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 格式:ppt
- 大小:348.50 KB
- 文档页数:7
一、概述在数学学习中,一元一次方程是基础而重要的内容。
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常常需要进行去括号、去分母和移项等操作。
这些操作对于我们解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就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去分母和移项进行详细讲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
二、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1、定律当一元一次方程中有括号时,应根据分配律原则展开括号,并进行合并同类项的操作。
对于方程3(x+2)=5x-1,我们首先要将括号内的式子展开,得到3x+6=5x-1。
2、实例分析以方程3(x+2)=5x-1为例,展开括号后得到3x+6=5x-1。
我们可以将方程中的x移至一侧,将常数项移到另一侧,最终可得到x=7。
这就是利用去括号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
三、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1、原理当一元一次方程中含有分数形式时,应首先进行去分母的操作。
去分母的方法是将方程两侧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分母消失,从而化简方程。
对于方程2x-3/4=5,我们可以将两端同乘4,即得到8x-3=20。
2、举例说明以方程2x-3/4=5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将两端同乘4的方式,将方程化简为8x-3=20。
接下来,我们只需按照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原则,即可解得x=23/8。
四、一元一次方程移项1、步骤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移项是一个基本的操作。
具体来说,就是将方程中的未知数移到一个侧,将常数项移到另一个侧。
对于方程2x+5=3x-7,我们可以将3x移到等号左侧,将5移到右侧,得到2x-3x=-7-5,即-x=-12。
2、案例演练以方程2x+5=3x-7为例,我们可以通过移项的方法得到-x=-12。
解得x=12。
五、总结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去括号、去分母和移项是三个基本而重要的操作。
通过本文的讲解,我们可以发现,针对这些操作,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技巧和规律,例如利用分配律等原则,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技巧,解出更多更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一、教学内容:(知识树)二、教学目标:1、会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与技能)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3、通过学习去括号,体会数学中的“化归”和“建模”的思想,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重点、难点:1、重点:会用去括号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建模)2、难点:找相等关系,并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化归)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录像配录音(光头强视频来自网络,配音来自本班学生)五、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六、教学过程:(一)展示目标(谁愿意承担本目标的朗读者?)(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并体会实际问题中的建模思想.(2)探索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二)温故知新:复习去括号(1)1+(x – y)= (2)1 – (x – y)= (3)3(x – 2)– 2(4y– 1)=(温故而知新,为这节课的新内容做好铺垫。
)(三)探究新知:熊出没——《砍树风波》(网络视频加学生配音,增强学生兴趣)熊大:光头强这两天一共砍了60棵树.熊二:今天的数量是昨天减去3棵的2倍,光头强昨天到底砍了多少棵?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1、设未知数:解:设昨天砍了x棵树,则今天砍了2(x -3)棵树,2、找相等关系昨天砍树量+今天砍树量= 60棵3、列方程x+2(x-3)=60 (教师进行点拨诱导,学生回答。
)4、探究如何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
强调步骤以及每一步的理论根据。
(学生独立完成此题的解题思路。
)5、去括号的作用:去括号起到了“化简”的作用,即把括号去掉,从而有利于进一步解方程,使其更接近x=a 的形式(其中a 是常数) .(小组合作交流,深刻理解去括号的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2(去分母、去括号)回顾:什么是等式?等式的性质,什么是方程?和解方程的步骤知识梳理:一、去分母1解方程解:去分母,得5(x-50)= 3(x+70)移项, 得5x-3x = 210+250合并, 得2x = 460系数化为1 ,得x = 2302解:去括号,得2x-1=x+2-1 解:去括号,得2x-1-x+2=12-x 移项,得2x-x=2-1+1 移项,得2x-x+x=12+1-2合并,得x=2 合并,得2x=11系数化为1,得x=3 探究:解方程:212(1)133x x-+=-124(2)362x x x-+--=112归纳:去分母的方法是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注意: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注意分数线的括号作用.570350+=-xx二、去括号例 1:解方程:(1) 3(x +1)-(5+x)=18-2(x -1). (2) 2(x -1)-(x +2)=3(4-x);(3) 2(x -2)-3(4x -1)=9(1-x).三、列方程解应用题1.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6天,乙单独做要3天,两人合做要多少天?(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6天,乙单独做需12天,把总工作量看作1,两人合做1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两人合做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 两人合做 天完成.(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2天,乙单独做需18天,两人合做要多少天完成?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2天完成,甲的工作效率为 , 一件工作3人12天完成,平均每人每天完成。
2.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现在由甲单独做4小时,剩余的部分由甲、乙合作,需要几小时完成? 例2:解方程:x -44-2x -16=1.探究:解方程: 【易错警示】去括号法则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在使用乘法分配律时,不要漏乘括号里的项.11612+14=3441121312⨯每人每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人均效率:归纳: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________;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________.解:设剩余部分需要x 小时完成,根据题意得:去分母,得 移项,得 合并,得系数化为1,得 x= 答:3 某单位开展植树活动,由一个人植树要80小时完成,现由一部分人先植树5小时,由于单位有紧急事情,在增加2人,且必须在4小时之内完成植树任务,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应先安排多少人植树? 解:设应安排x 人植树,依题意得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得系数化为1,得 x= 答: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如下:11220204=++x x54(2)18080x x ++=数学问题的解 (x=a)数学问题(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检验实际问题的答案列方程解方程练习题1. 解下列方程:(1) (2)(3) 3x-7(x-1)=3-2(x+3) (4) 2(x -1)-(x +2)=3(4-x)(5) 2(x -2)-3(4x -1)=9(1-x) (6)(7) (8) -1=2.合并下列各式:(1)x +3x -5x =____________;(2)y +y +2y =____________.3.把方程 2x -5=3x +1 变形为 2x -3x =1+5,称为( )A .移项B .去分母C .去括号D .系数化为 14.解方程 5(x -1)-2(2x +1)=8,去括号,得( )A .1-x -3=3xB .6-x -3=3xC .6-x +3=3xD .1-x +3=3xA .去分母B .移项C .合并同类项D .系数化为 16 列方程解应用题(1)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万221412=+-+x x 2233534--+=+-+y y y y 514x -312x +23x -322x +214x -215x +314y -576y -5.解方程x +22+3=x -23+4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下列哪个步骤( )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2)甲、乙两列火车的长度分别为 144 m 和 180 m,甲车比乙车每秒多行驶 4 m,两列车相向行驶,从相遇到全部错开需9 s,问:两列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说课稿洮南市瓦房中学郑佳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洮南市瓦房镇中学的郑佳,我的说课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我的说课内容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五方面进行。
具体内容如下:一、教材分析1、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去括号这一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和移项之后,进一步系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
它既是第三章知识的深化,又为我们以后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提供研究和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为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做好准备,具体的说,本节课就是要通过对去括号的掌握和理解,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结构,学会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因此本节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的教学反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P96-97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这一节课的内容是继续讨论如何列、解方程的问题,它包括两方面:①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②重点讨论解方程中的“去括号”。
它先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思想去通过建立模型列方程解决问题。
在解方程中遇到了有括号的新形式,从而引发思考,当方程中有括号时,如何变形使方程最终简化为x=a的形式。
其重点在于用去括号等步骤化简方程使之最终转化为x=a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弄清题目的已知量、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
难点是学生能自己看问题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能正确解出方程。
20xx年11月18日下午我参加了东方市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在感城中学上了此课。
回顾整堂课,虽无大的迭宕起伏,但也顺顺利利落实教学任务,在上课过程中,基本是都能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并进行组织教学。
重点、难点处理得当,知识主线鲜明,同时借助媒体有效地整合教学内容,是一堂传统与课改相结合的好课。
但同时也受实际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了解学生真实需求及学生的接受获取能力等比较极限,在把教材真正转化成为学生行为中没有能充分推动学生参与。
总之,本堂课成功有之,缺憾亦存。
为能促进交流,促已成长,现摘取片段进行回顾。
活动1:复习回顾。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我们学了哪几步?每步要注意什么?(2)练习:解方程9-3x=-5x+5此活动的目的温故旧知,为获取新知作铺垫。
活动中我先用媒体展示回顾中的(1),学生回忆思考,然后回答。
再展示练习(2),学生口述解此方程的步骤和过程,通过设问点明每一步的依据及注意事项。
学生在此活动中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但集体回答较多,我没能够充分深入全面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层次。
是反思:此题作为具有新承上接下的作用,也是教师的'好契机。
应该先让学生自主解答,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板演或主讲,师生共同评价,这样教师可及时深入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对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情况和熟练成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