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历史沿革
- 格式:docx
- 大小:19.61 KB
- 文档页数:8
准格尔旗简介准格尔汉意为“左翼”,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南部,晋、陕、蒙交界处。
地理坐标东经110度5分至111度27分,北纬39度16分至40度20分。
全旗辖9个苏木乡镇(布尔陶亥苏木、十二连城乡、暖水乡、薛家湾镇、沙圪堵镇、大路镇、龙口镇、纳日松镇、准格尔召镇),4个街道(友谊街道、蓝天街道、迎泽街道、兴隆街道),一个开发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一个工业园区(大路工业园区)。
总面积769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9万人),居住着蒙、汉、回、满、藏、壮等14个民族。
旗人民政府所在地薛家湾是连接晋、陕、蒙三地重要的交通要冲和物流、人流、信息流中心。
准格尔旗矿产资源富集,发展现代工业基础优越、前景广阔。
目前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硫铁矿、铁矿、铝土矿、油母页岩、石英砂、泥炭、耐火粘土、铝矾土、天然气、石油等十二种。
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544亿吨,占全区7.7%、全市33.6%,远景储量达1000亿吨以上,拥有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是全国最大的产煤县,并且正在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生态、循环园区。
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煤炭回采率,合理节约利用资源,经过3年的资源整合和机械化改造,准格尔旗地方煤矿数量由2005年的207座整合为124座,单井生产规模平均达到101万吨,煤炭产业升级换代取得阶段性进展。
同时,准格尔旗的电力工业也较为发达,现已建成并投运火电厂7座、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为466.4万千瓦。
在2010年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百强评价中,准格尔旗位居全国百强县第47位,西部百强县第1位;成为全国首批10个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之一、全国十大全面小康示范县之一。
现在,准格尔旗正在加快大型电力和煤化工项目建设,促进粉煤灰利用、多晶硅、高档日用陶瓷、煤机制造等项目落地,全力构筑煤炭、电力、煤化工、精细化工等多业并举的新型工业格局。
准格尔旗还盛产糜、黍、谷、荞麦等山地精品小杂粮,也出产远近闻名的山羯肉、黄河鱼。
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明朝天顺年间,鄂尔多斯部落将铁木真成吉思汗的灵寝迁到伊克昭盟之后,岁岁按时举行祭奠,久而久之,这个地区从习惯上就被称为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汉译系“很多宫殿”;“伊克”为蒙古语,汉译为“大”,“昭”系藏语的译音,指供奉释迎牟尼佛像的佛殿。
“伊克昭”即“大佛殿”的意思,它是本盟著名寺院王爱召内的佛庙。
清顺治6年(公元1649年),为了加强对蒙古各部的封建统治,把鄂尔多斯部分成6个旗(后又增为7个)组成盟,各旗的行政长官(扎萨克)会盟在达拉特旗的大庙王爱召,据略考,“伊克昭盟”亦由此而来。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
三万五干年以前,“河套人”就在伊克昭盟乌审旗境内的萨拉乌素河(又名无定河、红柳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古代“鄂尔多斯”文化,史称“河套人文化”。
’大禹建立国家后,把国家分为九洲,此时的鄂尔多斯为雍洲所辖,而鄂尔多斯的西南部则属渠搜国所管。
成汤灭夏后,夏因君主的儿子獯鬻带着眷属逃到渠搜避难,从此之后,鄂尔多斯的西南部被獯鬻所统。
商朝建立后,鄂尔多斯西南部被划为鬼分。
商朝灭亡之后,狺狁民族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威胁着西周的安全,周宣王于公元前827年和822年,分别派大将南仲、尹吉甫两次进攻狺狁,并命令南仲在萨拉乌素河、榆溪河沿线要地筑城设防,历史上被称为朔方城,在今鄂尔多斯东北部置榆中。
公元前5世纪末,今鄂尔多斯东部的准格尔旗一带为魏国行政辖区,名上郡。
公元前328年,魏被秦战败,魏把上郡割让于秦。
此后,秦国杀掉义渠王,在鄂尔多斯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及其相邻地区设置了北地郡,其余地域为楼烦等游牧部落的聚居区。
公元前306年,赵国打败林胡、楼烦,在鄂尔多斯东北部一带设置云中郡、九原郡。
战国后期,鄂尔多斯东部地区一直为泰国所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鄂尔多斯设立郡、县。
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一带属北地郡,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东部一带属云中郡,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北部一带属九原郡,乌审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南部一带属北地郡,四郡下辖34个县。
《准格尔旗志》(1991~2013)篇目(征求意见稿)题词(名人题词)照片(体现地方特色的照片)1、国家、自治区、市历任主要领导视察准格尔旗工作照2、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成就的照片3、展现人民生活新风尚、新风貌的照片4、《准格尔旗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照片5、《准格尔旗志》编辑人员照片6、《准格尔旗志》评审委员会照片行政区划图薛家湾镇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大路新区政区图准格尔旗旅游图准格尔旗矿产资源图有关志书编纂的名单1、《准格尔旗志》(1990~2013)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2、《准格尔旗志》(1990~2013)编辑人员名单3、《准格尔旗志》(1990~2013)提供资料人员名单4、《准格尔旗志》(1990~2013)提供照片人员名单5、《准格尔旗志》(1990~2013)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序凡例目录(包括汉文、蒙文、英文)综述大事记政区卷第一章位置沿革区划(史志办提供)第一节地理位置域名、区域、四至、邻界、面积、政府驻地第二节历史沿革建旗政区及归属、历代变化及归属第三节行政区划建旗始行政区划、历次变更行政区划、现行政区划第二章开发区苏木乡镇街道第一节开发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规划区域设施招商产业)大路煤化工基地(规划区域设施招商产业) 第二节苏木乡镇(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布尔陶亥苏木十二连城乡暖水乡准格尔召镇纳日松镇龙口镇大路镇沙圪堵镇薛家湾镇第三节街道(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蓝天街道兴隆街道友谊街道银泽街道第四节消失的乡级行政区简介(史志办提供)榆树湾镇马栅乡(镇)魏家峁乡(镇)哈岱高勒乡准混兑乡(东孔兑镇)窑沟乡长滩乡海子塔乡巴润哈岱乡蓿亥图乡纳林乡(镇)沙圪堵乡德胜西乡西营子乡布尔敦高勒乡敖斯润陶亥乡羊市塔乡乌日图高勒乡大路峁乡四道柳乡乌兰哈达乡(神山镇)环境卷第一章自然环境第一节地质(国土资源局提供)地层地质构造第二节地貌(国土资源局提供)黄河冲积平原库布其沙漠黄土高原丘陵砒砂岩沟壑第三节气候(气象局提供)四季特征气温气压降水湿度日照蒸发风第四节水文(水务局提供)黄河地表水地下水第五节土壤(农牧局提供)类型与分布土质肥力第六节植被(林业局、农牧局提供)森林植被草原植被第二章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气象局提供)干旱洪涝凌汛冰雹霜冻雪灾沙尘暴第二节地质灾害(国土资源局提供)滑坡泥石流第三节生物灾害(林业局提供)虫灾鼠害疫情第四节复合灾害(水保局环保局提供)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第一节水土流失状况失流类型及分布危害流域实例第二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国家重点治理工程第三节水保执法监督监督执法体系建设“两费”征收及返还第四节世行贷款项目(世行办提供)第五节禁牧禁垦(禁牧办提供)第六节水土保持科研第七节水土保持体制改革第四章环境保护(环保局提供)第一节环境监测监测设备常规监测重点污染源监测第二节环境污染空气水质废渣噪声第三节污染治理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降耗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专记: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反思第四节环保执法监督第五节治理效果资源卷第一章自然资源第一节矿藏资源(国土局提供)煤炭高岭土铁矿硫磺石灰岩等第二节土地资源(国土局提供)耕地、林地、草地、温地、水面黄河水、地表水地下水的积蓄量采集量补给量第四节生物资源(林业局提供)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第二章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局提供)第一节国土资源调查土地详查矿产勘查第二节国土资源利用规划建设用地规划矿产开发规划第三节国土资源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地籍管理矿业秩序管理第四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土地有偿使用资源补偿费征收违法违规查处第五节管理体制改革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人口卷第一章人口统计(公安局提供)第一节人口规模总量分布密度第二节人口结构性别年龄民族户籍常住暂住流动第三节人口动变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城镇化人口转移(扶贫办提供)第二章人口普查(统计局提供)第一节普查机构第二节普查项目第三节普查结果(人口结构素质分析)第三章人口与计划生育(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提供)第一节政策法规第二节综合措施晚婚晚育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第三节生育管理目标管理动态管理流动人口生育管理第四节技术服务第五节人口信息数据库基础设施卷第一章交通设施第一节铁路(铁路办提供)线路站点桥梁隧道第二节公路(交通局提供)高速国道省道干线(线路站点桥梁隧道收费站)第二章通讯设施(邮政局各通信企业提供)第一节邮政邮政设施邮政网络第二节电信入网设施、传输设施、通讯网络第三节移动入网设施、传输设施、通讯网络第四节联通入网设施、传输设施、通讯网络第五节网通入网设施、传输设施、通讯网络第六节广播电视网络入网设施、传输设施、通讯网络第七节互联网入网设施、传输设施、通讯网络第三章电力设施(供电局提供)第一节发电设施火电水电第二节供电设施城网农网园区网(输电线路变压站点)第四章供水设施(水务局提供)第一节水源工程黄河取水点(柳林滩小沙湾)、水库溏坝地下水源(深井)第二节引水工程引黄入沙西部供水沿黄灌溉渠系人畜饮水工程中国共产党准格尔旗地方组织卷第一章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组织部提供)第一节党员党员构成党员发展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第二节基层党组织机关党建农村党建社区党建企业党建流动党员第二章党员代表大会(旗委办提供)第一节党员代表(组织部提供)选举程序代表产生资格审查第二节准格尔旗历次党代表大会(旗委办提供)历届概况重要决议选举结果第三节基层党委历次代表大会(各基层党委提供)开发区苏木乡镇等基层党员代表大会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准格尔旗委员会(旗委办提供)第一节中共准格尔旗委员会组成所属部、委、办、室沿革附:历届旗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名录第二节中共准格尔旗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纪检委提供)所属科室沿革附:历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名录第四章重要决策(旗委办提供)第一节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市场经济理论大学习大讨论“三讲”教育“三个代表”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第二节政治建设决策第三节经济发展决策第四节文化繁荣决策第五节社会管理决策第五章纪检检查(纪检委提供)第一节纪检监察机制第二节党风党纪教育第三节行业纠风第四节党内监督第五节案件查办第六节典型案件第六章组织工作(组织部提供)第一节领导班子建设第二节干部管理第三节实绩考核第七章宣传工作(宣传部提供)第一节理论宣传第二节新闻宣传第三节对外宣传第四节报刊发行第八章统一战线(统战部提供)第一节理论政策宣传第二节党外人士工作第三节侨务工作第九章政法工作(政法委提供)第一节政法队伍建设第二节民主法制建设第三节“严打”斗争与重点治理第十章机构编制(编委办提供)第一节机构改革第二节机构编制管理第三节事业单位登记第四节车辆编制第十一章老干部工作(老干部局提供)第一节老干部安置第二节老干部待遇第三节关心下一代工作第四节老干部社团第十二章党校教育第一节岗位培训第二节函授教育第三节教学科研第十三章信访(信访局提供)第一节信访反映的矛盾纠纷第二节来信来访工作第三节案件查办工作第十四章督查调研(原政研室督查室提供)第一节重大调研成果第二节重大督查事项准格尔旗人民代表大会卷第一章人民代表第一节代表选举选民登记代表选举代表资格审查代表构成第二节代表活动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节准格尔旗历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苏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第三章准格尔旗人大常委会第一节准格尔旗人大常委会组成附:准格尔旗历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名录第二节人大常委会内设机构第三节苏木、乡、镇、街道人大第四章人大主要工作第一节“一府两院”监督第二节国家工作人员选举、任免第三节地方法规立法第四节执法检查第五节议案建议办理第六节人民代表工作第七节监督举要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卷第一章政府机构第一节政府领导机构历届旗人民政府旗长、副旗长名录第二节政府工作部门现工作部门简介(职能)第三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现直属事业单位简介(职能)第四节派出机构开发区管委会新区管委会矿区办事处神山办事处第五节苏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乡级政府、办事处简介第二章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一节政府机构改革第二节政府职能转第三章施政辑要第一节各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第二节重大决策实施第三节重大责任追究第四章政务第一节政务公开第二节行政许可第三节行政收费第四节行政执法(法制办提供)第五节行政监察(纪检委提供)第六节行政服务(政务大厅提供)第七节公共资源交易(交易中心提供)第五章事务第一节办文办会第二节后勤服务(机关服务中心提供)第三节接待(接待办提供)第六章人事管理(人社局提供)第一节人事制度改革第二节公务员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第四节工资福利第五节分配与退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准格尔旗委员会卷第一章政协委员第一节政协委员的产生委员推举构成与界别资格审查第二节政协委员活动第二章政治协商会议第三章政协准格尔旗委员会第一节政协准格尔旗常委会组成附:历届政协常委会主席、副主席名录第二节内设机构沿革第四章政协主要工作第一节参政议政第二节民主监督第三节提案议案办理第四节视察调研第五节文史工作第六节统战联谊第七节议政举要群众组织·人民团体卷第一章工会(总工会提供)第一节组织机构第二节准格尔旗历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节工会组织建设第四节主要工作民主管理劳动保护职工维权第二章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委提供)第一节组织机构第二节准格尔旗历届团代会第三节共青团组织建设第四节少年先锋队第五节主要工作希望工程志愿服务第三章妇女联合会(妇联提供)第一节组织机构第二节准格尔旗历届妇代会第三节组织建设第四节主要工作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春蕾计划母亲水窖第五节妇女儿童维权(典型事件)第四章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联提供)第一节组织机构第二节准格尔旗历次文代会第三节文学艺术组织建设第四节文学艺术活动成就第五章科学技术协会(科协提供)第一节组织机构第二节准格尔旗历届科技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三节科技社团组织建设第四节科普工作第五节青少年科技教育第六章残疾人联合会(残联提供)第一节组织机构第二节准格尔旗历届残疾人代表大会第三节残疾人组织建设第四节残疾人康复工程第五节残疾人就业工作第六节残疾人救助活动第七节残疾人维权行动第七章工商业联合会(工商联提供)第一节组织机构第二节准格尔旗工商业代表大会第三节工商业组织建设商会、个体劳动协会第四节民营企业管理服务第五节光彩事业第六节对外联络第八章红十字会(红十字会提供)第一节组织机构第二节准格尔旗红十字代表大会第三节红十字组织建设第四节社会募捐第五节社会救助法制·司法卷第一章公安(旗局、分局、森林公安局提供)第一节机构与队伍第二节安全保卫第三节刑事侦查第四节经济侦查第五节治安管理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特种行业公共场所黄赌毒第六节户政管理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居民身份证第七节出入境管理第八节计算机管理第九节铁路公安(交通运输公安分局提供)机构队伍沿线管理护路执法第十节森林公安(森林公安分局提供)机构队伍森林巡逻林业执法第十一节交通管理(交通管理大队提供)机构队伍机动车辆驾驶员第十二节科技装备第十三节重大案件第十四节公安机制改革第二章检察(检察院提供)第一节机构队伍决策机构派出机构检察队伍附:检察长名录第二节刑事检察第三节诉讼监督第四节反贪污贿赂第五节反读职侵权第六节民事行政检察第七节控告申诉检察第八节检所检察第九节检察机制改革第十节公诉典型案例第三章审判第一节机构队伍领导机构基层法庭审判队伍附:法院院长名录第二节立案工作第三节刑事审判第四节民事审判第五节经济审判第六节行政审判第七节执行工作第八节审判监督第九节审判制度改革第十节公审典型案例专记:假市长厅审记第四章司法行政第一节队伍建设司法所公证律师法律援助调解机构第二节法制宣传(各个五年普法)第三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第四节公证事务第五节律师事务第六节人民调解第七节监所管理第八节安置帮教第九节司法体制改革人民武装卷第一章准格尔旗人民武装部(人武部提供)第一节机构附:准格尔旗人民武装部部长、政委名录第二节军事训练训练设施首长机关训练专武干部训练学生军训第三节后勤装备军需给养医疗卫生应急保障第四节兵役兵役制度兵员征集兵役登记退役安置第五节民兵预备役组织建设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后勤装备主要活动第六节人民武装体制变革第二章驻旗武装警察部队(武警中队提供)第一节政治工作第二节军事训练第三节后勤装备第四节执勤任务第三章驻旗消防部队(消防大队提供)第一节政治工作第二节灭火演练第三节后勤装备第四节抢险救灾第五节执法检查第六节重大火灾(煤制油火灾雄鹏火灾)附:其他驻旗部队(秦家塔)第四章人民防空(人防办提供)第一节队伍建设第二节人防工程第三节通讯警报第四节人防经费第五章国防教育(人武部提供)第一节国防教育设施第二节国防教育活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宣传月国防知识竞赛第六章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第一节拥政爱民(人武部提供)抢险救灾维护社会治安共建精神文明第二节拥军优属(民政局提供)优待抚恤军人安置烈士褒扬宏观经济卷第一章旗域经济第一节计划与执行“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第二节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劳动力结构第三节综合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第四节人民生活指标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消费第二章改革发展规划(发展改革局提供)第一节发展规划编制长期规划五年规划年度计划第二节发展规划管理第三节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第四节项目报批与实施第五节社会事业管理第六节经济信息开发第七节经济技术协作(原协作办)第八节经济体制改革(原体改委)第三章财政(财政局提供)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二节收入第三节支出第四节财政管理预算会计事务债券国库政府采购第五节国有资产管理第六节财政监督第四章税务(国税局地税局提供)第一节机构税务国家税务地方税务第二节税务制度改革第三节国家税务税种税率税法宣传登记申报国税征收税务稽查第四节地方税务税种税率税法宣传登记申报地税征收税务稽查第五章工商·物价(工商局提供)第一节机构行政管理机构事业单位所属站所第二节登记注册管理个体工商户企业法人第三节经济合同管理第四节商标广告管理第五节市场管理第六节物价管理价格制定价格监控收费管理价格检查专记:是什么撑起薛家湾市场的高物价第七节消费者权益保护第八节工商物价管理体制改革第六章统计(统计局提供)第一节统计报表第二节信息调查城市调查农业调查第三节专项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第三产业调查第四节统计服务统计信息分析统计信息公告第五节统计网络建设第六节统计执法检查第七章审计(审计局提供)第一节政财审计第二节行政事业审计第三节农业资源环保审计第四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第五节金融审计第六节经济责任审计第七节重点专项资金审计第八章质量技术监督第一节机构行政管理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第二节计量监督管理第三节标准化监督管理第四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第五节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第六节行政执法第九章生产安全管理(安监局提供)第一节安全生产监督风险抵押危险源监控危险行业管理第二节安全生产许可第三节应急救援第四节事故查处第五节执法监督第六节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第十章食品药品监管(食药局提供)第一节执法队伍第二节检测设施第三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第四节保健食品化妆品管理第五节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第六节行政执法工业卷第一章工业综述(经贸局提供)第一节工业经济指标经济规模投资规模利税效益“双百亿”工程第二节工业经济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园区布局生产经营监管第三节工业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章煤炭工业(煤管局提供)第一节井田规划煤田布局井田测绘资源整合第二节煤炭开采机械开采井工开采露天开采第三节煤矿建设坑口剥离井巷掘进技术装备动力设施第四节生产管理开拓掘进回采支护洗选运输通风排水第五节销售管理管理机构市场查巡规费征收第六节安全管理安全检查矿山救护救灾抢险重大矿难第七节矿区治理采区环护弃物利用火区治理生态建设第八节神华准能公司第九节地方重点煤炭企业伊泰伊东满世汇能第三章电力工业(薛家湾供电局)第一节机构行政管理机构事业单位供电企业输变电企业第二节火力发电第三节水利发电(黄河万家寨公司提供)第四节输变电旗域网建设城网改造工业网改造农网改造第五节供电电网调试供电调度供电管理第六节用电用电负荷用电管理用电监察营业服务第七节重大供电项目第四章化学工业第一节管理机构(化学工业管理局)第二节煤化工(大路煤化工基地)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气第三节煤焦化·乙炔(伊东工业园)焦炭(羊市塔)电石乙炔(薛家湾)第四节煤电铝第五节化肥准格尔旗化肥厂天润化肥公司第六节炸药(生力集团提供)第七节硫磺(榆树湾硫磺厂)第八节煤化工企业选介伊泰煤制油久泰甲醇第五章建材工业第一节管理机构(建材工业管理局)第二节高岭土天之骄公司伊东高岭土蒙西高岭土第三节陶瓷神山陶瓷集团国礼陶瓷公司开发区陶瓷园第四节水泥(铸城水泥)第五节其他建材(白灰砖瓦)第六章机械制造第一节压力容器(锦化机石化)第二节矿用机械(伊东机械)第三节农用机具(准格尔旗矿山机械厂)第七章加工业第一节食品加工饮料(杏仁露)酿酒(松王二妹子)糕点(刘氏兄弟)肉食果品第二节地毯(纳林地毯沙圪堵地毯久荣地毯)第三节印刷(一中印刷准煤印刷友谊印刷)第八章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城乡建设卷第一章城乡规划(规划局提供)第一节城乡建设规划调整撤乡并镇政府搬迁“三区”划分薛大一体第二节规划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第三节规划实施第四节规划管理第二章城乡建设(建设局提供)第一节城乡建设体制改革第二节中心城镇建设薛家湾镇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大路新区专记: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第三节市政建设广场街道桥梁照明河道整治第四节公用设施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第五节苏木乡镇政府驻地建设马栅前房子黄天棉图忽图门暖水柴登大营盘第六节乡村建设(新农办提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移民新村矿区移民新村专记:五家尧新农村建设第三章园林绿化(园林局提供)第一节机构与队伍第二节园林绿化设施第三节园林绿地建设第四节园林绿化管护第四章环境卫生(环卫局提供)第一节机构与队伍第二节设备与设施第三节清扫与保洁第四节垃圾收运处理第五章城市管理(城管局提供)第一节机构与队伍第二节城市管理体制第三节市政秩序管理第四节城管执法监察第五节规划违法事件(雄鹏商厦)第六章建筑业(建设局提供)第一节建筑市场监管工程建筑建筑安装建筑装饰第二节建设施工管理第三节建筑企业选介第四节建筑质量事件第七章房地产业(房管局提供)第一节住房制度改革第二节住房公积金(公积金办提供)第三节房地产开发管理开发项目开发企业第四节房地产市场管理产权管理房产交易第五节物业管理第六节保障房建设服务业卷第一章交通运输业(交通输运局提供)第一节机构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第二节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第三节公路建设路网规划投资融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专记:准格尔旗公路收费站全国最密集第四节公路养护(原稽查所养路工区交通局提供)管养机构养路规费路政管理养护施工养护机械。
旗情概况准格尔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蒙晋陕三省交界带。
全旗总面积7539平方公里,2008年年末全旗总人口291336人。
旗府薛家湾镇北倚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20公里,毗邻钢城包头180公里,东距首都北京650公里,西距鄂尔多斯市130公里.准格尔旗地域辽阔,资源富集。
行政区划辖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乡镇:薛家湾镇、大路镇、柴达木镇、龙口镇、准格尔召镇、沙圪堵镇、纳日松镇、暖水镇、布尔陶亥苏木。
自然资源煤炭探明储量544亿吨,远景储量1000亿吨,且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煤层厚、低瓦斯、易开采,发热量均在6000大卡/千克以上,为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煤;石灰石总储量50亿吨,品位高,氧化钙含量达%;铝矾土总储量1亿吨,矿层稳定,品位呈现铝高硅低的特征;此外,高岭土、硫铁矿、白云岩、石英砂的储量也相当大,特别是煤层气的储量十分可观,属国内罕见的煤化工资源。
水源充沛。
黄河年过水量248亿立方米,国家批准黄河用水指标2亿立方米,现有80%尚未利用;年降水总量30亿立方米;年径流总量亿立方米;地下水探明储量28. 5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亿立方米;库坝总库容亿立方米,年供水量5000万立方米;现已建成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水源工程1处。
黄河水、水库水、地下水完全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
电力资源得天独厚。
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坑口火电厂有2座,装机容量86万千瓦;水电站一座,装机108万千瓦;年发电量80亿度;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均已配套,且供电半径小,电价低廉,高载能电价元/度,属国内最低电价。
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境内有大准电气化铁路、准东铁路和在建的呼准铁路以及拟建的淮河铁路,年货运能力接近1亿吨,是出省到京、到秦皇岛、到黄骅港的重要通道;109国道横贯东西,在建的呼和浩特至鄂尔多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建成的呼包、包东高速公路连为一体,全部行程不足3小时。
国土资源面积十分广阔。
土默特右旗建制沿革土默特右旗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今旗境沿大青山南麓的威俊、纳太、沙兵崖一带的台地上,分布有早期人类遗留的围城、石器、陶器等遗址遗迹。
战国以前,旗境为鬼方、狄、荤粥、猃狁、林胡、楼烦等北方民族的猎牧地。
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西进降服林胡、楼烦,筑长城,置云中、九原郡,旗境属云中郡所辖,今水涧沟门存有赵长城墙体、烽火台。
战国末年,七国争雄,匈奴乘机崛起,旗境为匈奴重要游牧地,今沟门镇曾出土匈奴贵族墓葬。
秦国一统天下,大将蒙恬北拒匈奴,收复黄河两岸、阴山两麓,复置云中、九原郡并所属四十四县。
云中郡治所为今托克托县古城,九原郡治所为今麻池古城,旗境属两郡统治区域的核心。
秦末,天下大乱,楚汉相争,匈奴再一次夺取阴山以南地区,并以此为跳板南下攻掠中原。
旗境所属大青山一带“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制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御苑也”。
西汉武帝时期时,由卫青、霍去病率兵,通过三次大规模的对匈作战,收复阴山地区。
中央王朝再一次恢复这里的统治秩序,复置云中、九原郡,旗境属云中郡辖下的咸阳、犊和二县。
咸阳县城即为今苏卜盖乡西老藏营村北古城。
北魏时期,旗境为怀朔镇之东南地,北魏在旗境大青山前建塞泉城,山中建讲武台、广德殿,北魏皇帝时常巡幸于此。
北魏太武帝时期,将10余万敕勒人迁徙至以旗境为核心的平原地带(敕勒川),家喻户晓的《敕勒歌》即诞生于这一时期。
隋唐时期这里为突厥、回纥的驻牧地。
中原王朝亦在这里设治管辖。
隋朝开皇四年(584年),旗境置油云县;唐时在此设置云中守捉使,景龙三年(709年)筑三受降城,旗境为连接中受降城(今包头市敖陶窑子共青农场)与东受降城(今托克托县古城)的重要区域。
辽、宋、金、西夏时期,境内为契丹、女真、党项等多民族的游牧地。
辽在今呼和浩特市东郊设丰州,今托克托县(白塔古城)设云内州,旗境为两州所辖。
辽朝末年,天祚帝偏安夹山,夹山即为今旗境九峰山管委会辖区。
历史沿革“准格尔”是蒙古语音译,汉语意为“左翼”,准格尔因地理位置得名。
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清廷仿照满洲八旗制度,将蒙古鄂尔多斯部分为左右两翼6旗,鄂尔多斯东部划为左翼前旗,蒙古语称“准格尔旗”。
一地质年代,准格尔所在的鄂尔多斯台地,经历从古陆到古海,从盆地到高原的沧桑巨变。
远古代震旦纪(距今10亿年)前,鄂尔多斯台地是没有生命的古陆。
从古生代寒武纪(距今6亿年)到二叠纪(距今2.5亿年),鄂尔多斯古陆下沉为浅海。
准格尔寒武纪(距今6亿年)地层有海生无脊椎动物准格尔小实盾虫化石;准格尔东部石炭纪、二叠纪(距今3.5~2.5亿年)长烟煤层,可见蕨类植物的茎叶。
从中生代三叠纪(距今2.5亿年)到白垩纪(距今7000万年),鄂尔多斯古海经过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上升为盆地。
准格尔三叠纪(距今2.3亿年)地层有哺乳类爬行动物杨氏鄂尔多斯兽化石;准格尔西部侏罗纪(距今1.95亿年)褐煤层,可见裸子植物的树干。
从新生代第三纪(距今7000万年)到第四纪初(距今200万年),鄂尔多斯盆地经过西马拉雅运动,上升为高原。
准格尔这一地层有现代哺乳动物大唇犀化石。
35000年前河套人出现,准格尔进入人类社会时代。
二石器时代,准格尔就有人类活动足迹。
纳林川畔、黄河沿岸的旧石器早期遗存说明,距今10000年前,准格尔已有人类的狩猎、采集活动;坟墕、窑子梁、官地、阳湾、贺家沙背、张家圪旦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说明,距今7000至4000年前,准格尔是刀耕火种的农业区;永兴店、二里半、大口等地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址说明,距今3500年左右,准格尔由农耕经济向游牧经济过渡;大口二期文化已经相当于夏朝的早期青铜文化。
三先秦时期,准格尔也进入铜器时代,成为游牧部落的故乡,游牧诸部与诸侯各国时有征战。
商周到春秋时的北方,甲骨文有“鬼方”的记载,史书有“荤鬻”、“猃狁”、“戎”、“狄”的族称。
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北击猃狁,在准格尔北部置榆中;公元前636年,晋文公“攘戎狄于河、洛之间”,河即今窟野河,上游在准格尔。
准格尔旗自然概况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北纬39°16’~40°20’,东经110°05’~111°27’之间。
北部和东部被黄河所环抱,隔河与包头市的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山西省的偏关县、河曲县相望。
南部与陕西省的府谷县接壤。
西部从南到北依次与伊金霍洛旗、东胜区、达拉特旗毗邻,为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
旗境南北长116.5公里,东西宽115.2公里,总面积7535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271623人,其中男114490人,占全旗总人口53%;女127133人,占全旗总人口47%。
城镇人口74320人,农牧业人口197303人,流动人口48373人。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6人。
旗人民政府驻薛家湾镇,邮编:010425。
代码:150622。
区号:0477。
拼音:Zhunge'er Qi。
薛家湾镇,西距鄂尔多斯市所在地东胜区135公里,东北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25公里,南至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48.9公里。
【行政区划】全旗共辖6个镇、2个乡、1个苏木,薛家湾镇、大路镇、纳日松镇、龙口镇、准格尔召镇、沙圪堵镇、暖水乡、十二连城乡、布尔陶亥苏木。
设185个村民委员会,3个嘎查,1490个村民小组,21个社区居委会。
【历史沿革】“准格尔”一名的含义和来历:“准”系蒙古语口语Juun的转音,意为“左、东”,“格尔”系蒙古语书面语Gar的谐音,意为“手、手臂”,故“准格尔”本义为“左手”,引申为“左翼”。
据1986年出版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上说:“准格尔:系蒙古语,多译为东首、东部、左翼前之意。
以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取名。
又称,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时,把从新疆带来的部分准格尔部落人安置于此地而得名。
”又据2005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说:“‘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左翼。
因清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而得名。
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变迁知识1949年◎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内蒙古自治政府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由乌兰浩特市迁至张家口市(政务院1949年11月24日批准)注:1949年11月23日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乌兰夫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为便于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领导,将内蒙古自治政府由乌兰浩特市迁驻张家口市。
11月24日,周恩来总理批复,准予内蒙古自治政府迁驻张家口市。
之后,内蒙古自治政府陆续迁驻张家口市。
12月23日开始办公。
1950年6月25日迁移全部完毕。
◎撤销呼伦贝尔盟、纳文慕仁盟,合并设立呼纳盟(1949年4月11日)◎乌兰浩特市、突泉县划归兴安盟领导(内蒙古自治政府1949年3月21日决定)◎撤销巴彦旗,并入莫力达瓦旗(1949年4月11日)◎扎赉诺尔街并入满洲里市,成为满洲里市的一个区(即今扎赉诺尔矿区)(1949年4月11日)◎撤销阿巴哈纳尔左翼旗,阿巴嘎左翼旗,浩齐特右翼旗,合并设立中部联合旗◎撤销喜扎嘎尔旗,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撤销太仆寺旗,分别设立太仆寺左旗,太仆寺右旗◎察哈尔右翼正蓝旗县更名为正蓝旗◎林东县更名为巴林左旗◎热河省的昭乌达盟、辽北省的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中共中央东北局1949年5月1日决定)1950年◎察哈尔盟驻地由明安太右联合旗女子部迁至宝昌县城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0年批准)◎设立喜桂图旗,由牙克石街、索伦旗的扎罗锝区、免渡河区及布特哈旗的博克图努图克(区)为其行政区域。
驻牙克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0年1月23日批准)◎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由架马吐迁至巴彦塔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0年7月批准)◎撤销太仆寺右旗,明安旗,合并设立明安太右联合旗◎撤销察哈尔右翼正白旗、察哈尔右翼镶白旗,合并设立正白镶白联合旗◎撤销乌珠穆沁右翼旗、乌珠穆沁左翼旗、东浩济特旗,合并设立东西乌珠穆沁东浩济特联合旗◎察哈尔省的宝昌县、化德县(除第三区外)、多伦县(除2个区外)和沽源县的后新地房子村、诺治村(即太仆寺左旗南部毗连地区)3县2村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盟(政务院1950年5月批准)注:1950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召见乌兰夫、刘春等,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的划界问题。
准格尔: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发表时间:2014-02-21来源:鄂尔多斯文明网文明论坛(图为蛇纹陶鬲炊食器图片来源:鄂尔多斯日报)(图为石斧图片来源:鄂尔多斯日报)(图为双耳陶瓶图片来源:鄂尔多斯日报)(图为古生代牛角化石图片来源:鄂尔多斯日报)(图为纺织轮图片来源:鄂尔多斯日报)(图为古生代树叶印痕化石图片来源:鄂尔多斯日报)准格尔,一个镶嵌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蒙晋陕三省区交界带的美丽名字,一方气势雄浑的土地。
黄河环绕,草原与长城傍依,让准格尔这方水土具有了大河上下、长城内外的地理特征。
准格尔旗地处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段地带,地貌和自然环境复杂,宜于多种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之黄河环抱的特殊地理位置,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据《准格尔旗文物志》考证,旗境的形成,溯源于明朝成化年间。
在历史的尘烟里,各民族在旗境地区出入往来、兴衰嬗替,在推动历史发展的同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
“由于这里南接中原,北靠大漠,是历代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人民活动的交界地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区。
也因黄河天险和北部阴山、西部贺兰山的天然屏障,成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这就造成了准格尔旗历史发展中的经济、文化的复杂性和行政区域的多变性,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创造了独特的古代民族文化,谱写下一部自然进化和人类社会演变发展的文明史。
”——《准格尔旗文物志·概述》至今这里大量的多姿多彩的古代民族文化遗存以及文献资料的记载,给准格尔旗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生动的传奇色彩。
往事越千年,沿着历史的足迹,我们溯源前行,灿烂的史前文明从历史深处汹涌而出,成为遗迹见证着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的辉煌。
眼前的遗存,让我们对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的生活情景浮想联翩,也让我们对这片土地生出深深的敬意和自豪。
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有了古人类活动的足迹。
考古学家在准格尔旗纳林川畔和黄河沿岸发现的不少旧石器早期的石器遗存,证明在旧石器时期,准格尔旗地区已有了古人类活动。
准格尔旗自然概况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北纬39°16’~40°20’,东经110°05’~111°27’之间。
北部和东部被黄河所环抱,隔河与包头市的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山西省的偏关县、河曲县相望。
南部与陕西省的府谷县接壤。
西部从南到北依次与伊金霍洛旗、东胜区、达拉特旗毗邻,为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
旗境南北长116.5公里,东西宽115.2公里,总面积7535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271623人,其中男114490人,占全旗总人口53%;女127133人,占全旗总人口47%。
城镇人口74320人,农牧业人口197303人,流动人口48373人。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6人。
旗人民政府驻薛家湾镇,邮编:010425。
代码:150622。
区号:0477。
拼音:Zhunge'er Qi。
薛家湾镇,西距鄂尔多斯市所在地东胜区135公里,东北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25公里,南至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48.9公里。
【行政区划】全旗共辖6个镇、2个乡、1个苏木,薛家湾镇、大路镇、纳日松镇、龙口镇、准格尔召镇、沙圪堵镇、暖水乡、十二连城乡、布尔陶亥苏木。
设185个村民委员会,3个嘎查,1490个村民小组,21个社区居委会。
【历史沿革】“准格尔”一名的含义和来历:“准”系蒙古语口语Juun的转音,意为“左、东”,“格尔”系蒙古语书面语Gar的谐音,意为“手、手臂”,故“准格尔”本义为“左手”,引申为“左翼”。
据1986年出版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上说:“准格尔:系蒙古语,多译为东首、东部、左翼前之意。
以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取名。
又称,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时,把从新疆带来的部分准格尔部落人安置于此地而得名。
”又据2005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说:“‘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左翼。
因清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而得名。
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乌金王中王———瞩目准格尔旗内蒙古准格尔旗位于黄土高原鄂尔多斯段的东部,因前称为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准格尔蒙意为“左”,后改为准格尔旗,其北、东部为黄河环绕,南临晋陕,大多丘陵地带只有西北部为平川,因此大多以塔、焉、峁、湾、沟、滩等字眼起村社地名,因其资源富集、经济发达,环境独特、民安国泰,投资运营的大项目堪比一排排印钞机,创造的财政收入令人咂舌,肥得流油名不虚传、富得速度名声雀跃,近年连续荣登中国西部百强县之首,排列为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上游。
准格尔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76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80%含煤,煤层分层叠布最厚处达到40米,探明储量600亿吨,远景储量100亿吨,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是鄂尔多斯煤炭主产区,占鄂尔多斯市煤炭储量的一半(鄂尔多斯煤储约占全国六分之一,占内蒙古的二分之一),还有高岭土储量60亿吨、石灰石储量50亿吨铝矾土储量1亿吨。
近20年来,围绕煤炭资源的勘察、开发、利用、转化,准格尔旗解放思想、聚贤集能、招商引资、因材施政,经济建设和财政收入迅速膨胀,逐步形成沙圪堵、薛家湾、大路三个中心镇为核心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在煤电、煤转化、煤运、煤深加工等涉煤项目做文章,集聚大批科技含量高、规模大、影响力大的项目落地,社会和经济事业如火如荼、如日中天,国家五大电力公司在这里均有项目投资,地方投资如雨后春笋般欣欣向荣,国家能源神华准能公司据此率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这里立项建设,是准格尔旗企业排头兵、经济老大哥。
薛家湾镇哈尔乌素、黑岱沟露天矿是准格尔旗观光的第一张名片,从薛家湾镇向东南驱车半小时沿路经过两矿一体的基地能源,迂回曲折行进在弯弯大路,来到腹地登上观礼台,凭栏远眺中国五大露天之首、世界第二、第三大煤矿,感受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视觉冲击,顿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
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大坝水库是黄河中游规准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准格尔旗秀美山河游的必去之地,从魏家峁镇往东南驱车一小时的沟壑道路,升上大坝顶端巡视峡谷,远睹黄河和长城握手的雄姿,实现两脚同时踏入内蒙和山西的真实,不用去长江三峡也能领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鄂尔多斯历史沿革大禹建立国家后,把国家分为九洲,此时的鄂尔多斯为雍州所辖,而鄂尔多斯的西南部则属渠搜国所管。
成汤灭夏后,夏因君主的儿子獯鬻带着眷属逃到渠搜避难,从此之后,鄂尔多斯的西南部被獯鬻所统。
商朝建立后,鄂尔多斯西南部被划为鬼分。
商朝灭亡之后,狺狁民族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威胁着西周的安全,周宣王于公元前827年和822年,分别派大将南仲、尹吉甫两次进攻狺狁,并命令南仲在萨拉乌素河、榆溪河沿线要地筑城设防,历史上被称为朔方城,在今鄂尔多斯东北部置榆中。
公元前5世纪末,今鄂尔多斯东部的准格尔旗一带为魏国行政辖区,名上郡。
公元前328年,魏被秦战败,魏把上郡割让于秦。
此后,秦国杀掉义渠王,在鄂尔多斯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及其相邻地区设置了北地郡,其余地域为楼烦等游牧部落的聚居区。
公元前306年,赵国打败林胡、楼烦,在鄂尔多斯东北部一带设置云中郡、九原郡。
战国后期,鄂尔多斯东部地区一直为秦国所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鄂尔多斯设立郡、县。
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一带属北地郡,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东部一带属云中郡,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北部一带属九原郡,乌审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南部一带属北地郡,四郡下辖34个县。
此时的鄂尔多斯地区有两个历史称谓,即“新秦中”、“河南地”。
公元前127年,西汉在今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北部地区设五原郡,郡下设河阴、曼柏、高兴三县;杭锦旗一带设朔方郡,郡下设临戎、沃野、临河、广牧、朔方、呼遒、渠搜等县;准格尔旗北部地区设云中郡,郡下设沙南县;在今准格尔旗东部及东胜区、伊金霍洛旗相关地区设西河郡,郡下设谷罗、富昌、美稷、增山、虎猛、大成6个县;在今乌审旗一带设上郡,郡下设奢延、白土、高望3县。
公元12l年西汉为了管理投降汉朝的匈奴人,在鄂尔多斯地区设立五个属国,即上郡、西河郡、五原郡、朔方郡、云中郡。
公元10年王莽篡权后,为控制今鄂尔多斯地区,将朔方郡改为渠搜郡,五原郡改为获降郡,云中郡改为受降郡,西河郡改为归新郡。
准格尔旗的旅游景点
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一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存的旅游胜地。
以下是准格尔旗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
1. 蒙古草原:准格尔旗是著名的草原旅游目的地,有广袤的蒙古草原风光。
游客可以骑马或乘着马车畅游草原,欣赏草原壮丽的景色。
2. 贺兰山:准格尔旗境内的贺兰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山势雄伟壮丽,景色秀丽。
游客可以爬山观景,领略山间的自然风光。
3. 千佛寺:准格尔旗的千佛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建于明代。
寺庙内供奉有大量的佛像,游客可以感受到宗教氛围,欣赏佛教艺术。
4. 古城墙遗址:准格尔旗的古城墙遗址是明代修建的古城墙遗迹,至今仍可见到残存的城墙和城门,是研究明代城市建设的重要遗址。
5. 沙漠滑板基地:准格尔旗的沙漠地理条件特殊,非常适合沙漠滑板运动。
游客可以在沙漠上体验滑板运动的刺激和乐趣。
6. 昭君墓:昭君墓是准格尔旗的一个历史文化景点,相传是西汉时期著名美女王昭君的安葬之地。
墓地周围环境幽静,墓碑上有精美的石刻和文字。
以上是准格尔旗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欣赏到草原、山脉、文化遗址等多样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十年凯歌一路辉煌——鄂尔多斯撤盟设市十周年新闻追踪来源:鄂尔多斯日报发布时间:2011-08-30 10:43:002011年8月20日,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发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的名单上,内蒙古准格尔旗由上届的第20位升至第12位,稳居西部百强县第一位。
有谁能想到,仅仅十年前,准格尔旗还是国家级贫困县,而今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6.84亿元达到2010年的671.14亿元,一跃成为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之一和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的领跑者。
围绕‚煤‛做文章,准格尔旗可谓是鸿篇巨著。
近年来,准旗一手抓升级,一手抓转型,一手抓壮大经济总量,一手抓提高发展质量,走上了一条依托煤、转化煤和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的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循环、产业多元、产业高效、产业生态的转型再造之路。
从伊泰集团成功产出了我国煤间接液化的第一桶合格油品,到国内单套产能最大的久泰能源100万吨甲醇项目在大路煤化工基地投料试车,准旗的煤化工产业从无到有,目前在建和建成的煤化工产能已达到986万吨,煤化工产业正在被培育成为准旗的重要支柱产业,大路煤化工基地成为自治区沿黄沿线9个工业集中区之一。
目前,准旗有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5座,2010年煤炭产量突破2亿吨,是全国产煤最多的县。
电力总装机466.4万千瓦,其中火电厂8座、水电站2座,2010年发电141.42亿度。
伴着鄂尔多斯转型升级的步伐,准格尔的煤炭产业十年磨一剑,‚准格尔绿色煤炭‛锋芒毕现。
全市大扫描工业经济的异军突起,使鄂尔多斯声名鹊起,一跃成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五个典型城市之一,成为引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从2001年到2011年,从一煤独大到产业多元,鄂尔多斯的发展为世人瞩目。
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由2000年的150亿元和15.7亿元猛增到2010年的2643亿元和538亿元。
准格尔旗家乡风俗作文Inner Mongolia is a vast region with a rich history and diverse culture. The people of Zengger Banner, a county in Inner Mongolia, have inherited uniqu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that have been passed down for generations.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地区。
准格尔旗的人民传承了独特的风俗和传统,这些传统已经代代相传。
One of the most notable aspects of Zengger Banner's local customsis the practice of horse racing. Horse racing is a popular sport in Inner Mongolia, and the people of Zengger Banner have a deep-rooted passion for it. The annual horse racing festival is a major event in the community, where riders from all over the region cometo compete and showcase their skills.准格尔旗的当地风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就是赛马。
赛马是内蒙古流行的一项运动,准格尔旗的人民对赛马有着根深蒂固的热爱。
每年的赛马节是社区中的重要活动,来自整个地区的骑手们都会前来竞争,展示自己的技能。
In addition to horse racing, the people of Zengger Banner also have a strong tradition of wrestling. Wrestling matches are held regularly, and participants train rigorously to compete in these events. Wrestling is not only a sport but also a way to showcase strength and honor within the community.除了赛马,准格尔旗的人民还有搏击的传统。
乌兰察布史第五章隋唐时期的乌兰察布第一节隋朝时期的乌兰察布地区一、突厥人进入乌兰察布地区突厥是铁勒族的一支,铁勒的祖先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的敕勒。
敕勒在进入隋唐后被称作铁勒。
突厥之名最早见于《周书》卷二十七《宇文测传》。
突厥人起源于准噶尔盆地以北,5世纪时突厥人成了柔然的奴隶,被迫迁往金山(今阿尔泰山),柔然人称他们为“锻奴”。
因金山形如兜鍪(即防御兵刃的盔帽),当时俗称兜鍪为“突厥”,突厥人因以“突厥”为号。
突厥人逐步摆脱了柔然奴隶主的束缚,发展锻冶(打铁)业,与西魏边境及西域各国互市,力量壮大起来,占领了原柔然的全部疆土。
突厥是继匈奴、鲜卑之后,崛起在中国北部的又一个强盛游牧民族。
他们是以“畜牧为事,随逐水草,不恒厥处,穹庐毡帐,被发左衽,食肉饮酪,身衣裘褐,贱老贵壮”的一个纯游牧民族。
经过数十年的征战,到552年(西魏废帝元年)正月,突厥首领土门出兵攻击柔然,“大破之于怀荒北(今乌兰察布丰镇市北)”。
柔然可汗阿那瓌兵败自杀,使得柔然国家名存实亡。
“土门遂自号伊利可汗,犹古之单于也。
号其妻为可贺敦,亦犹古之阏氏也。
”设牙帐(汗庭在于都斤山,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的杭爱山之北山),始建突厥汗国。
533年土门可汗死,子科罗立,号乙息记可汗。
不久科罗死,弟燕都俟斤立,号木杆可汗。
他在位长达20年,灭柔然,破口厌哒,征契丹,联合中原王朝征服吐谷浑,北并黠戛斯。
突厥建立起东至辽海(今辽河一带)西至西海(今里海),南至阴山,北至北海(今贝尔加湖)的大汗国,几乎尽有今内蒙古高原。
这说明突厥已进入今乌兰察布北部。
与隋朝南北对峙,突厥汗国的阶级关系为,可汗是国家的最高首领,汗系是阿史那氏,与其有姻亲关系的是阿史德氏,两个姓氏构成突厥汗国的最高贵族阶层。
按照汗国的管理体制,除可汗统帅全国外,下设小可汗,小可汗也来自阿史那氏,与大可汗为近的血缘关系,地位高,权力也大。
小可汗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
历史沿革“准格尔”是蒙古语音译,汉语意为“左翼”,准格尔因地理位置得名。
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清廷仿照满洲八旗制度,将蒙古鄂尔多斯部分为左右两翼6旗,鄂尔多斯东部划为左翼前旗,蒙古语称“准格尔旗”。
一地质年代,准格尔所在的鄂尔多斯台地,经历从古陆到古海,从盆地到高原的沧桑巨变。
远古代震旦纪(距今10亿年)前,鄂尔多斯台地是没有生命的古陆。
从古生代寒武纪(距今6亿年)到二叠纪(距今2.5亿年),鄂尔多斯古陆下沉为浅海。
准格尔寒武纪(距今6亿年)地层有海生无脊椎动物准格尔小实盾虫化石;准格尔东部石炭纪、二叠纪(距今3.5~2.5亿年)长烟煤层,可见蕨类植物的茎叶。
从中生代三叠纪(距今2.5亿年)到白垩纪(距今7000万年),鄂尔多斯古海经过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上升为盆地。
准格尔三叠纪(距今2.3亿年)地层有哺乳类爬行动物杨氏鄂尔多斯兽化石;准格尔西部侏罗纪(距今1.95亿年)褐煤层,可见裸子植物的树干。
从新生代第三纪(距今7000万年)到第四纪初(距今200万年),鄂尔多斯盆地经过西马拉雅运动,上升为高原。
准格尔这一地层有现代哺乳动物大唇犀化石。
35000年前河套人出现,准格尔进入人类社会时代。
二石器时代,准格尔就有人类活动足迹。
纳林川畔、黄河沿岸的旧石器早期遗存说明,距今10000年前,准格尔已有人类的狩猎、采集活动;坟墕、窑子梁、官地、阳湾、贺家沙背、张家圪旦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说明,距今7000至4000年前,准格尔是刀耕火种的农业区;永兴店、二里半、大口等地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址说明,距今3500年左右,准格尔由农耕经济向游牧经济过渡;大口二期文化已经相当于夏朝的早期青铜文化。
三先秦时期,准格尔也进入铜器时代,成为游牧部落的故乡,游牧诸部与诸侯各国时有征战。
商周到春秋时的北方,甲骨文有“鬼方”的记载,史书有“荤鬻”、“猃狁”、“戎”、“狄”的族称。
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北击猃狁,在准格尔北部置榆中;公元前636年,晋文公“攘戎狄于河、洛之间”,河即今窟野河,上游在准格尔。
战国初,韩、赵、魏三家分晋,准格尔一部属魏国上郡,公元前358年至前351年,魏惠王沿黄河西筑长城,在今包头置固阳塞,与秦为界。
公元前328年,魏国被秦国所败,割上郡于秦;公元前307年,秦昭襄王杀义渠王,“筑长城以拒胡”,在今十二连城乡黄河边植榆置塞,史称“榆溪塞”,准格尔长城东南属秦国上郡。
赵武灵王经过“胡服骑射”改革,打败林胡,于公元前300年在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置云中郡,西跨黄河,辖准格尔东北部。
公元前234年,秦军大败赵兵,准格尔又为秦国占据。
战国末,匈奴乘秦国兼并六国,南下河套,占据准格尔。
今布尔陶亥苏木西沟畔的青铜器墓葬属匈奴贵族墓葬。
四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征服匈奴,置郡设县,有效统治准格尔。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派蒙恬率三十万卒北逐匈奴,占据河南地,筑长城,置郡县,准格尔分属云中郡、上郡,今纳日松镇勿图沟古城,为上郡广衍县。
秦末诸侯叛乱,匈奴冒顿单于南侵,准格尔属匈奴右贤王驻牧地。
西汉元朔元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发动漠南之战,北击匈奴,攻取河南,置朔方剌史部诸郡,准格尔分属云中、西河2郡,云中郡沙南县,在今十二连城乡,西河郡属县除广衍,富昌在今陕西省府谷县古城乡,美稷在今沙圪堵镇纳林。
元狩二年(公元前12l年),美稷设西河郡属国都尉府,安置归附匈奴部,王莽篡位二年(公元10年),云中郡改称受降郡,西河郡改称归新郡。
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建制。
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光武帝将河南归入并州剌史部,准格尔东北部属云中郡,辖沙南县;西南部属西河郡,辖美稷县。
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单于庭徙居西河郡美稷县,设使匈奴中郎将治所。
五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五胡十六国”纷争,准格尔成为各方争夺之地,稳固的政权屈指可数。
西晋永嘉四年(310年),鲜卑拓跋首领猗卢,将并州北部杂胡掠到云中,西渡黄河攻击匈奴、乌桓,于建兴三年(315年)建代国,准格尔属代国辖。
东晋太元元年(376年),铁弗匈奴刘卫辰依附前秦,将代国一分为二,准格尔名归前秦,实属铁弗匈奴;北魏天赐四年(407年),刘卫辰之子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乌审旗)建国,准格尔属大夏国辖。
北魏神笳四年(431年),大夏国被北魏所灭,准格尔分属朔、夏2州,成为鲜卑拓跋贵族的马苑,今沙圪堵镇石字湾古城为北魏遗址。
孝昌二年(526年),北魏分为东魏、西魏,准格尔属西魏辖,后经过西魏、北周过渡,于开皇元年(581年)纳入隋朝版图。
六隋唐时期,中原王朝臣服突厥,准格尔置郡设县,人口众多,成为名扬天下的边关重镇。
隋朝时准格尔属榆林郡。
开皇三年(583年),文帝置榆林关;七年(587年),置榆林县,属云州辖;二十年(600年),割云州榆林(今十二连城乡古城)、富昌(今十二连城乡天顺圪梁古城)、金河(今托克托县哈拉板申古城)3县置胜州。
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改胜州为榆林郡,领榆林、富昌、金河3县2230户,郡治榆林县,因县地北近秦榆溪塞得名;筑西起榆林、东至紫河(今乌兰察布市浑河)的长城,以御突厥部。
隋朝曾划夏、胜二州之间,东西至河,南北百里,安置归附的突厥启民可汗部驻牧。
大业三年,炀帝北巡,在榆林县宴请突厥、契丹等部酋长3500人,榆林因此名扬天下。
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地方建制,后节度使取代州。
准格尔初属关内道胜州,开元九年(721年)起属朔方节度使胜州,乾元元年(758年)起属振武节度使胜州。
胜州即隋榆林郡,隋亡,郡人郭子和以城降突厥,唐武德四年(621年)郭子和归唐,又被梁师都占据。
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平定梁师都,次年在榆林郡置胜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胜州为榆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榆林郡为胜州,领榆林、河滨(今十二连城天顺圪梁古城,以东临黄河得名)2县,有1187户20952人,州治榆林县。
七宋元时期,经五代更替,西夏与辽、宋鼎立,到蒙古一统,游牧民族依战而治,成为准格尔的主宰。
辖准格尔的振武节度使胜州,延续到五代末。
神册元年(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破振武军,废胜州,将居民迁往黄河东,在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设东胜州,在准格尔东北部领榆林、河滨2县;在准格尔中部设金肃州,2州属契丹辽国西京道辖。
北宋王朝未能有效统治准格尔。
五代时进入准格尔的藏才族王承美藩部,曾附辽在今纳日松镇二长渠筑城盘踞。
宋开宝二年(969年),王承美归宋,宋赐其城名丰州,与府州(今陕西省府谷县)、麟州(今陕西省神木县杨家城)构成“河外三州”,固守大宋北边。
准格尔南邻的夏州(治在今乌审旗统万城),是党项李氏割据的中心。
北宋元宝元年(1038年),李元昊建西夏国,与辽、宋三足鼎立,逐步入主准格尔。
金天会元年(1122年),女真金国曾攻下辽国东胜州;金天会四年(1126年),西夏趁金灭宋之机,占领北宋丰州,并与金国停战议和,将金国胜州划归西夏。
至此,准格尔全境纳入西夏版图。
西夏宝义二年(1227年),党项西夏被成吉思汗蒙古铁骑所灭,准格尔归属蒙元。
元朝确立行省、道、路、州地方建制。
至元八年(1271年),世祖忽必烈在今托克托县置东胜州,辖准格尔大部,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大同路辖;在今乌审旗河南乡设察罕脑儿行宫,作为皇室封地,令其子安西王牤哥刺蒙古四千户驻牧;辟察罕脑儿驿道,从察罕脑儿到东胜州,经丰州直抵大都。
八明朝与蒙古诸部相持,在准格尔建军事卫所,开贸易市口。
洪武四年(1371年),明军攻下东胜州,置东胜卫,隶属山西省都指挥使司;在东胜卫及准格尔置5个千户所,安置归附蒙古部众。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分东胜为左、右、中、前、后5卫;次年,罢中、前、后3卫,东胜右卫治在今十二连城乡古城。
成化九年(1473年),明军筑东起龙口镇大占村,西抵宁夏盐池的延绥镇长城,从此河套蒙古与明朝以长城为界。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明军在今龙口镇魏家峁豹子塔黄河天险处筑石寨,派巡检司领兵镇守,瞭望对岸老牛湾长城。
明朝虽然设置边镇,构筑边城,但倚城而守,导致蒙古诸部自由驻牧河套。
16世纪,达延汗统一蒙古,封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济农,领鄂尔多斯万户驻牧套内。
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与蒙古鄂尔多斯部休兵互市,在榆林城北长城边开设“易马市”,于是准格尔南部有了马栅、大口、羊市塔等地名。
清朝划旗设盟,封地赐爵,画地为牢统治了准格尔。
明崇祯九年(1635年),蒙古鄂尔多斯济农额璘臣率部归附后金。
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封郡王额璘臣从子色棱为札萨克,领左翼前旗,驻扎拉谷(今沙圪堵镇贾浪沟),准格尔始建旗制。
同治元年(1862年),札萨克移驻今布尔陶亥苏木大营盘,建固定办公衙门王府。
清廷封禁河套,将长城北宽50里土地划为禁地,俗称“黑界地”,禁止汉民出边耕种。
套外在今呼和浩特市设绥远将军衙署,套里各旗议决大事,因首次会盟于伊克昭(今达拉特旗王爱昭),设伊克昭盟。
准格尔旗下设13参领42佐领,以军事组织统领部众,隶属山西省归绥道伊克昭盟。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廷开放边禁,允许汉民春出秋归,垦种“黑界地”。
为管理汉民事务,在陕西省神木县设理事司员“二府衙门”,准格尔旗下设13个达庆牌56个达尔古牌,取代参领、佐领建制。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廷为缴庚子赔款,官办蒙旗垦务。
三十二年(1906年),准格尔旗“黑界地”分作5段,仁、义2段(今长滩、马栅地区)归山西省河曲县代管,礼、智、信3段归陕西省府谷县代管,旗东北部垦务由黄河对岸的清水河厅、托克托厅遥领。
同治年间,黄河改道南移,今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的党三窑子、程奎海子、小召子、将军窑子,原准格尔旗地改到黄河北岸。
九民国时期政局动荡,绥远地区几易其主,准格尔旗四分五裂。
民国元年(1912年)8月,北洋政府颁布《蒙古优待条例》,沿袭清朝盟旗制度;民国三年(1914年)1月,绥远与山西省分治,设特别行政区,准格尔旗隶属绥远特别行政区伊克昭盟。
民国五年(1916年),东协理那森达赖护理札萨克印务,旗衙门移驻杨家湾;民国七年(1918年),“黑界地”仁、义2段划为山西省河曲县第四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在绥远建省,准格尔旗隶属绥远省伊克昭盟。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经历两次政权更迭,准格尔旗南北分治,东协理奇文英护理札萨克印务,以神山为中心统辖西南部,旗衙门移驻神山;西协理奇凤鸣以万和堂为中心管辖东北部。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陕西省府谷县代管的“黑界地”礼、智、信3段划归准格尔旗。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归绥,马占山率东北挺进军驻防准格尔旗。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奇凤鸣因投日嫌疑吞金自杀,其侄奇子祥公开投日,执掌黄河以北地区,隶属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伊克昭盟公署;奇文英统一黄河以南地区,隶属南京国民政府绥远省伊克昭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