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表面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4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第一题:一张正方形纸片的质量为m,边长为l。
该纸片悬挂在水面上,完全浸没。
如果纸片边缘受到的浮力为F1,纸片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1,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2,求纸片周围的液体对纸片边缘的压力。
解题步骤:1.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纸片的体积。
纸片的边长为l,可以计算出纸片的面积为A = l * l。
令纸片的厚度为δ,可以计算出纸片的体积为V = A * δ。
2.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纸片受到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
所以,纸片受到的浮力为F = V * ρ,其中ρ为液体的密度。
3.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纸片下表面受到的压强P1。
假设液体对纸片下表面的压强为p。
由于压强的定义为P = F / A,我们可以得到P1 = F / A1,其中A1为纸片下表面的面积。
纸片下表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A1 = (l - 2δ) * (l - 2δ)。
因此,纸片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1 = F / A1。
4.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纸片周围的液体对纸片边缘的压力。
纸片周围的液体对纸片边缘的压力等于液体对纸片边缘施加的力除以纸片边缘的长度。
由于纸片边缘受到的力等于纸片边缘受到的浮力,我们可以得到液体对纸片边缘的压力为P = F1 / l。
根据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计算出纸片周围的液体对纸片边缘的压力。
第二题:一块金属板被放置在一个达到热平衡的室温环境中。
金属板的初始温度为T1,室温为T2,金属板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c。
金属板表面的面积为A,厚度为δ。
假设金属板和室温环境之间的热传导只发生在金属板的两个表面,并且忽略金属板的边缘效应。
请计算金属板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解题步骤:1.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热传导定律得出金属板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根据热传导定律,金属板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可以表示为dθ/dt = (1 / (ρcA)) * (dQ / dt),其中ρ为金属板的密度,c为金屋比热容,A为金屋表面的面积,dQ / dt为单位时间内通过金属板表面传递的热量。
1. 在恒压下,某理想气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率=∂∂P TV)(;而在恒容条件下,某范德华气体的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V Tp)(()b V R m - 。
(2分)2. 实际气体在节流膨胀过程中(pV 之积变大),则其Q = 0,ΔH = 0,ΔU < 0,ΔS > 0。
(从“>、<、=或无法确定” 中选一填入)。
(2分)。
3. 1 mol N 2(g)(设为理想气体)在300 K 恒温下从2 dm 3可逆膨胀到40 dm 3,则其体积功W r = 20ln RT -。
4. 一带活塞的气缸中,放有1 mol 温度为300K 、压力为 100 kPa 的理想气体。
在绝热情况下于活塞上突然施加200 kPa 的压力,达平衡后,此过程的∆S > 0;如果始态相同,在保持温度不变条件下于活塞上突然施加200 kPa 的压力,达平衡后,此过程的∆S < 0。
(从“>0、<0、=0或无法确定”中选一填入)5. 根据热力学基本方程,可写出=∂∂V T A )(S -; =∂∂T p S )( pT V ⎪⎭⎫⎝⎛∂∂-。
6. 在一定温度下,p B * > p A *,由纯液态物质A 和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气相组成y B 总是 > 液相组成x B (从“>、<、= 或无法确定”中选一填入)。
7. 液体B 和液体C 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在常压及298 K 下,向总量n = 10 mol ,组成为x C = 0.4的B 、C 液态混合物中加入14 mol 的纯液体C ,形成新的混合物,则混合过程的∆mix G = - 16.77 kJ ;∆mix S = 56.25 J K -1 。
8.在一个抽空的容器中放入过量的NH 4I(s)和NH 4Cl(s)并发生下列反应:)()()(34g HI g NH s I NH += )()()(34g HCl g NH s Cl NH +=此平衡系统的相数P = 3 ;组分数C = 2 ;自由度数F = 1 。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 判断题1. 理想气体经历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为零。
2. 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
当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U 与温度确定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了。
4. 卡诺循环是可逆循环,当系统经一个卡诺循环后,不仅系统复原了,而且环境也复原了。
5. 理想气体非等压过程温度从T 1升至T 2,其焓变为ΔH =∫T1T2 C p dT6. 节流膨胀过程,不论是理想气体还是实际气体,也不论结果温度下降还是上升,都是等焓过程。
7. 稳定态单质的Δf H m O (500K) = 0 。
8. 热化学方程式 N 2(g )+3H 2(g)=2NH 3(g) Δr H m =-92.36kJ.mol -1其中的mol -1 意指每生成1mol NH 3(g)的热效应。
9. 因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体积,压力无关,所以(ðU /ðV )P =0,(ðU /ðP )V =010. 1mol 水在101.325kPa 下由25ºC 升温至120ºC ,其ΔH =∫T1T2 C p,m dT 。
11. 因为内能和焓都是状态函数, 而恒容过程V U Q ∆=, 恒压过程p H Q ∆=, 所以Q p 何Q v是状态函数12. 恒温过程表示系统既不放热, 也不吸热13. 由于绝热过程Q=0, W=ΔU, 所以W 也是状态函数14.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做绝热膨胀时, 其内能总是减小的.15.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当其做自由膨胀时, 温度何内能不变, 则其状态函数也不发生变化16. H 2O(1)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也是同温度下H 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17. CO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也就是同温度下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18. 1mol 乙醇在等温变为蒸汽, 假设为理想气体, 因该过程温度不变, 故ΔU=ΔH=019. 系统的温度愈高, 热量就愈高, 内能就愈大20. 不可逆过程的特征是系统不能恢复到原态二 选择题1. 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有电阻丝,通以电流一段时间,如以电阻丝为体系,则上述过程的Q ,W 和体系的△U 值的符号为( )A :W =0,Q <0,△U <0B ;W <0,Q =0,△U >0C :W =0,Q >0,△U >0D :W <0,Q <0,△U >02. 隔离系统内 ( )A 热力学能守恒,焓守恒B 热力学能不一定守恒,焓守恒C 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D 热力学能. 焓均不一定守恒3. 非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向真空膨胀后,下述答案中不正确的是( )A Q =0B W =0C ΔU =0D ΔH =04. 1mol 水银蒸气在正常沸点630K 时压缩成液体。
物理化学复习题物理化学复习题⼀、填空题1.1mol的某理想⽓体,从体积为V1的始态分别经绝热可逆膨胀过程和恒压膨胀过程到同⼀终态p2、V2、T2。
则从数值上W(绝热)W(恒压),Q(绝热)Q(恒压)。
2.当体系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________改变(填⼀定或不⼀定),反之,状态函数改变后,体系状态_______改变(填⼀定或不⼀定)。
3.可逆循环的热温商之和等于,在⼯作于温度为T1和T2之间的所有热机中,只有热机的效率最⾼。
4.若反应A(g) + 1/2B(g) = C(g)+1/2D(g)的K pθ=100,Δr G θ=50kJ mol-1,则相同温度下反应2A(g) + B(g) = 2C(g)+ m D(g)的K pθ= ,Δr G mθ= 。
5.⽓体经节流膨胀过程后,ΔH 0,Q 0,节流膨胀后,若体系的温度升⾼,则焦⽿-汤姆逊系数µ0。
6.对单组分相图, 最多相数为;最⼤的⾃由度数为 ,它们分别是等强度变量。
7.将⼀定量NaCl(s)溶于⽔中形成不饱和溶液,假设NaCl完全电离,H2O(l) 可建⽴电离平衡,离⼦⽆⽔合反应,则系统的S =______;R =______;R′=______;C =______; =______;f =______。
1、>,<;2、不⼀定,⼀定;3、0,可逆;4、10000,100kJ ?mol -1;5、=,=,<;6、3,2,温度、压⼒;7、5,1,2,2,1,3。
⼆、选择题1. 下列公式中只适⽤于理想⽓体的是( )A. ΔU=Q VB. W=nRTln(p 2/p 1) C. ΔU=dT C m ,V T T 21? D. ΔH=ΔU+p ΔV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B. 吸收的热量C. 焓的变化D.⽣成热3. 固态的NH 4HS 放⼊⼀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组分数、相数及⾃由度分别是( )A. 1,1,1,2B. 1,1,3,0C. 3,1,2,1D.3,2,2,24.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i j n ,V ,S i )n (≠?µ?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µ? D. i j n ,V ,S i )n U (≠??5.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
物理化学复习题(带答案)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概念辨析)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u=q+W适用于(b)(a)开放系统(b)封闭系统(c)孤立系统(d)上述三种5.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中△ u=q+W,W代表(c)(a)膨胀功(b)有用功(c)各种形式功之和(d)机械功6.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u=q+W适用于什么路径(c)(a)相同过程的任何路径(b)相同过程的可逆路径(c)不同过程的任何路径(d)相同过程的不可逆路径10.公式h=u+pv中,p表示什么含义(a)(a)系统总压力(b)系统中各部件的压力(c)1.01×102kpa(d)外部压力11.对于封闭的热力学系统,下述答案中哪一个正确(a)(a) H>U(b)H=U(c)H<U(d)无法确定H和U之间的大小12.下述答案中,哪一个是公式h=u+pv的使用条件(b)(a)气体系统(b)封闭系统(c)开放系统(d)仅进行膨胀工作的系统13.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后,下述哪一个不正确(都正确)(a)q=0(b)w=0(c)△u=0(d)△h=0(注:△s≠0)14.非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后,下列哪项不正确(d)(a)q=0(b)w=0(c)△u=0(d)△ H=015.下述说法中,那一种正确?(d)(a)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逊系数不一定为零(b)非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逊系数不一定为零(c)使非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森系数为零的p-t值只有一组(d)理想气体不能用作电冰箱的工作介质16.当理想气体经历等温自由膨胀时,其热力学能的变化△ u应该是(c)(a)△ U>0(b)△ U<0(c)△ u=0(d)17.某理想气体进行等温自由膨胀,其焓变△h应(c)(a)△h>0(b)△h<0(c)△h=0(d)不一定18.当理想气体经历绝热自由膨胀时,其热力学能的变化△ u应该是(c)(a)△U>0(b)△ U<0(c)△ u=0(d)19.某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其焓变△h应(c)(a)△h>0(b)△h<0(c)△h=0(d)不一定一20.某理想气体进行绝热恒外压膨胀,其热力学能的变化△u应(b)(a)△u>0(b)△u<0(c)△u=0(d)不一定21.当理想气体在绝热恒定外压下膨胀时,其焓会发生变化△ h应为(b)(a)△H>0(b)△ h<0(c)△ H=0(d),不一定是理想气体的22??cp,mcv,m?1.40,那么气体是哪种气体(b)(a)单原子分子气体(b)双原子分子气体(c)三原子分子气体(d)四原子分子气体24.在下面的陈述中,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b)(a)系统的内能在孤立系统中发生的任何过程中保持不变(b)系统的内能在任何等温过程中保持不变(c)在任何循环中,w=-Q(d)在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中,q=δu=025.关于热力学可逆过程,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系统在可逆过程中所做的最大功b可逆过程发生后,体系和环境不一定同时复原c可逆过程中不一定无其他功D一般化学反应是热力学可逆过程判断正误28.不可逆变化是指系统在该变化后无法恢复的变化。
傅献彩物理化学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
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销毁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换,但总量保持不变C. 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D. 能量在封闭系统中可以减少答案:B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当温度和体积保持不变时,压力和气体的摩尔数成正比。
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 压力增加,摩尔数也增加B. 压力减少,摩尔数也减少C. 压力保持不变,摩尔数也保持不变D. 压力与摩尔数成正比答案:B二、填空题1.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热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______答案:熵增加原理2. 化学平衡常数 K 是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
如果反应是可逆的,那么在平衡状态下,正反应速率等于______。
答案:逆反应速率三、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吉布斯自由能(Gibbs Free Energy)以及它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答案:吉布斯自由能是一个热力学函数,用于描述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系统进行非体积功(如化学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它定义为 G =H - TS,其中 H 是焓,T 是温度,S 是熵。
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ΔG)可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自发进行。
如果ΔG < 0,则反应自发;如果ΔG > 0,则反应非自发;如果ΔG = 0,则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2. 描述范特霍夫方程及其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
答案:范特霍夫方程是描述在恒压条件下,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常数影响的方程,形式为 ln(K2/K1) = -ΔH°/R * (1/T2 - 1/T1)。
其中 K1 和 K2 分别是在温度 T1 和 T2 下的平衡常数,ΔH° 是反应的标准焓变,R 是气体常数。
通过这个方程,我们可以预测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的平衡位置。
四、计算题1. 假设一个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从状态 A (P1, V1, T1) 变化到状态 B (P2, V2, T2)。
一、单项选择题( )8.某温度时,反应(g)CO (g)N 21CO(g)NO(g)22+=+的2θ104-⨯=K ,则反应 (g)CO 21(g)N 41CO(g)21NO(g)2122+=+的θK 为A .5B .1C .25D .251( )10.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A .增加了分子总数B .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比C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 .升高了反应活化能( )11.反应(g)O 3NO(g)4(g)O N 2252+=,则对NO 而言,反应的级数是A .4B .2C .1D .不确定( )12.NO(g)2(g)O (g)N 22=+ 0θm r >∆H ,下列变化中,不影响平衡状态的是A .升高温度B .加大2N 压力C .延长反应时间D .通入2O(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能增加反应物的转化率B .催化剂能增加反应的平衡常数C .催化剂只能增加正反应的反应速度D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反应速度( )16.在描述一级反应的特征时,那一点是不正确的A .c ln 对时间t 作图将为一条直线B .半衰期12T 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成反比C .反应物消耗的百分数相同时,所需的时间一样(同一反应)D .速率常数的单位为(时间)-1D .23)Ca(HCO( )5.n 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恒压下温度从1T 变到2T ,H ∆等于A .T nC ∆pB .T nC V ∆ C .T nR ∆D .12ln T T nR ( )7.下列函数中不是状态函数的是A .焓B .热力学能C .热D .熵( )15.(g)NH 2(g)H 3(g)N 322=+中2N 、2H 、3NH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 .2,3,1B .2,3,1--C .2,3,1-D .2,3,1---( )4.不可逆过程热温商与熵变ds 的关系是A .相等B .T Q s δd >C .为零D .TQ s δd ≥ ( )8.下列哪一个反应的焓变等于(g)O C 2的标准摩尔生成焓A .1m,r 2(g)CO C(s)CO(g)H ∆=+B .2m,r 22(g)CO (g)O 21CO(g)H ∆=+C .3m,r 22(g)CO (g)O C(s)H ∆=+D .4m,r 22(g)CO 2(g)O 2C(s)2H ∆=+( )1.半衰期为10天的某放射形元素8克,40天后其净重为多少克A .0.5克B .2.0克C .4.2克D .不能确定( )5.已知反应(g)CO (g)N 21CO(g)NO(g)22+→+的1θm r mol KJ 373.2K)298(-⋅-=∆H ,要有利于取得有毒气体NO 和CO的最大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 .低温低压B .高温高压C .低温高压D .高温低压( )7.下列条件改变时,能影响标准平衡常数θK 改变的是A .总压强B .浓度C .温度D .分压( )8.元反应(g)O N 2(g)O NO(g)222=+在一定温度下进行,)(O 2p 不变,(NO)p 增加为原来的两倍,则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A .2倍B .4倍C .9倍D .不变( )9.对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θm r H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 .θm r G ∆越小,反应速率越快C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D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2.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是A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B .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相等C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和等于常数D .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而变( )16.若(g)NH 2(g)H 3(g)N 322=+,63.0θ=K 。
物理化学复习、练习题2007年12月选择题部分:电化学1、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离子浓度(从零开始)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与离子大小成正比(c)与离子运动速度成正比(d)与离子电荷成正比2、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的是:(a)欧姆定律(b)离子独立运动定律(c)法拉第定律(d)能斯特定律3、下列化合物的极限摩尔电导率能从摩尔电导率对m1/2作图外推到m=0 时而求得的是:(a)CH3COOH (b)HCOOH(c)CH3COONa (d)NH4OH4、用电导仪测未知溶液的电导,将一定浓度的标准KCl溶液注入电导池中进行测定,其目的是:(a)做空白试验(b)校正零点(c)求电导池常数(d)作工作曲线5、醋酸的极限摩尔电导率数值是根据下列何种方法得到的:(a)D-H 极限公式(b)Kohlrausch 经验公式外推值(c)离子独立运动定律(d)实验直接测得6、(1) Zn|ZnSO4(a1) CuSO4(a2)|Cu(2) Pt|H2(p)|HCl(m)|AgCl|Ag(3) Pt|H2 (p )|HCl(m)|H2(2p )|Pt(4) Pt|H2(p)|HCl(a1) HCl(a2)|H2 (p) |Pt 。
上述电池中,属于浓差电池的是:(a)(1)(2) (b)(3)(4)(c)(2)(3) (d)(1)(4)7、电解下列四种物质水溶液,哪个产物与众不同:(a)H2SO4水溶液(b)NaOH 水溶液(c)HCl 水溶液(d)KOH 水溶液8、在一定温度下稀释电解质溶液,电导率 和摩尔电导率 m 将怎样变化?(a ) 增大, m 减小(b ) 增大, m 增大 (c ) 变化不一定, m 增大 (d ) 先增后减, m 增大9、下列关于摩尔电导率的说法,哪个是最为正确的 :(a )摩尔电导率是在两电极之间放入含1mol 电荷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b )摩尔电导率就是1m 3溶液中含1mol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c )根据m Λ=κ/c ,说明m Λ与c 成反比,溶液的浓度愈小,摩尔电导率愈大(d )引进摩尔电导率概念的最大好处是排除了离子多少对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10、在浓度为m 的FeCl 3溶液中,FeCl 3的活度a 为:(a )(γ±)2(m /m )2 (b ) 4γ± (m /m )(c )9(γ±)4(m /m )4 (d )27(γ±)4 (m /m )411、就如图所示的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电池由 Cu│Cu 2+电极和 Zn│Zn 2+电极组成(b )该电池由C u电极和Zn 电极及电解质溶液组成(c )该电池阴极反应为Zn →Zn 2+ +2e-(d )该电池的符号是 Zn | Zn SO 4(a 1)│Cu SO 4 (a 2)|Cu12、能测定水的离子积K W (反应:H 2O=H ++HO -)的电池是:(a )Pt | H 2 | H 2SO 4(aq) | O 2 |Pt (b )Pt | H 2| H + OH - | H 2 | Pt(c )Pt | H 2 | NaOH(aq) | O 2 | Pt (d )Pt | H 2O | NaOH(aq) | O 2| Pt13、反应3Cu 2++2Fe →2Fe 3++3Cu ,所对应的电池表示应为:(a )Fe(s)|FeCl 3(m 1)‖CuSO 4(m 2)|Cu(s)(b )Cu(s)|CuSO 4 (m 2)‖FeCl 3 (m 1)|Fe(s)(c )Cu(s)|FeCl 3 (m 2)‖CuSO 4 (m 1)|Fe(s)(d )2Fe(s)|2FeCl 3 (m 1)‖3CuSO 4 (m 2)|3Fe(s)14、某电池在等温和标准压力下的可逆放电过程中Q r =-100J ,则焓变(a )ΔH =100 J (b )ΔH =0(c )ΔH >-100 J (d )ΔH<-100 J15、对于电池Pt│H2(p∃)│NaOH(0.01 mol·kg-1)│O2(p∃)│Pt其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可表示为:(1) E= E∃ (O2/OH-) - (RT/F)ln[a(OH-)/a1/4(O2)](2) E左= E∃ (H2O/H2,OH-) - (RT/F)ln[a1/2(H2)·a(OH-)](3) E左= E∃ (H+/H2) - (RT/F)ln[a1/2(H2)/a(H+)](4) E = E右- E左上述表示中(a)(1) 的表示式不对(b)(2) 的表示式不对(c)(3) 的表示式不对(d)四种表示式都可以16、下图所示的极化曲线中,a,b,c,d所代表的极化曲线如表所示,其中正确的一组是:原电池电解池阴极(+) 阳极(-) 阴极阳极(a)abcd(b)bacd(c)cdab(d)dcba17、对于T afel公式的理解,错误的是:(a)T afel公式是电化学极化时,过电位与电流密度关系式。
《物理化学》复习题一.填空和选择题:1、内能是系统的状态函数,若某一系统从一始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又回到始态,则系统(Q+W)的变化是:2)(Q+W)>0;(3)(Q+W)<0;(4)不能确定2、焓是系统的状态函数,H=U+PV,若系统发生状态变化时,ΔH=ΔU+Δ(PV),式中Δ(PV)的意思是:(1)P ΔV(3)PΔV- VΔP;4、100℃,101 325 Pa的液态H2O的化学势为μl,100℃,101 325 Pa的气态H2O的化学势为μg ,二者的关系是:: (1)μl>μg;(2)μl<μg5、系统经历一个绝热可逆过程,其熵变ΔS:(1)>0;(2)<0 ;(4)不能确定6、系统经过某过程后,其焓变ΔH=Qp,则该过程是:(1)理想气体任意过程;(3)理想气体等压过程;(4)真实气体等压过程。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2)ΔS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3)摩尔数增加的反应,ΔS8、下述表达不正确的是:(1)能斯特方程适用于可逆电池;(2)能斯特方程不适用于同样计划存在的电池;(3)9、Qv=ΔU,Qp=ΔH的的适用条件条件是封闭体系、非体积功为零、恒容(恒压)。
10、隔离系统中进行的可逆过程ΔS =0 ;进行不可逆过程的ΔS >0 。
11、化学反应是沿着化学势降低的方向进行。
10、在298K和100kPa下,反应3C(s)+O2(g)+3H2(g) →CH3COOCH3(l) 的等压热效应Q p与等容热效应Q v之差为(Q p=Q v + nRT )A、9911 J·mol-1B、-9911 J·mol-1 C、14866 J·mol-1D、7433 J·mol-112. 把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凹面的液体所受的压力P与平面液体所受的压力P0相比:(1)P= P0)P> P0(4)不确定13、系统经过某过程后,其焓变ΔH=Qp,则该过程是:A、理想气体任意过程;C、理想气体等压过程;D、真实气体等压过程。
界面与胶体化学习题课(一) 界面与胶体化学主要公式1. 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B n P T AG ,,)(∂∂=γ(单位 N/m,J/m 2) 2.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Young-Laplace )gh RP s ργ∆==2 (R 为曲率半径,∆ρ为弯曲表面两边的物质密度差) (肥皂泡RP s γ4=) 毛细管中gR g R h ⋅∆⋅⋅=⋅∆⋅=ρθγργcos 22,(R 毛细管半径,θ接触角) 3. 弯曲表面下的蒸气压(Kelvin ))11(2ln 1212R R M P P RT -⋅=ργ (小液滴,大液滴,土壤中的毛细管吸附水,不同粒度物质的溶解度)4. 吸附等温式Langmuir ,BET 等(注意使用条件):5. 吉布斯表面吸附等温式:dad RT a γ⋅-=Γ (讨论正、负吸附) 6. 接触角:0<θ<90o 固体被液体润湿;θ>90o 固体不为液体润湿。
7. 胶体中沉降平衡时粒子随高度分布公式:)()(34ln 120312X X N g r N N RT -⋅⋅--=介质粒子ρρπ 8. Rayleigh 散射公式: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例。
胶团构造:(AgI ) [(AgI)m ·nI -,(n-x)K +]x-·xK +胶核,胶粒,胶团,双电层,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
(二) 习题1. 293K 时,把半径为1.0mm 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0μm 的小液滴,试计算(已知293K 时水的表面Gibbs 自由能为0.07288J/m 2):(1)表面积是原来的多少倍?(2) 表面Gibbs 自由能增加多少?(3)完成该变化时环境至少需做多少功?答:(1)1000; (2)A G ∆⋅=∆γ=9.145×10-4J(3)Wf =9.145×10-4J6. 在298K 和101.325kPa 压力下,将直径为1.0μm 的毛细管插入水中,问需在管内加多大压力才能防止水上升?若不加压力,水面上升,平衡时管内液面上升多高?(已知298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N/m ,水密度为1000kg/m 3,设接触角为0度,重力加速度g 为9.8m/s 2) 答:gh RP s ργ∆==2,Ps=288kPa ,h=29.39m8. 已知在298K ,平面水的饱和蒸汽压为3168Pa ,求在相同温度下,半径为3nm 的小液滴的饱和蒸汽压,已知298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N/m ,水密度为1000kg/m 3,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答; )11(2ln 1212R R M P P RT -⋅=ργ主要密度,摩尔质量单位 得到P2=4489.7pa10. 水蒸气骤冷会发生过饱和现象,在夏天的乌云中,用飞机撒干冰微粒,使气温骤降至293K ,水汽的过饱和度(P/Ps )达4。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只适用于:答案:D(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体系的任何变化2.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 时绝热压缩到500K ,则其焓变H ∆约为: 4157J3. 关于热和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答案:B(A )功和热只出现在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体系和环境的界面上(B )只有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中,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体系的影响必互相抵消4.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A )单质的焓值均为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体系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5. 下列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答案:D(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6.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那个是不正确的答案:A(A )0)TU (V =∂∂ (B ) 0)V U (T =∂∂ (C ) 0)P U (T =∂∂ (D ) 0)P H (T =∂∂7.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答案:A(A ) Q = 0 ;H ∆ =0;P ∆< 0 (B ) Q = 0 ;H ∆ = 0;P ∆> 0(C ) Q > 0 ;H ∆ =0;P ∆< 0 (D ) Q < 0 ;H ∆ = 0;P ∆< 08. 3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 1=300 K 、p 1=100kPa 反抗恒定的外压50kPa 作不可逆膨胀至终态T 2=300 K 、p 2=50kPa ,对于这一过程的Q= 3741J 、W= -3741 J 、U ∆= 0 、H ∆= 0 。
一 . 选择题:1.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将 1 mol 水的表面积增加 10 倍,作功为W ,水的 Gibbs 函数变化为△G 。
此时W 与 △G 的关系为:(D)(A) △G = -W (B) △G =W (C) △G < -W (D) 不能确定2. 液体的表面张力γ 可以表示为: (C)(A) (H /A )T,p,n (B) (∂F /∂A )T,p,n (C) (∂∂∂U /∂A )S,V ,n (D) (G /∂A )T,V ,n∂ 3. 298K 时,水-空气的表面张力γ= 7.17×10-2N ·m -1,若在 298K ,标准压力 p \下可逆地增加4×10-4m 2水的表面积,环境对体系应做的功W 为: ( A) (△U = Q +W )(A)+2.868 x 10НJ (B) -2.868×10НJ (C) +7.17×10НJ (D) -7.17×10 НJ4. 对大多数纯液体其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变化率是: (B)(A) (∂γ/∂T )p > 0 (B) (∂γ/T )p < 0 (C) (∂∂γ/∂T )p = 0 (D) 无一定变化规律5. 已知 293K 时水-空气的表面张力为 7.275×10-2 N ·m -1,当已知 298K 和101.325 kPa 下可逆地增大水的表面积 4cm 2,体系的吉布斯函数的变化为:(A)(A) 2.91×10-5 J (B) 2.91×10-1 J (C) -2.91×10-5 J (D) -2.91×10-1 J6. 在相同温度下固体冰和液体水的表面张力哪个大? (A)(A) 冰的大 (B) 水的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7. 在下图的毛细管内装入普通不润湿性液体,当将毛细管右端用冰块冷却时,管内液体将: ( A)( )冰(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 (D) 左右来回移动8. 如图在毛细管内装入润湿性液体,当在毛细管内左端加热时,则管内液体将:(B))(加热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 (D) 因失去平衡而左右来回移动9. 单组分气-液平衡体系,在孤立条件下界面 A 发生了 d A > 0 的微小变化,体系相应的熵变 d S 变化如何? (C )(A) d S > 0 (B) d S = 0 (C) d S < 0 (D) 不能确定10. 已知 400K 时,汞的饱和蒸气压为 p 0,密度为ρ,如果求在相同温度下,一个直径为 10-7m 的汞滴的蒸气压,应该用公式 : (C)(A) p = p 0+ 2γ/R ' (B) ln(p /p 0) =△vap H m (1/T 0- 1/T )/R(C) RT ln(p /p 0) = 2γM /ρR' (D) p = nRT /V11. 弯曲表面上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 △p = p ' – p 0=2γ/R 中,R 的符号: (A)(A)液面为凸面时为正,凹面为负 (B)液面为凸面时为负,凹面为正 (C)总为正 (D)总为负12. 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下列那一个因素无关:(D)(A) 温度 (B) 液体密度 (C) 重力加速度 (D) 大气压力13. 对弯曲液面(非平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 (A)(A) 一定不等于零 (B) 一定等于零 (C) 一定大于零 (D) 一定小于零14. 把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凹面下液体所受的压力 p 与平面液体所受的压力 p 0比: (B)(A) p = p 0 (B) p < p 0 (C) p > p 0 (D) 不确定15.能在毛细管中产生凝聚现象的物质是由于该物质的液体在毛细管中形成 :(1) 凸面 (2) 凹面 (3) 平面其在毛细管内液面上的饱和蒸气压 p :(4)大于平面的 (5)等于平面的 (6) 小于平面的正确的答案是:(D )(A) ② ④ (B) ① ⑤ (C) ③ ⑥ (D) ② ⑥16. 有一露于空气中的球形液膜,若其直径为 2×10-3m ,表面张力为 0.7N ·m -1,则该液膜所受的附加压力为: (B )(A) 1.4kPa (B) 2.8kPa (C) 5.6kPa (D) 8.4kPa17. 有两根半径相同的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水面上升高度为 h ,其中一根在 1/2h 处使其弯曲向下,试问水在此毛细管端的行为是:(C)(A) 水从毛细管端滴下 (B) 毛细管端水面呈凸形弯月面(C) 毛细管端水面呈凹形弯月面 (D) 毛细管端水面呈水平面18.半径为 1×10-2m 的球形肥皂泡的表面张力为 0.025N ·m -1,其附加压力为: (D)(A) 0.025N ·m -2 (B) 0.25N ·m -2 (C) 2.5N ·m -2 (D) 10N ·m -219.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 凹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p r 与水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p 0比(同一种液体): (B)(A) p r = p 0 (B) p r < p 0 (C) p r > p 0 (D) 不能确定20. 同外压恒温下,微小液滴的蒸气压比平面液体的蒸气压 : (A)(A) 大(B) 一样(C) 小(D) 不定21.半径为R,表面张力为γ,则肥皂泡内外的压力差为:(C)(A) △p = 0 (B) △p = 2γ/R(C) △p = 4γ/R(D) 无法确定22.用同一支滴管滴下水的滴数和滴相同体积苯的滴数哪个多? (B)(A) 水的多(B) 苯的多(C) 一样多(D) 随温度而改变23.用同一滴管分别滴下 1 cm3NaOH 水溶液、水、乙醇水溶液,各自的滴数为 (C)(A) 水15滴, NaOH水溶液18滴, 乙醇水溶液25滴(B)水18 滴, NaOH水溶液25 滴, 乙醇水溶液 15 滴(C) 水18滴, NaOH水溶液15滴, 乙醇水溶液25 滴 (D) 三者的滴数皆为 18 滴24. 天空中的水滴大小不等,在运动中,这些水滴的变化趋势如何? (B )(A) 大水滴分散成小水滴,半径趋于相等(B) 大水滴变大,小水滴缩小(C) 大小水滴的变化没有规律(D) 不会产生变化25.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生成的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B) 平面液面没有附加压力(C)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D)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26. 同一固体,大块颗粒和粉状颗粒,其溶解度哪个大? (B)(A) 大块颗粒大 (B) 粉状颗粒大(C) 一样大(D) 无法比较27. 同一固体,大块颗粒和粉状颗粒,其熔点哪个高? (A)(A) 大块的高(B) 粉状的高(C) 一样高(D) 无法比较28. 在同一温度下微小晶粒的饱和蒸汽压和大块颗粒的饱和蒸压哪个大? (A )(A) 微小晶粒的大(B) 大块颗粒的大(C) 一样大(D) 无法比较29.气相中的大小相邻液泡相碰,两泡将发生的变化是: (A)(A) 大泡变大,小泡变小 (B) 大泡变小,小泡变大(C) 大泡小泡均不变(D) 两泡将分离开30.气相中有相邻气泡(如图),气泡将发生的变化是: ( D)(A) 不发生变化(B) 变为若干小气泡(C) 气泡将变大(D) 气泡逐渐破裂消失31. 在 298K 时,已知 A 液的表面张力是 B 液的一半,其密度是 B 液的两倍。
物理化学复习题答案
1.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请简述其内容。
2. 描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解释各变量的含义。
3. 何为熵?请解释熵增加原理。
4. 简述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如何计算。
5. 什么是化学平衡?请解释勒夏特列原理。
6. 描述电化学中的法拉第定律,并解释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7. 何为表面张力?请解释表面张力对液体表面形状的影响。
8. 简述布朗运动,并解释其对分子运动理论的意义。
9. 描述扩散现象,并解释扩散系数的物理意义。
10. 何为热力学第二定律?请解释其对自发过程的限制。
11. 简述相变过程中的潜热及其计算方法。
12. 描述相图的基本概念,并解释相图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3. 何为非平衡态热力学?请解释其与平衡态热力学的区别。
14. 简述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并举例说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
用。
15. 描述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并解释影响电导率的因素。
16. 何为光谱分析?请解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17. 简述量子化学中的波函数,并解释其在分子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性。
18. 描述分子轨道理论,并解释其与价键理论的区别。
19. 何为超临界流体?请解释其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
20. 简述热力学第三定律,并解释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处于临界状态下时,物质的表面张力_______(a ) 大于零 (b ) 小于零 (c ) 等于零 (d ) 无法确定2.将一根半径为r 的毛细管插入水中至h 深处。
从毛细管上端吹入气体,使气体从下端溢出,则对气体施加最大压力p max 等于_______。
(p 0为大气压,水的表面张力为γ,液体在毛细管内曲率半径为r )(a ) 0 p (b ) 02 + p rγ (c ) 0 + g p h ρ (d ) 02 + g +p h r γρ 3.对于一般的弯曲液面,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
(a ) 2= p r γ∆ (b ) 4=p rγ∆ (c ) 1211 p r r γ⎛⎫∆=- ⎪⎝⎭ (d ) 1211p r r γ⎛⎫∆=+ ⎪⎝⎭4.水平仪中有一个椭球形的液泡,长短半轴分别为0.8和0.3cm ,已知水的表面张力为0.07197N ⋅m -1,液泡的附加压力为_______。
(a ) 18Pa (b ) 33Pa (c ) 48Pa (d ) 66Pa5.一定温度压力下,将半径相同的三根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稀的肥皂水溶液和食盐水溶液中,则三根毛细管中液面上升高度_______。
(a ) 水最高 (b ) 肥皂水溶液最高 (c ) 食盐水溶液最高 (d ) 一样高6.将一毛细管端插入水中,水在毛细管中上升 5cm ,若将毛细管向下移动,留出 3cm 在水面外,则出现_______。
(a ) 水不断从管口流出 (b ) 毛细管管口液面变为凸液面(c ) 毛细管管口液面变为凹形液面 (d ) 毛细管管口水面呈水平面7.设水在玻璃毛细管内上升的高度为 h ,若折断此毛细管被,已知露在水面以上的长度是 /2h ,则水在毛细管上升到/2h 以后,将_______。
(a ) 不断从管口流出(b ) 不会从管中流出,管口液面变为凸液面(c ) 不会从管中流出,管内液面曲率半径缩小到0.5倍(d ) 不会从管中流出,管内液面曲率半径增大到 2 倍8.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形成下列四种半径为R 的液滴或气泡,受到附加压力最大的是_______。
第十三章表面物理化学【复习题】【1】比表面有哪几种表示方法?表面张力与Gibbs自由能有哪些异同点?m g-,还可以用单位体【解析】比表面积可以用单位质量的表面积表示,其单位通常为21m-;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物理意义不同,单位不同,但具积的表面积来表示,单位为1有相同的数值。
【2】为什么气泡、小液滴、肥皂泡等都呈圆形?玻璃管口加热后会变得光滑并缩小(俗称圆口),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用同一支滴管滴出相同体积的苯、水和NaCl溶液,所得滴数是否相同?【解析】这些现象的本质是: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液体尽可能缩小其表面积,所以气泡、小液滴、肥皂泡等都呈圆形,这样使之表面能降低以达到稳定状态。
用同一支滴管滴出相同体积的苯、水和NaCl溶液,所得滴数不相同,因为它们各自的表面张力不同。
【3】用学到的关于界面现象的知识解释下列几种做法的基本原理:①人工降雨;②有机蒸馏中加沸石;③多孔固体吸附蒸汽时的毛细凝聚;④过饱和溶液、过饱和蒸汽、过冷液体的过饱和现象;⑤重量分析中的“陈化”过程;⑥喷洒农药时为何常常要在药液中加少量表面活性剂。
【解析】这些都可以用Kelvin公式解释,因小液滴的蒸气压比大液滴大,所以凹液面上的蒸气压比平面小(因其曲率半径为负值),小颗粒的溶解度比大颗粒大等。
【4】如图13.51所示,在三同活塞的两端涂上肥皂液,关断右端通路,在左端吹一个大泡;然后关闭左端,在右端吹一个泡,最后让左右两端相通。
试问当将两管接通后,两泡的大小有何变化?到何时达到平衡?讲出变化的原因及平衡时两端的曲率半径的比值。
【解析】两气泡连通后,由于液面附加压力的作用,大气泡会变的更大,小气泡会变的更小,直到小气泡收缩至毛细管口,其液面的曲率半径与大气泡相等为止。
【5】因系统的Gbbis自由能越低,系统越稳定,所以物体总有降低本身表面Gibbs自由能的趋势。
请说说纯液体、溶液、固体是如何降低自己的表面Gibbs自由能的。
物理化学复习题(2)⼀. 填空题1. 20 ℃下,含25.6%O2 、4.4%CO2和70%N2 ( 质量百分⽐) 的混合⽓体的压⼒为200 kPa ,则O2的分压为47 kPa.2. 在300 K下2 mol理想⽓体从300 kPa不可逆地压缩⾄1.66 dm3,并放热10 kJ,此过程的ΔS = -38.3 J.K-1.3. ⼄苯脱氢制苯⼄烯的反应: C6H6C2H5(g)=C6H5C2H3(g) + H2(g). 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要提⾼⼄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降压或通⼊惰性⽓体 .4. 将1摩尔的H2(g) 与1摩尔的I2(g) 放在真空容器中, 发⽣反应H2(g)+I2(g) =2HI(g) , 达到平衡时, 系统的独⽴组分数C = 1 , ⾃由度数f = 2 .5. 质量摩尔浓度为1 mol·kg-1的Na2SO4⽔溶液, 平均活度系数为γ±,该溶液的平均活度a±= 1.59 γ±.6. 已知25 ℃时下列物质的⽆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m/(S.cm2.mol-1): 氯化铵=149.8、氢氧化钠=248.11、氯化钠=26.5,则氢氧化氨的Λm = 271.4 S.cm2.mol-1.7. 在⼀定温度下, 弯曲液⾯的附加压⼒与液体的表⾯张⼒成正⽐, 与液⾯的曲率半径成反⽐。
8. 1 mol H2(可看作理想⽓体)等温可逆地由 100 kPa、20 dm3压缩⾄ 200 kPa,终态体积 V = 10dm3 。
9. 101.3 kPa下, 1 kg 100 ℃的⽔蒸⽓冷凝为同温度下的⽔,此过程ΔS(系统) < 0, ΔS(总) = 0 ( 填 >, < 或 = ).10. ⼀定量的 PCl5(g)在 25 ℃、101.3 kPa下分解为 PCl3(g)和 Cl2(g). 达到平衡时混合⽓体的体积为 1 dm3, PCl5(g)的离解度为 50 %. 若将⽓体总体积扩⼤⾄ 2 dm3,此时 PCl5(g)的离解度增⼤ (填增⼤、减⼩或不变).11. 在 N2, H2和 NH3组成的系统中,存在 N2(g) + 3H2(g)= 2NH3(g)的平衡,且系统中N2(g): H2(g) = 1:3,此系统的独⽴组分数为 1 ,⾃由度数为 2 . 12. 25 ℃时,反应 2H2O(l) = 2H2(g) + O2(g) 所对应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Eθ=-1.229 V. 反应 H2(g)+1/2O2= H2O(l) 所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应为 1.229v.13. 某对⾏反应在室温下的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分别为 k、k'和 K;加⼊催化剂后,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分别为 k1、 k1' 和 K1. 已知 k1= 10k, 则 k1'= 10 k'及 K1= 1 K.14. 25 ℃下, 1 mol N2(可视为理想⽓体)由1 dm3膨胀到5 dm3,吸热2 kJ, 则对外作功- W= 2kj .15. 0 ℃, 101.3 kPa下, 1 mol冰熔化成⽔, 吸热6.02 kJ,此过程ΔG =0 .16. ⼀定量的PCl5(g)在25 ℃、100 kPa下分解为PCl3(g)和Cl2(g).达到平衡时混合⽓体的体积为1 dm3, PCl5(g)的离解度为50 %.若体积不变, 通⼊N2⽓使总压增⾄200 kPa,此时PCl5(g)的离解度不变 (填增⼤、减⼩或不变).17. 杠杆规则表述为: 相图上,呈平⾏两相的量反⽐于系统点到两个相点的线段长度18. 已知反应2A --> P, A 的半衰期与其初始浓度成正⽐,此反应为零级.19. 胶体系统的主要特征为多相性, ⾼度分散性和热⼒学不稳定性。
1.处于临界状态下时,物质的表面张力_______
(a ) 大于零 (b ) 小于零 (c ) 等于零 (d ) 无法确定
2.将一根半径为r 的毛细管插入水中至h 深处。
从毛细管上端吹入气体,使气体从下端溢出,则对气体施加最大压力p max 等于_______。
(p 0为大气压,水的表面张力为γ,液体在毛细管内曲率半径为r )
(a ) 0 p (b ) 02 + p r
γ (c ) 0 + g p h ρ (d ) 02 + g +
p h r γρ 3.对于一般的弯曲液面,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
(a ) 2= p r γ∆ (b ) 4=p r
γ∆ (c ) 1211 p r r γ⎛⎫∆=-
⎪⎝⎭ (d ) 1211p r r γ⎛⎫∆=+ ⎪⎝⎭
4.水平仪中有一个椭球形的液泡,长短半轴分别为0.8和0.3cm ,已知水的表面张力为0.07197N ⋅m -
1,液泡的附加压力为_______。
(a ) 18Pa (b ) 33Pa (c ) 48Pa (d ) 66Pa
5.一定温度压力下,将半径相同的三根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稀的肥皂水溶液和食盐水溶液中,则三根毛细管中液面上升高度_______。
(a ) 水最高 (b ) 肥皂水溶液最高 (c ) 食盐水溶液最高 (d ) 一样高
6.将一毛细管端插入水中,水在毛细管中上升 5cm ,若将毛细管向下移动,留出 3cm 在水面外,则出现_______。
(a ) 水不断从管口流出 (b ) 毛细管管口液面变为凸液面
(c ) 毛细管管口液面变为凹形液面 (d ) 毛细管管口水面呈水平面
7.设水在玻璃毛细管内上升的高度为 h ,若折断此毛细管被,已知露在水面以上的长度是 /2h ,则水在毛细管上升到/2h 以后,将_______。
(a ) 不断从管口流出
(b ) 不会从管中流出,管口液面变为凸液面
(c ) 不会从管中流出,管内液面曲率半径缩小到0.5倍
(d ) 不会从管中流出,管内液面曲率半径增大到 2 倍
8.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形成下列四种半径为R 的液滴或气泡,受到附加压力最大的是_______。
(a)在空气中形成的液滴(b)在此溶液中吹成的气泡
(c)在空气中吹成的气泡(d)将此溶液滴入石蜡中形成的液滴
h处使其弯9.有两根半径相同的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水面上升高度为h,其中一根在/2
曲向下,则水在此毛细管端的行为是_______。
(a)水从毛细管端滴下(b)毛细管端水面呈凸形弯月面
(c)毛细管端水面呈凹形弯月面(d)毛细管端水面呈水平
10.如下图示,在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毛细管中部加热毛细管,将出现_______。
加热
(a)两种液体同时左移(b)两种液体同时右移;
(c)两种液体彼此远离(d)两种液体最终接近
11.造成液体过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a)气泡内压力下降(b)小气泡受曲界面压力差 p
(c)液柱静压力使气泡难以形成(d)过热时热力学上更稳定一些
12.反应CaCO3(s)→CaO(s) + CO2(g)一定温度下已达平衡。
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仅减小CaCO3(s)颗粒的直径时,则平衡_______。
(a)不移动(b)向左移动(c)向右移动(d)无法确定
13.对于重量分析中的“陈化”过程,随着静置的时间延长,将发生_______。
(a)晶体粒子变大,晶粒数减小
(b)晶体粒子变小,晶粒数增多
(c)晶体粒子大小和数目均保持不变
(d)小晶体粒子的溶解度大于大晶体粒子的溶解度
14.在相变过程中出现亚稳状态的原因是微小新相_______。
(a)易形成(b)比表面小
(c)蒸气压低(d)化学势高
(d)
15.“人工降雨”时用飞机在云中喷撒微小的AgI 颗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a)使生成水珠所需的饱和蒸气压降低
(b)使 AgI 的溶解度增大
(c ) 使生成水珠所需的饱和蒸气压升高
(d ) 使水珠的凝固点降低
16.下列自然现象与表面现象无关的是_______。
(a ) 硅胶吸水 (b ) 微小液滴自动呈球形
(c ) 蔗糖水溶液稀释 (d ) 农民锄地防止水份蒸发
17.多孔固体表面易吸附水蒸气,而不易吸附氧气、氮气,主要原因是 。
. (a ) 水蒸气分子量比O 2、N 2小
(b )水蒸气分子的极性比O 2、N 2要大
(c )水蒸气的凝聚温度比O 2、N 2高
(d )水蒸气在空气中含量比O 2、N 2要少
18.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发生兰缪尔(Langmuir )单分子层吸附,等温下测得平衡吸附量与气体平衡压力的平方根成正比,可知_______。
(a ) 吸附是放热的 (b ) 被吸附分子间相互吸引
(c ) 吸附过程熵变小于零 (d ) 被吸附分子是解离的
19.兰缪尔(Langmuir )吸附等温式_______。
(a ) 只适用于化学吸附 (b ) 对单分子层的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均适用 (c ) 只适用于物理吸附 (d ) 对单分子层和多分子层吸附均适用
20.BET 公式在实验技术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建立了_______。
(a ) 测定吸附中心数目的定量方法
(b ) 测定吸附热的标准方法
(c ) 区别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标准方法
(d ) 测定固体比表面的标准方法
21.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 γγ固-水固-空气与表面张力间的关系为_______。
(a ) > γγ固-水固-空气 (b ) < γγ固-水固-空气
(c ) = γγ固-水固-空气 (d ) 不能确定
22.液体1能在与之不互溶的液体2上铺展开的条件是_______。
(a )211-2>(+)γγγ (b ) 211-2<(+)γγγ (c ) 121-2>(+)γγγ (d )121-2<(+)γγγ
23.溶液表面吸附现象和固体表面吸附现象的明显区别是_______。
(a)固体表面的吸附量大,溶液表面的吸附量小
(b)溶液表面的吸附量大,固体表面的吸附量小
(c)溶液表面可产生负吸附,固体表面不产生负吸附
(d)固体表面的吸附与压力有关,溶液表面的吸附与压力无关
24.下列物质在水中产生正吸附的是_______。
(a)氢氧化钠(b)蔗糖(c)食盐(d)油酸钠
25.双亲性分子,能作表面活性剂原因是______。
(a)在界面上产生负吸附(b)能形成胶束
(c)能在界面定向排列,降低表面能(d)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
26.对下列表面活性剂的归类,正确的是______。
(a)R–COONa属阳离子型(b)R–NH2HCI属两性型
(c)R–NHCH2–CH2COOH属阴离子型(d)R–COOCH2C(CH2OH)3属非离子型27. 下列几种水,哪个表面张力最大______?
(a)雨水(b)纯净水
(c)江河水(d)海水
28.特劳贝 (Traube) 在研究脂肪酸同系物的表面活性时发现,不同的酸在相同的浓度时,对水的表面张力降低效应随碳氢链的增加而增加。
每增加一个 CH2,其表面张力降低效应平均增加______。
(a) 1.8倍(b) 2.3倍(c) 3.2倍(d) 6.4倍
29.活性炭对于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四种脂肪酸水溶液中的吸附趋势为_______。
(a)甲酸>乙酸>丙酸>丁酸(b)甲酸<乙酸<丙酸<丁酸
(c)甲酸=乙酸=丙酸=丁酸(d)无规律性
活性炭是非极性的吸附剂,可以在极性溶液中吸附非极性或极性小的溶质
30. 苯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当在水中加入少许肥皂,则苯的溶解度______。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