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点测试:卤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 格式:docx
  • 大小:134.51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睛】
这道题以考查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为背景,考查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律,我们要知道卤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极易得电子生成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卤素单质性质很活泼,同主族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溶沸点逐渐升高。值得注意卤族元素中氟元素的性质特殊,氟气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9.溴CKIO3 还原性和酸性224
4.下面是某同学的化学笔记,需要改正的是( )
A.钠离子结构示意图: B.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C.在自然界中,钠元素和氯元素只以化合态存在D.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5.氯元素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Cl2B.HCl
C.NaClD.KClO3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和霜等B.溴被称为海洋元素
D项、氯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故D正确;
故选C。
3.A
【解析】
【详解】
A.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A正确;
B. 氯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B错误;
C. 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
D. 氯气、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但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错误。
③如反应中转移了20mol电子,则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L。
四、解答题
10.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自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F2通过细冰末获得HFO以来,对HFO的研究引起了充分重视。
(1)HFO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
(2)HFO能与水发生反应:HFO+H2O=HF+H2O2,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_;
卤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是()
①N②O③Fe④C⑤Na⑥Cl
A.①③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⑥D.①②③④
2.下列有关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为 ;
②在该反应中,HCl中部分Cl的化合价从-1升高到O,表现出还原性,有部分Cl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得到KCl和MnCl2,表现出酸性;
答案是还原性和酸性;
③化学方程式中,转移10mol电子,得到5molCl2,转移20mol电子,则得到10molCl2,则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0×22.4L=224L;
【详解】
①N:空气中的氮气中氮为游离态、硝石中的氮为化合态,故正确;
②O:空气中的氧气中的氧为游离态,大部分矿石中都有化合态的氧,故正确;
③Fe: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游离态存在,只有少量陨石中含有游离态铁,故正确;
④C:金刚石、石墨中的碳为游离态,大理石等中的碳为化合态,故正确;
⑤Na、⑥Cl这些元素较活泼,能和其它元素反应,所以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故错误;
点睛:正常雨水因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其pH可以达到5.6,故规定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和霜等降水。
7.A
【解析】
【详解】
A.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新制氯水中的盐酸使石蕊溶液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又很快使石蕊的红色褪去,A项正确;
B.碱溶液确实可以吸收氯气,但NaOH是强碱,具有强腐蚀性,所以不能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B项错误;
A.氯气是由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制得B.氯气是由英国化学家戴维命名的
C.氯元素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大量存在海水里D.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3.关于氯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
B.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也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C.氯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C.无水氯化铜固体是棕色的,稀氯化铜的水溶液才显蓝色,C项错误;
D.氯气非常活泼,自然界中氯元素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D项错误;答案选A。
8.AB
【解析】
【详解】
A、卤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极易得电子生成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卤素单质性质很活泼,极易和其它物质反应,导致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故A正确; B、随着核电荷数增大,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分子间作用力最大,单质的熔沸点升高,故B正确;C、随着核电荷数增大,卤素原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导致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C错误;D、氟气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其它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通式X2+H2O═HX+HXO表示,故D错误;故选AB。
答案为224。
10.次氟酸HFO
【解析】
【分析】
(1)HFO类似HClO,根据HClO的名称判断;
(2)HFO中F元素化合价为-1价,H为+1价,O为0价,反应HFO+H2O=HF+H2O2中,O元素化合价降低,HFO为氧化剂;
(3)F2与水发生发应生成HF和O2。
【详解】
(1)HFO类似HClO,名称为次氟酸;
A.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熔、沸点升高
C.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
D.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通式:X2+H2O===HX+HXO
三、填空题
9.(1)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它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①海水中被称为海洋元素是___。(填元素名称)
②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___。(填字母)
答案选A。
4.D
【解析】
【详解】
A、Na+核电荷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钠离子结构示意图: ,故A正确;
B、Cl原子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7,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故B正确;
C、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表现强的还原性,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一个电子,表现强的氧化性,所以在自然界中,钠元素和氯元素只以化合态存在,故C正确;
D、Na2O2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D错误。
答案选D。
5.C
【解析】分析:氯元素主要存在海水中,主要以氯化钠形的式存在,由此解答。
详解:氯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氯元素主要存在海水中,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
答案选C。
6.D
【解析】A.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和霜等降水,A正确;B.溴元素在自然界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故被称为海洋元素,B正确;C.钠可以从四氯化钛中置换出钛,C正确;D.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但是得不到金属钠,D不正确。本题选D。
A.单质钠B.单质碘C.氯化钠
③加碘食盐中碘酸钾的化学式是___。
(2)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①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上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
②该反应中浓盐酸表现的性质有___。
C.钠可以从四氯化钛中置换出钛D.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金属钠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新制氯水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退色
B.氯气泄露,可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
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的氯化铜
D.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
二、多选题
8.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解析】
【详解】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①海洋元素是溴的一个别名,因为99%的溴都在海洋里;
答案是溴;
②海水中含有氯化钠,通过蒸发结晶就可以得到,钠和碘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海水中,需要得到单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
答案是C;
③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
答案是KIO3;
(2) ①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KMnO4中的Mn的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则2molKMnO4共得到10mol电子;HCl中的Cl的化合价从-1升高到0,总有10molHCl中的Cl化合价升高,共得到10mol电子,双线桥,箭头从反应物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并在写上转移的电子数目;
(3)写出F2与水发生发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的活泼性来判断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的元素较活泼,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有的元素较稳定,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
(2)HFO中F元素化合价为-1价,H为+1价,O为0价,反应HFO+H2O=HF+H2O2中,O元素化合价降低,HFO为氧化剂;
(3)F2与水发生发应生成HF和O2,反应中F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O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0价,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
综上所述,D项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A项、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从事软锰矿的研究时发现一种黄绿色气体(即氯气),故A正确;
B项、1810年,戴维证明了该黄绿色气体是由一种化学元素的单质,并命名,故B正确;
C项、大多数氯元素通常以氯化物(Cl-)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常见的主要是氯化钠(食盐,NaCl),故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