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作品
- 格式:doc
- 大小:121.76 KB
- 文档页数:3
周作⼈优秀散⽂(精选5篇)周作⼈优秀散⽂(精选5篇) ⽆论是⾝处学校还是步⼊社会,⼤家都经常接触散⽂吧?散⽂的宗旨是⽂笔⼀定要优美,⽂章⼀定要流畅。
“形散⽽神不散”。
那么,你知道⼀篇好的散⽂要怎么写吗?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周作⼈优秀散⽂(精选5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周作⼈优秀散⽂篇1 1 苦⾬斋序跋⽂。
上下两辑⾃序代序。
前后⼏编⼀收再收。
上是叙由来,道新感。
下是读后感,还⽂债。
前是旧序⽂,新集合。
后是⽼跋篇,重聚⾸。
翻译编纂就⾸说明原本。
散篇议论当时道清感情。
废名⼩说作序专业户。
平伯散⽂解说批评家。
集此⼀通旧话性情毕露⽆余。
看此⼀卷序跋嗔怪错过妙⽂。
2 谈龙集。
⽂艺篇什,⾃⼰性情,批评议论兼愿想。
西洋东倭,⼩诗俳句,移译误译有胜⽆。
主观⾃我原批评真谛,解读注脚是翻译⼼态。
悼祭西哲百年,是艺苑援引;序⾔故国新篡,是⽂学探究。
废名⼩说,平伯散⽂,是⾃家最爱。
两性神话,歌谣民歌,是⽂⼠实绩。
作⽂切莫忘个性,批评定要记诚谦 3 周作⼈书信。
⼭中养疴,车内闲时,奉达好友⼀扎;副刊邀稿,⼩报私谈,但去争辩⼀封。
近⾝实见,偶思妙想,愿与良朋知道;劝诫条陈,古国新事,⾃家头脑所得。
称兄⼀句,私事但道不妨;援君⼀声,故旧聊于新知。
伏园兄去京⾛沙漠,废名兄修道隐⼭中。
⼦容君乡有乌篷船,某某君⽂⽆蔷薇社 4 知堂⽂集。
四知天地你我,两知当字悬砣。
⾔⽽当,知也;默⽽当,知也。
⼈⽣天地间,往来你我中。
乱世活命,卖⽂且⽣。
汲汲于新道德,愤愤于旧习性,逝者斯世;⼝⽿间四⼨,⾔⾏⾥春秋。
茶酒菜蔬,摘句偷词。
茫茫然⼤国民,锵锵然⼩兵卒。
存乎当年。
⼈活⼀世,稻粱谋;国⽣万民,垂永祚。
5 ⾃⼰的园地,苦茶随笔。
周作⼈,⽣活在民初,思想在明末。
他拥有的特点,属于⼀些率性⽽为的真⼈。
他也汲汲于世道⼈⼼。
但⼤都反思过去有没有必要。
他的答案⼀直保留到⾃书退出⽂坛。
他只是在苦⾬斋,苦⽵,苦茶。
读读散书,说说闲话。
《乌篷船》(周作人)阅读练习及答案《乌篷船》(周作人)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乌篷船①周作人子荣②君:①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
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②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罗唆地多讲。
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
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
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就可以不说了。
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Symenngoa),小的为脚划船(划读uoa)亦称小船。
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
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
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
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
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则无之。
三道船篷之高大约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罢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骇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
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
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③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
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一天。
周作人的代表作品1、散文《祖先崇拜》、《思想革命》、《前门遇马队记》、《碰伤》、《一个乡民的死》、《卖汽水的人》、《山中杂信》、《资本主义的禁娼》、《三个文学家的纪念》、《自己的园地》、《文艺上的宽容》、《沉沦》2、情诗《镜花缘》、《自己的园地》旧序、《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沉默》、《生活之艺术》、《苦雨》、《苍蝇》、《若子的病》、《死之默想》、《喝茶》、《元旦试笔》、《上下身》、《鸟声》、《萨满教的礼教思想》、《乌篷船》、《教训之无用》、《诗的效用》、《谈龙集》《谈虎集》自序、《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上海气》、《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雨天的书》自序一、《雨天的书》自序二、《燕知草》跋、《三礼赞》、《妇女问题与东方文明》等、《水里的东西》、《草木虫鱼小引》、《枣》和《桥》的序、《国庆日颂》、《闭户读书论》、《苦茶随笔》小引、《志摩纪念》、《知堂文集》序、《爆竹》、《杀奸》、《鬼怒川事件》、《孔德学校纪念日的旧话》、《重刊袁中郎集序》、《蛙》的教训、《苦茶随笔》后记、《日本的衣食住》、《关于英雄崇拜》、《自己的文章》、《结缘豆》、《赋得猫》、《苦口甘口》、《俞理初的谈谐》、《怀废名》、《两个鬼的文章》、《石板路》(二)、《杂拌儿》跋、《立春以前》后记3、文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儿童的文学》、《个性的文学》4、美文《圣书与中国文学》、《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贵族的与平民的》、《论八股文》5、诗歌《小河》、《两个扫雪的人》、《山居杂诗》、《饮酒》、《昼梦》二、作者简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是一位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但又走了一条曲折、复杂道路的著名散文作家。
周作人生于1885年1月,原名�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启明(或作岂明)、知堂等。
重要笔名有独应、仲密、药堂、周遐寿等。
浙江省会稽县(今绍兴)人。
青少年时期,他和其兄鲁迅走过几乎相同的道路。
幼年曾在“三味书屋”读书,1901年秋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开始接受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初步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
周作人作品孤儿记(文言小说) 1906年6月,小说林社。
自己的天地(散文集) 1923年9月,北京晨报社。
泽泻集(散文集) 1925年月12月,北京,北新书局。
谈龙集(文艺杂论集) 1927年12月,上海,开明书店。
谈虎集(上下集)(杂文集) 1928年月1月,上海,北新书局。
永日集(散文集) 1929年5月,上海,北新书局。
过去的生命(诗集) 1929年11月,上海,北新书局。
看云集(散文集) 1932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
知堂文集(散文集) 1933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周作人书信(书信集) 1933年7月,上海,青光书店。
苦雨斋序跋文(序跋集) 1934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夜读抄(散文集) 1934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茶随笔(散文集) 1935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竹杂记(散文集) 1936年2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风雨谈(散文集) 1936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瓜豆集(散文集) 1937年3月,上海,宇宙风社。
秉烛谈(散文集) 1940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
药堂语录(散文集) 1941年5月,天津庸报社。
药味集(散文集) 1942年3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药堂杂文(散文集) 1944年1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书房一角(散文集) 1944年5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秉烛后谈(散文集) 1944年9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苦口甘口(散文集) 1944年11月,上海,太平书局。
立春以前(散文集) 1945年8月,上海,太平书局。
鲁迅的故事 1953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954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的青年时代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过去的工作(散文集) 1959年,香港,新地出版社。
知堂乙酉文编(散文集) 1961年,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
儿童杂事诗(诗集) 1973年,香港,崇文书店知堂回想录(散文集) 1972年,香港,三育图书公司。
[翻译书目]玉虫缘(小说)美国爱伦坡著,1905年,翔鸾出版社。
周作人经典散文作品推荐散文是偏重于抒写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感情是散文的灵魂,也是散文的内在线索之一,它支配着人、事、景、物的抒写。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周作人经典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周作人经典散文作品推荐:生活之艺术契河夫(Tshekhob)书简集中有一节道,(那时他在爱珲附近旅行,)“我请一个中国人到酒店里喝烧酒,他在未饮之前举杯向着我和酒店主人及伙计们,说道“请。
”这是中国的礼节。
他并不像我们那样的一饮而尽,却是一口一口的吸,每吸一口,吃一点东西;随后给我几个中国铜钱,表示感谢之意。
这是一种怪有礼的民族……”一口一口的吸,这的确是中国仅存的饮酒的艺术:干杯者不能知酒味,泥醉者不能知微醺之味。
中国人对于饮食还知道一点享用之术,但是一般的生活之艺术却早已失传了。
中国生活的方式现在只是两个极端,非禁欲即是纵欲,非连酒字都不准说即是浸身在酒槽里,二者互相反动,各益增长,而其结果则是同样的污糟。
动物的生活本有自然的调节,中国在千年以前文化发达,一时颇有臻于灵肉一致之象,后来为禁欲思想所战胜,变成现在这样的生活,无自由、无节制,一切在礼教的面具底下实行迫压与放恣,实在所谓礼者早已消灭无存了。
生活不是很容易的事。
动物那样的,自然地简易地生活,是其一法;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又是一法:二者之外别无道路,有之则是禽兽之下的乱调的生活了。
生活之艺术只在禁欲与纵欲的调和。
蔼理斯对于这个问题很有精到的意见,他排斥宗教的禁欲主义,但以为禁欲亦是人性的一面,欢乐与节制二者并存,且不相反而实相成。
人有禁欲的倾向,即所以防欢乐的过量,并即以增欢乐的程度。
他在《圣芳济与其他》一篇论文中曾说道,“有人以此二者(即禁欲与耽溺)之一为其生活之唯一目的者,其人将在尚未生活之前早已死了。
有人先将其一(耽溺)推至极端,再转而之他,其人才真能了解人生是什么,日后将被记念为模范的高僧。
周作人的散文风格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是独特的,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描写和幽默的语言,将琐碎的日常生活变得有趣和富有哲理。
他的作品常常以平凡的事物为题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将琐事转化为深刻的思考,引起人们共鸣。
《水果摊上的小插曲》是周作人笔下的一篇散文,它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发生在街头水果摊上的小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周作人以他特有的幽默和细腻的笔触,将一个看似平凡的场景展现得如此有趣和动人。
故事开始,周作人描述了一个小贩摆放着各种水果的摊位。
他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水果的色彩、香味和诱人的外观,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水果的海洋中。
接着,周作人通过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男孩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男孩不停地打量着水果,显露出他内心对美味的向往。
随着故事的推进,周作人揭示了男孩背后的故事。
原来,男孩家境贫寒,从小没有机会品尝到水果的滋味。
他对水果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渴望,让人感到心酸和感动。
周作人通过这个小插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故事的高潮出现在男孩终于买到一颗苹果的时刻。
周作人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男孩的欣喜和对苹果的珍视,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通过这个小小的插曲,周作人给予了读者一种启示,即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小的幸福,因为它们都是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
故事的结尾,周作人再次回到了水果摊的场景。
他以幽默的方式描述了男孩对苹果的痴迷和对水果摊主的感激之情。
通过这个故事,周作人告诉我们,即使是一个看似普通的水果摊,也蕴含着许多故事和人性的感动。
通过《水果摊上的小插曲》,周作人展现了他独特的散文风格。
他用生动的描写和幽默的语言,将一个平凡的场景变得有趣而富有哲理。
他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让读者从一个小小的插曲中获得思考和启示。
这正是周作人散文的魅力所在,他用他独特的笔触,将平凡的生活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周作人(1885.1.16—1967.5.6) 生平简介主要作品原名周櫆寿,后改名槐树,字启明,起孟,号知堂。
浙江绍兴人。
鲁迅之二弟。
1901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1906年赴日本,先后入东京政法大学、立教大学文科学习,曾与鲁迅共同翻译《域外小说集》一、二集。
1911年返回绍兴,先后任浙江省教育司视学和绍兴教育会会长、浙江第五中学英语教员。
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文科教瘦兼国史编译处?辑员。
新文学运动发韧时期,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上先后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新文学运动理论建设上的重要文章,产生过广泛影响。
1920年参加新潮社,被推选为该社主任编辑,并负责主持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
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并起草宣言。
五西前后除继续翻译介绍外国作品外,还发表大量白话诗文?击封建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骨干之一。
1922年7月起兼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
1923年第一部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问世。
1924年11月发起组织语丝社,并成为《语丝》的实际主编。
后来的创作逐渐转为恰谈、闲寄韵味的随笔小品,曾提出“复兴千年的旧文明”的口号。
这时期作品结为《雨天的书》、泽泻集》、《谈虎集》、《谈龙集》等。
孤儿记(文言小说)1906,小说林社异域文谈(评论集)1915,墨润堂书坊欧洲文学史(理论)1918,商务自己的园地(散文集)1923,北京尘报社雨天的书(散文集)1925,北新泽泻集(散文集)1927,北新谈龙集(散文集)1927,开明谈虎集(散文集)1928,北新永日集(散文集)1929,北新过去的生命(诗集)1929,北新艺术与生活(译论集)1931,群益儿童文学小论(评论集)1932,上海儿童书局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理论)1932,北京人文书店看云集(散文集)1932,开明知堂文集(自选散文集)1933,天马周作人书信(书信集)1933,上海青光书局苦雨斋序跋文(序跋集)1934,天马夜读抄(散文集)1934,北新哭茶随笔(散文集)1935,北新苦竹杂记(散文集)1936,良龙风雨谈(撒文集)1936,北新瓜斗集(散文集)1937,上海宇宙风社秉烛谈(散文集)1940,北新药堂语录(散文集)1941,天津庸报社日本之在认识1941,国际文化振兴会药味集(散文集)1942,北京新民印书馆药堂杂文(散文集)1944,北京新民印书馆书房一角(散文集)1944,北京新民印书馆秉烛后谈(散文集(散文集)1944,北京新民印书馆苦口甘口(散文集)1944,上海太平书局立春以前(散文集)1945,上海太平书局鲁迅的故家(研究资料)1953,上海出版公司鲁迅小说里的人物(研究资料)1954,上海出版公司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1957,中青过去的工作(散文集)1959,澳门大地出版社知堂乙酉文编(散文集)1961,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书信集)1972,香港太平洋图书公司周曹通信集(共2辑)1973,香港太平洋图书公司儿童杂事诗1973,香港崇文书店知堂回想录(回忆录)1973,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知堂杂诗抄(诗集)1987,岳?苦茶庵笑话选编,1937,北新明清笑话四种校订,1959,人文[翻译书目]侠女奴(民间故事)阿拉伯,1905,女子世界社玉虫缘(小说)美国爱伦坡著,1905,翔鸾社红星佚史(小说)英国哈葛德·安特路郎著,与鲁迅合译,1907,商务匈奴七十录(小说)匈牙利育河摩耳著,1908,商务域外小说集(1、2集)与鲁迅?译,1909,东经神田印刷所炭画(小说)波兰显克微支筑,1914,北京文明书局点滴(短篇小说集,此书后改名《空·打鼓》)俄国、波兰等,1920,北京大学出版部现代小说译丛与鲁迅、周建人合译,1922,商务陀螺(诗歌小品集)希腊等国,1925,新潮社狂言十番日本,1926,北新冥土旅行(散文集)希腊、法国等,1927,北新黄蔷薇(小说)匈牙利育珂摩耳著,1927,商务两条血痕(短篇小说集)日本石川啄木著,1927,开明玛加尔的梦(小说)俄国科罗连科著,1929,北新儿童剧(剧本集)日本、美国,便宜,1932,上海儿童书局希腊拟曲希腊海罗达斯·谛阿克列多思著,1934,商务希腊的神与英雄(神话集)英国劳斯著,1950,文生希腊女诗人萨波(传记)英国丰格尔著,1951,上海出版公司俄罗斯民间故事英国培因编译,1952,香港大公书局乌克兰民间故事英国培因编译,1953,香港大公书局阿里斯托芬喜剧集希腊,与罗念合译,1954,人文伊索语言希腊,1955,人文日本狂言选1955,人文欧里敝德斯悲剧集(1—3集)希腊,与罗念生同译,1957—1958,人文浮世澡堂(小说)日本式亭三马著,1958,人文希腊神话故事英国劳斯著,1958,天津人民石川啄木诗歌集日本,与卞立强合译,1962,人文古事记(历史小说)日本安万侣著,1963,人文平家物语(历史演义小说)日本,与申非合译,1984,人文[研究资料书目]周作人(陶明志编,1934,北新周作人先生纪事(方纪生编)1944,日本光风馆周作人(美国恩斯特·沃尔夫)1971,纽约Twayne书局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本山英雄)1978,日本筑摩书房周作人年谱(张菊香、张铁荣编)1985,南开大学出版社周作人研究资料(上下册,张菊香、张铁荣编)1986,天津人民周作人概观(舒芜)1986,湖南人民鲁迅周作人比较论(李影彬)1987,南开大学出版社。
周作人(1898-1973),原名周景涛,号迳庵。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教育家。
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以《故都的秋》、《散纸癖》等闻名,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散文大家”。
一、婉约清丽、温润典雅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清丽温润,富有诗意。
他善于运用婉约的笔调,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描写,展现出生活的细腻之美。
他的散文笔触轻柔温润,充满着文人的风雅情怀,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二、隽永含蓄、情感真挚周作人的散文作品隽永含蓄,情感真挚。
在作品中,他常常通过对生活中细微、平凡之事的刻画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在情感表达上,周作人的散文作品常常富有深情之笔,通过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思考与感悟,展现出一种宁静深沉的品格。
三、用典传神,富有比兴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兴手法。
他擅长通过典故和比兴来传神,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
通过对古人的才情风采的赞颂和传承,周作人不但为自己的作品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也使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意义。
四、语言流畅优美,情感饱满周作人的散文语言流畅优美,情感饱满。
他擅长用简洁清新的句式,清丽澄澈的文字,流畅优美的篇章,展现出大家风范。
在情感表达上,周作人的作品往往富有真挚、深情的情感,读来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共鸣和触动。
五、独特的叙述手法,情感真挚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中,他往往能够巧妙地运用独特的叙述手法。
他善于通过纯熟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叙述方式,使散文作品展现出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深度观察和细致描绘,周作人以其独特的叙述手法,塑造了许多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韵味的人物形象。
六、文学批评眼光独到除了自己的散文作品外,周作人还在文学批评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
他曾撰写了大量的文学批评文章,对我国古代文学及近代文学有着深刻的研究,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内涵,成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瑰宝,对于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作人谈酒读后感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幽默的风格而著称。
其中,他的散文作品《谈酒》更是被誉为经典之作。
在这篇散文中,周作人以饱满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酒这一物质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酒对人们情感和精神上的影响。
通过阅读《谈酒》,我深深感受到了周作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时也对酒这一文化现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谈酒》中,周作人以幽默风趣的笔调,描述了酒对人们情感和精神上的影响。
他认为,酒可以使人忘却忧愁,放松身心,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让人们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
他还通过对酒文化的深入探讨,揭示了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对酒这一物质的分析,周作人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以及人们对于情感和精神的追求。
在我看来,周作人的《谈酒》不仅仅是对酒这一物质的探讨,更是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酒的分析,周作人揭示了人们对于情感和精神的追求,以及人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困惑和挑战。
他以幽默的笔调和深刻的洞察力,让人们在阅读中不仅仅能够感受到对酒的热爱,更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通过阅读《谈酒》,我深深感受到了酒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以及酒对人们情感和精神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工具,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同时,酒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代表着人们对于情感和精神的追求。
通过对酒文化的深入探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情感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总的来说,周作人的《谈酒》是一篇充满深刻思考和幽默风趣的散文,通过对酒文化的深入探讨,他不仅仅揭示了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和生活的复杂性。
通过阅读《谈酒》,我对酒这一物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情感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周作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让人们在阅读中不仅仅能够感受到对酒的热爱,更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故乡的野菜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
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
《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齐菜花。
谚云:三春戴养花,桃李羞繁华。
”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芥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
侵晨村童叫卖不绝。
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
”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
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
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周作人诗歌《苍蝇》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周作人诗歌《苍蝇》原文及赏析【导语】:《苍蝇周作人》全文与读后感赏析我们说爱,爱一切众生;但是我却觉得不能全爱。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赏析周作人善于摭拾人所不言的小题材,信笔写来,无不成趣。
《故乡的野菜》即写出了故乡的风俗,且带着清新的野趣。
在这篇散文里,作者不惮其烦地介绍了习见于故乡的荠菜、马兰头、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紫云英,它们的形状,颜色与用途,以及围绕它们而展开的浙东民俗。
而文中引述的“荠菜马兰头,姐姐嫁在后门头。
”“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野趣也真沸沸十足。
这正如周作人自己所说:“王阮亭评梦梁录,亦谓其文不雅驯,盖民间生活本来不会如文人学士所期望的风雅,其中不能中意自是难怪,而如实地记述下来,却又可以别有趣雅,但此则别为他们所不知者。
”然而如果全部“如实地记述”,大概要夹杂一些恶俗的东西,这就需要作者笔下长眼,要有分寸,要有取舍:“浙东扫墓用鼓吹,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不家虽没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紫云英与杜鹃的花束,”用笔极其简练明净,从而传达出作者的审美情趣。
由此可以见出,以质朴的语言对民俗的东西忠实地记述,以存野趣;以独特的审美标准去芜存精,是这篇散文以及周作人若干散文野趣为雅趣的契机之一。
还不仅仅如此,周作人往往把浙东的民俗推广到深厚的文化背景里去。
《故乡的野菜》虽然只不过千二百字,引文却占据了将近六分之一。
其中他征引了明人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顾禄的《清嘉录》,以古证今,把浙东民俗提高到文化史的层次从而古今打成一片。
由于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喜欢以东洋的习俗中土比附印照,譬如主到黄花麦花果时即以日本的“御形”做比,“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而在记述紫云英时又引证《诽句大辞内》充分体现了作者渊懿的常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又把浙东的民俗放置一个横的文化比较的剖面了。
这样,也使作品带有明显的笔记体散文的特色。
《故乡的野菜》周作人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周作人的文章_周作人作品的课文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的最早倡导者与开创者,称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全心全意经营散文并取得卓越成就的大家并不为过。
下面就是本文库给大家整理的周作人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周作人的文章一:谈酒这个年头儿,喝酒倒是很有意思的。
我虽是京兆人,却生长在东南的海边,是出产酒的有名地方。
我的舅父和姑父家里时常做几缸自用的酒,但我终于不知道酒是怎么做法,只觉得所用的大约是糯米,因为儿歌里说"老酒糯米做,吃得变"nionio"──末一字是本地猪的俗语。
做酒的方法与器具似乎都很简单,只有煮的时候的的法极不容易,非有经验的工人不办,平常做酒的人家大抵聘请一个人来,俗称"酒头工",以自己不能喝酒者为最上,叫他专管鉴定煮酒的时节。
有一个远房亲戚,我们叫他"七斤公公"──他是我舅父的族叔,但是在他家里做短工,所以舅母只叫他作"七斤老",有时也听见她叫"老七斤",是这样的酒头工,每年去帮人家做酒;他喜吸旱烟,说玩话,打马将,但是不大喝酒(海边的人喝一两碗是不算能喝,照市价计算也不值十文钱酒),所以生意很好,时常跑一二百里路被招到诸暨嵊县去。
据他说这实在并不难,只须走到缸边屈着身听,听见里边起泡的声音切切察察的,好象是螃蟹吐沫(儿童称为邂煮饭)的样子,便拿来煮就得了;早一点酒还成,迟一点就变酸了。
但是怎么是恰好的时期,别人仍不能知道,只有听熟的耳朵才能够断定,正如古董家的眼睛辨别古物一样。
大人家饮酒多用酒盅,以表示其斯文,实在是不对的。
正当的喝法是用一种酒碗,浅而大,底有高足,可以说是古已有之的香宾杯。
平常起码总是两碗,合一"串筒",价值似是六文一碗。
串筒略如倒写的凸字,上下部如一与三之比,以洋铁为之,无盖无嘴,可倒而不可筛,据好酒家说酒以倒为正宗,筛出来的不大好吃。
唯酒保好于量酒之前先"荡"(置水于器内,摇荡而洗涤之谓)串筒,荡后往往将清水之一部分留在筒内,客嫌酒淡,常起争执,故喝酒老手必先戒堂值以勿荡串筒,并监视其量好放在温酒架上。
周作人的美文小品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叙述风格而闻名。
他的美文小品作品常常以生活中的琐碎细节为切入点,通过描写平凡人物和普通场景,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在周作人的美文小品作品中,他常常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恰到好处的比喻,将平凡的事物和人物赋予了深刻的意义。
他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描绘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的变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共鸣。
其中,他的《丁香花》一文,以一朵丁香花为主线,讲述了一位女孩的一生。
通过描写丁香花的芬芳与凋零,以及女孩的成长和离别,周作人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他通过对花的细致描绘,传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回忆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叹生命的脆弱和美丽。
另外,《雨巷》这篇美文小品也是周作人的代表作之一。
他以雨巷为背景,描写了一个贫穷的小姑娘在雨巷中的生活。
小姑娘通过一连串的努力和勇敢,最终脱离了贫困的环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周作人通过对小姑娘的努力和坚持的描写,传达了对人性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他用雨巷的贫困环境和小姑娘的努力奋斗,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可以勇敢向前的信念,让读者深受启发。
此外,周作人的美文小品中还有许多温馨感人的作品。
例如,他的《家》一文,以一座老房子为中心,描绘了一个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通过对家中的物品和人物的描写,周作人表达了对家庭的珍视和对亲情的思念。
他通过对家的细致描绘,让读者回忆起自己的家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总的来说,周作人的美文小品作品以其细腻的叙述和深情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生活的真实。
他通过对平凡的人物和事物的描写,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他的作品引人入胜,读来让人沉醉其中,感受到人生的美好与复杂。
周作人作品
1936
年
山本书店《北京の果子》
1938
年
改造社《周作人随笔集》
1939
年
文求堂《中国新文学の源流》
1940
年
冨山房《周作人文芸随笔抄》
1940
年
创元社《瓜豆集》
1944年実业之日本
社
《结縁豆》
1955
年
筑摩书房《鲁迅の故家》
1973
年
筑摩书房《日本文化を语る》
1998年骏河台出版
社
《水の中のもの―周作人
散文选》
2002
年
平凡社《日本谈义》
2002年新风舎《鲁迅小说のなかの人
物》
其他译本
日语《现代小说译丛》《黄蔷薇》
《陀螺》
《现代日本小说集》《乌克兰民间故事集》
《古事记》
《狂言选》
《枕草子》
《浮世澡堂》(日本语《浮世风吕》)《浮世理发馆》(日本语《浮世床》)《现代日本小说集》(与鲁迅合作)《如梦记》
《石川啄木诗歌集》
《两条血痕》
古希腊语《路吉阿诺斯对话集》
《希腊拟曲》
《财神》(古希腊喜剧)
《希腊神话》
《伊索寓言》(全译本)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罗念生合作,古希腊悲剧)
英语《域外小说集》(与鲁迅合作)《红星佚史》
《现代小说译丛》(与鲁迅合作)
作品一览
《欧洲文学史》《近代欧洲文学
史》《谈龙
集》
《艺术与生
活》
《雨天的
书》
《儿童文学小论》
《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
流》
《谈虎
集》
《鲁迅的故
家》
《夜读
抄》
《知堂回想录》
《自己的园地》《鲁迅小说里的人
物》《瓜豆
集》
《周作人书
信》
《苦竹杂
记》
《书房一角》
《老虎桥杂诗》《鲁迅的青年时
代》《永日
集》
《药堂杂文》《苦茶随
笔》
《过去的工作》
《知堂乙酉文编》《周作人文类编》《木片
集》
《苦口甘口》《秉烛
谈》
《风雨谈》
《药味集》《周作人散文全
集》《看云
集》
《知堂书话》《立春以
前》
周作人自编文集
《知堂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