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诊断学名词解释大题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1、症状symptom: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表现。
2、体征sign:指医师或其它人客观检查到底表现。
3、症状学symptomatology: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4、发热fever: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5、稽留热continued fever: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6、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
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肺炎等。
7、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8、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可见于肺结核、风湿热、支气管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9、水肿edema: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水肿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
当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时呈全身性水肿(常为凹陷性);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间隙呈局部水肿;发生于体腔称为积液。
10、咯血hemopytsis: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11、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12、便血hematochezia: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
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
13、柏油便: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亚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为柏油便。
诊断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发热:致热源作用于抗体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
2、管型:在一定条件下,肾脏滤出的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远曲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形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
可随尿排出,尿中多量出现是肾脏病变的主要特征。
3、脉搏短绌:当心房颤动时,脉率少于同时测定的心率的脉搏脱落现象。
4、主诉:患者本次就诊感受最明显、最重要的症状或体征,也即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5、啰音:呼吸音之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音。
6、镜下血尿: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平均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大于3个。
7、发绀: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的现象。
8、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9、紫癜:皮下出血直径为3~5mm。
10、黄疸: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并渗入组织,使巩膜、皮肤和黏膜等发生黄染的现象。
11、人工对比:对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12、移动性浊音:因体位不同而产生浊音区变动的现象,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时可见,是检查腹腔内有无积液的重要方法。
13、肺野:含有空气的肺组织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
14、症状:机体在患病状态下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病人的主观不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15、脑膜刺激征:脑膜或其附近病变波及脑膜时可刺激脊神经根使相应的肌群发生痉挛,当牵扯到这些肌肉时被检查者出现防御反应。
16、三凹征:在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的凹陷。
17、核左移:外周血杆状核或杆状核以上的幼稚粒细胞增多超过5%。
18、病理反射: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19、蛋白尿:尿蛋白含量大于100mg/L或150mg/24h时,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
20、呼吸困难: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异常。
21、心脏杂音: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出现的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夹杂声音。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问答题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与问答题(汇总免费版)很象老师辅导的内容第三章三、名词解释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2、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3、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四、简答题1、问诊包括哪些内容:问诊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试述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⑴.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⑵.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⑶.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⑷.避免重复提问。
⑸.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⑹.注意及时核实患者陈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篇体格检查第一章基本检查法三、名词解释1、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3、叩诊:是用手指来叩击身体表面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4、听诊: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5、嗅诊: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6、清音:是音响较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
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
揭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7、过清音:是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一种音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极易听及。
8、鼓音:其音响较清音强,振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
四、简答题1、简述触诊的正确方法及临床意义。
触诊分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
深部触诊法用于诊察腹内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一、名词解释1、落日现象:由于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特殊表情。
见于脑积水。
2、鼻翼扇动:吸气时鼻孔张大呼气时鼻孔回缩,见于伴有呼吸困难的高热性疾病。
3、Koplik斑:若在相当于第二磨牙的颊粘膜处出现帽针头大小白色斑点称为麻疹黏膜斑,为麻疹的早期特征。
4、镜面舌:亦称光滑舌,舌头萎缩舌体较小,舌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见于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及慢性萎缩性胃炎。
5、草莓舌:舌乳头肿胀发红类似草莓见于猩红热或长期发热患者。
6、Oliver征:主动脉弓动脉瘤时由于心脏收缩时瘤体膨大将气管压向后下,因而每随心脏波动可以触及导气管的向下拽动称为~。
7、Kayser-Fleischer环:角膜边缘若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环的外缘较清晰内缘较模糊,称为~是铜代谢障碍的结果见于肝豆状核变性。
8、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10、肋脊角:为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
其前为肾脏和输尿管上端所在的区域。
检查肾脏压、叩痛的位置。
11、肩胛线: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12、潮式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13、间停呼吸:变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14、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变15、腹上角:为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会合处所形成的夹角。
16、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
见于风湿性心瓣膜膜病二尖瓣狭窄。
17、肝病面容:面色晦暗,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
见于慢性肝脏疾病。
18、急性面容: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
19、面具面容:面部呆板无表情似面具样见于帕金森病脑炎等。
20、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特殊体位。
1、胸骨角(Louis角):计数肋骨和肋间隙的标志,与第二肋软骨相连,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相当于第5胸椎水平2、桶状胸:为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至或超过左右径,故呈圆筒状。
肋骨的斜度变小,其与脊柱的夹角常大于45°。
肋间隙增宽且饱满。
福上交增大,且呼吸时改变不明显。
3、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觉震颤。
4、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又称管状呼吸音。
5、啰音:呼吸音以外附加音6、湿啰音: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有称水泡音。
7、干啰音: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出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8、“三凹征”: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10、Cheyne-Stokess呼吸:(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11、Biots呼吸:(间停呼吸)变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忽然停止一断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12.镜下脓尿:13. 蛋白尿: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尿时,称蛋白尿。
14. 镜下血尿:平均尿RBC>3个/HP 。
15. 乳糜尿: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多见于丝虫病、腹内结核、肿瘤等。
16. 管型: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
17. 肾小管性蛋白尿:炎症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弱所致,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中毒、药物及肾移植手术后。
18. 肾性糖尿:血糖浓度正常,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降低引起的糖尿;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等。
第一节发热名词解释1.发热(fever)2.稽留热(ontinued fever)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5.波状型(undulant fever)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6.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7.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问答题1.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1.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
1—41℃④趋高热41℃以上2.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3.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皮肤散热减少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4.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③多系统症状询问④患病以来一般情况⑤诊治经过⑥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治疗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
问诊名词解释5、暗示性提问6、主诉5、是一种能为患者提供带倾向性的特定答案的提问方式6、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以及患病到就诊的时间。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问诊:即病史采集,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2.体征: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3.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以及持续时间。
4.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5.婚姻史:指询问未婚或已婚,结婚或离婚年龄,X f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如何,若已故要询问死因。
6.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
7.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T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 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T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1,但都在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 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称波状热。
10.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
11.咯血: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
12.牵涉痛: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弓丨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
13.发组: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14.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 肺撒血加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6.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一、名词解释1、落日现象:由于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特殊表情。
见于脑积水。
2、鼻翼扇动:吸气时鼻孔张大呼气时鼻孔回缩,见于伴有呼吸困难的高热性疾病。
3、Koplik斑:若在相当于第二磨牙的颊粘膜处出现帽针头大小白色斑点称为麻疹黏膜斑,为麻疹的早期特征。
4、镜面舌:亦称光滑舌,舌头萎缩舌体较小,舌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见于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及慢性萎缩性胃炎。
5、草莓舌:舌乳头肿胀发红类似草莓见于猩红热或长期发热患者。
6、Oliver征:主动脉弓动脉瘤时由于心脏收缩时瘤体膨大将气管压向后下,因而每随心脏波动可以触及导气管的向下拽动称为~。
7、Kayser-Fleischer环:角膜边缘若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环的外缘较清晰内缘较模糊,称为~是铜代谢障碍的结果见于肝豆状核变性。
8、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10、肋脊角:为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
其前为肾脏和输尿管上端所在的区域。
检查肾脏压、叩痛的位置。
11、肩胛线: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12、潮式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13、间停呼吸:变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14、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变15、腹上角:为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会合处所形成的夹角。
16、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
见于风湿性心瓣膜膜病二尖瓣狭窄。
17、肝病面容:面色晦暗,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
见于慢性肝脏疾病。
18、急性面容: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
19、面具面容:面部呆板无表情似面具样见于帕金森病脑炎等。
20、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特殊体位。
一、名词解释1、落日现象:由于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特殊表情。
见于脑积水。
2、鼻翼扇动:吸气时鼻孔张大呼气时鼻孔回缩,见于伴有呼吸困难的高热性疾病。
3、Koplik斑:若在相当于第二磨牙的颊粘膜处出现帽针头大小白色斑点称为麻疹黏膜斑,为麻疹的早期特征。
4、镜面舌:亦称光滑舌,舌头萎缩舌体较小,舌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见于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及慢性萎缩性胃炎。
5、草莓舌:舌乳头肿胀发红类似草莓见于猩红热或长期发热患者。
6、Oliver征:主动脉弓动脉瘤时由于心脏收缩时瘤体膨大将气管压向后下,因而每随心脏波动可以触及导气管的向下拽动称为~。
7、Kayser-Fleischer环:角膜边缘若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环的外缘较清晰内缘较模糊,称为~是铜代谢障碍的结果见于肝豆状核变性。
8、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10、肋脊角:为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
其前为肾脏和输尿管上端所在的区域。
检查肾脏压、叩痛的位置。
11、肩胛线: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12、潮式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13、间停呼吸:变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14、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变15、腹上角:为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会合处所形成的夹角。
16、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
见于风湿性心瓣膜膜病二尖瓣狭窄。
17、肝病面容:面色晦暗,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
见于慢性肝脏疾病。
18、急性面容: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
19、面具面容:面部呆板无表情似面具样见于帕金森病脑炎等。
20、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特殊体位。
21、慌张步态:起步后小步急速趋性双脚擦地身体前倾有难以止步之势。
见于帕金森病。
22、跨阈步态:由于踝部肌腱肌肉弛缓患足下垂行走时必须抬高下肢才能起步。
23、间歇性跛行:步行中因下肢突发性酸痛乏力患者被迫停止行进需稍休息后方能继续行进。
24、荨麻疹:为稍隆起皮肤表面的苍白色或红色的局限性水肿,为速发性皮肤变态所致,见于各种过敏反应。
25、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26、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
27、Virchow淋巴结:胃癌多向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称为~28、盗汗:夜间睡后出汗称为盗汗多见于结核病。
29、发热: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30、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体内温度波动不超过1。
大叶性肺炎伤寒31、弛张热(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败血症结核32、水肿: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33、夏科三联征:右上腹剧痛、寒战高热和黄疽为夏科三联征。
34、镜下血尿:尿色正常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镜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
35、发绀: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称紫绀。
36、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合称为膀胱刺激征。
37、黄疽: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虹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时出现黄疽。
38、体征:指医师客观检查到的患者身体方面的异常改变。
39、症状: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
40希恩综合征:见于生育期妇女,因产后大出血致腺垂体缺血坏死而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可有消瘦、性功能减退、闭经、厌食、恶心呕吐和毛发脱落。
41、梅尼埃病:以发作性眩晕伴耳鸣听力减退及眼球震颤为主要特点,严重可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和出汗,发作短暂很少超过2周,有复发特性特点。
46、奔马律:一种额外心音发生在舒张期的三音心律,由于同时常存在的心率增快,额外心音与原有的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的蹄声。
47、腹膜炎三联征:腹膜炎患者常有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称为腹膜刺激征。
48、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肿大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
49、墨菲征(Murphy)阳性:如因剧烈的胆囊触痛而致吸气中止称为~。
50、期前收缩:在规则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其后有一较长间歇。
51、Babinski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手持患者踝部,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近足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踇趾背伸其余呈扇形展开。
1、体格检查的方法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
2、触诊的适用范围很广尤以腹部检查更为重要。
由于手指指腹对触觉较为明显。
掌指面皮肤对震动觉较为明显,手背皮肤对温度较为敏感,因此触诊时多用这些部位。
3、深部触诊主要有以下四种: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
4、正常成人可出现的叩诊音有:清音、浊音、鼓音、实音。
肺气肿时可出现病态叩击音为过清音。
5、生命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6、体温测量的方法有三种:腋测法、口测法和肛测法。
7、成年人的体型可分为三种:无力型、正力型和超力型。
8、临床上常见的色素脱失有:白癜风、白斑和白化病。
9、胸骨角平第2肋,为计数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标志,还平第4或5胸椎,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膈交界。
10、两侧肺下界的位置大致相同,平静呼吸时,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腋中线第8肋间隙,肩胛线第10肋间隙。
11、正常肺尖的宽度为4-6cm又称Kronig峡。
12、正常人肺下界的移动范围为6-8cm。
13、异常呼吸音包括:异常肺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和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14、两侧肺底湿啰音多见于左心衰所致的肺淤血和支气管肺炎等。
如两侧肺野布满湿罗音多见于急性肺水肿和严重支气管肺炎。
15、胸膜摩擦音最常听到的部位是前下侧胸壁,常见于纤维素性胸膜炎、肺梗死、胸膜肿瘤及尿毒症等患者。
16、正常呼吸音包括:气管呼吸音、之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
17、咳嗽的音色:①嘶哑:多为声带炎症或肿瘤压迫②鸡鸣样:百日咳、会厌③金属音:纵膈肿瘤、主动脉瘤、支气管癌压迫气管④低微无力:严重肺气肿、声带麻痹18、二尖瓣狭窄所致咯血为暗红色、左心衰竭为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肺栓塞为黏稠暗红色血痰。
19、急性左心衰竭时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被迫坐起、惊恐不安20、呕血的原因:消化性溃疡最常见、其次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次为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
21、腹泻: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动力性腹泻、吸收不良性腹泻。
22、黄疽分类:溶血性黄疽、肝细胞性黄疽、胆汁淤积性黄疽、先天性费溶血性黄疽。
23、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前者指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离心沉淀后镜检每高倍镜有3以上红细胞,后者尿液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见的血尿。
24、正常人24小时尿量1000-2000ml,24小时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称为少尿,24小时少于100ml或12小时完全无尿称为无尿,24小时内超过2500ml称为多尿。
25、超过标准体重10%超重,20%肥胖,低于10%消瘦26、头痛的病因包括颅脑病变、颅外病变、全身性疾病及神经官能症。
27、晕厥病因:血管舒缩障碍、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血液成分异常。
28、结节触诊检查:大小、硬度、部位、活动度、有无压痛。
30、瞳孔是虹膜中央的空洞,直径为3-4mm。
29、痛风结节:也称痛风石。
血液尿酸浓度增高,尿酸盐结晶在皮下结缔组织沉积所致,见于外耳的耳廓、跖趾、指关节及掌指关节,黄白色结节,为通风特征性病变。
31、腮腺导管位于颧骨下1.5cm处,横过咀嚼肌表面,开口相当于上颌第二磨牙对面的颊粘膜上。
32、扁桃体增大:不超过咽腭弓为I度、超过咽腭弓为II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为III度。
33、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34、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是: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和脉率少于心律。
后者称脉搏短绌。
35、舒张期额外心音:奔马律、开瓣引、心包口技音、肿瘤扑落音。
36、杂音的听诊:最响部位和传导方向、心动周期中的时期、性质、强度与形态、体位呼吸和运动对杂音的影响。
1、简述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将发热分为:低度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肾源性水肿和心源性水肿的鉴别:开始部位:①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②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
发展快慢:①迅速②缓慢。
水肿性质:①软而移动性大②比较坚实移动性小。
伴随改变:①高血压尿检改变肾功能异常②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大静脉压升高。
3、咯血与呕血的鉴别:病因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炎肺脓肿心脏病等②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胃粘膜病变胆道出血胃癌等。
出血前症状:①喉部痒感胸闷咳嗽②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
出血方式:①咯出②呕出可为喷射状。
出血颜色:①鲜红②暗红色棕色有时鲜红色。
血中混有物:①痰泡沫②食物残渣胃液。
酸碱反应:①碱性②酸性。
黑便:①无若咽下血液较多时可有②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可继续。
出血后痰的性状:①常有血痰数日②无痰4、周围性发绀和中心性发绀鉴别:周围性发绀通常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
其特点表现在发绀常出现于值得末端与下垂部位。
这些部位的皮肤是冷的但若给予按摩或加温使皮肤转暖,发绀可消退。
中心性发绀特点表现为全身性除四肢及颜面外也累及躯干和黏膜,但受累部位的皮肤是温暖的。
发绀的原因多由心肺疾病引起的呼吸功能衰竭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肺氧合作用不足导致SaO2降低所致。
5、腹痛的发病机制:内脏性腹痛:是腹内某一气管的痛觉信号由交感神经传入脊髓引起。
躯体性腹痛:由来自腹膜壁层的痛觉信号经体神经传至脊神经根反映到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所引起。
牵涉痛:指内脏性疼痛牵涉到身体体表部位即内脏痛觉信号传至相应脊髓节段引起该阶段支配的体表部位疼痛。
6、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嗜睡: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做出各种反应但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
意识模糊: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定向能力障碍。
昏睡:熟睡不易唤醒,强烈刺激唤醒后很快入睡,醒时候答话含糊。
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尚有,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存在。
中毒昏迷:对剧烈刺激尚可防御反射,各种反射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