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生方波程序

产生方波程序

产生方波程序
产生方波程序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KG

MAIN: SETB EA ;

SETB EX0 ;

SETB IT0 ;

CLR ET0 ;

CLR TR0 ;

MOV TMOD ,#00H

MOV TH0 ,#0FCH

MOV TL0 ,#1CH

LOOP: JBC TF0, LOOP1 ;查询方式

AJMP LOOP;

LOOP1:CPL P1.0

MOV TH0 ,#0FBH

MOV TL0 ,#0AH

LOOP3: JBC TF0, LOOP2 ; 查询方式

AJMP LOOP3

LOOP2: CPL P1.0

MOV TH0 ,#0FCH

MOV TL0 ,#1CH

AJMP LOOP;

KG : CPL TR0;

RETI

END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KG

ORG 000BH

LJMP PIOT0

ORG 001BH

LJMP PIOT1

MAIN: SETB EA ;

SETB EX0 ;

SETB ET0

SETB ET1

SETB IT0

SETB IT1

CLR TR0

CLR TR1

MOV TMOD ,#00H

MOV TH0 ,#0FCH

MOV TL0 ,#1CH HERE :SJMP HERE

PIOT0:CPL P1.0

MOV TH1 ,#0FBH;

MOV TL1 ,#0AH;

RETI

PIOT1:CPL P1.0;

MOV TH0 ,#0FCH

MOV TL0 ,#1CH

RETI

KG : CPL TR0

CPL TR1

END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KG

ORG 000BH

LJMP PIOT0

MAIN: SETB EA ;

SETB EX0 ;

SETB ET0

CLR ET1

SETB IT0

CLR TR0

CLR TR1

MOV TMOD ,#00H

MOV TH0 ,#0FCH

MOV TL0 ,#1CH HERE:JBC TF1,LOOP

SJMP HERE

PIOT0:CPL P1.0

MOV TH1 ,#0FBH;

MOV TL1 ,#0AH;

CLR TR0

SETB TR1

RETI

LOOP: CPL P1.0;

MOV TH0 ,#0FCH

MOV TL0 ,#1CH

SETB TR0

CLR TR1

AJMP HERE

KG : CPL TR0

RETI

END

方波发生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 题目:方波发生器的设计 院(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 年月日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器件,外围采用按键作为控制以及LCD1602作为显示器所设计的方波发生器。该方波发生器能实现0-1kHz频率范围、占空比可调的方波输出。其核心技术为单片机并行端口的应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应用和数字分离的ASCII码液晶显示技术。采用8个独立的按键组成控制模块,操作方便,按键控制模式可以通过程序进行设定;显示模块则由液晶屏1602构成,能显示出实时输出方波的频率及占空比,直观明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输出方波的频率、占空比与液晶显示数据存在误差,通过不断调试程序,合理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来修正误差提高精确度,达到设计要求。该方波发生器具有线路简单、结构紧凑、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等优点。 关键词:方波发生器;AT89S51单片机;键盘;LCD1602

Abstract The course design AT89S51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device, the external use of buttons as a control and LCD1602 displays are designed as a square wave generator. The square wave generator to achieve 0-1kHz frequency range, adjustable duty cycle square wave output. The core technology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parallel port, SCM applications and digital timer interrupt ASCII code sepa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echnology. 8-independent component control module buttons, easy to operate key control mode can be set through the program; display module constituted by the LCD1602, can show real-time output frequency and duty cycle square wave, intuitive and clear.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sign process is the output square wave frequency, duty cycle and LCD display data errors exist, through continuous commissioning process, a reasonable write 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 to correct the error to improve accuracy,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square wave generator has a simple circuit, compact, low cost, superior performance advantages. Keywords: Square wave generator;AT89S51 microcontroller;keyboard;liquid crystal 1602

基于MCS-51单片机的频率可调的方波发生器设计

基于MC51单片机的频率可调的方波信号发生器 用单片机产生频率可调的方波信号。输出方波的频率范围为1Hz-200Hz,频率误差比小于0.5%。要求用“增加”、“减小”2 个按钮改变方波给定频率,按钮每按下一次,给定频率改变的步进步长为1Hz,当按钮持续按下的时间超过2 秒后,给定频率以10 次/秒的速度连续增加(减少),输出方波的频率要求在数码管上显示。用输出方波控制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显示,用示波器观察方波波形。开机默认输出频率为5Hz。 1:系统设计 (1)分析任务要求,写出系统整体设计思路 任务分析:方波信号的产生实质上就是在定时器溢出中断次数达到规定次数时,将输出I/O 管脚的状态取反。由于频率范围最高为200Hz,即每个周期为5ms(占空比1:1,即高电平2.5ms,低电平2.5 ms),因此,定时器可以工作在8 位自动装载的工作模式。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按键的扫描、功能键的处理、计时功能以及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等。 问题的难点在按键连续按下超过2S 的计时问题,如何实现计时功能。 系统的整体思路: 主程序在初始化变量和寄存器之后,扫描按键,根据按键的情况执行相应的功能,然后在数码显示频率的值,显示完成后再回到按键扫描,如此反复执行。中断程序负责方波的产生、按键连续按下超过2S 后频率值以10Hz/s 递增(递减)。 (2)选择单片机型号和所需外围器件型号,设计单片机硬件电路原理图 采用MCS51 系列单片机At89S51 作为主控制器,外围电路器件包括数码管驱动、独立式键盘、方波脉冲输出以及发光二极管的显示等。数码管驱动采用2 个四联共阴极数码管显示,由于单片机驱动能力有限,采用74HC244 作为数码管的驱动。在74HC244 的7 段码输出线上串联100 欧姆电阻起限流作用。独立式按键使用上提拉电路与电源连接,在没有键按下时,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串联500欧姆电阻再接到电源上,当输入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 图1 方波信号发生器的硬件电路原理图 (3)分析软件任务要求,写出程序设计思路,分配单片机内部资源,画出程序流程图 软件任务要求包括按键扫描、定时器的控制、按键连续按下的判断和计时、数码管的动态显示。 程序设计思路:根据定时器溢出的时间,将频率值换算为定时器溢出的次数(T1_over_num)。使用变量(T1_cnt)暂存定时器T1 的溢出次数,当达到规定的次数(T1_over_num)时,将输出管脚的状态取反达到方波的产生。主程序采用查询的方式实现按键的扫描和数码管的显示,中断服务程序实现方波的产生和连续按键的计时功能。单片机内部资源分配:定时器T1 用来实现方波的产生和连续按键的计时功能,内部变量的定义: hz_shu:设定的频率数;

产生方波程序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KG MAIN: SETB EA ; SETB EX0 ; SETB IT0 ; CLR ET0 ; CLR TR0 ; MOV TMOD ,#00H MOV TH0 ,#0FCH MOV TL0 ,#1CH LOOP: JBC TF0, LOOP1 ;查询方式 AJMP LOOP; LOOP1:CPL P1.0 MOV TH0 ,#0FBH MOV TL0 ,#0AH LOOP3: JBC TF0, LOOP2 ; 查询方式 AJMP LOOP3 LOOP2: CPL P1.0 MOV TH0 ,#0FCH MOV TL0 ,#1CH AJMP LOOP; KG : CPL TR0; RETI END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KG ORG 000BH LJMP PIOT0 ORG 001BH LJMP PIOT1 MAIN: SETB EA ; SETB EX0 ; SETB ET0 SETB ET1 SETB IT0 SETB IT1

CLR TR0 CLR TR1 MOV TMOD ,#00H MOV TH0 ,#0FCH MOV TL0 ,#1CH HERE :SJMP HERE PIOT0:CPL P1.0 MOV TH1 ,#0FBH; MOV TL1 ,#0AH; RETI PIOT1:CPL P1.0; MOV TH0 ,#0FCH MOV TL0 ,#1CH RETI KG : CPL TR0 CPL TR1 END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KG ORG 000BH LJMP PIOT0 MAIN: SETB EA ; SETB EX0 ; SETB ET0 CLR ET1 SETB IT0 CLR TR0 CLR TR1 MOV TMOD ,#00H MOV TH0 ,#0FCH MOV TL0 ,#1CH HERE:JBC TF1,LOOP SJMP HERE PIOT0:CPL P1.0 MOV TH1 ,#0FBH; MOV TL1 ,#0AH; CLR TR0 SETB TR1 RETI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函数发生器样本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题目: 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函数发生器 初始条件: 具备模拟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 具备模拟电路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 具备模拟电路的基本调试手段; 自选相关电子器件; 能够使用实验室仪器调试。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 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频率范围三段: 10~100Hz, 100 Hz~1KHz, 1 KHz~10 KHz; 2、正弦波Uopp≈3V, 三角波Uopp≈5V, 方波Uopp≈14V; 3、幅度连续可调, 线性失真小; 4、安装调试并完成符合学校要求的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一周, 其中3天硬件设计, 2天硬件调试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主任( 或责任教师) 签名: 年月日

目录 1.综述...........................................................1 1.1信号发生器概论...................................................1 1.2 Multisim简介....................................................2 1.3集成运放lm324简介...............................................3 2.方案设计与论证...............................................4 2.1方案一...................................................4 2.2方案二..................................................4 2.3方案三..................................................5 3.单元电路设计..............................................6

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函数发生器

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模电课程设计 题目:正弦波发生器设计 专业班级:10级自动化一班 学生姓名:杨香林 学号:P101813404 指导教师:刘明华 设计成绩: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三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2.课程设计内容 2.1总体概述 2.11 设计任务 2.12 设计要求 2.2系统方案分析 2.3系统设计及仿真 2.4硬件设计 3.课程设计总结 4.参考文献

1、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2.理解迟滞比较器的设计原理,掌握方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原理。 3.理解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多谐振荡器的设计原理。 4.熟练运用multisim仿真软件设计和仿真电路。 5.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2、课程设计总文 2.1总体概述 2.11 设计任务 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稳压二极管、二极管、电阻等器件设计方波函数发生器。 2.12 设计要求 1、根据技术要求和现有开发环境,分析课设题目; 2、设计系统实现方案; 3、要求占空比可调;输出电压:8V<|Vo|<15V;周期:2ms

2.2系统方案分析 迟滞比较器,是将集成运放比较器的输出电压通过反馈网络加到同相端,形成正反 馈,如图2.21(a )所示,待比较电压I 加在反相输入端。在理想情况下,它的比较特性 如图2.11(b )所示。由图可见,它有两个门限电压,分别称为上门限电压OH U 和下门限 电压 OL U ,两者的差值称为门限宽度。 图2.2(a ) 图2.2(b ) 设比较器输出高电平 OH U ,则 OH U 和 ref U 共同加到同相输入端的合成电压为

课程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方波信号发生器汇总

微型计算机技术专业方向课程设计 任务书 题目名称:基于单片机的方波信号发生器 专业自动化班级122 姓名学号 学校: 指导教师: 2014年12月9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技术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方波信号发生器系 统硬件要求: 从P1.0口输出方波,分四个档:按下S1时输出1HZ,按下S2时输出10HZ,按下S3时输出1KHZ,按下S4时输出10KHZ的方波,要求误差少于1%, 软件设计: 1)主程序设计 2)各功能子程序设计 其他要求: 1、每位同学独立完成本设计。 2、依据题目要求,提出系统设计方案。 3、设计系统电路原理图。 1、调试系统硬件电路、功能程序。 2、编制课程设计报告书并装订成册,报告书内容(按顺序) (1)报告书封面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系统设计方案的提出、分析 (4)系统中典型电路的分析 (5)系统软件结构框图 (6)系统电路原理图 (7)源程序 (8)课设字数不少于2000字 成绩 评语

摘要 本实验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单片机所设计的,可以实现四种频率不同的方波信号的发生。本实验方波输出在89C51的P1.0口,分为四档,按下S1时输出1HZ,按下S2时输出10HZ,按下S3时输出1KHZ,按下S4时输出10KHZ的方波。 关键词:51单片机;方波;四档

目录 第一章前言 (5)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介绍 (5) 2.2 硬件简介 (5) 2.3 软件简介 (5) 2.4 系统结构框图 (5) 第三章硬件电路 3.1硬件设计思想 (6) 3.2开关信号采集 (6) 3.3复位电路及晶振电路 (8) 3.4方波输出 (8) 第四章软件系统 4.1软件系统概述 (8) 4.2各部分程序 (10) 第五章总结 (15) 附录 (16)

方波发生器

Hyu 组别:25 项目:方波发生器 电信学院专业实训报告 题目:方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学号: 院部: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方波发生器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器件,外围采用按键作为控制和数码管作为显示器所设计的方波发生器。该方波发生器能实现0-1kHz频率范围、占空比可调的方波输出。,通过对单片机编程,实现方波发生器,方波周期200ms;方波占空比在1%~99%三挡可用,一档步进10%,二挡步进5%,三挡步进%1,方波占空比可直观显示。 频率也使用按键来进行调节,不同的频率及占空比可以使用不同的按键来实现,而以键盘扫描来实现各键的不同功能;显示部分可以使用ZLG7290芯片及数码管来实现。由此即可构成一个最小单片机应用系统。 方波发生器的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延时子程序、系统初始化程序、显示子程序、键盘扫描程序、定时器中断子程序。其中主程序用来控制整个程序的执行,它与各子程序紧密相联,共同实现方波发生器各种功能的执行。关键词:电路,控制,单片机

目录 目录 .................................................................................................................................. I V 1引言 (1) 1.1选题背景及历史 (1) 1.1.1课题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1.3论文主要结构及安排 (1) 1.4本章小结 (1) 正文 (2) 2.1 总体设计要求 (2) 2.2 总体设计方案 (2) 2.2.1设计思想 (2) 2.3.1控制电路设计 (2) 2.3.2 显示电路设计 (2) 2.4 组员任务分配和元件清单 (3) 2.4.1 组员及其任务分配 (3) 2.4.2 元件清单 (3) 2.5本章小结 (4) 3硬件系统设计 (5) 3.1 AT89S52单片机概述 (5) 3.2各部分电路原理 (6) 3.2.1电源电路 (6) 3.2.2 复位电路 (6) 3.2.3 显示电路 (6) 3.2.5发光二极管 (6) 4软件系统设计 (7) 4.1KEIL编程环境 (7) 4.2理论基础知识 (7) 4.2.1定时器原理 (7) 4.2.2软件延时原理 (8)

基于MCS-51单片机的可调频率方波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 本实验是基于PHILIPS AT89C51 单片机所设计的,可以实现键位和数字动态显示的一种频率可调方波发生器。通过键盘键入(10HZ-9999HZ)随机频率,使用七段数码管显示,每一个数码管对应一个键位。单片机对各个键位进行扫描,确定键位的输入,然后数码管显示输入的数值,方波发生器输出以数码管显示的数值为频率的方波。 关键词:单片机七段数码管键盘电路频率可调方波发生器

一、目的和功能 1.1 目的: 设计一种频率范围限定且可调的方波发生器,志在产生特定频率的方波。 1.2功能: 假设键盘是4*4的键盘,当键盘输入范围在10hz-9999hz的数字,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该数值,并把该数值当做方波发生器的输入频率,单片机控制该方波发生器以该数值作为频率显示方波,从而得到我们想要频率的方波。 二、硬件设计 2.1 硬件设计思想 键盘的数字和键位关系固定,通过键盘输入产生频率,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出来,每一个数码管对应一个键位。基本设备是基于PHILIPS AT89C51单片机,外围设备采用的是4个七段数码管,PHILIPS A T89C51单片机,1个OSCILLOSCOPE 方波发生器,16个Button,若干电阻,电源电池。 2.2 部分硬件方案论述 2.2.1 七段数码管扫描显示方式的方案比较 方案一:静态显示方式:静态显示方式是指当显示器显示某一字符时,七段数码管的每段发光二极管的位选始终被选中。在这种显示方式下,每一个LED数码管显示器都需要一个8位的输出口进行控制。静态显示主要的优点是显示稳定,在发光二极管导通电流一定的情况下显示器的亮度大,系统运行过程中,在需要更新显示内容时,CPU才去执行显示更新子程序,这样既节约了CPU的时间,又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其不足之处是占用硬件资源较多,每个LED数码管需要独占8条输出线。随着显示器位数的增加,需要的I/O口线也将增加。

51单片机汇编语言编程:用定时器控制输出矩形波

80C51单片机的时钟频率为12MHz,利用定时器T1和P1.0输出矩形脉冲。 波形只画出了2段:一段为100us 另一段为50us。 要完全的、完整的、详细的编写此程序的过程!谢谢 ------------------------ 最佳答案: 用一个定时器定时50us,也可以达到题目要求。 在我的空间里面有类似的问题和解答。 ORG 0000H SJMP START ORG 001BH ;T1中断入口. SJMP T1_INT START: MOV TMOD, #20H ;设置T1定时方式2 MOV TH1, #206 ;自动重新装入方式. MOV TL1, #206 ;定时时间 MOV IE, #10001000B ;开放总中断和T1中断. SETB TR1 ;启动T1 MOV R2, #3 ;周期是3×50us SJMP $ ;等着吧. T1_INT: SETB P1.0 ;输出高.

DJNZ R2, T1_END ;R2-1 CLR P1.0 ;减到0,就输出低电平. MOV R2, #3 T1_END: RETI ;中断返回. END ;完. ------------------------ 已知51单片机系统晶振频率为12MHz,请利用定时器1工作方式1,中断方式在P2.3输出频率为10Hz的方波。 写出定时设计过程及完整代码 问题补充:用汇编的麻烦写一下 ------------------------ 最佳答案: ORG 0000H SJMP START ORG 001BH ;T1中断入口. SJMP T1_INT START: MOV TMOD, #10H ;设置T1定时方式1 MOV TH1, #(65536-50000) / 256 ;送入初始值.

频率可编程的方波发生器实验

实验频率可编程的方波发生器(1)一、实验目的 1.掌握片内外设 - 定时器的初始化设置 2.掌握片内外设–中断控制系统的初始化设置 3.掌握根据给定条件计算定时器定时周期PRD 二、实验要求 1.利用定时器 2.利用中断系统, 3.利用通用I/O口---- XF 4. 画程序流程图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在CCS环境下建立方波发生器的工程项目 2. 编写方波发生器的.ASM主程序 3. 编写方波发生器的.ASM中断服务程序 4. 编写方波发生器的复位向量.ASM文件 5. 编写方波发生器的链接命令 .CMD文件 6.添加上述文件到方波发生器的工程项目中 7. 调试可编程的方波发生器(200ms) 8. 调试可编程的方波发生器(2s) 9. 利用CCS中的图形窗口显示方波发生器产生的波形 四、实验数据 主程序及中断程序代码: .title "fangbo.asm" .mmregs .def CodeStart ;程序入口 .def TINT0_ISR ;Timer0中断服务程序 STACK .usect "STACK",10H ;分配堆栈空间 edata .usect "edata",100 K_TCR_SOFT .set 0B<<11 ;设置TCR定时器控制寄存器的内容;0左移11位K_TCR_FREE .set 0B<<10 ;TCR第10位free=0 K_TCR_PSC .set 0B<<6 ;TCR第9-6位,可设TDDR一样,也可不设自动加载 K_TCR_TRB .set 1B<<5 ;TCR第5位TRB=1此位置1,PSC会自动加载的 K_TCR_TSS .set 0B<<4 ;TCR第4位TSS=0 K_TCR_TDDR .set 1001B<<0 ;TCR第3-0位TDDR=1001B K_TCR .set K_TCR_SOFT|K_TCR_FREE|K_TCR_PSC|K_TCR_TRB|K_TCR_TSS|K_TCR_TDDR K_TCR_STOP .set 1B<<4 ;TSS=1时计数器停止 .data ;数据区 DATA_DP: ;数据区指针 XF_Flag: .word 1 ;当前XF的电平标志,如果XF_Flag=1,则XF=1 .text ;程序区CodeStart: STM #STACK+10H,SP ;设堆栈指针SP

波形发生器汇编语言程序

波形发生器汇编语言程序: ;T0832-5.asm IOY0 EQU 0DA00H ;片选IOY0对应的端口始地址 DA0832 EQU IOY0+00H*4 ;DA0832的端口地址 DANUM EQU 0FFH STACK1 SEGMENT STACK DW 256 DUP(?) STACK1 ENDS DATA SEGMENT STR1 DB '1. Triangle SQUARE Wave ',0AH,0DH,'$' ;定义显示的字符串方波STR2 DB '2. Triangle DELTA Wave ', 0AH,0DH,'$' ;定义显示的字符串三角波STR3 DB '3. Triangle SAWTOOTH Wave ', 0AH,0DH,'$' ;定义显示的字符串锯齿波STR4 DB '4. Triangle SINE Wave ', 0AH,0DH,'$' ;定义显示的字符串正弦波STR5 DB '5. EXIT ',0AH,0DH,'$' ;定义显示的字符串退出FLAG DB 0 SIN DB 00H,02H,05H,09H,0FH,15H,1DH,25H DB 2EH,38H,43H,4FH,5AH,67H,73H,7FH DB 80H,8CH,98H,0A5H,0B0H,0BCH,0C7H,0D1H DB 0DAH,0E2H,0EAH,0F0H,0F6H,0FAH,0FDH,0FFH DB 0FFH,0FDH,0FAH,0F6H,0F0H,0EAH,0E2H,0DAH DB 0D1H,0C7H,0BCH,0B0H,0A5H,98H,8CH,80H DB 7FH,73H,67H,5AH,4FH,43H,38H,2EH DB 25H,1DH,15H,0Fh,09H,05H,02H,00H CODE SEGMENT USE16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1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X,STACK1 MOV SS,AX MOV DX,OFFSET STR1 ;显示字符串1 MOV AH,9 INT 21H MOV DX,OFFSET STR2 ;显示字符串2 MOV AH,9 INT 21H MOV DX,OFFSET STR3 ;显示字符串3 MOV AH,9 INT 21H MOV DX,OFFSET STR4 ;显示字符串4 MOV AH,9

课程设计——波形发生器要点

1.概述 波形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系统和教学实验等领域。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通过对函数波形发生器的原理以及构成分析,可设计一个能变换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函数波形发生器。本课程采用采用RC正弦波振荡电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共同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先通过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再通过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最后通过积分电路形成三角波。

2.设计方案 采用RC正弦波振荡电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共同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先通过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再通过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最后通过积分电路形成三角波。文氏桥振荡器产生正弦波输出,其特点是采用RC串并联网络作为选频和反馈网络,其振荡频率f=1/2πRC.改变RC的值,可得到不同的频率正弦波信号输出。用集成运放构成电压比较器,将正弦波变换成方

3. 设计原理 3.1正弦波产生电路 正弦波由RC 桥式振荡电路(如图3-1所示),即文氏桥振荡电路产生。文氏桥振荡器具有电路简单、易起振、频率可调等特点而大量应用于低频振荡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一个放大器和一个带有选频功能的正反馈网络组成。其振荡平衡的条件是AF =1以及ψa+ψf=2n π。其中A 为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F 为反馈系数。振荡开始时,信号非常弱,为了使振荡建立起来,应该使AF 略大于1。 放大电路应具有尽可能大的输入电阻和尽可能小的输出电阻以减少放大电路对选频特性的影响,使振荡频率几乎仅决定于选频网络,因此通常选用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的放大电路。正反馈网络的反馈电压U f 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压,因而要把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作为整体看成电路放大电路,它的比例系数是电压放大倍数,根据起振条件和幅值平衡条件有 31 1≥+ =R Rf Av (Rf=R2+R1//D1//D2) 且振荡产生正弦波频率 Rc f π210= 图中D1、D2的作用是,当Vo1幅值很小时,二极管D1、D2接近开路,近似有Rf =9.1K +2.7K =11.8K ,,Av=1+Rf/R1=3.3>=3,有利于起振;反之当Vo 的幅值较大时,D1或D2导通,Rf 减小,Av 随之下降,Vo1幅值趋于稳定。

基于MCS-51单片机的可调频率方波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1]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频率可调方波发生器 专业班级:生物医学工程09班 组长:李建华 组员:梁国锋,赖水兵,郭万劲,李建华2010 年 06 月 16日

摘要 本实验是基于PHILIPS AT89C51 单片机所设计的,可以实现键位与数字动态显示的一种频率可调方波发生器。通过键盘键入(10HZ-9999HZ)随机频率,使用七段数码管显示,每一个数码管对应一个键位。单片机对各个键位进行扫描,确定键位的输入,然后数码管显示输入的数值,方波发生器输出以数码管显示的数值为频率的方波。 关键词:单片机七段数码管键盘电路频率可调方波发生器

一、目的和功能 1.1 目的: 设计一种频率范围限定且可调的方波发生器,志在产生特定频率的方波。 1.2功能: 假设键盘是4*4的键盘,当键盘输入范围在10hz-9999hz的数字,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该数值,并把该数值当做方波发生器的输入频率,单片机控制该方波发生器以该数值作为频率显示方波,从而得到我们想要频率的方波。 二、硬件设计 2.1 硬件设计思想 键盘的数字和键位关系固定,通过键盘输入产生频率,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出来,每一个数码管对应一个键位。基本设备是基于PHILIPS AT89C51单片机,外围设备采用的是4个七段数码管,PHILIPS A T89C51单片机,1个OSCILLOSCOPE 方波发生器,16个Button,若干电阻,电源电池。 2.2 部分硬件方案论述 2.2.1 七段数码管扫描显示方式的方案比较 方案一:静态显示方式:静态显示方式是指当显示器显示某一字符时,七段数码管的每段发光二极管的位选始终被选中。在这种显示方式下,每一个LED数码管显示器都需要一个8位的输出口进行控制。静态显示主要的优点是显示稳定,在发光二极管导通电流一定的情况下显示器的亮度大,系统运行过程中,在需要更新显示内容时,CPU才去执行显示更新子程序,这样既节约了CPU的时间,又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其不足之处是占用硬件资源较多,每个LED数码管需要独占8条输出线。随着显示器位数的增加,需要的I/O口线也将增加。

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

1.设计题目:波形发生电路 2.设计任务和要求: 要求:设计并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制作能产生方波和三角波波形的波形发生器。 基本指标:输出频率分别为:102H Z 、103H Z ;输出电压峰峰值V PP ≥20V 3.整体电路设计 1)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或振荡器。按信号波形可分为正弦信号、函数(波形)信号、脉冲信号和随机信号发生器等四大类。各种波形曲线均可以用三角函数方程式来表示,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通过模拟电子技术设计的波形发生器是一个不需要外加输入信号,靠自身振荡产生信号的电路。2)电路设计: 整体电路由RC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积分电路组成。 理由:a)矩形波电压只有两种状态,不是高电平,就是低电平,所以电压比较器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b)产生振荡,就是要求输出的两种状态自动地相互转换,所以电路中必须引入反馈; c)输出状态应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交替变化,即产生周期性变化,所以电路中要有延迟环节来确定每种状态维持的时间。 RC振荡电路:即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电路,通过RC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 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矩形波产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分电路:将方波变为三角波。 3)整体电路框图: 为实现方波,三角波的输出,先通过 RC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得到方波,方波的输出,是三角波的输入信号。三角波进入积分电路,得出的波形为所求的三角波。其电路的整体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4)单元电路设计及元器件选择 a ) 方波产生电路 根据本实验的设计电路产生振荡,通过RC 电路和滞回比较器时将产生幅值约为12V 的方波,因为稳压管选择1N4742A (约12V )。电压比较电路用于比较模拟输入电压与设定参考电压的大小关系,比较的结果决定输出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滞回比较器主要用来将信号与零电位进行比较,以决定输出电压。图3为一种滞回电压比较器电路,双稳压管用于输出电压限幅,R 3起限流作用,R 2和R 1构成正反馈,运算放大器当u p >u n 时工作在正饱和区,而当u n >u p 时工作在负饱和区。从电路结构可知,当输入电压u in 小于某一负值电压时,输出电压u o = -U Z ;当输入电压u in 大于某一电压时,u o = +U Z 。运算放大器在两个饱和区翻转时u p =u n =0,由此可确定出翻转时的输入电压。u p 用u in 和u o 表示,有 2 1o 1in 22 1o 2 in 1p 111 1R R u R u R R R u R u R u ++= ++= 根据翻转条件,令上式右方为零,得此时的输入电压 th Z 2 1 o 21in U U R R u R R u ==-= U th 称为阈值电压。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直流传递特性如图4所示。设输入电压初始值小于-U th ,此时u o = -U Z ;增大u in ,当u in =U th 时,运放输出状态翻转,进入正饱和区。如果初始时刻运放工作在正饱和区,减小u in ,当u in = -U th 时,运放则开始进入负饱和区。 RC 振荡电路 积分电路 方波 三角波 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 生成 生成 输入 积分电路 输入

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完整电路_程序)资料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综合实验课程报告 实验名称: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班级:10电工2班 学号:20101851046 姓名:李俊 指导教师: 时间:

摘要 本文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个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采用数字波形合成技术,通过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相结合,可输出自定义波形,如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角波、梯形波及其他任意波形,波形的频率和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任意改变。波形和频率的改变通过软件控制,幅度的改变通过硬件实现。介绍了波形的生成原理、硬件电路和软件部分的设计原理。本系统可以产生最高频率798.6HZ的波形。该信号发生器具有体积小、价格低、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优点。 关键词:低频信号发生器;单片机;D /A转换; 1设计选题及任务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由单片机控制的信号发生器。运用单片机系统控制产生多种波形,这些波形包括方波、三角波、锯齿波、正弦波等。信号发生器所产生的波形的频率、幅度均可调节。并可通过软件任意改变信号的波形。 基本要求: 1. 产生三种以上波形。如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等。 2.最大频率不低于500Hz。并且频率可按一定规律调节,如周期按1T,2T,3T,4T 或1T,2T,4T,8T变化。 3.幅度可调,峰峰值在0——5V之间变化。 扩展要求:产生更多的频率和波形。 2系统概述 2.1方案论证和比较 2.1.1总体方案: 方案一:采用模拟电路搭建函数信号发生器,它可以同时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但是这种模块产生的不能产生任意的波形(例如梯形波),并且频率调节很不方便。 方案二:采用锁相式频率合成器,利用锁相环,将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频率锁定在所需频率上,该方案性能良好,但难以达到输出频率覆盖系数的要求,且电路复杂。

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 波形发生器 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1 起始日期2017 波形发生器 一、选题背景 波形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系统和教学实验等领域。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通过对函数波形发生器的原理以及构成分析,可设计一个能变换出三角波、正弦波、矩形波的函数波形发生器。 二、方案论证 1、设计题目要求 1.1、功能要求 同时三通道输出,采用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的级联结构; 电源由稳压电源供给; 1.2、指标要求: 输出电压要求正弦波Vp-p>10V、矩形波Vp-p>10V、三角波Vp-p>4V; 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100Hz—2kHz;

通带内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误差不大于5%; 矩形波占空比可调整,调整范围:10%~90%; 2、总体设计方案 2.1设计思路 根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可通过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通过比较器变换成矩形波,再通过积分电路变换成三角波;或者同过滞回比较器和RC电路组成的矩形波发生电路产生矩形波,通过积分电路变换成三角波,再用滤波法变换成正弦波。 2.2设计方案 满足上述设计功能可以实施的方案很多,现提出以下几种方案: 2.2.1方案一 ①原理框图 图2.2.1方案一原理框图 ②基本原理 通过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改变电阻R和电容C的值实现频率可调;通过单限比较器,产生矩形波,接入参考电压,通过改变与参考电压串联电阻的阻值,实现占空比可调;通过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 2.2.2方案二 ①原理框图

两路相位可调方波信号发生器(最终版)

目录 1、设计原理与方法 (2) 1.1、单片机系统概述 (2) 1.2、80C51内部结构与引脚说明 (2) 1.3、设计原理 (4) 2、系统硬件线路设计图 (6) 3、程序框图 (7) 4、资源分配表 (8) 5、源程序 (8) 6、仿真结果 (12) 7、性能分析 (14) 8、总结与心得 (15) 9、参考文献 (16)

1、设计原理与方法 1.1、单片机系统概述 单片机也被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常用英文字母的缩写MCU表示单片机,它最早是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INTEL的Z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从此以后,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的发展便分道扬镳。 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更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计算机。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1-2部单片机。而个人电脑中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单片机在工作。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的总和,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1.2、80C51内部结构与引脚说明 8051的CPU包含以下功能部件: (1)8位CPU。 (2)布尔代数处理器,具有位寻址能力。 (3)128B内部RAM数据存储器,21个专用寄存器。 (4)4KB内部掩膜ROM程序存储器。 (5)2个16位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 (6)32位(4×8位)双向可独立寻址的I/O口。 (7)1个全双工UART(异步串行通信口)。 (8)5个中断源、两级中断优先级的中断控制器。 (9)时钟电路,外接晶振和电容可产生1.2MHz~12 MHz的时钟频率。

单片机输出方波及显示宽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 设 计 报 告 指导老师:吴兆华 学生:冯焕焕 学号:1000150301

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加以完善. 单片机是指在一个芯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I/O接口的微型计算机,它主要面向控制性应用领域,因此又称为嵌入式微控制器。单片机诞生30多年以来,其品种、功能和应用技术都得到飞速的发展,单片机的应用已深入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单片机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单片机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本课程设计实在学完单片机原理及课程之后综合利用所学单片机只是完成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并在实验室实现。该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单片机原理和应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基本掌握单片机应用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能力,加深对单片机软硬知识的理解,获的初步的应用经验,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摘要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颇具生命力的机种。单片机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特别适用于控制领域,故又称为微控制器。单片机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面向控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模块,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特点,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智能仪表、机电一体化、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单片机应用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它的广阔范围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单片机的应用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控制功能,现在使用单片机通过软件就能实现了。随着单片机应用的推广普及,单片机控制技术将不断发展,日益完善。本文是设计频率/脉冲宽度的测量与显示的硬件电路与程序的编制。它可以测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频率等参数。利用定时器的门控信号GATE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脉冲宽度的测量。利用定时器T0定时T1计数来测量由P3.5口输入的脉冲信号的频率。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为了便于对LED显示器进行管理,需要建立一个显示缓冲区。显示时采用动态扫描的方式将将各位数的BCD码依序输入到LED中,并连续扫描2秒钟。通过采用STC89C52RC 单片机为中心器件来设计脉冲宽度测量器,并运用MCS—51/52单片机计数功能,选择好工作模式,对脉宽进行计数。在现有的单片机仿真机系统上掌握相关软硬件设计与调试知识,并在计算机上编写汇编程序调试运行。 关键词: 门控信号GATE;脉冲宽度;扩展测量范围;脉冲频率 ABSTRAC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