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施工及维护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76
《无障碍设施施工及维护规范》征求意见稿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金陵建工集团二〇〇九年五月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1)3 无障碍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2)3.1 基本规定 (2)3.2 缘石坡道铺面工程 (4)3.3 盲道铺面工程 (7)3。
4 轮椅坡道铺面工程 (13)3。
5 楼梯踏步、台阶铺面工程 (1)53.6 通路、走道和建筑入口 (18)3。
7 栏杆、栏板及扶手工程 (2)3.8 无障碍车位 (21)3。
9 轮椅席位 (21)3。
10 低位服务设施 (22)3.11 无障碍厕所和浴室 (23)3.12 无障碍住房 (25)3.13 门 (27)3.14 垂直升降和水平输送设备 (27)3.15 过街音响装置 (29)3.16 标志 (30)4 无障碍设施的维护标准 (30)4。
1 基本规定 (30)4.2无障碍设施的病害 (31)4。
3 维护 (32)附录A 无障碍设施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34)附录B无障碍设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5)附录C 无障碍设施工程涉及使用安全和使用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36)附录D无障碍设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7)附录E无障碍设施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1)附录F无障碍设施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2)附录G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单位 (63)附录H无障碍设施检查记录表 (64)附录I无障碍设施维护记录表 (69)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加强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施工和使用阶段的管理,统一无障碍设施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和使用阶段的维护标准,保证无障碍设施能更好地为行动不便者使用,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维护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房屋建筑和居住小区,以及有行动不便者参与活动的场所无障碍设施的施工和维护。
1.0.3无障碍设施应确保安全,牢固,适用.1.0.4无障碍设施施工应进行专项的施工策划和验收;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应定期检查,消除隐患,接受监督,确保安全和正常使用。
《无障碍设施施工及维护规范》征求意见稿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金陵建工集团二〇〇九年五月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1)3 无障碍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2)3.1 基本规定 (2)3.2 缘石坡道铺面工程 (4)3.3 盲道铺面工程 (7)3.4 轮椅坡道铺面工程 (13)3.5 楼梯踏步、台阶铺面工程 (15)3.6 通路、走道和建筑入口 (18)3.7 栏杆、栏板及扶手工程 (20)3.8 无障碍车位 (21)3.9 轮椅席位 (21)3.10 低位服务设施 (22)3.11 无障碍厕所和浴室 (23)3.12 无障碍住房 (25)3.13 门 (27)3.14 垂直升降和水平输送设备 (27)3.15 过街音响装置 (29)3.16 标志 (30)4 无障碍设施的维护标准 (30)4.1 基本规定 (30)4.2无障碍设施的病害 (31)4.3 维护 (32)附录A 无障碍设施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34)附录B无障碍设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5)附录C 无障碍设施工程涉及使用安全和使用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36)附录D无障碍设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7)附录E无障碍设施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1)附录F无障碍设施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2)附录G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单位 (63)附录H无障碍设施检查记录表 (64)附录I无障碍设施维护记录表 (69)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加强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施工和使用阶段的管理,统一无障碍设施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和使用阶段的维护标准,保证无障碍设施能更好地为行动不便者使用,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维护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房屋建筑和居住小区,以及有行动不便者参与活动的场所无障碍设施的施工和维护。
1.0.3无障碍设施应确保安全,牢固,适用。
1.0.4无障碍设施施工应进行专项的施工策划和验收;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应定期检查,消除隐患,接受监督,确保安全和正常使用。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 55019-20211 总则1.0.1为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中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市政和建筑工程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必须执行本规范。
1.0.3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等有需求的人使用,消除他们在社会生活上的障碍;2保证安全性和便利性,兼顾经济、绿色和美观;3保证系统性及无障碍设施之间有效衔接;4从设计、选型、验收、调试和运行维护等环节保障无障碍通行设施、无障碍服务设施和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的安全、功能和性能;5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的建设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6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需要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
1.0.4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由相关责任主体判定。
其中,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应进行论证并符合本规范中有关性能的要求。
2 无障碍通行设施2.1 —般规定2.1.1 城市开敞空间、建筑场地、建筑内部及其之间应提供连贯的无障碍通行流线。
2.1.2 无障碍通行流线上的标识物、垃圾桶、座椅、灯柱、隔离墩、地灯和地面布线(线槽)等设施均不应妨碍行动障碍者的独立通行。
固定在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楼梯的墙或柱面上的物体,突出部分大于100mm且底面距地面高度小于2.00m时,其底面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600mm,且应保证有效通行净宽。
2.1.3 无障碍通行流线在临近地形险要地段处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必要时应同时设置安全警示线。
2.1.4 无障碍通行设施的地面应坚固、平整、防滑、不积水。
2.2 无障碍通道2.2.1 无障碍通道上有地面高差时,应设置轮椅坡道或缘石坡道。
2.2.2 无障碍通道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1.20m,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1.80m。
2.2.3 无障碍通道上的门洞口应满足轮椅通行,各类检票口、结算口等应设轮椅通道,通行净宽不应小于900mm。
无障碍通用规(征求意见稿)目次总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基本规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无障碍通行设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般规定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无障碍通道........................................................... 错误!未指定书签。
轮椅坡道............................................................. 错误!未指定书签。
无障碍出入口......................................................... 错误!未指定书签。
门................................................................... 错误!未指定书签。
无障碍电梯..........................................................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升降平台和自动扶梯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楼梯及台阶........................................................... 错误!未指定书签。
扶手................................................................. 错误!未指定书签。
无障碍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目次1 总则 (1)2 基本规定 (2)3无障碍通行设施 (3)3.1一般规定 (3)3.2无障碍通道 (3)3.3轮椅坡道 (4)3.4无障碍出入口 (4)3.5门 (4)3.6无障碍电梯 (6)3.7升降平台和自动扶梯 (6)3.8楼梯及台阶 (7)3.9扶手 (7)3.10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及上/落客区 (7)3.11缘石坡道 (8)3.12盲道 (8)4无障碍服务设施 (10)4.1一般规定 (10)4.2公共卫生间及无障碍厕所 (12)4.3公共浴室及更衣室 (12)4.4无障碍客房及无障碍住房 (13)4.5轮椅席位 (13)4.6低位服务设施 (14)5信息无障碍设施 (15)附:起草说明 (17)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建设无障碍环境,提高人民的社会生活质量,确保有需求的人能够安全地、方便地使用各种设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新建、改建和扩建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必须遵守本规范。
1.0.3 本规范是无障碍设施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等建设过程技术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当无障碍设施采用的设计方法、材料、技术措施等与本规范的规定不一致时,经合规性评估符合本规范第2章的规定,应允许使用。
1.0.4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0.1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同时兼顾绿色和美观,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和其他相关要求进行。
2.0.2新建的无障碍设施应当与周边的无障碍设施有效衔接。
2.0.3信息无障碍辅助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应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采取适当措施从设计、选型、验收、调试和应用等各环节保障信息无障碍设备和设施的性能和安全。
2.0.4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应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
长沙市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技术导则一、引言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一个人性化的城市发展需求,适当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建设一个更加包容和友好的城市,长沙市制定了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技术导则,以指导无障碍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
二、目标与原则长沙市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目标是为行动不便的人群,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其他特殊群体提供便利、安全和舒适的城市环境。
基于这一目标,制定以下原则:1.便利性原则:无障碍设施应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群的出行和使用,降低不便的程度。
2.安全性原则:无障碍设施应该提供安全出行和使用的保障,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3.舒适性原则:无障碍设施应该提供舒适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困扰和不适。
4.平等原则:无障碍设施应该平等对待所有人群,提供公平的机会和享受城市资源的权利。
5.普及性原则:无障碍设施应该普及到全市范围,涵盖各个领域和社区。
三、规划阶段1.无障碍设施计划: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之初,应该确定无障碍设施的整体布局和分布计划,并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
2.环境评估:通过评估项目周围环境的特点和需求,确定无障碍设施的类型和布局,确保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路网规划: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应该考虑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包括无障碍斑马线、无障碍人行道、无障碍通行设备等。
4.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设施和车辆应该适应行动不便人群的需求,包括无障碍公交车、无障碍地铁站等。
四、设计阶段1.设计标准: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该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确保安全和可用性。
2.建筑物设计:建筑物应该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保证行动不便人群能够自由进出和使用。
3.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应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提供无障碍通行设备和设施,满足各个群体的需求。
4.交通设施设计:交通设施(如交通信号灯、人行道)应该设置无障碍设备,包括声音提示、触觉提示等,以方便行动不便人群的使用。
无障碍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目次1 总则 (1)2 基本规定 (2)3无障碍通行设施 (3)3.1一般规定 (3)3.2无障碍通道 (3)3.3轮椅坡道 (4)3.4无障碍出入口 (4)3.5门 (4)3.6无障碍电梯 (6)3.7升降平台和自动扶梯 (6)3.8楼梯及台阶 (7)3.9扶手 (7)3.10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及上/落客区 (7)3.11缘石坡道 (8)3.12盲道 (8)4无障碍服务设施 (10)4.1一般规定 (10)4.2公共卫生间及无障碍厕所 (12)4.3公共浴室及更衣室 (12)4.4无障碍客房及无障碍住房 (13)4.5轮椅席位 (13)4.6低位服务设施 (14)5信息无障碍设施 (15)附:起草说明 (17)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建设无障碍环境,提高人民的社会生活质量,确保有需求的人能够安全地、方便地使用各种设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新建、改建和扩建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必须遵守本规范。
1.0.3 本规范是无障碍设施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等建设过程技术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当无障碍设施采用的设计方法、材料、技术措施等与本规范的规定不一致时,经合规性评估符合本规范第2章的规定,应允许使用。
1.0.4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0.1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同时兼顾绿色和美观,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和其他相关要求进行。
2.0.2新建的无障碍设施应当与周边的无障碍设施有效衔接。
2.0.3信息无障碍辅助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应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采取适当措施从设计、选型、验收、调试和应用等各环节保障信息无障碍设备和设施的性能和安全。
2.0.4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应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
无障碍环境建设手册一、前言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也是现代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广大市民了解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对无障碍环境的认识和关注度,特编写本手册。
二、无障碍环境建设概述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通过道路、建筑、交通工具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改造,创造一个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人群顺利通行和使用的环境。
无障碍环境不仅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体现。
三、无障碍设施的类型和使用方法1. 盲道:盲道是指在人行道上铺设的带有凹凸纹理的引导砖,引导视力障碍者感知道路方向和边界,以便行走。
盲道分为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行进盲道具有明确的引导方向,提示盲道则用于提示道路变化或者前方危险。
2. 轮椅通道:轮椅通道是指方便轮椅通行的设施,包括轮椅坡道、轮椅升降平台等。
轮椅通道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轮椅的顺畅通行。
3. 卫生间无障碍设施:卫生间无障碍设施包括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无障碍马桶等。
这些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使用。
4. 电梯和升降平台:电梯和升降平台是无障碍环境中重要的通行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残疾人和老年人等能够顺利使用。
5. 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停车位是指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停车的专用车位,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车辆的顺畅停放。
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义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是为了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人群的生活和出行,更是为了体现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可以增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社会融合和发展。
五、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目前,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城市的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或者使用不规范,导致残疾人、老年人等无法顺利使用;一些市民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认识不足,缺乏关注和支持;一些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缺乏维护和管理,导致使用效果不佳等。
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一、概述本文档是详细地规定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和维护,它结合无障碍设施的安装施工的特点,在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和维护方面赋予了详细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二、技术要求1. 无障碍设施施工必须遵守《建筑工程标准规范》(GB50303-2002)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规范》(GB50498-2009),确保施工质量达到用工定额指定的要求。
2. 无障碍设施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设计文档、图纸、配置标准等施工文件有序进行,确保施工文件的一致性并实现最佳的施工效果。
3. 严格按照安装图纸进行安装施工,保证安装尺寸准确。
4. 现场使用金属结构件和配件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标注、检测处理,并确认满足设计要求。
5. 无障碍门窗安装施工应参照《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及其应用技术规范》(GB50215-2001)的要求,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保证质量。
6. 安装、拆除无障碍设备时要小心极度谨慎,使质量得到充分保证,避免导致操作不稳的情况出现。
三、验收1. 无障碍设施安装完毕之后,必须进行验收,并及时记录在档案中。
2. 具体验收内容应根据施工文件和安装要求,对结构及安装稳定、门窗及其他附件大小尺寸、质量做出严格的把关。
3. 验收完毕后,项目应仔细记录施工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记录评价,并向相关部门汇报,以保证其质量。
四、维护1. 对无障碍设施施工安装完毕之后,要做好日常的维护。
2. 对无障碍设施必须定期维护,定期将设备表面的洁净,养护才能根据设计实现理想的功用。
3. 要经常检查紧固件,保证设施的安装牢固,免受不安定、摇晃、松动等情况的影响;定期检查轴承,确保设施可以正常运行,使之符合使用要求。
4. 如运用有安全装置,轴承损坏时更换,安全装置保持正常,禁止通过改动使安全防护失效,保证人身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2023年版)(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无障碍设施建设第三章无障碍信息交流第四章无障碍社会服务第五章保障措施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采取措施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以及使用其附属设施、搭乘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获取、使用和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等提供便利。
残疾人、老年人之外的其他人有无障碍需求的,可以享受无障碍环境便利。
第三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推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第四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遵循安全便利、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
第五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统筹城镇和农村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差距。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自然资源、文化和旅游、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第八条残疾人联合会、老龄协会等组织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各自章程,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第九条制定或者修改涉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划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应当征求残疾人、老年人代表以及残疾人联合会、老龄协会等组织的意见。
注:表中人行道、面层和广场与停车场三个分部工程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2 道路、建筑装饰装修、电梯、智能建筑、建筑电气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六个分部工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3 过街音响信号装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 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表B 无障碍设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表C.0.1无障碍设施地面抗滑性能检查记录
续表D.0.14
表E 无障碍设施维护人维护范围
检查人:检查日期:年月日
表F.0.3 无障碍设施一般性检查记录表
表G 无障碍设施维护记录表。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施工验收规程间高度≥70cm为了确保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质量,本规程制定了施工验收的具体规范。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2012)和《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2011),本规程规定了坡道、扶手、座便器、便架和操作台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项是坡道。
坡道的宽度应与通道或门同宽,或者不小于1.0米。
坡道表面应坚实、平整、防滑,无裂缝、无烂边、无掉渣,不积水。
坡道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情况,自行驱动轮椅使用时总高:总长≤1:12,他人协助使用时总高:总长≤1:8.坡道落地处应与坡道同长度,且两侧尽头应有≥30cm的水平延伸。
第二项是扶手。
单层扶手时高度为85-90cm,双层扶手时,上层高度为85-90cm,下层为65-70cm。
扶手的直径应为3.5-5.0cm。
扶手应安装在硬化路面上,扶手立柱与地面垂直,无摇晃,各连接部位稳定无松动。
扶手的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毛刺。
第三项是座便器。
座便器的坐板距离地面应为45-48cm。
座便器的外观应光滑、平整、无毛刺。
座便器应安装稳定无摇晃,地面应防滑处理。
第四项是便架。
便架的高度应使坐板距离地面45-48cm。
便架的外观应坚实、水平、平整、防滑,无裂缝、无掉渣,不积水。
便架应安装在实体墙或硬化地面上,无摇晃,各连接部位稳定无松动。
便架的直径应为3.5-5.0cm,儿童使用时为2.5-3.0cm。
便架两端拐向墙体呈封闭状,上翻型扶手放下时应与地面水平,无晃动。
最后一项是操作台。
操作台的深度应为55-70cm,台面高度应为75-80cm。
操作台下的腿部空间高度应≥70cm。
操作台的台面下应有供轮椅使用者膝和足放置的腿部空间。
操作台应坚实、平整、防滑,不向下层渗水,排水性能好,不积水。
安装的设施应该固定在硬化路面上,扶手立柱与地面垂直,无摇晃,各连接部位稳定无松动。
表面应该光滑、平整、无毛刺。
坐便器和座便架的坐板距离地面应该在45-48cm之间。
街道无障碍设施维护保养有何技巧在我们的城市街道中,无障碍设施为残障人士、老年人、孕妇以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
这些设施包括盲道、轮椅坡道、无障碍卫生间等。
然而,要确保这些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效的维护保养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街道无障碍设施维护保养的一些实用技巧。
首先,定期检查是维护保养的基础。
这就像是给设施做“体检”,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检查的频率可以根据设施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人流量大、使用频繁的区域,检查的间隔应该更短。
对于盲道,要检查其表面是否平整,有无破损、凸起或凹陷的地方。
盲道上不能有障碍物,如停放的车辆、随意摆放的物品等。
同时,要注意盲道的导向标识是否清晰,颜色是否鲜明。
轮椅坡道的检查重点在于坡度是否符合标准,坡面是否平整、防滑,扶手是否牢固且高度合适。
还要查看周边是否有杂物堆积,影响轮椅的通行。
无障碍卫生间的检查内容较为复杂。
要检查门的宽度是否足够轮椅进出,内部空间是否宽敞。
马桶、洗手池的高度和位置是否便于使用,扶手的安装是否稳固。
还要确保卫生间的照明良好,通风顺畅,卫生清洁。
其次,及时的清洁工作对于无障碍设施的保养也不可或缺。
灰尘、杂物、污渍等不仅影响设施的外观,还可能会影响其正常使用。
盲道要经常清扫,避免沙石、树叶等杂物覆盖。
轮椅坡道上的积水、积雪要及时清理,以防止滑倒。
无障碍卫生间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在清洁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和清洁剂。
避免使用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清洁剂,以免损坏设施表面。
再者,维修工作要迅速高效。
一旦在检查中发现问题,或者接到使用者的反馈,应立即安排维修。
对于盲道的破损,要及时修复,确保盲道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如果轮椅坡道的坡度或防滑性能出现问题,要尽快进行调整和改进。
无障碍卫生间的设备损坏,如马桶漏水、扶手松动等,要及时更换或修理。
维修人员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熟悉无障碍设施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无障碍设施施工及维护规范》征求意见稿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金陵建工集团二〇〇九年五月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1)3 无障碍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2)3.1 基本规定 (2)3.2 缘石坡道铺面工程 (4)3.3 盲道铺面工程 (7)3.4 轮椅坡道铺面工程 (13)3.5 楼梯踏步、台阶铺面工程 (15)3.6 通路、走道和建筑入口 (18)3.7 栏杆、栏板及扶手工程 (20)3.8 无障碍车位 (21)3.9 轮椅席位 (21)3.10 低位服务设施 (22)3.11 无障碍厕所和浴室 (23)3.12 无障碍住房 (25)3.13 门 (27)3.14 垂直升降和水平输送设备 (27)3.15 过街音响装置 (29)3.16 标志 (30)4 无障碍设施的维护标准 (30)4.1 基本规定 (30)4.2无障碍设施的病害 (31)4.3 维护 (32)附录A 无障碍设施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34)附录B无障碍设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5)附录C 无障碍设施工程涉及使用安全和使用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36)附录D无障碍设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7)附录E无障碍设施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1)附录F无障碍设施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2)附录G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单位 (63)附录H无障碍设施检查记录表 (64)附录I无障碍设施维护记录表 (69)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加强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施工和使用阶段的管理,统一无障碍设施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和使用阶段的维护标准,保证无障碍设施能更好地为行动不便者使用,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维护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房屋建筑和居住小区,以及有行动不便者参与活动的场所无障碍设施的施工和维护。
1.0.3无障碍设施应确保安全,牢固,适用。
1.0.4无障碍设施施工应进行专项的施工策划和验收;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应定期检查,消除隐患,接受监督,确保安全和正常使用。
1.0.5本规范应与现行的《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结合使用。
1.0.6无障碍设施的施工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无障碍设施barrier-free facilities在城市道路、居住区和建筑物中,为方便行动不便者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而设置的设施。
2.0.2 无障碍设施施工barrier-free facilities construction为实现无障碍设施有组织地进行的策划、实施、检验验收和交付活动。
2.0.3 无障碍设施维护barrier-free facilities maintain为保证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完好性有组织地进行的检查、维修和清理活动。
2.0.4 无障碍设施维护人barrier-free maintainer单位工程的无障碍设施维护的承担者和责任人。
2.0.5 家庭无障碍barrier-free transform in residence在既有住宅中,通过改造为方便行动不便者生活设置的设施。
2.0.6 低位服务设施low-level service facilities在公共建筑中,为方便轮椅乘用者设置的、高度适当的服务设施。
2.0.7 辅助绳梯assistant rope ladder在无障碍厕位、厕所和浴间内,协助行动不便者安全平移和起立,固定在平顶上的一种设施。
2.0.8 求助呼唤按钮emergency button在无障碍厕位、厕所和浴间、住宅内,方便行动不便者在紧急情况下呼救的一套装置的启动按钮。
2.0.9 盲文铭牌braille board安装在无障碍设施上或者附近,采用盲文标示,告知信息的铭牌。
2.0.10 护壁(门)板baseboard安装在部分无障碍设施下部,用于保护设施、防止轮椅脚踏碰撞的挡板。
2.0.11 观察窗viewing-window安装在不透明的门上,为方便行动不便者进出门时观察人员动态的玻璃窗。
3 无障碍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3.1基本规定3.1.1 设计单位就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做出详细说明时,应对建设工程包含的无障碍设施作专项的说明。
3.1.2 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应对建设工程的无障碍设施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3.1.3 施工单位应具备与包含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工程相应的施工资质。
3.1.4 施工单位应按经过审批的有效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严禁按未经审批的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进行施工。
3.1.5 施工单位应对建设工程的无障碍设施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1.6 无障碍设施施工现场应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3.1.7 施工中必须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并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教育与培训。
作业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详尽的安全技术交底。
3.1.8 涉及到消防要求的无障碍设施疏散通道及疏散指示标识、避难空间、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的报警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3.1.9 无障碍设施应使用对人体无害的环保材料。
3.1.10 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各类材料进场前应对品种、规格、型号和外观进行验收。
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书、中文说明书和相关性能的检测报告。
用于无障碍设施的材料应单独划分检验批,按设计文件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材料进行取样和检测。
3.1.11 无障碍设施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1 无障碍设施可作为单位工程或作为城市道路工程、建筑物的分部工程,划分为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作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的基础。
无障碍设施可按本标准附录A进行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2 无障碍设施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及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
3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按附录B的格式记录,形成验收文件。
4 有关使用安全的试件及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对涉及使用功能的重要子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并按附录C的格式记录,形成验收文件。
5 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3.1.12 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按附录D的格式记录。
检验批的合格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抽查样本均应符合本规范相应主控项目的规定。
2 抽查样本的80%以上应符合本规程一般项目的规定。
其余样本不得有影响使用功能或明显影响装饰效果的缺陷,其中有允许偏差的检验项目,其最大偏差不得超过本规范规定允许偏差的1.3倍。
3.1.13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规定: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按附录E的格式记录,各检验批的质量均应达到本规范的规定。
1 所有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 所有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3.1.14 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规定: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按附录F的格式记录。
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3.1.15 当只有城市道路、建筑物或居住小区的无障碍设施分部工程时,该工程应作为单位工程验收。
1 应具备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
2 所有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3 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3.1.16 当无障碍设施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1 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 经返修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3 因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原因造成的,应拆除重做或采取制定其他技术方案处理,可重新进行验收或按技术方案验收。
3.1.17 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3.1.18 无障碍工程验收的程序1 作为单位工程的无障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将竣工资料、自检结果报监理工程师,申请预验收;监理工程师应在预验合格后报建设单位申请正式验收;建设单位应依据有关规定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并组织参建单位填写竣工验收报告,在规定时间内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 作为城市道路工程、建筑物分部工程的无障碍工程完工后,与单位工程同时验收。
3.1.20无障碍设施施工和验收的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应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的规定。
3.2 缘石坡道铺面3.2.1 一般规定1 本节适用于人行道、公交站台及建筑物室外工程的缘石坡道铺面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
2 面层、路缘石的施工及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的相关规定。
3 缘石坡道铺面基层的强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缘石坡道面层下各结构层的质量验收,随人行道、地面各结构层施工工序验收。
基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面层的施工。
4 缘石坡道坡度、宽度及坡脚与缓冲地带的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表3.2.1的规定。
表3.2.1 缘石坡道坡度、宽度及高差限值表5 缘石坡道面层应坚实、平整、无倒坡、不积水。
6 缘石坡道面层的抗滑性能应符合表3.4.3-1的规定:表3.4.3-1 轮椅坡道铺面的抗滑性能注:F0为轮椅坡道竣工验收值;F为轮椅坡道设计年限内之值。
7 面层施工后应及时养护,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3.2.2 整体(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面层主控项目1 面层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书和检验报告。
2 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采用坡度尺(或水准仪量测)检查。
3 坡道上口宽度和下口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采用直尺量测检查。
4 坡脚与缓冲地带的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采用直尺量测检查。
一般项目5 面层表面应无侧坡、不积水。
检查数量:每5条抽查3条检验方法:观察和采用坡度尺(或水准仪量测)检查。
6 混凝土面层外观质量面层不应有裂纹、麻面等缺陷。
检查数量:每5条抽查3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 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不应小于95%或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5条查3点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室标准密度)8 沥青混合料面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无裂缝、烂边、掉渣、推挤现象,接茬应平顺,烫边无枯焦现象,与构筑物衔接平顺。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9 缘石坡道整体面层铺面质量应符合表3.2.2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