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南新城发展规划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沈阳市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沈阳市新兴的城市化示范区,浑南新城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也面临不少的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问题分析1.生态破碎化问题浑南新城作为新兴的城市化区域,其建设开发时忽视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采取了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式,导致原有的一些自然资源破碎化分散,生态系统无法保持完整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水质污染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浑南新城面临着水质污染问题,在城市化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规划和管理,导致水质问题日益凸显。
3.土地资源浪费问题浑南新城土地资源占用量大,建设过程中存在土地浪费的现象,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益低下,不能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
4.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浑南新城居民缺乏环保意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加大,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二、对策建议1.加强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应加强浑南新城生态系统保护,加强城市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对破碎化的生态系统进行整合和修复,确保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
2.强化水污染治理措施浑南新城应加强水质治理,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建立完善的水污染监测和管理机制,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推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应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建立土地资源监管制度,严格控制土地利用规模,推动土地的精细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4.增强人民群众环保意识浑南新城应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建立环保典型示范区,培养社会生态文化,形成共建共享社会生态共同体。
总之,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管理,从多个方面出发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浑南”将成为沈阳新中⼼,实现“⼀市两区”的战略构想承载着沈阳⼈梦想的“⼤浑南、新沈阳”发展轮廓⽇益清晰。
昨⽇,沈阳市规划和国⼟资源局副局长严⽂复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沈阳城市重⼼将南移,从现在的市政府区域移向浑河,“⼤浑南”将成为沈阳新中⼼,实现“⼀市两区”的战略构想。
沈阳城市重⼼将南移沈阳市加快了扩城步伐,将⽬标瞄向了三环以外,这背后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沈阳的城市化⽔平已达到65%以上,原有核⼼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交通拥堵、缺少新的发展空间等现实问题。
在沈阳市⼗四届⼈⼤⼀次会议上,沈阳市市长李英杰在《政府⼯作报告》中的讲话传递出政府着⼒开发“⼤浑南”的动向:“除城市核⼼区外,沈阳将以⼤浑南地区为重点,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公共设施和⽣态环境重⼤项⽬建设。
”根据规划,“⼤浑南”⽤地北起浑河,西、南、东⾄沈阳市区界,与本溪、辽阳、抚顺三市接壤,规划总⾯积1400平⽅公⾥,规划到2020年建设⽤地350平⽅公⾥,⼈⼝规模250万⾄300万。
⼤浑南将长成“新沈阳”“⼤浑南、新沈阳”作为沈阳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战略,它表明沈阳未来城市发展向南延伸的基本趋势,也表明沈阳城市的空间形态由环状发展到轴向扩张的转换。
“‘⾦廊银带’的⼤⼗字架结构已经撑起了沈阳城市空间发展的框架。
”严⽂复透露,“银带”就是浑河滨⽔区,从⼯农桥到长青桥的10公⾥核⼼段去年开始已经进⾏实质性的启动阶段,今年会展中⼼、⽂化中⼼等项⽬已列⼊政府研究⽇程,⽬前正在招商中。
严⽂复介绍,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浑南地区发展的特⾊,该区域将重点发展⾦融、商贸、物流等现代第三产业,最终塑造具有国际化氛围的新魅⼒都市区。
“⼤浑南”开发对市民的利好不仅是⽣活环境、居住条件的改善,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转变⾝份变成城⾥⼈,享受到社保、低保等各项市民待遇。
“这⾥将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中⼼,乃⾄东北地区的中⼼。
”严⽂复说。
意义“⼤浑南”拓展沈阳城市空间⼤浑南地区发展有什么意义?需要注意些什么?昨⽇,辽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所所长梁启东给予了解答。
沈阳浑南新区整体调研报告————————————————————————————————作者:————————————————————————————————日期:2沈阳浑南新区整体调研报告沈阳市浑南新区前身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始建于1988年5月,1991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科技部重点支持的众多开发区之一。
一、区域概况沈阳浑南新区位于沈阳是南部,即浑河以南,三环以北。
总规划面积120.6平方公里。
新区主体部分为东起沈抚高速公路东陵大桥、西至长大铁路的浑河与南三环之间区域,东西长约21公里,南北宽3-5公里,呈带状隔浑河与母城相望,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常住人口20多万人。
二、历史沿革1988年以前,未改造的浑南新区属于东陵区,是沈阳的郊区。
它始建于1988年5月,1991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部重点支持的是个开发区之一。
它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创起步阶段(1988年-1992年)、发展提高阶段(1992年-2000年)和新区建设阶段(2000年-至今)。
⏹初创起步阶段1988年5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智力最密集的南湖地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是以三好科技街为载体,沿街两侧新建和改建科技门点,为入区企业科研成果开发、转化及营销提供场所。
二是对入区企业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以及技工贸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将企业推向市场。
三是初步形成“纵向垂直领导,横向相互协调”,减少管理层次,初具市场经济雏形的综合管理服务体系。
四是以政策驱动为主,起到了对科技人员走出大院、下海创业,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推动作用。
⏹发展提高阶段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市委、市政府作出把南湖科技开发区建设成“北方深圳”的重大决策,提出了“放开胆子,用足政策,跳跃发展,辐射全市”的十六字方针,高新区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大浑南介绍2010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沈阳做为经济区核心城市,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将在我省举行,沈阳市将作为主要承办城市和全运回主赛场。
场馆及全运会选址于大浑南地区,为沈阳城市向南拓展带来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0年2月。
沈阳市做出了将东陵区、浑南新区、航高基地三区合署办公的战略决策,揭开了“建设大浑南、迎接全运会”的序幕,为大浑南的开发建设奠定基础,全面启动大浑南开发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
大浑南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并将在未来三年积聚众多战略发展的有利要素,如全运会的召开,高铁站建成使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扩建等,开发时机已经成熟。
大浑南发展目标:将把大浑南地区发展成为城市空间和功能完善拓展区、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聚集区、城乡统筹首善区、科学发展示范区。
在600平方公里的大浑南地区,将规划形成“一个核心区,三个产业集聚区”。
三个产业集聚区为:浑南高新区、沈抚生态智能港、航高基地。
●浑南高新区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向东发展与出口加工区、新加坡工业园共同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沈抚生态智能港以沈抚同城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智能产业,形成生态智能产业集聚区。
●航高基地以航高基地建设和桃仙机场扩建为契机,重点发展航空产业和临空产业,打造航空产业集聚区。
规划指标:人口规模为50万人,总用地面积:57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用地31.5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54.6%;基础设施用地17.2平方公里,占总用地22.07%)全区绿地率48.15%一、大浑南的优势大浑南地区整合分散的空间资源,形成沈阳城市拓展升级的重大战略空间,调整后辖区总面积约为600平方公里。
大浑南地区与母城仅一河之隔,是未来城市核心功能的拓展区。
沈阳浑南古城子规划浑南古城子规划沈阳浑南古城子规划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为华夏文明起源地,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自西汉置县,明清时期已成为重要的文化中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012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古城子规划在浑南城市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未来将与沈阳北塔一起推动沈阳城进入新时代,建设高品质、国际化现代城区。
沈阳古城子规划作为沈阳市十大项目之一而备受关注。
未来浑南古城子建设将与文化传承发展、城市功能完善、环境整治提升等方面有机结合。
将以浑南古城子为核心,通过对古城子范围内建筑风貌和城市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
在浑南古城子进行旧城改造的同时按照“一轴四城五区”的建设格局进行景观设计。
在浑南古城子中心位置布置一座历史文化公园景观,并同步开展相关旅游服务设施、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区位条件浑南古城子位于沈阳市浑南区古城子片区,东至浑河、西临新开河、南接浑水河、北连京沈铁路和新开河。
规划区域位于沈阳市北沿线,地理位置优越且周边有诸多大型住宅小区。
规划区域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东北部的浑南区,南邻北陵新城,西靠蒲河,东临浑河南路;西与和平区隔浑河相望;北与东陵区隔浑河相望。
在浑南古城子范围内拥有沈阳市中心城区唯一的自然生态资源---北陵公园(又名东陵公园),是沈阳东部地区自然生态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该区域位于东北三省腹地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处,在过去曾经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内陆平原土地开发区域,有“东北的巴黎”之称。
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条件优越:位于沈阳东面浑河南岸、沈阳绕城高速以北;临近沈北国际机场;距离市内主要交通路线大沙河仅10公里;距机场50公里;距离沈哈高速12公里、沈吉高速7公里、沈丹高速7公里、长白岛高速7公里、沈吉高速5公里。
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沈阳市区东北部边缘位置,浑南区属沈阳东北方向最东端;是沈阳市区西北部一大块边缘地区之一,南接浑河南岸,东面紧邻浑河南岸,与东北三省相连;西接于洪区南部。
沈阳市浑南新城发展规划简介
1、浑南新城简介
浑南新区沈阳市南面“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292平方公里,人口40万,是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是老城区延伸的新城区,是向“大浑南”辐射的桥头堡,即“现代服务业的中心、研发创新的基地、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和展示形象的窗口”。
2、浑南新城规划
浑南新城是沈阳市未来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
依托新行政中心、南站综合枢纽、全运村及设施、文化创意、科技总部等五大功能区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商贸、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文化体育等现代服务业,建设第三代城市典范。
目前,浑南新城建设已全面启动,新城12条82公里“五横四纵”核心区道路主体框架初步确立,桃仙大街、航空路和白塔河路竣工通车,全运路、全运南路和全运北路已具备通车条件。
管网、管廊建设工作陆续展开,部分路网管线开始预埋、铺设。
全运村及运行中心、沈阳新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式开工。
浑南新城目前规划30余条公交线路,连接沈阳市区和苏家屯等周边区域。
2、浑南新城国家大学科技城
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毗邻行政中心和全运村,距离桃机国际机场5公里,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创新型、生态型、科技型园区。
该区将逐步发展成为产学研合作基地、高新技术研发基地、人才培训基地、高校产业生产基地。
目前,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先期启动1平方公里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引进清华、浙大等10家国内名校及科研院所,在科技城设立科技成果
转化基地及研发中心,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使之成为科技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辐射源。
并力争将清华引入园区
3、浑南新城航高基地
航高基地是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航空研发、航空制造、临空物流、航空服务等产业,建设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支线飞机、公务机总装基地,规模最大的飞机大部件转包基地,最专业的“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实力最强的航空研发、培训基地,东北亚地区最高效、便捷的航运基地和物流基地。
目前,沈阳市政府与中航工业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Q400飞机大部件转包项目投产,沈飞民机公司钣金生产线等5个项目全线开工,南航沈阳维修基地新机库等3个项目即将开工
4、浑南新城出口加工区
出口加工区是封闭式综合出口加工区,具有“境内关外”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打造成为沈阳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沈阳市综合保税物流基地。
目前,地域范围扩大至30平方公里,向综合保税区发展,突出保税加工功能。
5、浑南新城欧式国际风情
位于李相地区,以前李村为核心。
利用邻近桃仙国际机场的区位优势,加快空港国际旅游城建设。
着重发展休闲商务及生态休闲业,加快陨石山森林公园的建设,打造集生态休闲、生态旅游、生态居住于一体的国际化休闲度假小镇。
根据《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空间发展规划》的发展要求,要在李相片区强化欧式发展理念,依托李相新城项目开发建设,加快村屯改造、撤村建居步伐,提高村屯绿化、美化、亮化、硬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