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诗歌:小纸船
- 格式:docx
- 大小:14.99 KB
- 文档页数:2
16.纸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学生们寻找已渐失去的童真,激发学生对生活热爱,发现生活中的美,找回生活中的无限乐趣。
2.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通过小组品读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通过讨论析读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真挚深沉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1.明确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2.感悟诗中天真离奇的想象,儿童的童真雅趣。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诗歌的意象,感悟诗歌的意蕴。
2.赏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诗句,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
◆难点.通过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中的童真雅趣。
◆教学突破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把握诗歌的内涵,分析诗句的表现力,从而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
主要教学过程为启发方式展开问题——诱导思维进行讨论——积极发言探究互动——拓展文本创新阅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诗歌《纸船》朗读带◆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朗读诗歌。
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一、情境导入1、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2、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3、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摘自冯骥才《趣说散文》你怎么理解这几句话?它们分别提示了散文、小说、诗歌的哪些特点?(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简单小结:1、散文是很自然的,就是平常生活中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
2、小说的情节是曲折离奇的、扣人心弦的。
3、诗歌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和联想,甚至有些夸张,很浪漫。
二、关于作家作品泰戈尔(1861~1941年)是印度著名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他出生在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自幼多才多艺,才华超人,12岁就开始写诗。
在60余年的笔耕生涯中,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诗歌上千首,中长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200多篇,戏剧38部,还有许多有关哲学、文学、政治的论文及回忆录、书简、游记等。
此外,他还创作了2700余幅画,1200余首歌词,并亲自为其中大多数歌词谱了曲。
纸船
本文是关于六年级诗歌的纸船,感谢您的阅读!
拿一张白白的纸。
我想折一架小小的纸船。
带着我的梦想去远航。
将它放在水面之上。
随意飘浮。
欲远,欲远。
随着水流一起去到远方。
漂去一个美丽的世界。
看世界多么辽阔多么神奇。
看人们多么勤劳。
啊,对了!
如果我长大要当科学家,
把人们的烦恼统统变没。
要当建筑师为人们建造高楼大厦。
哦,还有让贫穷的人们富强起来。
我的梦想还有很多很多。
将来我长大了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纸船愈漂愈远。
向着明天的曙光漂去。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小纸船小纸船(一)如果你有一张纸你会就拿来写字如果我有一张纸我不会拿来写字我会拿来折小船从舟上放到海上让它飘向远方母亲啊如果在您的梦中飘来一条小纸船不要惊讶它无端进入梦中这是您孩子含泪折的......它寄托着您儿子的思念与期待......小纸船(二)小纸船,小纸船,荡漾在水中,他把他沿路碰到的每一人,每一个动物,每一株刚露出地面的小草,都染上他那纯洁的心灵。
小纸船,小纸船,飘在风海里,让天空、大地、小鸟、人们,都活在你的心中!啊!我爱小纸船!什邡外国语学校四年级:林欣汉小纸船(三)“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每当我一听到这首歌谣,就会想起那难忘的下午。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玩折纸船。
我们在书架上找来几张白纸,一些彩色的卡纸,便折起小纸船来。
“做个五彩缤纷的纸船吧!”我们哼着歌谣,精心地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纸船折好了,真是色彩鲜艳,灵巧大方,可爱极了!接着,我们把白纸剪成小方块,在上面写上我们深深的祝福,还注上自己的名字和地址,再把它们贴在小纸船上,希望有一天纸船能把我们的祝福带给每一个人。
“我们到溪边放纸船去……”来到小溪边,我们把纸船轻轻地放在水面上,纸船飘呀飘,飘呀飘,越漂越远,一会儿就没了踪影。
我想,纸船一定会帮我们完成心愿的。
小朋友们,你们相信吗?你们有没有看到我们的小纸船呢?如果有,就请赶快来信告诉我们吧!乐清大荆中心小学2年级 panyuwei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小纸船(四)我折了一只小小的纸船涂上五彩的色调轻轻地送入河里它载着我的童年梦想不知它流向何方不知它命运怎样一个水波足以把它掀翻但我保佑它一路平安游过千山游过万水游过所有孩子梦中的呢喃在遥远的彼岸会有个可爱的小女孩拾起这只小纸船……小纸船(五)“妈妈,看见我的小纸船了吗?”我焦急地问,眼睛仔细环视周围的每个角落。
“哪个小纸船?……哦!那个红颜色的吧!昨天打扫你的房间时,看它掉在地上,又不怎么好看,就帮你丢掉了。
《纸船》冰心赏析《纸船》冰心赏析纸船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 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母亲, 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赏】一九二三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
同年八月十七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
八月十九日抵日本神户,二十一日游览了横滨。
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
从吴淞口出发的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
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
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
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
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
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
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中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
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自出新意。
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
如果说这一想象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他无端人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
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人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象中进人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
《纸船》教学设计(精选5篇)达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诗歌朗诵录音、辐射阅读资料《金色花》(泰戈尔)。
学生准备摘录一首现代诗歌并简单评析。
教学步骤1.情境导入2.诱思导学3.探究赏析4.拓展运用一、情境导入(约分钟)1.请学生朗读摘录的诗歌,并简单评析。
2.导入: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基本上把握了解读现代诗歌的方法,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诗歌《纸船》,读一读,看看这首诗让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1.朗读自己准备的现代诗歌,谈对诗歌的简单评析。
(意象、意境、情感)2.打开课本,进入学习。
二、诱思导学(约分钟)1.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作品反映了在英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印度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现了摆脱殖民主义势力压迫的愿望;歌颂祖国,赞美大自然,具有独特民族风格。
2.朗读诗歌,感知内容。
提问:“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我”期望什么?梦想什么?(指导学生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3.解读诗歌,探究诗情。
提问:诗中的“我”为什么有这些期望和梦想?这些期望和梦想使你联想到了什么?4、引导学生解读“我”这一形象,同时理解的意境。
1.记录要点,对泰戈尔要有一个整体印象。
(人、时、地、事)2.自由朗诵课文,把握的内容,思考问题,用课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回答要点: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希望这些黎明开的秀利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天上的船也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睡仙坐在船里。
3.再读课文,体会诗中‘‘我”的期望和梦想,从这些奇思妙想中揣摩诗人表达,的情感。
“向往自由,憧憬美好”。
4.描绘一下这首诗的意境(时间、地点、人物、氛围):洋溢着一种向往自由的浓烈情绪,折射着诗人童年的种种梦幻和憧憬。
有着绝妙的想像力。
三、探究赏析f约分钟)1.小组在线:以小组形式研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提问:诗人在诗句中运用了一些限制、修饰性的词语,请找出来,阅读品味这些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这些词和短语不仅使“我”的奇思妙想明确突出,而且形象、具体,使童趣更浓。
【儿童故事】小纸船从前有一只小纸船,它是由一张白纸折成的。
小纸船有很多朋友,它们都是由折纸和剪纸做成的,形状各异,非常可爱。
一天,小纸船和它的朋友们决定一起去探险。
他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湖泊旁边,湖面上波光粼粼,阳光照射下来,如同万道银光。
小纸船们非常兴奋,纷纷下水。
小纸船们在湖上畅游,好不快活。
小纸船舒展了它的乳白色船帆,迎着微风翩翩起舞。
它的船身是由折纸做成的,看上去像一个小小的玩具船。
小纸船感到非常自豪。
突然,天空放起了炮竹声,一阵风刮过,小纸船不小心撞上了一个大石头,船身撕裂了一个大洞。
小纸船被大石头的力量推到了岸边,它感到自己不能再航行了。
小纸船悲伤地坐在岸边,望着湖面上的朋友们,心中非常羡慕。
它看到别的小纸船们在湖上欢笑着,自己却只能孤单地坐在这里。
就在这时,一只小鸟飞过来,看到了小纸船的困境。
小鸟飞到小纸船面前,问道:“小纸船,你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玩耍呢?”小纸船哀叹道:“我遭到了大石头的袭击,船身上撕裂了一个大洞,我再也不能航行了。
”小鸟听了,很是心疼,她说:“不要紧,我可以帮你修好船身。
”小纸船高兴地点点头。
小鸟一边在附近寻找树枝和叶子,一边用自己的鸟嘴小心翼翼地修复小纸船的船身。
经过一番努力,小纸船终于得到了修复。
小纸船开心地告别了小鸟,又回到了湖面上。
小纸船因为经历过困难,更加珍惜这次航行的机会。
它迈开船帆,轻轻呼吸,开始缓缓向湖中驶去。
湖面上的微风轻拂着它的脸庞,给予了它神秘的力量。
小纸船周围的朋友们看到了它的归来,纷纷欢呼了起来。
它们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
小纸船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与他们一起在湖面上翩翩起舞。
小纸船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困难和挫折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强。
只要我们不放弃,勇敢面对困难,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小纸船一直快乐地在湖上航行着,带给每个人无穷的快乐和勇气。
小纸船知道,只要有勇气和坚持,每个人都可以像它一样,充满希望地向前航行。
《纸船》泰戈尔一、说教材《纸船》是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该单元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共设置了四篇课文。
《纸船》是一首外国散文诗,诗的作者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匠师。
他长期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新月集》是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英文散文集。
主题是歌颂儿童,表达诗人对儿童的热爱与同情。
《纸船》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
这首诗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极好教材。
1、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前已经学习了《我爱这土地》、《乡愁》、《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等作品,对诗歌学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有了一些自己学习的积累。
为此在教学本首诗时,我将与全班同学一起共同探讨、分析诗作的内蕴,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诗人笔下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儿童世界。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究、理解、亲身实践、分享与合作,在自己参与、合作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体会与欣赏诗歌中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品味诗歌朴素的语言,明快的风格,实现美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朗读、背诵、比较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感悟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掌握诗歌的一般写作方法。
诗歌是一种形式独特的文学样式,具有独有的文学特质,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诗歌教学应回归其最本真的阅读,那就是“体悟”,学生只有浸入诗歌的感情世界,不断的与之交融、重合,这才是真正的“体悟”,为此,教学这首诗,我将重点通过阅读、仿写,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瑰丽的世界。
冰心的诗歌纸船冰心的诗歌纸船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冰心的《纸船》这首诗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冰心的诗歌纸船,一起来看看吧。
冰心的诗歌纸船篇1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纸船》赏析《纸船》是冰心1923年去国留学途中在海船上写的一首诗,副标题为:寄母亲。
讴歌母爱、童真与大自然,是冰心早期文学创作的三大主题。
写于船上的《纸船》,是冰心面对大海,以赤子之心,寄情于慈母的诗作,虽只三小节十一行,却把“三大主题”都融汇于其中了。
冰心出身在一个富裕、融和、充满温馨的家庭,自幼沉浸于天伦之乐和手足之情中,从孩提到成人,她从未离开过母亲的爱抚和关照,如今孑然一身离家万里、远涉重洋去异国他乡求学深造,这对感情极重、眷恋家庭的冰心来说,实在是难以忍受的痛苦。
她乘“约克逊克”船启程后,在途径日本国的三天航行中,每天都独自一人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凭栏远眺,脚下的滚滚波涛,更加激起她对烟台儿时生活的回忆和对母亲的萦念。
船抵横滨码头时,她在船舱里接连写下三首思念母亲的诗,《纸船》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首诗里,诗人凭借叠纸船嬉水这种孩提时常玩的游戏,遥寄自己对母亲的怀恋,亲切自然地创造出一种梦幻似的悱恻的意境,不禁令人凄然泪下。
全诗分三小节。
第一节,写行动:我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接连两个“留着”,不仅形成了诗韵的旋律感,也使诗人执著的情感得以强化。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纸船(精选)第一篇:纸船(精选)纸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学会辨析多音字及形近词。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流利、连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朗读、联想与想象中体会诗歌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想象力,感受儿童的奇思妙想。
二、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诗歌,掌握诗歌的韵律美。
2、对于诗歌中“我”的形象分析。
3、探究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诗人奇特非凡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探究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诗人奇特非凡的想象力。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入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看,这是什么?(教师拿出纸船)大家都放过吗?很好,那么你们回忆一下放纸船的经历。
把时间、地点、当时的感受甚至放的方式都可以向大家介绍。
(学生自由发言)我们看到这纸船,就会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那种感觉特美好。
今天老师就来帮你们找回那种美好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纸船》,看看能否从这首诗中找回被我们忽视甚至忘却的东西。
2、作者简介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因《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诗集。
简介《新月集》这是一部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儿童诗集,共收入诗歌40首。
诗人依照儿童的逻辑,以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和瑰丽的譬喻,描绘出儿童的种种动人情态和奇思妙想。
主题是歌颂儿童,表达诗人对儿童的热爱与同情。
这部儿童诗集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也深受我国数代读者的钟爱。
而《纸船》就是其中别致的一篇。
4、文章体裁泰戈尔的《纸船》是一首散文诗。
散文诗,是以散文形式写成的诗,是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的文学体裁。
内容多是抒情的,篇幅短小,有诗的意境、韵味和节奏感,一般不分行、不押韵。
二、预习反馈1、初读课文,将文中有困难的字词标注出来。
小纸船
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一诗歌的小纸船,欢迎阅读。
小时候
我心随你远去
带着一丝天真
微笑映衬的小溪
伴随着时间缓缓长大
长大了
才发现你是我脚踏下的甲板
隔上几十年
迎着那阵风吹
记忆突然幻化
你浮现的身影
小纸船呀小纸船
你的起点在我的童年
是不是梦在推动你远航
是不是我们要一起长大
还一定要再次相见
把焦头烂额的思绪凝视着你那庞大的身影
多少无奈迎刃的回归平静
我要看遍你的黎明
我要看遍你的日落
我要看遍那海鸥不惊意划落的羽翼站在你的身旁
想起……直到爱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