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完整版
- 格式:pdf
- 大小:3.60 MB
- 文档页数:19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模板一、引言在市场经济中,每一种产品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从产品的启动、成长、成熟到衰退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需求。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模板旨在帮助企业评估和管理产品在不同阶段的市场表现,以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和决策。
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1. 启动阶段在产品启动阶段,企业需要确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用户群体,并开展市场调研,以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和市场规模。
在此阶段,重点关注市场营销和产品推广的策略,以吸引用户并打开市场。
2. 成长阶段产品进入成长阶段意味着市场开始接受并认可该产品,销售量和市场份额迅速增长。
此时,企业需要加大生产力度,提高产品品质和供应链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用户口碑,利用产品的特点和差异化优势来扩大市场份额。
3. 成熟阶段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后,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关注产品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市场细分和差异化营销来找到新的用户群体,延长产品的成熟期。
4. 衰退阶段衰退阶段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产品销售量和市场份额开始下降。
企业需要认识到产品的衰退,并及时采取措施,如市场撤离、产品优化或转型等。
同时,企业还可以考虑寻找新的市场机会,以减缓产品的衰退速度。
三、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方面1. 市场数据分析通过市场数据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市场规模、增长率、竞争情况和用户需求等关键信息。
可以利用市场调研数据、销售数据和用户反馈等来评估产品在不同阶段的市场表现。
2. 营销策略分析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例如,在启动阶段应注重宣传推广;在成长阶段应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在成熟阶段应注重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在衰退阶段应适时退出市场或转型。
3. 产品创新和改进在产品的成熟和衰退阶段,企业需要进行产品创新和改进,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这可以包括产品设计、功能升级、性能改善等方面的改进,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名词解释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名词解释: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市场营销过程和结果的计划、实施与监督活动的全面分析。
包括产品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生命周期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时间,也称产品寿命周期。
这个周期一般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1、投入期: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产品处于研究和试制阶段,此时产品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各种性能的试验、鉴定、测试及试制工作,因此称之为投入期。
2、成长期:是产品试销过程的开始,一般要经过投入期市场启动、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成熟期4个阶段。
3、成熟期:是指产品从其生命周期曲线图表明的位置起,直到该产品被淘汰退出市场为止的时期。
4、衰退期:一般指产品最后进入市场的一段时期,是一种较短的过渡时期。
产品的功能定位是指企业为使自己生产的产品在目标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在产品的性能质量等方面所确定的相对稳定的位置。
产品的性能定位应尽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符合产品的特征和本企业的条件。
产品质量定位是指企业为了保持自己生产的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在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款式方面所确定的相对稳定的位置。
产品款式定位是指企业为使自己生产的产品在目标市场上具有独特的竞争力,在产品的款式造型和色彩搭配方面所确定的相对稳定的位置。
产品的生产批量定位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的适当质量水平,避免因生产批量过大而引起的经营管理不善,或生产批量过小而导致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在产品的生产批量方面所确定的相对稳定的位置。
产品组合定位是指企业根据目标市场上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在产品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用途之间所确定的相对稳定的位置。
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工作,包括外部信息收集和内部数据分析两部分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1.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和发展清洁生产涉及许多的交叉学科和技术,对产品的全寿命过程进行管理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思想萌芽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进行环境管理和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的支持工具。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开展的一系列针对包装物进行的分析、评价,当时叫做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file Analysis,REPA)。
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开始的标志则是1969年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MRI)开展的针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的评价研究。
该研究从最初的原材料直到最终的废物处置,是全过程的跟踪与定量分析,对不同饮料容器的资源消耗和环境释放进行了特征分析。
自此以后,LCA方法学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产品环境特征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
LCA的研究内容最初主要集中在对能源和资源消耗进行考核,这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爆发的全球石油危机引起了人们对能源和资源短缺的恐慌。
后来,随着这一何题不再像以前那样突出,其他环境问题也就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LCA方法因而被进一步扩展到研究废物的产生情况,由此为企业选择产品提供判断依据。
在这方面,最早的实例之一是70年代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国家需求研究计划(RANN)。
在该项目中,采用类似于清单分析的“物料一过程—产品”模型,对玻璃、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瓶产生的废物进行分析比较。
另一个早期事例是美国国家环保局利用LCA方法对不同包装方案中所涉及的资源与环境影响所作的研究。
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是LCA研究的快速增长时期。
这一时期,发达国家推行环境报告制度,要求对产品形成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数据;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例如,对温室效应和资源消耗等的环境影响定量评价方法,也得到不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