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思欣泰科会(急诊和ICU)
- 格式:pptx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38
重症医学试题重症医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50题)1、1、下列哪一种药物或装置,可以使心肌耗氧量增加最多? ()A、血管扩张剂B、多巴酚丁胺C、多巴胺D、IABP2、下列何种药物不可以用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的患者?()A、氯吡格雷B、依诺肝素C、普通肝素D、尿激酶3、王某,男,50岁,因急性下壁心梗接受了紧急介入治疗,放置了冠脉支架后血压130/90mmHg,心率90次/min,转入ICU治疗,隔天要拔除股动脉鞘时,病人主诉做导管处伤口痛,之后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至80/50mmHg,心率也下降至40次/min,请问此时的紧急处理措施是? ()A、给与肾上腺素B、给与阿托品0.5mg并补液C、IABPD、返回导管室做心导管检查4、一位心源性休克的病人合并呼吸衰竭,正在使用呼吸机,如果病人的呼吸机工作情况良好,但是肺泡与动脉血氧分压的差距仍然很大,此时的最好的治疗方法为下列哪一项?()A、体外膜肺B、左心室辅助装置C、右心室辅助装置D、双心室辅助装置5、下列何种药物可用于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A、可达龙B、心得安C、普鲁卡因酰胺D、利多卡因6、在施行心肺复苏急救时,下列那一项是较理想的监测CPR时心输出量是否足够的指标?()A、颈动脉是否有波动B、周边血氧浓度(Spo2)是否上升C、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大于10mmHgD、心电监护仪上心率是否大于60次/分7、当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相关并发症时,下列哪种情况最不适宜给硝酸甘油?()A、右心室梗死B、急性二尖瓣反流C、急性心衰及肺水肿D、心电图上持续ST段下降8、关于氟哌啶醇的副作用,下列叙述那一项是错误的?()A、可能出现椎体外系症状,故帕金森氏症的病人不能用B、呼吸抑制的作用较苯二氮卓类强C、降压的作用较异丙酚弱D、可能出现QT间期延长,甚至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9、刘某,男性,54岁,因急性下壁心梗入住CCU后,出现了心脏骤停,ECG显示VF,给与非同步电除颤200、300、360J之后,ECG波形并未改变,因此立即行气管插管以及心脏按压,请问接下来何种处置最适当?()A、给与360J除颤B、血管加压素40U IVC、可达龙150mg IVD、利多卡因100mg IV10、一名60岁女性,在心脏手术后住进ICU,体检和CXR皆显示有肺水肿迹象,此病人被给与了某种血管活性药,下面是给药前后监测参数的变化,BP 98/66 到88/50 、CVP 23到15 、PAP 48/26到40/20 、PAWP 26到18 、CI 1.6到2.8 、HR 110到119 ,请问该药为何药?()A、硝酸甘油B、米力农C、多巴胺D、去甲肾上腺素11、一名55岁男性因车祸造成严重面部创伤,现在反应迟钝,呼吸40次/分,在使用高流量面罩給氧的情况下,血气分析示:PH 7.20 Paco2 65mmHg Pao2 60mmHg ,现在决定气管插管保护气道并使用呼吸机,哪种插管方式最佳?()A、经纤维支气管镜插管B、颈圈固定后经口插管C、环甲膜切开术D、直接经口插管12、徐先生,50岁,近日因腹痛、恶心、呕吐、发烧、白细胞增加,经诊断为急性腹膜炎并发严重败血症及肾功能衰竭,术后止痛用何种药物最佳?()A、杜冷丁B、芬太尼C、吗啡D、丙泊酚13、陈先生,85岁,因腹部穿刺伤合并肝脏破裂出血,术后入ICU观察,身上有多处引流管及大伤口,且有鼻胃管留存,目前意识混乱、注意力变差、失去定向能力、情绪激动,觉得有人要害他、并产生幻觉。
ICU的评分系统重症患者病情危重,时间紧迫,需要医生早期发现、早期识别,尽快采取干预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ICU的评分系统可以给临床提供量化、公平的指标,用以评价疾病严重程度。
ICU常用的评分系统有: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如APACHE II,TISS;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情评分,如MODS,SOFA,LODS;特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如RANSON,RAMSAY等。
一、APACH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此评分是由Knaus于1981年建立第一代,1985年提出APACHE II,至2005年推出第四代。
APACHE II因为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确,免费,目前使用最为普遍。
作为重症患者病情分类和预后的预测系统,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
APACHE II由A项、B项及C项三部分组成。
A项:急性生理学评分,共12项。
B项:即年龄评分,从44岁以下到75岁以上共分为5个阶段,分别评为0-6分。
C项:即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可动态评价医疗措施的效果,评估病情,预测预后。
二、TISS治疗干预评价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是由Cullen 1974年建立,目的是对重症患者进行分类,确定医疗护理的劳动强度,以便安排工作量。
每日同一时间由一名观察者收集资料,确认是否为前24小时内完成的治疗措施,总分应与病情一致,如与APACHE等没有一致,应检讨是否治疗措施适当,不得重复记分,对同一目的进行的多项干预,记录最高分。
三、MODS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Marshall于1995年提出,Richard 2001年改良。
其参数少,评分简单,对病死率和预后预测准确。
但其只反映6个常见器官功能的一个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其功能状态,对其它影响预后的因素没有考虑。
ecmo在急危重病中的应用ECMO(外周体外膜氧合)是一种在急危重病中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
它通过将血液从体外引流出来,经过氧合处理后再回输到体内,以维持和改善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
ECMO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重症肺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脏衰竭、心肺复苏、肺移植等。
在这些急危重病中,ECMO能够提供足够的氧合和心脏支持,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增加生存机会。
ECMO在重症肺炎和ARDS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重症肺炎和ARDS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常常导致呼吸窘迫和氧合障碍。
ECMO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通过氧合装置进行氧合处理,然后再回输到体内,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呼吸支持。
这样可以减少肺脏的负担,提高氧合水平,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
ECMO在心脏衰竭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心脏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减退的病症,严重时会导致心脏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
ECMO可以通过引流和回输血液的方式,辅助患者的心脏工作,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维持体内器官的正常功能。
这对于那些因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
ECMO还在心肺复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心肺复苏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跳停止的患者的紧急措施。
ECMO可以在心脏停跳后立即启动,并通过引流和回输血液的方式,维持患者的氧合和循环,增加抢救的成功率。
通过ECMO的支持,可以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时间进行进一步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
ECMO还在肺移植手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肺移植是一种治疗严重肺部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手术过程中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压力。
ECMO可以在手术过程中辅助患者的呼吸和循环,提供足够的氧合和心脏支持,降低手术风险,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ECMO在急危重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重症肺炎、ARDS、心脏衰竭、心肺复苏和肺移植等。
它通过引流和回输血液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合和心脏支持,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增加生存机会。
ICU镇痛镇静流程图及常用药品(仅供参考)镇痛和镇静在ICU(重症监护室)是非常关键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舒缓疼痛、减轻焦虑,并提供有效的休息。
本文档旨在介绍ICU镇痛镇静流程图及常用药品,以供参考。
下面是ICU镇痛镇静的流程图。
e=>end: 结束op1=>n: 评估疼痛和焦虑程度op2=>n: 确定镇痛和镇静目标op3=>n: 选择合适的药物op4=>n: 计算和给予初始剂量op5=>n: 根据患者反应调整剂量op6=>n: 监测患者的镇痛和镇静效果op7=>n: 定期复评估镇痛和镇静水平op8=>n: 逐步减少药物剂量op9=>n: 评估是否需要深静脉镇痛op10=>n: 终止镇痛镇静在ICU中,常用的镇痛和镇静药物如下: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用于控制剧痛,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
非阿片类药物(如扑热息痛、布洛芬):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的缓解。
局部麻醉剂:适用于局部疼痛的缓解。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具有镇静、安抚和抗焦虑作用。
丙泊酚:短效镇静药物,用于有需求的患者。
重组人鱼肽:用于ICU喘息和气管插管下的镇静。
在应用镇痛镇静药物时,请注意以下事项: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血压和心率等。
防止药物滥用和成瘾。
逐步减少药物剂量,避免戒断反应和药物依赖。
ICU镇痛镇静是提供有效护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流程和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临床急诊护理学](/3865/)___: A review](/pmc/articles/PMCxxxxxxx/) ___: A review](/pmc/articles/PMCxxxxxxx/)。
1、气管插管的目的有哪些?答:(1)通过人工手段建立呼吸通道,解除上呼吸道阻塞。
(2)迅速建立有效呼吸通道,为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人工呼吸。
(3)便于清除气管及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和给氧。
2、CVP测压管刻度上“0”的位置如何调节?答:测压管刻度上的“0”调到与有形方向平行(相当于平卧时腋中线第四肋间)水平处,或者用水平仪标定右心房水平在测压管上的读数,该读数就是零点。
3、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
答:(1)气胸;(2)血胸;(3)血肿;(4)液胸;(5)空气栓塞;(6)折管;(7)感染。
4、周围动脉穿刺置管多选用哪些动脉?首选哪条动脉?答:多选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
首选桡动脉。
5、负压吸痰的压力应是多少?答:成人吸痰时压力<250mmHg,小儿压力<100mmHg,压力过大易损伤粘膜,压力过小则达不到吸痰效果。
6、心肺脑复苏有哪三个阶段?答:第一阶段:基础生命支持;第二阶段:高级生命支持;第三阶段:持续生命支持。
7、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
答: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D:药物治疗。
8、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时间比及频率。
答:按压部位:胸骨中1/3与下1/3交界处。
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比为1︰1。
按压频率为:成人80~100次/min,儿童100~120次/min。
9、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答:(1)大动脉搏动能触到;(2)收缩压≥60mmHg;(3)自主呼吸恢复;(4)皮肤颜色好转,发绀减退;(5)瞳孔缩小,有对光反应。
10、呼吸机使用时,如何调节吸入氧浓度及触发灵敏度的正常值?答:吸入氧浓度(FiO2)通常设置为30%~50%,一般以40%左右为宜。
触发灵敏度通常为0~500pxH2O,越接近0值,灵敏度越高。
11、使用呼吸机时,常见的人—机对抗原因有哪些?答:常见的人—机对抗原因有:(1)病人不习惯;(2)呼吸机轻微漏气或压力调节太高;(3)通气量不足;(4)严重缺氧;(5)疼痛;(6)存在其他引起用力呼吸的因素,如气胸、心力衰竭等;(7)气管内有痰液集聚;(8)呼吸参数和通气模式选择不当。
BNP联合APAOHEⅡ评分在评估ICU患者病情预后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水平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在评价危重病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140例入住ICU 患者,依据APACHElIT分情况进行分组,将大于APACHEII评分15分及BNP 明显升高5倍以上72例为A组,APACHEII评分小于15分,BNP升高5倍以下68例为B组,分析A,B两组转出、死亡、放弃治疗与机械通气情况。
结果:A组转出、死亡、放弃治疗与机械通气情况的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BNP和APACHElit分的升高对危重症患者的存活、机械通气的发生率及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主要预后指标的预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标签:B型钠尿肽(BNP);APACHE Ⅱ评分;危重病;价值目前,医疗条件的逐步完善及人们对健康高水平重视,为全国各家医院的ICU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提出了严格的考验,入住ICU 患者,最终目标是安全转出ICU。
如何更好地评价患者病情的转归,目前尚无一种确切的化验指标或其他标准,ICU危重病预后的研究往往单一地应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系统(APACHEⅡ)。
鉴于危重病患者中大多合并心肌损伤,而B型钠尿肽(BNP)在心肌损伤领域具有诊断作用,选取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综合ICU病房的140例危重症患者在24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及测定血清BNP水平,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40例入住ICU患者中,其中男性89例,女性51例,年龄在25~87岁,入住ICU 24小时内评分及入科当时抽取BNP化验。
依据APACHEⅡ评分情况进行分组,将大于APACHEⅡ评分15分及BNP明显升高5倍以上72例为A组,APACHEⅡ评分小于15分,BNP升高低于5倍的68例为B组。
1.2方法140例ICU患者,基本诊断明确,经过多科协作、联合会诊,遵照专科会诊意见,积极处理原发病及器官功能维持。
重症医学科重点病种引言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内用于治疗危重病患者的特殊部门。
重症医学科所面对的病患通常病情危重、需要严密监护以及重点治疗。
在重症医学科中,有一些疾病是常见的且需要重点关注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重症医学科的重点病种,包括心肺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疾病,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危重病患者的治疗。
1. 心肺衰竭心肺衰竭是指心脏或肺部功能受损,无法满足机体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需要,导致全身性的氧供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综合征。
常见的心肺衰竭疾病包括心力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在重症医学科中,抢救和治疗心肺衰竭是重要的任务之一。
1.1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出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常见的原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
重症医学科中抢救心力衰竭患者要采取措施来提高心脏排血量,控制水肿和肺部水平衡等。
1.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RD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肺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内液体渗出和肺功能受损。
ARDS常见的病因包括感染、创伤、烧伤等。
治疗ARDS的关键在于对原发病的治疗,同时进行肺保护性通气、液体管理等措施。
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或局部的损害,导致神经功能的丧失或受损。
在重症医学科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病种包括中风、头部外伤等。
2.1 中风中风是指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其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性神经功能缺失。
中风可能是由于脑血管破裂(脑出血)或脑血管阻塞(脑梗死)引起的。
在重症医学科中,需对中风患者进行紧急抢救和治疗,采取措施来恢复脑功能。
2.2 头部外伤头部外伤是指通过外力作用于头部导致头部的软组织损伤、颅骨折断以及脑损伤等。
重症医学科中,对于头部外伤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脑功能监测,控制颅内压,同时进行外科手术等治疗。
带你认识重症医学科(ICU) 邵炜慧发布时间:2023-06-21T00:48:44.668Z 来源:《系统医学》2023年6期作者:邵炜慧[导读] ICU是Intensive Care Unit的英文缩写,意为重症加强防护病房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省平顶山市 467000ICU是Intensive Care Unit的英文缩写,意为重症加强防护病房,即重症医学科,是医院集中监护与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主要是应用先进的监护与治疗设备及技术,针对患者的病情实施连续、动态性的观察及治疗,同时采用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给患者提供更为全面、规范、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预后,加强生命质量。
一、ICU都有哪些优势设备优势。
ICU中配置了医院先进的急救医疗设备,针对患者实施统一管理,进行24小时的动态化监测与量化管理,给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数据支持及服务。
技术优势。
ICU医生和床位比是0.8-1:1,护士和床位比是2.5-3:1。
为了确保危重患者可以获取更为良好的抢救效果,医院为ICU配置了强大的技术队伍。
与此同时,ICU对医院的专家资源进行整合,可以给患者提供更为方便和高效的服务。
时间优势。
对于危重患者而言,急救工作的开展需争分夺秒,时间便是生命这句话在此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相较于医院其他科室而言,ICU具有更为快速的反应能力。
二、ICU收治哪些患者任何疾病在发展至严重阶段都可能需要进入ICU治疗,特别是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更是如此,ICU主要收治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首先,急性、可逆、已危及患者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例如,心源性休克、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等疾病患者,在经ICU的严密监护及加强治疗后,患者病情可能在短期内会获取一定改善。
其次,存在潜在性生命危险,具有高危因素,需要在ICU进行密切监护和治疗的患者,例如,大手术后的复苏与监护。
最后,慢性器官功能衰竭产生急性加重,同时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患者,例如,脓毒症多器官功能不全、阻塞性肺病伴随急性加重的患者,经ICU监护及治疗后,患者可能恢复至急性加重之前的状态。
ICU病房简介ICU(Intensive Care Unit)病房是医院中专门为危重病患提供高度监护和专业治疗的特殊病房。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病房的设施、人员组成、功能和特点。
一、设施概述ICU病房通常位于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监护设施。
病房内部一般分为若干个病床区域,每个病床配备有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设备。
病房还设有专门的洗手间、消毒区、药品储存区等功能区域,以确保病房的卫生和安全。
二、人员组成1. 医生和护士:ICU病房由经验丰富的重症医生和专业护士组成。
医生负责制定治疗方案、监测患者病情,并进行必要的手术和操作。
护士负责每日的护理工作,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药、更换敷料等。
2. 医疗技术人员:ICU病房还配备了一支专业的医疗技术团队,包括放射技师、实验室技师、呼吸治疗师等。
他们负责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医疗服务。
三、功能和特点1. 高度监护:ICU病房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监护,医护人员通过监测仪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专业治疗:ICU病房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能够提供包括心脏监测、呼吸支持、肾脏替代治疗等在内的多种治疗手段。
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3. 感染控制:由于ICU病房内患者病情较重,免疫力较低,感染控制成为病房工作的重要环节。
病房内设有严格的洗手、消毒和隔离措施,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4. 多学科合作:ICU病房是一个多学科合作的团队,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共同协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定期的病情讨论和评估。
这种合作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
5. 家属支持:ICU病房非常注重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支持。
病房设有专门的家属休息区,提供舒适的环境给家属休息。
医护人员会定期与家属交流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帮助家属了解患者的情况并提供心理支持。
1.目的1.1规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明确各科室职责,特此制订本流程。
2.范围2.1急诊科、心血管内科、ICU、介入科均适用。
3.定义3.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加上血栓形成所致的冠脉闭塞,使得血流中断,心肌严重缺血。
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的胸骨后或心前区持续压榨性剧痛。
18导联心电图提示为ST段抬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
3.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绿色通道泛指简便、安全、快捷的途径或渠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绿色通道是指医疗部门设置的手续简便、过程安全快捷的心肌梗死的急救途径。
4.职责4.1急诊:4.1.1急诊负责接诊病人,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时必须积极抢救。
4.1.2急诊负责致电心内科病房,请心内科专科医师急会诊。
4.1.3首诊医师负责转运病人。
4.1.4如患者同意进行急诊介入,则由急诊帮助患者办好住院手续。
4.2心内科:4.2.1心内科医师接到急会诊后必须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并积极参与抢救,杜绝专科或医师之间推诿病人。
4.2.2心内科医师负责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病情和手术的具体指征及风险。
4.2.3心内科负责报告本科二值医师,二值医师接到报告后15分钟内到达抢救地点进行抢救。
4.2.4如需进行急诊PCI,二值医师负责通知介入科。
4.2.5如需进行急诊PCI,二值医师负责通知ICU开好手术医嘱4.3介入科: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需优先为急诊病人做好手术准备。
4.4ICU:如患者同意进行PCI,则由ICU负责开好手术医嘱,并接收术后病人。
5.标准5.1病人来诊,则由分诊台护士一级分诊,并安排医师接诊。
5.2病人卧床后首诊医师10分钟内完成18导联的心电图检查,同时询问病史。
5.2.1如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则考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马上邀请心内科病房专科医师急会诊,心内科病房必须安排会诊医师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并报告本科二值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