外部负效应.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问题.例1:设某一市场有1,2两个厂商,它们生产相同的产品.设厂商1的产量为q 1,厂商2的产量q 2,则市场总产量为Q=q 1+q 2.设P 是市场出清价格(可以将产品全部卖出去的价格),则P 是市场总产量的函数P=P(Q)=8-Q .再设生两个厂商的生产都无固定成本,且每增加,且每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生产成本相等 C 1=C 2=2,即它们分别生产q 1和q 2产量的成本分别为2q 1和2q 2.最后设这两个厂商是同时决定各自的产量的,即在决策之前不知道另一方的产量.上述问题构成的博弈中,博弈方为厂商1和厂商2.它们的策略空间都是由不同的产量组成,因为产量受生产能力的限制,因此理论上产量是有一个上限的,但如果假设产量是连续可分得,则它们各自都有无限多种可选策略.该博弈中两博弈方的得益自然是各自的利润,用u 老表示,即各自的销售收入减去各自的成本,根据给定情况,分别为212111211111162)](8[)(q q q q q q q q q C Q P q u --=-+-=-= 222122212222262)](8[)(q q q q q q q q q C Q P q u --=-+-=-=两博弈方的得益(利润)取决于双方的策略(产量).本博弈中两博弈方都有无限多种可选策略,因而无法得益矩阵表示该博弈,但纳什均衡的概念同样适用,即对于两博弈方的一个策略组合),(**2*1q q q =,只要其中*1q 和*2q 相互是对方策略的最佳对策,就是一个纳什均衡.并且如果可证实它是该博弈中唯一的纳什均衡,则它同样是博弈的解.因此本博弈, (*2*1,q q )的纳什均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2*1q q 、的最大值问题:)6(m a x21*2111q q q q q --和)6(max 22*1222q q q q q --的解. 因为求最大值的两个式子都是各自自变量的二次式,且二次项的系数都小于0,因此*1q 和*2q 只要能使它们各自对q 1和q 2的偏导数为0,就一定能实现它们的最大值. 026*1*2=--q q 026*2*1=--q q联立上两式,解得*1q =*2q =2,并且这是唯一的一组解.因此(2,2)是本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策略组合,也意味着它是本博弈的解.两个厂商将各生产2单位的产量,双方得益(利润)都为2⨯(8-4)-2⨯2=4,市场总产量为2+2=4,价格为8-4=4,两厂商的利润总和为4+4=8.上述是两个独立同时作产量决策,是按它们根据实现自身最大利益的原则行动而得到结果.那么这个结果究竟怎么样?两家厂商有没有真正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从社会总体角度来看效率又如何?如果现在以总体利益目标的.如果现在以总体利益为目标来考虑市场的最佳产量,结果会有怎样的不同呢?首先可以根据市场的条件求出实现最大总得益的总产量.设总产量为Q,则总得益U=QP(Q)-2Q=6Q-Q 2很容易求得使总得益最大的总产量3*=Q ,最大总得益9*=u .将此结果与两个厂商独立决策、只追求自身利益时相比,总产量较小,而总利润却较高。
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多目标均衡优化对策摘要:随着现今我国现代化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在这一时期得到很大发展。
而就目前来说,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但相应地却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下,要求社会上各行业都要追求自身发展的可持续,这就要求建筑业积极改变现状。
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到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去。
在这种环境下,建筑业也开始追求绿色施工,并将施工的环境保护与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成本一起列为施工管理的主要控制目标。
通过绿色施工的方式,有效改善建筑业存在的以环境换发展的情况,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工程项目;绿色施工;多目标均衡优化1绿色施工基本内涵和发展历程1.1绿色施工的内涵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绿色施工已经逐步成为一种趋势,绿色施工在《绿色施工导则》中含义为:“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
故绿色施工内涵包含四方面内容:①采用绿色环保建材和施工设备。
②节约能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③控制施工区环境污染。
④秉承绿色施工理念,优化施工过程,促进现场文明绿色施工,达到设计要求。
1.2绿色施工发展历程绿色施工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历程,现进行简要阐述:中国建筑以奥运工程建设为契机,掀起一波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协同发展的建设热潮。
在这股建设热潮中,涌现了一批成功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建筑。
建设部与科技部在2004年联合组织实施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初步形成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技术成果。
依托该项目成果,建设部2005年12月颁布《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其作用在于指导绿色建筑的建设。
次年3月,建设部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随后国家又陆续颁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对完善绿色建筑的绿色施工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经济学分析角度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柳明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3年第06期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市建设的脚步,从而建筑工程也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热门行业。
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的原因引起的,因此,文章从经济的角度入手深入的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行业也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热门行业。
但是就现阶段的成果来看,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根本还是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
想要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找出其管理中的缺失,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因此,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建工工程管理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1 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对工程建设监督不到位。
就大的方面来说,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中对于基层项目、学校建设项目等等项目没有严格的落实监督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不经相关监察部门的同意任意的改变工程的施工计划以及计价标准等,从而给有效的把握工程造价造成了困难。
就小方面来说,在施工过程中,将管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预算和招标上,从而忽略了对合同遵守状况以及施工计划的改变等的重视,这就大大的减损了监管部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给工程造成成本过大的后果。
1.2对合同履行监督不到位。
由于缺乏对合同履行工作监督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工程款的支付不协调。
例如在某个水利工程中,合同规定的是按照工程的实际进度量进行资金结算,而按照其施工进度的百分之九十发放工程款。
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因为缺乏审核单位的核对,使得项目的核减率都小于或者大于百分之十。
不管是那种情况都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3由于监督工作没有切实有效的实行,使得很多的建设单位任意的改变施工方案等等。
比如某单位原本是要建设一座研究中心的,但是后来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同意就私自将其改为高级酒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程的成本,从而使得工程造价不好把握。
浅谈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摘要】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现代项目管理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因此,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加、全过程、全面运用一切有效方法、全面控制质量因素、力求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也有一些重大事故发生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应引起高度的重视,质量重于泰山。
质量管理工作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必须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1.现行工程质量管理分析1.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较为完整,主要分成3个层次:市场主体层次,它主要由业主、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构成。
工程监理受业主委托按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业主负责。
从广义上分析,工程质量除施工质量外,还包括建设单位的组织管理质量、勘察设计单位的勘察质量和设计质量、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理质量等。
1.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分析从规则和法律上看,我国现行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较为完备,但从实际执行的效果看,这并不是一个“纳什均衡”,它至少存在如下问题:(1)工程质量的主要责任人问题。
《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这种规定在法律条文上无懈可击,但在实践中,一旦发生工程质量问题,5个单位很少会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更多的是互相推诿,相互指责。
《条例》所规定五方共同负责的本义是各自把关、各尽其责、共同促进,但在实践中却成了“共同负责就是共同不负责”的现象,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机制,既要求共同负责,又要求某一方或外部一方能为此先承担主要责任,从而使上述各方尽职尽责,起到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
(2)承包商与质量监督站及业主与监理的利益问题。
质量监督站承担政府对工程实体质量监督的职能,主要表现为对工程质量的检测。
目前,我国实行“谁施工,谁检测”的自检自查的工程检测模式,工程质量的检测费用包含在施工总费用中。
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博弈分析1.引言最近二三十年,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博弈论”革命。
博弈论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大有“吞噬”整个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气势,在现代经济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已经成为了经济学中一种基本的分析工具。
博弈论(gametheory)又叫对策论,[1]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情况。
其基本出发点这样的:人是理性的,是会在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
博弈论承认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承认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合法性,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于分析人们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社会经济活动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囚徒困境”[2]是博弈论里最经典的博弈模型之一,其基本模型是:警察在现场抓住了两个合伙的犯罪嫌疑人(甲和乙),但却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
于是警察把他们隔离关押起来以防止串供,并要求坦白交代。
如果两人都坦白,每人将入狱3年;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将以防碍公务罪入狱1年;如果一人抵赖另一人坦白,那么坦白者将得到释放,而抵赖者则将入狱5年。
分别用-1、-3、-5、和0表示罪犯入狱1年、5年、8年和释放的得益,那么甲、乙两人的博弈格局如图1的“得益矩阵”所示。
面对两个都只考虑自己利益的理性经济人,选择的结果如下:如果乙抵赖而甲坦白,则甲将得到释放;如果乙坦白同时甲也坦白,则甲入狱3年,但如果此时甲抵赖却要入狱5年。
由此可见,对甲而言,无论乙采取什么策略(坦白或抵赖),坦白给他自己带来的利益总是最大,所以坦白始终是甲的上策,也就是说,不管乙是坦白还是抵赖,甲的最佳选择始终是坦白。
同理,对于乙而言,坦白也是他的上策。
结果,最终两人都选择了坦白。
当然,其实对甲、乙双方共同而言,最好的选择是都抵赖。
但是由于甲、乙之间不能串通,其实就算是他们之间在被抓获以前事先就已经订立好“攻守同盟”,可能也不会有用,因为甲乙两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双方都不敢信任对方,也没有任何积极性去遵守这个协定,因而最终只能大家都选择坦白。
纳什均衡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纳什均衡是博弈论的经典理论,自上世纪50 年代提出以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观点,分析纳什均衡在企业施工管理中的几种运用情况,以期透视施工管理各方利益追求的实质,提高企业施工管理水平。
关键词施工管理;博弈;囚徒困境;应用
一;博弈论简介
博弈论是由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和经济学家摩根斯坦(Morgenstern)于1944年创立的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它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军事、政治科学、人工智能、生物学、火箭工程技术等。
博弈论之所以在经济学领域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博弈论改变了传统微观经济学的某些基本假设,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经济现象,并指导更加有效的经济政策制订。
博弈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已成为占据主流的基本分析工具。
博弈论是一门十分有趣但理论上又是十分艰深的学问,我今天打算用一些大家能够凭直观或简单分析就能把握的例子为大家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应用,以引起大家对这门目前已成为热门科学的兴趣和获得初步的了解。
这些例子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所遇到
的问题或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博弈论,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它们。
二: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介绍
随着的经济学界博弈论热潮的兴起,博弈论一些模型与理论也广为人知,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
“囚徒困境”是最经典的博弈模型之一,其基本模型是:在一次凶杀案后,警察抓住了两个合伙的犯罪嫌疑人张三和李四,但却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证明张三和李四是凶杀的犯罪人。
于是警察把他们隔离关押起来以防止串供,并要求二者坦白交代。
如果两人都坦白,每人将入狱5 年;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将以防碍公务罪入狱3 个月;如果一人抵赖另一人坦白,那么坦白者将入狱1年,而抵赖者则将入狱10 年。
面对这样的局面,你张三与李四的就不得不面对两难的选择——坦白或者抵赖。
不难看出,此案例中最好的策略就是双方都抵赖,每人只坐牢3 个月。
而现实的情况是,按亚当斯密理性经济人的理论,人从都会从利己的角度进行相关选择。
从张三与李四的情况来看,他们都会想:如果我不招,他也不招,我们都坐3 个月牢;如果我招了,他不招,我坐牢1 年,他坐10 年;如果我招了他也招了,那两人都坐5 年;而如果他招我不招,那我就得坐10 年。
这几种可能一盘算,显然无论另一方如何盘算,自己招了最划算,如此一来,因为这种利己的考虑角度,两个人都选择了招供,而最佳的策略——两人同时抵赖、最好的结果——两人都坐3 个月牢没有出现,这就是著名的囚徒理论,由于每个人都是考虑自己利益的理性经济人,在不能串供的情况下,两人都是不敢相信对方的,因此自然选择坦白是了保险的,这种张三与李四都坦白
的情况就构成了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现代博弈论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正是纳什均衡的提出,推动了博弈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所谓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它指的是一种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成的战略组合,意味着在给定别人战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战略以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从而也就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
纳什均衡描述的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它虽然由单个人的最优战略组成,但并不意味着是一个总体最优的结果。
如今,纳什均衡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制度分析中,纳什均衡基本上是一种常态,达不到纳什均衡的制度安排,其往往是不能成立的
三:纳什均衡在施工管理中的运用情况介绍
1 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企业与项目经理的博弈与纳什均衡项目经理
负责着工程的施工组织,其日常工程料使用的掌控对于工程的最后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假设工程料的供应企业是有一定奖励返还给项目经理的,而且价格越高,返还越多。
从项目经理与企业的关系来看,他们之间也是一个博弈,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项目经理在与公司领导博弈时,其工程料使用的情况可以选择高价或是低价这两种策略,假设竞争不强或是没有竞争,项目经理在面对公司领导时,将毫不犹豫的选择高价策略(相当于抵赖),以获得最大的个人收益。
这种选择意味着项目经理失去了提高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以降低项目成本的动力,成本的上升、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下降都不可避免。
最后带来的后果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施工项目的实际管理水平与
利润空间得不到真实的体现,从而给公司决策层予错误信息,对公司的经营造成重大隐患。
由于高价策略让项目经理获得了较大收益,使得项目经理会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不断刺激他,每次有交易的时候,都会想到高价策略,这样一来,选择高价策略的也就成为了此刻的纳什均衡
2:企业施工管理中的多个项目经理与企业的博弈及纳什均:衡一个施工类企业,可能有多个项目同时在施工,项目经理也有多名,在一些项目中,大家的日常工程料的使用都是差不多的。
目经理在日常工程料的使用中,仍然面临着高价与低价的两种选择,其结果分别是项目经理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或是因为成本最高而被公司认定为不会控
制施工成本,因此被撤职。
虽然项目经理之间是可以找机会交流的,但可以想象,一是日常工程料的使用很多情况下是临时性的,来不及交流。
二是从个人的心理来看,谁也不愿意就这些隐秘的事与他人交流,以防泄密。
这样一来,项目经理们就陷入的囚徒困境,一方面,他们希望以高价策略来获得更大的个人收益,另一方面,选择高价策略,可能会使自己成为那个施工成本最高的项目经理,从而被公司的弃用。
其实项目经理们都知道,大家同时选择高价最好的选择,给大家都带来非常可观的个人收益,但其实这种的理想情况显然不太可能实现,就如亚当·斯密所说的理性经济人理论,每个人会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即千万不能成为那个的成本最高的项目经理,因此,所有的项目经理都陷入了高价获利与低价保工作的两难困境中。
假设A、B 两个项目的项目经理,需要对日常工程料进行采购,具体分析一下:
如果A 项目经理选择的高价策略(相当于抵赖),而B 项目经理选择低价策略(相当于坦白),那A 就会成为公司领导层的弃子。
如果B 项目经理选择低价策略的时候,A 项目经理也选择了低价策略,那双方都将得到公司领导的信赖。
由此可见,无论B 项目经理选择的是高价策略或是低价策略,A 项目经理选择低价策略是最为保险的,所以A 项目经理的最佳选择始终是低价策略。
同样的道理,对于B 项目经理来说也是如此。
虽然大家都知道高价策略能给大家带来最好的收益,但因为成为最高价的那个项目经理的风险太大(被公司弃用),所以大家都会首先选择低价策略,以保证自己的利益。
对于有多个项目同时施工(同时任命多个项目经理)情况的企业来说,这种纳什均衡的存在是有好处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其它的工地上采用什么策略,自己选择低价策略始终是最好的策略。
这种选择,就是企业实行项目经理成本控制的纳什均衡。
3 纳什均衡下企业内部施工项目管理机制的启示
企业内部施工项目管理机制,是指企业在施工项目中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强化项目经理职权,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在企业内部员工中具有项目经理资质的,并经企业认可的有能力担任项目经理的人员范围内,在进行施工成本控制时,通过评审各个项目经理的施工成本而建立的制度。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何设置项目内部控制机制,是使项目经理与企业的博弈中,大家都选择低价策略的纳什均衡的关键。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达成纳什均衡,从而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
1)项目经理人数要足够多,以实现充分竞争,即使项目经理
在某时经理的费用使用。
2)制定相关措施,防止博弈方(项目经理们)的合作,可以是经常改变的某项材料的使用或是其它的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行,使项目经理之间的合作成一件高风险的事情,如此一来,项目经理间的合作自然瓦解,这是因为瓦解项目经理之间合作的那个项目经理,将会得到最高的奖励(被公司领导认为可信赖的项目经理,得到提拔或是其它奖励)。
3)根据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建立一般施工项目的参考成本,降低项目经理的操作空间,从而降低项目经理之间合作的意义。
4)在具体的项目管理部的人员设置上,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管理钱财与采购人员的设置,从而对项目经理形成牵制,减少项目经理采取高价策略的可能段只有两个,也可以使用项目之间的纵向对比来控制项目
企业施工管理中的纳什均衡,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是有好处的,要提供外部条件以促成这种纳什均衡的持续,以提高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