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2基因在染色体上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47
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备课时间]:2012年3月12日[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能力目标:1.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2.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情感目标: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教学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教学关键] 理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教学方法] 导学案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插图[课型] 新课[课时按排] 1课时[教学过程]:预习案一、预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初步了解萨顿的假说,初步把握类比推理法,并尝试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预习内容1、萨顿的假说(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极为相似;(2)推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完整__性和___独立___性。
a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
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3)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及实验材料:果蝇的优点是:容易饲养,繁殖周期智短,有许多相对性状(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图2—8(3)摩尔根的假设:观察图2—9a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用表示)在X 染色体上,而Y 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学习
资料
染色体的结构
-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 每个人体细胞中通常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
- 染色体通过着丝粒与细胞分离时分为两条。
基因的概念
- 基因是细胞内控制遗传信息传递的单位。
- 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和生物功能。
- 基因是由DNA分子组成,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 每条染色体上有数千个基因,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 基因的位置称为基因座。
- 同一基因座上的基因可能有不同的等位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传差异。
基因的遗传方式
- 基因可以由父母传给子女,遗传方式包括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 遗传方式取决于基因的表现型和基因型。
- 基因型是个体基因组的组成,表现型是基因在个体中的表现。
染色体突变
- 染色体突变是指染色体在结构或数量上发生的异常变化。
- 常见的染色体突变包括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和染色体倒
位等。
- 染色体突变可能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
基因工程的应用
- 基因工程是利用基因技术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 基因工程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 通过基因工程可以生产更多的农作物和药物,改善人类生活
条件。
以上是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二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研究资料,希
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后练习与提高1.在人的精子形成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细胞中可能有()A.22对常染色体+XY B.22对同源染色体C.44条常染色体+XY D.44条常染色体+XX2、一个基因平均由1×103个核苷酸对构成,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生殖细胞里的DNA合计约有7×109个核苷酸对,因此每条染色体平均有基因的个数是(不考虑基因间区)()A.3.5×106B.3.5×105C.7×105D.1.4×1063、果绳的红眼为伴性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4.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存在于所有生物的各个细胞中B.其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在体细胞增殖时从不发生联会行为D.在次级性母细胞中只可能含一条性染色体5.图为某一雄性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分析回答:(1)图中各细胞可同时在该动物的结构中找到,若甲细胞为果蝇体细胞,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染色体。
(2)若甲细胞形成乙细胞,分裂方式为,其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一般为。
(3)丙细胞内有个染色体组,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4)若该动物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若它与正常的雌性个体交配,后代中患病的几率为。
(5)在甲细胞形成乙细胞过程和甲细胞形成丙细胞过程中均可发生可以遗传的变异,但前者比后者少(方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评课稿1. 引言本评课稿旨在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材中的《遗传与进化》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进行评价,分析该课程在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 教材内容分析《遗传与进化》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是高中生物必修2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介绍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组成和分布。
主要内容包括:• 2.1 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介绍了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染色体的组成,包括染色体的核心部分-染色质,以及染色体上的基因。
• 2.2 基因的分布与排序:讲解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方式,包括单基因和多基因的排列方式,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
• 2.3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变异:探讨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变异形式,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以及变异对遗传的影响。
3. 教学目标分析该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理解染色体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方式和排序规律;•掌握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变异形式和对遗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通过这些教学目标,学生将能够在遗传和进化的领域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重要性和变异对遗传的影响。
4. 教学方法分析在教学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4.1 探究式学习: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结构和染色体突变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和变异的思考和讨论。
• 4.2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使用图示、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染色体的结构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方式。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 4.3 合作学习: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或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教学反馈分析根据教学反馈,本课程存在以下优点和不足:5.1 优点•教学目标明确: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学生可以明确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相关联。
1.生命观念:从基因和染色体层面解释新情景下的简单遗传现象。
2.科学思维:尝试用假说—演绎法分析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3.社会责任:认同摩尔根等科学家尊重科学事实,勇于否定自我的科学精神。
一、萨顿的假说1.假说内容:基因(遗传因子)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项目基因染色体传递中的性质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存在方式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来源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即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分配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自由组合1.实验者: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
2.实验材料——果蝇(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②易饲养,繁殖快;③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2)果蝇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果蝇体细胞中共有4对染色体,其中3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
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
3.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
4.实验过程(1)实验现象现象分析P红眼(♀)×白眼()↓F1红眼(♀、)↓雌雄交配FF2红眼(♀、)∶白眼()=3∶1 ①红眼为显性性状。
②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③F2中白眼果蝇只有雄果蝇(2)提出问题白眼性状的表现为何总与性别相关联?(3)实验假说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5)测交实验①测交预期F2中的白眼雄果蝇和F1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然后选取子代中的白眼雌果蝇再和F1中的红眼雄果蝇杂交。
专题四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的假说:
①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染色体也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的。
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③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
④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也是自由组合。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1)选材原因:果蝇比较常见,并且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和后代多等特点。
(2)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⑶测交实验:
测交后代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进一步验证了摩尔根等人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⑷实验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1。
名词解释
【等位基因】
指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有同一基因座的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基因座,每个基因有自己的特定的基因座。
在同一基因组上的若干基因可以互称为等位基因。
一般用一个相同的基本符号来表示。
【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每两条同源染色体,都分别来自雌雄生殖细胞,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它们在形态大小及遗传结构上都是相似的。
且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要进行联会,形成四分体。
在减数分裂第一次的后期,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开始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彼此发生分裂,分别向两极移动(这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经末期形成的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即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这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基因的分离定律】
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分离规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