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使用抗球虫药物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使用抗球虫药注意事项一、防止球虫产生耐药性。
球虫产生抗药性从快到慢挨次为:喹恶啉类、氯羟吡啶、磺胺类、呋喃类、氯苯胍、氨丙林、尼卡巴嗪、三嗪类。
要削减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其次要采纳轮换、穿梭、联合用药的方案。
如盐霉素与氯苯胍(或地克珠利)交替使用,尼卡巴嗪与盐霉素(或地克珠利)穿梭使用。
二、让鸡产生抗球虫免疫力1、与产生抗球虫免疫力有关的因素。
⑴产生抗球虫免疫力与药物的作用峰期有关:作用峰期在子孢子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影响免疫力的产生;而作用峰期在其次代裂殖体、裂殖子的药物几乎不影响免疫力的产生。
⑵产生抗球虫免疫力与药物的使用浓度有关;作用于球虫生活史早期的药物,高浓度下使用影响免疫力的产生;而作用于球虫生活史晚期的药物,无论剂量凹凸对其免疫力影响很小。
2、影响免疫力的抗球虫药。
⑴严峻抑制免疫力的抗球虫药:莫能菌素(12023-6)、盐霉素、拉沙霉素。
⑵明显抑制免疫力的抗球虫药:莫能菌素(10010-6)、乙羟喹啉、葵氧葵酯、氯羟吡啶。
⑶轻度抑制免疫力的抗球虫药:氟嘌呤、尼卡巴嗪、氨丙林。
⑷对免疫力无影响的抗球虫药:氯苯胍、球痢灵、硝氯苯酰胺及大多数磺胺药。
三、留意对产蛋的影响。
除氨丙林、地克珠利、妥曲珠利外,其他抗球虫药都影响产蛋。
四、预防药物残留毒害人体。
要禁用毒性较大的抗球虫药,严格按各种药物的休药期停药。
五、留意日粮中抗球虫药与抗生素、维生素等的拮抗作用。
⑴莫能菌素、盐霉素与磺胺类、泰妙灵、竹桃霉素有拮抗作用。
⑵氨丙啉与维生素B1有拮抗作用,应用时要削减饲料中维生素B1用量。
⑶磺胺类影响维生素K1和维生素B1的合成,应用时要增加饲料中维生素K1、维生素B1用量。
六、了解日粮中已添加的抗球虫药,防止重复使用,造成铺张和中毒发生。
如肉鸡1、2号料中已加了马杜拉霉素,发生球虫病时就不行再用马杜拉霉素或含有马杜拉霉素的药物治疗,否则就会发生中毒。
七、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体免疫力从而改善抗球虫药防治效果。
正确使用抗球虫药张志远 杜仲君 马晓红(山东省寿光市畜牧局,山东寿光262700) 鸡球虫病是危害我市养鸡业的主要寄生虫病。
而控制鸡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仍然是依赖抗球虫药。
由于抗球虫药的长期使用和用药程序的不合理以及盲目用药等问题,使球虫产生了耐药性,导致了防治失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存在的问题1.1 用药环节(1)盲目用药。
我市大多数的中小型饲养场主要缺乏对抗球虫药的基本常识的了解,导致盲目采购抗球虫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另外绝大多数家禽饲养者,仅凭饲养经验选择抗球虫药进行预防和治疗。
多数市售的抗球虫药通过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无法获知该产品的确切原料组成,导致家禽饲养者盲目用药和重复用药,增加了中毒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
(2)剂量不准。
饲养者或部分饲料厂在使用过程中任意加大剂量,甚至3~4倍量用药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这其中客观存在着某些市售抗球虫药物剂量不足的原因,另外由于抗药性的存在使抗球虫药达不到预期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也是导致加大剂量的原因之一。
抗球虫药使用不当会导致药物剂量不准,例如三字球虫粉使用过程中对水酸碱度的要求,碱性水会造成溶解度的下降而析出;饲料加工过程中抗球虫药混合不均匀。
(3)注重治疗,忽视预防。
许多养殖户忽略了球虫预防的重要性,单纯从投药成本来判断预防和治收稿日期:2007Ο11Ο01性消化酶的不足,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消除消化不良和减少腹泻的发生。
2.5 应用乳清粉乳清粉是乳品工业的副产品,主要含乳糖(60%~70%)和乳清蛋白(12%以上),以及比例适当的钙磷等矿物质元素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
在仔猪日粮中添加10%~30%的乳清粉,不仅适合仔猪较高的乳糖酶活性,显著提高淀粉酶、胰蛋白酶和乳糖酶的活性,使乳清粉中的乳糖发酵产生乳酸,还能提高胃肠酸度,降低p H值,减少腹泻。
2.6 药物预防常用的药物有杆菌肽锌、土霉素、金霉素、痢特灵、喹乙醇、硫酸抗敌素、磺胺类药物等抗菌药和有防病作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对预防仔猪早期断奶后腹泻有一定效果。
抗球虫药是指用于预防或治疗植物病害球虫病的药物,它可以抑制球虫繁殖,抑制病原体,改善植物体内的免疫系统,以及抑制虫害的发展。
抗球虫药的分类及选用注意事项也是植物保护的重要内容。
一、抗球虫药的分类
抗球虫药根据其作用机理分为三大类:一是杀虫剂,它们可以杀死已经害虫,包括有机磷、抗生素和植物激素类等;二是除虫剂,可以抑制害虫的繁殖和发育,包括多种合成杀虫剂和生物除虫剂;三是免疫促进剂,它们可以增强植物对害虫的抗性,其中包括氨基甲酸钠、菌株抗体和蛋白酶类等。
二、抗球虫药的选择原则
1、根据病害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剂。
当病害较轻时,可以选择不易引起残留的药剂;当病害很严重时,可以选择高效的药剂,但要注意残留问题。
2、根据植物品种选择合适的药剂。
某些植物对某些药剂可能存在敏感性,因此在使用药剂时应考虑植物品种的不同。
3、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药剂。
当病害发生在湿润的环境中时,应选择高效的防治剂;当病害发生在干燥的环境中时,可以选择低效的防治剂。
三、抗球虫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抗球虫药时,应根据病害的严重程度,正确选择药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量使用。
2、使用抗球虫药时,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污染水源,过量使用药剂,以及残留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使用抗球虫药时,应注意药物贮藏,避免药物污染和变质,以免影响药物的药效。
4、使用抗球虫药时,应注意安全操作,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四、结语
抗球虫药是植物保护的重要内容,正确选择和使用抗球虫药,可以有效抑制害虫的繁殖,同时也要注意药物的安全使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鸡抗球虫药物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鸡球虫病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病鸡死亡率可达20%~30%,严重时高达80%,给养殖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鸡球虫病的防治主要是依赖抗球虫药物。
目前,可使用的抗球虫药物种类很多,但在用药过程中要加以注意,合理运用抗球虫药物才能避兔鸡产生抗药性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1 使用原则①重视预防用药。
球虫药大多在球虫发育早期(大约4天)起抑杀作用,如果出现血便时用药已经太晚了。
②要根据抗球虫药的作用阶段和作用峰期合理用药。
球虫生活周期一般为7天,无性生殖期4~5天,有性生殖期2天,体外形成孢子化卵囊1天。
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1~2天的药物其抗球虫作用较弱,一般用于预防。
本类药会影响对球虫免疫力产生,一般用于肉鸡,蛋鸡和肉用种鸡一般不用或不宜长期使用;防止因突然停药而引起球虫暴发。
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的第3~4天的药物其抗球虫作用较强,一般用于治疗,不宜作饲料添加剂。
本类药对于球虫免疫力影响不大,可用于蛋鸡和肉用鸡,但在产蛋期应慎用。
穿梭或轮换用药时,一般先使用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再换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可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而且可提高防治效果。
③使用抗球虫药时要定期变换或联合使用,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④要选用理想的抗球虫药。
⑤注意抗球虫药的毒性与配伍。
⑥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
如饮水给药比混饲给药好,特别在鸡患病时,宜在晚上投药。
⑦合理剂量和疗程。
首次剂量要充足,预防疗程3天,治疗疗程不低于5天。
2 用药方案抗球虫药的使用方法:①连续用药法:从雏鸡8日龄开始,饲料中连续添加某一种抗球虫药。
②轮换法:更换一种新药后往往可改善鸡的生产性能和减少耐药虫株的产生。
以鸡的批次或3个月至半年为一个期限,使用的替换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药物化学结构不能相似,作用方式不能相同,作用峰期也不能相同,以免产生交叉耐药性或变换用药后效果不明显的现象。
③穿梭法:同一批鸡不同生长阶段用不同药物,使用的药物化学结构、作用方式不相同,一般先使用作用于第一代裂殖子(即第2~3天)的药物,再换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子(即第四天)的药物。
如何合理运用抗球虫药如何合理运用抗球虫药物在畜禽球虫病中,以鸡、兔、牛和羊的球虫病危害最大,不仅流行广,而且死亡率也高。
球虫病为球虫寄生于胆管及肠道上皮细胞内的一种原虫病。
以消瘦、贫血、下痢、便血为主要特征。
危害动物的球虫主要以艾美耳属的9种球虫为主,其次为等孢子属的球虫。
前者广泛寄生于家畜、家禽;后者常寄生于人、犬、猫及食肉动物,其中受球虫危害最严重的是雏鸡和幼兔,它不仅引起动物大批死亡而且明显降低动物生产性能(如增重率、饲料报酬),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
而控制鸡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仍然是依赖抗球虫药。
不仅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球虫病造成的损失,而且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呋喃类、四环素类、林可胺类、硫黏菌素,虽然具有一定的抗球虫作用,但由于疗效不佳和毒性较大,目前已不再作为主要抗球虫药使用。
目前使用的高效、新型、低毒的抗球虫药物,其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工合成的抗球虫药,另一类是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
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主要有磺胺类、球痢灵、氯羟吡啶、氯苯胍、氨丙啉、尼卡巴嗪、痢特灵、常山酮、氟嘌呤、地克珠利、百球清、二甲硫胺、喹啉类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主要有盐霉素、莫能菌素、拉沙里菌素、马杜拉霉素、赛杜霉素和海南霉素等。
由于鸡球虫病对雏鸡危害十分严重,分布很广。
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可达80%以上,是危害养鸡业的最重要的寄生虫病。
下面以鸡为例谈谈如何合理运用抗球虫药物。
1.及时准确的选取药物1.1选用高效、耐药性低的药物抗球虫药物的种类和品种繁多,常用的抗球虫病饲料添加剂有聚醚类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两大类。
作为饲料添加剂,应选用对多种球虫敏感、高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并且不与饲料中营养成分和常用药物发生反应和拮抗作用的品种。
另外,选择药物时还要考虑耐药性问题。
有条件者应在平时进行耐药性测定,筛选出几种对当地球虫虫株敏感的抗球虫药,以备发生球虫病时使用。
一些已应用多年的抗球虫药物,要尽可能少用。
合理使用球虫药一,制定灵活而又合理的用药方案1.连续用药方案连续用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鸡的整个生长期连续不断地使用一种作用效果较为明显的抗球虫药物,以完全抑制球虫卵囊的形成,从而预防和控制球虫病的发生。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抗球虫指数高、产生耐药性较慢的抗球虫药物,并适宜在饲养周期较短的肉用仔鸡和新饲养场应用,但使用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较快产生耐药性。
2.轮换用药方案轮换用药是使用一种抗球虫药物一段时间以后换用另一种药物,一般以鸡的批次或3个月至半年为期限进行轮换。
轮换用药的原则是替换药物之间不能有交叉耐药性,其化学结构不能相似,作用方式不要相同,药物的作用峰期也不要相同。
一般在化学合成药物和聚醚类抗生素之间轮换,或者聚醚类抗生素中的单价离子药物和双价离子药物之间轮换。
短期轮换则可在抑制球虫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和抑制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之间轮换。
轮换用药法一般应有3~4种以上的药物轮换使用。
例如,饲养的第一批鸡使用氯苯胍,第二批鸡使用马杜拉霉素,第三批鸡使用拉西洛菌素。
轮换用药是通过改变不同化学背景的药物来预防和控制球虫病,因而能较大限度地阻止球虫产生耐药性,作用效果也较好。
3.穿梭用药方案穿梭用药是在同一饲养期内不同的生长阶段交替使用不同的药物。
一般在同一批鸡的育雏阶段和生长阶段进行二药穿梭或在小鸡、中鸡和大鸡饲养中进行三药穿梭。
穿梭用药使用的抗球虫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方式不要相同,并且要在球虫高发阶段使用高效抗球虫药物,低发阶段使用低效抗球虫药物。
例如,在育雏阶段使用盐霉素,生长阶段使用球痢灵;或者雏鸡饲料使用氯羟吡啶,青年鸡饲料使用莫能菌素,成鸡饲料使用球痢灵。
穿梭用药法由于针对生长阶段用药,因此在一定时间内效果较好,且能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但长时间使用较易产生耐药性并可能产生交叉耐药性。
因此穿梭用药法中化学合成药物的使用期一般不要超过1个月,聚醚类抗生素使用一般不要超过6个月。
4.综合用药方案综合用药就是将轮换用药和穿梭用药结合起来使用,一定时间替换穿梭用药中的药物种类。
10种常用抗球虫药物正确高效应用作者:冯小鹿常用抗球虫药物主要有莫能菌素、盐霉素钠、拉沙洛西钠、赛杜霉素、海南霉素、地克珠利、托曲珠利、二硝基类、尼卡巴嗪、磺胺喹沙啉、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氯吡嗪钠、氨丙啉、氯苯胍、常山酮、乙氧酰眩苯甲酯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抗球虫药的用法用量。
1、莫能菌素具莫能菌素有抗球虫和预防坏死性肠炎的作用,抗球虫谱广,主要用于预防家禽球虫病。
使用莫能菌素预混剂混饲,每千克饲料,鸡90~110毫克(以莫能菌素计)。
产蛋期禁用,禁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及其他抗球虫药配伍使用。
2、盐霉素钠盐霉素钠作用、应用同莫能菌素,毒性稍强。
禁与泰妙菌素及其他抗球虫药配伍使用。
使用盐霉素钠预混剂混饲,鸡每千克饲料加预混剂600毫克。
3、拉沙洛西钠拉沙洛西钠毒性小,可与泰妙菌素合用,高剂量使用会导致垫料潮湿。
使用拉沙洛西钠预混剂混饲,鸡每千克饲料加预混剂75~125毫克。
4、海南霉素钠海南霉素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球虫药,为聚醚类抗生素中毒性最大的一种抗球虫药,仅限用于肉鸡,产蛋鸡及其他动物禁用,禁与其他抗球虫药配伍使用。
使用海南霉素钠预混剂混饲,每千克饲料加预混剂500~750毫克。
5、地克珠利地克珠利是新型、高效、低毒抗球虫药,为较理想的杀球虫药物。
本药作用时间短暂,停药1天后,作用基本消失,必须连续用药。
用药浓度极低,连续用药易产生耐药性。
使用地克珠利溶液混饮,每升水鸡0.5~1毫克(以地克珠利计),使用地克珠利预混剂混饲,每千克饲料1毫克(以地克珠利计)。
6、二硝托胺二硝托胺为二硝基类抗球虫药物,适用于蛋鸡和肉用种鸡,产蛋期禁用。
使用二硝托胺预混剂混饲,每千克饲料加预混剂500毫克。
7、尼卡巴嗪尼卡巴嗪安全性高,球虫产生耐药性速度很慢,产蛋期禁用。
使用尼卡巴嗪预混剂混饲,每千克饲料加预混剂500~625毫克。
8、磺胺喹沙啉为抗球虫的专用磺胺药,主用于鸡球虫病,常与盐酸氨丙啉或抗菌增效剂联合使用,扩大抗球虫谱及增强抗球虫效应。
兽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兽药的使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风险高,但是兽药的残留问题却成现在大家都十分头疼的问题。
使用的剂量过少则不能起到防治兽病的作用,使用的兽药过量则容易引起药物的残留。
到底如何用药才能既保证疗效又不会产生药物残留问题呢?
1、使用剂量。
使用剂量过小,起不到应有的预防效果,反而易使球虫产生耐药性以至暴发球虫病,过量使用则可能产生不良作用,甚至中毒死亡。
特别是聚醚类抗生素使用剂量的安全范围较窄,例如,马杜拉霉素的常用剂量是5~6毫克/千克,超过6毫克/千克就对鸡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饲料利用率下降,因此,掌握好使用剂量是应用抗球虫药物的一个关键。
2、持续使用。
由于球虫卵囊有较强的生命力,在潮湿的土壤中能生存1年以上,鸡的整个生长过程都可能感染。
因此,使用抗球虫药物应持续使用,不能随意中断,否则可能暴发球虫病,造成损失。
3、注意使用禁忌。
盐霉素、莫能菌素、拉沙钠菌素、氨丙啉、常山酮、尼卡巴嗪等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这些药物不能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使用;盐霉素、莫能菌素也不能与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和竹桃霉素同时使用,否则能引起生长抑制,甚至中毒死亡;氨丙啉与维生素B1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也应引起注意,以免降低药物效果。
4、休药期。
使用抗球虫药物,不论是化学合成药物,还是聚醚类抗生素,在鸡体内都有一定的残留量。
这些残留的药物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应有一定的休药期,以降低药物在鸡体内的残留。
一般在肉鸡上市前的几天和蛋鸡的产蛋期都应停药,以保证肉蛋产品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维护人们的健康。
5、混合均匀性。
由于抗球虫药物的用量都较少,因此最好能经过两次以上的预混后再使用,以确保较好的混合均匀度,保证药物稳定地发挥作用效果,并避免因混合不均匀而造成的药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