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第二章 审计组织和人员
- 格式:ppt
- 大小:345.00 KB
- 文档页数:51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介绍关键信息项:1、审计组织的类型及特点政府审计组织内部审计组织社会审计组织2、审计人员的资质要求教育背景专业证书工作经验3、审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审计计划制定审计证据收集审计报告编制4、审计组织的结构与管理部门设置质量控制风险管理11 审计组织的类型审计组织主要包括政府审计组织、内部审计组织和社会审计组织。
111 政府审计组织政府审计组织是由国家设立的审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
其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审计范围广泛,包括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公共资金等。
政府审计的目的在于监督国家财政收支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公共利益。
112 内部审计组织内部审计组织是设立在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旨在服务于本单位的管理和发展。
其审计范围涵盖单位内部的财务收支、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促进单位内部管理的改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13 社会审计组织社会审计组织通常是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为客户提供审计服务。
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12 审计组织的特点政府审计组织具有独立性强、权威性高、审计范围广等特点。
内部审计组织则更贴近单位内部管理,熟悉业务流程,能够提供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社会审计组织则以其专业性和独立性为特点,为社会公众提供可靠的审计信息。
21 审计人员的资质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资质条件,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11 教育背景通常要求审计人员具有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如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等。
212 专业证书常见的专业证书包括注册会计师证书(CPA)、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CIA)等。
213 工作经验具备一定年限的审计工作经验,熟悉审计流程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审计任务。
31 审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并享有相应的权限。
第二章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审计组织泛指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权力或职能开展审计工作的部门或机构。
根据审计组织的地位和对象不同, 审计组织可分为国家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三种。
在我国审计建立初期,审计组织体系表现为“一主两翼”或“一主两辅” 。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我国审计组织体系逐步演变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各自独立、相互配合、“三位一体”的格局。
第一节审计组织一、政府审计机构(一我国政府审计机构的组织体系国家审计机关是代表政府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行政机关, 它具有宪法赋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国家审计机关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包括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业务上受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在其他方面受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
例:.安徽省审计厅在业务上的领导部门是(B 。
A. 安徽省政府B. 国家审计署C. 安徽省人大D. 安徽省省长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重点地区、部门设立派出机构,进行审计监督。
(二我国政府审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三国外审计机构的类型1、立法型2、司法型3、行政型4、财政型例:从国际上看, 国家审计机关领导体制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其中我国国家审计机关领导体制属于(A 。
A. 行政型B. 司法型C. 立法型D. 财政型(四最高审计机关的国际组织 -----INTOSAI 。
它是联合国成员国的最高审计机关组成的非政府间的永久性国际审计组织。
1968年在东京通过东京宣言,正式成立。
目前,已有 160多个国家的政府审计机关加入到这一织织。
我国于 1983年正式加入了该组织。
二、内部审计组织领导层次越高,内部审计工作就会越有成效三、民间审计组织我国目前的民间审计组织就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 , 是指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的社会中介机构。
(一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国外:独资有限责任合伙制普通合伙有限责任公司制我国:1、普通合伙: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注册会计师组成的合伙组织,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事务所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库房物料内部审计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库房物料管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公司资产安全,提高物料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库房物料内部审计,是指对公司库房物料的采购、入库、存储、领用、退库、报废等环节进行的独立、客观的检查和评价活动。
第三条库房物料内部审计应遵循合法、规范、公正、有效的原则,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第二章审计组织与人员第四条公司应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负责库房物料内部审计工作。
审计部门应配备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审计人员。
第五条审计部门负责人应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担任,负责库房物料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六条审计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二)熟悉库房物料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三)具备一定的审计经验和分析能力;(四)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第三章审计内容与程序第七条库房物料内部审计内容包括:(一)物料采购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二)物料入库、存储、领用、退库、报废等环节的规范性;(三)物料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四)物料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五)其他与物料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第八条库房物料内部审计程序如下:(一)审计计划制定:审计部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明确审计对象、内容、时间和人员。
(二)审计准备:审计人员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物料管理资料等,为审计工作做好准备。
(三)审计实施:审计人员对公司库房物料管理各环节进行现场检查,获取审计证据,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进行评价。
(四)审计报告: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编写审计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审计整改:公司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审计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第四章审计结果处理与反馈第九条审计部门应及时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报告审计结果,对重大问题应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
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实施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对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组织和监督,规范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活动,保证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的质量和效果,根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法》的要求,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中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工作。
第二章审计组织第三条审计机构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由依法设立的审计机构进行。
第四条审计人员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的人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条件,并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
第三章审计方法第五条审计范围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应对有关单位的财务决算进行全面审计。
第六条审计程序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审计总结等环节。
第四章审计要点第七条关键环节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应重点关注重大资金使用、资产负债情况、收支情况、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等重要环节。
第八条决算信息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应核查决算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并评价财务决算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第五章审计结果第九条审计报告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应及时出具审计报告,明确审计结果和问题意见,并提出整改建议。
第十条审计结果运用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结果应当作为有关单位监督和管理的依据,对负有法定职责的人员进行问责。
第六章监督保障第十一条监督机制有关单位应当加强对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监督,确保审计活动依法进行。
第十二条违法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的,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七章附则第十三条条例解释对本条例的解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负责。
第十四条施行日期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职业学院财务审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财务审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院的财务审计工作,包括预算执行、资金使用、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方面的审计。
第三条财务审计工作应遵循独立性、客观公正、保密性、有效性原则,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四条学院设立审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财务审计工作。
审计部门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独立性,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第五条学院应建立健全财务审计制度,明确审计工作的程序、方法和职责,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进行。
第二章审计组织和人员第六条审计部门设有一名主任,负责审计部门的工作。
审计部门主任由院长提名,报董事会批准。
第七条审计部门设有多名审计人员,负责具体的审计工作。
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
第八条审计部门的人员组成应当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换审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其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由院长提名,报董事会批准。
第九条审计部门的人员应当保持独立性,不得参与学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得与学院的财务人员有利益冲突。
第三章审计范围和内容第十条财务审计的范围包括学院的预算执行、资金使用、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方面的财务活动。
第十一条财务审计的内容包括:(一)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二)财务收支情况;(三)资产负债情况;(四)财务制度执行情况;(五)其他与财务活动有关的事项。
第四章审计程序和方法第十二条审计部门应当根据审计计划,对学院的财务活动进行审计。
审计计划应当根据学院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程度制定。
第十三条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时,应当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包括查阅财务报表、财务凭证、财务账目、财务报表附注等,以及与学院的财务人员进行座谈、询问等方式。
第十四条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时,有权要求学院的财务人员提供与审计有关的财务资料和信息,财务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内部食堂管理审计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内部食堂管理,保障员工就餐环境,提高食堂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内部食堂管理审计旨在对公司食堂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确保食堂运营合规、高效、透明,提升员工满意度。
第三条公司设立内部食堂管理审计部门,独立行使审计职权,对公司食堂的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审计。
第二章内部食堂管理审计组织与人员第四条内部食堂管理审计部门由审计组长、审计员组成,审计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领导审计工作。
第五条内部食堂管理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具备审计技能和职业道德。
第三章内部食堂管理审计内容第六条内部食堂管理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食堂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情况如何。
(二)食堂财务管理是否合规,资金使用是否合理。
(三)食堂食材采购、储存、加工、供应等环节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四)食堂环境卫生、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要求,维护情况如何。
(五)食堂服务质量、菜品种类、价格是否合理,员工满意度如何。
第四章内部食堂管理审计程序第七条内部食堂管理审计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审计计划制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对象、内容、时间等。
(二)审计实施:组成审计组,开展现场审计,收集相关证据资料。
(三)审计报告:整理审计资料,编写审计报告,提出整改建议。
(四)审计整改: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报告,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
(五)审计跟踪: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到位。
第五章审计结果运用与奖惩第八条内部食堂管理审计结果作为公司食堂管理者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九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责成相关单位或部门及时整改,对严重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十条对审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第十二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内部食堂管理审计部门。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一、名词答:政府审计:是指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国有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与运用情况所实施的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由组织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与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监督活动。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由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分为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两种形式。
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由注册会计师认购会计师事务所股份,并以其所认购股份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有限责任。
二、简答1.答:(1)独资会计师事务所独资会计师事务所又称个人会计师事务所,由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个人独立开业,承担无限责任。
(2)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是由两位或两位以上合伙人组成的合伙组织。
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由注册会计师认购会计师事务所股份,并以其所认购股份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有限责任。
(4)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又称特殊的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无过失的合伙人对于其他合伙人的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以自己在事务所的财产为限承担责任,不承担无限责任,除非该合伙人参与了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
2.答:(1)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成绩合格取得非执业会员。
(2)必须加入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两年以上的审计业务工作经历。
(3)符合其它审批条件,向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注册。
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将准予注册的人员名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同时发给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注册会计师证书,才能凭证执业,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
3.答:(一)、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关系不同点:(1)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2)两者的审计标准不同。
(3)两者的经费或收入来源不同。
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工程跟踪审计是指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审计工作。
第三条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由公司内部的审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员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
第四条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应当坚持原则,依法依规进行,严格保守工程项目的机密信息,确保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和有效性。
第二章工程跟踪审计组织机构和人员第五条公司内部设立工程跟踪审计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第六条工程跟踪审计组织机构包括审计委员会、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
第七条审计委员会由公司领导组成,负责审批工程跟踪审计计划、报告、决议等重要文件,监督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第八条审计部门是负责具体实施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的专门机构,由审计部门负责人挂帅,下设若干个审计小组。
第九条审计人员是专职审计工作人员,担负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应当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
第十条审计人员应当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业务秘密,不得泄露工程项目的机密信息。
第三章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程序第十一条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部门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业务计划,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工程跟踪审计计划。
(二)审计任务的分解:审计部门按照审计计划的要求,将审计任务分解到各个审计小组,并明确审计任务的目标和内容。
(三)审计调查:审计人员根据审计任务的要求,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进行实地调查和取证。
(四)审计分析:审计人员对调查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形成审计意见和建议。
(五)审计报告:审计部门根据审计意见和建议,编写审计报告,报请审计委员会审议和批准。
(六)审计实施:审核委员会批准审计报告后,审计部门组织实施审计工作,监督工程项目的落实和改进。
非盈利组织审计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非盈利组织的审计工作,保证审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非盈利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第三条非盈利组织审计工作应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非盈利组织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状况、业务活动、内部控制、资产负债、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
第二章审计组织与人员第五条非盈利组织应建立健全审计组织,聘请具有审计资格的审计人员,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第六条审计组织应向非盈利组织理事会或者决策机构负责,定期向其报告审计工作情况。
第七条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独立客观,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
第三章审计程序与方法第八条审计工作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审计计划制定:根据年度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内容和方法;(二)审计通知书:在实施审计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三)审计实施:按照审计计划进行现场审计,收集相关证据,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四)审计报告:整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报告,明确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建议;(五)审计决定:根据审计报告,非盈利组织理事会或者决策机构作出审计决定;(六)审计后续:对审计决定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问题得到整改。
第九条审计方法包括:检查、询问、观察、分析、计算、验证等,审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
第四章审计质量控制第十条审计组织应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审计工作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第十一条审计组织应进行审计质量评估,对审计项目进行审查,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十二条审计组织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第五章审计结果运用与保密第十三条审计报告应作为非盈利组织内部管理、改进工作和决策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