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体系
- 格式:ppt
- 大小:27.64 MB
- 文档页数:50
五色观的色彩体系五色观是一种源于古代中国的色彩体系,被广泛应用于艺术、文化和哲学领域。
它将颜色分为五种:金、木、水、火、土。
首先是金色,代表着贵族、富贵和权力。
在中国古代,黄色常被用作皇室标志,表示皇权至高无上。
这种颜色的特性是光亮、瑰丽、耀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色象征着富贵、光明和祥瑞。
在艺术创作中,常用于装饰华丽的建筑、绘制富丽堂皇的画作等。
其次是木色,代表着生命力和健康。
这种颜色的特性是温暖、舒缓、自然。
在中国文化中,木色常被用于形容春天的万物复苏,是一种充满希望和生机的颜色。
在设计中,木色往往被应用在与自然有关的场合,如装饰花园、庭院等。
第三种颜色是水色,代表着清澈和纯净。
这种颜色的特性是晶莹透亮、儒雅清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水色常被用于象征着洁净、纯洁和悠远。
在艺术创作中,这种颜色常常被用于描绘清泉、池塘、湖泊等水体场景。
第四种是火色,代表着热情和活力。
这种颜色的特性是鲜艳、热烈、有力度。
在中国文化中,火色常被用于表达对生命和努力的热情追求。
在艺术中,火色经常被用于描绘耀眼炽热的太阳、风景中的红花等。
最后是土色,代表着安稳和可靠。
这种颜色的特性是实在、厚重、稳固,与大地的稳定性紧密相连。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土色象征着坚实、落实和安全。
在设计中,土色可用于营造稳重、务实的氛围,如用于家具、建筑等场合。
五色观的五种颜色,除了其本身的特性,还代表着五行理论。
在中医、风水等方面,五行理论被广泛应用,如金色属于金行,木色属于木行,水色属于水行,火色属于火行,土色属于土行。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哲学思想,对于影响人们的生活新颖的理解和把握意义重大。
中国古代的色彩体系是五色体系,包括白、青、黑、赤、黄,分别对应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也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以及一年的不同时节:春青(蓝)、夏朱(红)、季夏黄、秋白、冬黑。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
中国染赤色最初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有用朱砂(硫化汞)。
用它们染色,牢度较差。
周代开始使用茜草,它的根含有茜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
黄色,早期主要用栀子。
栀子的果实中含有“藏花酸”的黄色素,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
南北朝以后,黄色染料又有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
黑色,古代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柏叶等。
这种色彩体系不仅代表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界的认知,也承载了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
此外,儒家的色彩观和道家的色彩观也对这一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需更多中国古代色彩体系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历史学家。
色彩的体系名词解释色彩,作为人类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我们世界以丰富多彩的景象。
无论是自然界的阳光、花卉,还是人类创造的绘画和设计,色彩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色彩的世界并不仅仅是一种感官的体验,它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和科学基础。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色彩体系的一些重要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色彩的奇妙之处。
1. 原色与辅色原色是指不能通过混合其他颜色来获得的基本颜色,可分为三个主要的原色:红色、绿色和蓝色。
而通过对这三个原色的混合,则可以形成所有其他的颜色。
这种基于RGB(红绿蓝)原色的色彩体系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电子设备中的显示颜色和计算机图形处理等。
相比之下,辅色指的是通过混合原色获得的颜色。
传统上,辅色有三对,分别是:青色(由绿色和蓝色混合而成)、洋红(由蓝色和红色混合而成)、黄色(由红色和绿色混合而成)。
这三对辅色在色彩学中被广泛用于配色和搭配,旨在创造出更丰富的色彩体验。
2. 色相、饱和度与明度色相,简而言之,是指色彩的种类或类型。
常见的色相有红、橙、黄、绿、蓝、紫等。
色相是在光谱中的位置决定的,所以不同色相具有不同的波长。
例如,红色具有较长的波长,而紫色具有较短的波长。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或者说鲜艳程度。
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呈现出鲜亮的特点,而饱和度较低的颜色则表现出较为灰暗的特点。
不同饱和度的颜色可以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高饱和度的颜色常常让人感到活力和兴奋,而低饱和度的颜色则更容易给人一种安静和柔和的感觉。
明度代表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
较高明度的颜色通常较为明亮,而较低明度的颜色则较为暗淡。
色彩的明度变化也会对人们带来不同的感知,明亮的色彩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而暗淡的色彩则可能让人感到沉闷或低落。
3. 温暖色与冷色温暖色和冷色是对色彩在情感上的分类。
温暖色包括红色、橙色和黄色,它们让人们感到温暖、活跃和充满活力。
这些色彩常常与太阳、火焰等热情和能量的符号相关联。
相反,冷色包括蓝色、绿色和紫色,它们给人一种冷静、安详、沉静的感觉。
奥斯瓦尔德色彩体系(Oswald Color System)是一种用于创作、设计和表达色彩的体系,由梅丽亚斯·奥斯瓦尔德(Melias Oswald)于20世纪初提出并发展而来。
这个色彩体系以人类视觉感知和情感为基础,以一种直观和综合的方式组织和描述色彩。
奥斯瓦尔德色彩体系将色彩分为12种基本色彩,每种色彩都有其独特的名字和特征。
这些基本色彩是:诺瑞(Nori)、亨顿(Hunton)、瓦尔克(Wolke)、晓光(Aumont)、弗莱彻(Fletcher)、普鲁姆(Plume)、玛维尔(Mavell)、科瑞尔(Kurrel)、阿斯特(Astre)、利尔克(Lyric)、道尔(Dale)、珂朵(Cordor)。
每种基本色彩都有其独特的色调、亮度和饱和度。
奥斯瓦尔德色彩体系使用这些属性来创建各种组合和调和色彩,以及阴影和高光效果。
此外,该体系还提供了一些指南和规则,帮助艺术家和设计师在创作中选择和运用色彩。
奥斯瓦尔德色彩体系强调色彩的表达力和情感传达,认为每种色彩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对人们情绪的影响。
通过深入理解色彩的特性和效果,设计师可以更好地利用色彩来传递特定的情感和意义,从而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共鸣的作品。
需要注意的是,奥斯瓦尔德色彩体系是一种创作和表达工具,而不是普遍认可的标准。
每个人对色彩的感知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奥斯瓦尔德色彩体系时,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自由发挥。
2-3 色彩三大体系的简介传统配色:考技工肉眼感知工业批量化的市场需求:标准化色彩体系的形成世界三大色彩体系蒙赛尔色彩体系:Munsell Color System,1953正式认定奥斯特瓦尔德色彩体系:Ostwald Colour Order System,1918年日本实用色彩调和体系PCCS:Practical Color coordinate System,1966年蒙赛尔色彩体系讲解体系读解色相(munsell hue)简称 H明度(munsell value)简称 V彩度(munsell chronma)简称 C色立体模型等色相面:横轴为彩度,纵轴为明度色相环从红→黄→ 绿→青→ 紫→红的示意方式构成了蒙赛尔的色相环5个基础色相:R.Y.G.B.P5个辅助色相:YR.GY.BG.PB.RP.5个基础色相和5个辅助色组合起来为10个色相,如图中:RP,R ; R,YR等在图中相邻两个色相之间继续分裂为5个细分色相,最终构成蒙赛尔100个色相图模型展示明度V是从0-10设置为11个明度阶差0为理想的黑色,而10为理想的白色。
在现实色彩运用时,1.5的色阶至9.5的色阶值才可以使用。
彩度C:最低值0(无彩色),最高值通常在8-14蒙赛尔色彩体系的表示方法色彩三属性:Hue、value、chroma的顺序标示如下H:3R,V:5,C:10标示为:3R 5/10H:5PB,V:8,C:3标示为:5PB,8/3N+数字,数字越小,明度越低小结:本节课具体讲解了蒙赛尔色彩体系的模型以及读解方式,比较抽象,模型中涉及到的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彩度)将在下章节重点讲解,请同学们要重复观看视频学习,前后联系,加深理解。
色彩体系PCCS
1.色相(Hue)
色觉基础的主要颜色有红、黄、绿、蓝四种色相(又称心理四原色),PCCS以这四色相的色彩为基准组成了色相环的结构,然后将这四种色相的心理补色配置到其位置。
心理补色是根据人类眼睛的补色诱发现象而产生的,又称反对色。
在上述8个色相中,等距离地插入4种色相,为为12种色相。
再将这12种色相进一步分割,成为24种色相。
这24个色相中包含:
心理四原色—红、黄、绿、蓝(V2、V8、V12、V18)
色料的三原色—红紫、黄、蓝绿(V24、V8。
V16)
色光的三原色—泛黄的红、绿、泛紫的蓝(V3、V12、V19)
暖色——紫红到黄(V1---V8)
冷色——蓝绿到紫蓝(V13---V19)
中性色:绿黄到绿、蓝紫到红紫(V9---V12、V20---V24)
色相采用1——24的色相符号加上色相名称来表示。
把正色的色
相名称用英文开头的大写字母表示,把带修饰语的色相名称用英语开头的小写字母表示。
例如:1:pR、2:R、3:Yr。
PCCS色彩体系把物体的表面色彩整理为色相和色调两种系列。
为了寻求色调的基准,又独自设立了纯度的基准。
色调即色彩的调子,即色彩的外观色的基本倾向,也是明度和纯度的混合概念。
1、画法根据:4431
2、记法根据:浅、淡、亮、艳、强{一个字结尾}
3、
浅灰、灰、暗灰{g结尾}
暗、浊、深{d开头}
柔{最中间}。
五色观的色彩体系五色观是一种色彩体系,它将色彩分为五个主要的类别:红色、橙色、黄色、绿色和蓝色。
每种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情感,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五色观的色彩体系。
红色是五色观中最鲜艳、最活力的颜色之一。
它代表着热情、力量和活力。
红色常常被用于各种庆祝活动,因为它能够唤起人们的激情和热情。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也象征着幸福和吉祥,所以在婚礼和节日时,人们常常使用红色装饰来表达喜庆之情。
橙色是一种温暖、积极向上的颜色。
它融合了红色的热情和黄色的明亮,给人带来积极、温暖的感觉。
橙色也是创意和创新的象征,因此在设计领域经常使用橙色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此外,橙色还有提高食欲和增加活力的作用,所以在餐厅和健身房等场所使用橙色的装饰也是常见的。
黄色是一种明亮、充满活力的颜色。
它代表着快乐、光明和希望,能够给人们带来积极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
黄色也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常见色彩,如太阳的颜色就是黄色的。
在室内设计中,使用黄色的装饰可以增加房间的明亮度和温暖感,使人感到更加舒适和愉快。
绿色是一种平和、和谐的颜色。
它代表着自然、生命和健康,能够给人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绿色也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颜色之一,如树叶和草地都是绿色的。
在医疗和健康领域,绿色被广泛应用,因为它能够促进人们的恢复和放松。
此外,绿色还具有平衡和调和的作用,所以在设计中使用绿色的装饰可以使整个空间更加和谐和宜人。
蓝色是一种冷静、深远的颜色。
它代表着平静、思考和沉思,能够给人带来冷静和安宁的感觉。
蓝色也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常见色彩,如天空和海洋都是蓝色的。
在设计中,使用蓝色的装饰可以给人带来清新和宽敞的感觉,使人感到放松和舒适。
此外,蓝色还有降低血压和减轻压力的作用,所以在办公室和休闲场所使用蓝色的装饰也是常见的。
五色观的色彩体系将色彩分为红色、橙色、黄色、绿色和蓝色五个主要类别。
每种颜色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和情感,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红色代表热情和活力,橙色代表温暖和积极,黄色代表快乐和光明,绿色代表和谐和健康,蓝色代表冷静和沉思。
色彩体系的名词解释色彩是人类视觉感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颜色,而对于这些颜色的分类和描述,涉及到了色彩体系的概念。
色彩体系是用来描述和理解颜色的一种系统化方法,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运用和表达色彩。
一、RGB色彩体系RGB是英文Red、Green、Blue的缩写,即红、绿、蓝三原色。
RGB色彩体系是基于光的加色模式,是电子显示设备(如电视、电脑屏幕)使用的主要色彩体系。
它通过不同比例的三种原色的叠加来呈现出各种颜色。
在RGB色彩体系中,红、绿、蓝是三个基本颜色,它们的比例决定了所呈现的颜色。
当这三种颜色的比例相等时,就会得到中性的灰色。
二、CMYK色彩体系CMYK是英文Cyan、Magenta、Yellow、Black的缩写,即青、洋红、黄、黑四色。
CMYK色彩体系是印刷行业广泛使用的标准颜色模式。
与RGB色彩体系不同,CMYK色彩体系是基于颜料的减色模式。
通过叠加不同比例的青、洋红、黄三种颜色,再加上黑色,可以得到各种颜色。
CMYK色彩体系的四种颜色组合起来,能够应对印刷过程中的各种需要。
这是因为由于墨水、油墨等的特性,食品包装、海报宣传等印刷品更适合使用CMYK色彩体系。
三、HSV/HSB色彩体系HSV/HSB是英文Hue、Saturation、Value/Brightness的缩写,即色调、饱和度、明度/亮度。
这个色彩体系是通过改变颜色的色调、饱和度和明度/亮度来描述和控制颜色。
色调是指颜色的种类,如红、蓝、绿等。
饱和度表示颜色的纯度或鲜艳程度,从灰色到纯色分别有不同的饱和度。
明度/亮度决定了颜色的明暗程度,从黑色到白色呈现出不同的明度/亮度。
HSV/HSB色彩体系在对颜色进行分类和描述时更为直观和人性化,常被应用于图形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
它的优势在于可以灵活地调整颜色的明度、亮度和纯度,为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Pantone色彩体系Pantone色彩体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色彩标准系统,它使用特殊的编码来描述和调配各种颜色。
色彩的表示体系全世界自制国际标准色的国家有三个,他们的代表机构是美国的蒙塞尔(MUNSELL)德国的奥斯特华德(OSTWALD)及日本的日本色研所(P.C.C.S)蒙赛尔色彩体MUNSELLMUNSEL:蒙塞尔的色相分为10个,每色相再细分为10,共有100个色相,并以5为代表色相,色相之多几乎是人类分辨色相的极限。
蒙塞尔的明度共分为11阶段,N1、N2、N3……N10,而彩度也因各纯色而长短不同,例如5R纯红有14阶段,而5BG只有6阶段,其表色树状体也因而呈不规则状。
蒙塞尔所创建的颜色系统是用颜色立体模型表示颜色的方法。
它是一个三维类似球体的空间模型,把物体各种表面色的三种基本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全部表示出来。
以颜色的视觉特性来制定颜色分类和标定系统,以按目视色彩感觉等间隔的方式,把各种表面色的特征表示出来。
目前国际上已广泛采用蒙塞尔颜色系统作为分类和标定表面色的方法。
蒙塞尔颜色立体如图3-4所示,中央轴代表无彩色黑白系列中性色的明度等级,黑色在底部,白色在顶部,称为蒙塞尔明度值。
它将理想白色定为10,将理想黑色定为0。
蒙塞尔明度值由0-10,共分为11个在视觉上等距离的等级。
蒙塞尔颜色立体示意图在蒙塞尔系统中,颜色样品离开中央轴的水平距离代表饱和度的变化,称之为蒙塞尔彩度。
彩度也是分成许多视觉上相等的等级。
中央轴上的中性色彩度为0,离开中央轴愈远,彩度数值愈大。
该系统通常以每两个彩度等级为间隔制作一颜色样品。
各种颜色的最大彩度是不相同的,个别颜色彩度可达到20。
蒙塞尔颜色立体水平剖面上表示10种基本色。
如图3-5所示,它含有5种原色:红(R)、黄(Y)、绿(G)、蓝(B)、紫(P)和5种间色:黄红(YR)、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
在上述10种主要色的基础上再细分为40种颜色,全图册包括40种色相样品。
图3-5蒙塞尔色相的标定系统任何颜色都可以用颜色立体上的色相、明度值和彩度这三项坐标来标定,并给一标号。
第三节色彩体系色彩体系(colorsystem)是为了系统地把握色彩的整体特性而建立的一种方式。
常用的色彩系有“蒙赛尔色彩体系”、“奥斯特瓦尔德色彩体系”、“日本色研配色体系(P.C.C.S)”等。
把握各类体系的特征,理解其分类及表示方法,根据使用目的选用最恰当的色彩体系,这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一、蒙赛尔色彩体系这是美国色彩学家蒙赛尔(Albert H.Munsell)1905年发表的色彩体系,之后经美国光学学会(O.S.A)进一步改进完善为“蒙赛尔体系修订版”,能够用数字和记号正确表示三属性是它的最大特点,因此,日本工业规格(JIS)采纳了蒙赛尔体系,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
色相用H(hue)表示,色相环(colorcircle)以红(R)、黄(Y)、绿(C)、蓝(B)、紫(P)五色为主色相,在相邻色中间插入黄红(YR)、黄绿(GY)、蓝绿(BG)、蓝紫(PB)、红紫(RP),相对位置的两色为物理补色。
如图3—3—1。
然后以这几个色相为基础,再从每一个色相中分解出10个色相,共可表示出100个色相。
色相中的5表示标准色相,所以“5R"是标准红、“2R'’是接近红紫的红、“8R'’表示接近黄红的红。
明度,用V(value)来表示,最理想的黑为0度,最理想的白为10度,在0—10之间等间隔地进行分割共可分为11个等级。
但现实中物的色绝对的白或黑是不存在的,所以就分为9个等级。
因为纯色的位置,是与同明度的五彩色相对应而设定的,因此,各色相中纯色的明度是不同的。
纯度用C(chroma)来表示,无彩色为O,到纯色之间以渐增的等间隔均分出若干纯度等级,五彩色到纯色之间的距离,根据色相的不同而不同,红、黄红、黄等距离较远,而黄绿蓝等则距离较短。
因此,各色相的纯色位置不论是明度方向和纯度方向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使用纯度更高的色料,则色相的纯度等级会得到扩展。
各色的表示方法是用色相·明度/纯度(H·V/C)表示。
彩色的表示法及色彩体系一、色彩的表示方法“红橙黄绿蓝靛紫”,通常我们习惯这样概括颜色的多样性。
其实,对于颜色,有各种各样的表示方法,主要是以下两类:(一)自然表示法(1) 以自然景色命名的色彩:天蓝、湖蓝、海蓝、曙红、雪青、土黄、土红、翠绿等。
(2) 以金属矿物质命名的色彩:金黄、银灰、古铜色、铁灰、铁锈红、石绿、石青、宝石蓝、宝石绿、翡翠、钻蓝、赭石、铬黄、煤黑等。
(3) 以植物命名的色彩:草绿、茶绿、橄榄绿、柠檬黄、橘黄、杏黄、米黄、紫藤、栗色、咖啡色、茶色、橘红、橙红等。
(4) 以动物命名的色彩:孔雀绿、猩红、象牙白、蛋黄、蛋青、鼠灰、驼灰、鹰灰等。
如:(1) (2) (3)(4) (5)(二) 系统化表示法自然色表示法只能表达色彩的一般性质,精确度较低。
系统化色命名法则在色相加修饰语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明度和纯度的修饰语,从而能比较精确地形容该颜色的形象。
如红色系,包括黄味红、淡黄味红、极淡黄昧红、明灰黄味红、灰黄味红、暗灰黄味红、极暗黄味红、浊黄味红、鲜黄味红等色名。
这些颜色名称标定系统虽然精确程度仍不很高,但在一般场合下使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色彩体系(一)孟塞尔色彩体系孟塞尔(Alhert H_Munsell) 是美国色彩学家、美术教育家。
他创立的孟塞尔颜色系,用三维空间的近似球状的模型,把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这 3 种视觉特征全部表示出来。
彩色表示法及色彩体系(6)孟塞尔色相环 (7)孟塞尔色立体孟塞尔表示法是以色彩三要素为基础。
色相Hue,简称为H,明度Value,简写为v,纯度Chroma,简称为C。
色相环是以红(R)、黄(Y)、绿(G)、蓝(B)、紫(P)心理五原色为基础,再加上它们的中间色相:橙(YR)、黄绿(GY)、蓝绿(DG)、蓝紫(PB)、红紫(RP)成为10色相,排列顺序为顺时针,如图(6)。
再把每一个色相详细分为10等分,以各色相中央第5号为各色相代表,色相总数为一百。
国际标准⾊彩体系有哪些-国际标准⾊彩三⼤体系国际标准⾊彩体系有哪些-国际标准⾊彩三⼤体系 国际上常⽤的国际标准⾊彩体系有三个,究竟是哪三个呢?下⾯,⼩编为⼤家分享国际标准⾊彩三⼤体系,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美国的MUNSELL 蒙塞尔(Munsell)颜⾊系统,1898年由美国艺术家A. Munsell发明,是另⼀常⽤的颜⾊测量系统。
Munsell⽬的在于创建⼀个"描述⾊彩的合理⽅法",采⽤的⼗进位计数法⽐颜⾊命名法优越。
1905年他出版了⼀本颜⾊数标法的书,已多次再版,仍然当作⽐⾊法的标准。
蒙塞尔系统模型为⼀球体,在⾚道上是⼀条⾊带。
球体轴的明度为中性灰,北极为⽩⾊,南极为⿊⾊。
从球体轴向⽔平⽅向延伸出来是不同级别明度的变化,从中性灰到完全饱和。
⽤这三个因素来判定颜⾊,可以全⽅位定义千百种⾊彩。
蒙塞尔命名这三个因素(或称品质)为:⾊调、明度和⾊度。
⽇本研究所的PCCS体系 PCCS(Practical Color-ordinate System)⾊彩体系是⽇本⾊彩研究所研制的,⾊调系列是以其为基础的⾊彩组织系统。
其最⼤的特点是将⾊彩的三属性关系,综合成⾊相与⾊调两种观念来构成⾊调系列的。
从⾊调的观念出发,平⾯展⽰了每⼀个⾊相的明度关系和纯度关系,从每—个⾊相在⾊调系列中的位置,明确的.分析出⾊相的明度、纯度的成分含量。
德国的OSTWALD 奥斯特⽡德⾊⽴体的⾊相环,是以赫林的⽣理四原⾊黄(Yellow)、蓝(Ultramarine-blue)、红(Red)、绿(Sea-green)为基础,将四⾊分别放在圆周的四个等分点上,成为两组补⾊对。
然后再在两⾊中间依次增加橙(Orange)、蓝绿(Turquoise)、紫(Purple)、黄绿(Leaf-green)四⾊相,总共8⾊相,然后每⼀⾊相再分为三⾊相,成为24⾊相的⾊相环。
⾊相顺序顺时针为黄、橙、红、紫、蓝、蓝绿、绿、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