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人教版九年物理第十八章《电功率》复习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63.00 KB
- 文档页数:3
电功率复习【知识要点】一、电功1.定义:电流可以做功,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叫做电功。
2.物理意义:电流做功的过程是____ _____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___ ______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
3.计算公式(1)定义式:W=_________,即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段的电压、电路中的_______和通电_ _______的乘积。
4.电功单位(1)国际单位: 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_______。
(2)通用单位:________,符号________,且有1KW·h=1________=__ _______J。
5.电功的测量(1)测量仪表:________(俗称电度表)(2)读数方法:电能表表盘上先后两次______ __________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千瓦数,即电流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求消耗的电能即是求电功,两者单位一样。
二、电功率6.定义:电流在______________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7.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________。
8.计算公式(1)定义式:P=_____=_____,即电功率等于___ _____与_ ______的乘积。
(2)导出公式:根据欧姆定律:_________的公式还可变形:__________、__________(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9.单位(1)国际单位:_________,简称__ ______,符号___ _____。
(2)常用单位:_______,符号__ _____,且有1KW=_________W。
10.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1)额定电压是用电器_____工作的电压。
用电器上标明的电压就是_________。
(2)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__ ___电压下的功率。
用电器上标明的功率就是额定功率。
(3)实际功率是用电器在__ ___电压下的功率,是不确定的。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导入、互动探讨、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电功率的相关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功率的概念,理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灯泡、电阻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以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照明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差异,引发学生对电功率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压和电流下灯泡的功率,让学生亲身感受电功率的变化。
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探讨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5. 实践拓展: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并将结果应用于实际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学生在实验中正确测量电压、电流,并运用公式计算电功率。
2. 活动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电功率的知识;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电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境导入的设置我选择了照明电路中灯泡亮度差异这一日常生活实例作为情境导入,因为它能够直观地展示电功率的概念,并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灯泡亮度的差异,并提问他们是否想过为什么灯泡会有不同的亮度。
这样的导入方式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够自然地引出电功率的概念。
第十八章《电功率》单元复习课课时:4课时【复习目标】知识点1:知道电能的转化、单位;会用电能的计算公式计算电能。
了解电能表的作用及其计数方法,会用电能表测量电功;知识点2:知道什么是电功率及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会用电功率公式和推导公式进行串、并联电路的关于电功率的计算与分析;知识点3:会用“电能表、秒表”法和“伏安”法测量家用电器、小灯泡的电功率.知识点4:知道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会用焦耳定律公式进行串、并联电路的关于电热计算和分析.了解电热器的原理和应用。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串并联电路中关于电功率的计算与分析;②伏安法测电阻;③串并联电路中关于电热的计算与分析难点:涉及动态、串并联电路的关于电功率、电热的计算与分析。
【教学具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电能表;【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强调教材地位的重要性、引入复习“电功率”是初中电学的重、难点;“欧姆定律”的递进延伸;中考最重要的考点。
同时由于综合性强、涉及动态电路变化、研究对象多、物理量多、公式和变形公式多、联系生活实际内容多,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试题本身的能力要求高;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概括推理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达到最高级;所以大部分同学会感到难度大、会成为初中物理电学学习的分水岭。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电功率”教材知识点的特点、中考中的重要性,诱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二、专题复习【专题一】电功电能与测量专题一知识点聚焦:过度:熟练进行电能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的转换,可是电功率计算的基本功;你,准备好了吗?专题一典题解析设疑:电能表是电功、电功率知识点在生活实际中的一个最常规“落脚点”,你了解电能表吗?1(11河源)小明同学在家中拍到一张电能表照片,如图1所示,他仔细观察照后,得到下列四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电能表的额定功率为2500WB.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5AC.拍照片时,小明家已消耗的电能为9316kW•hD.拍照片时,小明家已消耗的电能为931.6J设计意图:本题考察学生对电能表各个参数的基本认知。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电功率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电功率”的复习。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电功率的测量方法。
具体章节为:1. 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电功率的测量方法3. 电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复习,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难点:电功率的公式的灵活运用,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三角板、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电功率相关的日常生活情景,如家用电器的功率标识,让学生初步感知电功率的概念。
2. 知识回顾(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提醒学生注意公式的记忆和理解。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题包括:(1)一个家用电风扇的功率为40W,工作3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多少?(2)一个学生用电饭煲煮饭,电饭煲的功率为800W,煮饭时间为1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电功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功率概念:电功率是指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单位为瓦特(W)。
计算公式:P = UI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完成课后练习题:(1)一个家用电器的功率为100W,工作2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2)一个学生用电灯泡照明,灯泡的功率为40W,照明时间为1.5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答案:1.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指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单位为瓦特(W)。
第十八章《电功率》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画出本章知识网络图,能把本章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标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2.能表述出电功、电能、电热的联系,将三者区分开来。
首选原始公式W=UIt和Q=I2Rt 计算它们的大小,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I=U/R变换出的公式进行计算。
3.能表述电功和电功率两个概念的不同点,辨别关于二者似是而非的说法4.知道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能够运用P=UI,并结合I=U/R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计算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
5.能根据条件选择测量用电器功率的原理P=W/t或P=UI,能进行相关的操作,利用实验数据得出结果。
6.在解释电热现象时,能找出依据,准确表述出用到的物理知识。
二、知识梳理1、本章的知识网络图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三、典型例题例题1 :物理实验室有一个小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 V 6 W"的字样。
将小电动机与l2 Ω的电阻R串联接在电源上,小电动机恰好正常工作。
试求:(1)小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2)电阻R两端电压是多少?电源电压是多少?(3)通电1min,电路中电流所做的总功是多少?(4)若小电动机的中线圈的电阻是5Ω,通电1min线圈发热多少?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练习:一个电炉的电阻丝和一台电动机线圈的电阻相同,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也相同,电动机正常运转,则在相同的时间内:( )A. 电炉和电动机产生的热量相等B. 电炉产生的热量大于电动机产生的热量C. 电炉和电动机消耗的电能相等D.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大于电炉消耗的电能例题2 学习完电功率一章的知识后,同学们开展了探究活动。
(1)小可观察了家里的电能表的表盘如图所示,关于电能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可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107KW ·hB.220V 意味着该电能表在220V 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C.“50Hz ”是指这个电能表能在50赫兹的我国交流电路中使用D.“3000r/KW ·h ”是表示每消耗1KW ·h 的电,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000转(2)小可家允许同时工作的用电器的总功率是(3)小明把一只24W 的节能电灯和800W 的电吹风接在同样的电路里,发现接电灯时电能表的转盘转的慢,接电吹风时电能表的转盘转的快。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电功率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电功率是指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其计算公式为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2.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额定功率是指电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功率,实际功率是指电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功率。
实际功率可能因为电器的工作状态、电压等因素而与额定功率有所不同。
3. 电功率的相关实验:包括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比较不同电器的实际功率等,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能够正确计算电器的电功率。
2. 让学生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能够判断电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功率情况。
3. 通过复习电功率的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难点:电功率的计算方法,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家庭用电为例,让学生思考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 知识点讲解:a. 电功率的概念: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b.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c.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额定功率是指电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功率,实际功率是指电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功率。
3. 例题讲解:以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例,讲解如何正确计算电器的电功率。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5. 实验环节:进行电功率的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概念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3.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4. 电功率的实验现象及结论七、作业设计1. 请用公式计算一盏日光灯的电功率,并说明其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