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准格尔旗的自然环境现状,反映了这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土地沙漠化的情况日益加重,并且地提出了一些恢复其生态系统的办法。

关键词:生态系统;植树种草;土地沙化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此地位于黄河上中游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东隔黄河与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乌兰察布盟的清水河县、山西省的偏关县相邻;西与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接壤;北以黄河为界,与土默特左旗相望;南与山西省河曲县、陕西省府谷县相连。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这里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人们的生活质量遭到了挑战。首先,我介绍一下该地的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准格尔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谷与库布齐沙漠东部边缘地带。北部以风沙地貌为主,风蚀沙化严重;南部主要为黄土丘陵地貌,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其它平缓地带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及河川地段,占土地总面积的7.5%。概括地说,准格尔旗是黄河流域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气候特征:准格尔旗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短促。年平均气温为6.2—8.7摄氏度,降水少而集中,年降水量为400mm,年均湿润度0.3—0.34,平均日

照时数为2900—3100h,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0—30d,最大风速为32m/s,多风沙天气。(3)土壤植被:准格尔旗主要有栗钙土、黄绵土、风沙土、盐碱土,其中栗钙土、风沙土所占比例较大,土壤贫瘠,渗透力差。由于受干旱、过牧、垦河为准格尔旗的主要水系,绕经该旗北部、东部、东南边缘,全程197km,境内有虎斯太河、纳林川、清水川等黄河一级支流15条,有十里长川、西孔兑沟等黄河二级支流60余条,全旗地表水年径流量约为43000万立方米,(4)水土流失状况::由于准格尔旗地处东南季风影响的交错地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具有干旱、少雨、多风、多发性暴雨,大风和较大的温差等不良因素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面积的草场和良田被淹没,形成难以利用的侵蚀沟,宜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对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及生态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作用。

面对上述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为我们家乡的人担忧,是不是在许多年以后,这里将没有绿色,没有生机,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沙尘暴和漫天的黄土,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所以我们要趁着生态被破坏的还不算太厉害的时候,改变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它回到往日的青春美丽。对此,我有以下两点恢复对策:(1)植树种草林种树种:土地以沙地为主,由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组成的土地,应营造乔灌草相结合、以灌草为主的防风固沙林。灌木树种可选择沙柳、沙棘、杨柴。草本植物以沙打旺、苜蓿等为宜。这些草本植物均为优良牧草,种植后形成大面积的割草基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条件。南部大多数地区属黄土丘陵和沙砾岩裸地,应尽快营造水土保持林。该地区水土流失,

尤其是土壤侵蚀较为严重。树种应选择山杏、大扁杏等耐旱木本植物,除有水土保持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收益。在黄河沿岸一带,水热条件较好,有些乔木树种能正常生长,适应的乔木树种较多,可以选择适应性强、寿命长的乔木及果树,使其在发挥水土保持防护效益的同时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2)造林绿化措施:防风固沙林造林地位于准格尔旗的北部和西南部,大多交通不便,治理难度较大。干旱、少雨、多风是该地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土壤以风沙土为主,野生植被种类有沙蒿、沙柳等,植被覆盖度较低。沙柳可扦插造林,其它灌木可直接造林或用实生苗栽植造林。在低地和河沟两侧,由于地下水位较高,网格内可种植杨树、油松等乔木树种。水土保持林造林地主要分布在该旗的中部和南部。公路不仅是准格尔旗连接外界的主要动脉,也是外界进入该旗,了解该旗的重要窗口,因此,绿化好境内的各条公路,不仅能降低风速,保护公路不受风沙危害,而且能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绿树成荫的绿化林带,为准格尔旗增色。

相信经过一番整治的准格尔将更加美丽,那时的这里将没有沙尘暴,土地沙漠化,白色污染等问题,自然环境的优化定然会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虽然现在的生态并不是很好,但只要我们携起手来,从小事做起,总有一天准格尔会还你一个碧水蓝天!

参考文献:费树军.《自然环境现状》.硕士论文

翟凡 .《环境》. 2009 第10期

尹尖尖. 赵博 .《生态经济》. 2006 第10期

岳世平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