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 格式:docx
- 大小:16.97 KB
- 文档页数:3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指出,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应接种14种疫苗,包括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肝炎B疫苗、腮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破伤风疫苗、水痘-带状疱疹疫苗。
免疫程序要求,每种疫苗分别在不同时期接种,接种时间间隔要求不同,具体以医院或疾控中心的接种指导书为准。
免疫程序还要求家长每次接种疫苗前都应向医生询问儿童是否有不良反应,以及每次接种疫苗后,应给儿童根据建议的时间间隔进行随访检查。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种类及接种程序年(月)龄接种疫苗出生时乙肝疫苗(第1剂次) 卡介苗1月龄乙肝疫苗(第2剂次)2月龄脊灰疫苗(第1剂次)3月龄脊灰疫苗(第2剂次)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1剂次)4月龄脊灰疫苗(第3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2剂次)5月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3剂次)6月龄乙肝疫苗(第3剂次)流脑疫苗A群(第1剂次)8月龄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次)1-1。
5岁甲肝减毒活疫苗流脑疫苗A群(第2剂次)1.5-2岁麻腮风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4剂次) 2岁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次)3岁流脑疫苗A+C群(第1剂次)4岁脊灰疫苗(第4剂次)6岁白破疫苗流脑疫苗A+C群(第2剂次)注:按照河南省统一安排,甲肝疫苗力争到2010年实施免费接种。
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考图例)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与百白破疫苗程序相同。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供应不足阶段,按照第4剂次至第1剂次的顺序,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百白破疫苗。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腮风疫苗(麻疹(Measles)、流行性腮腺炎(Mumps)、风疹(Rubella)) 目前,麻腮风疫苗供应不足阶段,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过渡期免疫程序。
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7.流脑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8.乙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附件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0年版)- 1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20年版)2. 两剂次麻腮风疫苗免疫程序从2020年6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实施。
3. 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4. 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 2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0年版)第一部分一般原则一、接种年龄(一)起始接种年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年龄。
(二)儿童年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腮风疫苗第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第2剂、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 3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二、接种部位疫苗接种途径通常为口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具体见第二部分“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
注射部位通常为上臂外侧三角肌处和大腿前外侧中部。
当多种疫苗同时注射接种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
三、同时接种原则(一)不同疫苗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2016年11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16年版)注:1.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16年版)一、一般原则(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2023
年版)
一、引言
本文档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的2023年版。
该程序表旨在指导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在实施疫苗儿童接种工作时的操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二、程序表内容
下面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的具体内容:
1. 出生时
- 听证时间: 出生后 12 小时内
- 接种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第一剂次
- 备注: 乙型肝炎疫苗第一剂次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2. 月龄接种
- 对象: 凡出生的婴儿
- 接种项目:
- 2 月龄: 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日咳(百日咳无细胞疫苗)第一剂次
- 3 月龄: 百日咳(百日咳无细胞疫苗)、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二剂次
- 4 月龄: 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二剂次
- 备注: 接种间隔时间需符合国家免疫规划要求
3. 岁月接种
- 对象: 一岁至六岁儿童
- 接种项目:
- 1 岁时: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第一剂次
- 3 岁时: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第二剂次
- 6 岁时: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强化免疫
- 备注: 接种时间需根据接种记录及国家免疫规划要求进行安排
三、总结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的2023年版提供了清晰的
接种时间和项目安排。
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应按照该程序表的要求,正确实施儿童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儿童免疫健康。
*注意:程序表中的接种项目和时间仅为示例,请根据具体情
况和国家免疫规划要求进行调整。
*。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注:1. 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2. 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一、接种时间。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与百白破疫苗程序相同。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供应不足阶段,按照第4剂次至第1剂次的顺序,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百白破疫苗。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腮风疫苗(麻风、麻腮、麻疹疫苗)目前,麻腮风疫苗供应不足阶段,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过渡期免疫程序。
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7.流脑疫苗----------------------------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接种4剂次,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8.乙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9.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进程表(2023
年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进程表 (2023年版)
一、疫苗接种方案概述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进程表 (2023年版) 旨在指导我国儿童在特定年龄阶段接种相应的疫苗,以保护其免受常见疾病的侵害。
该进程表根据最新科学研究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确保儿童接种计划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疫苗接种进程表
以下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进程表的主要内容,请按表中指南安排儿童的疫苗接种计划。
*注意:以上只是进程表的主要内容,具体接种年龄和疫苗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请在接种前咨询医生以获得最新和最准确的信息。
*
三、总结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进程表的制定是为了提高儿童的免疫力,防止常见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根据儿童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疫苗,这份进程表提供了儿童接种计划的指南。
请家长们密切关注并按照表中的建议安排儿童的疫苗接种,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国家免疫规划是指国家为广大儿童提供的免费疫苗接种服务,并制定了相应的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儿童免疫程序表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节点,给儿童接种不同疫苗的具体安排和时间要求。
以下是我国目前的儿童免疫程序表:出生时•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首针。
•BCG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或者72小时内接种BCG疫苗,首针。
1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1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首针。
•乙肝疫苗:1 个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
2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2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针。
•百日咳疫苗:2 个月龄时接种百日咳疫苗,第一针。
3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3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针。
•百日咳疫苗:3 个月龄时接种百日咳疫苗,第二针。
4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4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针。
•百日咳疫苗:4 个月龄时接种百日咳疫苗,第三针。
6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6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五针。
8 月龄•乙肝疫苗:8 个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
12 月龄•卡介苗:12 个月龄时接种卡介苗,加强针。
18~24 月龄•麻疹疫苗:18~24 个月龄时接种麻疹疫苗,首针。
3 岁•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3 岁时接种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加强针。
4~6 岁•麻疹疫苗:4~6 岁时接种麻疹疫苗,加强针。
除了以上儿童免疫程序表中的疫苗,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会接种其他疫苗,如风疹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错过了接种疫苗的机会,应尽快联系所在地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安排合适的接种时间。
此外,儿童在接种疫苗时,也需要注意接种后的反应情况。
一般情况下,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反应,这些反应属于正常现象,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但如果出现严重反应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的制定,旨在保护儿童免受一些严重疾病的侵害。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发布日期:2017-02-13 15:23:12????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注:1.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16年版)一、一般原则(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在出生后暂缓接种卡介苗,当确认儿童未感染HIV后再予以补种;当确认儿童HIV感染,不予接种卡介苗。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中国家家庭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是中国政府为保护儿童健康而
实施的重要健康举措。
它是根据国家家庭免疫策略,按照当地(省、地、自治区)的疫苗接种规则和要求实施的。
家庭免疫规划可以防止
儿童感染常见的疾病,例如水痘、肺炎等。
家庭免疫规划儿童免疫一般分为六大阶段:前段免疫、早期免疫、普通免疫、延长免疫、小儿免疫、留样免疫。
每个阶段有各自必要的
疫苗,接种疫苗按照顺序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免疫接种
规划》实施,第一段接种疫苗2岁以下的宝宝按照“徐津普疫苗”(1
期疫苗3种,2期疫苗5种,3期疫苗5种)的要求进行接种,两个月
后进行第二次接种,此处接种疫苗4种;第三段疫苗接种3岁以下宝宝,接种疫苗5种(百白破、水痘、脊灰、A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疫苗);第四段疫苗接种3岁以上的宝宝,接种疫苗4种(百白破、水痘、A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疫苗);第五段疫苗接种27个月以上的宝宝,接种疫
苗5种(百白破、水痘、脊灰、A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疫苗);第六段疫苗保存样本,以备急需。
家庭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是正确和安全的,优于野生病毒接种。
此外,家长们还应该做好儿童日常保健、充足睡眠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为孩子建立强健的免疫系统。
发育中的儿童,规范接种疫苗不仅
可以预防疾病毒感染,还有助于像水痘、麻疹等疾病的保护,为孩子
提供更全面而完善的健康保障。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注:
1.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2.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
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3.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4.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