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 格式:docx
- 大小:31.48 KB
- 文档页数:6
教案示例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教学目标: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通过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使学生初步学会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技能。
在活动中学习与人合作,提高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认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1、制作临时装片,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教学准备:教学器材:番茄、洋葱、黄瓜、黑藻等;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纱布、清水、碘液。
教学设计:装片。
⑶观察临时装片。
⑷重复练习制作、观察临时装片(或组间交换不同材料制成的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分析讨论植物细胞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生物图的科学画法。
玻片标本的另外两种:切片和涂片。
作业:就课上所画植物细胞草图,依据科学画法,请大家修改后交上,进行展览。
学生学习临时装片制作方法并讨论问题。
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为什么要擦? 滴:向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取:不同材料取法不同,要求一样:材料要薄而透明(以洋葱鳞片叶表皮为例,可先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划长、宽约0.5cm 的小块,再用镊子从小块的一角撕取。
)展:用解剖针展平材料,力求最薄 盖:用镊子轻轻夹住盖玻片,使一边先接触到载玻片及水滴,再顺角度轻轻放下。
为什么?(可避免水中产生气泡。
) 染:给材料染色可以使我们看得更清楚些。
用吸管吸取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不要滴在盖玻片上面。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需要染色)吸:从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液体,加速碘液充满材料周围,使材料被染色。
⑵分组进行不同植物材料的临时装片的制作。
⑶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感受在微观世界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并讨论交流制片观察的效果,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气泡、污点、染启发:是否在加盖盖玻片之前直接滴加碘液染色,效果会更好?⑵巡视、指导教师将做好的临时装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
《观察植物细胞》课标分析
初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生物学课程学习,学生将在以下方面得到发展: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根据以上要求,将本节课课程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获得有关生物基础知识(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正确使用生物相关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制作并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烈,他们在上节课学习显微镜使用的基础上,很想亲自观察到微小的细胞,但由于实验操作能力有限,所以应加强实验操作规范的训练。
《观察植物细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这是学生第一次动手制作临时装片,为了便于组织教学,应先播放视频,让学生明确每一步骤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并应该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和观察,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从而为学生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对于刚接触生物的学生来说,尤其是要观察植物细胞这个微观世界,更是充满好奇、渴望。
由于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使用显微镜技能,一定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为其主动探究学习做准备,而观察细胞的前提是必需制作好临时装片。
因此引导每一位学生按要求制作临时装片是十分必要的。
本节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今后学习生物的兴趣及积极性。
尤其学生从来没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教师有必要利用课件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真是细胞的图像。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及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完成本课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体会到“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活动中提高学习生物学科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制作临时装片。
2、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3、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简图。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2、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五)教学策略:在学生初步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的基础上,抓住学生想要观察微小细胞的欲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为其主动探究创设学习情境; 通过课前对小组组长、记录员的培训,让学生以小组发言的形式谈谈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体会,激发全班学生的探究欲望,树立做好实验的信心;教师以讲解、演示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并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技巧,注意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操作环节的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加以指导,并让各小组的课前培训着充当小老师,形成组内的互助互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和实验观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并认真做好小结;对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
广外中山外校七年级生物学案 2010-10-11 班级 姓名【自学导航】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动物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基础知识梳理】 一观察动植物细胞1、常用的三种玻片标本:_________ (切取)、_________ (液体材料涂沫)、_________ (撕下或挑取)。
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 口诀:擦 滴 取 展 先盖后染 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例:①“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_; ③“取”,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④“展”, 把撕下的内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⑤“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___而影响观察;⑥“染”,把一滴稀_________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动植物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区别: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_________,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的却是______ (浓度为______%),目的是_________。
二、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区别 1.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 [ ]______ ___、[ ]_________、[ ]_________;2.主要不同点是:动物细胞无 [ ]_________,[ ]_________和[ ]_________ (内含液体叫_________)。
【典型例题探究】例 (2008·龙岩)右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玻片标本中的一个生物细胞,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该细胞的结构特点,可判断此细胞为 细胞。
(2)细胞结构中,具有保护作用和进行物质交换功能的结构是[ ] ;控制着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构是[ ] (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班级姓名【学习目标须明确】1.进一步熟悉显微镜的操作;2.学会制作临时玻片标本;3.知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教科书细品味】一、玻片标本的种类:1.根据对材料处理方法的不同分:①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制成;②()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③()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2.根据保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分:①()玻片——可长期保存;②()玻片——不能长期保存。
二、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1.制作步骤:一净二滴;三取四浸;五展六盖;七吸八染;2.注意事项: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清水;B: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镊子轻夹盖玻片的一侧,盖玻片的另一侧,然后放下盖玻片。
这样可避免在载玻片与盖玻之间产生气泡。
C:正确的染色方法:在盖玻片的滴染液,在用吸。
三、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观察:取镜——对光——上片——观察(低倍镜)——整理仪器注意:1.视野内污点的判断方法:移动玻片,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上;移动目镜,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上;如果上述操作时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上。
2.显微镜下气泡与细胞的区别:中间亮、边缘粗黑的圆圈是气泡;细胞具有一定的结构。
3.生物作图的要求:整幅图只能由点和光滑的线构成,不能涂阴影。
由线构成各结构的轮廓,用点的多少来反映明暗(或物质的稠密)程度(越暗点越密)。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下图是一个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标出各序号所代表结构的名称:2.连线:请将植物细胞有关结构与其功能或特点用线连接起来:①细胞壁 A、含有细胞液②细胞膜 B、含有遗传物质③细胞核 C、起保护和支持作用④细胞质 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⑤液泡 E、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3.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辨析与拓展】1.细胞结构间的层次关系: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四部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包含有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学习目标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能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时间10 分钟,完成下列问题:
1、用来观察的材料必须要,有利于透光。
2、常见的玻片类型有、、。
,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所有的托载标本的玻璃
片叫,覆盖标本的叫。
3、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载玻片中央滴几滴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中,用镊子把它。
(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__________________ 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
_____________ 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
而影响观察。
( 5)把一滴_____________ 滴在盖玻片的______________ 。
用
_____________ 从盖玻片的_____________ 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
部。
( 6)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要用眼向目镜注视,眼睁开以便画图,画图一
般用铅笔,图中较暗的地方用表示,如果注字,应尽量注在图的。
4、在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将观察材料染色?
5、怎样区别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
6、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1)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2)控制物质进出的是。
(3 )活的植物体中不断流动、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4)遗传物质存在于。
(5)带甜味或酸味的物质在。
【指点迷津】
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要诀:擦一滴一撕-展一盖- 染—吸
二、合作探究
1、张玲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请根据她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切洋葱时,张玲同学感到要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刺激性物
质,这些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的中。
(2)从洋葱鳞片叶的内侧撕取一小块表皮做成的玻片标本叫做。
(3)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张玲同学在视野中看到了许多排列整齐的近
似长方形的结构,这些结构是。
在每一个近似长方形的结构中,都有一
个被染成深黄色的球状物,这是。
她还看到了一些形状不规则,大小可以改变的中央透明、周围有黑圈的结构,它们是。
三、达标测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在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 B 、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C盖盖玻片时一侧先接触水滴 D 、用碘液染色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从细胞知识看,使枫叶呈现
红色的色素存在于哪种结构中( )
A.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液泡
3、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的
顺序是( )
①②③④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4、观察的视野中既有气泡又有细胞,用镊子尖轻轻压盖玻片,气泡出现
的变化是()
A.会变形移动
B.会变形不移动
C.不变形不移动
D.不变形会移动
5、取一滴鱼的血液,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然后另取一块载玻片把血液
推成薄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这种玻片标本属于()
A.切片
B. 涂片
C. 装片
D. 磨片
6、罗伯特?虎克首次发现植物细胞时,所看到的蜂窝状结构是细胞
的()
A.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7、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是()
A.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上
B.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快速盖上
C.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上,推向中央
D. 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
玻片上
8、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有一个非常大的泡状结构,它是()
A.细胞膜 B .细胞壁 C .液泡D .细胞质
9、用刀片轻轻刮取少许去掉表皮的黄瓜表层果肉,制成的临时玻片
标本,叫做()
A.临时切片
B. 临时涂片
C. 临时装片
D. 永久装片
10、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膜 B .细胞壁 C .细胞核D .细胞
11、有些植物的叶是绿色的,主要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有
12、切开梨、西瓜等水果时,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叫,主要来自
细胞中的。
13、下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填空。
①是,具有和的作用。
②是,在普通显微镜下不容易观察到。
③是,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④是,内部贮存有。
⑤是,内部的液体是。
⑥是,能缓缓流动,促进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四、学习反思:(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