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养老保险局详解五七工家属工参保政策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2019年人社局五七工家属工未退休人员补贴政策文件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所谓五七工,指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石油、煤炭、化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冶金、有色、制药、纺织、机械、轻工、农、林、水、牧、电、军工这19个行业的国有企业中,从事生产自救或企业辅助性岗位工作的,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未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人员。
而五七工家属,可以理解为他们的配偶,同样是因为没有养老保障,退休生活困难,需要纳入养老统筹。
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贡献,退休后享受国家的关怀,这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五七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什么样的呢?纳入“五七工”政策范围的人员,从1996年1月1日起补交15年的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以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20%的比例和规定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补缴养老保险费用。
补缴完养老保险费用之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并且享受养老金的正常调整了。
我们看看今年辽宁对于五七工家属的养老金调整政策:定额调整部分:1954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职)人员和“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增加55元。
挂钩调整部分;退休(职)人员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
其中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
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按照本人2019年12月领取的统筹内月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按0.8%的比例增加基本养老金。
倾斜调整部分:2019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含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年满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100元。
再看看甘肃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定额调整:企业退休(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5元。
五七工家属工和被征地农民每人每月增加35元。
挂钩调整:与缴费年限挂钩。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人员(不含五七工家属工),缴费年限15年以内的每人每月增加25元,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3元;五七工家属工每人每月增加15元。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关于市区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襄阳政办发[2011]70号襄城区、樊城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关于市区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关于市区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 107号)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五七工”、“家属工”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意见》(鄂人社[2011]29号)精神,参照《湖北省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鄂劳社文[2003] 189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一、基本原则解决我市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应严格执行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个人自愿、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二、实施范围和对象参保人员应具有本地城镇户籍,曾经与国有、集体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2011年6月30日前已经达到或超过男年满45周岁、女年满40周岁,且目前尚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
参保人员原工作单位所在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纳入现户籍地参保。
2010年12月31日前户籍已迁往外地的,不再纳入本地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
中央和省属驻我市企业同类人员,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纳入参保范围。
曾经与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可参照执行。
关于贯彻执行《关于将原“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的通知》的通知集团基本养老保险省直统筹各单位:根据中平会纪…2011‟88号《关于将原“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会议纪要》,现将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将原“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的通知》(豫人社养老…2010‟11号)、《关于转发人社部…2010‟107号文件的通知》(豫人社养老…2011‟4号),河南省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局《关于贯彻豫人社养老…2010‟11号文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豫社养老局…2010‟35号)、《关于贯彻豫人社养老…2011‟4号文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豫社养老局…2011‟15号)转发给你们,结合集团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进行调查并建立参保档案㈠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目前具有我省城镇户籍,曾经与城镇企业(包括本行政区域外的城镇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本人自愿。
㈡个人申报申请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携带本人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原件、本人户口簿(首页和本人页)复印件3张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3张(第二代身份证需正反面)、一寸彩色近照3张,到所在申报单位领取并自愿填写《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申请表》(附件1,A4纸一式3份)。
为保证基础资料准确规范,申请纳入人员申报资料需单面A4复印纸复印。
个人申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8月20日。
㈢申报单位初审并建立参保档案申报单位按照文件规定,对申请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的工作经历、城镇户籍、是否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参保资料进行审查。
在提供工作经历资料时,应遵循历史性、真实性原则,有原始档案的提供原始档案;无原始档案的,可根据用工协议(劳动合同)、工资调整表或工资发放表、由档案管理部门加盖印章的历史资料复印件等可以证明工作经历的历史资料,为申请纳入人员补建参保档案。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原“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12.03.15•【字号】大人社发[2012]47号•【施行日期】2012.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原“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大人社发〔2012〕47号2012年3月15日)各区市县、先导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局、财政局、地方税务局,各有关单位:现将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地方税务局《关于原“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辽人社〔2011〕385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及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联合成立大连市“五七家属工”参保审核审批工作组,负责中省直、部队属企业及市直企业“五七家属工”参保审核审批工作,指导、监督各区市县、先导区“五七家属工”参保审核审批认定工作。
各地区也要相应成立“五七家属工”参保审核审批工作组,负责当地所属企业“五七家属工”参保审核审批工作,并定期将审核公示后的结果上报市“五七家属工”参保审核审批工作组,经市“五七家属工”参保审核审批工作组认定后组织实施。
二、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根据市“五七家属工”参保审核审批工作组的认定结果,及时为参保人员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录入相关信息,建立个人缴费账户,核定缴费标准并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做好符合待遇领取条件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发放工作。
三、因企业转制、关闭、破产等原因失去缴费条件或企业主管部门确无能力缴费的,将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会同原企业主管部门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地方税务局《关于原“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略)。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豫人社养老[2010]11号关于将原“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的通知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统筹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09年我省出台了《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政策问题的处理意见》(豫劳社养老〔2009〕5号),将经县级以上劳动人事部门选招为国家正式职工的未参保人员以及没有经过正式招工但目前仍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的未参保人员、已参保企业中的漏保人员等,纳入了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
但是,还有部分没有经过正式招工、目前也不再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但过去长期在城镇企业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原“五七工”、“家属工”,没有纳入基本养老保险。
他们中多数已经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而且由于当年已办理“农转非”手续,现在也无法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为切实解决这部分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经慎重研究并报请省政府同意,决定将符合条件的原“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参保条件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按照本通知规定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劳动法》实施(1995年1月1日)前在我省城镇企业从事临时性工作满5年,或者《劳动法》实施前在我省城镇企业从事临时性工作、目前累计满10年;(二)具有我省城镇户籍;(三)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补费办法符合本通知规定条件的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坚持以本人自愿为前提,按照下列办法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本金和利息。
(一)补费时间。
鉴于这部分人员1995年之前从事临时性工作的时段不符合国家关于连续工龄的政策规定,不能作为视同缴费年限。
允许其最早从1995年1月1日起补缴养老保险费,至少补缴15年。
(二)缴费基数和比例。
以当时当地对应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为基数,按照当时当地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比例执行,其中:1、参保时年满70周岁及以上的,从当时当地对应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80%、100%三个档次中自选一个作为补费基数。
城镇五七工和家属工保险政策
此次所称的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具体指2010年12月31日前具有山东省城镇户籍且达到或超过规定的退休年龄;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996年1月1日前,与山东省城镇集体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
符合条件的人员,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一次性补缴15年基本养老保险费,自补缴全部费用到账后的次月起,即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
全省统一的养老保险费补缴及养老金计发标准分为三个档次,供补缴人员自行选择:一档标准补缴总额62130元,可月领养老金601元;二档标准补缴总额50350元,可月领养老金492元;三档标准补缴总额38560元,可月领养老金383元。
以上补缴额度为目前55至60周岁人员标准,对年满61周岁及以上的人员,年龄每增加1年,补缴额度相应减免1500元,最大减免额度为1.5万元。
我县的规定及办理要求
1.年领界定,2010年12月31日之前,女年满55岁,男满60岁。
2.必须是2005年12月31日之前的平阴县城镇户口。
3.必须1995年12月31日之前参加工作。
4.必须有集体企业和五七工时的原始档案,工资表、考勤表、招工登记表。
5.本人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原始档案资料及复印件。
到人社局415房间,填表,认证。
市人社局认证通过后纳入山东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按月领取养老金。
河南省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局文件豫社养老局〔2010〕35号关于贯彻豫人社养老〔2010〕11号文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各省辖市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省直统筹各单位: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将原“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的通知》(豫人社养老〔2010 〕11号)规定,做好“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的参保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适用范围2009年我省出台的《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政策问题的处理意见》(豫劳社养老〔2009 〕5号),将经县级以上劳动人事部门选招为国家正式职工的未参保人员、以及没有经过正式招工但目前仍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的未参保人员、已参保企业中的漏保人员等,纳入了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
这次我省出台豫人社养老〔2010 〕11号文件,主要是为了解决部分没有经过正式招工、目前也不再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但过去长期在城镇企业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
上述两个文件在适用范围、补费办法和待遇确定原则上有所不同,各地在贯彻落实豫人社养老〔2010 〕11号文件时,要特别注意两个文件的区别,避免因政策执行不到位引发新的问题。
二、参保条件认定(一)工作经历认定。
适用豫人社养老〔2010 〕11号文件规定申请参保的人员(以下简称“申请参保人员”),在提供工作经历资料时,应遵循历史性、真实性原则,有原始档案的提供原始档案;无原始档案的,可根据用工协议( 劳动合同) 、工资调整表或工资发放表等可以证明工作经历的历史资料补建参保档案。
补建参保档案时,应尽可能使用历史资料原件;使用工资发放记录证明工作经历的,应向初审经办机构提供工资发放记录原件和复印件,初审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在复印件上签字确认,并加盖初审经办机构公章;历史资料原件已移交档案部门管理的,应提供由档案部门加盖印章的历史资料复印件。
(二)城镇户籍认定。
申请参保人员应向初审经办机构提供户口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口薄复印首页和本人登记页),初审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在复印件上签字确认,并加盖初审经办机构公章,必要时可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系进行户籍身份确认。
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原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及操作问答(一)一、参保人员身份认定表中“单位编号”如何填写?单位编号为单位的社保号。
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武汉市的单位请填写医保号,未在武汉市参保的单位可暂不填写单位编号。
二、参保人员无身份证或只有一代身份证怎么处理?在身份认定阶段,此类人员需要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将证明附在卷宗的身份证复印件项目后即可;在参保登记阶段,必须补办二代身份证。
三、判刑、劳教、开除、除名、自动离职等刑事行政处分人员如何确定人员类别?此类人员按照有无原始档案进行分类:如果具有原始档案,则按照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进行归口;如果不具有原始档案,则按照原“五七工”、“家属工”进行归口。
四、工作单位与户籍所在地分属中心城区和远城区的人员如何进行身份认定和确认参保属地?(一)工作单位在远城区,户籍所在地在中心城区。
按照社会保险属地管理原则及统筹管理体制,统一规定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执行中心城区缴费及待遇标准。
由原工作单位协助进行身份认定工作,并将卷宗资料移交给本人户籍所在地的社区、街道,由社区、街道受理卷宗移交,并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二)工作单位在中心城区,户籍所在地在远城区。
凡原工作单位养老保险关系隶属市人社局及经办机构管理的单位(含中央在汉及省属单位),按照社会保险属地管理原则及统筹体制,统一规定在户籍地所在的远城区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执行远城区缴费及待遇标准。
由原工作单位协助进行身份认定工作,并将卷宗资料移交给本人户籍所在地社区、街道,由街道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三)凡原工作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关系隶属省养老局管理的中央在汉、省属单位相关人员,不论户籍所在地为远城区或中心城区的,均统一按照执行中心城区缴费及待遇标准。
身份认定、卷宗移交及参保登记工作由中央、省属在汉单位统一组织实施,该类人员需要单位提供户籍与单位分离的情况说明,并放入卷宗中。
(四)凡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的相关人员,统一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并相应确定其中心城区或远城区的缴费及待遇标准。
****公司“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养老保险统筹的申报方案为认真做好我单位“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作,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城镇国有企业“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兰政办[2011] 号)文件精神,以及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社会保险局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先易后难、分批申报、严格审核、确保稳定。
二、参保范围:凡符合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的“五七工、家属工”的人员均可使用本办法。
三、申报流程:1、填写申报申请符合申报范围的人员应向我单位提出申请,并填写有关申请表。
单位工作小组接到个人申请材料,进行预审签字后,于11月持申报材料,上报七里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递交申报材料申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的人员须提供以下材料:(1)、申请人员签字确认的《****公司“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申请表》三份及1寸近期免冠照片6张。
(2)、《****公司“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管理企业申报审核表》一式三份。
(3)、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A4纸)。
(4)、户口簿原件及户口主页和本人页复印件各一份(A4纸)。
(5)、相关证明材料。
四、认定程序(1)、单位工作小组接到拟纳入人员申报材料后,应对申报材料进行预审,并签署意见后,填写《****公司原“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管理人员花名册》一式三份。
审核通过后,我单位于10月10日—10月17日进行公示。
在公示期间,若有员工提出异议的,应当向审核工作小组提出复查申请。
(2)、经公示无异议的拟纳入人员,工作小组将申请表和相关材料报七里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
二、鉴于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资金流动困难,对“五七工、家属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单位只负责申报,资金由原申请人个人承担。
****公司“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统筹工作总结为认真做好我单位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参加养老保险工作,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城镇国有企业“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兰政办[2011] 号)文件精神,以及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社会保险局的工作要求,我单位本着“一个不少、一个不漏”的原则,对“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1、召开专题会议,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制定了解决措施。
【前言】按照中央、省、襄阳市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安排,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枣政办发[2011]66号文件确定了枣阳市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该项工作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市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具体组织实施。
为保证这一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市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从2011年8月开始,不定期编发《“五七工”、“家属工”参保工作动态》,目的是建立一个解释政策、指导工作、交流经验的平台。
【工作部署】市政府2011年7月14日召开了由各镇(办、区)、市直各部办局和有关单位及中央、省、襄阳市驻枣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
会议传达了枣政办发[2011]66号文件,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并进行了政策培训,同时下发了“五七工”、“家属工”参保的政策问答和相关格式化表格。
【工作程序】全市统一的工作办法和程序是:符合政策规定的当事人,持相关证件和档案等资料到其户籍所在社区办理登记手续,各镇(办、区)成立审核专班,对社区初审的资料和表格进行集中审核,并将审核符合条件人员的基本情况交由其所在社区张榜公示七天,经公示无异议的,由所在镇(办、区)人社服务中心和政府加盖公章后报市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复审,合格后办理参保手续。
【工作进度】截止2011年7月31日,全市18个镇(办、区)和有下属单位的主管部门均召开了工作安排会。
从有关单位反映的情况看,该项工作涉及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时间紧(2011年底结束),含金量高,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稳定社会的重要工作,各地、各单位都高度重视,抽调人员,成立工作专班,相关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从8月2日开始,相关镇(办、区)已按约定时间到市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北城、南城、开发区尤为积极。
从我们已审材料情况看,少数当事人存在如下问题:户口本复印件派出所未明确出具“非农户口”证明,缺乏真实可信的原始档案资料或档案造假等,对这类情况一经发现,不予复审或发回重新补充资料。
武政办2024169号武汉市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原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方案该文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未参保的集体企业职工以及退休人员原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的问题。
根据武汉市人社局的数据分析,目前武汉市仍有一大部分集体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家属尚未参加养老保险,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因此,该方案旨在解决这一问题,让这部分人员享受到应有的养老保险待遇。
根据文件的内容,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保范围的规定。
方案明确了参保对象的范围,即未参保的集体企业职工以及退休人员的原五七工家属工。
对于这些人员,方案规定了具体的申请条件和手续,包括提供相关证明文件以及填写申请表等。
第二,关于缴费问题的规定。
方案明确了参保人员的缴费方式和标准。
参保人员可以选择一次性缴费或者分期缴费,缴费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同时,为了解决一次性缴费困难的问题,方案还提出了可以通过分期缴费的方式,分为月缴、季缴、半年缴、年缴等不同的缴费周期供参保人员选择。
第三,关于待遇享受的规定。
方案明确了参保人员在退休后享受的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和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等。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和发放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对上述方案的解读,我认为该文件是一项积极的政策,有利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原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的问题。
首先,该方案为他们提供了参保的机会,确保他们享受到应有的养老保险待遇。
其次,方案灵活多样的缴费方式,为参保人员提供了选择的权利,更好地适应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
最后,方案明确了待遇享受的规定,为参保人员在退休后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根据文件的内容,我还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文件中并未对参保人员的待遇进行明确的说明,例如养老金的发放方式和标准等。
这些细节应该在方案中明确规定,以避免对参保人员的权益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文件铁煤人发[2012]2号关于“五七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通知公司所属各单位: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的《关于原“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辽人社[2011] 385号、《关于印发原“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的通知》辽人社[2011]399号及铁岭市铁市人发[2011]195号文件精神,现开始办理“五七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认定、审批等相关手续。
为妥善完成此项工作,能源公司人力资源部临时组建“五七家属工”参保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参保相关工作。
基层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承办具体参保业务。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五七家属工”参保工作由地方政府部门负责审核、审批及待遇发放工作。
经请示政府主管部门同意,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对曾在我能源公司所属单位工作过的“五七家属工”(含临时工)参保的相关办法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参保条件“五七家属工”申请参保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曾在铁法能源公司所属国有或集体企业中工作累计满三年以上,未取得正式企业职工身份,现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2011年10月31日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三)2011年10月31日前,已取得省内城镇常住户籍;(四)户籍迁出我省的“五七家属工”,在迁出时已达到或超过此次规定参保年龄的,可纳入参保范围;(五)1972年1月1日至城镇企业职工实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期间,曾在铁法能源公司国有、集体企业工作过的临时工,符合“五七家属工”参保条件的,可按“五七家属工”规定参保,享受“五七家属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参保申报程序(一)参保报名登记地点鉴于“五七家属工”、临时工的原工作单位大部分已经“关、停、并、转”,为方便其参保登记,按下列方法报名登记:1、配偶在铁法能源公司单位工作或离退休的(含已死亡的),到配偶单位报名;2、配偶未在铁法能源公司单位工作的,到子女所在单位报名;3、子女也未在铁法能源公司工作的,到建设社保中心报名;4、“临时工”参保的,按最后一次从事临时工工作时所在的单位办理参保手续。
原“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根据《关于原“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辽人社[2019]385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为切实做好我省原“五七工”、“家属工”(以下简称“五七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五七家属工”参保范围和条件的确定“五七家属工”参保范围的确定,除《通知》规定的范围和条件外,以下情形按下列原则掌握:(一)户籍迁出我省的“五七家属工”,在迁出时已达到或超过此次规定参保年龄的,可纳入参保范围;在迁出时未达到此次规定参保年龄的,不纳入参保范围;(二)户籍在省内进行迁移的“五七家属工”,符合条件的,在原用人单位所在地参保;(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驻辽军队单位所办企业单位中的“五七家属工”可纳入本次“五七家属工”参保范围。
(四)1972年1月1日至城镇企业职工实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期间,曾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临时工,以及城镇社街办集体企业职工,符合“五七家属工”参保条件,且能够提供相应工作经历原始证明材料的,可按照自愿原则,参照《通知》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享受“五七家属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参保审报(一)申报符合参保条件人员经本人申请,由原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统一向原企业所在地人社部门申报。
“五七家属工”有多个单位工作经历的,原则上由其最后一个企业单位申报。
原用人单位因破产、解散等原因不存在的,应由原单位主管部门申报;原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均不存在的,“五七家属工”本人可直接向原用人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申请,按要求填申报审批表。
(二)申报时提供以下材料1、《**省“五七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申报审批表》(详见附件1),一式三份,经本人签字确认,并粘贴本人l寸近期免冠照片。
2、符合参保人员名册。
3、能够证明“五七工家属工”工作经历的原始档案,档案资料不全或无档案资料的,需提供下列证明其工作时间和经历的原始材料(一种以上):(1)在用人单位工作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如《劳动合同书》、企业录用时的审批表及职工花名册等。
五七工、家属工”参保政策解读信息来源:局养老保险处【录入者:办公室】更新时间:2011-06-21 11:13:59问:这次的政策主要覆盖哪三类对象?答:该政策主要覆盖三类对象:未参保的集体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原“五七工”、“家属工”;支农返汉人员等社会群体。
他们平均年龄偏大,曾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但因种种历史遗留原因未参保,年老后无稳定生活来源,生活水平较低。
问:何为“五七工、家属工”?答:指城镇居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响应毛主席“五七”指示,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劳动,组建“五七”连、组、厂,或进入国有、集体企业单位不同岗位工作的人员。
问:怎么界定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答:指按照国发[2000]8号文件规定,武汉市统筹范围内因企业破产、倒闭、停产、半停产多年且无力缴纳社保费而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集体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
问:什么叫支农返汉人员?答:指武汉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城镇居民响应国家号召,由市、区、街组织到农村支援农业生产,1989年前自主返汉,1995年一次性解决武汉市城镇户籍的人员。
问:这三类人员参保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1、具有武汉市城镇户籍;2、截至2010年12月31日,男年满50周岁未满6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未满55周岁(简称“大龄人员”),和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及以上人员(简称“超龄人员”);3、曾在武汉市国有集体企业从事过生产自救和辅助性岗位工作,或在街道居委会生产自救组织中从事过季节工、轮换工、临时工,工作时间3年以上,未被劳动部门录用,不具备企业正式职工身份,且目前尚未参保或未享受定期养老保险待遇。
在汉中央、省属企业同类人员,根据自愿原则,纳入武汉市统筹实施范围。
问:这三类人员如何进行身份认定?答:符合条件的三类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依托申请人原单位开展身份认定初审工作。
原单位已改制重组的,应当向改制重组后的单位提出申请;原单位正处于改制重组或进入破产程序的,应当向单位改制领导小组或破产清算小组提出申请;原单位已不存在但有接收、托管单位的,应当向接收、托管的单位提出申请,无接收、托管单位的,应当向该单位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和原主管部门都不存在并划转到区、街的,可向当地区、街指定部门提出申请。
市养老保险局详解五七工家属工参保政策
同时与其他退休人员一样享受有关政策待遇,如调资、丧葬抚恤金等。
该类人群领取的养老保险金包括基础养老保险金和个人账户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十堰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家规定执行)。
按照2011年现行标准,根据这个计算公式,此类参保人员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约为580元。
记者:有些市民担心一次性补缴了15年(即37800元)的养老金,而不幸中途死亡,自己就吃亏了。
真是这样的吗?
张辉:市民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对于在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期间,因病非因工死亡的参保人员,办法规定,在其死亡的次月停止发放养老保险金,并参照企业退休人员死亡的标准发放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根据2011年我市企业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补助标准,参保人员如今年因病非因工死亡可以领取的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为26783.25元,这一标准也将根据每年的标准不同而调整。
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由其指定的继承人继承。
记者:补缴养老保险费是否划分年龄段?
张辉:本次补缴养老保险费根据自愿参加的原则,不分年龄段,待遇发放也不分年龄段。
记者:参保需办理哪些手续?
张辉: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可登陆十堰政务网、十堰人社网阅读十社发[2011]44号、十养保[2011]5号文件,并在附件下载有关表格,按要求准备材料,上报市养老保险局。
申报材料有:1、《身份认定登记表》一式三份2、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3、户口本(户主页、本人页)复印件4、个人申请5、原始证明材料6、卷宗封面、卷宗目录。
记者:原始证明材料怎么采集?
张辉:原始证明材料是指能证明申请人曾经在其单位工作过的原始材料,如档案、劳动合同书、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工资发放花名册、各种证书、奖状、工作证、会员证等。
如果确实因为时间过长无原始材料,由申请人同期工作过的
5位同事出具证明,证明人需提供其身份证复印件、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
记者:所有材料齐备后怎么办?
张辉:所有材料齐全后,报市养老保险局身份认定办公室,待审批后到养老保险局缴费大厅缴费,再持《身份认定登记表》和缴费凭证到市人社局养老保险科领取待遇退休审批手续。
记者:申报身份认定所须表格材料在哪里领取?
张辉:由于本次参保人员情况特殊,我们的文件无法印发到各单位,因此所涉的单位和个人可登陆到《十堰人社网》
(/SY/zwgk/2011/06/content_49716.html)、《十堰政务网》(/SY/zwgk/2011/06/content_49715.html)上查阅相关文件,下载相关表格,并根据文件要求填表申报。
十堰市养老保险局未参保人员身份认定办公室联系电话:8465508、8465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