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学-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925.50 KB
- 文档页数:55
无土栽培学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无土栽培及其分类一、无土栽培与无土栽培学1、无土栽培定义简单定义:指不用天然土壤来种植植物的方法。
科学定义: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或固体基质加营养液栽培作物的方法。
又名营养液栽培、水耕、水培、溶液栽培、养液栽培等无土栽培的特点是以人工创造的优良根系环境取代通常的根系土壤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根系对水、肥、气、热等环境条件的要求,发挥作物生产的最大潜力。
无土栽培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农作物种植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一次质的飞跃。
2、无土栽培学无土栽培学是研究无土栽培技术原理、栽培方式和管理技术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它是现代农业新技术与生物科学、作物栽培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要学好无土栽培学必须掌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化学、作物栽培学、材料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控制等相关知识,应紧密结合生产实践,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才能了解和掌握无土栽培的原理和技术。
二、无土栽培的分类按有无基质来分类1、非固体基质栽培非固体基质无土栽培是指根系直接生长在营养液或含有营养成分的潮湿空气之中,根际环境中除了育苗时用固体基质外,一般不使用固体基质。
它又可分为水培和雾培两种类型。
2、固体基质培固体基质无土栽培简称基质培,它是指作物根系生长在各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固体基质环境中,通过固体基质固定根系,并向作物供应营养和空气的方法。
基质培可很好地协调根际环境的水、气矛盾,且投资较少,便于就地取材进行生产。
1、非固体基质栽培(1)水培是指作物根系直接生长在营养液液层中的无土栽培方法。
它又可根据营养液液层的深度不同分为多种形式,以1~2cm左右的浅层流动营养液来种植作物的营养液膜技术(NFT);液层深度6~8cm的深液流水培技术(DFT);在5~6cm深的营养液液层中放置一块上铺无纺布的泡沫板,根系生长在湿润的无纺布上的浮板毛管水培技术(FCH);还有以早期格里克开发应用的“水培植物设施”为代表的半基质栽培,它实际为水培的一种形式。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第一章、绪论一、无土栽培的定义: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或者营养液加固体基质栽培花卉的方法。
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栽培高新技术,是设施园艺的重要内容和园艺作物工厂化生产的主要形式栽培作物的方法。
二、无土栽培的发展历史和现状:1、发展历史:1)启蒙阶段:(?--1840)刘俊波在《无土栽培的历史》一文中指出,最早的无土栽培应追溯到古巴比伦时期的“空中花园”,但其未能提出充足的证据加以证明韦三立在《花卉无土栽培》一书中指出,中国古代民间用清水浸养蒜瓣来生产蒜苗,既可采食,又可观赏;而唐代时宫廷用清水浸栽水仙进行观赏,也可作为较早的无土栽培形式。
水仙,江南水乡2)实验研究阶段(1840—1930)A. 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的提出,为无土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
什么是矿质营养学说?植物通过绿叶可将太阳光、 CO2同化后吸收,其来源不是有机腐殖质,而是由生物呼吸、无机物燃烧等过程产生的。
根中吸收的氮是大气中的氨通过雨水供给土壤的,大气中的氨是由于生物的腐败而产生的。
在植物早期生育过程中,人工向土壤中施用氮肥是必要的。
燃烧植物所剩的残灰中含有P、K、Ca、Mg、S、Na等元素,这些物质对植物体的形成是必要的。
有机物通过燃烧(中介)可以转化为残灰(无机物)。
B. 1842年:Wiegmann和Postolof 验证了矿质营养学说;使用白金坩埚和白金碎屑来支撑植物;加入溶有硝铵和植物灰分浸提液的蒸馏水来栽培植物获得成功;第一次有意识地配制营养液,成为营养液栽培的雏形.C. 1860-1865年:Sachs、Knop,提出植物生长必要无机元素?:萨克斯和克诺普应用化学分析的方法首次提出了植物营养的十大元素学说(C、H、O、N、P、K、Ca、Mg、S、Fe)以此为依据确定了无机化合物:KNO3、Ca(NO3)2、KH2PO4、MgSO4、FeCl3为营养源;他们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水培植物装置,并栽培植物获得成功,目前这种方法仍被许多实验室使用。
本科教学讲稿无土栽培学第一章绪论一、无土栽培的概念1、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 hydroponics, solution culture)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或固体基质加营养液栽培作物的方法。
由于一些学者认为无土栽培主要指营养液栽培,所以无土栽培有时又称为营养液栽培、水培、水耕溶液栽培、养液栽培等。
2、无土栽培学是研究无土栽培技术原理、栽培方式和管理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他是现代农业新技术与生物科学、作物栽培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他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化学、作物栽培学为基础,与材料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控制等知识相关,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二、无土栽培的特点1.早熟、高产、优质无土栽培能为蔬菜作物提供充足、适宜、全面的营养,因此作物生育快、高产。
产量可高于土壤栽培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产品的营养含量高、口感好、纤维少、外形整齐一致、色泽均匀。
2、避免了土壤及水质污染的影响无土栽培由于脱离了土壤及选择性用水,因此没有污染。
可利用无土栽培生产无公害产品,但是应考虑营养液的硝酸盐污染。
3.省水、省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无土栽培避免和减少了水分、养分的流失、及土壤微生物的吸收和固定,提高了水分、养分的利用率。
一般比土壤栽培节水75~90%,肥料利用率高达90%以上。
4、省工、省力,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便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无土栽培不需要整地、中耕、除草,不需要特殊的灌溉设备,而且实现了或部分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便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5、避免了土壤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无土栽培脱离了土壤,在便封闭状态下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外界环境和土壤病原菌及害虫的侵染,因此由土壤传播的病虫害较轻。
同时避免了因土壤而产生的产品污染问题,不受土壤连作障碍的影响。
6、不受土质好坏的影响,可极大的扩展农业生产的空间无土栽培摆脱了土壤的约束,可极大的扩展农业生产的利用空间。
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栽培作物,而将作物栽培在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可以代替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从而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新栽培技术。
2.无基质栽培----- 没有固定根系的基质,根系直接和营养液接触。
3.---------------------- 无机基质包括砂培、砾培、蛭石培、珍珠岩培、炉渣等。
4.---------------------- 人工基质包括岩棉培、海棉培、聚乙烯发泡材料。
5.---------------------- 有机基质包括草炭、锯木屑、蔗渣、稻壳、树皮、秸秆、家畜粪便、糠醛渣、沼渣、菇渣等。
6.--------------------------------------- 浅液流营养液膜栽培是以约0.5厘米的浅层营养液流过植物根系,这层营养液很浅,像一层水膜,故称为营养液膜技术。
7.--------------------------------------- 深液流营养液膜栽培营养液的液层较深,约7-8厘米,植株悬挂于液面上,其重量由定植网框或定植板所承载,根系垂入营养液中。
&EC ------- 是溶液含盐浓度的指标,通常用毫西门子(n】S/cn】)表示。
9.---------------------- 有益元素对植物生长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浓度下可能对作物生长有利。
这些元素称为有益元素。
二、填空题1.德国科学家斯鲁兰格提出了植物必需的15种元素;德国农业化学家竝逋提出了植物必需的15种元素;德国著名科学家克诺普发明了用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2.192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瓦格里克教授,利用营养液成功地培育出一株高乙丿】的番茄,采收果实14kg, 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3.19世纪六十年代,无土栽培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深液流技术、营养膜技术和岩棉培在生产上得以应用°4.荷兰是世界上温室无土栽培最发达的国家,栽培基质是岩棉,用计算机控制温室无土栽培的生产。
无土栽培学郭世荣第三版
无土栽培学是一门新兴的农业技术,通过在无土介质中进行植物栽培,实现了对土壤的解放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郭世荣教授在其第三版的著作中系统阐述了无土栽培学的原理、技术和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通过分析性论述结构,从具体操作方法、分析性循序推理论点和实践导向结论等方面,探讨无土栽培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首先,无土栽培学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关键。
在无土栽培中,选择合适的介质和施肥方案至关重要。
例如,可以使用气孔性介质如珍珠岩、腐殖质等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同时通过滴灌系统定量施肥,确保植物获得充足的养分。
此外,控制灌溉水量和光照时间也是保证植物生长健康的重要因素。
其次,分析性循序推理论点是必不可少的。
无土栽培学的发展受益于现代科技的推动,例如温室大棚结构的优化、生物技术的应用等,为无土栽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对无土栽培学的原理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操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最后,实践导向结论是无土栽培学的重要价值所在。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并不断优化技术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无土栽培学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土壤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还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的路径和思路。
综上所述,郭世荣教授的《无土栽培学》第三版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无土栽培学的机会,通过具体操作方法、分析性循序推理论点和实践导向结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无土栽培技术,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无土栽培学的发展前景广阔,相信在郭世荣教授的指导下,无土栽培学将为我们的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可能性。
无土栽培绪论第一节无土栽培概述一、定义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的有关农业高新技术报道,会经常听到“无土栽培”这个名词,给人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无土栽培就意味着所生产出的农产品高产优质,安全无公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
目前在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珠三角-香港已经基本形成了三个大的都市圈,城镇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0%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在这些地方,由于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农业生产用地相对不足,大部分农产品需要从外地运输进来,以满足本地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
最近几年,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加上农业病虫害大面积发生,而农民过于依赖农药,造成部分农产品当中农药或其它有害物质残留过高,严重危及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在2002年春节前,广州、北京等大城市相继颁布了农产品安全许可制度,经过质检部门检测,对符合安全要求农产品贴上认证标签才可以上市销售。
但是,通过这种途径只能治标不治本,对于一些要求新鲜度比较高的农产品,如叶菜,最好能在采后两三个小时就能够上市销售,就要求生产本地化。
政府部门从80年代中后期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陆续派人到国外进行考察学习,花巨资来引进高新农业技术,主要集中在大型自动化温室和配套无土栽培技术上。
先后建成了南京大厂区无公害园艺生产基地、上海马桥农场、北京中以农场、北京朝来农艺园、北京锦绣大地、郑州陈砦无土栽培示范园、深圳公明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等示范点。
最初由于全套设备技术都要靠进口,这些地方很多都是在做亏本生意。
但是,由于是政府投资,主要看重社会效益,不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经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很多人到这里参观学习,一方面获得了门票收入可以来弥补一下生产亏空,又可以向外界推广无土栽培技术。
经过各地科研、生产单位的合理化改造,无土栽培技术逐渐在神州大地上显示出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无土栽培学论文有土栽培无土栽培对比对对与摘要,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是一不用土壤,用其它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西培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气,培、基栽培。
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19世中,种种种W,克种普等明了方法。
到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20世种30年代始把技用到生上。
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在二十一世人一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改技,使得无土栽培展起步2来。
据不完全,目前我国无土栽培面已超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1070hm ,而且正以快的种种种[1]速度不断展种种。
有土栽培就是一般的沿了几千年的植方式了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栽培方式投要小的多种种种种种,植物主要吸收的物是来自于土壤中的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
本通用种种种种种[2]黄瓜在同一生期叶片的数量、色以及株高等指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来比有土栽培种种种种种与无土栽培技在植物生育方面的影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
对对对, 有土无土瓜黄栽培技对引言,无土栽培技的出,使人得了包括无机条件在内的,作物生全部境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条件行精密控制的能力,从而使得生有可能底脱自然条件的制,完全按照人的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愿望,向着自化、机械化和工厂化的生方式展。
将会使作物的量得以几倍、几十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倍甚至成百倍地增。
美国已将无土栽培列国国本世要展的十大高技交流会上,就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是于宇宙空植物栽培的研究告,那只能是无土栽培。
因而无土栽培技在日本,已被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多科学家做研究宇宙的有力手段,人称太空代的,已不再是不可思的。
无土栽培技术全套完整讲课文档封面:目录:(略)引言:无土栽培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种植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以省水、减少农药使用、提高种植效率等优势,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本文档将为您全面介绍无土栽培技术,包括其原理、应用、种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无土栽培技术。
一、原理无土栽培技术是利用一系列特殊的栽培介质,如岩棉、蛭石、腐殖质等,替代传统的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
这些介质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可以为植物的根系提供适宜的环境。
同时,通过供给适宜的营养液,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无土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种植中土壤质量不稳定、病虫害易发等问题。
二、种植材料1. 岩棉岩棉是一种以矿物岩石为原材料制成的栽培介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通气性。
岩棉不仅可以保持稳定的水分含量,还能为植物根系提供充足的氧气。
在无土栽培中,岩棉广泛应用于叶菜类、草莓等作物的种植。
2. 蛭石蛭石是一种火山岩矿石,可加工成颗粒状的介质。
它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可以保持适宜的水分和气体流动性,并能吸附营养元素,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
蛭石在无土栽培中常用于瓜果类、花卉等作物的种植。
3. 腐殖质腐殖质是一类形成于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经提取后可用作无土栽培的介质。
腐殖质富含有机酸、微生物和营养元素,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蓄肥性。
无土栽培中常用腐殖质种植叶菜类、茄果类等作物。
三、栽培管理1. 温度控制不同作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作物的特性,合理调节环境温度。
通常,无土栽培适宜温度为20-30摄氏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植物生长。
2. 光照管理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无土栽培中需要提供充足的光照。
通过合理安装人工光源或利用天然光线,使植物能够获取所需的光合有效辐射。
3. 营养供应无土栽培中的植物生长依赖于提供适宜的营养液。
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调配不同组分的营养液,满足植物对营养元素的要求。
4. 水分管理无土栽培中的介质保水性较好,但仍需合理控制水分供应。
第二章、无土栽培的基本理论
一、什么是无土栽培的理论基础?
1、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1)1840年德国的李比希(Liebig)创立了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2)1858年Knop和Sachs用盐类制成的人工营养介质栽培植物成功,有力地证明了矿质营养学说的正确性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无土栽培技术的理论基础。
2、植物的根系及其生理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主要的器官,它的生长状况与植物地上部的生长息息相关。
无土栽培的显著优越性之一就表现在植物的根际环境要比土壤的易于控制。
(1)根系的功能。
(2)根系对淹水的适应性。
(3)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
3、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
二、蔬菜作物与大田禾本科作物根系吸收的特点?
蔬菜养分需求强度大,总量高根系浅、密度小,容易造成养分淋失,根长密度低,是禾本科作物的1/3保证相对较高养分浓度水平(是大田作物的5-10倍)、相对较高的土壤湿度(一般占植物有效水的70%)条件下根层养分的持续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