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MR)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35
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杨良政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MR)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引起的智力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水平和适应生活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其特征主要包括:智力发育明显低于正常水平(IQ<70-75);影响下述互为相关的两项或更多的适应性技能,如沟通、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会交往、使用社区设施、自我引导、健康卫生和安全、学业、娱乐与工作;其年龄发生在18岁以前。
(一)流行病学资料WHO(1977)年报道,在发达国家,重度MR(包括极重度、重度和中度)的患病率为4‰,轻度MR高至30‰。
我国于1988-1990年对8省市和6个农村地区进行了0-14岁儿童智力低下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人数为85 170人,总患病率为12%,其中城市患病率0.7%,农村患病率1.41%。
重度MR(包括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占39.4%,轻度MR占60.6%,轻,重为1.5:1。
性别方面,男孩患病率城市为0.78 %,农村为1.43%;女孩患病率城市为0.62%,农村为1.39 %。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最近提出了MR病因的多元危险因素。
包括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因素,及该两类因素可能的相互作用,因此,MR的病因分为以下四类:生物医学的:指与物理学相关的因素,如遗传性疾病或营养等;社会的:指与社会及家庭相关的因素,如成人的应答或刺激等;行为的:指与MR有关的行为因素,如有伤害的活动或母亲药物滥用等;教育的:指与获得教育支持、促进智力和适应性技能发展有关的因素。
临床上一般将MR的病因归为产前、围生期和产后三个阶段,其因素如下:1.产前因素(1)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如5P、9P、9P三染色体、13-三染色体,18-三染色体,21-三染色体,猫叫综合征等;性染色体畸变,如性染色体多一个X为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性染色体丢失一个X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Turner综合征),性染色体为XXX或XO/XXX嵌合体为超雌。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轻度精神发育迟滞(mild mental retardation)是一种智力水平低于正常人群的精神发育障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是指智力水平(智商)在50-69之间的个体。
这种程度的发育迟滞通常会在儿童期被发现,并且需要专业的诊断和评估。
诊断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力水平低于正常范围:诊断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首要标准是个体的智力水平低于正常范围。
智力测量通常使用智商测试进行评估,智商在50-69之间被认为是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标志性智力水平。
2. 社会功能受限: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个体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困难。
他们可能在与他人交往中出现困惑或不适应,并且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指导才能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任务。
3. 自理能力受限: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个体在自我照顾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他们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指导来完成基本的自理活动,例如穿衣、洗澡和吃饭等。
4. 学习困难: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个体在学习和记忆能力方面相对较弱。
他们可能需要额外的学习支持和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以便在学校环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5. 轻度社交和行为问题:某些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个体可能在社交和行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他们可能表现出难以适应社交规范、情绪控制困难或行为反复等特征。
总结起来,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智力水平、社交功能、自理能力、学习困难以及社交和行为问题等因素。
通过专业的评估和诊断,可以为这些个体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干预措施,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潜能,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轻度精神发育迟滞不代表个体没有能力或者没有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能,只是在某些方面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关注。
通过社会的包容和个体化的支持,我们可以帮助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个体实现他们的目标和梦想,融入社会。
智力低下概述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MR)是发生在发育时期内,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量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一组疾病。
智商(IQ)低于人群均值2.0标准差(人群的IQ均值定为100,一个标准差的IQ值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为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适应性行为包括个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责两方面。
发育时期一般指18岁以下。
智力落后有各种名称。
精神病学称为"精神发育迟缓"、"精神发育不全"、"精神缺陷"。
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
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
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
智力低下的诊断首先应根据智商和适应行为及发病年龄判定有无MR,再进一步寻找引起MR的原因。
在诊断过程中,应详细收集儿童的生长发育史,全面进行体格和神经精神检查,将不同年龄儿童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长发育指标与正常同龄儿童进行对照和比较,判定其智力水平和适应能力,作出临床判断。
同时,配合适宜的智力测验方法,即可作出诊断并确定MR的严重程度。
1.病史收集(1) 家族史:应了解父母是否为近亲婚配,家族中有无盲、哑、癫痫、脑性瘫痪、先天畸形、MR和精神病患者。
(2) 母亲妊娠史:询问母亲妊娠早期有无病毒感染、流产、出血、损伤,是否服用化学药物、接触毒物、射线,是否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及严重营养不良,有无多胎、羊水过多、胎盘功能不全、母婴血型不合等。
(3) 出生史:是否为早产或过期产,生产方式有无异常,出生体重是否为低体重儿,生后有无窒息、产伤、颅内出血、重度黄疸及先天畸形。
(4) 生长发育史:包括神经精神发病,如抬头、坐起、走路等大动作开始出现的时间,用手指检出细小玩具日常用品等精细动作的完成情况,喊叫爸爸妈妈、听懂讲话等语言功能的发育状态,以及取食、穿衣、控制大小便等其它智力行为表现。
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诊疗分析摘要】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组以智力发育障碍为突出表现的疾病。
国外曾经有过许多与精神发育迟滞的同义词,诸如精神薄弱、精神残障、精神低能、智力薄弱、精神幼稚病等。
本文旨在探讨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诊疗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是一组以智力发育障碍为突出表现的疾病。
国外曾经有过许多与精神发育迟滞的同义词,诸如精神薄弱、精神残障、精神低能、智力薄弱、精神幼稚病等[1]。
1临床诊断3.1 CCMD-3与ICD-1O对于MR的诊断标准类似3.1.1发育成熟前起病。
3.1.2智商低于70,智商在70~85为边缘智力。
3.1.3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
3.2 DSM-IV具体列出了社会适应障碍的维度3.2.1智力比一般水平显著较低,智商<70。
(对于婴儿来说,要从临床上综合判断其智能功能显著低于一般水平)[2]。
3.2.2目前适应能力有缺陷或缺损(不符合其文化背景同年龄者应有的水平),至少表现于下列之二:言语交流、自我照料、家庭生活、社交或人际交往技巧、社区设施的应用、掌握自我方向、学习和技能、工作、业余消遣、健康卫生与安全。
3.2.3起病于18岁以前。
2鉴别诊断2.1正常儿童有部分存在言语、运动能力发育缓慢但一般理解及适应环境能力正常,一旦功能发育,则能迅速赶上正常儿童。
2.2精神发育暂时性迟缓多发生于儿童慢性躯体疾病、病后虚弱状态、营养不良、服用镇静药物或环境不良、学习条件缺乏等,改善其生活学习条件或身体康复后,其智力水平可恢复。
2.3多动注意缺陷障碍通常有学习成绩差,不守纪律,适应社会能力差,但其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经治疗后明显好转。
2.4视听障碍导致适应环境及学习困难早年耳聋严重者及某些脑病引起的失语、失用、失读、失写常有语言发育障碍,影响学习能力,应与MR鉴别。
2.5儿童精神分裂症可有学习成绩差,淡漠、对周围环境接触及适应不良,但大多数并非真正精神发育迟滞,且存在其他精神病性表现。
Alzheimer’ disease—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
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
特征性病理改变是SP和NFT。
Briguet综合征:又称躯体化障碍。
女性多见,常在成年早期发病,临床表现为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查无实据的躯体主诉至少2年,未发现任何恰当的躯体疾病来解释上述症状,常导致患者长期反复就医和显著的社会功能障碍。
childhood autism:儿童孤独症,是发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病因未明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为广泛发育障碍中的一个亚型,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的刻板、重复,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
conduct disorder:品行障碍,是指儿童少年持久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包括局限于家庭内的品行障碍、未社会化的品行障碍、社会化的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
Cotard综合征:以虚无妄想和否定妄想为核心的一种综合征。
多见于抑郁状态。
常见可引起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疾病: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病,脑外伤,脑肿瘤Ganser综合征:刚塞综合征ganser syndrome心因性假性痴呆,表现为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往往给人以故意或开玩笑的感觉。
Koro:即恐缩症,是觉得生殖器或乳房收缩、病人恐惧缩入腹腔或胸腔而致死的以恐怖焦虑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Korsakov(柯萨可夫)综合症:是由脑器质性病例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同时伴有定向力障碍、虚构或错构。
mental retardation:精神发育迟滞(MR):是一组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18岁)以前起病,以智能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
Psychoses系:指心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疾病自知力严重受损甚至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接触的一组情况。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症状识别与处理原则一、概述(一)概念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简称 MR)是指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以智能发育不全或受阻为特征,以各种技能不同程度的损害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该组疾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其他精神或躯体疾病并存。
(二)发展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遗传、生化和行为科学的进展使得与精神发育迟滞相关的内科、神经科及社会行为问题被普遍重视,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和治疗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
因此,精神发育迟滞越来越受到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及司法学界的共同关注。
就精神科医学而言,近25年其工作重点已从单纯的诊断治疗转向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面。
多学科合作,综合研究已成趋势。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一)流行病学1.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患病率及发病率在不同地区报道差异较大,可能与诊断标准、调查方法和工具不统一有关此外还受确诊年龄(据报道 6 岁以前确诊率只有 75%)智力稳定性(主要是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变化很大)等因素影响。
2. 1990 年全国 5 个地区 0~12 岁儿童调查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南京21.87‰、厦门 4.50‰、四川平武白马藏族区为122.34‰、山西柳林46.44‰、安徽旌德县57.98‰。
3.国外报道,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为整个人群的10‰~30‰;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结果(1985),发达国家患病率为5‰~25‰,其中重度3‰~4‰,发展中国家为46‰,其中重度5‰~16‰ ,估计全世界约有 1.2 亿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我国约有 4 千万4. 男性患病多于女性,农村及不发达地区患病率高于城市智力水平与社会经济状况成负相关,低社会阶层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比例高,这与不发达地区医疗和营养状况不佳、碘缺乏、近亲结婚等不良因素有关(二)病因1. 遗传因素(1)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2)染色体的结构异常;(3)嵌合体:细胞内有两种以上的核型;(4)遗传代谢性疾病;(5)多基因遗传。
精神发育迟滞疾病概述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是指18岁以前发育阶段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等各种原因所引起,临床表现为智力明显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过去几十年通常称为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精神幼稚症和精神发育不全。
近十多年来,教育部门倾向使用弱智(feelble-mindedness),而民政部门则使用智力残疾(mental handicap)。
这些名称实际上指同一类人群。
精神发育迟滞发病机制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复杂多种,涉及范围广泛,诸如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均可能导致脑功能发育阻滞或大脑组织结构的损害,随着近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一部分病例可查明病因,但仍有许多病例尚未能发现致病的原因。
遗传异常主要指由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的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畸形或先天性代谢Dow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家族性黑朦性痴呆;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及先天性脑积水、脑穿通畸形、小头畸形等。
妊娠前三个月是胎儿神经系统结构初步形成阶段,易遭受致病因素的损害,而导致明显的畸形。
在胎儿期母体的感染(病毒、螺旋体、弓形体)、腹部外伤或放射线照射、精神活性物质中毒、甲状腺机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妊娠毒血症、营养不良、缺氧等严重疾病均系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之一。
围产期疾病包括早产、难产、分娩过程中脑损伤,新生儿窒息及核黄疸等。
其他因素如感染(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颅脑外伤、中毒、癫痫、营养不良、内分泌或代谢疾病及疫苗接种后脑炎等。
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对小儿智力发育影响重大。
因为贫穷或被忽视、虐待而导致儿童早年与社会严重隔离、缺乏良性环境刺激、缺乏文化教育机会等均可导致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表现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与智力缺陷的程度密切相关,通过临床检查包括智力测验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定结果,确定智力低下的程度,智商(IQ)作为评定精神发育迟滞分级的指标,智商(IQ)是指个体通过某种智力量表所测得的智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即IQ=(智龄/实际年龄) X100,智商(IQ)在100士15为正常范围,智商(IQ)70或70以下者为智力低下,临床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4个等级:轻度(智商为50~70),中度(智商为35~49),重度(智商为20~34),极重度(智商为20以下),现将不同程度的临床特征,分述如下:(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最为多见,但因程度轻,往往不易被识别,躯体一般无异常,语言发育迟滞,适应社会能力低于正常水平,可以社会交往,具有实用技能,如能自理生活,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或技术性操作,但学习能力,技巧和创造性均较正常人为差,读写,计算机和抽象思维能力比同龄儿童差,显示学习困难,经过特殊教育可使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精神发育迟滞的护理体会标签:精神发育迟滞;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3-0076-01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是指个体在发育阶段(通常指18岁以前),由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所引起,以智力发育不全或受阻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
现将1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收集精神发育迟滞患者10例,均为女性,年龄16~44岁,平均年龄27岁。
其中初中文化1例,小学文化5例,文盲4例。
2护理2.1生活及安全护理2.1.1给予合理饮食,保证营养供给对某些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可通过严格饮食控制防止或减轻症状。
2.1.2合理安排日常活动和休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根据病情的轻、中、重不同,对患者进行督查指导、协助或代理的方式进行日常护理。
2.1.3提供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患者居住的环境应简单实用,有危险隐患等物品和设施,如:房间窗户、锐器类物品、火柴、打火机、药品、电源插座等,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或增加安全防护措施。
禁止患者从事爬攀、打闹等危险活动。
2.1.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敏锐识别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不适诉说,及时处理,防止延误诊治。
2.2心理护理2.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对待患者。
博得他们的信任和对治疗的配合,这一点非常重要。
2.2.2掌握病情,保证治疗护理顺利实施护理人员要熟悉患者病情,了解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态度、教育方式和训练情况并给与合理指导。
与家属密切配合,以保证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进行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时,谈话内容要简单明了,内容具体,方案要可操作性强,好让患者理解并反复练习。
2.2.3精神症状护理了解患者的情绪特点和个人喜好,当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愤怒或冲动等不良情绪和行为时,护理人员应尽量保持镇静,寻找并去除可能产生的原因或采取其他措施,如带患者离开原环境,用温和的话语轻声安慰,主动与患者做游戏,转移患儿注意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