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史黛芬.格拉芙坚峻女人的柔软人生史黛芬·格拉芙(Stefanie Graf)是德国著名的网球选手,她是20世纪最杰出的女子网球运动员之一,也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她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了多项大满贯冠军和奥运会金牌,她的成就被誉为网球史上的传奇。
人们对于她的关注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成就,更因为她的生活经历和个人魅力。
在网球生涯的巅峰时期,格拉芙是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女运动员之一,她的冷静和自信深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她的私人生活却饱受争议和猜测,她的感情生活和家庭问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这些挑战和变故中,格拉芙展现出了一个坚韧而又柔软的一面,她以无与伦比的毅力和勇气度过了人生中的困难时刻,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史黛芬·格拉芙出生于德国曼海姆一个体育世家,她的父亲是一名职业网球教练,因此她从小就接触到了网球运动。
在她的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格拉芙很快展现出了出色的天赋和激情,她开始在青少年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在全年龄段比赛中表现出色。
在她15岁那年,她便已经在职业巡回赛上获得了冠军,成为了世界排名前列的选手。
她的才华和实力迅速引起了全球网球界的关注,人们对于这个年轻的天才充满了期待。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格拉芙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比赛状态,她在世界各地的比赛中一次次展现出了自己的霸气和实力。
她的优雅和果断的发球、准确的截击和耐心等待对手失误的战术,使得她成为了女子网球运动中的佼佼者。
她先后获得了7项大满贯单打冠军、6项大满贯双打冠军,以及奥运会金牌等多项殊荣,她的成绩无疑是网球历史上的巅峰之作。
正是在这个辉煌的时刻,格拉芙的个人生活却开始出现了问题。
她的家庭风波和感情挫折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她的私生活和婚姻问题一度影响了她的职业生涯。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格拉芙展现出了一种坚强而又柔软的一面。
她并没有被困难击倒,而是以更加坚毅的态度面对了这些挑战,向世人展现了她的真实一面。
格拉芙的内心始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重新找回了自己在体育赛场上的自信和力量。
名人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导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令人感动和启发的故事,揭示了知识的力量以及它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本文将带您领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人故事,这些名人依靠自己的知识和学识,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
**1.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Al exander Gr aham B ell)创造了通信革命的发明家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是19世纪末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的发明创造了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贝尔早年对声音和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通过研究人类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最终发明了电话。
这项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将远距离沟通变得轻松快捷,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贝尔的知识和创造力改变了通信技术,使人类社会迈入了信息时代。
他的发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
他坚信在知识的指引下,人类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爱丽丝·柯赛特**(Alice Korsze t)用科学拓展社会地位的女性爱丽丝·柯赛特是20世纪初期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作为一位科学家和教育家,她致力于为妇女争取平等的教育和职业机会。
柯赛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面临巨大的挑战,然而她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对知识的渴望,成功获得了高等教育。
她成为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并在研究中发现了引人注目的科学理论。
柯赛特倡导女性进入科学领域,并与其他女性共同努力,争取了女性平等的权益。
她的知识和决心不仅改变了她个人的命运,也为妇女争取了平等和尊重的社会地位。
**3.马丁·路德·金**(Marti n Luthe r King Jr.)以知识为武器的和平斗士马丁·路德·金是非暴力抗议运动的领导者,致力于为非裔美国人争取平等权益。
他的言行激励了整个民权运动,并改变了美国社会的面貌。
作为一位教育家和牧师,马丁·路德·金深知知识的重要性。
一位爱国的时代杰出女性——宋庆龄同志摘要:宋庆龄同志是20世纪杰出女性代表,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战士。
她真诚的希望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幸福、和睦的生活。
她为之战斗了一生,并奉献了一切。
人民誉称她为“国之瑰宝”、“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关键词:宋庆龄爱国主义正文爱国主义是一个人精神层面的最高的表现,也是一个身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之人,救亡图存的精神动力。
而宋庆龄,以一个女流之辈的瘦弱肩膀,负起了中华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重担。
以微薄之力维护了祖国统一大业,谁能不为之动容?说起宋庆龄与爱国主义的关系,也许不是简单几句话就可以阐述的清楚,我想爱国主义渗透在她身体里的每一个部分,随着血液流变了全身。
首先她的父亲宋耀如就为了救国、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怨无悔的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作为他的女儿,宋庆龄深受父亲影响,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亦把爱国作为己任,并且她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
在赴美留学的期间,她没有一味的崇洋媚外,依旧心系祖国。
18岁时她就她就写过《受外国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一文,明确说道,留学生到外国去的目的,是要“把一切有价值的、好的东西学到手”,带回去“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各种重大问题”。
特别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就是通过学习改造中国。
当有人轻蔑的说道,亚洲的中国,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她便立刻反驳道:“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必将震动全世界!”这番正义凛然的话,获得所有在场的具有正义感的同学热烈的掌声。
她一直都知道:“我不能忘记祖国,也不能忘记孙中山先生说过的话,如果忘记了,人生就失去了意义。
”【①】此时的她与我们的年纪相差甚少,也是正值青春年少,是花一般的年纪。
也许她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留学生,潜心研究自己的学业。
而生在动荡年代的宋庆龄,却能够深究自己祖国的弊病,考虑自己能为祖国劲道的微薄之力,树立如此远大的志向,着实令人钦佩。
南丁格尔的5个贡献及感悟
南丁格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妇女之一,她被称为“慈善家”。
她代表着勤劳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她为儿童节保护,社会伦理改革,妇女权利,环境保护和和谐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 为儿童促进平等权利:南丁格尔一生致力于促进儿童权利,尤其是女孩的权利。
她主张儿童要得到与成人相同的尊重和社会角色。
南丁格尔起草了婴儿和儿童护理法案,向儿童提供护理,教育和养育的权利。
2. 社会伦理改革:南丁格尔的社会伦理改革受到许多人的支持,大多数是有关妇女平等的重要问题,如结婚年龄和财产分配。
考虑到妇女地位的重要性,南丁格尔认为,妇女应继承财产,应获得独立身份,有自己的职业和从职业中获得报酬。
3. 提倡妇女权利:南丁格尔主张建立起在家庭和社会中妇女的重要地位。
她反对女性遭受不公平待遇,坚持妇女应该得到平等和自主。
他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确保妇女的财产权。
4. 环境保护:南丁格尔也致力于环境保护。
她提出了有关空气植树的保护性法案,以减少空气污染,恢复生态系统和植树活动,以及鼓励比较友好的风景区。
5. 促进和谐社会:南丁格尔也努力促进和谐社会,特别是艰苦的人们
的权利。
她把教育视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并发起了建立图书馆,学习中心和社区中心的活动,这些中心提供贫困人民的服务和教育。
总的来说,南丁格尔的贡献不可磨灭。
她的精神世代流传,社会运动更多地开始重视女性,在妇女权利,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进行了规划和实施。
南丁格尔彰显了一个社会守护者的形象,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我们应以她的精神继续行动,并且改变这个社会。
分享⼤提琴天使杜普蕾:⽤昙花⼀现的⽣命,谱写永恒璀璨的乐章。
1963年,美籍匈⽛利⼤提琴家乔纳斯·斯塔克在乘车出⾏的途中,听到⼴播⾥正播放的⼤提琴曲,惊叹⼜凝重道:像她这样把所有复杂⽭盾的感情都投⼊到⼤提琴⾥去演奏,恐怕根本就活不长。
此刻的斯塔克绝对想不到的是,他当时毫⽆恶意的评价,竟⼀语成谶——这⾸⼤提琴曲的演奏家,在42岁时便因渐冻症溘然长逝。
她,便是20世纪最伟⼤的⼥性⼤提琴家杜普蕾。
⾃11岁便开始登台到28岁因病隐退,将近20年的演奏⽣涯中,她把百分百的⽣命精⼒尽燃于⼸弦,⼒量、技艺与情感都毫⽆保留。
视频呈现的是杜普蕾⼀⽣中最重要的演绎作品——艾尔加(E. Elgar)的《⼤提琴协奏曲》(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85)。
我们可以看到,她在⽆⽐投⼊和灌注情感的同时,演奏亦是庄重⽽沉稳的。
这样严谨⼜⽤情⾄深的表达,不仅完美诠释此曲应有的灵魂和精髓,更⽣出极其蓬勃强⼤的感染⼒。
以《哥德堡变奏曲》闻名乐界的“钢琴怪杰”古尔德这样评价道:“杜普蕾的艾尔加协奏曲,展⽰出⽆限的悸动与热情。
”她的演绎堪称此曲演绎史上的标杆,⾄今⽆⼈能出其右。
据说,直到⽬前为⽌,也只有马友友的演出能稍许企及她的境界,但仍然有⼀段不⼩的差距。
谁能想到,这⾄今⽆⼈超越的演绎⾸次完成之时,杜普蕾才刚满20岁。
多少⼈穷其⼀⽣都⽆法到达的⾼度,杜普蕾却在年少时便做到了。
难怪被英国《每⽇邮报》称作“为⼤提琴⽽⽣的天才”。
可与⼤多数天才不同的是,杜普蕾并不因天赋异禀⽽轻狂,她甚⾄因为名望深感烦扰。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当中,⼤提琴家以⼤提琴闻名,那“⼤提琴”便是⼤提琴家的标签,是他⽤以展现其成就的⼯具和平台。
但对杜普蕾⽽⾔,她的天赋是为⼤提琴⽽服务的。
她专注于更好地“发出那种声⾳”,⽽⾮通过“这个声⾳”被世⼈认可。
杜普蕾的朋友,⼩提琴家彼得·汤马斯曾说:“她是个很可爱的⼥孩,⼀脸坦诚,天真⽆邪。
二十世纪欧美流行乐36位最伟大的女歌手1)Ella Fitzgerald“艾拉费兹杰拉”——1918年生于弗吉尼亚州,1994年去世。
50-60年代第一天后,美国百老汇“急智歌后”,被誉为爵士第一夫人。
歌声如水晶般清澈的她,音色中充满了女性万般风情的魅力。
她的幽默心声都是近半世纪美式风情的诠释者。
1994年去世。
代表作《misty blue》、《louis armstrong》2)Aretha Franklin“艾瑞莎弗兰克林”——美国灵魂乐的巨人、Pop界的巨星。
以烈焰般燃烧的气质征服了无数听众。
她将灵乐虔诚的信仰表现得淋漓尽致,并跨越流行与黑人音乐界线。
作为第一位女性艺人进入摇滚名人殿堂。
代表作《i never loved a man before》、《i say a little prayer》、《chain of fools》、《a rose is still a rose》、《Respect》3)Anne Murray“安妮莫莉”——全球著名的民谣摇滚巨星。
被认为是为加拿大通向国际成功的女性先驱!Anne走民谣摇滚的路线,她将节奏布鲁斯和主流流行乐的风格兼容并蓄在自己的歌曲中,叱咤流行乐坛。
代表作《you needed me》、《i just fall in love again》、《you light up my life》、《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broken hearted me》4)Annie Lennox“安妮兰妮克丝”——80、90年代红遍欧美、蜚声国际流行乐坛20年,有“首席女伶”美誉!1981年组建Eurythmics乐队,成为最受欢迎的新浪潮乐队。
90年代她以磅礴大气的半歌剧式演唱,空灵、深邃犹如天籁般的优美歌声直触心灵,被称为现代最优美女声之一。
代表作《no more i love yous annie lennox》、《love song for vampire dracula》、《sweet dreams》5)Olivia Newton John“奥莉维亚纽顿”——欧美百变风情的跨世代天后,西方流行乐坛的超级巨星。
顽强奋斗坚韧不拔的名人故事
1、海伦·凯勒:尽管她生来就有视觉和听觉障碍,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毅力,她学会了说话,并最终成为了一名作家和演说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2、托马斯·爱迪生:他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但他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
他在研发电灯泡的过程中失败了上千次,但他从未放弃,最终发明出了第一只实用的电灯泡。
3、莱昂纳多·达·芬奇: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发明家和科学家,但他的一生并不顺利。
他在追求艺术和科学的过程中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最终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4、乔布斯:他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但他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他在初创阶段被苹果公司解雇,但他并没有放弃,最终重新崛起并带领苹果公司成为了全球最具价值的公司之一。
5、阿波罗13号宇航员:他们在执行任务时遇到了意外,但通过团队的合作和毅力,他们成功地返回了地球,成为了英雄。
这些名人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和挑战。
S专题**Special2018.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宋氏三姐妹及家族成员旗袍展首次在京举行,彰显中华风采2018年国际三八妇女节时,由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中国妇女报社、上海老旗袍珍品馆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华风采——宋氏三姐妹及家族成员旗袍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隆重开幕。
华夏儿女 衣冠上国后海北沿46号,高墙黛瓦,楼台亭榭,游人如织,在宋庆龄工作与生活过的两层小楼,廊前玉兰含苞待放,帷幔低垂,音乐缭绕中,25件宋氏三姐妹及家族成员旗袍和13件宋庆龄用过的手包、丝巾、帽子以及她收藏的绣片,百余幅历史照片,带领人们穿越历史的时光,追忆佳人素雅的芳华。
可谓“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座雍容典雅,幽静别致的庭院曾是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府邸花园,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就计划为宋庆龄在北京修建一处住所,但她一再逊谢。
1961年,周恩来总理受党和政府的委托,亲自筹划,决定借此王府花园,精心设计改造更新,在原来主体建筑西侧,接建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主楼,作为宋庆龄的住所,表示对她的尊重。
1963年4月,宋庆龄迁居于此,直到1981年逝世,共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了18个春秋,1981年10月中央决定把此处住所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以下简称“宋庆龄故居”),并由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光荏苒,70年后,在宋庆龄工作生活过18年的居所举办这次旗袍展,变化的是岁月过往,不变的是历代华夏儿女坚定的家国情怀。
“宋氏三姐妹及家族成员旗袍展是首次在北京也是空前第一次面向社会联合展出,其意义深刻而重大。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负责人李雪英主任告诉记者,“众所周知,20世纪,宋美龄1948年离开大陆,宋蔼龄则客居美国直到辞世。
三姐妹隔海相望,无缘重逢,思念之情无可寄托。
晚年的宋庆龄常常思念亲人,70年后,在她工作生活过18年的居所举行这次旗袍展,也算是她们姐妹别样的重逢与团聚,以慰在天情思”。
中国近代20位杰出女性中国近代杰出女性中国近代20位杰出女性秋瑾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祖籍浙江山阴,生于福建云霄。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她是中国首位女权运动者,近代中国女性革命的象征,“辛亥三杰”之一。
她为辛亥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何香凝何香凝(1878年6月27日-1972年9月1日),广东南海人,生于香港。
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民革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建立民国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方面军,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
她是中国第一次庆祝妇女节活动的发起者。
她的“妇女在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一律平等”提案在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在她的号召下,1924年3月8日中国第一次在广州发起公开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活动。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通令全国,正式确定3月8日为妇女节。
唐群英唐群英(1871年12月8日-1937年4月25日),生于衡阳市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
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中国女权运动领袖、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辛亥革命功臣、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立下奇功。
宋庆龄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上海人。
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一位名誉主席。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被尊称为“国母”。
宋美龄宋美龄(1898年3月4日-2003年10月24日),上海人。
中国近现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卓越领导人,在1943年6月至1949年1月期间担任中华民国第一夫人。
物理高一知识点人名物理高一知识点:人名人名在物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重要的物理学家为该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位物理学界的重要人物及其对物理学领域的影响。
1.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艾萨克·牛顿是17世纪后期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即牛顿运动定律,为后来的物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建立了微积分学。
牛顿的贡献对于物理学发展至关重要。
2. 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马克斯·普朗克是20世纪早期的一位德国物理学家,被誉为量子力学之父。
他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概念,为解释黑体辐射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普朗克的研究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提出了相对论,其中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识,对现代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 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尼尔斯·玻尔是20世纪最重要的量子物理学家之一。
他提出了玻尔模型,解释了原子结构和光谱线的存在,为量子力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玻尔还与其他物理学家合作,深入研究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 玛丽·居里(Marie Curie)玛丽·居里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物理学家之一。
她是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分别是物理学和化学领域。
居里夫人的研究使放射性元素成为了物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她对辐射现象的研究为核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除了上述的几位物理学家之外,还有诸多其他重要人物,如简·薛定谔、沃尔夫冈·鲍尔等,他们的贡献使得物理学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科学的核心学科。
居里夫人的伟大事迹第一篇:居里夫人的早年经历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 Curie),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也是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她所创立和发展的放射性学科为后来的核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居里夫人的伟大事迹源于她不平凡的早年经历。
生于波兰玛丽・居里于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首都华沙。
她的父亲是一名数学老师,母亲则是一位钢琴老师。
作为一个家里最小的孩子,玛丽成长在一个普通的波兰家庭中,但她从小就表现出优异的学业成绩和好奇心。
进入大学1891年,玛丽前往巴黎进入索邦大学,就读于物理系。
尽管她的法语不好,但她很快学会了这门语言,并获得了她的第一个学位(1903年的博士学位)。
结识皮埃尔玛丽的博士论文引起了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的注意。
后来,两人在学术交流中相识相恋,结婚后共同从事研究工作。
发现放射性1903年,居里夫妇联合进行了一项重要的实验,他们首次发现了放射性现象。
这项工作为他们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就是居里夫人的早年经历,她的成长始终贯穿于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
1903年的发现也为后来的放射性学科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第二篇:居里夫人的发现和成就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了放射现象。
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这种现象是由某些元素所固有的不稳定原子核所引起的。
这种现象一直被视为物理学领域中的一大神秘。
研究放射性居里夫妇通过实验发现,放射性现象是一种自发的现象。
他们发现,一些元素会不断地散发出辐射,这种辐射可以穿透实物,类似于X射线。
这个发现在当时是伟大而新奇的,许多物理学家对此感到吃惊不已。
制备放射性元素皮埃尔・居里去世后,居里夫人继续着他们共同所研究的工作。
她开展了大规模的实验,在数吨的天然矿物中寻找放射性物质,最终在锕系元素中发现了镭元素。
这种元素具有非常强的放射能力,可以进行医学上的放射治疗和放射检测。
贡献核物理学通过居里夫人和其他科学家的努力,放射性成为了20世纪物理学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宋庆龄: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性宋庆龄(1893—1981),祖籍海南省文昌县,孙中山先生的夫人,被誉为“国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20世纪的伟大女性。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宋庆龄于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
父亲宋耀如,原名韩教准,早年漂泊美国,中年回国兴办实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
母亲倪桂珍是中国较早接受文明、反对封建的进步妇女之一。
宋庆龄7岁时入上海中西女塾读书,1907年,15岁的宋庆龄与妹妹宋美龄一道赴美国留学,先在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英语,次年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
宋庆龄聪敏好学,思想活跃,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
在美国留学期间,她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
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
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会了她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
随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
1922年6月16日,广东军阀陈炯明反对孙中山北伐而叛变革命。
叛军炮轰孙中山住邸大元帅府。
情势万分危急,孙中山请宋庆龄先行撤离,宋庆龄临危不惧,坚定地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
”坚持让孙中山先安全撤离。
海伦凯勒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位伟大的
女性——海伦凯勒的故事。
海伦凯勒是一位美国作家、社会活动家,她在20世纪初期以她的勇气和毅力,成为了一位启发人心的偶像。
海伦凯勒在19个月大时,因患上重病而失去了听力和视力。
但是,这并没有让她沮丧和绝望,相反,她通过勇敢和坚韧的意志,
克服了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女性。
她学会了用手
语和触觉来沟通,通过勤奋学习,她成功地进入了哈佛大学,并成
为了一位杰出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海伦凯勒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坚强
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她的
故事也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成
长的机会,每一次困难都是一次锻炼的机会。
在今天,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
有海伦凯勒一样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
功。
让我们牢记海伦凯勒的故事,不断努力,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相信自己,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
最后,让我们共同致敬这位伟大的女性——海伦凯勒,她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
谢谢大家!。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其非凡的才能和深远的影响力在世人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在我心中,最令我倾佩和喜欢的历史人物是伟大的女性权利倡导者——艾米丽·戴维森。
艾米丽·戴维森是20世纪初期英国的一位重要政治活动家和妇女权利的坚定捍卫者。
她出生在一个高尚的家庭,但并不满足于传统妇女应有的角色。
她在年轻时就深受社会的约束和性别歧视所困扰,这激发了她内心强烈的公正与平等的愿望。
艾米丽·戴维森毅然决定加入妇女运动,为了争取妇女的投票权而进行无数次抗争。
她勇敢地站出来,为所有妇女发声,并用实际行动来争取她们应有的权益。
她领导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示威活动和游行,并经常面临警察和社会保守主义者的阻挠和暴力对待。
为了引起更大的关注和社会改变,艾米丽·戴维森甚至牺牲了自己的自由。
在1909年,她决定放弃自己的自由,通过自愿被逮捕来抗议政府对妇女参政权的不公,并在监狱里度过了数个月的时间。
她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了许多其他妇女和男性,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妇女们终于争取到了投票权。
戴维森的影响力远远不止于她的一生,她的努力之后成为了妇女解放的象征。
她的勇气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无数的人们,促使他们为平等和公正而努力奋斗。
在我看来,艾米丽·戴维森成为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因为她不仅仅代表了妇女权利的斗争,更代表了勇气、坚持和追求正义的精神。
她为了妇女的权益不惜付出一切,她的事迹在历史上留下了永恒的烙印。
与此同时,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也提醒我,不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为正义而奋斗,就能够真正产生积极的改变。
艾米丽·戴维森的故事激励着我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勇敢地去追求公平和平等。
总结而言,艾米丽·戴维森通过她的勇气、毅力和奉献精神,成为了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她的奋斗和成就不仅为妇女争取了平等的权益,也激励和鼓舞着无数的人们去为自己的理念而奋斗。
居里夫人的科学哲学居里夫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学者之一,她的研究成果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科学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科学观念和哲学思考。
她的科学哲学以其严谨性、深度和广度而闻名于世,体现着对科学的真理、价值、方法和发展的深刻思考。
首先,居里夫人的科学哲学具有严谨性和哲理性。
她在科学研究中强调实验、观察和数学方法的重要性,坚持对数据和实验结果进行严格的检验和分析。
同时,她也注重对科学方法论的反思和审视,思考科学研究的意义、范围、局限和未来。
她认为科学是一种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需要精益求精、具有不断发展的性质。
她的科学哲学是对科学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代表着科学的最高境界和追求。
其次,居里夫人的科学哲学融合了实用主义和价值理性主义的思想。
她的科学研究始终关注实际的问题和人类的利益,以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同时,她也注重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和保护,警惕科学活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风险。
她的科学哲学是实践和价值的统一,反应了科学与人文的辩证关系。
再次,居里夫人的科学哲学具有抵御主义和进取精神。
她的科学研究始终保持着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勇于挑战科学前沿和难题。
同时,她也警醒人们不能只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成果,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她的科学哲学是知识和勇气的结合,体现了科学家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和勇气。
最后,居里夫人的科学哲学融合了对宇宙和自然的敬畏和敬重。
她的科学研究探索着自然法则和宇宙奥秘,将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投入到无穷无尽的自然界之中。
同时,她也注重对自然的保护和尊重,认为人类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和互利共生。
她的科学哲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追求,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居里夫人的科学哲学是独具特色的一种科学思维和文化精神。
她的科学研究和思想对人类的科学文化、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她的科学哲学不仅是对科学本质和发展的深刻思考,也是对人类价值和未来的深入把握和探索。
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宋庆龄
书名:《宋庆龄传》作者:刘家泉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谦虚,却受到全世界的景仰,
优美,却永远不屈不挠,
温和,却像钢铁一样坚强,
……
这是美国友人爱泼斯坦对她一生最精辟、最艺术性的概括,她既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也是“被国际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她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宋庆龄。
伟大的经历,练就伟大的人生,宋庆龄一生又有哪些不同寻常的经历?让她谦虚而倍受景仰,让她优美而不屈不挠,让她温和而坚强。
读《宋庆龄传》,去寻找她旧日的足迹,去见证她的伟大。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
早年在上海中西女中读书,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
这些为她的一生走向定下了思想基础,而辛亥革命为她革命人生提供催化剂。
在读书时,她父亲曾给她寄来象征民族联合的五色旗,她兴奋地将清朝的龙旗从宿舍的墙上扯下,踩在脚上,欢呼:“高举共和的国旗!”从此,共和国第一个总统孙中山的名字就牢刻在她的心上。
1913年春,她大学毕业回国,成为孙中山的秘书,当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
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
为了成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为中国的前途做出自己的力量,她不顾父母和亲友的反对,依然和孙中山结婚,开始了她70年的革命生涯,孙中山也成为她一生的革命伴侣,讨伐袁世凯复辟,声援“五四”运动,创立广州国民政府,组织第一次北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