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习抒情
- 格式:ppt
- 大小:548.50 KB
- 文档页数:26
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1. 引言1.1 写作的重要性写作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的交流,都需要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情感。
写作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传达信息,更在于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思绪,深入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写作又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将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倾注到文字中,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在语文学习中,写作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提高语文素养。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蕴。
写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们应该积极地学习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写作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悟生活中的美好。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写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享受写作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1.2 学习抒情的意义学习抒情写作对于语文学习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抒情写作是一种表达内心感受和情感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表达情感、发现美好,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学习抒情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生。
在文字中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思考和感受人生中各种复杂的情感和经历。
通过文字的表达,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的情感变化,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学习抒情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素养。
抒情写作要求我们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复杂的情感和情绪,这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抒情写作,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语感和文字表达能力,使自己在写作中更富有情感和感染力。
学习抒情写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感悟生活中的美好,充实内心世界,提升个人修养。
初中语文(七下)《写作:学习抒情》教学反思(一)《学习抒情》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的主题内容,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在写作中,学生若能恰当地抒发真情实感,定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文章主题。
文章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以情动人,抒情是写作中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方式。
通过活动或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讲练结合,既有写法指导,又有写作实践,力争以兴趣为激发点,以理清知识层次为突破口,以能力为落脚点,以训练为手段,逐层深入,步步推进,可操作性强,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抒情方式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各种文章的表达方式,但是学生解题能力有限,再加之他们不喜欢受太多约束;他们对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支撑的度方面还是把握不够好,很难起到完全体现中心主旨的程度,主要原因还在于不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同时抒情比较抽象,而且常常和其他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学生很难把握。
本次教学设计是在具体的作文指导过程中,通过活动或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讲练结合,既有写法指导,又有写作实践,力争以兴趣为激发点,以理清知识层次为突破口,以能力为落脚点,以训练为手段,逐层深入,步步推进,可操作性强,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抒情方式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法,使我们笔下的文字显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醒人耳目、引人深思。
同学们,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外,抒情时,可以多用排比句、排比段、比喻句、拟人句等,或是一些引用句以增加文章的节奏感、气势和生动性。
不足之处:1、对课堂的时间的把握不精准,所以造成前松后紧的情况,课堂结束的比较匆忙。
2、阅读积累量较少,造成扩展范围不够丰富,略显单调与生涩。
3、自己平时生活的观察和感悟缺乏,导致学生的选材比较单调。
今后一定要抓好阅读积累,指导学生多读多背。
总之,在今后教学中会不断改进,在课堂时间的把握上会更精心地备课,精细地计算课堂时间的运用,不浪费一分钟,对课文内容进行取舍,不必要的内容,与主旨内容关系不大的内容就断然舍弃,提高教学的综合能力。
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是让学生探究抒情的内涵,培养其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其语文表达水平的一篇文章。
本文将以2000字进行详细阐述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学习方法。
抒情是一种情感宣泄的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音乐、绘画等形式将内心的情感、感触、体验以及对人生的理解表达出来。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学习抒情的基本概念,了解抒情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培养情感共鸣的能力。
通过课文和各种抒情作品的阅读,学习抒情的表达手法,积累抒情的写作素材。
在学习抒情写作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阅读优秀作品、体验情感等途径,积累素材,培养对美好、真善、美丑等价值取向的判断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还应该注重练习,通过围绕特定的题材,选择具有情感共鸣的语言,构建抒情的篇章结构,让学生掌握抒情的写作技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多读多写。
在阅读中发现作文中的优秀篇章,吸取别人的优点,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
在写作中,要注意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的协调统一,注重情感真实性和情感共鸣性。
还要培养文学鉴赏的能力,在享受作品的美感的把握其情感和意义,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抒情写作的水平。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激发学生对抒情的兴趣,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情感经验,对自然之美,人生之美的理解与感悟中,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
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抒情写作中,发掘自我,理解自我,表达自我,提高文学修养。
在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注重激发学生对于抒情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和抒情写作技巧,同时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学修养。
写作学习抒情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2.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3.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课堂学习任务一、学以致用1.结合本单元所学,说说什么是抒情,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哪几种。
(先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中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再归纳总结,最后进行分类。
)2.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其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黄河颂》(2)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土地的誓言》二、写作指导1.向好朋友倾诉自己的烦心事,争取让对方真切地感受到你的烦恼。
(可以借助多种抒情方式来让对方产生切实的感受。
)2.以小组为单位,说说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区别,并讨论二者在表达效果方面的不同。
(结合本单元所学,先找出课文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句子,再归纳总结二者的区别与在表达效果方面的不同。
)3.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三、写作实践1.片段作文。
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0字左右。
提示:(1)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
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
(2)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2.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那美丽而丰饶的家乡。
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提示:(1)关于家乡,你应该有许多内容可写:家乡的景色、物产、风俗,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侧重地写作。
(2)直接抒情应基于相关的记叙、描写,顺势而发;间接抒情时,所写内容要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
初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学习抒情
《学习抒情》作文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抒情吗?其实呀,抒情就是把我们心里的感受和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
就好像我们心里有一朵花,要让它在纸上绽放一样。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美丽的晚霞,心里觉得特别开心和惊喜,这时候就可以说:“哇,那晚霞就像一大片彩色的棉花糖,真想咬一口!”这就是在抒情,把看到晚霞时的快乐心情说出来啦。
再比如,当我们的好朋友帮助了我们,我们心里很感激,就可以说:“谢谢你,我的好朋友,你的帮助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我的心。
”这也是抒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感谢之情。
所以呀,抒情能让我们的文字变得更有感情,更能打动别人。
小朋友们,以后我们要多多学习抒情,把心里的感受都大胆地写出来!
《学习抒情》作文二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抒情”这个有意思的事儿。
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心里有好多好多的感受,像小泡泡一样咕噜咕噜往外冒,可就是不知道怎么说出来?其实呀,这时候咱们就需要学会抒情啦。
比如说,有一次我过生日,妈妈给我做了一个超级大的蛋糕,上面还有我最喜欢的水果。
我心里那个美呀,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我会说:“妈妈,这个蛋糕太漂亮啦,我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这就是在抒情,把心里满满的幸福表达出来了。
还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我特别心疼它。
我就想:“小鸟小鸟,你一定很疼吧,希望你能快点好起来,重新在天空中飞翔。
”这也是抒情,是我对小鸟的关心和同情。
小朋友们,学会抒情,就能让我们的心情和感受像彩虹一样,出现在我们的文字里,是不是很棒呀?。
写作《学习抒情》教案写作《学习抒情》教案1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融情于物”(间接抒情——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并要求掌握一定的话语组织方式。
重点难点1、学会“融情于物”,亦即间接抒情。
2、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来进行表达。
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记叙能力,但多数停留在记流水账的层面上,叙事干瘦,少润色,尤其不善把情感融合进来,或抒情生硬,直白。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说“抒情”,导入本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写作方法:融情于物。
所谓融情于物,就是在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当中寄托写文章的人或是文章中写到的人的内心情感。
这种方法好比给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穿上了一件隐身衣,你可能从字面上看不到“情”,但能体会到“情”,正所谓“道是无情却有情”。
二、读课文,归纳技法(一)例文示范:片段一: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蜡烛》八年级上)片段二: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台阶》八年级上)片段三: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芦花荡》八年级上)2、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下面问题。
以上片断写了什么“物”?是怎么写“物”的?表达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片段一①蜡烛的火焰②大围巾①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情态)②黑色的(颜色);表达了老妇人内心的沉痛之情,对牺牲的红军战士的哀思。
片段二①台阶②桃树③柳树④旱烟雾①别人家的高高的(形状)②遮出一片绿阴(情态)③树枝摇来摇去(动态)④飘来飘去(动态);“父亲”对有高台阶的人家的羡慕,对造高台阶的渴望、执着;暂时无力造高台阶的愁绪。
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学习抒情抒情,是指用音乐、诗歌、绘画等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达到情感沟通的效果。
学习抒情,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艺术修养的一种体现。
学习抒情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朗诵诗歌、演唱歌曲、舞蹈、绘画或者写作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进行。
在学习中,可以通过体验、观察、联想和思考等方式,让学生不仅仅是理解知识,更是深入到知识表达的内涵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素养。
在学习抒情中,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诗歌是表达人们情感的艺术,通过用词的音韵、形象的表达等手法,将内心的感受和思想表达出来。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优秀的诗歌,学习诗歌的语音、节奏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学生也可以创作自己的诗歌,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写入到文字中,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应用。
除了诗歌,音乐也是一种重要的抒情方式。
音乐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的声音和旋律,可以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音乐,学会欣赏不同种类的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学生也可以通过演唱歌曲、弹奏乐器等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融入到音乐中,达到表达自己情感的目的。
绘画也是一种非常灵活和直观的抒情方式。
绘画通过色彩、形状和线条等图形语言,可以直接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思绪。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绘画,了解绘画的表达技巧和意义,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通过图像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除了上述几种方式,学生还可以通过写作等方式进行抒情。
写作是一种非常普遍和常见的方式,通过文字的表达,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进行具体的描述和表达。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找到自己的思考和表达的方式,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文学修养。
学习抒情,不仅可以让学生发展自己的艺术修养,更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审美意识。
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学习抒情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学习抒情篇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那润万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那满皇都的烟柳,牵来了一片撩起闲绪的朦胧。
可是那飘逸的太白,为我拉来了九天的银河,三千尺的飞流?把我带到那爱晴柔的树阴下,静看满塘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可是潇洒的杨万里?更让我醉心啊,乘上落霞,与孤鹜齐飞;泛舟秋水,共长天一色。
那语文奇丽的仙境,何时飘至我的眼前?是谁把我带上高楼,却又独自远去,铺就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多美的.语文啊!让我沉醉不知归路!从王维眼中,我读出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悲壮;从太白酒里,我懂得了断水更流、消愁更愁的怅惘;从易安居士消瘦如黄花的容颜里,我读出了相思;从柳三变临风叹息的身影里,我明白了什么叫多愁;从东坡的少年狂里,我通晓了豪放的内涵;从稼轩醉里的剑上梦回的角声中,我彻悟了什么叫可怜白发生的忧伤。
让我沉醉,让我溺迷,语文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更高的境界,艰难地攀登,我会当凌绝顶。
我感慨,为了岳飞的精忠报国,也为了他的盲目愚忠;我喝彩,为了陶潜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也为了屈大夫的独清独醒;我叹息,为了辛稼轩的“壮声英慨,圣天子一唱三叹息”,也为了文天祥的“身世浮沉雨打萍”;我呐喊,为了慰藉余光中老先生“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的乡愁,为了颂扬党益民同志《一路格桑花》后那些筑路兵的平凡和伟大!历史之门正悄悄关闭,生活之路正静静敞开。
我抓一把尘土,它始终属于过去,我捋一缕阳光,它说现在的美好值得同行;我追一束清风,它说我们都属于将来。
于是——我吸收着历史的精华,感悟着现在的生活,追逐着未来的脚步。
猛然在这一瞬间,我听到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的声音。
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学习抒情篇2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学习抒情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学习抒情作文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写作——学习抒情[学生用书见P24]“文章不是无情物”“情者文之经”。
通过种种表达方式,对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等抒发作者爱憎好恶的感情,这种写法叫抒情。
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激发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抒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间接抒情。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或选句,体会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有怎样的不同。
课文语句抒情方式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直接抒情稼先》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直接抒情伟大坚强!——《黄河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间接抒情生命。
——《散步》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间接抒情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土地的誓言》1.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它往往是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其特点是感情袒露、气势奔放、热烈。
2.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法相对,是一种把感情融于形象之中,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景,使抽象的主观感情客观化、形象化的抒情形式。
它是叙事性、议论性文章表情达意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方法。
运用间接抒情法抒情,可收到含蓄隽永、余味无穷的效果。
间接抒情主要有借景抒情、融情于物、融情于事、议论抒情等四种方式;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情”要隐,隐到不直说别人也能感觉到。
借写景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真情的景物。
②融情于物(咏物抒情):物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
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
《学习抒情》写作指导及范文三篇抒情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它是写在心境上的文字,是作者情感流露的一种艺术表现。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抒情写作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方式,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也能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下面,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抒情写作指导进行详细阐述。
一、选择合适的主题在写作抒情文时,首先要确定合适的主题,这将决定整篇文章的表达方向和感情色彩。
主题必须与作者有密切的联系,这样能够让作者在写作时更自然、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情感。
在选择主题时,可以从人生、情感、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切入,或者从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中获取灵感。
要注意挑选的主题要有足够的内涵和价值,能够触及读者的内心,产生共鸣,引起阅读者的情感上的共鸣。
二、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抒情文章表达的是作者的真实情感,因此情感的真挚度非常重要。
所谓真挚,就是要真心实意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
同时,语言的清新和生动也是写作抒情文章的重要方面。
文章不应过于单调,也不应过于华丽,而应正好恰到好处,通俗易懂,并且要有感染力。
三、采用适当的句式和修辞适当的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丰富的句式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学生可以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可以让整篇文章更加易读,富有感染力。
句式也同样重要,由于抒情文章通常以句子为主要表达工具,因此句子的结构和用词也要讲究。
四、重视整体结构抒情散文的结构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引子、主体和结尾。
引子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引领文章的走向。
主体则是通过情感来引导读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结尾是收尾的关键部分,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铭记在心。
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抒情篇章。
学生在写作时要对整个结构进行重视,合理地进行安排和组合。
五、注重心理描绘写抒情散文需要注重心理描绘,掌握深入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运用表现手法展现自己对事物和人物的强烈感受。
可以从人物的语言、神情、动作等角度来阐述人物的爱情故事,注重人物的内心冲突,体现作者对爱情的感悟。
初一语文《写作:学习抒情》教案范文三篇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化文章主题。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初一语文《写作:学习抒情》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写作:学习抒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2.引导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过程】一、体会抒情之美。
⑴简介抒情的表达方式。
⑵比较本单元课文抒情句的运用。
体会抒情的作用,导入课题。
二、归纳抒情之法。
1.比较讨论:我们要抒发怎样的情感?(1)真实的情感;(2)独特的情感。
2.向名家取经:我们可以怎样抒发情感?⑴分析名家名作中包含情感的语句,分析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作用: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抒情的效果强烈,鲜明。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含而不露,委婉动人,耐人寻味。
⑵比较归纳,学习抒情的方法。
分别给出含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语句的文段资料,学生讨论分析其中手法运用的特点。
①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例举:直抒胸臆(内心独白)变换人称(第二人称)②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例举: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融情于物);三、比较抒情之度1.例文比较,体会抒情之度。
明确:所谓“恰当书法”,一是指要把握好抒情的度,二是指要选择好抒情的方法。
2.问题引导,学习恰当抒情。
⑴把握好抒情的度;⑵选择好抒情的方法。
明确:恰当地抒发情感,前提是对情感要有深刻的体验和细致的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