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下册《画中的线条》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第2课画中的线条(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线条在画面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并掌握基本线条的画法。
2.发掘学生对线条的个人感受,提高线条的敏感度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提升其审美表现水平。
二、教学重点1.理解线条在画面中的作用和表现方式。
2.掌握基本线条的画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个人情感的发现和创造,线条创作的表现方式和思路。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引入:线条在我们的生活中穿行,线条可以用来表示真实的物体,也可以用来表达画家的感情及想象。
展示一幅充满线条的画作,引导学生进入本次课程学习状态。
•了解线条在画面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通过跟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的线条及一些著名画作中的线条表现,让学生感受线条表现方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在画面中搜索线条,并掌握画线条基本要领。
•进行线条练习。
由浅入深进行线条训练,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不同的线条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及想象。
•学生个人创造。
通过对不同主题的要求,让学生自由创作,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用线条表现自己的心情与想法。
•展示与评价。
学生可以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线条创作,并进行互相欣赏和点评。
2. 教学方法•板书、引导、练习、师生互动、集体评价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10分钟)利用一些真实的物品或者一些画作来展示不同的线条,向学生展示线条的多样性。
通过发现周围的线条及画作的线条,让学生进入本次线条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了解线条在画面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15分钟)通过分析一幅线条的画作及芦丽毅、李阔佳、柳公权等名家的画作,让学生能够感受不同线条在画面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由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线条表达出的情感,发现画家表达的意图,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 进行线条练习(30分钟)在进行学习如何画线条前,先让学生学习如何握笔、掌握线条笔画的方向和重心,并进行一些线条练习:直线、曲线、虚线,让学生熟悉基本线条的画法。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激动人心的线条构图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感受的方式,而线条构图在美术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不同形态和质感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结构、轮廓和节奏,进而构建出美妙的画面。
本篇教案聚焦在三年级下册的美术教学中,介绍一些激发学生创造力、挖掘线条构图潜力的策略、活动和技巧。
一、目标1. 培养学生对线条构图的基础知识和技法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2. 激发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利用不同的线条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激发学生创造力,增强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鉴赏力。
二、活动活动1:线条秀比赛要求:学生自由创作一幅画,并注重线条的使用。
画完成后,进行线条秀比赛。
在比赛中,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创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采用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并对学生进行点评。
注意事项:在比赛中,应确定具体的评分标准,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影响。
在进行点评的时候,要充分肯定优秀的作品,并关注学生的创新思路,鼓励他们在线条构图方面尝试多种表现方式。
活动2:线条构想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先讲授线条构图的基本知识,例如线条的类型、应用场合等,并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练习。
接着,教师提出一个主题,例如"乡村风光",鼓励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线条构图技巧进行创作,制作一幅具有特点的画作。
注意事项:在进行组织的时候,要注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创作和思考,并注意创作质量的评估。
在比较学生作品时,要注重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及在线条构想方面所展现出来的想象力进行肯定和鼓励。
三、教学策略1. 全方位观察:教师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线条构图,比如平行线、斜线、曲线等等。
在观察时,学生需要注意周围环境、细节等,练习识别和运用这些线条。
2. 游戏式教学: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增强其集中注意力和记忆力。
例如,可采用排名、分组、比赛、奖励等策略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对话交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对话和交流,借助小组合作或集体创作等方式增强互动性。
教案标题:3.会动的线条课程:美术年级:三年级下册教材:《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条的表现形式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线条的美感,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1. 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
2. 线条的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线条的表现形式和运用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画纸、画笔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画作中的线条。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线条特点。
3. 教师总结线条的基本概念,并引出本课主题——《会动的线条》。
二、新课学习(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线条的不同表现形式,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画一画,体验线条的动感。
3. 教师讲解线条的运用方法,如疏密、长短、粗细等。
4. 学生尝试运用线条的运用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三、实践创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创作一幅线条画。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 学生分享创作心得,表达对线条的感受。
五、课后拓展(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线条的运用方法,创作一幅画作。
2. 学生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注意事项: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尊重他们的个性表达。
3. 注意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创作,使学生了解了线条的基本概念,掌握了线条的表现形式和运用方法。
教案标题:第2课画中的线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同类型的线条及其表现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概念及分类2. 线条的表现力3. 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4. 线条绘画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条的概念、分类及表现力,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线条的概念、分类及表现力。
2. 演示法:展示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3. 练习法:学生进行线条绘画创作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线条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线条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5分钟)(1)线条的概念及分类教师讲解线条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分类,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线条的表现力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线条,让学生感受线条的表现力,如力量感、速度感、轻盈感等。
(3)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教师展示线条在绘画中的具体应用,如勾勒轮廓、表现质感、营造氛围等。
3. 演示与练习(20分钟)(1)教师演示线条绘画创作过程,讲解绘画技巧。
(2)学生进行线条绘画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线条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组织学生评价作品,从线条的运用、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线条绘画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画中的线条》美术教学反思《画中的线条》美术教学反思「篇一」画得像不像,而在于画的过程以及闪光的点子。
每个孩子对待同一个主题有各自不同的想法,他们都有创造的欲望。
如果教师要把他个人的(成人化)想法硬是塞给学生,或者拿着一些“范作”让孩子去借鉴甚至是临摹,那孩子的思维一定会被局限与“范作”或教师的思维中,从而哪来的想象和创造?现代教育中有一个教育观点:“不教而教”。
“不教”,就是不把成人的技法模式过早地灌输给孩子;“教”,就是创造一个有问题的情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尤其是自主的创造精神。
教师应该改变“灌输――接受”式教法,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信地去画,孩子们才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
即使这些作品“不像”,那也是儿童个性的体现。
只要画面中有儿童自己的想法,就应该适当地表扬。
这样的教学,对提高儿童的自信心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传统的儿童画教学总是按照先勾线,再涂色的方法进行。
这样画面是工整了,但也从另一方面局限了一部分孩子们的思维。
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一些胆子比较大,喜欢创新的孩子敢于突破绘画程式,大胆尝试、实践,不断发现、寻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创作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们的思维潜能;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介绍一些国内、外儿童运用的比较优秀的创作形式来让一些喜欢思考的孩子进行选择,如:在背景的处理上突破传统的用油画棒平涂的形式,而用点、曲线、小色块来取代,处理完的背景活泼、生动;对于主体物的处理可以用渐变或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涂色,这样,儿童的作品才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结果。
《画中的线条》美术教学反思「篇二」当前,艺术课正走在“必修”的普及路上,不过它仍然是“调味”课,缺少不行,又不能将它提升到一定高度,教师在很多时候充当的是类似“变脸”一样的角色。
许多教师认为,反正学校也不重视,评职最后,待遇最低,上艺术课没人会看得起,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创新意识不强。
三年级美术下册《画中的线条》说课稿三年级美术下册《画中的线条》说课稿三年级美术下册《画中的线条》说课稿(一)说教材在日常生活中,大路边,小河旁,不起眼的卵石随处可见,利用熟悉的卵石进行绘画练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课教学遵循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达到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教学目的,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造型能力,以及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良好习惯,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有趣的卵石造型游戏,根据卵石的不同形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卵石的形状进行合理的想象,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
难点:动物形象饱满生动。
教学准备:卵石、记号笔、颜料、毛笔等(三)说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方法也发生的相应的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发挥好导的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教师教法有:讲授、谈话、示范等,学生学法有参观、讨论、交流、探究等。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出示水果模型),这是什么?哪位同学上来领?摸一摸是否真的可以吃?2、谈话:(出示各种模型)我还带来了可爱的小白兔、调皮的小猴子,还有更有趣的,只是因为太重拿不了,所以只能拍成照片,你们想不想看啊?(课件展示彩图)这些小动物都是用材料创作的?3、瞧,这些天然鹅卵石经过加工装饰以后的小动物多漂亮、多可爱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卵石动物造型》。
(板书)二、质疑探究1、这些卵石小动物与真实的动物有什么不同?(课件)学生回答:进行了简化、变形、夸张、概括。
同学们真聪明,我们发现根据卵石的不同形状,利用简化、变形、夸张、概括这些方法就可以设计出各种你喜爱的小动物。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第2课画中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种类、特点和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线条的示例,以及运用线条进行创作的步骤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对于线条的运用和创造能力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种类、特点和运用方法,能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种类、特点和运用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作,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线条的运用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线条的特点和技巧。
3.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运用线条进行创作,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交流法:学生之间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画具、作品示例等。
2.学生准备:画具、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线条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线条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线条的美。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线条的运用方法,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案标题:《画中的线条》课程:美术年级:三年级下册时间:2023-2024学年教材:《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条的基本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线条,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法。
2. 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线条的观察和表现。
2. 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画纸、画笔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线条。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线条,教师总结线条的特点。
3. 教师简要介绍线条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线条的兴趣。
二、基本概念与表现方法(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教师演示线条的基本表现方法,如勾勒、填充、交叉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线条的表现方法。
三、观察与创作(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线条,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线条,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3.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线条,进行自己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学生互评,选出最佳作品,教师总结评价。
五、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线条,如建筑、自然景观等。
2. 学生分享生活中的线条,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3. 学生尝试用线条描绘生活中的场景,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线条描绘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
画中的线条设计理念: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隐性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通过对画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教学难点:学生能将本课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教学材料:铅笔、色笔教学设计:一、¦导入活动: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1、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2、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3、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4、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
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三、尝试练习:任选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
通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
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
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小节:欣赏学生作品,表扬线条表现力强的学生板书设计:画中的线条线条特点教学后记:通过对线的了解,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季节中的花开花落,都有自己的命运与节奏,岁月如歌的谱曲与纳词,一定是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些东西,你越是在意,越会失去。
一个人的生活,快乐与否,不是地位,不是财富,不是美貌,不是名气,而是心境。
第3课画中的线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一个内容。
线条是绘画的重要造型语言。
画家笔下的线条饱含着艺术家的情感,以及对所表现物象的理解。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近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线条可以表达不同形象以及画家的不同感情。
应会: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
析和评述。
难点:能够初步学会运用。
学习材料:
课件、图片、勾线笔……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条:
1.认识各种线条: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
2.在黑板上画一画。
教学意图:初步了解认识各种各样的线条,为下一步感受线条、欣赏线条作好准备。
二、感受线条:
1.不同的线条给我们什么样不同的感受
2.找出形容各种各样线条的词语:柔软、坚硬、活泼、韵律……
教学意图: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我们的不同的感受,通过词语对线条的描述,为欣赏评述画家的作品作基础。
三、看看线条:
1.欣赏:
《放牧图》、《黄河逆流》、《八十七神仙》《女像》、《两个农民青年》、《海景》
2.画面中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听到了、看到的、想到了什么
教学意图:通过具体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不同的线条带给我们不
同的感受,体会线条的表现力。
同时让学生体验到画家作画时的心情,感受绘画语言魅力。
四、用用线条:
1.作业要求:通过本课学习,可以临摹画家的作品,也可以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
2.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尝试感受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五、欣赏线条:
1.欣赏自己的作品。
2.谈谈本课学习的感受。
教学意图:通过自我欣赏感受,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