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半胱氨酸(阿思欣泰)产品介绍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30
乙酰半胱氨酸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天然的氨基酸,分子式为C5H9NO3S,是半胱氨酸的乙醯化产物。
乙酰半胱氨酸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蛋白质合成、维持生理平衡和细胞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本文将对乙酰半胱氨酸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药理作用以及相关研究进行详细介绍。
一、乙酰半胱氨酸的化学性质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带有乙酰基的半胱氨酸,其化学性质与半胱氨酸类似。
乙酰半胱氨酸是无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可溶于水和醇,微溶于酸、碱。
乙酰半胱氨酸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
乙酰半胱氨酸可以与蛋白质发生缩合反应,形成乙酰半胱氨酸残基,参与蛋白质的构建和功能调控。
二、乙酰半胱氨酸的生理功能乙酰半胱氨酸在人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乙酰半胱氨酸参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甲基转移反应,是蛋白质甲基化的底物之一,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在细胞内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保护细胞健康。
此外,乙酰半胱氨酸还参与体内硫代谢过程,具有解毒、降血脂、抗炎等作用。
三、乙酰半胱氨酸的药理作用乙酰半胱氨酸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首先,乙酰半胱氨酸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能够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对多种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其次,乙酰半胱氨酸能够降低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乙酰半胱氨酸还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对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四、乙酰半胱氨酸的相关研究乙酰半胱氨酸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在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方面,研究人员对乙酰半胱氨酸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其合成的效率和纯度,为乙酰半胱氨酸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对乙酰半胱氨酸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在不同疾病模型中的作用机制。
此外,也有研究人员对乙酰半胱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其在细胞代谢调控中的作用。
乙酰半胱氨酸片【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乙酰半胱氨酸片英文名称:Acetylcysteine T ablets【成份】N-乙酰基-L-半胱氨酸。
【适应症】0.2g:用于治疗以粘稠分泌物过多为特点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等。
0.6g:用于分泌大量粘稠痰液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CB)、肺气肿(PE)等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的祛痰治疗。
【用法用量】0.2g:口服。
成人常用量:每次200mg,每日3次。
儿童常用量:每次100mg,每日2-4次,依年龄酌情增减。
急性病症的疗程为5~10天。
慢性病症的患者遵医嘱可延长服用期。
0.6g:成人:口服,一次1片(600mg),一日1-2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本品口服偶尔发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咳嗽等不良反应,一般减量或停药即缓解。
罕见皮疹和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
【禁忌】对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如使用在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如有支气管痉挛发生应立即终止治疗。
2.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慎用。
3.本品与铁、铜等金属及橡胶、氧气、氧化物接触可发生不可逆性结合而失效,应避免接触。
4.肝功能不全患者本品血药浓度增高、消除t1/2延长,应适当减量。
【特殊人群用药】儿童注意事项:本品仅用于成人。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动物实验表明,本品没有致畸作用。
尚缺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用药资料,因此孕妇不主张使用,治疗期间不推荐哺乳。
老人注意事项:老年患者伴有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者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1 应避免与酸性较强药物合用,后者可使本品作用明显降低。
2 不可与活性炭同服,同服时本品54.6%~96.2%被活性炭吸附3 本品能降低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等的药效,不宜混合或同服,必要时可间隔4小时交替使用。
4 本品与碘化油、糜蛋白酶、胰蛋白酶配伍禁忌。
5 本品能增加金制剂的排泄。
6 本品可与支气管扩张剂和血管收缩剂等药物合用。
乙酰半胱氨酸片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乙酰半胱氨酸片商品名称:英文名称:汉语拼音:[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祛痰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咳嗽有粘痰而不易咳出的患者。
[规格] 0.2克[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常用量:每次0.2克(1片),每日3次。
一般疗程为5~10天。
[不良反应] 本品口服偶尔发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咳嗽等不良反应,一般减量或停药即缓解。
罕见皮疹和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
[禁忌]1.哮喘患者禁用。
2.对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慎用。
2.老年患者伴有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者慎用。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尚缺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用药资料,因此不主张孕妇使用,治疗期间不推荐哺乳。
4.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本品仅用于成人。
6.本品与铁、铜等金属及橡胶、氧气、氧化物接触可发生不可逆性结合而失效,应避免接触。
7.服用1疗程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遵医嘱可延长服用期。
8.如症状加重,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1.应避免与酸性较强药物合用,后者可使本品作用明显降低。
2.不可与活性炭同服,同服时本品54.6%~96.2%被活性炭吸附。
3.本品能降低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等的药效,不宜混合或同服,必要时可间隔4小时交替使用。
4.本品与碘化油、糜蛋白酶、胰蛋白酶配伍禁忌。
5.本品能增加金制剂的排泄。
6.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本品为粘痰溶解剂,具有较强的粘液溶解作用。
其分子中所含的巯基(-SH)能使痰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S-S-)断裂,从而降低痰的粘滞性,并使痰液化而易咳出。
乙酰半胱氨酸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乙酰半胱氨酸片商品名称:_____英文名称:Acetylcysteine Tablets汉语拼音:Yixian Banguang'ansuan Pia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乙酰半胱氨酸。
【性状】本品为白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用于分泌大量浓稠痰液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CB)、肺气肿(PE)等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的祛痰治疗。
【规格】_____mg/片【用法用量】成人:口服,一次 06g(1 片),一日 1-2 次,或遵医嘱。
儿童:遵医嘱用药。
【不良反应】1、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有时引起呛咳或支气管痉挛。
2、水溶液中有硫化氢的臭味,部分患者可引起恶心、呕吐、流涕、胃炎等。
3、罕见皮疹和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
【禁忌】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
【注意事项】1、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如有支气管痉挛发生应立即终止治疗。
2、本品直接口服可能会有呛咳、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可将片剂加入适量温开水中溶解后服用。
3、应避免同时服用强力镇咳药。
4、肝功能不全患者本品血药浓度增高、消除t1/2 延长,应适当减量。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只有在非常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才可使用。
6、儿童用药:遵医嘱。
7、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8、药物过量: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相互作用】1、应避免与强力镇咳药同时使用,以免稀化的痰液堵塞气道。
2、本品不宜与一些金属如铁、铜,以及橡胶、氧化剂接触,以免发生不可逆性结合而失效。
3、与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多西环素等同时服用时,可能会降低这些抗生素的疗效,如需联合使用,建议间隔一定时间。
【药理毒理】1、药理作用分子结构中的巯基(SH)能使黏蛋白的双硫键(SS)断裂,降低痰的黏滞性,并使之液化,易于咳出。
乙酰半胱氨酸片、颗粒、注射液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及作用机制
乙酰半胱氨酸在不同制剂中有截然不同的适应症,主要分为三类:口服及吸入剂型适应症以溶解粘液为主,注射剂型适应症为治疗肝脏损伤为主,滴眼液外用用于治疗角膜炎为主。
适应症
规格及用法用量不同
乙酰半胱氨酸不同剂型中成分规格含量不尽相同,对应适应症亦不相同,用法用量均不相同,特别注意是儿童剂型使用选择。
作用机制不同
乙酰半胱氨酸口服剂型均为小规格,且从药物代谢动力学所见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低,药物作用肝脏剂量及效果均有限,因此在肝衰竭的早期治疗中需选用大规格的注射制剂。
吸入制剂直接于肺部接触,可更好的进行粘液溶解作用,口服制剂经小肠吸收的部分可经全身血液循环达到肺部,起相应药理作用,在作为粘液溶解剂时可选择口服制剂及吸入制剂。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Acetylcysteine Injection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用于肝衰竭早期治疗,以降低胆红素、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
【规格】20ml:4g【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本品8g(40ml)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滴注,一日1次,疗程45天。
以上用法用量基于国内临床研究结果,试验中其它治疗包括:维生素K10mg加入5~10%。
葡萄糖注射液滴注,一日1次;促肝细胞生长素2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滴注,一日1次;低蛋白血症和腹水者加用血浆200ml或白蛋白10g,隔日1次;雷尼替丁150mg,口服,一日3次。
【不良反应】本品滴注过快可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瘙痒、支气管痉挛、头晕头痛、发热、过敏反应等、偶可见面潮红、血管性水肿、心动过速、低血压及高血压、红细胞、白细胞减少、咽炎、鼻(液)溢、耳鸣。
减慢静脉输液滴速可减少不良反应,一般可用抗组织胺药物对抗,严重过敏反应患者建议停药处理。
【禁忌】对本药过敏者或处方中其它任何成分过敏或曾出现过过敏样反应的患者禁用。
对支气管哮喘或有支气管痉挛史、胃溃疡、胃炎病人者应慎用。
【注意事项】1.本品未经稀释不得进行注射。
2.本品不得与氧化性药物包括金属离子、抗生素等配伍。
3.参照马丁代尔药典及临床应用文献,本品可根据体重适当调整剂量,一般以50~150mg/kg给药。
4.支气管哮喘患者或有支气管痉挛史患者在用本品期间应严密监控,如发生支气管痉挛须立即停药。
5.本品开口后会由无色变成微紫色,属正常现象,不影响药品使用。
本品应临用现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产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重用药,因有关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该药是否排泄至乳汁也还未知。
因为许多药物都会排泄至乳汁,所以对于孕妇或有可能妊娠的妇女以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本品。
【儿童用药】对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老年患者用药】尚未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