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造价案例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4
2014案例分析真题及解析第一题: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年/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
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 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除资本金净利润之外,前3个问题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产量盈亏平衡点计算结果取整,其他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第一题答案:(1)答: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2)答: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摊销=200/5=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3)答: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1-6%)-950=366.00万元所得税=366*25%=91.50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366-91.5=274.50万元资本金利润率=274.50/(2992.16+240)=8.49%(4)答:产量盈亏平衡点: Q=400/[0.14*(1-6%)-0.055]=5222件单价的盈亏平衡点: P*1*(1-6%)=950 P=1010.6元第二题:某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也规范长效的成本管理流程,并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成本数据库存。
2014年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仿真密训题参考答案及解析试题一(20分)1.答:(1)“建设工程是直接发包还是招标发包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正确。
(2)“在招标方式选择方面,完全是招标人自主的行为”不正确,因为全部使用国家投资或国家投资占主导地位或控股地位的建设项目,国家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这三类项目应当公开招标。
2.答:(1)“3.编制招标文件”不妥,应在发布招标公告之前完成。
(2)“4.编制招标控制价”不妥,应在发布招标公告之前完成。
(3)“5.发售招标文件”不妥,应在资格预审之后进行。
(4)“6.组织现场踏勘”不妥,应在资格预审之后进行。
(5)“7.进行资格审查”不妥,应在发布招标公告之后,发售招标文件之前进行。
(6)“8.接收投标文件”不妥,应在召开标前会议之后进行。
(7)“9.召开标前会议”不妥,应在接收投标文件之前进行。
(8)“11.定标”不妥,应在评标之后进行。
(9)“12.评标”不妥,应在定标之前进行。
(10)“13.签订合同”不妥,应在发出中标通知书之后进行。
(11)“14.发出中标通妒“不妥,应在签订合同之前进行。
正确顺序为1-3-4-2-7-5-6-9-8-10-12-11-14-13。
3.答:“(1)”妥当:“(2)”妥当;“(3)”妥当;,‘(4)“妥当;“(5)”不妥,因为要求投标人垫资是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潜在投标人;“(6)”不妥,因为这是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潜在投标人;“(7)”不妥,因为这是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潜在投标人;“(8)”妥当。
4.答:“(l)”正确;“(2)”正确;“(3)”不正确,因为应在评标阶段才能认定C的报价是否低于其成本。
5.答:宣告本次招标失败,依法重新招标,因为开标废标后有效标少于3个,竞争力不足。
试题二(20分)1.答:(1)1000x6%/ 2=30万元(1000+30) x6%十1000x6%/ 2=91.80万元合计:30+91.80-121.80万元,建设期利息为121.80万元。
2014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元万),基本预备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
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答案:1.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2.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摊销=200/8=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3.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1-5%)-950=366万元所得税=366×25%=91.50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366-91.5=274.50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第1年的净利润=[(10000×70%×1400)×(1-6%)-4000000-7000×550]×(1-25%)=102.15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274.50/(2992.16+240)=8.49%4.产量盈亏平衡点:Q=400/[0.14×(1-6%)-0.055]=5222件单价的盈亏平衡点:P×1×(1-6%)=950P=1011元案例(二)某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了规范长效的成本管理流程,并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成本数据库。
案例分析点题A一、背景:某拟建生产项目, 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6年。
设计年产54万件,每件售价100元。
运营期第1年达产60%,第2年达产90%,以后各年均达产100%。
其它基础数据见表1.1所示。
表1.1 某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基础数据表单位:万元序号年份项目1 2 3 4 5 6 7 81 建设投资:(1)自有资本金(2)贷款700100080010002 经营成本2100 3000 3200 3200 3200 32003 维持运营投资:自有资本金10 10 20 204 流动资产900 1400 1400 1400 1400 14005 流动负债420 600 600 600 600 600有关说明如下:1.建设投资中有54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其余形成固定资产。
建设投资贷款利率为5.8%(按月计息)。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一次收回。
2.流动资金总额的20%为自有资金(于运营期第一年投入),80%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4%(按年计息)。
流动资金在项目运营期期末一次收回并偿还贷款本金。
3.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税率为25%。
4.建设投资贷款本金在运营期的前4年每年等额偿还,利息照付。
5. 当地政府考虑该项目对当地经济拉动作用,在项目运营期前两年每年给予500万元补贴,补贴收入不计税。
6.维持运营投资按费用化处理,不考虑增加固定资产,无残值。
7、基准收益率15%。
8、无形资产在运营期内均匀摊入成本。
(计算结果取整数)问题:1、列式计算建设投资贷款年实际利率,建设期贷款利息。
2、编制建设投资贷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3、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和运营期末余值。
4、编制总成本费用表。
5、列式计算6年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总投资收益率、利息备付率。
答案:问题1:(1) 建设投资贷款年实际利率=(1+5.84%/12)12-1=6%(2) 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贷款利息=1000÷2×6%=30万元第2年贷款利息=[(1000+30)+1000÷2]×6%=92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合计=30+92=122万元问题2:建设投资贷款本金在运营期的前4年每年等额偿还,利息照付建设投资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单位:万元序号 年份 项目1 2 3 4 5 6 1 年初累计借款 1030 2122 1591 1060 529 2 本年新增借款 1000 1000 3 本年应计利息 30 92 127 95 64 32 4 本年应还本息 658 626 595 561 4.1 本年应还本金 531 531 531 529 4.2 本年应还利息 127 95 64 32 5 年末余额1030212215911060529问题3:(1)固定资产年折旧额=(3500-540+122)×(1-4%)/10=296万元 (2)运营期末固定资产余值=3082-296×6=1306万元 问题4:填写总成本费用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年份 项目 3 4 5 6 7 8 1 经营成本 2100 3000 3200 3200 3200 3200 2 固定资产折旧费 296 296 296 296 296 296 3 无形资产摊销费 90 90 90 90 90 90 4 利息支出 140 121 90 58 26 26 4.1 建设投资借款利息 127 95 64 32 4.2 流动资金借款利息 13 26 26 26 26 26 5 维持运营投资 10 10 20 20 6总成本费用262635073686365436323632问题5:(1)第6年营业税金及附加=5400×6%=324万元(2)第6年所得税=(5400-324-3654)×25%=356万元 (3)息税前利润=5400-324-3654+32+26=1480万元 (4) 总投资收益率(ROI )=TIEBIT×100%=1480/(3500+122+800)=33.47% (5)利息备付率(ICR )=1480/58=25.52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包某工程,需施工机械一台完成其中一项主要分项工程,工程量为48000m3,有两种方案:A购买进口机械,购置费100万元/台,寿命期12年,期末残值率10%;每4年大修一次,每次大修费6万元/台,经常修理费为0.5万元/台·年;年运行费为4万元/台;台班产量800m3/台班;B购买国产机械,购置费40万元/台,寿命期8年,期末残值率5%;每3年大修一次,每次大修费5万元/台,经常修理费为1万元/台·年;年运行费为6万元/台;台班产量600 m3/台班;两种设备每年正常的工作台班为200台班。
注册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分析、解答题专练第1题 (解答题)(每题 5.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解答题 >某工程有两个备选施工方案,采用方案一时,固定成本为160万元,与工期有关的费用为35万元/月;采用方案二时,固定成本为200万元,与工期有关的费用为25万元/月。
两方案除方案一机械台班消耗以后的直接工程费相关数据见表3. 4。
为了确定方案一的机械台班消耗,采用预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确定方法进行实测确定。
测定的相关资料如下:完成该工程所需机械的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为12min,一次循环生产的产量为 0. 3m3,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为0. 8,机械幅度差系数为25%。
当工期为12个月时,试分析两方案适用的工程量范围。
第2题 (解答题)(每题 7.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解答题 >案例五某工程的主体厂房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已确定,各项工作均为匀速施工。
合同价款采取单项分项工程结束后单独结算的方式.工程开工日期为2004年2月1日.相关资料见表5-17和表5-18。
1.主体厂房项目施工过程发生以下事件:工程施工到第4周时:①A工作已完成,由于设计图纸局部修改实际完成工程量为,工作时间未变;②B工作受到沙尘暴影响造成施工单位施工机械损坏和人员窝工损失1万元,实际只完成估算工程量25%;③C工作因配合检验工作只完成了工程量的20%,施工.单位配合检验工作发生的费用为5000元;④施工中发现文物,D工作尚未开始,造成施工单位自有设备闲置4个台班(台班单价为300元,台班折旧费为100元),施工单位为保护文物,发生文物保护费1200元,开工时间推迟2个月。
2.E工作根据估算工程量确定的工程款为50万元,实际工程量没有发生变化。
按正常进度完工(相关数据见表5-19)。
3.该工程配套工程一成品仓库项目包括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
2014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案例(一)(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元万),基本预备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
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答案:1.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2.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摊销=200/8=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3.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1-5%)-950=366万元所得税=366×25%=91.50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366-91.5=274.50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第1年的净利润=[(10000×70%×1400)×(1-6%)-4000000-7000×550]×(1-25%)=102.15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274.50/(2992.16+240)=8.49%4.产量盈亏平衡点:Q=400/[0.14×(1-6%)-0.055]=5222件单价的盈亏平衡点:P×1×(1-6%)=950P=1011元案例(二)某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了规范长效的成本管理流程,并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成本数据库。
1、某生产建设项目有关基础数据如下:
1.按当地现行价格计算,项目的设备购置费为2800万元,已建类似项目的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占设备购置费的比例分别为45%、25%,由于时间、地点因素引起的上述两项费用变化的综合调整系数为1.1,项目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按800万元估算。
2.项目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10年。
3.项目建设投资来源为资本金和贷款。
贷款总额为2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贷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前5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
4.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残值率5%,直线法折旧。
5.项目流动资金500万元为自有资金,在运营期第1年内投入。
6.项目运营期第1年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分别为1650万元、880万元、99万元。
7.项目的所得税税率25%。
8.项目计算时,不考虑预备费。
<1>、列式计算项目的建设投资。
<2>、列式计算项目年固定资产折旧额。
<3>、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年应偿还银行的本息额。
<4>、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年的总成本费用、税前利润和所得税。
<5>、编制完成“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2、背景:某投资公司预投资某环保项目A及建设某化工项目B。
环保项目A所需设备分为进口设备与国产设备两部分。
进口设备重1000吨,其装运港船上交货价为600万美元,海运费为300美元/吨,海运保险费和银行手续费分别为货价的2‰和5‰,外贸手续费率为1.5%,增值税率为17%,关税税率为25%,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6.2。
设备从到货口岸至安装现场500公里,运输费为0.5元人民币/吨?公里,装卸费为50元人民币/吨,国内运输保险费率为抵岸价的1‰,设备的现场保管费为抵岸价的2‰。
国产设备均为标准设备,其带有备件的订货合同价为9500万元人民币。
国产标准设备的设备运杂费率为3‰。
该项目的工具、器具购置费率为设备购置费的4%。
A项目建筑安装工程中直接工程费为3000万元,措施费为直接工程费的15%,间接费为直接费的18%,利润率取直接费和间接费之和的4.5%,税金率3.41%。
化工项目B拟建设年生产能力为4.5×105t的化工厂。
已知年生产能力为3×105t的同类项目投入设备费为30000万元,设备综合调整系数为1.1。
该项目生产能力指数估计为0.8,该类项目的建筑工程费是设备费的10%,安装工程费为设备费的20%,其他工程费是设备费的10%。
该三项的综合调整系数定为1.0,其他投资费用估算为1000万元。
B项目资金由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组成。
其中贷款本金总额为50000万元,年贷款利率为8%,按季计息,建设期为3年,贷款额度分别为30%、50%、20%。
基本预备费率为10%,预计建设期物价年平均上涨率为5%,投资估算到开工的时间按一年考虑。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第一年30%,第二年50%,第三年20%。
假定B项目的估算流动资金为90.87元/t。
<1>、计算A项目的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2>、计算A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
<3>、计算B项目的建设期贷款利息。
<4>、计算B项目的建设投资。
<5>、计算B项目的总投资估算额。
3、某企业预投资建设某化工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4.5×105t。
已知生产能力指数为3×105t 的同类项目投入设备费为30000万元,设备综合调整系数为1.1。
该项目生产能力指数估计
为0.8,该类项目的建筑工程费是设备费的10%,安装工程费为设备费的20%,其他工程费是设备费的10%。
该三项的综合调整系数定为1.0,其他投资费用估算为1000万元。
该项目资金由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组成。
其中贷款总额为50000万元,年贷款利率为8%,按季计算,建设期为3年,贷款额度分别为30%、50%、20%。
基本预备费为10%,预计建设期物价年平均上涨率为5%,投资估算到开工的时间按一年考虑。
投资计划为:第一年30%,第二年50%,第三年20%。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免征。
已知本项目的流动资金为8589.17万元。
<1>、估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2>、计算该项目的建设投资。
<3>、估算建设项目的总投资额。
4、某建设项目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为8年。
建设项目建设投资(含工程费、其他费用、预备费用)31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8年,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残值率为5%,在生产期末回收固定资产残值。
建设期第1年投入建设资金的60%,第2年投入建设资金的40%,其中每年投资的50%为自有资金,50%由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7%,建设期只计息不还款。
生产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30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
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回收。
建设单位与银行约定:从生产期开始的6年间,按照每年等额本金偿还法进行偿还本金,同时偿还当年发生的利息。
预计生产期各年的经营成本均为2600万元,销售收入在计算期第3年为3800万元,第4年为4320万元,第5~10年均为5400万元。
假定销售税金及附加的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33%,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Pc)为8年。
<1>、计算计算期第3年初的累计借款。
<2>、编制建设项目还本付息表。
<3>、计算固定资产残值及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
<4>、编制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5>、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并评价本建设项目是否可行。
5、背景:拟建某工业性生产项目,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6年。
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投资为2120万元,其中:预计形成固定资产20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无形资产120万元。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
在运营期末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无形资产在运营期内均匀摊入成本。
2.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为贷款和自有资金,自有资金520万元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建设期贷款发生在第2年,贷款本金为1600万元,贷款年利率10%(按年计息),还款方式为在运营期内等额还本付息。
3.流动资金800万元,在项目计算期末回收。
资金来源详见项目资金投入表。
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3%(按年计息),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内每年末只还所欠利息,项目期末偿还本金。
4.项目投产即达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00万件,预计产品售价为30元/件,销售税及附加税率为6%,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年经营成本为1700万元。
5.经营成本的2%计入固定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均应计入固定成本)。
6.行业的投资收益率为20%,行业资本金净利润率为25%。
项目资金投入表单位:万元
<1>、填写项目长期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2>、编制项目的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3>、计算项目的盈亏平衡产量和盈亏平衡单价,对项目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4>、填写项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法定盈余公积金按10%提取)
<5>、计算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从财务角度评价项目的可行性。
6、某建设项目计算期10年,其中建设期2年。
项目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1200万元,第1年投入500万元,全部为投资方自有资金;第2年投入700万元,其中500万元为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6%。
贷款偿还方式:第3年不还本付息,以第3年末的本息和为基准,从第4年开始,分4年等额还本、当年还清当年利息。
项目流动资金投资400万元,在第3年和第4年等额投入,其中仅第3年投入的100万元为投资方自有资金,其余均为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8%,贷款本金在计算期最后一年偿还,当年还清当年利息。
项目第3年的总成本费用(含贷款利息偿还)为900万元,第4~10年的总成本费用均为1500万元,其中,第3~10年的折旧费均为100万元。
项目的投资额、单位产品价格和年经营成本在初始值的基础上分别变动±10%时对应的财务净现值的计算结果见表1-31。
表1-31单因素变动情况下的财务净现值(单位:万元)
表1-32项目建设投资贷款还本付息(单位:万元)
表1-33项目流动资金贷款还本付息(单位:万元)
计算结果除表1-32保留三位小数外,其余均保留两位小数。
<1>、计算项目各年的建设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还本付息额,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1-32和表1-33。
<2>、列式计算项目第3年、第4年和第10年的经营成本。
<3>、根据表1-31的数据列式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并对3个因素的敏感性进行排序。
<4>、根据表1-31中的数据绘制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图,列式计算并在图中标出单位产品价格变动的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