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4
信息工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实习报告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数据处理技术一、实验/实习过程1通过第一节的学习,我学会了Excel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比如在输入数据时如何进行数据的有效性检验,还学会了一些函数的应用,比如取证函数INT();随即函数Rand();求和函数sum();求均值函数average();还有编程中很重要的条件判断函数if等等一系列常用函数。
学会了单元格的引用。
总的来说,在完成第一节实习后,我对Excel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由此我也收获很多知识。
2通过对第二节的学习,我学会了报表设计,进一步了解和熟练了单元格应用以及求和函数的应用。
在这一节中,我学会了表格的设计与排版,懂得了制作一个报表的知识,收获颇多。
实验报告的内容与格式按任课教师的要求书写。
3通过对第三节的学习,我学会了Excel中的数据分析与管理,学会了如何在一堆数据中筛选出我需要的数据,并且我会了实现数据透视表的方法,这样,运用数据透视表就可以非常简单的实现一个庞大的数据的统计,很有效的减4.5.九九乘法口诀(三角阶梯型)输入方法:b1-j1输入1-9的数字,a2-a10输入1-9的数,在B2输入” =IF(B$1>$A2,"",B$1&"*"&$A2&"="&B$1*$A2) 然后回车,拖动表格即可得到九九乘法口诀。
”6.德育成绩计算方法:①选中课时并对课时求总和,给总和改名为zxs,给课时改名为xs②在学习成绩表中选中学生的成绩,并对成绩改名为cj③在第三张表中(以第一个人为对象)在相同位置C2框中输入”=xs*cj”,点击回车,然后拖动图标④选中第一行,求和,在求和后的框中再输入”\zxs”,点击回车,拖动图标⑤确定德育成绩的小数点位数,可以直接点击减少(增加)小数点位数按钮。
从这一次的实习中我了解了运用较简单的方法来进行较复杂的计算。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启动、关闭、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3. 培养计算机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启动计算机① 开启电源,等待计算机自检。
② 进入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2)关闭计算机① 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
② 点击“开始”按钮,选择“关机”。
③ 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
(3)使用鼠标① 按下鼠标左键,进行选中、拖动等操作。
② 按下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③ 滚动鼠标滚轮,实现页面滚动。
(4)使用键盘① 按下字母键,输入文字。
② 使用功能键,如Ctrl、Alt、Shift等,实现特殊功能。
2. 计算机基本应用(1)文字处理① 打开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WPS等。
② 输入文字,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格式等。
③ 保存、打开、关闭文档。
(2)电子表格① 打开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表格等。
② 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公式等。
③ 绘制图表,分析数据。
(3)演示文稿① 打开演示文稿软件,如PowerPoint、WPS演示等。
② 制作幻灯片,设置动画、切换效果等。
③ 播放演示文稿,进行演示。
三、实验步骤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启动计算机:打开电源,进入操作系统。
(2)使用鼠标:选中文件,拖动到指定位置。
(3)使用键盘:输入文字,设置字体格式。
(4)关闭计算机:关闭所有程序,点击“关机”。
2. 计算机基本应用(1)文字处理:打开Word,输入文字,设置格式。
(2)电子表格:打开Excel,输入数据,设置公式。
(3)演示文稿:打开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设置动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启动、关闭、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同时,我们还熟悉了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2. 实验分析(1)计算机基本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以及如何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实验在高校教育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通过计算机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本次实验报告旨在对所进行的计算机实验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实验的开展提供借鉴。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2.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3. 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实验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2. 实验二:操作系统原理与Windows操作3. 实验三:计算机网络基础与网络配置4. 实验四:数据库原理与SQL语句编写5. 实验五:编程语言学习与简单程序设计四、实验过程1. 实验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2)熟悉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维护方法;(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功能。
2. 实验二:操作系统原理与Windows操作(1)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3. 实验三:计算机网络基础与网络配置(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如网络拓扑、传输介质、网络协议等;(2)熟悉网络配置方法,如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网络的基本功能。
4. 实验四:数据库原理与SQL语句编写(1)学习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如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等;(2)掌握SQL语句的编写方法,如数据查询、数据插入、数据更新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数据库的基本功能。
5. 实验五:编程语言学习与简单程序设计(1)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如C、Python等;(2)掌握简单程序设计方法,如函数定义、循环、条件语句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编程语言的基本功能。
实验名称:Python编程基础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Python编程环境。
2. 掌握Python基本语法和常用数据类型。
3. 学会使用Python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数据处理。
实验内容:1. Python编程环境搭建。
2. Python基本语法和常用数据类型。
3. Python简单计算和数据处理。
实验步骤:一、Python编程环境搭建1. 下载Python安装包:从Python官方网站下载Python安装包,版本为Python 3.8.1。
2. 安装Python:运行安装包,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3. 配置环境变量:在安装过程中,选择将Python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中。
4. 验证安装:打开命令提示符或终端,输入python,如果出现Python提示符,则表示Python安装成功。
二、Python基本语法和常用数据类型1. 变量和赋值:在Python中,变量名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不能以数字开头。
变量赋值使用等号(=)。
```pythona = 10b = 'hello'c = 3.14```2. 数据类型:Python中常用的数据类型有整型(int)、浮点型(float)、字符串型(str)和布尔型(bool)。
```pythona = 100 # 整型b = 3.14 # 浮点型c = 'hello' # 字符串型d = True # 布尔型```3. 输出语句:使用print()函数输出内容。
```pythonprint('这是一个输出语句')```4. 输入语句:使用input()函数接收用户输入。
```pythonname = input('请输入你的名字:')print('你的名字是:', name)```三、Python简单计算和数据处理1. 计算器程序: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实现加、减、乘、除运算。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3篇)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精选3篇)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篇1一、实验题目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二、实验目的1.熟悉Windows_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_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
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一”折叠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
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3.建立树状目录。
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1.1.建WOrd并保存。
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
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5.复制、移动文件夹6.重命名、删除、恢复。
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
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8.设置共享文件。
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9.显示扩展名。
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
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10设置鼠标。
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11设置键盘。
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12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13设置输入法。
打开控制面板/区域与语言选项/详细信息/文字服务与输入语言(三)WindOWS附件的使用1.计算器。
实验三实验项目名称:实验3 文字信息实验过程及内容:一、(一)基础操作1. 启动Microsoft Word 2010,输入个人简历的相关信息。
输入完成后,将文档另存为:个人简历.docx。
(书本案例3-2)1)输入RESUME后按Enter即可换行2)在第五段输入“姓名:马腾飞”时,由于已经输入过一次了,可以直接复制粘贴。
长按鼠标左键选中“姓名:马腾飞”,单击右键,弹出菜单,在菜单中选择复制。
再将光标移动到需要粘贴的位置,在键盘上按“C TRL+V”即可完成。
3)输入完内容后,在左上角点击“保存”,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更改文件名,以及选定保存地址后,单击“保存”。
2. 打开个人简历文档,设置标题“个人概况”格式,字体:楷体、小四,深蓝色,加宽2磅,对整行加下划线、橙色;整行底纹:淡橙色。
(书本案例3-5)1)选中“个人概况”,在弹出的菜单中找到字体选项,点击下拉按钮选择“楷体”,再找到字号选项点击下拉按钮,选择“小四”。
然后找到字体颜色选项点击下拉按钮,选择“深蓝色”。
2)选中“个人概况”,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字体”选项,进入对话框,切换至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
点击“间距”的下拉按钮选择“加宽”,在磅值(B)中更改为2磅。
再切换到“字体”选项卡,点击“下划线类型”的下拉按钮,选择所需的下划线线型,点击“下划线颜色”下拉按钮并选择橙色的下划线颜色。
查看“预览”,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
3)选中“个人概况”,点击Word上方的“设计”选项,在最右边的页面背景内点击页面边框,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底纹”选项卡,点击“填充”的下拉按钮,选择淡橙色。
点击“应用于”的下拉按钮,选择“文字”选项。
在“预览”区查看,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即可。
效果如下图所示3.书本案例3-61)选中“个人概况”,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段落”,进入对话框后更改“段前”的数据为1行,“段后”的数据为1行,特殊格式为“无”。
CPU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探究中央处理器(CPU)的组成以及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
通过深入理解CPU的工作原理和机器指令的执行流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过程。
2. CPU的组成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负责执行计算机上的所有任务。
一个典型的CPU由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2.1 控制单元(Control Unit)控制单元是CPU的核心组件之一,负责协调和控制整个CPU的操作。
它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并解码这些指令以确定下一步的操作。
2.2 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算术逻辑单元是CPU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ALU能够执行基本的数学计算和布尔逻辑运算。
2.3 寄存器(Registers)寄存器是CPU内部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CPU拥有多个寄存器,每个寄存器都有特定的功能,如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PC)用于存储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累加器(Accumulator)用于存储运算结果等。
3. 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机器指令是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指令,它们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
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取指令(Fetch)控制单元从存储器中读取下一条指令,并将其存储在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IR)中。
3.2 解码指令(Decode)控制单元解码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确定需要执行的操作类型和操作数。
3.3 执行指令(Execute)根据解码的结果,CPU执行指令中指定的操作。
这可能涉及到从寄存器中读取数据、进行算术运算、修改寄存器的值等。
3.4 存储结果(Store)执行指令后,结果可能需要存储在寄存器或存储器中,以备后续操作使用。
4. 实验步骤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个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来演示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
计算机实验报告计算机实验报告15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计算机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网络应用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能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一台套一、实验目的1、熟悉上网浏览、检索、下载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2、掌握E-mail的申请及应用;3、了解网络配置与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4、掌握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简单局域网的组建方法;5、了解简单的网络命令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INTERNET的基本操作及WWW的基本应用;2、网络资源的获取;3、E-mail的申请及应用;4、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局域网的组建。
5、简单的网络基本命令使用。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实验报告2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18日到X月10日二、实习地点中****-*三、实习目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四、实习内容能对电脑交易和具体的电脑安装步骤进行了解,并查阅资料巩固自我缺漏的电脑经验。
能将具体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电脑交易的同时,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付诸实践。
能够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巧,比如安装系统,安装插线,识别型号,处理图形和flash等。
能够与别人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交流,并且提供各种买卖信息以及电脑性能好坏的识别。
能够推销贩卖计算机,并且积累丰厚的社会交流经验和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实习体会职高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经过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二)引言:本文是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的第二部分,旨在探讨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实验结果的总结。
概述:本报告将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将回顾实验的目标和背景。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设计和实施实验的方法与步骤。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将分析实验结果以及它们对我们的研究和学习的意义。
正文:1. 实验的目标和背景- 介绍实验的背景,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前人研究成果。
- 解释实验的目标,即我们尝试解决的问题或验证的假设。
2. 设计和实施实验的方法与步骤- 详细描述实验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
- 解释实验中使用的软件和硬件工具。
- 介绍实验的实施过程,包括数据收集和实验参数设置等。
3.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列举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分析这些问题对实验结果的可能影响。
- 提供针对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4. 实验结果的分析及意义- 呈现实验所得到的主要结果。
- 解释这些结果与实验目标之间的关系。
- 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局限性。
5. 总结- 对实验进行全面总结,包括实验目标的达成情况和实验过程中的收获。
- 讨论实验中存在的局限性和可能的改进空间。
-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总结:通过实验过程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 (在这里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果)。
此外,对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我们认为...... (在这里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可能的改进空间)。
通过本报告的详细阐述,我们深入了解了实验的目标和背景,并详细描述了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我们还提出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实验序号:实验4 实验名称:电子表格处理班级:姓名:同组人:实验日期: 2014 年 11 月 17 日教师签字:一、实验目的(一)掌握工作表和工作簿的建立、编辑、格式化等基本操作。
(二)掌握公式和基本函数的使用。
(三)掌握数据清单的管理操作。
(四)掌握图表的创建、修改以及修饰等操作。
二、实验环境(一)硬件环境:微型计算机(二)软件环境:Windows XP ,Excel 2003。
三、实验步骤(一)Excel的启动及其窗口打开“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中的“Microsoft office”,然后点击“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打开Excel应用程序窗口,如下图所示:①Excel工作窗口的组成从上图可知,Excel的工作窗口由标题栏、工具栏、编辑栏、工作区、任务窗格、标签栏以及状态栏组成。
②单元格行与列交叉的方格称为单元格。
如下图所示:③单元格区域若干个连续的组成矩形形状的单元格称为单元格区域。
Sheet1”、“Sheet2”、“Sheet3”,表示有三张工作表。
白底的工作表名称为当前工作表,如上图中的“sheet 1”即为当前工作表,单击工作表名称可选择工作表。
若干张工作表组成一个工作簿。
(二)创建工作簿新建一个工作簿时,同时该工作簿新建了三个空的工作表,选择其中一张sheet1作为当前工作表,可向表中输入数据或是编辑数据。
1)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文字常量包含了字符、汉字、空格以及要作为字符串处理的数字等。
上图A列数据为文字常量,其默认状态是在单元格中左对齐。
②数值的输入数值只可以包含以下字符:0、1、2、3、4、5、6、7、8、9、+、-、(、)、,、/、$、%、E、e。
上图B列数据为数值常量,其默认状态是在单元格中右对齐。
③日期与时间的输入输入格式为“年/月/日”或“年-月-日”,例如2007-6-30,2007/6/30,12:50。
实验一乘法运算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调试程序DEBUG的常用命令和功能。
2、掌握多字节乘法运算程序的编写方法。
3、学会程序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实验目的:1、掌握宏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辑方法。
2、学会用MASM 及LINK 程序将源程序文献转换成可执行文献的方法。
3、学会调用DOS 软中断功能来显示字符串的方法。
二、实验环节:1、运用全屏幕编辑程序来编辑源程序,文献扩展名为ASM,操作如下:A>NE 盘号:文献名.ASM2、运用MASM 程序将源程序文献汇编成目的文献,目的文献扩展名为OBJ,操作如下:A>MASM 盘号:文献名.ASM 盘号:文献名.OBJ在编辑中发生错误,要用NE 程序来修改源程序文献。
3、用L I NK 程序将目的文献转换成可执行文献,可执行文献扩展名为EXE,操作如下:A>L I NK 盘号:文献名.OBJ 盘号:文献名.EXE 4、在DOS 环境下执行可执行文献。
三、实验内容:按照宏汇编语言源程序格式的规定,编写一个文献,显示如下字符串:I like mi c r oc o mputer v ery much.四、实验报告内容:1、 实验用源程序STACKS SEGMENT STACK 滩栈段实验四显示字符串实验 DWI 2 8 DU P(?);只有128个字节STACKS ENDS DATAS SEGM ENT;数据段MSG1 D B'I lik e m i crocomputer very much.?$'DATA S ENDSCODES SEGMENT;代码段ASSUME CS: CODE S,DS:DATASSTART: MOV AX,DATAS ;初始化MOV DS,AXMOV DX,OFFSET MSGIMOV AH,9INT 2 1 HMOV AX, 4 COO H ;退出程序I NT 21HC ODES END SEND START2、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显示出了“I 1 ike mic r o c o mputer ver y much.实验五显示字符串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字符串的显示方法。
第1篇实验名称:计算机基本操作与常用软件应用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2. 熟悉常用软件的使用,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
3. 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实验内容:一、计算机基本操作1. 开关机操作(1)打开计算机,等待系统启动完成。
(2)使用鼠标点击屏幕左下角的“开始”按钮,选择“关机”选项。
(3)系统提示是否保存更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存或取消保存。
(4)点击“确定”按钮,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
2. 文件管理(1)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了解文件结构。
(2)创建文件夹:点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文件夹名称,按“确定”按钮。
(3)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选中文件或文件夹,右击鼠标,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称,按“Enter”键。
(4)删除文件或文件夹:选中文件或文件夹,右击鼠标,选择“删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是”。
3. 系统设置(1)打开“控制面板”,了解系统设置。
(2)调整屏幕分辨率:在“控制面板”中找到“显示”选项,调整分辨率。
(3)设置网络连接:在“控制面板”中找到“网络和共享中心”,设置网络连接。
二、常用软件应用1. 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1)创建新文档: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Office”->“Microsoft Word”,打开Word软件。
(2)输入文字: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可以使用“格式”工具栏进行文字格式设置。
(3)保存文档: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设置保存路径和文件名,点击“保存”按钮。
2. 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Excel)(1)创建新工作簿: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Excel”,打开Excel软件。
计算机实验报告计算机实验报告(集锦15篇)在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计算机实验报告1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计算机实验报告计算机实验报告(通用15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计算机实验报告篇1学院专业班级学号一、实验名称:Cisco 系列路由器配置基础二、实验目的:(1)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操作系统软件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的应用;(2)理解Cisco 系列路由器(5种)基本配置方法;(3)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用户命令状态,特权命令状态,全局设置状态,局部设置状态,设置对话状态;(4)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常用命令:任务命令,显示命令,拷贝命令,网络命令,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相关(全局,局部,…….)参数配置方法;三、实验环境:Cisco 2600 Series Routers,模拟软件“RouterS im-CCNA2。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使用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进行。
路由器基本配置方法:一般来说,可以用5种方式来设置路由器,其中包括Console 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AUX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通过以太网上的TFTP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上的TELNET程序;通过以太网上的SNMP网管工作站。
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进行。
(1)命令状态1)router>路由器处于普通用户命令状态。
这时用户可以看到路由器的连接状态,访问其它网络和主机,但不能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2)router#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enable路由器进入超级用户命令状态router#,这时不但可以执行所有的用户命令,还可以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3)router(config)#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configure terminal,出现提示符router(config)#,此时路由器处于全局设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全局参数。
大学计算机实验3-实验报告大学计算机实验 3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我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熟悉特定计算机软件或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2、培养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相关任务。
3、增强对计算机系统和程序运行原理的认识。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安装了所需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工具,具体如下:1、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
2、应用软件:具体软件名称 1、具体软件名称 2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实验任务一:任务一的具体描述1、启动相关软件,熟悉其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
2、按照给定的要求,进行数据的输入和处理。
首先,打开具体文件或项目,在相应的位置输入数据。
然后,运用软件提供的功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观察数据处理的结果,检查是否符合预期。
(二)实验任务二:任务二的具体描述1、切换到另一个软件工具,了解其特点和使用规则。
2、依据给定的案例,进行模拟操作。
设定相关参数,如列举参数名称和取值。
运行程序,观察输出结果。
(三)实验任务三:任务三的具体描述1、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个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2、制定解决方案,明确操作流程。
3、逐步实施解决方案,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
四、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以下方法得以解决:1、问题一:在进行具体操作时,出现了错误描述的错误提示。
解决方法:查阅相关的帮助文档和在线资料,发现是由于原因分析导致的。
通过具体的解决步骤,成功解决了该问题。
2、问题二:对于某个概念或功能理解不够清晰,导致操作失误。
解决方法: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经过他们的耐心讲解和示范,加深了对该内容的理解,从而能够正确完成操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任务一的结果经过数据处理,得到了具体的结果描述。
大学生计算机实验报告范文(精选6篇)大学生计算机实验报告范文(精选6篇)1一、实训目的:1、练习和巩固识别计算机部件的方法,并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判断计算机部件的好坏与优劣。
2、练习和巩固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安装基本方法与步骤,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不仅仅能组装计算机,更能合理和更优的方式组装计算机。
3、练习和巩固计算机软件的安装方法与步骤,使得学生掌握在真实的、实际工作中安装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的方法与步骤。
4、掌握和巩固多媒体计算机故障处理。
能在遇到的各种硬件、软件的故障处理中,自己动手和动脑、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基本的处理方法,积累一定的经验。
二、实训地点:四教学楼6楼,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验室三、时间:第十四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四、指导老师:__五、实训组员:向前、谢静、陈永兰、刘丹组长:向前六、实训计划:七、实训过程:~-12-11星期一上午地点:石桥铺电脑城星期天接到老师的实训要求,需要windosw98安装光盘一张(带有启动功能),所以就去石桥铺电脑城购买,顺便去看看现在流行的硬件,开阔眼界,扩充知识。
买到光盘发现有人在买电脑,这样的好机会,我怎么会放过呢?买家是某大学的大一的新生,买电脑的要求为:玩游戏、上网、学习,组装机,价位是5000元左右。
商家给出下面的配置单:配件型号大学生计算机实验报告范文(精选6篇)2一、实训目的1、加强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锻炼自己,培养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了解实训单位计算机的应用情况、需求情况和发展方向及前景。
4、亲身参与单位工作事项,认识工作的的具体流程。
5、通过实训来认识自己,发现不足,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实训过程这次毕业实训是做网络管理员,以日常的计算机日常的软硬件维护为主,兼顾单位内部服务器和网络的维护,通过两个月的实训,学到了很多。
局域网在构建和使用时,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
计算机实验室实习报告(大学计算机实验实训报告)计算机试验室实习报告1在后一周多的时间里,通过对数据库6张表的操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再帮带人的耐烦讲解下,让我掌控了表与表之间的规律关系,及各个表字段的含义和用途,及短、彩的流程,在对数据的查询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此要特别感谢帮带人,他的负责任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公司每位新员工学习的。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正的,只有24个小时。
所以,在工作中,做好时间的管理尤为重要。
即使计划的事情当天没有完成,但也把当天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完成了。
否那么的话,工作效率就会很低,重要紧急的事情没有做,做的都是不太重要的或者缓急的事情。
培训虽然结束了,我会立足自我,完善自我。
我相信我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
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次实习的意义,对我来说已不再是完成学分、完成毕业实习的任务,而是在开启“生命之旅”大门的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
我肯定会好好地珍惜这个机会,并为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机科技贡献自己的聪慧才智,感谢同事们和领导们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指导和教导,我从中受益匪浅,完全的实习过程是焦灼而开心的,我的工作立场和成效也得到了同事们的全都赞扬。
作为我在踏出社会之前的为数不多的几次实践中,这次的实践的确予以了我许多。
今后,我将继续保持仔细负责的工作立场,高尚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完善和充盈自己,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去自己的只是,做一个合格的高校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计算机试验室实习报告2一、开卷有益,爱不释手然而,在我参与培训的第一晚上,我就发觉自己错了,此次的电脑培训与以前参与过的培训大相径庭。
以前的培训都是应付考试的,有用性不强,而且那时学的东西,在工作中用的不多,时间长了不用也就忘却了。
而这次培训的内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用性和工具性很强,都是平常工作中常常用到的。
计算机数据处理实验报告(一)
王佳雅食科(4)班 22号
1. 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Excel和SAS软件的基本方法;
•掌握用Excel和SAS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正确分析计算机处理结果;
2. 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
•计算机
•Winxp系统
•office2000(全部安装)
•SAS8.0
3. 实验内容
(1)灭菌过程肉丸子表面温度的计算;
(2)对果酒的酒度和酸度进行相关分析;
4. 实验材料
例1
用110℃的压力锅对初始温度为25 ℃袋包装肉丸灭菌,20min后用25℃的水冷却10min,求肉丸子在灭菌、冷却过程中表面温度。
(!)Excal
表1。
肉丸子灭菌过程表
初温t020℃
灭菌温度tz110℃
灭菌时间t120min
冷却温度tw25℃
冷却时间t210min
肉丸子灭菌过程表皮尔逊相关系数-0.22229 时间 min表面温度自由度11
020F值0.571772
2110P值0.465441
4110
6110
8110
10110
12110
14110
16110
18110
20110
2225
2425
2625
附录1:VB代码
Function Tem(T, t0, t1, tz, tw)
If T = 0 Then
Tem = t0
Else
If T >= 0 And T <= t1 Then
Tem = tz
Else
Tem = tw
End If
End If
End Function
(2)SAS
时间表面温度
时间 1.0000 -0.2229
0.4654
表面温度-0.2229 1.0000
0.4654
由上可知,时间与表面温度无统计上的意义(P=0.4654>0.05)
例二在酿制果酒过程中,对果酒进行抽样,测定其酸度和酒度,数据如表,现对两指标
进行线性相关分析,以研究两指标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
1.方法:
(1)对果酒进行的16次抽样检验的原始数据
序号酸度酒度序号酸度酒度序号酸度酒度
1 0.5 3.35 7 0.9 3.15 13 1.4 1.95
2 0.6 3.2 8 1 2.85 14 1.5 2.2
3 0.7 3.3 9 1.2 2.05 15 1.5 1.9
4 0.7 3 10 1.2 2.9
5 1
6 1.6 1.7
5 0.7 3.4 11 1.3 2.15
6 0.8 2.35 12 1.3 2.3
(2)用SAS进行相关性分析
3.结果:
酸度酒度
酸度 1.00000 -0.87912
<.0001
酒度 -0.87912 1.00000
<.0001
果酒酸度x与酒度y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性(p<.0001),相关系数为-0.87912,酸度与酒度呈
负相关,说明在果酒酿制过程中,酒度减小,酸度增加。
附录2:程序
data ex;
input x y;
cards;
0.5 3.35
0.6 3.2
0.7 3.3
0.7 3
0.7 3.4
0.8 2.35
0.9 3.15
1 2.85
1.2
2.05
1.2
2.95
1.3
2.15
1.3
2.3
1.4 1.95
1.5
2.2
1.5 1.9
1.6 1.7;
proc corr; /*--作相关性分析--*/
var x y; /*--作变量x,y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run;
SAS输出摘要:
The SAS System 10:53 Sunday, June 1, 20031
Correlation Analysis
2'VAR' Variables: X Y
Simple Statistics
Variable N Mean Std Dev Sum Minimum Maximum
X 1312.0000007.788881156.000000024.000000
Y 1390.00000038.024*******.00000020.000000110.000000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 Prob > |R| under Ho: Rho=0 / N = 13 X Y
X 1.00000 -0.22229
0.00.4654
Y -0.22229 1.00000
0.465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