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第8章
- 格式:pdf
- 大小:572.92 KB
- 文档页数:12
eBook材料力学习题详细解答教师用书(第8章)2006-01-18范 钦 珊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室FAN Qin-Shan’s Education & Teaching Studio课后答案网 ww w .kh da w .c o m习题8-1 习题8-2 习题8-3 习题8-4 习题8-5 习题8-6 习题8-7 习题8-8习题8-9 习题8-10习题8-11 习题8-12课后答案网 ww w .kh da w .c o m第8章 梁的弯曲问题(4)-位移分析与刚度计算8—1 与小挠度微分方程EIM x w −=22d d对应的坐标系有图a 、b 、c 、d 所示的四种形式。
试判断哪几种是正确的:(A) 图b 和c ; (B) 图b 和a ; (C) 图b 和d ;(D) 图c 和d 。
解:根据弯矩的正负号和曲线的凸凹性,可以判断图c 和d 两种情形下22d d w x 和M 都是异号的,所以,正确答案是D 。
8—2简支梁承受间断性分布荷载,如图所示。
试说明需要分几段建立微分方程,积分常数有几个,确定积分常数的条件是什么?(不要求详细解答)解:1。
分4段积分,共有8个积分常数 2。
确定积分常数的条件是: x =0,w 1=0;x =l ,w 1= w 2; θ1=θ2; x =2l ,w 2= w 3; θ2=θ3;习题8-1图习题8-2图 课后答案网 ww w .kh da w .c o mx =3l ,w 3= w 4; θ3=θ4; x =4l ,w 4=0.8—3 具有中间铰的梁受力如图所示。
试画出挠度曲线的大致形状,并说明需要分几段建立微分方程,积分常数有几个,确定积分常数的条件是什么?(不要求详细解答)解:1。
分3段积分,共有6个积分常数 2。
确定积分常数的条件是: x =0,w 1=0; θ1=0 x =l ,w 1= w 2;x =2l , w 2=0;w 2= w 3; θ2=θ3; x =4l ,w 4=0.8—4 试用叠加法求下列各梁中截面A 的侥度和截面B 的转角。
图中q 、l 、a 、EI 等为已知。
解: 题(a)1. EIql EI l ql EI l q A B B B B 12)2()21(6)()()()()(3232121=⋅+−=+=+=θθθθθ(逆时针) 2. EI ql EI l ql EI l ql EI l ql EIl q w w w A A A 38472)2(213)2(22)2(88)2()()(422322421=+⎥⎥⎥⎥⎦⎤⎢⎢⎢⎢⎣⎡−−−=+=(↑) 习题8-3图习题 8-4图课后答案网 ww w .kh da w.c o m习题8-5图习题 9-4b 解图题(b)——根据挠度表中承受集中力载荷和集中力偶的简支梁以及在外伸段段承受均布载荷的外伸梁的结果叠加,得到:A 截面的挠度 ()()()()()()3412122223425622424A A A B A ql l l l l q l l l ql w w w l w l l EIEIEIθ×−+×=+=+=−×+=(↓)B 截面的转角()()()()()24121222262612B B B B A ql l l l l q l l ql w l EIEIEIθθθθ×−=+=+=−+=−8—5 已知刚度为EI 的简支梁的挠度方程为:()()3230224x lx l EIx q x w +−=据此推知的弯矩图有四种答案,试分析哪一种是正确的:解:根据课后答案网 ww w .kh da w .c o m习题8-6图22d d w M x EI=−和22d d M q x =− 可以得到44d d wEI q x= (a ) 将所给的()()3230224x lx l EIx q x w +−=对x 求4次导数,有404d d 24q w x EI= (b ) (b )代入(a )后,得到const 24q q ==⋅ 这一结果表明,梁上作用有连续均布载荷。
图(a )中的弯矩图就是对应连续均布载荷的弯矩图,所以正确答案是:(a )8—6 图示承受集中力的细长简支梁,在弯矩最大截面上沿加载方向开一小孔,若不考虑应力集中影响时,关于小孔对梁强度和刚度的影响,有如下论述,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A) 大大降低梁的强度和刚度;(B) 对强度有较大影响,对刚度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C) 对刚度有较大影响,对强度的形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D) 对强度和刚度的影响都很小,都可以忽略不计。
解:强度取决于危险截面上危险点的应力,现在梁在弯矩最大的中间截面开孔,而且又是竖向的,使得截面的惯性矩减小,从而使危险点的应力增加,因而对强度影响较大。
对刚度的影响是指对梁的变形的影响,由于梁的变形,是梁的所有横截面变形累加的结果,因此个别截面的削弱,不会对梁的变形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正确答案是:(B )。
课后答案网 ww w .kh da w .c o m习题 8-7图8—7 轴受力如图所示,已知F P =1.6 kN ,d =32 mm ,E =200 GPa 。
若要求加力点的挠度不大于许用挠度[]w =0.05 mm ,试校核该轴是否满足刚度要求。
解:由挠度表查得()()()222P 322263941261610024600482944824610646246481020010π3210...C F ba w l a b lEI−−−=−−××××−−××=+×××××× ][mm 0246.0m 1046.25w <=×=−,安全。
8—8 图示一端外伸的轴在飞轮重量作用下发生变形,已知飞轮重W =20 kN ,轴材料的E =200 GPa ,轴承B 处的许用转角[]θ=0.5°。
试设计轴的直径。
解:由挠度表查得:°≤°⋅××××××=°⋅=°×=5.0π180π102003642120000π1803π180349P d EI Wal EI al F B θ 1117.0≥d m ,取d = 112mm 。
习题8-8图课后答案网 ww w .kh da w .c o m8—9 图示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由两根竖向放置的普通槽钢组成。
已知q =10 kN/m ,l =4 m ,材料的[]σ=100 MPa ,许用挠度[]w =l /l 000,E =200 GPa 。
试确定槽钢型号。
解:1.强度设计:2max 81ql M =][maxσσ≤=zW M 462max 102101008410000][−×=×××=≥σM W z m 3每根槽钢 10021≥=z z WW cm 3选No.16a 槽钢,其W z = 108.3 cm 4 2.刚度设计: 100038454max l EI ql w z ≤= 4931041667.01020038410004100005−×=×××××≥z I m 43.208321==z z I I cm 4选No.22a 槽钢,其I z = 2393.9 cm 4,最后选定两根No.22a 槽钢。
8—10 试求图示梁的约束力,并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 题(a )1、解静不定问题 变形协调方程()()021=+=A A A θθθ其中(θA )1和(θA )2分别为M A 和M 0所引起。
二者都可以由挠度表查得。
代入上式后,得到04630=⋅+−lEI M EI l M A 由此解出8M M A =应用整体平衡条件求得准则处的约束力习题8-9图课后答案网 ww w .kh da w .c o m习题8-10图(a)习题 8-10图(b)lM l M M F F B A 00R R 898=+==2、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根据梁上的载荷与约束力,可以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题(b )1、解静不定问题 变形协调方程0=B θw B = 00])2(!3!2[132R =−+l q l F l M EI A A0])2(!4!3!2[143R 2=−+l q l F l M EI A A 2R 2448ql lF M A A =+ (a )2R 64192ql lF M A A =+ (b )(a )、(b )联立解得 ⎪⎪⎩⎪⎪⎨⎧=−=ql F ql M A A 3231925R 2 2、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课后答案网 ww w .kh da w .c o m根据梁上的载荷与约束力,可以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8—11 梁AB 和BC 在B 处用较链连接,A 、C 两端固定,两梁的弯曲刚度均为EI ,受力及各部分尺寸均示于图中。
F P =40 kN ,q =20 kN/m 。
试画出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解:1、变形协调方程21)()(B B w w =2、物理方程EIF EI q w X B 3484)(341×−×−= EIF EI F w X B 34)243(6)2()(32P 2×+−×−=3、求解约束力将物理方程代入变形协调方程,得到8410644324P 3×−××−=×q F F X由此解出习题 8-11图课后答案网 ww w .kh da w .c o m习题8-12图75.8)48420461040(23342−=××−××=X F kN 进而求得两端约束力25.7175.8420R =−×=A F kN (↑) 12542120475.82−=××−×=A M kN ·m (逆) 75.4875.840R =+=C F kN (↑)115475.8240−=×−×−=C M kN ·m (顺) 4、画剪力图和弯矩图根据梁上的载荷与约束力,可以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8—12 图示梁AB 和CD 横截面尺寸相同,梁在加载之前,B 与C 之间存在间隙δ0=1.2 mm 。
若两梁的材料相同,弹性模量E =105 GPa ,q =30 kN/m ,试求A 、D 端的约束力。
解:1、变形谐调方程2.10==−δB C w w (1)2、物理方程F F w C 0952.012505010105310)250(3333−=×××××−= (2) F F w B 39.0755.112505010105310)400(125050101058400303333334+−=×××××+×××××−= (3) 3、求解约束力将式(2)、(3)代入(1),得到 0.4853F = 0.555由此解出F = 1.144 kN课后答案网 ww w .kh da w .c o m进而求得CD 梁和AB 梁的约束力:CD 梁144.1R ==F F D kN (↑)286250144.1=×=D M N ·m (顺)AB 梁8610144110400303R ..=−××=−A F kN (↑)1942104003021400144.132−=×××−×=−A M N ·m上一章返回总目录 下一章课后答案网 ww w .kh da w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